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综合针灸学考研复习笔记(七版教材为主) 2011考研(3)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9-03-13
肝俞 【操作】 斜刺0.5~0.8寸。
胆俞 【操作】 斜刺0.5~0.8寸。
脾俞 【操作】 斜刺0.5~0.8寸。
胃俞 【操作】 斜刺0.5~0.8寸。
肾俞 【操作】 直刺0.5~l寸。
大肠俞【操作】 直刺0.8~1.2寸。
膀胱俞【操作】 直刺或斜刺0.8~l.2寸。
次髎 【操作】 直刺 l~1.5寸。
委中 【操作】 直刺 l~1.5寸,或用三棱针点刺腘静脉出血。针刺不宜过快、过强、过深,以免损伤血管和神经。
志室 【操作】 斜刺0.5~0.8寸
秩边 【操作】 直刺1.5~2寸。
承山 【操作】 直刺1~2寸。 不宜作过强的刺激,以免引起腓肠肌痉挛。
飞扬 【操作】 直刺 l~1.5寸。
昆仑 【操作】 直刺0.5~0.8寸。 孕妇禁用,经期慎用。
申脉 【操作】 直刺0.3~0.5寸。
至阴 【操作】 浅刺0.1寸。 胎位不正用灸法。
手太阳小肠经
少泽【操作】 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孕妇慎用。
后溪【操作】 直刺0.5~l寸。治手指挛痛可透刺合谷穴。
养老【操作】 直刺或斜刺0.5~0.8寸。强身保健可用温和灸。
小海【操作】 直刺0.3~0.5寸。
天宗【操作】 直刺或斜刺0.5~l寸。遇到阻力不可强行进针。
颧髎【操作】 直刺0.3~0.5寸,斜刺或平刺0.5~l寸。
听宫【操作】 张口,直刺 l~1.5寸。 留针时应保持一定的张口姿势。
足少阴肾经
涌泉 【操作】直刺0.5~0.8寸。降邪宜用灸法或药物贴敷。
太溪 【操作】直刺0.5~0.8寸。
照海 【操作】直刺0.5 ~0.8寸。
复溜 【操作】直刺0.5 ~1寸。
肓俞 【操作】直刺1~1.5寸。
手厥阴心包经
曲泽 【操作】直刺1~1.5寸;或点刺出血。
郄门 【操作】直刺0.5~1寸。
间使 【操作】直刺0.5~1寸。
内关 【操作】直刺0.5~1寸。
大陵 【操作】直刺0.3~0.5寸。
劳宫 【操作】直刺0.3~0.5寸。为急救要穴之一。
中冲 【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为急救要穴之一。
手少阳三焦经
关冲 【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为急救要穴之一。
中渚 【操作】直刺0.3~0.5寸。
外关 【操作】直刺0.5~1寸。
支沟 【操作】直刺0.5~1寸。
肩髎 【操作】直刺1~1.5寸。
翳风 【操作】直刺0.5~1寸。
角孙 【操作】平刺0.3~0.5寸。
丝竹空【操作】平刺0.3~0.5寸。
足少阳胆经
瞳子髎【操作】平刺0.3~0.5寸。或三棱针点刺出血。
率谷 【操作】平刺0.5~0.8寸。
头临泣【操作】平刺0.5~0.8寸。
风池 【操作】针尖微下,向鼻尖斜刺0.8~1.2寸,或平刺透风府穴。深部中间为延髓,必须严格掌握针刺的角度与深度。
肩井 【操作】直刺0.5~0.8寸。内有肺尖,慎不可深刺;孕妇禁针。
日月 【操作】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可深刺,以免伤及脏器。
环跳 【操作】直刺2~3寸。
风市 【操作】直刺1~1.5寸。
阳陵泉【操作】直刺1~1.5寸。
光明 【操作】直刺0.5~0.8寸。
悬钟 【操作】直刺0.5~0.8寸。
丘墟 【操作】直刺0.5~0.8寸。
足临泣【操作】直刺0.5~0.8寸。
侠溪 【操作】直刺0.3~0.5寸。
足窍阴【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足厥阴肝经
大敦 【操作】浅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
行间 【操作】直刺0.5~0.8寸。
太冲 【操作】直刺0.5~0.8寸。
蠡沟 【操作】平刺0.5~0.8寸。
曲泉 【操作】直刺1~1.5寸。
章门 【操作】直刺0.8~1寸。
期门 【操作】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可深刺,以免伤及内脏。
督脉
腰阳关【操作】向上斜刺0.5~1寸。多用灸法。
命门 【操作】向上斜刺0.5~1寸。多用灸法。
至阳 【操作】向上斜刺0.5~1寸。
大椎 【操作】向上斜刺0.5~1寸。
