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简明教育史 圣才考研复试笔记(非常详细)(9)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8-02-01
虽然颜元是打着古人的旗号批判传统教育的,但在当时“非朱子之传义不敢言,非朱子之家礼不敢行”的社会条件下,他无惧“身命之虞”,而敢于猛烈批判传统教育,尤其把抨击的矛头集中指向程朱理学,这是一种大无畏的勇敢精神。这在当时的思想界起了巨大震动。梁启超说颜元是当时思想界的大炸弹,这是颇有见地的。
2.阐述“经世致用”思想在教育史上的发展,并指出其教育价值。[复旦大学2003研]
答:“经世致用”是中国宋代后逐渐形成的一种提倡研究当前社会政治、经济等实际问题,要求经书研究与当时社会的迫切问题联系起来,并从中提出解决重大问题方案的治学思想,又称经世致用之学。其特点是以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从中发表自己的社会政治见解,并用于社会改革。“经世致用”思想在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价值。
(1)“经世致用”思想的发展
①南宋时浙东学派中以吕祖谦为首的金华学派提倡经世致用,主张治经史以致用,反对当时的理学家奢谈心性命理的空疏之学,但金华学派对朱陆理学的争执却采取了调和折衷的态度。同一时期,以薛季宣、陈傅良、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和以陈亮为代表的永康学派,把经世致用之学与功利之学结合起来,对理学的空谈作了猛烈的批评。
②明末清初,经世致用之学大兴,形成了一股有影响的社会思潮,代表人物有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李颙、颜元、李塨、王源等等。清初学者在总结明亡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深感明末学风的空疏不实,对国家、民族造成了极大的灾难,“书生徒讲义理,不揣时势,未有不误人国家者”。他们要求学术反虚就实,提倡经世致用的真学问和“以实为宗”的新学风。他们学风的特点是:务当世之务,康济时艰,反对脱离社会实际;勇于任事,不务空谈,“生存一日当为民办事一日”;致力于创新,绝不蹈袭古人;实事求是,注重调查研究。他们的研究范围,几乎涉及社会问题的一切方面,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国家、民族、法律、边疆、地理、人情、风俗、自然科学等等,“事关民生国命者,必穷源溯本,讨论其所以然”。他们以社会问题为中心,在救世济时的思想指导下,提出了解决当前社会问题的各种方案:政治上,猛烈地批判封建专制制度,揭露封建专制君主的罪恶,并提出了一些带有初步民主启蒙因素的主张,如黄宗羲“公其是非于学校”、顾炎武“庶民干政”的主张。经济上,针对封建的土地兼并,提出了各种解决土地问题的办法。这些办法都贯串着“均田”的精神。他们提出的“均田”虽与农民起义提出的“均田”有根本不同,但表现出对农民问题的关心和同情。教育上,他们激烈地批判束缚思想的科举制和八股时文,注重学校教育,要求培养出真正有学问有实际能力的有用人才。哲学上,他们各有所宗,各有所创,呈现出思想活跃的局面。
③清末,封建的清政府腐败无能,帝国主义的侵略日益加深,国家面临着生死存亡的严重局面。在这种情况下,经世致用之学,再度兴起。其代表人物是魏源、龚自珍以及稍后的康有为。他们以今文经学为主干,继承和发展了明末清初的经世致用精神,借经书的所谓“微言大义”宣传自己社会改革的主张,在救亡图存的旗帜下,揭开了历史的新篇章。
(2)“经世致用”思想的教育价值
①经世致用教育思潮使中国传统教育所潜伏的适于社会转型的变异基因更为明朗,为中国教育实现由旧而新的历史转型开启了道路。中国封建传统教育,受着儒家教育思想的支配与制约,表现为一种与西方教育完全不同的独立的发展体系。因此,以往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中国传统教育,在其外型上,呈现出一种自我完善的封闭型模式,而在其内部,却蕴藏着十分活跃的变动因素。这种活性因素,不仅能使教育处于历史的转变或转型时期,因政治和经济发展变化的需要,而对外来文明进行适度的融合和包容,而且也能根据社会的变异而自我调整、推陈出新,激发和引动自身对现实做出一定的批判和反省,不断地为适应变化着的社会而转化。
②明清之际出现的启蒙教育思潮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相应反映,就显示出了这种转化的趋势。其时西学伴随传教士来华而催发中国教育领域形成一股重视研习西方科技的“实学”之风,为中国教育向近代转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是,由于中国当时的传统观念和文教领域高压政策过于厚重,后来又转而闭关自守,使已东渐的西学发展中断,已兴起的实学教育思潮受到了阻滞而转为潜流,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的转化也随之停滞。然而,已经转为潜流的实学教育思想并非完全消失,而是一遇到合适的环境,就会重新萌发,并以一种新的态势表现出来。
③从对自身民族的教育传统的态度来看,无论其否定的内容还是勇于批判、反省的精神,经世致用教育思潮都是对明清之际启蒙教育思潮的继承和发展。尤其在扬弃传统教育时,它沿续了实学教育思潮对于“实学”的注重,对于西学“科技”的讲求,对于“义理”、“考据”、“辞章”等学问的非议,以及对于八股取士制度的批判等等,都体现了由中国传统教育向近代新型教育的自我转化,使传统教育中适于社会转型的变异基因更为具体而明朗。
④经世致用教育思潮,因其在中国教育思想领域中开始注意对西方文明的认同,故此成为中国教育实现由传统而转入近代即由“旧”转而为“新”的模式之转型起点,中西两大文明就在这一教育模式转型起点之处开始了历史的汇合,所谓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的道路也就由此而在思想认识上得以开启。
3.试述王夫之的教学理论及其现实意义。[天津师大2006研]
