古代汉语常识王力第三部分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9-10-28

(二)虚词


虚词在汉语语法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古代汉语的虚词和现代汉语的虚词有很大的差别。这里着重讲古代汉语的虚词。虚词不能全讲,只拣重要的、古今差别较大的来讲。我们不打算按词类分开讲,因为有些词是兼属两三类的。我们按音序来分先后,只是为了查阅的便利罢了。我们打算讲18个虚词,它们是:


1.ér而 2.fú夫 3.ɡài盖 4.hù乎 5.qí其 6.shì是 7.suǒ所 8.wèi为 9.yān焉 10.yé耶 11.yě也 12.yǐ以 13.yǐ矣 14.yǔ与 15.zāi哉 16.zé则 17.zhě者 18.zhī之

 

 

1.而


“而”是连词。它有三种主要的用法。

第一种用法等于现代的“而且”。例如:


国险而民附。(《三国志·隆中对》)

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柳宗元《捕蛇者说》)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魏学洢《核舟记》)

 

但是,不是每一个“而”字都能译成现代的“而且”;有些“而”字只能不译,它只表示前后两件事的密切关系。例如: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柳宗元《捕蛇者说》)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韩愈《师说》)

 

第二种用法等于现代的“可是”“但是”。例如:


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三国志·隆中对》)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吕氏春秋·刻舟求剑》)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蒲松龄《狼》)

西人长火器而短技击。(徐珂《冯婉贞》)

以枪上刺刀相搏击,而便捷猛鸷终弗逮。(同上)

 

第三种用法是把行为的方式或时间和行为联系起来。这种“而”字也不能译成现代汉语。例如:


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柳宗元《捕蛇者说》)

捷禽鸷兽应弦而倒者,不可胜数。(马中锡《中山狼传》)

狼失声而逋。(同上)

 

除了上述三种用法之外,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用法,就是当“如果”讲。例如:


诸君无意则已,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徐珂《冯婉贞》)

 

 

2.夫


“夫”字有三种主要用法。

第一种“夫”字是助词,它用在句子开头,有引起议论的作用。有“我们须知”“大家知道”的意味。例如:


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卷,救斗者不搏撠。(《史记·孙膑》)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晁错《论贵粟疏》)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苏洵《六国论》)

夫羊,一童子可制之,如是其驯也,尚以多歧而亡;狼非羊比,而中山之歧可以亡羊者何限?(马中锡《中山狼传》)

 

第二种“夫”字是代词(指示代词),略等于现代的“这个”“那个”“那些”等,但是语意较轻。例如:


且鄙人虽愚,独不知夫狼乎?(马中锡《中山狼传》)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范仲淹《岳阳楼记》)

 

第三种“夫”字是语气助词,表示感叹语气。例如: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范仲淹《岳阳楼记》)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苏洵《六国论》)

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蒲松龄《促织》)

 

 

3.盖


“盖”字是副词,表示“大概”“大概是”。例如:


未几,敌兵果舁炮至,盖五六百人也。(徐珂《冯婉贞》)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魏学洢《核舟记》)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同上)

 

“盖”字又是句首助词,仍带一些“大概”的意味,表示下边说的话是一种带推测性的断定。例如: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苏轼《前赤壁赋》)

 

“盖”字又是连词,表示“因为”的意思,仍带推测性的断定。例如: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苏轼《石钟山记》)

及敌枪再击,寨中人又鹜伏矣。盖借寨墙为蔽也。(徐珂《冯婉贞》)

 

 

4.乎


“乎”是语气词,表示疑问,略等于现代的“吗”。这是最常见的用法。例如:


若毒之乎?(柳宗元《捕蛇者说》)

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欧阳修《卖油翁》)

 

有时候表示反问。例如: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吕氏春秋·刻舟求剑》)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范仲淹《岳阳楼记》)

 

有时候表示揣测,略等于现代的“吧”。例如:


莫如以吾所长攻敌所短,操刀挟盾,猱进鸷击,或能免乎?(徐珂《冯婉贞》)

 

助词“乎”字又表示停顿,没有什么意义。例如: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轼《前赤壁赋》)

 

“乎”又是介词,等于“于”字。例如: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韩愈《师说》)

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柳宗元《捕蛇者说》)

 

 

5.其


“其”字是代词,等于现代的“他的”“她的”“它的”“他们的”“她们的”“它们的”。例如:


