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综合-针灸学笔记(七版教材为主)(7)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9-03-13


口角 斜者,加颊车、地仓;
上肢不遂者,加肩 、手三里、合谷;
下肢不遂者,加环跳、阳陵泉、阴陵泉、风市;
头晕者,加风池、完骨、天柱;
足内翻者,加丘墟透照海;
便秘者,加水道、归来、丰隆、支沟;
复视者,加风池、天柱、睛明、球后;
尿失禁、尿潴留者,加中极、曲骨、关元。
方义    心主血脉藏神,内关为心包经络穴,可调理心神,疏通气血。
脑为元神之府,督脉入络脑,水沟为督脉穴,可醒脑开窍,调神导气。
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可滋补肝肾。
极泉、尺泽、委中,疏通肢体经络。
(2)中脏腑
治法    醒脑开窍,启闭固脱。以手厥阴经及督脉穴为主。
主穴    内关    水沟
配穴    闭证加十二井穴、太冲、合谷;脱证加关元、气海、神阙。
方义    内关调心神,水沟醒脑开窍。
十二井穴点刺出血,可接通十二经气,调和阴阳。
配太冲、合谷,平肝熄风。关元为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穴,灸之可扶助元阳。
神阙为生命之根蒂,真气所系,配合气海可益气固本,回阳固脱。
* 中风中经络、中脏腑,郁证以及痫证发作都会用到的穴位:内关和水沟。
合谷与太冲相配,称为“开四关。”
24. 眩晕
是自觉头晕眼花、视物旋转动摇的一种症状,有经常性与发作性的不同。
【治疗】
(1)实证
治法    平肝化痰,定眩。以足少阳经、督脉及手足厥阴经穴为主。
主穴    风池    百会    内关    太冲   
配穴    肝阳上亢者,加行间、侠溪、太溪;痰湿中阻者,加头维、丰隆、中脘、阴陵泉。
方义    肝经为风木所寄,与胆经相表里,取胆经风池和肝经太冲,清泻肝胆,平抑肝阳。
内关宽胸理气,和中化痰止呕。百会用泻法,可清利脑窍而定眩。
(2)虚证
治法    益气养血,定眩。以足少阳经、督脉穴及相应背俞穴为主。
主穴    风池    百会    肝俞    肾俞    足三里
配穴    气血两虚者,加气海、脾俞、胃俞;肾精亏虚者,加太溪、悬钟、三阴交。
方义    肝俞、肾俞滋补肝肾、养血益精、培元固本以治本。
足三里补益气血。风池用平补平泻法,可疏调头部气血,百会用补法可升提气血,二穴配合以充养脑髓而缓急治标。

25. 不寐
通常称为“失眠”、“不得卧”等,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或入睡困难,或睡眠时间不足,或睡眠不深,严重者彻夜不眠为特征的病证。
【治疗】
治法    调理跷脉,安神利眠。以相应八脉交会穴、手少阴经及督脉穴为主。
主穴    照海  申脉  神门  印堂  四神聪  安眠   
配穴    肝火扰心者,加行间、侠溪;
痰热内扰者,加丰隆、内庭、曲池;
心脾两虚者,加心俞、脾俞、足三里;
心肾不交者,加太溪、水泉、心俞、脾俞;
心胆气虚者,加丘墟、心俞、内关;
脾胃不和者,加太白、公孙、内关、足三里。
方义    心藏神,神门为心经原穴;照海为元神之府,印堂可调理脑神,两穴相配克安神利眠。
四神聪、安眠穴镇静安神。
照海、申脉为八脉交会穴,分别与阴跷脉、阳跷脉相通,阴阳跷脉主睡眠,若阳跷脉功能亢盛则失眠,故补阴泻阳使阴、阳跷脉功能协调,不眠自愈。