答:(1)王夫之的教学理论
王夫之认为,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居于主导地位,既有善教、乐施的教师,必有善学、乐受的学生。当然,学生也不是消极被动的,他们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的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他们的自觉。因此,王夫之又认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是向学生指明如何“进善”,而“进善”的实现,则完全依靠学生的“自悟”。在王夫之看来,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觉的学习过程。他的这一思想,正确地揭示了教学活动的本质,值得我们重视。鉴于上述认识,他提出了若干关于教学的具体主张,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因人而进”。王夫之指出,学生之间存在着个别差异,他们“质有不齐”,有刚有柔,有敏有钝;“志量不齐”,有大有小;德性不同,有优有劣;知识不等,有多有少。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有针对性地施教,即“因人而进”。正因为要“因人而进”,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应该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王夫之还认为,实施“因人而进”的关键在于熟悉、了解学生,对于深入了解学生,他的这些观点对我们在实际教学当中因材施教提供了理论依据。在现实中,作为教师,应通过平时考察学生的品质,询问他的志向,观察他的行为等途径了解学生的特点,然后才能有的放矢地施教。
②“施之有序”。王夫之认为,事和理都有序,人的能力也是逐步发展的,因而教学也应该按顺序进行,即所谓“施之有序”。他把“立教之序”分为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的教学内容分别为:第一阶段是教学如洒扫、应对等粗小之事;第二阶段是教学如洒扫、应对等粗小之理;第三阶段是教学如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精大之事;第四阶段是教学如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精大之理;第五阶段是教学大小精粗之理的综合和统一。 在实际教学当中,作为教师,应当按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地教育学生。
③学思“相资以为功”。王夫之指出,人们获得知识的途径有两条,即学与思。对于学与思的关系,他的主张是:第一,学习必须虚心,要尽量吸取前人的宝贵经验,以丰富自己的学识;思则不应墨守古人的陈规,而要敢于独立思考,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第二,“学”和“思”两者不可偏废,必须紧密结合,学与思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在实际教学当中,作为教师,既要督促、勉励学生努力学习,也要启发、诱导他们养成勇于思考、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2)王夫之教学理论的现实意义
王夫之是明清之际杰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很有价值,除了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外,辩证法特色也非常鲜明。古代多数教育观点都是仅从一个方面而言,而王夫之则注重同时对教学双方提出要求或原则。例如学者当自勉,教者不俯从;学者立自修之心,教者因导之以顺;善教者必有善学者,欲人明者先自明等等,都是很值得认真地加以领会和汲取的。
在现实教育中,教师应当严格要求学生,绝不能降低标准迎合学生的苟安心理;学生更不能迁就自己,放任自己,一味让教师“俯从”自己的“易为”,而应立志自勉、主动自得,否则,只能陷入“不知不能”的悲境之中。而他那始终不渝的爱国主义精神,孜孜不倦、勤勉自得的求学精神,居茅屋、处荒凉不畏险恶的刻苦教学的精神,是值得后人学习和发扬的。
9.2 课后思考题详解
1.试述清末封建教育的衰落及向近代教育转型的历史趋势。
答: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与此同时,封建传统教育日益空虚无用。封建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型就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
(1)清末封建教育的衰落
鸦片战争前后,清朝已成为一个衰老的封建帝国,教育仍沿用旧制,日益空疏、腐败,各种矛盾加深。
①科举制度的腐败。清末科举流弊百出。“四书”中可以出的题目大多出尽,于是便硬编出很多偏题、怪题,甚至把经书上毫无相关的词拼在一起命题作文,考试严格规定文章必以八股为体裁,书写字体必用小楷。士子即使是考上了进士,亦多无真才实学。而不学无术,花钱买取功名的现象也很常见。
②官学名存实亡,私学教育也空疏腐化。清末在教育制度上,中央设国子监,地方有府学、州学、县学、书院,此外还有义学、社学、私塾。但这些学校,大多徒具其名。并且学校与科举紧密相连,只有府、州、县学的生员,才有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官学成为科举的附属。当时,遍布全国各地的各种形式的私塾,倒是清代士子真正读书受教育的地方,但教育内容仍以儒家经典为中心,士子苦读多年,同样无真才实学。
