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综合-针灸学笔记(七版教材为主)(5)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9-03-13


    5.滚刺筒不要在骨骼突出部位处滚动,以免产生疼痛或出血。
第四章 治疗
1.    针灸治疗原则的含义及应用举例
(1)补虚泻实,就是扶助正气祛除邪气。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因此,“虚”指正气不足,“实”指邪气盛。虚则补,实则泻,是属于正治法则。
① 虚则补之、陷下则灸之
“虚则补之”就是虚证采用补法治疗。
1>    针刺治疗虚证用补法主要通过针刺手法的补法和穴位的选择和配伍等而实现的。
如在有关脏腑经脉的背俞穴、原穴,施行补法,可达到改善脏腑功能,补益阴阳、气血等的不足;
2>应用偏补性能的腧穴。如关元、气海、命门、肾俞等穴,也可起到补益正气的作用。
“陷下则灸之”,属于虚则补之范畴,就是说气虚下陷的治疗原则是以灸治为主。当气虚出现陷下证候时,应用温灸方法可较好地起到温补阳气、升提举陷的目的。》> 如子宫脱垂灸百会、气海、关元等。
     
 ② 实则泻之、宛陈则除之
“实则泻之”就是实证采用泻法治疗。
1>    针刺治疗实证用泻法主要是通过针刺手法的泻法、穴位的选择和配伍等而实现的。如在穴位上施行捻转、提插、开阖等泻法,可以起到祛除人体病邪的作用;
2> 应用偏泻性能的腧穴。如十宣穴、水沟、素髎、丰隆、血海等,也可起到祛邪的目的。
“宛陈则除之”,“宛”同“瘀”,有瘀结、瘀滞之义。“陈”即“陈旧”,引伸为时间长久。“宛陈”泛指络脉瘀阻之类的病证;“除”即“清除”,指清除瘀血的刺血疗法等;就是对络脉瘀阻不通引起的病证,宜采用三棱针点刺出血,达到活血化瘀的目的。
如由于闪挫扭伤、丹毒等引起的肌肤红肿热痛、青紫肿胀,即可以局部络脉或瘀血部位施行三棱针点刺出血法,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如病情较重者,可点刺出血后加拔火罐,这样可以排出更多的恶血,促进病愈;
如腱鞘囊肿、小儿疳证的点刺放液治疗也属此类。

③ 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不盛不虚”,并非病证本身无虚实可言,而是脏腑、经络的虚实表现不甚明显。
主要是由于病变脏腑、经脉本身的病变,而不涉及其他脏腑、经脉,属本经自病。治疗应按本经循经取穴。在针刺时,多采用平补平泻的针刺手法。

(2) 清热温寒
   1.热则疾之  即热性病证的治疗原则是浅刺疾出或点刺出血,手法宜轻而快,可以不留针或针用泻法,以清泻热毒。
如风热感冒者,当取大椎、曲池、合谷、外关等穴浅刺疾出,即可达到清热解表的目的。若伴有咽喉肿痛者,可用三棱针在少商穴点刺出血,以加强泻热、消肿、止痛的作用。
2.寒则留之  即寒性病证的治疗原则是深刺而久留针,以达温经散寒的目的。因寒性凝滞而主收引,针刺时不易得气,故应留针候气;加艾灸更能助阳散寒,使阳气得复,寒邪乃散。
如寒邪在表,留于经络者,艾灸法较为相宜;若寒邪在里,凝滞脏腑,则针刺应深而久留,或配合“烧山火”针刺手法,或加用艾灸,以温针法最为适宜。
(3) 治病求本
    ①.急则治标
急则治标就是当标病处于紧急的情况下,首先要治疗标病,这是在特殊情况下采取的一种权宜之法,目的在于抢救生命或缓解病人的急迫症状。
例如,不论任何原因引起的高热抽搐,应当首先针刺大椎、水沟、合谷、太冲等穴,以泻热、开窍、熄风止痉;
任何原因引起的昏迷,都应先针刺水沟,醒脑开窍;
当中风患者出现小便潴留时,应首先针刺中极、水道、秩边,急利小便;然后再根据疾病的发生原因从本论治。
    ②.缓则治本
在大多数情况下,治疗疾病都要坚持“治病求本”的原则,尤其对于慢性病和急性病的恢复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正虚者固其本,邪盛者祛其邪;治其病因,症状可除;治其先病,后病可解;这就是“伏其所主,先其所因”的深刻含义。
如肾阳虚引起的五更泄,泄泻是其症状为标,肾阳不足为本,治宜灸气海、关元、命门、肾俞。
    ③.标本同治
在临床上也可见到标病和本病并重的情况,这时我们应当采取标本同治的方法。
如体虚感冒,如果一味解表可使机体正气更虚,而单纯扶正由可能留邪,因此,应当益气解表,益气为治本,解表为治标,宜补足三里、关元,泻合谷、风池、列缺等。