26. 郁证
是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满,或易怒易哭,或咽中如有异物哽塞等为主症的一类病证。
【治疗】
治法    调神理气,疏肝解郁。以督脉及手足厥阴、手少阴经穴为主。
主穴    水沟  内关  神门  太冲   
配穴    肝气郁结者,加曲泉、膻中、期门;气郁化火者,加行间、侠溪、外关;痰气郁结者,加丰隆、阴陵泉、天突、廉泉;心肾惑乱者,加通里、心俞、三阴交、太溪;心脾两虚者,加心俞、脾俞、足三里、三阴交;肝肾亏虚者,加太溪、三阴交、肝俞、肾俞。
操作    水沟用雀啄泻法,以眼球湿润为佳;神门用平补平泻法;内关、太冲用泻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
方义    脑为元神之府,督脉入脑,水沟可醒脑调神。
心藏神,神门为心经原穴,内关为心包经络穴,二穴可调理心神而安神定志;内关又可宽胸理气。太冲疏肝解郁。

27. 心悸
指患者自觉心中悸动,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类病证。
【治疗】
治法    调神心气,安神定悸。以手厥阴、手少阴经穴为主。
主穴    内关  郄门  神门  厥阴俞  巨阙   
配穴    心胆虚怯者,加胆俞;心脾两虚者,加脾俞、足三里;阴虚火旺者,加肾俞、太溪;水气凌心者,加膻中、气海;心脉瘀阻者,加膻中、膈俞;善惊者,加大陵;多汗者,加膏肓;烦热者,加劳宫;耳鸣者,加中渚、太溪;浮肿者,加水份、中极。
方义    心包经内关及郄穴可调理心气,疏导气血。
心经原穴神门,宁心安神定悸。心包之背俞厥阴俞配心之募穴巨阙,可益心气,宁心神,调理气机。诸穴配合以收镇静宁神之效。

28. 呕吐
【治疗】
治法    和胃降逆,理气止呕。以手厥阴、足阳明经穴及相应募穴为主。
主穴    内关    足三里    中脘
配穴    寒吐者,加上脘、胃俞;热吐者,加合谷,并可用金津、玉液点刺出血;
食滞者,加梁门、天枢;痰饮者,加膻中、丰隆;
肝气犯胃者,加阳陵泉、太冲;脾胃虚寒者,加脾俞、胃俞;
腹胀者,加天枢;
肠鸣者,加脾俞、大肠俞;
泛酸干呕者,加公孙。
方义    内关为手厥阴经络穴,宽胸利气,降逆止呕。足三里为足阳明经合穴,疏理胃肠气机。通降胃气。中脘乃胃之募穴,理气和胃止呕。
29. 感冒
又称伤风、冒风,是风邪侵袭人体所致的常见外感疾病。临床表现以鼻塞,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为其特征。
【治疗】
治法    祛风解表。以手太阴、手阳明经及督脉穴为主。
主穴    列缺  合谷  大椎  太阳  风池   
配穴    风寒感冒者,加风门、肺俞;
风热感冒者,加曲池、尺泽、鱼际;
鼻塞者,加迎香;
体虚感冒者,加足三里;
咽喉疼痛者,加少商;
全身酸楚者,加身柱;
夹湿者,加阴陵泉;
夹暑者,加委中。
方义    感冒为外邪侵犯肺卫所致,太阴、阳明互为表里,故取手太阴、手阳明列缺、合谷以祛邪解表。
督脉主一身之阳气,温灸大椎可通阳散寒,刺络出血可清泻热邪。
风池为足少阳经与阳维脉的交会穴,“阳维为病苦寒热”,故风池既可疏散风邪,又与太阳穴相配可清利头目。

30. 咳嗽
【治疗】
(1)外感咳嗽
治法    疏风解表,宣肺止咳。以手太阴、手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    列缺    合谷    肺俞
配穴    风寒者,加风门;风热者,加大椎;咽喉痛者,加少商放血。
方义    肺主皮毛,司一身之表,列缺为肺之络穴,散风祛邪,宣肺解表。选合谷与列缺,原络相配,加强宣肺解表的作用。取肺之背俞穴使肺气通调,清肃有权。

