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综合针灸学考研复习笔记(七版教材为主) 2011考研(3)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9-03-13


肝俞  【操作】  斜刺0.5~0.8寸。 
胆俞  【操作】  斜刺0.5~0.8寸。 
脾俞  【操作】  斜刺0.5~0.8寸。 
胃俞  【操作】  斜刺0.5~0.8寸。
肾俞  【操作】  直刺0.5~l寸。
大肠俞【操作】  直刺0.8~1.2寸。
膀胱俞【操作】  直刺或斜刺0.8~l.2寸。
次髎  【操作】  直刺 l~1.5寸。
委中  【操作】  直刺 l~1.5寸,或用三棱针点刺腘静脉出血。针刺不宜过快、过强、过深,以免损伤血管和神经。
志室  【操作】  斜刺0.5~0.8寸
秩边  【操作】  直刺1.5~2寸。
承山  【操作】  直刺1~2寸。 不宜作过强的刺激,以免引起腓肠肌痉挛。
飞扬  【操作】  直刺 l~1.5寸。
昆仑  【操作】  直刺0.5~0.8寸。 孕妇禁用,经期慎用。
申脉  【操作】  直刺0.3~0.5寸。
至阴  【操作】  浅刺0.1寸。 胎位不正用灸法。




手太阳小肠经
少泽【操作】  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孕妇慎用。
后溪【操作】  直刺0.5~l寸。治手指挛痛可透刺合谷穴。
养老【操作】  直刺或斜刺0.5~0.8寸。强身保健可用温和灸。
小海【操作】  直刺0.3~0.5寸。
天宗【操作】  直刺或斜刺0.5~l寸。遇到阻力不可强行进针。
颧髎【操作】  直刺0.3~0.5寸,斜刺或平刺0.5~l寸。
听宫【操作】  张口,直刺 l~1.5寸。 留针时应保持一定的张口姿势。

足少阴肾经
涌泉 【操作】直刺0.5~0.8寸。降邪宜用灸法或药物贴敷。
太溪 【操作】直刺0.5~0.8寸。
照海 【操作】直刺0.5 ~0.8寸。
复溜 【操作】直刺0.5 ~1寸。
肓俞 【操作】直刺1~1.5寸。

手厥阴心包经
曲泽 【操作】直刺1~1.5寸;或点刺出血。
郄门 【操作】直刺0.5~1寸。 
间使 【操作】直刺0.5~1寸。
内关 【操作】直刺0.5~1寸。
大陵 【操作】直刺0.3~0.5寸。
劳宫 【操作】直刺0.3~0.5寸。为急救要穴之一。
中冲 【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为急救要穴之一。






手少阳三焦经
关冲  【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为急救要穴之一。
中渚  【操作】直刺0.3~0.5寸。
外关  【操作】直刺0.5~1寸。
支沟  【操作】直刺0.5~1寸。
肩髎  【操作】直刺1~1.5寸。
翳风  【操作】直刺0.5~1寸。
角孙  【操作】平刺0.3~0.5寸。
丝竹空【操作】平刺0.3~0.5寸。

足少阳胆经
瞳子髎【操作】平刺0.3~0.5寸。或三棱针点刺出血。
率谷  【操作】平刺0.5~0.8寸。
头临泣【操作】平刺0.5~0.8寸。
风池  【操作】针尖微下,向鼻尖斜刺0.8~1.2寸,或平刺透风府穴。深部中间为延髓,必须严格掌握针刺的角度与深度。
肩井  【操作】直刺0.5~0.8寸。内有肺尖,慎不可深刺;孕妇禁针。
日月  【操作】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可深刺,以免伤及脏器。
环跳  【操作】直刺2~3寸。
风市  【操作】直刺1~1.5寸。
阳陵泉【操作】直刺1~1.5寸。
光明  【操作】直刺0.5~0.8寸。
悬钟  【操作】直刺0.5~0.8寸。
丘墟  【操作】直刺0.5~0.8寸。
足临泣【操作】直刺0.5~0.8寸。
侠溪  【操作】直刺0.3~0.5寸。
足窍阴【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足厥阴肝经
大敦 【操作】浅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
行间 【操作】直刺0.5~0.8寸。
太冲 【操作】直刺0.5~0.8寸。
蠡沟 【操作】平刺0.5~0.8寸。
曲泉 【操作】直刺1~1.5寸。
章门 【操作】直刺0.8~1寸。
期门 【操作】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可深刺,以免伤及内脏。