帝感其诚。(《列子·愚公移山》)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柳宗元《黔之驴》)

 

有时候,“其”字只能译成“他”“她”“它”等,不能译成“他的”“她的”“它的”等。但是这些“其”字及其后面的动词(及其宾语)只构成句子的一部分,不能成为完整的句子。例如:


未知其死也。(《史记·陈涉世家》)

(不能单说“其死”。)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

(不能单说“其闻道”。)

惧其不已也。(《列子·愚公移山》)

(不能单说“其不已”。)

 

如果把现代汉语的“他死了”译成古代汉语的“其死矣”,那是不合古代汉语语法的。

“其”字又等于说“其中的”。例如:


邺三老、廷掾常岁赋敛百姓,收取其钱得数百万,用其二三十万为河伯娶妇。(褚少孙《西门豹治邺》)

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苏轼《石钟山记》)

 

“其”字又可以译成“那个”“这种”。例如:


至其时,西门豹往会之河上。(褚少孙《西门豹治邺》)

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柳宗元《捕蛇者说》)

 

“其”字又是语气助词,放在句子开头或中间,表示揣测等语气。例如: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韩愈《师说》)

 

 

6.是


“是”字在古代汉语里,最普通的用法是用作代词,当“这”“那”讲。例如: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柳宗元《捕蛇者说》)

是年谢庄办团。(徐珂《冯婉贞》)

 

“于是”二字连用,表示“在这个地方”“在这个时候”。有时候,“于是”的意思更空灵一些,表示后一事紧接前一事。例如:


于是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而诏之曰。(徐珂《冯婉贞》)

 

上文说过,古代文言文一般不用判断词“是”字。在某些地方,虽然译成现代“是”字(判断词)似乎也讲得通,仍然应该译成“这”“那”。例如: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范仲淹《岳阳楼记》)

(这样,进也忧,退也忧,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

 

 

7.所


“所”字是结构助词,它经常跟动词结合,造成一个具有名词性质的结构。例如: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魏学洢《核舟记》)

君子慎其所立乎?(《荀子·劝学》)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木兰诗》)

可汗问所欲。(同上)

婉贞挥刀奋斫,所当无不披靡。(徐珂《冯婉贞》)

 

“所”字也可以跟形容词结合。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形容词已变为带动词的性质。例如:


莫如以吾所长攻敌所短。(徐珂《冯婉贞》)

(“所长”,等于说“所擅长”;“所短”,等于说“所欠缺”。)

 

“所”字和动词的中间,也可以插进副词或介词。例如:


自张柴村以东道路皆官军所未尝行。(司马光《李愬雪夜入蔡州》)

是吾剑之所从坠。(《吕氏春秋·刻舟求剑》)

 

在现代汉语里,没有什么虚词能跟“所”字相当;因此,有时候就沿用古代的“所”字。有时候,人们用“的”字译“所”字,如把“何所思”译成“想的是什么”;有时候,人们用“什么……的”译“所”字,如把“如有所语”译成“好像有什么说的”。这些都只是译出大意,并不是说古代的“所”等于现代的“的”。

“所”字及其动词后面,有时候还可以跟着一个“者”字。例如:


所击杀者无虑百十人。(徐珂《冯婉贞》)

 

又可以跟着一个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例如: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史记·陈涉世家》)

 

名词前面还可以加个“之”字,如“所罾之鱼”等。

特别要注意是“所以”二字连用。古代的“所以”不同于现代的“所以”。古代的“所以”,是追究一个“为什么”,或者说明“为了什么”。例如:


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荀子·劝学》)

(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是为了防邪僻,近中正。)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老师,是为了传授道理,教给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

余叩所以。(方苞《狱中杂记》)

(我问这是为什么。)

此所以染者众也。(同上)

(这就是染病人多的原因。)

 

“所”字另一用法是跟“为”字呼应,表法被动。例如: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周密《观潮》)

 

这种“所”字,在文言白话对译中,也是可以不必翻译的。

 

 

8.为


“为”(wèi)是介词,有“给”“替”“为了”“因为”等意思。例如:


苦为河伯娶妇。(褚少孙《西门豹治邺》)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木兰诗》)

 

“为”(wéi)也是介词,跟“所”字呼应,表示被动。

这种“为”字可以译成“被”字。例如: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周密《观潮》)

行将为人所并。(司马光《赤壁之战》)

 