(2)内伤咳嗽
治法    肃肺理气,止咳化痰。以手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    太渊    三阴交    肺俞
配穴    痰湿侵肺者,加丰隆、阴陵泉;肝火灼肺者,加行间;肺阴亏虚者,加膏肓;咯血者,加孔最。
方义    内伤咳嗽,肺阴损耗,肺失清肃,取肺俞调理肺气,清肃之令自行。
太渊为肺经原穴,本脏真气所注,取之肃理肺气。
三阴交疏肝健脾,化痰止咳。
31. 哮喘
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性疾患。临床以呼吸急促,喉间哮鸣,甚则张口抬肩,不能平卧为主症。
【治疗】
(1)实证
治法    祛邪肃肺,化痰平喘。以手太阴经穴及相应背俞穴为主。
主穴    列缺    尺泽    膻中    肺俞    定喘
配穴    风寒者,加风门;风热者,加大椎、曲池;痰热者,加丰隆;喘甚者,加天突。
方义    手太阴经列缺以宣通肺气,祛邪外出。
选其合穴尺泽,以肃肺化痰,降逆平喘。
膻中乃气之会穴,可宽胸理气,舒展气机。
取肺之背俞穴,以宣肺祛痰。定喘为平喘之效穴。
(2)虚证
治法    补益肺肾,止哮平喘。以相应背俞穴及手太阴、足少阴经穴为主。
主穴    肺俞    膏肓    肾俞    定喘    太渊    太溪    足三里
配穴    肺气虚者,加气海;肾气虚者,加阴谷、关元。
方义    肺俞、膏肓针灸并用,可补益肺气。
补肾俞以纳肾气。
肺经原穴太渊配肾经原穴太溪,可充肺肾真原之气。
足三里调和胃气,以资生化之源,使水谷精微上归于肺,肺气充则自能卫外。
定喘为平喘之效穴。

32.胃痛
【治疗】
治法    和胃止痛。以足阳明、手厥阴经穴及相应募穴为主。
主穴    足三里     内关    中脘
配穴    寒邪犯胃者,加胃俞;
饮食停滞者,加下脘、梁门;
肝气犯胃者,加太冲;
气滞血瘀者,加隔俞;
脾胃虚寒者,加气海、关元、脾俞、胃俞;
胃阴不足者,加三阴交、内庭。
方义    足三里乃胃的下合穴,“合治内腑”,可疏调胃腑气机,和胃止痛。中脘为胃之募穴,腑之所会,可健运中州,调理气机。内关宽胸解郁,和气止痛。
33. 腹痛
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发生的疼痛症状而言。
【治疗】
治法    通调腑气,缓急止痛。以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经及任脉穴为主。
主穴    足三里    中脘    天枢    三阴交    太冲
配穴    寒邪内积者,加神阙、公孙;
湿热壅滞者,加配阴陵泉、内庭;
气滞血瘀者,加曲泉、血海;
脾阳不振者,加脾俞、胃俞、章门。
操作    太冲用泻法,其余主穴用平补平泻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寒证可用艾灸。腹痛发作时,足三里持续强刺激1~3分钟。
方义    足三里为胃之下合穴,“肚腹三里留”,中脘乃腑会、胃之募穴,天枢位于腹部,三穴可通调腑气。
三阴交调理足三阴经之气血。肝经原穴太冲,疏肝而通调气机,通则不痛。