督脉
腰阳关【操作】向上斜刺0.5~1寸。多用灸法。
命门  【操作】向上斜刺0.5~1寸。多用灸法。
至阳  【操作】向上斜刺0.5~1寸。
大椎  【操作】向上斜刺0.5~1寸。
哑门  【操作】正坐位,头微前倾,项部放松,向下颌方向缓慢刺入0.5~1寸;不可向上深刺,以免刺入枕骨大孔,伤及延髓。
风府  【操作】正坐位,头微前倾,项部放松,向下颌方向缓慢刺入0.5~1寸;不可向上深刺,以免刺入枕骨大孔,伤及延髓。
百会  【操作】平刺0.5~0.8寸;升阳举陷可用灸法。
神庭  【操作】平刺0.5~0.8寸。
水沟  【操作】向上斜刺0.3~0.5寸,强刺激;或指甲掐按。为急救要穴之一。

任脉
中极【操作】直刺1~1.5寸;孕妇慎用。
关元【操作】直刺1~1.5寸;多用灸法。孕妇慎用。
气海【操作】直刺1~1.5寸;多用灸法。孕妇慎用。
神阙【操作】一般不针,多用艾炷隔盐灸法。
中脘【操作】直刺1~1.5寸。
膻中【操作】平刺0.3~0.5寸。
天突【操作】先直刺0.2~0.3寸,然后将针尖向下,紧靠胸骨柄后方刺入1~1.5寸。必须严格掌握针刺的角度和深度,以防刺伤肺和有关动、静脉。
廉泉【操作】向舌根斜刺0.5~0.8寸。

5. 常用奇穴的定位、主治及刺灸方法
四神聪[主治]  ①头痛、眩晕、失眠、健忘、癫痫;②目疾。
印堂  [主治]  头痛、眩晕、鼻衄、鼻渊、小儿惊风、失眠。
太阳  [主治]  ①头痛;②目疾;③面瘫。
定喘  [主治]  ①哮喘、咳嗽;②肩背痛、落枕。
夹脊  [主治]  适应范围较广,其中上胸部的穴位治疗心肺、上肢疾病;下胸部的穴位治疗胃肠疾病;腰部的穴位治疗腰腹及下肢疾病。
胃脘下俞[主治]  ①胃痛、腹痛、胸胁痛;②消渴。
腰眼  [主治] ① 腰痛;②月经不调、带下;③虚劳。
十宣  [主治]  ①昏迷;②癫痫;③高热、咽喉肿痛。
八邪  [主治]  ①手背肿痛、手指麻木;②烦热、目痛;③毒蛇咬伤。
外劳宫[主治]  ①落枕、手臂肿痛;②脐风。
膝眼  [主治]  ①膝痛、腿痛;②脚气。
胆囊  [主治] ① 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②下肢痿痹。
阑尾  [主治]  ①急慢性阑尾炎;②消化不良;③下肢痿痹。
内踝尖[主治]  ①牙痛、乳蛾;②小儿不语;③霍乱;④转筋。