哑门 【操作】正坐位,头微前倾,项部放松,向下颌方向缓慢刺入0.5~1寸;不可向上深刺,以免刺入枕骨大孔,伤及延髓。
风府 【操作】正坐位,头微前倾,项部放松,向下颌方向缓慢刺入0.5~1寸;不可向上深刺,以免刺入枕骨大孔,伤及延髓。
百会 【操作】平刺0.5~0.8寸;升阳举陷可用灸法。
神庭 【操作】平刺0.5~0.8寸。
水沟 【操作】向上斜刺0.3~0.5寸,强刺激;或指甲掐按。为急救要穴之一。
任脉
中极【操作】直刺1~1.5寸;孕妇慎用。
关元【操作】直刺1~1.5寸;多用灸法。孕妇慎用。
气海【操作】直刺1~1.5寸;多用灸法。孕妇慎用。
神阙【操作】一般不针,多用艾炷隔盐灸法。
中脘【操作】直刺1~1.5寸。
膻中【操作】平刺0.3~0.5寸。
天突【操作】先直刺0.2~0.3寸,然后将针尖向下,紧靠胸骨柄后方刺入1~1.5寸。必须严格掌握针刺的角度和深度,以防刺伤肺和有关动、静脉。
廉泉【操作】向舌根斜刺0.5~0.8寸。
5. 常用奇穴的定位、主治及刺灸方法
四神聪[主治] ①头痛、眩晕、失眠、健忘、癫痫;②目疾。
印堂 [主治] 头痛、眩晕、鼻衄、鼻渊、小儿惊风、失眠。
太阳 [主治] ①头痛;②目疾;③面瘫。
定喘 [主治] ①哮喘、咳嗽;②肩背痛、落枕。
夹脊 [主治] 适应范围较广,其中上胸部的穴位治疗心肺、上肢疾病;下胸部的穴位治疗胃肠疾病;腰部的穴位治疗腰腹及下肢疾病。
胃脘下俞[主治] ①胃痛、腹痛、胸胁痛;②消渴。
腰眼 [主治] ① 腰痛;②月经不调、带下;③虚劳。
十宣 [主治] ①昏迷;②癫痫;③高热、咽喉肿痛。
八邪 [主治] ①手背肿痛、手指麻木;②烦热、目痛;③毒蛇咬伤。
外劳宫[主治] ①落枕、手臂肿痛;②脐风。
膝眼 [主治] ①膝痛、腿痛;②脚气。
胆囊 [主治] ① 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②下肢痿痹。
阑尾 [主治] ①急慢性阑尾炎;②消化不良;③下肢痿痹。
内踝尖[主治] ①牙痛、乳蛾;②小儿不语;③霍乱;④转筋。
四神聪[定位] 在顶部,当百会前后左右各1寸,共4穴。
印堂 [定位] 在额部,当两眉头的中间。
太阳 [定位] 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
定喘 [定位] 在背部,当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
夹脊 [定位] 在背腰部,当第1胸椎至第5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一侧17穴,左右共34穴。
胃脘下俞 [定位] 在背部,当第8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腰眼 [定位] 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约3.5寸凹陷中。
十宣 [定位] 在手十指尖端,距指甲游离缘0.1寸(指寸),左右共10穴。
八邪 [定位] 在手背侧,微握拳,第1至第5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左右共8穴。
外劳宫[定位] 左手背侧,当第2、第3掌骨间,指掌关节后约0.5寸处(指寸)。
膝眼 [定位] 屈膝,在髌韧带两侧凹陷处。在内侧的称内膝眼,在外侧的称外膝眼。
胆囊 [定位] 在小腿外侧上部,当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阳陵泉)直下2寸。
阑尾 [定位] 在小腿前侧上部,当犊鼻下5寸,胫骨前缘旁开一横指。
内踝尖[定位] 在足内侧面,内踝凸起处。
四神聪[操作] 平刺0.5~0.8寸;可灸。
印堂[操作] 提捏局部皮肤,平刺0.3~0.5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可灸。
太阳[操作] 直刺或斜刺0.3~0.5寸,或点刺出血;可灸。
定喘[操作] 直刺0.5~0.8寸;可灸。
夹脊[操作] 直刺0.3~0.5寸,或用梅花针叩刺;可灸。
胃脘下俞[操作] 斜刺0.3~0.5寸;可灸。
腰眼[操作] 直刺1~1.5寸;可灸。
十宣[操作] 浅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
八邪[操作] 斜刺0.5~0.8寸,或点刺出血。
外劳宫[操作] 直刺0.5~0.8寸;可灸。
膝眼[操作] 向膝中斜刺0.5~1寸,或透刺对侧膝眼;可灸。
胆囊[操作] 直刺1~2寸;可灸。
阑尾[操作] 直刺1.5~2寸;可灸。
内踝尖[操作] 常用灸法。
第三章 刺灸法
1. 毫针消毒
