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简明教育史 圣才考研复试笔记(非常详细)(11)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8-02-01


(1)《大同书》中的教育体系
《大同书》己部“去家界为天民”中,第二章至第六章专门论述了他所理想的学制,这个学制体系是:
人本院:儿童未出生之前至出生后半年内,其母进入本院,接受胎教;
育婴院:婴儿在人本院到三一六个月,断乳后,进育婴院,接受学龄前的教育,至五一六岁;
小学院:儿童在小学院接受初等教育,至十岁;
中学院:儿童十一十五岁,在中学院接受中等教育;
大学院:十六岁人大学院至二十岁,接受高等教育,此阶段学生在德、智、体几方面都要达到基本要求。
按康有为的理想,这个教育制度,是每个社会成员都有权享受的,并且皆为公费。
(2)对《大同书》中的教育体系的评价
《大同书》中的教育体系,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它只不过是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美好的愿望而已。而且也反映了很多封建主义的教育思想,特别是对学生道德训练的要求,封建色彩还较明显。但是,康有为提出的这一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教育制度,重视学龄前教育,主张男女教育平等,指出对儿童应实行德、智、体、美诸方面的教育等,这些都是应该肯定的。
12.述评梁启超培养“特色之国民”的主张。
答:参见本章复习笔记。
10.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
一、选择题
1.“百日维新”中全国最高学府且为全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的是(   )。
A.京师同文馆  B.京师大学堂
C.上海江南制造总局   D.福建船政学堂
2.“人人谈时务,家家言西学”的社会风气的形成源于(   )。
A.鸦片战争  B.百日维新
C.辛亥革命  D.义和团运动
3.幼童留美夭折的原因主要是(   )。
A.不适应  B.封建教育的根深蒂固
C.认为西方教育的浅薄  D.双方协调不一致
4.近代最早提出普及教育的是(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严复 D.蔡元培
5.严复主张(   ),反对张之洞的“中体西用”
A.体用一致   B.体用分开
C.体用相混   D.不讲体用
6.近代中国政府颁布的第一个法定学制是(  )。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7.我国近代颁布并得以实行的第一个学制是(   )。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8.科举制的废除是在(   )。
A.1906年  B.1905年  C.1912年  D.1919年
9.近代最早提出要从德智体三要素构建教育目标这一教育模式的是(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严复   D.蔡元培
10.下列选项中,属于清末新政时期教育变革的重要举措是(  )。
A.颁布壬子癸丑学制   B.确立男女同校制度
C.设立学部   D.创设京师大学堂
11.从制度上首次确立我国学校职业教育体系的是(   )。
A.新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12.“以开民智为第一要义”,并与“兴民权”相结合的是(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严复   D.郑观应
13.严复设计的教育目标中,最为重要的是(   )。
A.鼓民力   B.开民智   C.兴民德   D.审美
14.《大同书》体现的教育意义是(   )。
A.中国传统大同思想  B.近代空想主义
C.对普及教育的美好生活的追求   D.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5.梁启超认为教育的根本和核心问题是(   )。
A.职业教育 B.师范教育
C.高等教育 D.初等教育
16.癸卯学制规定义务教育的年限为(   )。
A.5年 B.4年   C.9年  D.13年
17.废除八股文的法令颁布的时期是(   )。
A.洋务运动时期   B.维新运动时期
C.清末新政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
18.在教育宗旨问题上,梁启超主张通过教育培养(  )。
A.政治家  B.学术人才  C.新国民  D.实业人才
19.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主要通过(  )来培植代理人,“以华制华”。
A.初等教育  B.中等教育 C.高等教育  D.职业教育
20.帝国主义采取的一种在知识和精神方面支配中国的形式是(  )。
A.庚款兴学   B.经济渗透
C.政治打压   D.军事遏制
参考答案:
1.B  2.B  3.B  4.B  5.A  6.A  7.B  8.B  9.C  10.C  11.B  12.B  13.C  14.C  15.B  16.A  17.B  18.C  19.C  20.A
二、名词解释
1.京师同文馆[山东师大2013研;北师大2012研;华中师大2003研,华中科技大学2002研,东北师大2006研]
答:京师同文馆是我国第一所官办新式学堂。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为了适应日益频繁的中外交涉以及开展洋务运动的需要,先后在全国的一些地方开办了一批学习“西文”和学习“西艺”的新式学堂。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同文馆,这是中国政府自行创建的第一所近代新式学堂,标志着中国近代新式学堂的诞生。