四神聪[定位]  在顶部,当百会前后左右各1寸,共4穴。
印堂  [定位]  在额部,当两眉头的中间。
太阳  [定位]  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
定喘  [定位]  在背部,当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
夹脊  [定位]  在背腰部,当第1胸椎至第5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一侧17穴,左右共34穴。
胃脘下俞 [定位]  在背部,当第8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腰眼  [定位]  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约3.5寸凹陷中。
十宣  [定位]  在手十指尖端,距指甲游离缘0.1寸(指寸),左右共10穴。
八邪  [定位]  在手背侧,微握拳,第1至第5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左右共8穴。
外劳宫[定位]  左手背侧,当第2、第3掌骨间,指掌关节后约0.5寸处(指寸)。
膝眼  [定位]  屈膝,在髌韧带两侧凹陷处。在内侧的称内膝眼,在外侧的称外膝眼。
胆囊  [定位]  在小腿外侧上部,当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阳陵泉)直下2寸。
阑尾  [定位]  在小腿前侧上部,当犊鼻下5寸,胫骨前缘旁开一横指。
内踝尖[定位]  在足内侧面,内踝凸起处。
四神聪[操作]  平刺0.5~0.8寸;可灸。
印堂[操作]  提捏局部皮肤,平刺0.3~0.5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可灸。
太阳[操作]  直刺或斜刺0.3~0.5寸,或点刺出血;可灸。
定喘[操作]  直刺0.5~0.8寸;可灸。
夹脊[操作]  直刺0.3~0.5寸,或用梅花针叩刺;可灸。
胃脘下俞[操作]  斜刺0.3~0.5寸;可灸。
腰眼[操作]  直刺1~1.5寸;可灸。
十宣[操作]  浅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
八邪[操作]  斜刺0.5~0.8寸,或点刺出血。
外劳宫[操作]  直刺0.5~0.8寸;可灸。
膝眼[操作]  向膝中斜刺0.5~1寸,或透刺对侧膝眼;可灸。
胆囊[操作]  直刺1~2寸;可灸。
阑尾[操作]  直刺1.5~2寸;可灸。
内踝尖[操作]  常用灸法。

















第三章 刺灸法

1. 毫针消毒
    针刺前的消毒范围应包括:针具器械、医者的双手、病人的施术部位、治疗室用具等。
1.针具器械消毒:针具、器械的消毒方法很多,以高压蒸气灭菌法为佳。
    (1)高压蒸气灭菌法  将毫针等针具用布包好,放在密闭的高压蒸气锅内灭菌。一般在1~1.4kg/厘米2的压力,115~123℃的高温下,保持30分钟以上,可达到消毒灭菌的要求。
    (2)药液浸泡消毒法  将针具放入75%乙醇内浸泡30~60分钟,取出用消毒巾或消毒棉球擦干后使用。也可置于器械消毒液内浸泡,如“84”消毒液,可按规定浓度和时间进行浸泡消毒。直接和毫针接触的针盘、针管、针盒、镊子等,可用戊二醛溶液(保尔康)浸泡10~20分钟,达到消毒目的时才能使用。经过消毒的毫针,必须放在消毒过的针盘内,并用消毒布或消毒纱布遮盖好。
(3)煮沸消毒法  将毫针等器具用纱布包扎后,放在盛有清水的消毒煮锅内,进行煮沸。一般在水沸后再煮15~20分钟,亦可达到消毒目的。但煮沸消毒法对锋利的金属器械,易使锋刃变钝。如在水中加入重碳酸钠使成2%溶液,可以提高沸点至120℃,具有降低沸水对器械的腐蚀作用。
已消毒的毫针,应用时只能一针一穴。消毒毫针只能使用一次。不能重复使用。

2.医者手指消毒:在针刺前,医者应先用肥皂水将手洗刷干净,待干再用75%乙醇棉球擦试后,方可持针操作。持针施术时,医者应尽量避免手指直接接触针身,如某些刺激需要触及针身时,必须用消毒干棉球作隔物,以确保针身无菌。

3.针刺部位消毒:在患者需要针刺的穴位皮肤上用75%乙醇棉球擦拭消毒,或先用2%碘酊涂擦,稍干后,再用75%乙醇棉球擦拭脱碘。擦拭时应从腧穴部位的中心点向外绕圈消毒。当穴位皮肤消毒后,切忌接触污物,保持洁净,防止重新污染。
   
4.治疗室内的消毒:针灸治疗室内的消毒,包括治疗台上的床垫、枕巾、毛毯、垫席等物品,要按时换洗凉晒,如采用一人一用的消毒垫布、垫纸、枕巾则再好。治疗室也应定期消毒净化,保持空气流通,环境卫生洁净。

