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斌贤《外国教育史》圣才考研复试笔记(非常详细)(3)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8-02-01
③学校要求学生完全脱离父母,并不允许其与外部世界接触;
④学校开设科学、数学、文学、拉丁语、法语等科目,并尤其重视语言学习;
⑤教学完全采用法语进行,以便适应儿童的能力,使学生容易接受;
⑥教学中采用直观教学方法,重视发展学生的理解和推理能力,反对死记硬背;
⑦学校反对学生间的相互竞争,提倡自由与宽容的教育氛围来陶冶学生的性情。
(4)基督教学校兄弟会
①简介
a.基督教学校兄弟会是所有致力于推动民众初等教育的天主教教团中规模最为庞大、影响最为广泛的贫民教育团体,由法国人拉萨尔神父创设;
b.提供免费本国语初等教育,教育贫民子弟笃信天主教,同时促使信教徒子女改信天主教。
②措施
a.教育的对象主要是最下层阶级的子弟;
b.采用分组教学的方式,将学生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和差生三组,因材施教;
c.开设的课程与儿童未来的工作和宗教活动相关;
d.为指导其办学,拉萨尔撰写了《学校管理》,并要求校园内绝对肃静;
e.重视师资的培养,并为此开办了一所初等师范学校。
(5)虔敬派
①简介
a.虔敬派强调教育的普及性和义务性;
b.学校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自觉服从和自律精神。
②措施
a.在哈列城郊设立了一所贫儿学校,并逐渐扩展成为一个兼有孤儿院、慈善学校等机构在内的大型教育场所;
b.其学校的一个鲜明特色就是宗教教育和实科教育并重;
c.学校教学强调严肃性,强调找工作伦理;
d.学校特别注重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
e.采用集体授课方式。
3.新兴民族国家政权为什么要介入国民教育?它们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1)总体背景
①宗教改革后,新教改革的激励鼓吹,教育的作用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教育被迅速推到政治舞台上。
②国家和诸侯集权,并意识到学校教育在政治斗争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③新教教会的配合,积极干预学校教育活动,强迫国民接受义务初等教育。
(2)德意志的国民教育
①原因
a.在宗教改革运动中,德意志各公国的世俗政权与教会结合的传统并没有从根本上成为问题,反而不断得到巩固。
b.国家世俗政权通常谋求某一个教派的支持,以对付来自国内外种种势力的反对,从而维护自己的统治及其对臣民的职责。
c.教会则借助于国家的力量来实现自己宗教生存与繁衍的目的。
d.国家期望借助教育建设一个安全而有凝聚力的民族国家,而教会则期望借助教育获得忠实而虔诚的信徒。
②主要措施
威登堡公国第一个建立了完整的学校制度,1559年,威登堡公国侯爵克利斯朵夫首次发布在全国建立学校制度的章程。
a.每个村庄必须建立德语学校,为适龄儿童提供免费的初等教育;
b.德语学校由教会办理,国家负责监督,实行男女分校,开设阅读、写作、宗教和音乐等课程,全部用德语教学;
c.学校校长由教区选民选举产生,但必须通过教会总监的考试,以便确定他在宗教信仰和业务能力方面是否胜任这个职务;
d.学校的监督管理人员由教会的牧师担任;
e.教学工作由教会或教区的执事人员担任,并规定这些人可免除杂役和教堂的群众性服役,但不能同时兼任公务员或警察等职务。
(3)英格兰的国民教育
①原因
a.英国的宗教改革只是将本国教会的管辖权限从罗马教廷转移到了英国国王手中,并保留了罗马天主教的主要宗教理念和仪式。
b.英国并不受人文主义者的影响,依旧坚持中世纪以来的传统,即儿童的教育是基督教教育,国家世俗政权无需染指。
c.英国国王通过管辖教会,间接地实现对本国民众教育的干预。
②主要措施
a.加强对学校教师和学生言行与宗教信仰的监督;
b.任何人要取得教师资格,必须获得国教会当局颁发的特许状,还要签署一份书面誓言,宣誓效忠国王、遵奉国教;
c.对于不遵奉国教的教师,予以罚款、免职甚至关进监狱;
d.非国教徒不得取得大学学位;
e.将宗教仪式中所用的语言由拉丁语改为英语。
(4)北美殖民地早期的民众教育
①原因
一批批来自欧洲的新教徒远渡重洋到美洲大陆开辟新家园,并将自己所向往的欧洲政治、经济、宗教以及教育组织形式移植到新殖民地。按照移民来源和宗教信仰,北美早期殖民地大致可以分成北部、中部、南部三块区域,并各自进行了别具特色的国民教育实践。
②主要措施
a.北部
马萨诸塞及其他地区颁布了强迫教育的法令,他们所要建立的是一种糅和了加尔文宗教教义与英国国教会传统的国民教育。这种教育实践后来成为了美国教育运行的基本体制。
b.中部
由于中部殖民地不存在占据绝对优势的宗教团体,因此最终也没有形成统一的国民教育模式,各地也没有颁布强迫的教育法令。其民众教育要远远落后于北部殖民地。
c.南部
南部殖民地在教育方面遵循英国的做法。
4.宗教改革时期出现的国民教育是真正的国民教育吗?