京师同文馆以学习外国语为主,主要培养翻译人员。同文馆创立之初,是专修外国语的学校,学生都是从满族亲贵中选取的十三、四岁的少年。初创时只有英文馆,后又增添了法文馆、俄文馆、东文馆和德文馆,又在1866年增加天文算学馆,讲习天文、算学。自增设算学馆开始,同文馆变为综合性学校,学生仍从满族贵族中挑选,但条件有所提高。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时停办,1902年并入京师大学堂。京师同文馆的主要特点有:①课程中外语居于首位,后课程有所增加,又开设了算学、化学、万国公法、生理、天文、物理等科目,此外,汉文经学贯穿始终;②特别重视对学生封建道德习惯的培养,此外还向学生灌输殖民主义思想;③在学校管理上,受外国列强的控制,学校的经费、校长教员的聘请以及管理大权都由外国人控制。
京师同文馆既有封建性,又有殖民地性,是清朝政府和外国资本主义在教育上相互结合的产物,同文馆和它以后出现的一批洋务学堂是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的开端。它不仅具有了新的办学形式,而且在由外国语学校演进为综合性学校以后,增设了一系列自然科学课程,使科学教育正式列入中国教育制度之中,教育向前迈进了重要的一步。京师同文馆和其他的洋务学堂在教育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2.癸卯学制[北师大2005研;北大2004)
答:癸卯学制是中国近代由国家颁布的第二个规定学制系统的文件,由清管学大臣张百熙和荣庆、张之洞拟定。1904年1月(清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史称“癸卯学制”,规定了各级各类学堂的目标、年限、入学条件、课程设置及相互衔接关系。癸卯学制从纵的方面可分三段七级,儿童从7岁入学到通儒院毕业,全部学习时间共25~26年。其中,小学教育9年(包括初等小学堂5年、高等小学堂4年两级);中学堂5年(一级);高等教育11~12年(包括高等学堂或大学预科3年、分科大学堂3~4年、通儒院5年三级)。横的方面有师范学堂和实业学堂。师范学堂分为初级和优级;实业学堂分为初等、中等、高等。此外,还设有实业补习普通学堂和艺徒学堂及译学馆。
该学制突出体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其实业学堂和师范学堂各自成系统,增加了幼儿教育机构,系统更周密完备,对以后学制的组织形式影响较大。癸卯学制虽然具有资本主义教育的形式,但并没有脱离封建教育的精神。而且这个学制从学校体系、课程设置、教育行政组织都抄自国外(主要是日本),不符合中国实际,并特别重视外语教学,所以它又具有半殖民地教育的特性。
4.《大同书》
答:《大同书》是康有为在晚年出版的一部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代表作,全书约20万字,共30卷,分为10部。在书中,康有为构造了一个大同式的社会理想蓝图,没有国家、没有阶级、没有家庭,全世界人类尽为平等,是一个具有高度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社会。在大同社会中,设“育婴院”、“小学院”、“中学院”、“大学院”,分阶段进行教育,男女平等接受教育。全书从大同社会的政治原则、经济基础、社会结构以至社会道德风尚等方面,详细而系统地描绘了康有为理想中的未来人类社会的美景。《大同书》里的教育理想,虽然也反映了一些封建主义的教育思想,尤其是德育方面,含有封建主义的色彩,但是总体来说,其实质是以资本主义教育制度为蓝本而加以理想化,甚至带有空想社会主义的色彩。虽然在当时不可实现,但是也包含着一些合理的成分和科学的内容,如男女平等教育、义务教育、注重年龄特征、强调校舍的选择等。
 
三、简答题
简评严复关于学习西学的主张。[北京科技大学2005研]
答:严复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地介绍和传播西方资产阶级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启蒙人物,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寻求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他的教育著作和教育实践中都深刻体现出他力主学习西学的思想。
(1)严复关于西学的主张
①提倡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在教育方面,严复极力提倡学习资产阶级新学,即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他认为这些学问是变法救亡的急务。他指出,中国要变法自强,就不能离开科学,尤其不能脱离自然科学。
他主张全面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和社会政治学说,他认为洋务派讲的西学,不过是抄袭西方资本主义的皮毛,诸如天文、算学、格致、枪炮、机器等,这不是西学命脉。他指出真正的西学,要包括西方的“民主”、“政体”、“科学”。他不赞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提法,认为体和用是不可分的,中学与西学各有不同。他指出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两立,合之则两止。
②主张学习西方科学家的研究方法
严复不仅提倡学习西方的科学知识,而且主张效法西方科学家的研究方法。他认为西方科学家做学问的基本精神是“实”与“用”,就是要根据客观事实探求真理,贯彻学以致用的精神。他批评中国传统做学问的方法,是靠读死书而“穷理”,人们的精力全消耗在训诂注疏上,只能败坏了人才。他强调要读活书,读天地本原书,读五字书,把客观的自然现象作为研究对象 ,这才是求知得智的真正源泉。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方面,严复特别提倡实验的方法。