34. 泄泻
【治疗】
(1)急性泄泻
治法    除湿导滞,通调腑气。以足阳明、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    天枢   上巨虚    阴陵泉    水分
配穴    寒湿者,加神阙;
湿热者,加内庭;
食滞者,加中脘。
方义    天枢为大肠募穴,可调理肠胃气机。
上巨虚为大肠下合穴,可运化湿滞,取“合治内腑”之意。
阴陵泉可健脾化湿。水分利小便而实大便。
(2)慢性泄泻
治法    健脾温肾,固本止泻。以任脉及足阳明、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    神阙    天枢    足三里    公孙
配穴    脾虚者,加脾俞、太白;
肝郁者,加太冲;
肾虚者,加肾俞、命门。
方义    灸神阙可温补元阳,固本止泻。天枢为大肠募穴,能调理肠胃气机。
足三里、公孙健脾益胃。
35. 便秘
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患者粪质干燥、坚硬,排便艰涩难下,常常数日一行,甚至非用泻药、栓剂或灌肠不能排便。
【治疗】
治法    调理肠胃,行滞通便。以足阳明、手少阳脉穴为主。
主穴    天枢  支沟  水道  归来  丰隆
配穴    热秘者,加合谷、内庭;气秘者,加太冲、中脘;气虚者,加脾俞、气海;血虚者,加足三里、三阴交;阳虚者,加神阙、关元。
方义    天枢为大肠募穴,疏通大肠腑气,腑气痛则大肠传导功能复常。
支沟宣通三焦气机,三焦之气通畅,则肠腑通调。
水道、归来、丰隆,可调理脾胃,行滞通腑。

36. 癃闭
是指排尿困难,点滴而下,甚则小便闭塞不通的一种疾患。“癃”是指小便不利,点滴而下,病情较缓;“闭”是指小便不通,欲溲不下,病情较急。癃、闭虽然有区别,但都指排尿困难,只是程度上的不同,故合称癃闭。
【治疗】
     (1)实证
治法    清热利湿,行气活血。以足太阳、足太阴经穴及相应俞募穴为主。
主穴    秩边    阴陵泉    三阴交    中极    膀胱俞
配穴    湿热内蕴者,加委阳;
邪热壅肺者,加尺泽;
肝郁气滞者,加太冲、大敦;
瘀血阻滞者,加曲骨、次髎、血海。
方义    秩边为膀胱经穴,可疏导膀胱气机。
三阴交穴通调足三阴经气血,消除瘀滞。
阴陵泉清热利湿而通小便。
中极为膀胱募穴,配膀胱之背俞穴,俞募相配,促进气化。
(2)虚证
治法    温补脾肾,益气启闭。以足太阳经、任脉穴及相应背俞为主。
主穴    秩边    关元    脾俞    三焦俞     肾俞   
配穴    中气不足者,加气海、足三里;肾气亏虚者,加太溪、复溜;无尿意或无力排尿者,加气海、曲骨。
方义    秩边为膀胱经穴,可疏导膀胱气机。
关元为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穴,能温补下元,鼓舞膀胱气化。
脾俞、肾俞补益脾肾。三焦俞通调三焦,促进膀胱气化功能。
37. 月经不调
基本治疗
(1)经早
治法 清热调经。以任脉、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 关元 三阴交  血海
配穴 实热证者,加太冲或行间;
虚热证者,加太溪;
气虚证者,加足三里、脾俞;
月经过多者,加隐白;
腰骶疼痛者,加肾俞、次髎。
方义 本方主要作用是清热和血,调理冲任。
关元属任脉穴,为调理冲任的要穴。
血海清泻血分之热。三阴交调理肝脾肾,为调经之要穴。

(2)经迟
治法 温经散寒,和血调经。以任脉、足太阴、足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 气海  三阴交  归来
配穴 寒实证者,加足三里;
虚寒证者,加命门、腰阳关。
方义 气海是任脉穴,可调冲任之气。
三阴交为肝脾肾三经交会穴,可调补三阴而和血调经。
归来为足阳明经穴,可调理气血而调经。