针刺前的消毒范围应包括:针具器械、医者的双手、病人的施术部位、治疗室用具等。
1.针具器械消毒:针具、器械的消毒方法很多,以高压蒸气灭菌法为佳。
(1)高压蒸气灭菌法 将毫针等针具用布包好,放在密闭的高压蒸气锅内灭菌。一般在1~1.4kg/厘米2的压力,115~123℃的高温下,保持30分钟以上,可达到消毒灭菌的要求。
(2)药液浸泡消毒法 将针具放入75%乙醇内浸泡30~60分钟,取出用消毒巾或消毒棉球擦干后使用。也可置于器械消毒液内浸泡,如“84”消毒液,可按规定浓度和时间进行浸泡消毒。直接和毫针接触的针盘、针管、针盒、镊子等,可用戊二醛溶液(保尔康)浸泡10~20分钟,达到消毒目的时才能使用。经过消毒的毫针,必须放在消毒过的针盘内,并用消毒布或消毒纱布遮盖好。
(3)煮沸消毒法 将毫针等器具用纱布包扎后,放在盛有清水的消毒煮锅内,进行煮沸。一般在水沸后再煮15~20分钟,亦可达到消毒目的。但煮沸消毒法对锋利的金属器械,易使锋刃变钝。如在水中加入重碳酸钠使成2%溶液,可以提高沸点至120℃,具有降低沸水对器械的腐蚀作用。
已消毒的毫针,应用时只能一针一穴。消毒毫针只能使用一次。不能重复使用。
2.医者手指消毒:在针刺前,医者应先用肥皂水将手洗刷干净,待干再用75%乙醇棉球擦试后,方可持针操作。持针施术时,医者应尽量避免手指直接接触针身,如某些刺激需要触及针身时,必须用消毒干棉球作隔物,以确保针身无菌。
3.针刺部位消毒:在患者需要针刺的穴位皮肤上用75%乙醇棉球擦拭消毒,或先用2%碘酊涂擦,稍干后,再用75%乙醇棉球擦拭脱碘。擦拭时应从腧穴部位的中心点向外绕圈消毒。当穴位皮肤消毒后,切忌接触污物,保持洁净,防止重新污染。
4.治疗室内的消毒:针灸治疗室内的消毒,包括治疗台上的床垫、枕巾、毛毯、垫席等物品,要按时换洗凉晒,如采用一人一用的消毒垫布、垫纸、枕巾则再好。治疗室也应定期消毒净化,保持空气流通,环境卫生洁净。
2. 针刺前的体位的选择
根据处方选取腧穴的所在部位、选择适当的体位,①既有利于腧穴的正确定位,②又便于针灸的施术操作和③较长时间的留针而不致疲劳为原则,临床上针刺的常用体位主要有以下几种:
1.仰卧位:适宜于取头、面、胸、腹部腧穴和上下肢部分腧穴。
2.侧卧位:适宜取身体侧面少阳经腧穴和上、下肢部分腧穴。
3.俯卧位:适宜于头、项、脊背、腰骶部腧穴和下肢背侧及上肢部分腧穴。
4.仰靠坐位:适宜于取前头、颜面和颈前等部位的腧穴。
5.俯伏坐位:适宜于取后头和项、背部的腧穴。
6.侧伏坐位:适宜于取头部的一侧、面颊及耳前后部位的腧穴。
3. 进针法
具体的进针方法,临床常用有以下几种:
①.单手进针法 多用于较短的毫针。
②.双手进针法
(1)指切进针法 又称爪切进针法,此法适宜于短针的进针。
(2)夹持进针法 或称骈指进针法,此法适用于长针的进针。临床上也有采用插刺进针的。
(3)舒张进针法 此法主要用于皮肤松弛部位的腧穴。
(4)提捏进针法 此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如印堂穴。
以上各种进针方法在临床上应根据腧穴所在部位的解剖特点,针刺深浅和手法的要求灵活选用,以便于进针和减少病人的疼痛。
③.管针进针法 此法进针不痛,多用于儿童和惧针者。也有用安装弹簧的特制进针器进行者。
4. 针刺的角度和深度的概念和选择
①.角度 针刺的角度 是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所形成的夹角。它是根据腧穴所在的位置和医者针刺时所要达到的目的结合起来。一般分为以下三种角度:
(1)直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垂直刺入。此法适用于人体大部分腧穴。
(2)斜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左右倾斜刺。此法适用于肌肉浅薄处或内有重要脏器,或不宜直刺、深刺的腧穴。
(3)平刺:即横刺、沿皮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左右或沿皮以更小的角度刺入。此法适用于皮薄肉少部位的腧穴,如头部的腧穴等。
②.深度 针刺的深度是指针身刺入人体内的深浅度数,在此仅从临床实践中,患者的体质、年龄、病情、部位等方面做一介绍。
(1)年龄:年老体弱,气血衰退;小儿娇嫩,稚阴稚阳,均不宜深刺。中青年身强体壮者,可适当深刺。
(2)体质:对形瘦体弱者,宜相应浅刺;形盛体强者,宜深刺。
(3)病情:阳证、新病宜浅刺;阴证、久病宜深刺。
(4)部位:头面、胸腹及皮薄肉少处的腧穴宜浅刺。四肢、臂、腹及肌肉丰满处的腧穴宜深刺。
(5)至于不同季节,对针刺深浅也有影响,也应予以重视。