(2)对严复关于西学主张的评价
从严复对西学的态度上看,有“全盘西化”的倾向,过于忽视中国传统学说的作用,这是他的局限之处。但在当时多数人都好古忽今,固步自封的情况下,他积极提倡学习西学则有重要的历史进步意义。维新变法失败后,他又逐步走向复古主义的道路,表现出其主张的不彻底性。
但严复的回归不同于纯粹的复古派,因为他始终对西学持肯定态度。他认为任何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沉淀于民族心理、民族意识之中,中国必须修古而更新之,以传统文化为基点,以西方文化为参照,才具备可能性、可行性。中国在吸收西方文化的同时,不能抛弃自身特定的价值尺度和思维模式,要注意振奋民族精神,呼唤民族意识。虽然严复在一些主张上有一定的片面性,但他提出的这种中西文化融合观点,对于建设当代中国文化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四、论述题
分析评价以康有为、梁启超和严复为代表的戊戌维新派对中国教育改革的贡献(可以其中的任何一人或两人为代表)。[上海交大2001研]
答:甲午战争后,随着近代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早期改良主义思想迅速演变成为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维新派出现了,他们希望在不触动封建统治基础前提下,进行自上而下的和渐进式的改革,从而改变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及文化教育,以抵抗外国侵略,发展资本主义。
(1)维新派的基本主张
维新派竭力联合社会上层力量,以教育为改革突破口,在文教领域内掀起了声势浩大的维新运动。以康有为、梁启超、严复为代表的维新派,在猛烈抨击洋务派的教育思潮的同时,却又自觉地成为洋务派学习西方教育的传人。他们大力提倡开发民智,普及教育,培养新民;主张不仅要学习“西文”、“西艺”,更要重视学习“西政”,提出在全国建立相互衔接的三级学校教育制度等。维新派的教育思潮颇具特色,它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教育史的思想内容,起到了一种启蒙作用、解放思想的作用,它为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其作用具体表现在:
①戊戌维新派要求打破封建地主阶级一个阶级的专政,要参与政权,实现君主立宪。为此,他们在思想意识上,努力输入西方资产阶级的伦理道理观念,以西方某些民主观点,来反对封建专制思想,特别是君权思想。
②维新派主张学习西学,包括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他们批评“宋学义理”、“汉学考据”和“词章”之学,认为这些被封建统治者提倡的“中学”无实无用,只能培养俗儒、鄙夫。
③戊戌维新派认为欲救中国,必须开民智,培养人才,这就必须废除八股,改变科举制度,建立资本主义的教育体系。维新派按照资本主义教育制度,提出了在中国建立学校体系的主张,对于改革封建官学、私学、书院等也都提出了具体建议。
(2)康有为对中国教育改革的贡献
①他认为历史是变化发展的,根据他的“张三世”说,认为中国应该由封建主义的君主专制制度向资本主义性质的君主立宪制转化,转化的关键是变法,变法的第一步在教育。他强调教育在国富民强中的重要作用。在人才培养上,他认为学习可以改变人的善恶,这是继承孔子“性相近,习相远也”的思想。
②他主张变革科举,废除八股。他认为当时的科举制度立法过严,用八股、试帖、楷法这一套严格规定了考试的内容、体裁、甚至答卷的字体,束缚了士子的头脑,闭塞了民众的心智。他主张文试要“立废八股”、“罢试帖”、“勿尚楷法”,以中国文学、策论、外国科学代之。武试要停止弓刀步石及旗兵弓矢,用武备学校培养人才。为打破以科举、八股为中心的旧教育,他还曾力倡派游学、译西书,学习西方的科学文化知识。
③他强调兴办学校,建立资产阶级性的教育制度。他认为只有遍设各学,才能才艺足用,达到救国救民的目的。他曾介绍欧、美、日、德兴学的情况,指出具体办法是请皇帝下诏:遍令省、府、县、乡兴学;在北京设立京师大学堂。他还主张立海、陆、医、律、师范各专门学。
④他撰写了《大同书》。在书中,康有为攻击了社会不公平现象,提出去国、去家,实行男女平等的主张。他还在书中论述了他设想的理想学制,并强调这一教育制度是每个社会成员都有权享受的,并且皆为公费。
(3)严复对中国教育改革的贡献
①严复重视教育的作用。他主张采用和缓的教育救国的方法来挽救中国的厄运。他认为中国要实现富强,具体途径就是三育救国,即鼓民力、开民智和新民德。其实质是要用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平等的道德观念,代替封建的伦理道德;用资产阶级的德、智、体三育武装国民,取代以儒学为中心的封建教育。
②他提倡学习资产阶级新学,即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他认为这些学问是变法救亡的急务。他不仅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知识,而且主张效法西方科学家的研究方法。在自然科学研究的方法上,他还特别提倡实验的方法。
③为全面学习西学,他主张改革中国旧教育,建立新的教育制度。严复主张培养人才,先重中学,打好根底,自中学就以西学为主,到高等学校及留学都主要是研习西学,希望以西学逐渐代替中学。这种主张对中国新学制的产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1.2  课后思考题详解
1.简述辛亥革命前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教育活动。
答:参见本章复习笔记。
2.述评资产阶级革命派建立的学校。
答:参见本章复习笔记。
3.评述南京临时政府颁行的教育方针。
答:参见本章复习笔记。
4.简述壬子癸丑学制的架构并予简评。
答:参见本章复习笔记。
5.试评教育上复古与反复古的斗争。
答:参见本章复习笔记。
6.北洋军阀政府的复古教育主要体现在哪几方面?