2. 针刺前的体位的选择
根据处方选取腧穴的所在部位、选择适当的体位,①既有利于腧穴的正确定位,②又便于针灸的施术操作和③较长时间的留针而不致疲劳为原则,临床上针刺的常用体位主要有以下几种:
    1.仰卧位:适宜于取头、面、胸、腹部腧穴和上下肢部分腧穴。
    2.侧卧位:适宜取身体侧面少阳经腧穴和上、下肢部分腧穴。
    3.俯卧位:适宜于头、项、脊背、腰骶部腧穴和下肢背侧及上肢部分腧穴。
    4.仰靠坐位:适宜于取前头、颜面和颈前等部位的腧穴。
    5.俯伏坐位:适宜于取后头和项、背部的腧穴。
6.侧伏坐位:适宜于取头部的一侧、面颊及耳前后部位的腧穴。
3. 进针法
具体的进针方法,临床常用有以下几种:
①.单手进针法 多用于较短的毫针。
②.双手进针法
(1)指切进针法  又称爪切进针法,此法适宜于短针的进针。
(2)夹持进针法  或称骈指进针法,此法适用于长针的进针。临床上也有采用插刺进针的。
(3)舒张进针法 此法主要用于皮肤松弛部位的腧穴。
(4)提捏进针法 此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如印堂穴。
 以上各种进针方法在临床上应根据腧穴所在部位的解剖特点,针刺深浅和手法的要求灵活选用,以便于进针和减少病人的疼痛。
③.管针进针法 此法进针不痛,多用于儿童和惧针者。也有用安装弹簧的特制进针器进行者。

4. 针刺的角度和深度的概念和选择
    ①.角度  针刺的角度  是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所形成的夹角。它是根据腧穴所在的位置和医者针刺时所要达到的目的结合起来。一般分为以下三种角度:
    (1)直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垂直刺入。此法适用于人体大部分腧穴。
(2)斜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左右倾斜刺。此法适用于肌肉浅薄处或内有重要脏器,或不宜直刺、深刺的腧穴。
(3)平刺:即横刺、沿皮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左右或沿皮以更小的角度刺入。此法适用于皮薄肉少部位的腧穴,如头部的腧穴等。
   
②.深度  针刺的深度是指针身刺入人体内的深浅度数,在此仅从临床实践中,患者的体质、年龄、病情、部位等方面做一介绍。
    (1)年龄:年老体弱,气血衰退;小儿娇嫩,稚阴稚阳,均不宜深刺。中青年身强体壮者,可适当深刺。
(2)体质:对形瘦体弱者,宜相应浅刺;形盛体强者,宜深刺。
(3)病情:阳证、新病宜浅刺;阴证、久病宜深刺。
(4)部位:头面、胸腹及皮薄肉少处的腧穴宜浅刺。四肢、臂、腹及肌肉丰满处的腧穴宜深刺。
(5)至于不同季节,对针刺深浅也有影响,也应予以重视。
一般来说,深刺多用直刺,浅刺多用斜刺、平刺。对天突、风府、哑门等穴以及眼区、胸背和重要脏器部位的腧穴,尤其应注意掌握好针刺角度和深度。











5.行针法的基本手法及辅助手法

毫针进针后,为了使患者产生针刺感应,或进一步调整针感的强弱,以及使针感向某一方向扩散、传导而采取的操作方法,称为“行针”,亦称“运针”,
行针手法包括基本手法和辅助手法两类。
 
  (一)基本手法
     从古至今临床常用的主要有提插法和捻转法两种。两种基本手法临床施术时既可单独应用,又可配合应用。
①.提插法  即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上提下插的操作手法。这种使针由浅层向下刺入深层的操作谓之插,从深层向上引退至浅层的谓之提,如此反复地上下呈纵向运动的行针手法,即为提插法。

②.捻转法  即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向前向后捻转动作的操作手法。这种使针在腧穴内反复前后来回的旋转行针手法,即为捻转法。