③实行思想钳制,大兴文字狱。为了维持摇摇欲坠的统治,清朝政府极端顽固守旧,闭关自守,对知识分子实行高压政策,进行思想钳制,不允许有任何新思想产生。他们大兴文字狱,强调读书士子必须遵守“圣谕广训”、“卧碑”等。在学术上,极力推崇义理学、考据学、辞章学,把这些定为学术正统,其他黜为异端。尤其推崇义理之学,将之视为儒家正宗,成为统治阶级的代表思想,特别提倡程朱学说,朱熹注的《四书》和程朱一派解释的《五经》,成为科举考试的标准,也是学校教学的依据,其他学派均视为邪说。考据之风沿续到清末也很盛行,专讲古代训诂名物,校勘古典经籍,引导学者专钻故纸堆,脱离现实,保全自己。
(2)封建教育向近代化转型的历史趋势
①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是中国封建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型的最根本的社会原因。资本主义列强用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社会遇到了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一个经过长期缓慢发展的古老的封建社会,一步一步地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中国社会进入了近代时期。政治上大一统的中央集权被打破;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宗法家族制度的经济基础被破坏;思想观念上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体系失灵,无论怎样“克己复礼”、“忠君重道”均无法抵制洋枪大炮;只通过科举选取封建士大夫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符合新形势对人才的要求。
②传统教育的空虚无用是其向近代教育转型的直接原因。随着中国社会的巨变,传统的教育日益显示出其不合时宜。封建的教育制度和教育内容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也不能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合格的人才。随着中国国门被打开,传统的教育观念与教育制度、内容、方法等都将受到难以避免的冲击,它必然也必须向近代教育转型。
2.简述太平天国对封建主义教育的冲击和文教改革。
答:参见本章复习笔记。
3.试述资本主义列强对华的文化教育侵略及早期教会学校的特点。
答:参见本章复习笔记。
4.简述龚自珍对清末教育的批评和改革的主张及意义。
答:龚自珍是清末改革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其在文化教育方面的主张很具有代表性。
(1)龚自珍对清末教育的批判和改革的主张
①在教育上,他反对教育脱离实际,主张经世致用。他批评当时教育出来的人,都是些无识无学而又狂妄自大的人,对当时教育进行无情地讽刺与揭露。
②对于科举制度,他指出科举制度已到了穷途末路。
③他主张应该研究有价值的学问,甚至要学西洋奇器,以武力抵抗外敌。他主张学习外国科学知识,以富国强兵。他认为应该从空谈心性的“宋学”和烦琐的考据之学中解脱出来,研究实际问题,参加实际斗争。他呼吁要改功令,以收真才,提倡用政治、经济方面的实际问题考试学生,了解其通达古今时事与否。
(2)龚自珍教育改革主张的意义
由于阶级和历史的局限,龚自珍虽然还提不出超越封建传统教育思想的改革意见,但他提出的对封建教育的批判和改革的主张,具有开晚清一代新风的意义,不但影响了与他同时代的知识分子,而且一直影响到l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人士。
5.简述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内涵及意义。
答:魏源是清末地主阶级改良派的代表人物,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1)“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内涵
“师夷长技”就是学习西方的长处,“制夷”就是抵抗西方侵略,战胜敌人。即学习西方的先进军事科技,以强国御侮。“夷之长技”,他认为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但他又反对只着眼军火,指出:“人但知船炮为西夷之长技,而不知西夷之长不徒船炮也。”其他如民用工业、自然科学也在其列。
(2)“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意义
①“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提出,一方面是在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为探索强国御侮之道而提出的;另一方面意味着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注目世界,探索新知,开近代学西方之先河,也是当时知识界解放思想进而向西方学习的开端。他这些主张,不仅打破了当时学术界、教育界的沉闷气氛,而且概括了当时先进人士的思想特征,是中国近代教育思想领域“中学与西学之争”的起端。
②魏源对传统教育的批评和改革教育的主张,有开一代新风的意义,具有重大的思想启蒙作用,敲响了中国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型的钟声。
6.试述洋务学堂的设立及意义。
答:(1)洋务学堂的设立
参见本章复习笔记之“创办新式学堂”。
(2)洋务学堂设立的意义
①西文西艺的引进,宣告了向传统教育的挑战,它在封闭僵化的封建教育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预示着传统教育的最终灭亡。它既表现了曾经闭关锁国的中国人对西方文化教育的开放性的认识,也体现了对西方文化教育的引进、汲取的信心。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争得了一定的合法地位,促进新教育制度的建立.