(3)经乱
治法 调补肝肾。以任脉、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 关元 三阴交 归来  肝俞
配穴 肝郁者,加期门、太冲;
肾虚者,加肾俞、太溪;
胸胁胀痛者,加支沟、阳陵泉。
方义 关元补肾培元,通调冲任。
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能补脾胃、益肝肾、调气血。
肝俞乃肝之背俞穴,有疏肝理气之作用。
38. 痛经
(1)实证
治法 行气散寒,通经止痛。以足太阴经穴及任脉穴为主。
主穴 三阴交  中极 次髎
配穴 寒凝者,加归来;气滞者,加太冲;腹胀者,加天枢、气穴;胁痛者,加阳陵泉、光明;胸闷者,加内关。
方义 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可通经而止痛。中极为任脉穴位,可通调冲任之气,散寒行气。次髎为治疗痛经的经验穴。

(2)虚证
治法 调补气血,温养冲任。以足太阴经、足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 三阴交  足三里  气海
配穴 气血亏虚者,加脾俞、胃俞;肝肾不足者,加太溪、肝俞、肾俞;头晕耳鸣者,加悬钟。
方义 三阴交为肝脾肾三经之交会穴,可以健脾益气,调补肝肾,肝脾肾精血充盈,胞脉得养,冲任自调。足三里补益气血。气海为任脉穴,可暖下焦,温养冲任。

39.    经闭
(1)血枯经闭
治法 养血调经。以任脉、足阴明经穴为主。
主穴 关元 足三里  归来
配穴 气血不足者,加气海、脾俞、胃俞;
肝肾不足者,加肝俞、肾俞;
潮热盗汗者,加太溪;
心悸者,加内关;纳呆者,加中脘。
方义 关元为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穴,可补下焦真元而化生精血。足三里、归来为胃经穴,健脾胃而化生气血。血海充盈,月事自能按时而下。

(2)血滞经闭
治法 活血调经。以任脉、足太阴经、足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  中极 三阴交  归来
配穴  气滞血瘀者,加合谷、血海、太冲;
痰湿阻滞者,加阴陵泉、丰隆;
寒凝者,加命门、腰阳关;
胸胁胀满者,加内关。
方义  中极为任脉穴,能通调冲任,疏通下焦。三阴交、归来,通胞脉而调和气血。气调血行,冲任调达,经闭可通。
40.    崩漏
(1)实证
治法 通调冲任,祛邪固经。以任脉、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 关元 公孙  三阴交 隐白
配穴 血热者,加血海;
湿热者,加阴陵泉;
气郁者,加太冲;
血瘀者,加地机。
方义 关元为任脉穴,公孙通冲脉,二穴配合可通调冲任,固摄经血。
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可清泻三经之湿、热、瘀等病邪,又可疏肝理气,邪除则脾可统血。
隐白为脾经的井穴,是治疗崩漏的经验穴。
(2)虚证
治法 调补冲任,益气固经。以任脉、足太阴经、足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 气海 三阴交 足三里 
配穴 脾气虚者,加百会、脾俞、胃俞;
肾阳虚者,加肾俞、命门;
肾阴虚者,加然谷、太溪;
盗汗者,加阴郄;
失眠者,加神门。
方义  气海益气固本,调补冲任。三阴交健脾益气,促进脾之统血作用。足三里补益气血,使经血化生有源。

41.    绝经前后诸证
治法 滋补肝肾,调理冲任。以任脉、足太阴经及背俞穴为主。
主穴 气海 三阴交 肝俞  脾俞  肾俞
配穴 肾阴亏虚者,加太溪、照海;
肾阳不足者,加关元、命门;
肝阳上亢者,加百会、风池、太冲;
痰气郁结者,加中脘、阴陵泉、丰隆;
心神不宁者,加通里、神门、心俞。
方义 本病涉及肝、脾、肾三脏及冲任二脉。
气海为任脉穴,可补益精气,调理冲任。
三阴交为肝脾肾三经交会穴,与肝俞、脾俞、肾俞三穴,可调补肝脾肾三脏。
42.    阴挺
治法 补脾益肾,固摄胞宫。以督脉、任脉、足少阳经穴为主。
主穴 百会  气海  维道  子宫
配穴 脾虚者,加足三里、三阴交;
肾虚者,加关元、肾俞、太溪;
伴有膀胱膨出者,加曲骨、横骨;
直肠膨出者,加会阳、承山。
方义 百会位于巅顶,为督脉穴位,可振奋阳气,升阳举陷。
气海为任脉穴,能益气固胞。
维道为足少阳与带脉之会,可维系带脉,固摄胞宫。
子宫乃经外奇穴,是治疗阴挺之有效穴。

