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经济是发展中国家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演进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是在资本积累不足、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科学技术极为落后、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严重缺乏等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现代化需要经过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4 、可持续发展( 书中无此内容)
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就是将当前经济发展与长远经济发展相结合,既要满足当前的需要和利益,又要重视后代人的需要和利益,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相互关系,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促进经济的全面进步。
可持续发展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这三方面互相联系、不可分割。
5 、经济增长 P350
6 、经济发展 P354
7 、科学发展观 P355
8 、和谐社会 P360
9 、新型工业化道路 P361
二、简答题
1 、试分析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 P350
1 )经济增长的含义: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因就业人数增加、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等原因,经济规模(包括物质产品和劳务)在数量上的扩大和增加,它反映了一国国民经济总量的变化状况。
2 )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
① 生产要素投入特别是劳动就业量对经济增长的决定作用。
② 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对经济增长的决定作用。
③ 其他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决定作用:
⑴ 投资增长率和投资效率;
⑵ 科技进步程度及其应用;
⑶ 自然资源的数量与开发利用程度;
⑷ 制度或体制。
⑸ 在对外开放的条件下,经济增长还要受到该国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状况的制约。
2 、为什么要实现及如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P361
1 )经济增长方式的含义:
决定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的结合方式和实现经济增长的途径,称为经济增长方式。
2 )经济增长方式有两种类型:粗放型增长方式和集约型增长方式。
两种增长方式相比,粗放型增长方式是单纯的数量扩张型的外延式增长方式,效益相对低下;而集约型增长方式是质量效益型的内涵式增长方式,效益相对较高。
3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要性:
建国初期,我国的工业基础比较落后,只能实行粗放型增长方式。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深入,这种粗放型增长方式在我国生产、建设和流通领域的弊端也逐渐显现,主要是:
① 产品质量差,品种单一,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缺乏市场竞争力;
② 资源消耗量大,浪费严重;
③ 设备利用率低,工业流程落后;
④ 单纯热衷于上新项目,铺新摊子。
这些问题极大地损害了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效益。在这样的情况下,加快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 )如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①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② 发展科技:
⑴ 科技进步是实现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基础,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科技进步具有十分突出的作用;
⑵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解决科技发展的结构性矛盾;
⑶ 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一方面是形成独立的高科技产业群,另一方面是以高新技术成果对广大的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
③ 大力发展教育:
⑴ 教育是科学技术进步的基础;
⑵ 在体制上解决好教育投资收益的归属和投资者长期行为问题,措施主要有:
ⅰ 教育投资的主体要由过去单一的政府主体转向政府、企业、居民共同办教育多元主体,形成多元投资主体的格局。
ⅱ 为了使有限的教育经费带来更大的效益,必须调整和优化教育结构,实现教育投资的有效配置。
ⅲ 做好再就业培训工作。
④ 创新
3 、如何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 P369
1 )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含义:
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在现有技术和资源条件下,生产要素得到合理配置,各产业间能协调发展,并能产生良好经济效益的过程。
产业结构高度化是指产业结构向着产业内部综合生产率水平、技术结构水平更高的方向演化的过程。
2 )我国产业结构的低水平和不合理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正常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必须选择正确的产业发展战略,寻求有效的调节机制,推动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
3 )我国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基本方向,是要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4 )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具体措施有:
① 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大力推进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
② 积极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
③ 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努力提高我国工业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④ 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水利建设,健全综合交通体系,优化能源结构,改善布局和结构;
⑤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4 、试论我国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 城镇化道路。
1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 、我国城镇化道路 P372
1 )农村剩余劳动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2 )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特征是:现代部门集中在城市,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方向与城市化方向一致。
3 )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我国的情况则不同,我国城市劳动力剩余相当严重,如果农业剩余劳动力再大量流向城市,必然同城市本身的劳动力剩余产生尖锐矛盾,因此,发展中国家一般以农村城镇为中心,发展以当地资源为基础的小型劳动密集型工业化,通过农村工业化来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从而推动二元经济的现代化。
4 )我国改变二元经济现状还有自己的特点:
① 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多层次多渠道的,既有离土不离乡,去小城镇就业;又有不离土也不离乡,在经营农业的同时兼营家庭工业和家庭运输业等;还有离土离乡,到城市就业。
② 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顺序也是灵活的,就我国而言,农业剩余劳动力可以同时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其中第三产业吸收剩余劳动力的潜力最大。
③ 要坚持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
④ 强调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和推动非农产业发展不能以牺牲农业为代价。
5 、为什么要实施和怎样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教材没有)
1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及其所包含的三方面内容:
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就是将当前经济发展与长远经济发展相结合,既要满足当前的需要和利益,又要重视后代人的需要和利益,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相互关系,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促进经济的全面进步。
可持续发展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这三方面互相联系、不可分割。
2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原因(必要性):
① 自然资源和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必须依赖的物质基础。如果单纯强调经济发展,就可能出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告诉经济发展的情况。后代人不但要花费高昂的代价来拯救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而且也会严重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反之,如果孤立的追求生态环境的保护而停止经济发展也是不可取的。因为经济发展能富民强国,并为生态与环境的保护提供支持。只有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才能达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② 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发展中国家,正处于稳步高速发展时期,面对人口、资源、生态和环境越来越大的压力,只有着眼国家未来发展需要和人民的长远利益,走一条既发展经济又保护环境,实现人口、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路子,才是正确的选择。
6 、试分析我国经济增长波动的状况及超常经济波动的原因。(教材没有)
1 )经济波动、正常经济波动和超常经济波动的含义:
经济波动一般是指经济运行过程中交替出现的扩张和收缩、繁荣和萧条、高涨和衰退现象。大都由一个经济扩张期和接下来的收缩期构成,并用“峰顶”和“谷底”分别表示两个阶段的转折点。
经济波动可以分为正常经济波动和超常经济波动。正常经济波动指经济波动的幅度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不对国民经济的运行构成危害的波动。如果经济波动的幅度超出了一定范围,对国民经济的运行构成危害,这样的经济波动称为超常经济波动。
2 )新中国成立 50 多年来经济超常波动的状况:
从 1953-2000 年的 48 年间,我国经济增长的超常波动有 10 次,改革前有 5 次,改革后有 5 次。
改革前的经济波动与改革后的经济波动有明显不同。改革前,经济波动的特点是振幅大,峰位高,谷位深,扩张周期短,属于古典型波动。改革后的经济波动的总体态势是,经济增长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经济波动的幅度也比较小,扩张周期延长,属于增长型波动。
3 )中国经济波动的一般原因:
① 投资率的变动;
② 消费需求的变动;
③ 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