(4) 三因制宜
“三因制宜”是指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即根据患者所处的季节(包括时辰)、地理环境和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法。
①.    因时制宜  
1>    在应用针灸治疗疾病时,考虑患者所处的季节和时辰有一定意义。
如春夏宜浅刺,秋冬宜深刺。根据人体气血流注盛衰与一日不同时辰的相应变化规律,创立了子午流注针法等。
2>    因时制宜还包括针对某些疾病的发作或加重规律而选择有效的治疗时机。
如精神疾患多在春季发作,故应在春季来前进行治疗;乳腺增生症患者常在经前乳房胀痛较重,治疗也应在经前一周开始。

②.    因地制宜, 由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特点也有所区别,治疗应有差异。
如在寒冷的地区,治疗多用温灸,而且应用壮数较多;在温热地区,应用灸法较少。 “北方者……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藏寒生满病,其治宜艾焫,南方者……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胕,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挛痹,其治宜微针。”

③.    因人制宜, 就是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等的不同特点而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法。
1> 由于男女在生理上有不同的特点,如妇人以血为用,在治疗妇人病时要多考虑调理冲脉(血海)、任脉等。年龄不同,针刺方法也有差别。
“年质壮大,血气充盈,肤革坚固,因加以邪,刺此者,深而留之。……婴儿者,其肉脆血少气弱,刺此者,以毫针,浅刺而疾发针,日再可也。” 患者个体差异更是决定针灸治疗方法的重要环节。
2>    如体质虚弱、皮肤薄嫩、对针刺较敏感者,针刺手法宜轻;体质强壮、皮肤粗厚、针感较迟钝者,针刺手法可重些。
2.    针灸治疗作用
①疏通经络
针灸的疏通经络,是针灸最基本和最直接的治疗作用。经络“内属于府脏,外络于肢节”,运行气血是其主要生理功能之一。
针灸疏通经络主要是根据经络循行,选择相应的腧穴和针刺手法及三棱针点刺出血、梅花针叩刺、拔罐等,使经络通畅,气血运行正常,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②调和阴阳
针灸的调和阴阳,是针灸治疗最终达到的根本目的。
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主要是通过经络阴阳属性、经穴配伍和针刺手法完成的。
如中风后出现的足内翻,从经络辨证上可确定为阳(经)缓而阴(经)急,治疗时采用补阳经而泻阴经的针刺方法,平衡阴阳;
阳气盛则失眠,阴气盛则多寐,根据阳蹻、阴蹻主眼睑开合的作用,取与阴蹻相通的照海和与阳蹻相通的申脉进行治疗,
失眠应补阴蹻(照海)泻阳蹻(申脉),多寐则应补阳蹻(申脉)泻阴蹻(照海),使阴阳平衡。
③扶正祛邪
 针灸的扶正祛邪,扶正祛邪既是疾病向良性方向转归的基本保证,又是针灸治疗疾病的作用过程。
在临床上扶正祛邪就是通过补虚泻实原则来实现的。