一般来说,深刺多用直刺,浅刺多用斜刺、平刺。对天突、风府、哑门等穴以及眼区、胸背和重要脏器部位的腧穴,尤其应注意掌握好针刺角度和深度。
5.行针法的基本手法及辅助手法
毫针进针后,为了使患者产生针刺感应,或进一步调整针感的强弱,以及使针感向某一方向扩散、传导而采取的操作方法,称为“行针”,亦称“运针”,
行针手法包括基本手法和辅助手法两类。
(一)基本手法
从古至今临床常用的主要有提插法和捻转法两种。两种基本手法临床施术时既可单独应用,又可配合应用。
①.提插法 即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上提下插的操作手法。这种使针由浅层向下刺入深层的操作谓之插,从深层向上引退至浅层的谓之提,如此反复地上下呈纵向运动的行针手法,即为提插法。
②.捻转法 即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向前向后捻转动作的操作手法。这种使针在腧穴内反复前后来回的旋转行针手法,即为捻转法。
(二)辅助手法
行针的辅助手法,是行针基本手法的补充,是为了促使得气和加强针刺感应的操作手法。临床常用的行针辅助手法有以下几种。
①.循法 针刺不得气时,可以用循法催气。其法是医者用手指顺着经脉的循行径路,在腧穴的上下部轻柔的循按。
“凡下针,若气不至,用指于所属部分经络之路,上下左右循之,使气血往来,上下均匀,针下自然气至沉紧。”
说明此法能推动气血,激发经气,促使针后易于得气。
②.弹法 刺后在留针过程中,以手指轻弹针尾或针柄,使针体微微振动,以加强针感,助气运行。
“如气不行,将针轻弹之,使气速行”。本法有催气、行气的作用。
③.刮法 毫针刺入一定深度后,经气未至,以拇指或食指的指腹抵住针尾,用拇指、食指或中指指甲,由上而下频频刮动针柄,促使得气。
本法在针刺不得气时用之可激发经气,如已得气者可以加强针刺感应的传导和扩散。
④.摇法 毫针刺入一定深度后,手持针柄,将针轻轻摇动,以行经气。“摇以行气”。
其法有二:一是直立针身而摇,以加强得气的感应;二是卧倒针身而摇,使经气向一定方向传导。
⑤.飞法 针后不得气者,用右手拇、食指执持针柄,细细捻搓数次,然后张开两指,一搓一放,反复数次,状如飞鸟展翅,故称飞法。
“以大指次指捻针,连搓三下,如手颤之状,谓之飞。”本法的作用在于催气、行气,并使针刺感应增强。
⑥.震颤法 针刺入一定深度后,右手持针柄,用小幅度、快频率的提插、捻转手法,使针身轻微震颤。本法可促使针下得气,增强针刺感应。
如刮法、弹法,可应用于一些不宜施行大角度捻转的腧穴;
飞法可应用于某些肌肉丰厚部位的腧穴;
摇法、震颤法可用于较为浅表部位的腧穴。
通过行气基本手法和辅助手法的施用,主要促使针后气至或加强针刺感应,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6. 得气的表现和临床意义
得气,古称“气至”,近称“针感”,是指毫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提插或捻转等行针手法,使针刺部位获得“经气”感应,谓之得气。
针下是否得气,可以从临床两个方面分析判断。
一是患者对针刺的感觉和反应,
另一是医者对刺手指下的感觉。
当针刺腧穴得气时,患者的针刺部位有酸胀、麻重等自觉反应,有时出现热、凉、痒、痛、抽搐、蚁行等感觉,或呈现沿着一定的方向和部位传导和扩散现象。少数患者还会出现循经性肌肤目闰动、震颤等反应,有的还可见到针刺腧穴部位的循经性皮疹带或红、白线状现象。当患者有自觉反应的同时,医者的刺手亦能体会到针下沉紧、涩滞或针体颤动等反应。
若针刺后未得气,患者则无任何特殊感觉或反应,医者刺手亦感觉到针下空松、虚滑。
“轻滑慢而未来,沉涩紧而已至……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浮沉;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这可以说是对得气与否所作的最形象的描述。
得气与否以及气至的迟速,不仅关系针刺的治疗效果,而且可以借此窥测疾病的预后。《灵枢》说:“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充分说明得气的重要意义。
临床上一般是①得气迅速时,疗效较好,得气较慢时效果就差,
②若不得气时,就可能无治疗效果。《金针赋》也说:“气速效速,气迟效迟”。
因此,在临床上若刺之而不得气时,就要分析经气不至的原因:
① 或因取穴定位不准确,手法运用不当,或为针刺角度有误,深浅失度,
对此就应重新调整腧穴的针刺部位、角度、深度,运用必要的针刺手法,这样再次行针时,一般即可得气。
7. 常用单式补泻手法
1.基本补泻
