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01-15 18:40:20 来自: iPad (5th generation)
在“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5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的内容第651页备注了学习笔记
以儒家的德行为文章之本的传统观点的发挥及运用。韩愈认为道德修养是“实”,文是“实”的外部表现。他由孟子“养气”说引申出“气盛言宜”论,其本人诗文之盛气则源于其道德、学识之“养”,对后世诗文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②局限:韩愈的气盛言宜说重视作者的道德人格,重视文章的思想内容,是应该肯定的。但有重道轻文的倾向,不利于文学的发展。 6试举作品为例说明抒情修辞方式“比喻”与“象征”的特点和二者的区别。[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 答:抒情话语的修辞方式是指抒情作者在抒情写意时的用语方法。抒情话语的修辞方式很多,比喻与象征是其中的两种。 (1)比喻的特点 比喻是借他物来表现某物的修辞方法。根据喻本与喻体的不同组合方式,比喻又可分为明喻、隐喻和借喻三种。明喻表明喻体与喻本的相类关系,一般用“若”“如”“似”“像”等喻词来联系喻体与喻本。例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隐喻表明喻体与喻本的相合关系,不用喻词。例如,“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借喻则既无喻本,又无喻词,只有喻体。例如,“缲成白雪桑重绿,割尽黄云稻正青”(王安石)。这里,“白雪”喻丝,“黄云”喻麦。一般地说,比喻是一物类比另一物,但有时也会以多物类比一物,上引贺铸的词句,就是连用三个形象来喻愁,这种比喻方法称为博喻。
点击查看资料全文:前往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用户188****8628正在学习的资料简介: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5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手机扫码阅读全文
第一部分 考研真题精选
一、填空题
二、名词解释
三、句子解释
四、简答题
五、分析题
六、论述题
第二部分 章节题库
第1章 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第2章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
第3章 文学作为活动
第4章 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第5章 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
第6章 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
第7章 文学创造过程
第8章 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
第9章 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
第10章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
第11章 叙事性作品
第12章 抒情性作品
第13章 文学风格
第14章 文学消费与接受的性质
第15章 文学接受过程
第16章 文学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