针灸处方就是在中医理论尤其是经络学说等指导下,依据选穴原则和配穴方法,选取腧穴并进行配伍,确立刺灸法而形成的治疗方案。
针灸处方包括两大要素即穴位和刺灸法。

3. 处方选穴规律的概念和应用举例
包括近部选穴、远部选穴和辨证对症选穴。
近部选穴和远部选穴是主要针对病变部位而确定穴位的选穴原则。辨证对症选穴是针对疾病表现出的证候或症状而选取穴位的原则。
①近部选穴:就是在病变局部或距离比较接近的范围选取穴位的方法,是腧穴局部治疗作用的体现。
如巅顶痛取百会;胃痛选中脘;面瘫局部选颊车、地仓、颧髎,近部选风池。    
②远部选穴:就是在病变部位所属和相关的经络上,距病位较远的部位选取穴位的方法,是“经络所过,主治所及”治疗规律的体现。
如胃痛选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上牙痛选足阳明胃经的内庭,下牙痛选手阳明大肠经的合谷穴等。
③辨证对症选穴:
1. 辨证选穴,就是根据疾病的证候特点,分析病因病机而辨证选取穴位的方法。
1> 如发热、多汗、盗汗、虚脱、抽风、昏迷等均无明显局限的病变部位,而呈现全身症状,这时我们采用辨证选穴,
如肾阴不足导致的虚热选肾俞、太溪;肝阳化风导致的抽风选太冲、行间等。
2> 对于病变部位明显的疾病,根据其病因病机而选取穴位也是治病求本原则的体现;
如牙痛根据病因病机可分为风火牙痛、胃火牙痛和肾虚牙痛,风火牙痛选风池、外关,胃火牙痛选内庭、二间,肾虚牙痛选太溪、行间。
2. 对症选穴,是根据疾病的特殊症状而选取穴位的原则,是腧穴特殊治疗作用及临床经验在针灸处方中的具体运用。
如哮喘选定喘穴;虫证选百虫窝;腰痛选腰痛点;落枕选落枕穴;崩漏选断红穴等;这是大部分奇穴的主治特点。
4. 常用配穴方法的概念和应用举例
总体可归纳为两大类即经脉配穴法、部位配穴法。
①按经脉配穴法:经脉配穴法是以经脉或经脉相互联系而进行穴位配伍的方法,主要包括本经配穴法、表里经配穴法、同名经配穴法。
1> 本经配穴法:当某一脏腑、经脉发生病变时,即选该脏腑、经脉的腧穴配成处方。
如胆经郁热导致的少阳头痛,可近取胆经的率谷、风池,远取本经的荥穴侠溪;胃火循经上扰导致的牙痛,可在足阳明胃经上近取颊车,远取该经的荥穴内庭。

2> 表里经配穴法:本法是以脏腑、经脉的阴阳表里配合关系为依据的配穴方法。当某一脏腑经脉发生疾病时,取该经和其相表里的经脉腧穴配合成方。
如风热袭肺导致的感冒咳嗽,可选肺经的尺泽和大肠经的曲池、合谷;“邪在肾,则病骨痛,阴痹……取之涌泉、昆仑。”
另外,原络配穴法是表里经配穴法中的特殊实例,在特定穴的临床应用中将详细论述。

3> 同名经配穴法:是将手足同名经的腧穴相互配合的方法,是基于同名经“同气相通”的理论。
如阳明头痛取手阳明的合谷配足阳明的内庭;落枕取手太阳经的后溪配足太阳经的昆仑。

②按部位配穴法:是结合身体上腧穴分布的部位进行穴位配伍的方法,主要包括上下配穴法、前后配穴法、左右配穴法。
1> 上下配穴法:是指将腰部以上或上肢腧穴和腰部以下或下肢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
如胃脘痛可上取内关,下取足三里;阴挺(子宫脱垂)可上取百会,下取三阴交;
肾阴不足导致的咽喉肿痛,可上取曲池或鱼际,下取太溪或照海;
八脉交会穴的配对应用也属本配穴法,具体配伍应用将在特定穴的临床应用中介绍。

2> 前后配穴法:是指将人体前部和后部的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主要指将胸腹部和背腰部的腧穴配合应用,又称“偶刺”。本配穴方法常用于治疗脏腑疾患,如膀胱疾患,前取水道或中极,后取膀胱俞或秩边;  
肺病可前取华盖、中府,后取肺俞;
临床上常见的俞、募穴配合应用就属于本配穴法的典型实例。