43.    带下病
治法 固摄带脉,利湿化浊。以足少阳经、任脉、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 带脉  中极  白环俞 阴陵泉
配穴 湿热下注者,加水道、次髎;
脾气虚者,加气海、足三里、三阴交;
肾虚者,加关元、肾俞、照海;
阴痒者,加蠡沟、中都、太冲;
带下色红者,加间使;
腰部酸痛者,加腰眼、小肠俞;
纳少便溏者,加中脘、天枢。
方义 带脉穴固摄带脉,调理经气。中极可清理下焦,利湿化浊。白环俞助膀胱之气化,利下焦之湿邪。阴陵泉健脾利湿止带。

44.    遗尿
治法 健脾益气,温肾固摄。以任脉、足太阴经及背俞穴为主。
主穴 关元  中极  膀胱俞  三阴交
配穴 肾阳虚者,加肾俞;
脾肺气虚者,加气海、肺俞、足三里;
夜梦多者,加百会、神门。
方义 关元培补元气,益肾固本。中极、膀胱俞促进膀胱气化功能。三阴交可健脾益气。

45.    瘾疹
治法  疏风和营。以手阳明、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  曲池  合谷  血海   膈俞  委中
配穴  风邪侵袭者,加外关、风池;
肠胃积热者,加足三里、天枢;
湿邪较重者,加阴陵泉、三阴交;
血虚风燥者,加足三里、三阴交;
呼吸困难者,加天突;
恶心呕吐者,加内关。
方义  曲池、合谷同属阳明,擅于开泄,既可疏风解表,又能清泄阳明,
故凡瘾疹不论是外邪侵袭还是肠胃蕴热者用之皆宜。
本病邪在营血,膈俞为血之会,委中又名血郄,与血海同用,可调理营血,而收“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效。

46.    蛇串疮
治法  泄火解毒,清热利湿。以局部取穴为主。
主穴  局部围针   相应夹脊穴
配穴  肝经郁火者,加行间、大敦、阳陵泉;
脾经湿热者,加血海、隐白、内庭。
方义  局部围针可引火毒外出;
本病是疱疹病毒侵害神经根所致,取相应的夹脊穴,直针毒邪所留之处,可泄火解毒,通络止痛,正符合《内经》所言“凡治病必先治其病所从生者也”。肝经郁火甚者加肝井穴大敦、荥(子)穴行间、胆经合穴阳陵泉以清泄肝胆经火毒;
脾经湿热甚者加脾经擅清血热之血海,配合脾经井穴隐白、胃经荥穴内庭以清泄脾胃湿热。

47. 乳痈
治法  疏肝和胃,清热散结。以足阳明、足厥阴经穴为主。
主穴  足三里  梁丘  期门  内关  肩井
配穴  肝郁甚者,加太冲;
胃热甚者,加内庭;
火毒甚者,加厉兑、大敦点刺放血。
方义  乳痈为病,多为胃热、肝郁,故取胃之下合穴足三里、胃经郄穴梁丘以清泄阳明胃热,取肝之募穴期门以疏通厥阴肝郁。