②导致了中国人才培养目标,规格的变化,抨击以科举为中心的传统教育的空疏无用,导以实学、实效人才的培养。洋务学堂的问世,从课程改革上冲破“道本器末”的原则束缚的同时,也导致了中国在人才培养目标,规格上的变化,培养出一批掌握西方实学,技艺之学的人才。
③在客观上动摇了“中学”的主体地位。洋务派开设洋务学堂之初,只是为了培养一批懂得近代知识的人才来为挽救危机四伏的清王朝统治,但是实际上,洋务学堂的开办促进了西方文明中深层的部分的引进及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转变,为我国维新思想的孕育和维新运动的兴起起了铺垫作用。
7.试述洋务运动时期公派留学教育的实施及评价。
答:参见本章复习笔记。
8.简述张之洞的主要教育活动。
答:参见本章复习笔记。
9.述评张之洞的教育思想。
答:参见本章复习笔记。
9.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
一、选择题
1.《海国图志》一书中,明确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这部书的作者是( )。
A.龚自珍 B.林则徐 C.魏源 D.冯桂芬
2.“不拘一格降人才”是( )提出来的。
A.龚自珍 B.林则徐 C.魏源 D.冯桂芬
3.指出民生日用的知识都是世人应当学习研究的是( )。
A.龚自珍 B.林则徐 C.魏源 D.冯桂芬
4.( )被誉为“清末看世界的第一人”。
A.龚自珍 B.林则徐 C.魏源 D.冯桂芬
5.太平天国的教育具有什么性质?( )
A.政治性 B.世俗性 C.军事性 D.宗教性
6.在中国设立的第一所教会学校是( )。
A.马礼逊学堂 B.徐汇公学 C.崇信义塾 D.格致书院
7.洋务学堂的主要类型不包括( )。
A.外国语学堂 B.军事学堂
C.科技学堂 D.文艺学堂
8.最早建立的军事学堂是( )。
A.广东实学馆 B.天津水师学堂
C.上海江南制造总局 D.福建船政学堂
9.“中体西用”思想的根本局限是( )。
A.只学习西方的科技 B.只学习西方的政治
C.封建制度的存在 D.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
10.中国近代最早设立于企业中,旨在培养技术人才的教育机构是( )。
A.江南制造局操炮学堂 B.福建船政学堂
C.湖北矿务局工程学堂 D.福州电报学堂
11.下列不属于洋务教育的活动的是( )。
A.举办新学堂 B.派遣留学生
C.转变教育观念 D.学习西方教育制度
12.近代中国第一所实施班级授课制的官办新式学堂是( )。
A.京师同文馆 B.湖南时务学堂
C.福建船政学堂 D.上海广方言馆
参考答案:
1.C 2.A 3.A 4.B 5.D 6.A 7.D 8.B 9.D 10.B 11.D 12.A
二、名词解释
1.马礼逊学堂[华中师大2004研]
答:马礼逊学堂是美国基督教徒布朗为纪念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创办的一所教会学校,是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开办的最早的学校。1839年,布朗在澳门创办了马礼逊学堂,属小学程度。1842年,该校由澳门迁至香港,发展为中小学,采用英语教学。校长为布朗,教师除布朗夫妇外,还聘请一个中国人教中文。课程除宗教外,还有中文、算术、生理学、地理、历史、英文、化学等。开办初期,颇受各方人士重视,校务发展顺利。1849年,马礼逊学堂因受到官方和教会的双重压力而停办。
2.《资政新篇》[南京大学2003研]
答:《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洪仁玕于1859年撰写的重要文献。作者根据当时太平天国的革命形势和在香港、上海等地学到的西方文化知识,写成这本书,呈送给洪秀全,希望通过实施这一方案,挽救革命,使太平天国独立富强。其主要内容包括:批判封建文化习俗;强调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文化教育与科学技术;提出“德才兼备”的教育目的和“三宝”的教育内容;主张办新式学校,赞赏西方教育制度。《资政新篇》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但由于缺乏社会条件和阶级基础,未能付诸实现。
3.中体西用
答:中体西用是清末教育思潮,洋务教育思想的核心。它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简称。洋务派代表人物张之洞在《劝学篇》中,首次从理论上加以系统总结和阐述。所谓“中学”,即中国传统学问的总称,主要内容是中国经史之学,其核心是孔孟之道和儒家纲常伦理道德学说。所谓“西学”,即西方先进的文化科学技术知识的总称,包括西文、西政和西艺。西文指语言文学;西政包括学校、度支、赋税、武备、律例、通商等制度;西艺则指算、绘、矿、医、声、光、化、电等科技知识。其实质是要以西方的科学技术,巩固传统的封建主义政治文化的地位,达到维护清王朝统治的目的。