3> 左右配穴法:是指将人体左侧和右侧的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本方法是基于人体十二经脉左右对称分布和部分经脉左右交叉的特点。在临床上常选择左右同一腧穴配合运用,是为了加强腧穴的协同作用;
如胃痛可选双侧足三里、梁丘等;当然左右配穴法并不局限于选双侧同一腧穴,
如左侧偏头痛,可选同侧的太阳、头维和对侧的外关、足临泣;
左侧面瘫可选同侧的太阳、颊车、地仓和对侧的合谷。



5.五输穴的概念和应用
概念: 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5个特定腧穴,即“井、荥、输、经、合” 穴,简称五输穴。
五输穴从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依次排列。古人用水的源流来比喻各经脉运行从小到大,由浅入深,自远而近的特点。
《灵枢》:“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输也”是对五输穴经气流注特定的概括。
在临床上的应用非常广泛,是远部选穴的主要穴位。十二经脉中每条经有五个穴位属于五输穴,故人体共有五输穴六十个。
五输穴不仅有经脉归属,而且具有自身的五行属性,按照“阴井木”、“阳井金”的规律进行配属。

根据古代文献和临床实际,五输穴的应用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①按五输穴主病特点选用:
《灵枢》说:“荥输治外经”,指出了荥穴和输穴主要治疗经脉循行所过部位的病证,这是与下合穴主要治疗内腑病证特点相对而言。
《灵枢》云“病在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合。”《难经》又作了补充:“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综合近代临床的应用情况,井穴多用于急救,如点刺十二井穴可抢救昏迷;荥穴主要用于治疗热证,如胃火牙痛选胃经的荥穴内庭可清泻胃火。
 
“井”穴分布在指、趾末端,为经气所出,像水的源头;
“荥”穴分布在掌指(趾)关节之前,像刚出的泉水微流;
“输”穴分布于掌指(趾)关节之后,喻作水流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经气渐盛;
“输”穴多位于腕踝关节以上的前臂、胫部,如水流变大畅通无阻,经气盛行;
“合”穴多位于肘膝关节附近,如江河水流汇入湖海,经气充盛入合于脏腑。

②按五行生克关系选用:
《难经》提出“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的观点,将五输穴配属五行,然后按“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的原则,虚证用母穴,实证用子穴。
这一取穴法亦称为子母补泻取穴法。在具体运用时,分本经子母补泻和他经子母补泻两种方法。
例如,肺经的实证应“泻其子”,肺在五行中属“金”,故可选本经五输穴中属“水”的合穴即尺泽;
肺经的虚证应“补其母”,应选本经属“土”的五输穴,即输穴太渊;这都属于本经子母补泻法。
同样,在五行配属中肺属“金”,肾属“水”,根据“实则泻其子”的原则,应在其子经(肾经)属“水”的五输穴,为肾经合穴阴谷。

③按时选用:天人相应是中医整体观念的重要内容,经脉的气血运行和流注也与季节和每日时辰的不同有密切的关系。
>《难经》“春刺井,夏刺荥,季夏刺输,秋刺经,冬刺合。”这实质上是根据手足三阴经的五输穴均以井木为始,与一年的季节顺序相应而提出的季节选穴 
> 另外,子午流注针法则是根据一日之中十二经脉气血盛衰开合的时间,而以不同的五输穴,本针法将在附篇中介绍。


         阴经五输穴表
经脉名称    井(木)    荥(火)    输(土)    经(金)    合(水)
手太阴肺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阴心经
足太阴脾经
足少阴肾经
足厥阴肝经    少   商
中   冲
少   冲
隐   白
涌   泉
大   敦    鱼   际
劳   宫
少   府
大   都
然   谷
行   间    太    渊
大    陵
神    门
太    白
太    溪
太    冲    经   渠
间   使
灵   道
商   丘
复   溜
中   封    尺    泽
曲    泽
少    海
阴 陵 泉
阴    谷
曲    泉
 阳经五输穴表
经脉名称    井(金)    荥(木)    输(水)    经(火)    合(土)
手阳明大肠经
手少阳三焦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阳明胃经
足少阳胆经
足太阳膀胱经    商    阳
关    冲
少    泽
厉    兑
足 窍 阴
至    阴    二    间
液    门
前    谷
内    庭
侠    溪
足 通 谷    三    间
中    渚
后    溪
陷    谷
足 临 泣
束    骨    阳   溪
支   沟
阳   谷
解   溪
阳   辅
昆   仑    曲    池
天    井
小    海
足 三 里
阳 陵 泉
委    中
子母补泻取穴表
    脏                                              腑               
           金   水    木    火   相火   土        金    水     木     火     相火    土