答:(1)宗教改革
①沉重打击了天主教教会的势力,导致欧洲宗教世界的分裂。
②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民族宗教文化的发展。
③欧洲各国的封建君主摆脱罗马教廷控制,并将各国教会置于世俗力量的控制之下,进一步强化了封建王权专政。
④民族文化教育事业获得欧洲各地的新旧宗教力量与世俗政权的高度关注。
⑤一些宗教人文主义者大胆改革教育,较早地提出了教育平等和强迫义务教育的主张,并进行了初步的实践,为西方近代国民教育的发展和国民教育制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
(2)宗教改革时期出现的国民教育
①背景
a.受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
b.受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影响。
c.深入研究《圣经》宣传宗教改革。
②内容
a.教会、国家、家庭要重视教育。
b.实施义务的、免费的国民初等教育。
③评价
a.打击了天主教会的势力。
b.净化了社会风气。
c.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d.主张更为激进,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旗帜。
e.国际性影响广泛,日内瓦也由此成为“新教的罗马”。
f.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镇压异端,判处异端死刑。
(3)总结
①宗教改革运动所推动的具有强迫性质的义务教育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②基于培养虔诚宗教信徒的理念,新教和天主教各宗教派别都十分关注普通民众的教育,并按照各自的教义开办学校,推广宗教教育和识字教育。这在客观上有助于文化知识在普通民众中的传播,有助于提升普通民众的文化素质。
③由宗教改革所引起的连年战火在欧洲几乎燃烧了两个世纪,大多数国家的精力都集中在应付宗教、政治与军事的冲突上,并没有把更多的精力和财力用来切实关心教育,尤其是民众教育的发展。
④16世纪以来出现的这种民众教育尚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国民教育,随着国家世俗政权力量的不断壮大和扩张,真正意义上的国民教育直到19世纪之后才变为现实。
8.2 课后习题详解
1.近代科学革命的兴起对欧洲教育产生了哪些影响?
答:近代科学革命丰富了人类的科学知识,开拓了人类的认识视野,提升了人类的认识能力。
(1)自然科学知识获得空前增长,极大地推动了近代科学教育的传播及教育科学化进程
近代科学革命兴起所产生的最直接结果是,人类社会的自然科学知识获得空前的增长。随着科学逐渐地从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人类的注意力也开始从天上转移到人间,从探索超自然的事物转向研究自然事物,并通过自己的创造带来了自然科学知识的繁荣。除天文学、力学、医学生理学之外,数学、化学、冶金学、博物学以及电磁学等方面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2)科学研究方法取得突破性改进,科学理性精神得以确立
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不仅使研究的领域得以拓宽,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快速发展,而且也使研究方法得到了突破性的改进。建立在经验和正确感知基础上的新科学方法的应用,打破了少数精英对科学探索活动的垄断,“任何具有足够才智的人都能够很容易地理解,而且能用来掌握新的实验和观察原则、了解从资料中得出恰当结论的途径。”从而使知识的等级色彩开始消退,而民主性的特征不断增强,这都为随后科学知识的普及和推广提供了可能。
(3)科学理性精神得到树立,人们的世界观发生了改变
近代科学革命不仅产生了新的知识以及获得新知识的方法,更为重要的是,科学革命的伟大成就破除了人们长期迷信的并带有宗教灵光的权威观点,树立起了科学的理性精神,使得人们的世界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根本变化。
(4)伴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出现了一批新型学校
在近代自然科学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欧洲主要国家的学校教育也发生了根本变化。主要表现为一批新型学校的建立、课程内容的世俗化、科学知识的广泛传播及新式教学方法的运用等,从而极大地推动了近代科学教育的发展。
2.近代初期的科学教育呈现出哪些特征?