⑴捻转补泻 针下得气后,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操作时间短者为补法。捻转角度大,用力重,频率快,操作时间长者为泻法。
也有以左转时角度大,用力重者为补;右转时角度大,用力重者为泻。
⑵提插补泻 针下得气后,先浅后深,重插轻提,提插幅度小,频率慢,操作时间短者为补法。
先深后浅,轻插重提,提插幅度大,频率快,操作时间长者为泻法。
2. 其他补泻
⑴疾徐补泻 进针时徐徐刺入,少捻转,疾速出针者为补法;进针时疾速刺入,多捻转,徐徐出针者为泻法。
⑵迎随补泻 进针时针尖随着经脉循行去的方向刺入为补法。针尖迎着经脉循行来的方向刺入为泻法。
⑶呼吸补泻 病人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为补法;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为泻法。
⑷开阖补泻 出针后迅速揉按针孔为补法;出针时摇大针孔而不立即揉按为泻法。
⑸平补平泻 进针得气后均匀的提插、捻转后即可出针。
8. 针刺异常情况的处理及预防
①.晕针
原因 患者体质虚弱,精神紧张,或疲劳、饥饿、大汗、大泻、大出血之后或体位不当、或医者在针刺时手法过重,而致针刺时或留针过程中而发此症。
症状 患者突然出现精神疲倦、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恶心欲吐,多汗、心慌、四肢发冷,血压下降,脉象沉细,或神志昏迷,扑倒在地,唇甲青紫,二便失禁,脉微细欲绝。
处理 立即停止针刺,将针全部起出。使患者平卧,注意保暖,
轻者仰卧片刻,给饮温开水或糖水后,即可恢复正常。
重者在上述处理基础上,可刺人中、素髎、内关、足三里、灸百会、关元、气海等穴,即可恢复。
若仍不省人事,呼吸细微,脉细弱者,可考虑配合其他治疗或采用急救措施。
预防 对于晕针应注重于预防。
如初次接受针刺治疗或精神过度紧张,身体虚弱者,应先做好解释,消除对针刺的顾虑,同时选择舒适持久的体位,最好采用卧位。
选穴宜少,手法要轻。若饥饿、疲劳、大渴时,应令进食、休息、饮水后再予针刺。
医者在针刺治疗过程中,要精神专一,随时注意观察病人的神色,询问病人的感觉。一旦有不适等晕针先兆,可及早采取处理措施,防患于未然。
②.滞针
原因 患者精神紧张,当针刺入腧穴后。病人局部肌肉强烈收缩;或行针手法不当。
向单一方向捻针太过,以致肌肉组织缠绕针体而成滞针。
若留针时间过长,有时也可出现滞针。
现象 针在体内,捻转不动,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若勉强捻转、提插时,则病人痛不可忍。
处理 若病人精神紧张,局部肌肉过度收缩时,可稍延长留针时间,或于滞针腧穴附近,进行循按或用叩弹针柄,或在附近再刺一针,以宣散气血,而缓解肌肉的紧张。
若行针不当,或单向捻针而致者,可向相反方向将针捻回,并用刮柄、弹柄法,使缠绕的肌纤维回释,即可消除滞针。
预防 对精神紧张者,应先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不必要的顾虑。
注意行针的操作手法和避免单向捻转,若用搓法时,应注意与提插法的配合,则可避免肌纤维缠绕针身而防止滞针的发生。
③.弯针
原因 医生进针手法不熟练,用力过猛、过速,以致针尖碰到坚硬组织器官或病人在针刺或留针时移动体位,或因针柄受到某种外力压迫、碰击等,均可造成
现象 针柄改变了进针或刺入留针时的方向和角度,提插、捻转及出针均感困难,而患者感到疼痛。
处理 出现弯针后,即不得再行提插、捻转等手法。
如针柄轻微弯曲,应慢慢将针起出。
若弯曲角度过大时,应顺着弯曲方向将针起出。
若由病人移动体位所致,应使患者慢慢恢复原来体位,局部肌肉放松后,再将针缓缓起出,切忌强行拔针以免将针体断入体内。
相关话题/针灸
中医综合-针灸学笔记(七版教材为主)
第一章 腧穴总论 1. 腧穴的概念 腧穴①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腧,有转输、输注的含义,言经气转输之所;穴,言经气所居之处。 ②是疾病的反应点, ③又是针灸的施术部位。 别称:腧穴在《内经》中又称节、会、气穴、气府、ldquo ...生物医学笔记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3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研究生导师:马良宵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研究生导师马良宵介绍如下:姓名:马良宵所在学科:针灸推拿学职称:教授联系电话:E-mail:maliangxiao@vip.sina.com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1号个人简历马良宵,女,医学博士,针灸推拿学院针灸临床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针灸学会腧穴分会 ...