(二)辅助手法
     行针的辅助手法,是行针基本手法的补充,是为了促使得气和加强针刺感应的操作手法。临床常用的行针辅助手法有以下几种。
①.循法  针刺不得气时,可以用循法催气。其法是医者用手指顺着经脉的循行径路,在腧穴的上下部轻柔的循按。
 “凡下针,若气不至,用指于所属部分经络之路,上下左右循之,使气血往来,上下均匀,针下自然气至沉紧。”
说明此法能推动气血,激发经气,促使针后易于得气。

②.弹法  刺后在留针过程中,以手指轻弹针尾或针柄,使针体微微振动,以加强针感,助气运行。
“如气不行,将针轻弹之,使气速行”。本法有催气、行气的作用。

③.刮法  毫针刺入一定深度后,经气未至,以拇指或食指的指腹抵住针尾,用拇指、食指或中指指甲,由上而下频频刮动针柄,促使得气。
本法在针刺不得气时用之可激发经气,如已得气者可以加强针刺感应的传导和扩散。

④.摇法  毫针刺入一定深度后,手持针柄,将针轻轻摇动,以行经气。“摇以行气”。
其法有二:一是直立针身而摇,以加强得气的感应;二是卧倒针身而摇,使经气向一定方向传导。

⑤.飞法  针后不得气者,用右手拇、食指执持针柄,细细捻搓数次,然后张开两指,一搓一放,反复数次,状如飞鸟展翅,故称飞法。
“以大指次指捻针,连搓三下,如手颤之状,谓之飞。”本法的作用在于催气、行气,并使针刺感应增强。
   
⑥.震颤法 针刺入一定深度后,右手持针柄,用小幅度、快频率的提插、捻转手法,使针身轻微震颤。本法可促使针下得气,增强针刺感应。
    
如刮法、弹法,可应用于一些不宜施行大角度捻转的腧穴;
飞法可应用于某些肌肉丰厚部位的腧穴;
摇法、震颤法可用于较为浅表部位的腧穴。
通过行气基本手法和辅助手法的施用,主要促使针后气至或加强针刺感应,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6. 得气的表现和临床意义
得气,古称“气至”,近称“针感”,是指毫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提插或捻转等行针手法,使针刺部位获得“经气”感应,谓之得气。
针下是否得气,可以从临床两个方面分析判断。
一是患者对针刺的感觉和反应,
另一是医者对刺手指下的感觉。

当针刺腧穴得气时,患者的针刺部位有酸胀、麻重等自觉反应,有时出现热、凉、痒、痛、抽搐、蚁行等感觉,或呈现沿着一定的方向和部位传导和扩散现象。少数患者还会出现循经性肌肤目闰动、震颤等反应,有的还可见到针刺腧穴部位的循经性皮疹带或红、白线状现象。当患者有自觉反应的同时,医者的刺手亦能体会到针下沉紧、涩滞或针体颤动等反应。

若针刺后未得气,患者则无任何特殊感觉或反应,医者刺手亦感觉到针下空松、虚滑。
“轻滑慢而未来,沉涩紧而已至……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浮沉;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这可以说是对得气与否所作的最形象的描述。
   
得气与否以及气至的迟速,不仅关系针刺的治疗效果,而且可以借此窥测疾病的预后。《灵枢》说:“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充分说明得气的重要意义。
临床上一般是①得气迅速时,疗效较好,得气较慢时效果就差,
②若不得气时,就可能无治疗效果。《金针赋》也说:“气速效速,气迟效迟”。

因此,在临床上若刺之而不得气时,就要分析经气不至的原因:
①    或因取穴定位不准确,手法运用不当,或为针刺角度有误,深浅失度,
对此就应重新调整腧穴的针刺部位、角度、深度,运用必要的针刺手法,这样再次行针时,一般即可得气。