穴    经脉  肺经 肾经  肝经  心经 心包经 脾经    大肠经  膀胱经  胆经  小肠经 三焦经  胃经
母穴  太渊 复溜  曲泉  少冲  中冲  大都     曲池   至阴    侠溪   后溪   中渚   解溪

子穴  尺泽 涌泉  行间  神门  大陵  商丘     二间   束骨    阳辅   小海   天井   厉兑




穴    母经  脾经 肺经  肾经  肝经  肝经  心经     胃经  大肠经  膀胱经  胆经   胆经   小肠经
母穴  太白 经渠  阴谷  大敦  大敦  少府     足三里  商阳   通谷  足临泣 足临泣   阳谷

子经  肾经 肝经  心经  脾经  脾经   肺经    膀胱经  胆经   小肠经  胃经   胃经  大肠经

子穴  阴谷 大敦  少府  太白  太白   经渠     通谷   足临泣  阳谷  足三里 足三里   商阳
6. 原穴、络穴的概念和应用
原穴:十二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于十二经脉的部位,又称“十二原”。“原”含本原、原气之意,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为十二经之根本。
十二原穴多分布于腕踝关节附近。
阴经之原穴与五输穴中的输穴同穴名,同部位,实为一穴,即所谓“阴经以输为原”,“阴经之输并于原”。阳经之原穴位于五输穴中输穴之后,即另置一原。
络穴:十五络脉从经脉分出处各有一腧穴,又称“十五络穴”。“络”,有联络、散布之意。十二经脉各有一络脉分出,故各有一络穴。
十二经脉的络穴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任脉络穴鸠尾位于上腹部;督脉络穴长强位于尾骶部;脾之大络大包穴位于胸胁部。

原穴临床应用:原穴与脏腑之原气有着密切的联系,《灵枢》指出:“五脏六腑之有疾者,皆取其原也。”因此,原穴主要用于治疗相关脏腑的疾病,也可协助诊断。
络穴临床应用:络穴是络脉从本经别出的部位,络穴除可治疗其络脉的病证外,又可治疗表里两经的病证。
“络穴正在两经中间……,若刺络穴,表里皆活。”
如肝经络穴蠡沟,既可治疗肝经病证,又可治疗胆经病证;同样胆经络穴光明,既可治疗胆经病证,又可治疗肝经病证。
督脉络穴为长强,任脉络穴为鸠尾,脾之大络为大包,主要扩大了经脉的主治范围。


   十二经脉原穴与络穴表
经脉    原穴    络穴    经脉    原穴    络穴
手太阴肺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阴心经
足太阴脾经
足厥阴肝经
足少阴肾经    太渊
大陵
神门
太白
太冲
太溪    列缺
内关
通里
公孙
蠡沟
大钟    手阳明大肠经
手少阳三焦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阳明胃经
足少阳胆经
足太阳膀胱经    合谷
阳池
腕骨
冲阳
丘墟
京骨    偏历
外关
支正
丰隆
光明
飞扬

临床上常把先病经脉的原穴和后病的相表里的经脉络穴相配合,称为原络配穴法或主客原络配穴法,是表里经配穴法的典型实例。
如肺经先病,先取其经的原穴太渊,大肠后病,再取该经络穴偏历。反之,大肠先病,先取本经原穴合谷,肺经后病,后取该经络穴列缺。







7. 背俞穴、募穴的概念和临床应用 
背俞穴: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又称为“俞穴”。“俞”,有转输、输注之意。六脏六腑各有一背俞穴,共十二个。
        背俞穴均位于背腰部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上,大体依脏腑位置的高低而上下排列,并分别冠以脏腑之名。