导师信息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3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研究生导师:于天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研究生导师于天源介绍如下:姓名:于天源所在学科:针灸推拿学职称:教授联系电话:E-mail:yutianyuan@sina.com通信地址:北京中医药大学 个人简历于天源,男,1965年10月生,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1984年起就读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先后攻读针 ...导师信息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3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研究生导师:程凯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研究生导师程凯介绍如下:姓名:程凯所在学科:中医针灸职称:教授联系电话:E-mail:kevin@chengs.cn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1号北京中医药大学 个人简历程凯,男,出生于1971年,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腧穴特异性研究。现任国家中医药管理 ...导师信息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3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研究生导师:林彩霞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研究生导师林彩霞介绍如下:姓名:林彩霞所在学科:中医骨伤职称:教授/主任医师联系电话:64286695E-mail:doctorlincaixia@126.com通信地址: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个人简历林彩霞,女,硕士生导师。主讲:《中医骨伤科学》、《按摩推拿学》1984年 ...导师信息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32018考研针灸学最完整考点总结
经络输穴学总结 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到,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 1、经络系统,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和十二别部。 2、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手太阴肺经 手阳明大肠经 足阳明胃经 足太阴脾经 手少阴心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阳膀胱经 足少阴肾经 手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1-21成都中医药大学2003针灸推拿学科专业复试考研试题
1、什么是腧穴?简述腧穴在防治疾病方面主要有哪些作用?(20分)2、试以经络学说为依据,简析四总穴歌的内容。(20分)3、为什么说四街理论为针灸临床配穴提供了理论依据?(20分)4、在针灸处方中,刺灸法的选择包括了哪些方面的内容?(20分) 5、如何鉴别周围性面瘫和中枢性面瘫?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选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1-14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2017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安排