答:1912年4月,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临时政府迁到北京,袁世凯纂夺了革命政权,建立了北洋军阀政府,大力推行复古主义教育。其主要措施如下:
(1)恢复封建买办的教育宗旨
1915年1月,袁世凯以大总统的名义颁布《颁定教育要旨》,其教育宗旨,在《颁定教育要旨》中,被进一步概括为十八个字的七项要旨,即爱国、尚武、崇实、法孔孟、重自治、戒贪争、戒躁进。这十八个字的教育要旨,只不过是l906年清学部颁发的“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的教育宗旨的翻版,它依然是封建买办性质的,只是增加了直接反对革命党人的条目。以“戒贪争”、“戒躁进”对付资产阶级的民主运动,以“法孔孟”恢复封建道德,否定了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平等的道德。因此,袁世凯《颁定教育要旨》的颁定,是教育上的大倒退。
(2)恢复尊孔读经
袁世凯在政治上实行专制独裁,在文化教育上便掀起了一股尊孔读经的逆流,为其复辟帝制大造舆论。他不仅赞扬封建遗老们攻击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新文化的行为,恢复学校祀孔典礼,还亲自率领百官到孔庙祭孔。并规定:“中小学校修身国文教科书,采取经训,以保存固有之道德。”“中小学校均加读经一科,按照经书及学校课程分别讲读,由教育部编入课程。”高等学校则将设经学院,按经分科,专以阐明经义发扬国学为主,与此同时,还要求各省设经学会,以讲求经学,并培训经学教员。封建儒学的教育内容在学校大力恢复,便取消了民国初年教育上反封建的改革。
(3)实行双轨制,恢复等级性、封建性
1915年,北洋军阀政府,相继颁布《国民学校令》、《高等小学校令》、《预备学校令》,规定小学实行双轨制,一轨是实行义务教育的“国民学校”,学习四年,以劳动人民子女为对象;一轨是为升学办的“预备学校”,以有产阶级子女为对象,学习七年,附设在中学内。中学实行文实分科,《特定教育纲要》中指出,中学“取法德制分为文科、实科二种”。高等学校添设经学院,单独建制,按经分科。女子教育强调贯彻“贤妻良母主义”,女子教育只重师范及职业两科。还规定只可在初小实行男女同校,自高小就要分设。女子教育变得充满浓厚的封建色彩,明显地复古倒退。
袁世凯在教育上的复古主义措施,是一种历史的倒退,是为其复辟帝制服务的。
7.述评蔡元培关于教育方针的主张。
答:蔡元培在哲学思想上受康德二元论的影响,把世界分割成现象世界和实体世界两部分。从这种世界观出发,他把教育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属于现象世界,包括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及公民道德教育;一部分属于实体世界,包括世界观教育与美育。以后,他又说普通教育的目的,应该“养成健全的人格”,提出“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1)军国民教育
军国民教育,即体育,一方面是当时形势,需要举国强兵之制,必须有这种教育,另一方面体育又是养成完全人格所必需,主张完全人格,首在体育。
(2)实利主义教育
实利主义教育即智育。实利主义教育主要给人以各种普通的文化科学知识,发展实业的知识和技能,以及一定的职业训练。进行实业主义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民的富裕程度,增强国家的财力,这样才能在世界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公民道德教育
公民道德教育即德育。蔡元培认为军事体育和实利主义教育虽是“强兵富国”之道,但是,仅有两者还不够,还必须有公民道德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实际上就是在提倡自由、平等、博爱的资产阶级道德观念。
(4)世界观教育
世界观教育属于实体世界,是“超轶乎政治的”。他认为世界观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超轶乎现世之观念,而达于实体世界之最高精神境界。蔡元培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首倡世界观教育,并认为世界观教育是教育的终极目的。他倡导世界观教育是引导人们去追求真理,追求有价值的人生。
(5)美感教育