相关话题/中医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中医内科学证型分类与治法方药精心整理
    (一)肺系病证 一、感冒 1.风寒束表证:风寒外束,卫阳被郁,腠理闭塞,肺气不宣-辛温解表-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加减 用药:荆芥穗5 防风5 羌独活各5 柴胡6 茯苓6 甘草3 枳壳6 桔梗5 川芎5 党参6 薄荷3 两方均为辛温解表剂,前方疏风散寒,用于风寒感冒轻证;后方辛温发汗,疏风祛湿,用于时行感冒,风寒夹湿证。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3
  • 2019年研究生考试中医综合真题
    更新中...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2-31
  •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考研历年真题
    成都中医药大学2009年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中医学基础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五行中,具有升发、条达特性的是( ) A金 B木 C土 D水 2.能行于脉内、具有营养作用的气是( ) A营气 B卫气 C元气 D宗气 3.血与精共同具有的作用是( ) A运输废物 B营养滋润 C生长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2-31
  • 考研|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硕士生导师介绍
    白洁 教师简介 白洁,女。 1981年 11 月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制药系教师。 主要社会兼职: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理事、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大健康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中药协会药物临床评价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世中联经皮给药委员会委员。 研究方向与重点领域:中药新剂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2-23
  • 2019年复旦大学849中医基础考研大纲
    复旦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849中医基础一、考试内容范围编写建议:可概括,也可列举。要尽量覆盖到该科目的知识结构和内容,可结合本校人才培养和招生的要求对某些方面的知识、能力予以适当强调,体现出导向性,但要防止以偏概全。500字左右为宜。考试目的硕士研究生入学《中医基础》考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
  • 云南中医学院2019年全日制研究生同等学力加试科目考试大纲
    据云南中医学院研究生院消息,云南中医学院2019年全日制研究生同等学力加试科目考试大纲已公布:(100504)方剂学专业同等学力加试科目考试大纲.pdf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
  • 云南中医学院2019年全日制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云南中医学院2019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308)护理综合考试大纲.pdf(349)药学综合、(350)中药专业基础综合、(701)中药学综合、(702)药学基础综合考试大纲.pdf(706)西医综合考试大纲.pdf(707)中医综合考试大纲.pdf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
  • 2019年中南大学781西医综合和782中医综合(自命题)考试大纲
    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781西医综合(自命题)、782中医综合(自命题)考试大纲见附件。附件:附件1:2019年中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781西医综合(自命题)考试大纲.doc附件2:2019年中南大学硕士研究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
  • 天津中医药大学2019年考研大纲
    天津中医药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考研大纲附件【2019年硕士研究生考研大纲.rar】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
  • 安徽医科大学2019年《中医综合》考试大纲
    安徽医科大学《中医综合》考试大纲《中医综合》考试内容主要涵盖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学四门课程。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1)中医基础理论:90分(2)中药学:60分(3)中医内科学:90分(4)针灸学:60分2.考试方式闭卷、笔试。3.试卷题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
  • 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硕士统考自命题参考书目
    2019年硕士统考自命题考试科目及参考书目已公布,如下: 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全国统考自命题考试内容 科目 代码 科目名称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
  • 江西中医药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参考书目
    临床医学院2019年各专业考试科目参考书【初试科目】698中医综合二①中医内科学 100分 《中医内科学》薛博瑜、吴伟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全国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第3版)。②中医基础理论100分 《中医基础理论》 郑洪新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十三五规划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
  • 2019年云南中医学院全日制研究生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相关说明
    2019年关于报考云南中医学院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相关说明按照《教育部关于印发<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教学〔2018〕5号)规定:报考地处二区招生单位且毕业后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定向就业的少数民族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或者工作单位和户籍在国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
  • 福建中医药大学2019年导师研究方向及招生计划
    2019年硕士招生公告5-2019年导师研究方向及招生计划(9.22更新)附件5-1:2019年各专业导师招生计划及研究方向(学术及护理药学中药学专硕)9-20.pdf5-2:2019年各专业导师招生计划及研究方向(中医专业学位硕士)9-22.pdf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
  • 2019年贵阳中医学院研究生招生考试网报公告
    一、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报名时间是:2018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0022:00。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18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二、请考生在填报报考信息前,仔细阅度我校研究生招生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