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他们并没有指望一步到位。譬如在ERP的系统中,是完成按JIT(准时化生产)的方式动作,但在流程再造之初,这一准时生产的概念没出现过。这些都有利于改变人的思维模式,抓重点,抓80分。
甚至在库存中,他们的观点是,对通用的部件、便宜的部件不妨多采购库存,因为通用部件容易变现,便宜的部件即使库存多,成本增加得也不多,而这些多出的小成本保证了80%的部件供应,从而使员工有80%的精力去保证那些20%的非通用部件和昂贵的容易出问题的关键部件。而这种做法,也是在倡导重要性原则和经济价值导向。
“靠成就激励大家,省钱是重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人心稳了,大家对流程再造的认同。”叶照友认为,对少部分人的行为改变可以靠强来、硬来。但对整体人的行为改变,是不可以逼的,只能靠诱导,靠调动积极性。
据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仓储处处长助理白纪敏透露,流程再造前,公司高库存时期有3个多亿,但现在,原材料加半成品仓库只有2个多亿,流动资金减少了1亿元占用量。
而那些参与流程再造的人几乎都受到了奖励,以为激励。虽然他们有人认为流程再造远没有成功,至少还需要5年的时间去改进、去固化、去转型,不过阶段性的效果已经出来了。
案例点评
“严刑峻法”的作用
中国自古就有“刑不上大夫”一说。从中国的历史经验上看,这句话似乎造成了人治文化比法治文化要久远得多的结果。现在看来,在中国进入改革开放之后,有些方面,中国的企业、投资者就深受其害。现实社会中,企业中人治为主的例子也比比皆是。
我们平常说的,中国人喜欢凭感情办事情,其实背后就是这样一种深层文化在发挥作用。如果中国要顺应市场化的潮流的话,恐怕加强法制建设是一条不得不走的道路。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其实情况也类似。因此,“严刑峻法”不管对于中国国家来说,还是对于中国的企业来说,都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在宇通客车的案例中,正好表现的就是这样一种“严刑峻法”的作用。
很多年前,就有人提过,中国原先的经济,既不是计划经济,当然也不能称之为市场经济,而只能称之为“命令型经济”。在此,也套用一下这句话,中国的企业,既不是计划型管理,也不是市场化管理,而是命令型的管理。换句话说,在中国太多的企业当中,仅仅是凭借发布命令的人的个人能力、经验和机缘巧合,而取得了暂时的成功。对于这样的经济,对于这样的企业来说,无论是增进它的管理能力,还是增进它的科学计划能力,都可以为它的价值增长带来贡献。
因此,宇通客车凭借强势推进法治规则,而显著增强了自身企业的计划科学性。能取得好的业绩增长,也就不奇怪了。特别是对于目前中国大多数的制造型企业来说,还远未达到从生产向服务转型的地步。这样的企业,是有足够的理由加强“科学管理”的。宇通客车作为典型的离散性制造型企业,品种多而批量小。宇通的车型有上百个,多的几千辆,少的几十辆,甚至几辆的也不少,每辆车涉及的零部件近万个。这种情况下,宇通当然也有足够的理由来强化“科学管理”,来加强“计划管理”,以求做到环环相扣。
这里还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凭借法治、计划管理等办法加强了企业流程的科学性,固然可以在现在起到价值增值的作用,但我们不能忘记,计划管理始终是不适合未来市场化发展潮流的。现在之所以能够发挥作用,一是靠它产生的环环相扣的供应链,是大部分制造型企业生存的基础(实际上,制造型企业即便未来达到了要强化服务或向服务转型的地步,也同样需要以环环相扣的生产链、供应链作为基础);二是因为竞争对手们仍然处在人治的环境之中。如果我们明确地知道,法治化是中国必然的发展道路,那么,现在就应该开始未雨绸缪,这样才能够奠定未来的增长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