答:近代初期的科学教育呈现出的特征有:
(1)注重科学知识的实用性
16~17世纪,自然科学领域发生的革命性巨变使得自然科学逐渐摆脱了神学束缚,并从哲学中分离出来,人们开始认识到科学技术在征服和控制自然过程中所具有的积极意义。一些具有远见卓识的科学家最早敏锐地洞察到科学的实用价值及其教育意义,并积极倡导科学知识的传播和推广,所以在科学教育中,强调是讲授具有实用价值的知识。
(2)强调运用科学的方法
达到理想的知识彼岸的最佳路径是遵循科学的方法。在近代初期的科学教育中,强调运用科学的方法,科学方法的实质就是提供一些确切而简单的规则,遵循这些规则,可以避免把虚假当作真实,可以耗费较少的心力而不断地扩充知识,帮助人们真正地认识所能认识的一切。
(3)一些科学研究机构设立,宣传科学知识
近代科学革命不仅产生了一种新的知识以及获得这种知识的方法,同时也产生了提倡、记录和传播这种知识的新的学术机构。这些科学研究机构是科学家和科学爱好者们共同开展科学研究的场所,是他们进行学术思想交流的平台,同时也是他们向社会公众宣传科学知识的主要阵地。
(4)教学内容科学化
自然科学的发展促进了学科的分化,出现了许多新兴的独立学科,推动了教育内容的科学化。随着近代科学教育的兴起,具有实用价值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课程中的影响逐渐扩大,日益取得了主导地位。
(5)教学方法科学化
科学教育注重观察、实验、经验、独立思考,否定传统与权威,推动了教学方法的科学化。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自然科学中的新方法、新工具被引入学校教学活动中,在教学方法上打破了口耳相传的传统方法。
3.比较人文实在论、社会实在论、感官实在论教育学说的异同。
答:人文实在论是实在论教育学说的早期表现形式,反映了近代科学的兴起带给教育思想界的最初变化。在批判和改良旧教育的基础上,人文实在论教育学说应运而生。社会实在论来源于中世纪欧洲经验派哲学的正统派唯识论,早期唯实论依据柏拉图的理念论,主张一般脱离个别、先于个别而存在。感官实在论主张感官的作用和听说读写的能力。
(1)不同点
①主要观点不同
a.人文实在论的主要观点
第一,强调古典人文知识,并与科学知识融合;
第二,反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
第三,强调学以致用,适应现实生活。
b.社会实在论的主要观点
第一,强调社会现实生活的需要和适应;
第二,注重社会经验和实践技能的学习;
第三,崇尚务实。
c.感官实在论的主要观点
第一,注重感官作用下的知识获得;
第二,注重科学的认识规律;
第三,注重应用科学的教育方法。
②影响不同
a.人文实在论的主要影响
第一,坚持把古典语言,古典著作及《圣经》的学习放在教育的核心地位;
第二,积极提倡拓展教育内容,有机强调要把自然科学知识纳入到儿童教育之中;
第三,积极反对古典人文主义教育的文字主义、形式主义和复古主义;
第四,认为学习经典文献的目的在于帮助青年更好的适应社会。
b.社会实在论的主要影响
社会实在论较之人文实在论体现出鲜明的实用性特征,为后世实科教育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c.感官实在论的主要影响
感觉实在论促使近代教育理论和实践朝着科学化的方向迈进。
(2)相同点
①随着科学探究领域的不断扩张,新的科学知识不断增加并逐渐得到传播与推广,人们开始意识到,有必要把更为丰富和更为先进的知识充实到对后代的培养教育之中;
②科学革命把人们探究的兴趣从虚无缥缈的天国幻境带回到实实在在的自然世界,社会中求真务实的风气日渐盛行,摆脱狭隘的经院教育和放弃教条的书本教育、强调从社会实践中锻炼和培养人,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趋势;
③科学家们从事的研究活动使人们逐渐认识到,自然世界是独立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客观实体,自然世界的运行受到普遍的客观规律的支配,人们可以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来认识和把握自然世界的运行规律,而自然世界的运行规律同样支配着人的活动。因此,揭示和把握这种支配人的活动的机械规律,并遵循这些规律开展儿童的教育工作,已经成为历史赋予生活在科学时代的教育家们的特殊使命。
4.试分析实在论教育学说对古典中学的革新产生了哪些影响。
答:实在论教育学说包括人文实在论、社会实在论、感官实在论。
(1)人文实在论
①强调古典人文知识,并与科学知识融合。
②反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
③强调学以致用,适应现实生活。
④在教学方法上,主张采用直观原则,发展儿童的独立思考能力和主动精神。
⑤既崇尚古典主义又超出古典主义。
⑥坚持把古典语言、古典著作及《圣经》的学习放在教育的核心地位。
⑦积极反对古典人文主义教育的文字主义、形式主义和复古主义。
⑧强调学习经典文献的目的在于帮助青年更好的适应社会。
(2)社会实在论
①强调社会现实生活的需要和适应。
②注重社会经验和实践技能的学习。
③崇尚务实。
(3)感觉实在论