“为”(wéi)又是语气助词,用在句末,往往与“何”字呼应,表示反问。例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史记·鸿门宴》)

 

 

9.焉


“焉”字等于介词“于”加代词“是”。放在一句的末尾。例如: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列子·愚公移山》)

(“无陇断焉”,无陇断于是,即冀南汉阴无陇断。)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荀子·劝学》)

(“蛟龙生焉”,蛟龙生于是,即生于渊中。)

去村四里有森林,阴翳蔽日,伏焉。(徐珂《冯婉贞》)

(“伏焉”,伏于是,即伏于森林之中。)

 

有时候,“焉”字并不表示“于是”的意思,只是用来煞句。例如: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列子·愚公移山》)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韩愈《师说》)

 

“焉”字又是副词,表示反问。等于现代的“怎么”或“哪里”。例如:


且焉置土石?(《列子·愚公移山》)

 

 

10.耶


“耶”又写作“邪”,是语气助词,表示疑问或反问。它比“乎”字语气较轻,略等于现代的“吗”。例如:


六国互丧,率赂秦耶?(苏洵《六国论》)

 

如果前面有疑问代词或疑问副词,则略等于现代的“呢”。例如:


又安敢毒耶?(柳宗元《捕蛇者说》)

何忧令名不彰邪?(刘义庆《世说新语·周处》)

岂可近耶?(柳宗元《童区寄传》)

主上宵旰,宁大将安乐时耶!(毕沅《岳飞》)

 

 

11.也


“也”是语气助词,表示判断语气。在文白对译时,这种“也”字不必翻译,但是在译文中应该加一个判断词“是”字。例如:


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

(陈胜是阳城人。)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

(道之所在,就是师之所在。)

此,劲敌也。(徐珂《冯婉贞》)

(这是强大的敌人。)

 

“也”字也可以解释疑问,说明原因。例如:


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同上)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同上)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同上)

 

有时候,“也”字并非解释疑问或说明原因,而是表示简单的肯定和否定。这些地方可以翻译为“是……的”或“啊”“呢”等。例如: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列子·愚公移山》)

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苏洵《六国论》)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韩愈《师说》)

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柳宗元《捕蛇者说》)

 

有时候,“也”字不是用来煞句,而是用来引起下面的分句。例如: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列子·愚公移山》)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韩愈《师说》)

 

 

12.以


“以”字的用法颇多,现在只讲四种比较常见的用法。

(1)最常见的用法是用作介词,表示“拿”“用”的意思。例如:


何不试之以足?(《韩非子·郑人买履》)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列子·愚公移山》)

敌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徐珂《冯婉贞》)

 

(2)作为介词,表示“为了”“因为”“由于”。例如: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这是“为了”。)

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同上)

(这是“因为”。)

以我酌油知之。(欧阳修《卖油翁》)

(这是“由于”。)

 

(3)作为连词,表示目的,等于说“来”或“以便”。例如:


吾必尽吾力以拯吾村。(徐珂《冯婉贞》)

(尽我的力量来救我的村子。)

时墨者东郭先生将北适中山以干仕。(马中锡《中山狼传》)

(去中山以便求官。)

 

(4)作为连词,用去同“而”,可以译成“而且”。例如:


就其善者,其声清以浮,其节数以急。(韩愈《送孟东野序》)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韩愈《原毁》)

 

 

13.矣


“矣”字是语气助词,用在句末,等于现代的“了”或“啦”。例如:


舟已行矣。(《吕氏春秋·刻舟求剑》)

官军至矣!(司马光《李愬雪夜入蔡州》)

事急矣!(马中锡《中山狼传》)

我将逝矣。(同上)

 

 

14.与


“与”字是连词,跟现代的“和”相当。例如:


吾与汝毕力平险。(《列子·愚公移山》)

尝与人佣耕。(《史记·陈涉世家》)

 

“与”又是介词,跟现代的“同”相当。例如:


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墨子·公输》)

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

 

“与其”二字连用,跟后面的“孰若”相应,用来比较两件事的利害得失。例如:


与其杀是憧,孰若卖之?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柳宗元《童区寄传》)

 

“与”又读yú(阳平声),后来又写成“欤”。这是语气助词,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耶”的意思差不多,也可以译成“吗”或“呢”。例如:


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庄子·齐物论》)

 

有时候,“与”(欤)又表示一种感叹语气或揣测语气,略等于现代的“啊”或“吧”。例如:


将有作于上者,得吾说而存之,其国家可几而理欤?(韩愈《原毁》)

 

 

15.哉


“哉”是语气助词,用在句末,表示感叹。可译为“啊”。例如:


嘻,技亦灵怪矣哉!(魏学洢《核舟记》)

 

在多数情况下,“哉”字与疑问词相应表示反问,但仍带感叹语气。可以译为“吗”或“呢”。例如:


先生岂有志于济物哉?(马中锡《中山狼传》)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蒲松龄《狼》)

 

 

16.则


“则”是连词,表示两件事的先后相承的关系。可以译为现代的“就”。例如:


非死则徙尔。(柳宗元《捕蛇者说》)

其余,则熙熙而乐。(同上)

 

有时候,“则”字应该译成“那么”“那么……就”。例如: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同上)

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柳宗元《捕蛇者说》)

 

 

17.者


“者”字是结构助词,它经常附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后面,组成名词性的结构。一般可把“者”字译成“的”。例如: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杜甫《石壕吏》)

 

有时候,译成“的人”更合适些。例如:


募有能捕之者。(柳宗元《捕蛇者说》)

京中有善口技者。(林嗣环《口技》)

 

有时候,“者”字不再能译为“的”,它只是和前面的字合成一个名词。例如:


时墨者东郭先生将北适中山以干仕。(马中锡《中山狼传》)

向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史记·周亚夫军细柳》)

 

“者”字又是语气助词,用作句末,等于现代的“似的”。例如:


言之,貌若甚戚者。(柳宗元《捕蛇者说》)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柳宗元《黔之驴》)

 

“者”字又放在小停顿的前面(在书面语言中放在逗号前面),表示下面将要有所解释。例如: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列子·愚公移山》)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三国志·隆中对》)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开火者,军中发枪之号也。(徐珂《冯婉贞》)

 

如果要解释原因,也可以采取这个方式。例如:


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同上)

 

 

18.之


“之”字有两种主要用法。一种是用作代词,另一种是用作结构助词。

“之”字用作代词,表示“他”“她”“它”“他们”“她们”“它们”,但是只能用在动词的后面,不能用在动词的前面。例如: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韩非子·郑人买履》)

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列子·愚公移山》)

 

注意:有些“之”字虽可解释为“它”,但不能翻译为“它”。现代汉语在这种地方用“它”就很别扭。这也是古今语法不同的地方。例如: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柳宗元《捕蛇者说》)