4.洋务教育
答:洋务教育是19世纪60年代至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期间,中国洋务派推行的旨在拯救清朝封建统治的教育活动,是洋务运动的重要方面。主要活动分两部分:一是兴办新式学堂,自同治元年(1862)京师同文馆起,先后办学22所,分3类:①同文馆或广方言馆(外国语学校);②武备、水师学堂(军事学校);③船政、机械、电讯学堂(技术学校)。新式学堂主要培养一批买办、翻译和陆海军军官、士兵,也训练工业技术人员。二是办理留学教育,派遣学生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学习军事、技术和自然科学。1872年,曾国藩、李鸿章接受容闳倡议,联名奏请清政府选派幼童赴美留学,此后即由容闳带领幼童赴美,此即中国近代派遣的第一批官费留学生。光绪二、三年(1876、1877),又继续派遣学生到德、英、法等国学习陆军、海军和造船等。洋务派举办的学堂,无统一的学制,未形成学校系统。教学内容除“四书”、“五经”等外,主要是“西文”和“西艺”,比旧学堂讲求实用。并开始将近代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知识和技术学科作为课程,有些学堂还学习万国公法、外国史地等人文科目。洋务教育建立了一套有别于封建主义的学校管理制度,对招生、考试、学习的年限、经费来源以及学生毕业后的任用等都有详细规定。它提出“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突破了传统中体中用的思想框架,成为中国近代教育的肇始阶段。
三、简答题
1.简述洋务学堂的特点。[浙江大学2006研]
答:洋务学堂是洋务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培养洋务活动所需要的翻译、外交、工程技术、水陆军事等多方面的专门人才。其特点表现在以下方面:
(1)洋务学堂有别于传统的学校形式,表现出一定的优越性
①洋务学堂的培养目标是造就各项洋务事业需要的专门人才,广泛分布于外交、律例、水陆军事、机械制造等诸多领域,它们属于提供专门训练的专科性学校。大多数洋务学堂都带有部门办学的性质,是具体洋务机构的组成部分或附属单位,直接针对本部门和机构的需要培养人才。这和传统学校培养科举入仕的人才有所不同。
②在教学内容上洋务学堂以学习“西文”、“西艺”为主,课程多包括外语、数学、格致、化学等一般性课程以及和各自专业相关的科学技术课程,注意学以致用。区别于传统学校的经史义理和八股文章。
③在教学方法上,洋务学堂比较能按照知识的接受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内容,重视理解,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偏重死记硬背的传统学风。洋务学堂注意教学中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很多学校都安排有实践性课程,有的还建立了实习制度,不像传统学校完全把学生禁锢在书斋之中。
④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洋务学堂普遍制定有分年课程计划,确定了学制年限,采用班级授课制,突破了传统的进度不一的个别教学形式。
(2)洋务学堂是封建制度的产物,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
洋务学堂是套种在传统封建体制边上的幼苗,植根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土壤,难脱其桎梏和影响,表现出新旧杂糅的特点:
①洋务学堂是洋务大臣们各自为政办起来的,零星分散,缺乏全国性的整体规划和学制系统。学校与学校之间是相互孤立的,上下、同级之间没有形成规范的程度标准,没有明确的界限和衔接关系。
②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总原则下,洋务学堂必然在传授西文西艺的同时,不放弃四书五经的学习。
③洋务学堂为洋务大臣所办,但洋务大臣也是封建官僚,因此,对洋务学堂的管理也免不了封建官僚习气。并且,由于洋务学堂在西学课程的教学和相关环节的管理上都依赖洋人,洋人往往挟以自重,因此,难免在薪给、聘期、人员去留等方面受其牵制,影响学堂的正常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