7. 常用单式补泻手法
1.基本补泻
⑴捻转补泻  针下得气后,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操作时间短者为补法。捻转角度大,用力重,频率快,操作时间长者为泻法。
也有以左转时角度大,用力重者为补;右转时角度大,用力重者为泻。
⑵提插补泻  针下得气后,先浅后深,重插轻提,提插幅度小,频率慢,操作时间短者为补法。
先深后浅,轻插重提,提插幅度大,频率快,操作时间长者为泻法。
2.    其他补泻
⑴疾徐补泻 进针时徐徐刺入,少捻转,疾速出针者为补法;进针时疾速刺入,多捻转,徐徐出针者为泻法。
    ⑵迎随补泻 进针时针尖随着经脉循行去的方向刺入为补法。针尖迎着经脉循行来的方向刺入为泻法。
    ⑶呼吸补泻 病人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为补法;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为泻法。
    ⑷开阖补泻 出针后迅速揉按针孔为补法;出针时摇大针孔而不立即揉按为泻法。
    ⑸平补平泻 进针得气后均匀的提插、捻转后即可出针。
8. 针刺异常情况的处理及预防
    ①.晕针
       原因  患者体质虚弱,精神紧张,或疲劳、饥饿、大汗、大泻、大出血之后或体位不当、或医者在针刺时手法过重,而致针刺时或留针过程中而发此症。
       症状  患者突然出现精神疲倦、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恶心欲吐,多汗、心慌、四肢发冷,血压下降,脉象沉细,或神志昏迷,扑倒在地,唇甲青紫,二便失禁,脉微细欲绝。
       处理  立即停止针刺,将针全部起出。使患者平卧,注意保暖,
轻者仰卧片刻,给饮温开水或糖水后,即可恢复正常。
重者在上述处理基础上,可刺人中、素髎、内关、足三里、灸百会、关元、气海等穴,即可恢复。
若仍不省人事,呼吸细微,脉细弱者,可考虑配合其他治疗或采用急救措施。
      预防  对于晕针应注重于预防。
如初次接受针刺治疗或精神过度紧张,身体虚弱者,应先做好解释,消除对针刺的顾虑,同时选择舒适持久的体位,最好采用卧位。
选穴宜少,手法要轻。若饥饿、疲劳、大渴时,应令进食、休息、饮水后再予针刺。
医者在针刺治疗过程中,要精神专一,随时注意观察病人的神色,询问病人的感觉。一旦有不适等晕针先兆,可及早采取处理措施,防患于未然。
    ②.滞针
       原因  患者精神紧张,当针刺入腧穴后。病人局部肌肉强烈收缩;或行针手法不当。
向单一方向捻针太过,以致肌肉组织缠绕针体而成滞针。
若留针时间过长,有时也可出现滞针。
       现象  针在体内,捻转不动,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若勉强捻转、提插时,则病人痛不可忍。
       处理  若病人精神紧张,局部肌肉过度收缩时,可稍延长留针时间,或于滞针腧穴附近,进行循按或用叩弹针柄,或在附近再刺一针,以宣散气血,而缓解肌肉的紧张。  
若行针不当,或单向捻针而致者,可向相反方向将针捻回,并用刮柄、弹柄法,使缠绕的肌纤维回释,即可消除滞针。
       预防  对精神紧张者,应先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不必要的顾虑。
注意行针的操作手法和避免单向捻转,若用搓法时,应注意与提插法的配合,则可避免肌纤维缠绕针身而防止滞针的发生。
    ③.弯针
       原因  医生进针手法不熟练,用力过猛、过速,以致针尖碰到坚硬组织器官或病人在针刺或留针时移动体位,或因针柄受到某种外力压迫、碰击等,均可造成
    现象  针柄改变了进针或刺入留针时的方向和角度,提插、捻转及出针均感困难,而患者感到疼痛。
       处理  出现弯针后,即不得再行提插、捻转等手法。
如针柄轻微弯曲,应慢慢将针起出。
若弯曲角度过大时,应顺着弯曲方向将针起出。
若由病人移动体位所致,应使患者慢慢恢复原来体位,局部肌肉放松后,再将针缓缓起出,切忌强行拔针以免将针体断入体内。

相关话题/针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