①深刻揭露经院哲学的弊端,并提倡新的哲学方法。
②重视感官经验在教学中的作用,尝试从心理学的视角来解释教育问题。
③尝试把教育活动建立在科学认识基础之上。
9.2 课后习题详解
1.试分析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与意义。
答:卢梭是18世纪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和教育家,是西方社会发展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开创了教育的新时代。
(1)理论基础
建立在人性论和感觉论基础上的自然教育理论,是卢梭自然主义教育观的主要表现。
①人性论
a.卢梭认为,人天生所禀赋的自由、理性和良心构成了善良的天性,性善人人皆同,人的罪恶是后天影响所致;
b.教育的责任是培养社会条件中的自然人。
②感觉论
从感觉论上来说,卢梭深信人的心灵中存在着认识世界的巨大能量。
(2)主要内容
①自然教育的核心
卢梭认为自然教育最主要的就是“归于自然”。
②自然教育的目的
卢梭认为自然教育就是要培养“自然人”。
③儿童发展分期
a.婴儿期(0~2岁)
主要以儿童的体育为主。任务在于通过身体的养护和锻炼,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增强儿童的体质,同时婴儿期的体育应该顺应自然,通过合理的饮食。衣着、睡眠和游戏,实施正确的教育。
b.儿童期(2~12岁)
主要是感观教育。任务是使他们通过感觉器官的运用获得丰富的感觉经验,但是不要强迫他们去读书。
c.青年期(12~15岁)
主要进行智育和劳动教育。儿童开始学习文化知识,其学习的内容主要是有用的而且能够增进人的聪明才智的知识;学习的方法是要让儿童在实际活动中自觉、自动地学习,要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兴趣、采取直观教学的方法等,让儿童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d.青春期(15~20岁)
主要是道德教育、信仰教育和性教育。儿童要开始接受道德教育、宗教教育,学会做一个城市社会中的自然人。卢梭认为,道德教育应该从人的自爱、自利开始,进而培养人的善良的情感、道德判断能力以及坚强的道德意志。同时,卢梭还提出了在这个时期进行爱情教育和性教育的问题,并把它们作为道德教育的一部分。
④教育教学的主要原则
卢梭认为,自然教育的主要原则是要正确地看待儿童,要给儿童以充分的自由。
(3)意义
①对传统教育进行了批判。
②确立了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③奠定了内发论思想观念的基础。
④为新儿童观的确立做出了贡献。
⑤促进了感观教育的发展。
⑥具有世界性的广泛影响
a.影响了康德思想乃至教育思想的形成;
b.影响了德国泛爱教育运动;
c.影响了瑞士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实验;
d.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
2.试比较分析18~19世纪,欧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教育发展的历程及其特征。
答:(1)法国教育发展
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教育改革,主要是以三个法案的颁布为标准的。分别是塔列兰法案、孔多塞法案和雷佩尔提法案。这些法案反映了法国大革命时期的革命精神,其特征主要是:
①教育是国家的事务,必须接受政府的管理和监督,学校教育必须与国家要求保持一致;
②学校教育应世俗化,取消宗教课程;
③要建立起一个相互衔接的国民教育系统;
④学校教育要以培养国家公民为己任;
⑤教育机会人人均等;
⑥学校应该提供免费、普及的教育。
(2)英国国民教育体制的发展
从18世纪后期开始,英国的初等教育开始发展起来,主要表现为:
①星期日学校的广泛开设
a.星期日学校是传教士罗伯特•雷克斯首创的一种在星期日传授宗教知识的班级,主要招收贫儿,尤其是童工,学习宗教教义,也兼学一些粗浅的读写知识。
b.1803年英国成立了“星期日学校协会”,要求每个教区都至少开设一所星期日学校。
②私立初等学校的出现
a.私立初等学校主要包括主妇学校和普通私立学校两种类型。
b.主要由私人开办,教授读写算、文法知识、历史、地理等知识,也教授女子缝纫等家庭工作。
③慈善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a.受法国卢梭民主教育思潮的影响,以及德国教育改革家巴西多 “泛爱主义教育运动”的影响,在英国国内也出现了将泛爱主义和原有的慈善教育相结合的运动。
b.“导生制学校”是由兰卡斯特和贝尔创办的。在这类学校中,实行“导生制”教学,即由教师先对学生中年龄较大、成绩好的学生施教,然后再由他们转教给其他学生,代替教师的职责。这类学校主要的教学内容是阅读、教义问答、书写和计算等初步知识。而且这类学校节省师资、花费少、能够满足当时对儿童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因此在英国迅速发展起来。