美感教育亦称美育。蔡元培非常重视美育,他认为美育是引导人从现象世界过渡到实体世界的桥梁。他指出进行美育教育的课程很多。音乐、美术、游戏、手工属于美育,其他课程如文学、数学、物理、化学也都有美育的因素。
蔡元培强调普通教育的目的在于养成健全的人格,因此他倡导五育并举,认为五育一样重要,都不可放松。他提出的德、智、体、美等几育平均发展的教育方针符合当时历史的要求,是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教育宗旨的否定。而且这几方面的教育也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规律,对后世有重要的启发借鉴意义。
但是,蔡元培所提出教育方针的思想基础是唯心主义的,在具体解释各种教育,如德育、美育时就不免掺杂某些唯心主义的色彩。
8.述评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主张和对北京大学的改革。
答:参见本章复习笔记。
11.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
一、选择题
1.“壬子癸丑学制”中,有关实业教育体系有(  )学校。
A.一类 B.两类
C.三类 D.四类
2.为体现资产阶级民主精神,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明确规定中小学校课程中必须(  )。
A.废止读经课   B.废止修身课
C.开设公民课   D.开设法制课
3.下列不属于蔡元培改革北大所提出的措施的是(  )。
A.推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
B.调整系科结构,改革教学制度
C.设立校董,确立校长负责制
D.改革管理体制,实行教授治校
4.把基督教精神加进教科书,控制教科书编纂权的机构是(  )。
A.教科书编纂委员会 B.中华教育会
C.全国基督教教育会 D.中华基督教教育会
5.帝国主义进行文化教育侵略的联合组织是(  )。
A.教科书编纂委员会 B.中华教育会
C.全国基督教教育会 D.中华基督教教育会
6.美国炮制“庚款兴学”的目的是(  )。
A.促进中国教育发展  B.培植高等华人,以华制华
C.促进中美友好交流  D.花掉这笔钱
7.蔡元培北大改革,成立的最高立法和权力机构是(  )。
A.董事会  B.立法委员会
C.评议会  D.学术会
8.民国教育方针的核心是(  )。
A.美感教育   B.军国民教育   C.实利教育   D.道德教育
9.“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出现在蔡元培的(   )一文中。
A.《开会词》  B.《教育独立论》
C.《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  D.《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
10.民国初期颁布的第一个学制是(  )。
A.癸卯学制   B.壬子癸丑学制
C.壬戌学制   D.壬寅学制
11.下列说法不符合民国初年颁布的课程标准的是(  )。
A.中学校的外国语以英语为主,特殊情况也可选择其他语种
B.师范学校中教育类的课程所占比重较大
C.各类课程标准突出了近代学科的地位
D.课程设置还没有体现民国教育方针
12.“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这体现了蔡元培主张(  )。
A.教育独立  B.教授治校  C.思想自由  D.文理沟通
参考答案:
1.B  2. A  3.C  4.A  5.D  6.B  7.C  8.D  9.C  10.B  11.D  12.C
二、名词解释
1.《教育独立议》[华中师大2003研]
答:《教育独立议》是我国著名资产阶级民主教育家蔡元培论述教育问题的一篇文章,写于1922年。他认为“教育事业当完全交与教育家,保有独立的资格,毫不受各派政党或各派教会的影响。”教育事业须超然于各派政党、各派教会之外。为实行超然教育,他提出下列办法:①“分全国为若干个大学区,每区立一大学”,凡区内各项教育都由大学办理;②“大学的事务,都由大学教授所组织的教育委员会主持,大学校长也由委员会举出”,“由各大学校长,组织高等教育会议,办理各大学区互相关系的事务”。教育部“不得干涉各大学区事务”,“教育总长必经高等教育会议承认,不受政党内阁更迭的影响”;③大学不设神学科。“各学校中,均不得有宣传教义的课程,不得举行祈祷式”,“以传教为业的人,不必参与教育事业”。

相关话题/中国简明教育史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