相关话题/古代汉语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古代汉语常识王力第二部分
    (三)异体字 所谓异体字,是一个字有两种以上的写法。例如线字在古书中,既可以写作綫,又可以写作線。于字在古书中,既可以写作于,又可以写作於⑦。在今天,汉字简化以后,异体字也只保留一个了,如用綫(简作ldq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10-28
  • 古代汉语常识王力第一部分
    目 录 古代汉语常识第一章 什么是古代汉语 第二章 为什么要学习古代汉语 第三章 怎样学习古代汉语 第四章 古代汉语的文字(一)字形和字义的关系 (二)繁体字 (三)异体字 (四)古字通假 第五章 古代汉语的词汇(一)古今词义的差别 (二)读音和词义的关系 (三)用典 (四)礼貌的称呼 第六章 古代汉语的语法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10-28
  • 2019年湖北师范大学714汉语综合(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考研大纲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湖北师范大学自命题考试科目考试大纲(科目名称:汉语综合(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科目代码:714)一、 考查目标本大纲适用于报考湖北师范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考试笔试。汉语综合由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5-29
  • 2019年中国传媒大学707古代汉语考研大纲
    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古代汉语》考试大纲一、考试的总体要求《古代汉语》是大学本科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主干课。它是从古代文献阅读与理解入手,探求古代汉语现象和规律的一门科学,通过对传世典范作品的学习,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了解语言学和文献学等方面的知识以及现代汉语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5-29
  • [2016初试真题回忆] 2016年西南大学628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回忆真题
    首先声明,文学院和语言文献研究所的语言学文字学文献学都要考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试卷一样。现代汉语(628)今年题型改了一些,没有填空题了,语言学概论的知识和现代汉语合在一起考。一.名词解释自由变体社会方言聚合关系二.将古文字转写成现代文字(有15个,文字的知识基本上在这一题考查,基本上有10个较容易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19-05-28
  • [2019初试真题回忆] 2019年上海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古代汉语真题回忆
    语言学纲要部分一名词解释(5个,每个3分)音节文字语流音变语法范畴组合关系二题型忘了三忘了(我这猪脑子)四论述题分析下面三组句子的差异。1.我饿了他饿了2.我走了他走了3.我买了他买了古代汉语部分一基础题1.造字方法(10分)2.写出本义(10分)纲博士从容书籍主人公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19-05-28
  • [2019初试真题回忆] 2019年南开大学汉语学院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真题回忆
    回忆版。一现汉名词解释,汉语拼音方案语义场礼貌原则发音方法二15道选择题,一道一分三10道判断,一道两分,错误的需要改正四简答①还的用法,就是今天比昨天还冷与小车还通不过,更不用说大车了。这道题都不会,还大学生呢。的异同②即将和将来的异同应该还有忘了古代汉语第一题12个小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19-05-28
  • [2019初试真题回忆] 2019年河南大学古代汉语与中国现代文学真题回忆(615+810)
    专业一文学理论一名解共鸣期待视野二简答影响艺术构思的因素意识和无意识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三论述艺术真实性的特点?古代汉语晏子和齐景王1翻译一段文言2加点字解释众口铄金罚无刑(有10个)3晏子怎么劝说景公不要xx二子以说于上帝现代文阅读史铁生的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19-05-28
  • 浙江工商大学2017考研真题之855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
    浙江工商大学2017年全国顿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B)卷考试科曰:855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总分:(150分)考试时间:3小时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语音具有()(〉社会属性三方面性质,其中()是语音的本质属性。2.文字是记录语言的(〉,是人类最重要的()。3.大篆指春秋战国时代()国的文字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19-05-28
  • 2019南开大学汉院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考研真题回忆
    一现汉名词解释,汉语拼音方案语义场礼貌原则发音方法二15道选择题,一道一分三10道判断,一道两分,错误的需要改正四简答①还的用法,就是今天比昨天还冷与小车还通不过,更不用说大车了。这道题都不会,还大学生呢。的异同②即将和将来的异同应该还有忘了古代汉语第一题12个小篆字体写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19-05-28
  • 浙江工商大学2018考研真题之855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
    浙江工商大学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CB)卷考试科目:855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总分:050分)考试时间:3小时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以(〉为代表,内部一致性较强。2.现代汉语具有许多区别于印欧语系语言的特点。词汇方面,汉语语素以(本形式。)为基3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19-05-28
  • 西南大学现代汉语(628),古代汉语(820)考研真题(回忆版)
    拖延症晚期,过了这么久才出来回忆真题首先声明,文学院和语言文献研究所的语言学文字学文献学都要考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试卷一样。现代汉语(628)今年题型改了一些,没有填空题了,语言学概论的知识和现代汉语合在一起考。一.名词解释自由变体社会方言聚合关系二.将古文字转写成现代文字(有15个,文字的知识基本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19-05-28
  • 2018西南大学文字学古代汉语考研真题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同源词,互文(举例),三公九卿,闰月,破读二,写成现代汉字多夕贝自乙果嘱等甲骨文异体字三解释书中一些句子中的词,如党币粪等解释四问答题1.举例说明词义意义范围古今差异2.举例说明异体字形体结构的分歧3.写出上古三十韵部五标点翻译(一)标点子列子穷容貌有饥色客有言之郑子阳者曰列御寇盖有道之士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19-05-28
  • 2018年二战华南师范大学汉语基础之古代汉语考研经验贴
    2018年二战华南师范大学汉语基础之古代汉语考研经验贴汉语基础古代汉语我第一年考得不好,通论没背熟,文言文阅读也看不懂。于是我把我第一年考得不好的情况和原因反映给老师,老师建议我在暑假的时候把王力主编的前两册书上的所有文言文都抄下来,一个一个分析,一个句子一个句子翻译,我才明白文言文阅读常用词的释义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19-05-28
  • 天问教育:古代汉语考研习题集20套
    古代漢語練習(1)一、單項選擇(每題1分,共10分)1、下列關於《康熙字典》的說法正確的是( )A全書按部首排列,共分540部。 B全書按照地支分成十集。C采用了直音、反切和葉音三種注音方法。 D王引之《字典考證》糾正了五千多條錯誤。2、注重分析虛詞特殊用法的著作是( )A《經傳釋詞》 B《詞詮》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