c.“幼儿学校”基本上是由工业资本家之中的慈善人士开办的,不受教会的控制,其中以欧文创办的“幼儿学校”最为著名。幼儿学校为儿童学习创设了理想的环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赢得了社会的赞誉,一时间在英国掀起了“幼儿学校运动”。
(3)德国公立初等教育的发展
1763年,由腓特烈二世颁布的《初等学校及教师通则》是当时普鲁士强迫义务教育法案的典型代表,它为德国公立初等教育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①教育目的
学校教育是要培养出有智慧、有德行的臣民,教育要为国家富强和各阶层人民的真正福利作贡献。
②教育对象
凡5~13岁的男女儿童都应上学,适龄儿童的家长要保障儿童能入学,否则将被处罚。
③教学内容
宗教教育是主要的教学内容,同时兼有读写算的训练。《圣经》《柏林拼读课本》等为主要的教材。学校必须保证每个学生有相同的教材,教材由教堂和社区出资解决,是学校的财产,学生不得私自带回家。
④学费方面
《通则》详细规定了不同年级各学期的资费标准。
⑤学时方面
在冬季,儿童每周必须上课六天;在夏季,每日上午上课,下午放假。上学期间,学生不得无故缺勤。
⑥教师方面
《通则》规定,贵族、士绅拥有选拔教师的权力,但是凡担任教师的人都必须领取教师资格证,在取得教师资格证之前,不得就职。
⑦学校方面
《通则》规定,学校必须详细登记学生的一切学习情况,并且这些登记表每年都必须接受学员的检查。
(4)美国公共教育制度的探索
1779年,杰斐逊向立法机关递交了一份详细的关于完善州学校体制的计划——《进一步普及知识的法案》。
①内容
a.初等教育为期三年,实行免费教育。
b.中等教育主要由文法学校组成,为期六年。
c.高等教育机构主要是威廉—玛丽学院,为期三年。
②影响
虽然《进一步普及知识的法案》最终没有得以实施,但是它代表了美国建国初期的开国元勋们对美国公共教育制度的探索。除此之外,在《独立宣言》《西北土地法》《人权法案》中也多多少少涉及公共教育体制的构想。
3.试阐述17~18世纪欧美主要国家中等教育革新的主要内容。
答:(1)革新的背景
①近代科学的兴起,实在论教育学说的流行和启蒙运动的展开。
②科学革命时代和启蒙时代的教育体现的是一种现实主义的特征。
(2)英国中等教育的革新
①培养目标
a.贴近生活实际,培养实用人才;
b.培养了大批中产阶级和自己教派的人才;
c.学园还通过实验科学和数学的教学,为工业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和人才基础。
②招生对象
学园主要为那些被排斥在国教会教育机构之外的非国教会子弟提供中等和高等教育。
③课程设置
a.早期的学园主要设置神学课程、古典科目;
b.18世纪前,伦理学和自然科学;
c.18世纪后,学园更加重视自然科学课程的教学。
④教学方法
a.学园的教学既重视实证,又重视联系现实生活;
b.教学方法上鼓励学生思考,教学形式上以自由辩论代替传统的大课讲座;
c.教学语言使用的是英语而不是拉丁语。
(3)法国中等教育的革新
①旧学校的变革
a.耶稣会学校的变革
第一,性质
耶稣会学校即是教会学校。
第二,招生对象
天主教信徒的子弟。
第三,课程设置
增加历史、地理和初步数学与科学的教学。
第四,教学形式
采用讲解、列举、领会、分析、戏剧表演等新的教学形式。
第五,学校管理
组织严密、训练严格的中央集权式的半军事化的学校管理机制,采用统一的管理,各学校质量均衡。实行寄宿制。向贫困生提供免费的受教育机会。
第六,研究体制和教师培养体制
为自己的学校培养优秀的教师。
b.圣乐会学校的变革
第一,招收对象
贵族子弟。
第二,课程设置
重视古典,但教学强调法国历史、地理、现代外语的学习。
第三,教学方法
反对机械训练,重视启发思考,发展个性;提倡鼓励、表扬,不用恐吓与体罚。
②新学校的创建
a.中心学校
第一,形式
新学校是介于中学和大学之间的一种学校形式。
第二,特点
以课程而不是班级来组织学生,同时,学生在完成规定的课程以外,还可以自由选择其他课程。
b.国立中学和市立中学
第一,目标
为学生升入大学做准备,同时还兼为拿破仑军队培养军官。
第二,主要课程
法语、文学、古典语言(拉丁语和希腊语)、修辞学、道德、数学、理化、天文、史地等。
(4)德国中等教育的革新
①德国实科中学的创办主要归功于虔敬派教徒的努力;
②17世纪末,德国虔敬主义者弗兰克就曾计划建立一种加强实科教学的教育机构;
③1705年,虔敬派牧师席姆勒提出了建立实科学校的设想;
④1747年,虔敬派牧师赫克在柏林创办了德国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实科学校——“经济、数学实科学校”,随后成为柏林的皇家实科学校。
相关话题/外国教育史