针灸推拿学院2017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安排相关附件针灸推拿学院2017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安排 ...考研复试信息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7-07-23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针灸学配套题库【历年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TK/3279.html第一部分 历年真题 第1章 腧穴总论 ...辅导考试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7-02-14针灸学卫生职称资格晋级考试精选习题集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59359.html封面目录试卷一试卷二试卷三试卷四试卷五试卷六试卷七试卷八试卷九试卷十试卷十一试卷十二试卷一 参考答案及解析试卷二 参考答案及解析.............结束。绿网先锋考试网 ...辅导考试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7-02-04王华《针灸学》(第9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76498.html封面内容简介目录上篇 针灸基础理论 第1章 经络总论 1.1 复习笔记 1.2 考研真题详解 第2章 腧穴总论 2.1 复习笔记 2.2 考研真题详解 第3章 经络腧穴各论 3.1 复习笔记 3. ...辅导考试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7-02-042017年中医针灸学(中级)考试题库【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TK/2584.html第一部分 章节题库 基础知识 ...辅导考试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7-02-04王华《针灸学》(第9版)配套题库【历年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TK/3260.html第一部分 历年真题 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医综合《针灸学》真题及详解 ...辅导考试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7-02-04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针灸学考点归纳与历年真题详解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55529.html封面内容简介目录第1章 腧穴总论 1.1 考纲要求 1.2 考点归纳与历年真题详解第2章 经络腧穴各论 2.1 考纲要求 2.2 考点归纳与历年真题详解第3章 刺灸法 3.1 考纲要求 3.2 考点归纳与历 ...辅导考试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7-02-02广东:计算机专业研究生月薪过万 本科生学针灸推拿工资最高
1月3日,广东省教育厅发布《2016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中透露,2016年,广东省毕业研究生平均月 薪为6223元,平均月薪最高的专业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10440元。本科毕业生的平均月薪为3726元,平均月薪最高的专业是针灸推拿学,为 5704元。20个研究生专业百分之百就业据统计,2016年 ...考研新闻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7-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