相关话题/中医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中医内科学证型分类与治法方药精心整理
    (一)肺系病证 一、感冒 1.风寒束表证:风寒外束,卫阳被郁,腠理闭塞,肺气不宣-辛温解表-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加减 用药:荆芥穗5 防风5 羌独活各5 柴胡6 茯苓6 甘草3 枳壳6 桔梗5 川芎5 党参6 薄荷3 两方均为辛温解表剂,前方疏风散寒,用于风寒感冒轻证;后方辛温发汗,疏风祛湿,用于时行感冒,风寒夹湿证。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3
  • 2019年研究生考试中医综合真题
    更新中...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2-31
  •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考研历年真题
    成都中医药大学2009年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中医学基础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五行中,具有升发、条达特性的是( ) A金 B木 C土 D水 2.能行于脉内、具有营养作用的气是( ) A营气 B卫气 C元气 D宗气 3.血与精共同具有的作用是( ) A运输废物 B营养滋润 C生长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2-31
  • 考研|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硕士生导师介绍
    白洁 教师简介 白洁,女。 1981年 11 月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制药系教师。 主要社会兼职: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理事、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大健康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中药协会药物临床评价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世中联经皮给药委员会委员。 研究方向与重点领域:中药新剂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2-23
  • 2019年复旦大学849中医基础考研大纲
    复旦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849中医基础一、考试内容范围编写建议:可概括,也可列举。要尽量覆盖到该科目的知识结构和内容,可结合本校人才培养和招生的要求对某些方面的知识、能力予以适当强调,体现出导向性,但要防止以偏概全。500字左右为宜。考试目的硕士研究生入学《中医基础》考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
  • 云南中医学院2019年全日制研究生同等学力加试科目考试大纲
    据云南中医学院研究生院消息,云南中医学院2019年全日制研究生同等学力加试科目考试大纲已公布:(100504)方剂学专业同等学力加试科目考试大纲.pdf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
  • 云南中医学院2019年全日制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云南中医学院2019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308)护理综合考试大纲.pdf(349)药学综合、(350)中药专业基础综合、(701)中药学综合、(702)药学基础综合考试大纲.pdf(706)西医综合考试大纲.pdf(707)中医综合考试大纲.pdf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
  • 2019年中南大学781西医综合和782中医综合(自命题)考试大纲
    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781西医综合(自命题)、782中医综合(自命题)考试大纲见附件。附件:附件1:2019年中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781西医综合(自命题)考试大纲.doc附件2:2019年中南大学硕士研究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
  • 天津中医药大学2019年考研大纲
    天津中医药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考研大纲附件【2019年硕士研究生考研大纲.rar】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
  • 安徽医科大学2019年《中医综合》考试大纲
    安徽医科大学《中医综合》考试大纲《中医综合》考试内容主要涵盖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学四门课程。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1)中医基础理论:90分(2)中药学:60分(3)中医内科学:90分(4)针灸学:60分2.考试方式闭卷、笔试。3.试卷题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
  • 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硕士统考自命题参考书目
    2019年硕士统考自命题考试科目及参考书目已公布,如下: 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全国统考自命题考试内容 科目 代码 科目名称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
  • 江西中医药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参考书目
    临床医学院2019年各专业考试科目参考书【初试科目】698中医综合二①中医内科学 100分 《中医内科学》薛博瑜、吴伟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全国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第3版)。②中医基础理论100分 《中医基础理论》 郑洪新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十三五规划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
  • 2019年云南中医学院全日制研究生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相关说明
    2019年关于报考云南中医学院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相关说明按照《教育部关于印发<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教学〔2018〕5号)规定:报考地处二区招生单位且毕业后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定向就业的少数民族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或者工作单位和户籍在国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
  • 福建中医药大学2019年导师研究方向及招生计划
    2019年硕士招生公告5-2019年导师研究方向及招生计划(9.22更新)附件5-1:2019年各专业导师招生计划及研究方向(学术及护理药学中药学专硕)9-20.pdf5-2:2019年各专业导师招生计划及研究方向(中医专业学位硕士)9-22.pdf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
  • 2019年贵阳中医学院研究生招生考试网报公告
    一、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报名时间是:2018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0022:00。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18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二、请考生在填报报考信息前,仔细阅度我校研究生招生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