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考研真题-外国教育史(教育史比较教育专业)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考研真题-外国教育史(教育史比较教育专业)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考研真题-外国教育史(教育史比较教育专业)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华中师范大学1998年考研真题-外国教育史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华中师范大学1998年考研真题-外国教育史(中国教育史专业)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浙江师范大学2005年考研真题-外国教育史(近现代)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2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考研真题-外国教育史(近现代)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2华东师范大学1999年考研真题-外国教育史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2华东师范大学1997年考研真题-外国教育史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2北京师范大学1998考研真题-外国教育史
一 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 亚里士多德 2耶稣会教育 3形势教学阶段 4拿破仑教育改革 5史密斯—休斯法 6《教学与发展》二 问答题 (共70分)1 西欧近代初等教育发展述评。(25分)2 试比较进步主义教育与要素主义教育。(25分)3 外国教育史学科与当代教育改革的关系。(20分)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2北京师范大学1999考研真题-外国教育史
一 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七艺 2公学 3法国的帝国大学 4快乐之家 5统觉二 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绅士教育论 2儿童中心主义3教育万能论 4要素主义教育理论三 论述题(共45分)1裴斯泰洛奇教学思想的历史贡献及现实意义。(25分)2 20世纪前半期欧美国家教育改革述评。(20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2北京师范大学1996考研真题-外国教育史
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40分)1“七艺” 2昆体良 3绅士教育 4自然适应性原则 5教育万能论 6“国防教育法” 8《巴甫雷什中学》二:问答题(每题30分,共60分)1试论近代教育心理学化思潮形成的过程,基本主张和历史意义。2述评欧美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特点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2北京师范大学1997考研真题-外国教育史
一:简答(每题5分,共40分)1 “五项竞技” 2西塞罗 3修道院教育 4人文主义教育5《葛笃德怎样教育子女》 6费里法令 7“九五”决定8永恒主义二:问答(每题20分,共60分)1 试论斯宾塞的知识价值论。2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述评。3 应如何正确评述教育历史人物?(举例说明)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2外国教育史考研复习讲义完整
外国教育史 远古教育阶段:原始社会的教育(300万年前~公元前3000年)古代教育 中古教育阶段:奴隶社会的教育(前3000年~公元5世纪,即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近古教育阶段: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476~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资本主义形成时期(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8世纪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1-082018考研:教你轻松掌握外国教育史
1、外国古代教育该部分从东方文明古国、古希腊、古罗马、西欧中世纪、拜占庭与阿拉伯教育五部分呈现了古代外国教育的轮廓,考生在复习的时候重点掌握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识记古代东方文明古国教育的特点、斯巴达、雅典教育的不同、宫廷学校与骑士教育、中世纪大学的形成与发展等内容。该部分内容多以选 ...教育学考研招生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