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简明教育史 圣才考研复试笔记(非常详细)(10)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8-02-01
总之,洋务学堂以西方近代科技文化作为主要课程,在形式上也引入了资本主义因素,初步具备了近代教育的特征。在它产生之初,并未有意与科举为核心的旧教育体制对抗,甚至还乞求后者的容纳,但它产生之后,逐渐动摇和瓦解了旧的教育体制,实际启动了近代中国教育改革的进程。
2.为什么说京师同文馆是近代中国“新教育”的开端?[复旦大学2002研]
答:京师同文馆是中国第一所培养外国语译员的新式学堂,之所以说它是近代中国“新教育”的开端,其主要原因如下:
(1)京师同文馆是为了培养外国语译员而设立的专修外国语的学校,是我国最早的官办新式学校。初创时只有英文馆,后增设法文馆、俄文馆、德文馆和东文馆,1866年增设算学馆,这标志着同文馆开始变为综合性学校。此外,京师同文馆还增设了不少自然科学和实用技术科目,相互衔接。
(2)京师同文馆的课程,外语居于首位。规定馆中功课以洋文、洋语为要,洋文、洋语已通,方许兼习别艺。以后课程有所增加,儒算学馆设外语、算学、化学、万国公法、医学、生理、天文、物理。此外,汉文经学一致贯穿始终。
(3)学校的课程计划中注重外国语和自然科学课程的学习,前3年侧重外国语的学习,后5年偏重科学技术知识的掌握,没有“四书”、“五经”等传统科目。自开馆后,即以译西书为要务,先由外国教习翻译,后由学生襄助或自译。京师同文馆为戊戌变法前国内译西书的重要场所,另附设翻译处、藏书阁、天文观察台等。
(4)京师同文馆在重视学生传统封建道德习惯培养的同时,还向学生灌输殖民主义思想。如由外国教习讲的万国公法课,其中就有宣传强国压迫弱国的强盗逻辑,帝国主义分子还以宗教麻醉学生的思想。外国教员课上、课下向学生自由谈论基督,以兜售他们的“基督文明”。
(5)同文馆在学校管理上,受外国列强的控制。学校经费多由海关拨款,而海关则由海关税务司英国人赫德掌管,同文馆从学校经费到聘请校长教员都由赫德一手包办。管理学校的大权也逐步落到外国人手中,总教习为洋人,教员也以洋人居多。
(6)京师同文馆既具有封建性,又有殖民地性,是清朝政府和外国资本主义在教育上相互结合的产物,同文馆和它以后出现的一批洋务学堂,是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的开端。它不仅具有了新的办学形式,而且在由外国语学校演进为综合性学校之后,增设了一系列自然科学课程,科学教育正式列入中国教育制度之中,教育向前迈进了重要的一步。京师同文馆和其他的洋务学堂,在教育的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
三、论述题
1.论述清末科举制的特征及其弊端。[北大2004研,中山大学2006研]
答:科举制度是封建王朝的选士制度,它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人才。科举制度发展到清末,已经日益腐败,失去其应有的功能,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历史的发展潮流。
(1)清末科举制的特征
①科举考试的步骤更加繁琐,清代科举制度大体因袭明制,然而其考试办法比较前代更为繁杂而周密。正式科举考试仍为乡试、会试、殿试,但在正式科举之前尚有“童试”,这是参加科举考试的前提。考试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第一步称为“童试”,也可说是预备性考试,考生无论年龄大小皆称“儒童”或“童生”,先参加州县级考试,由州县长官主考,通过后称为“生员”,又名“庠生”,俗称“秀才”;
第二步称为“乡试”,是省一级的考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叫“大比”,一般在子、卯、午、酉年举行,因为考期定在农历八月,故又称为“秋闱”。乡试通过者称为“举人”;
第三步称为“会试”,是中央级的考试,由礼部主持,在乡试后的第二年,即丑、辰、未、戌年在京城举行。会试录取后被称为“贡士”;
第四步称为“廷试”或“殿试”,会试之后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参加殿试的贡士均能获取进士资格,出榜分为三甲:一甲赐进士及第,只有三名(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若干名;三甲赐同进士出身若干名。
清代科举考试,除上述正科之外,还曾开设不定期的特科,如“博学鸿词科”,“经济特科”,“孝廉方正科”等等,名目繁多,不胜枚举。清朝科举考试名义上是为满汉选取官员而设,但实际上满人做官靠特权或单独进行的八旗满蒙翻译考试,科举只是为汉官铺设的一道参加政权的阶梯,所谓八旗满蒙翻译考试,形式类似科举但要求较低。
②采用八股取士,愈发空疏、形式,命题更不合理,明清科举考试采用排偶文体,称为“八股文”。它有固定的格式和一系列清规戒律,有不少繁琐而苛刻的要求,专取《四书》、《五经》内容命题,内容诠释必须以程朱理学的注释为标准,不得自由发挥。
清代考试自小考到会试,试文均重在八股,八股文题必须取之于“四书”、“五经”,然而到了清末可出题都已出尽,为了避免士子剿袭成文起见,所以硬编了许多偏题、怪题。甚至把经书上毫无相关的词拼在一起命题作文,考试严格规定文章必以八股为体裁,书写字体必用小楷。
③科举制度的腐败舞弊司空见惯,清末科举考试制度达到了空前腐败的程度,科举制度营私舞弊现象非常严重。许多士子不读书、不作文、不写字,采用各种舞弊手段或干脆出钱买个监生、贡生甚至举人。一般知识分子如果没有靠山、门路,就很难有被录取的希望。在这种情况下,请托、重门第、通关节、贿赂、科场舞弊以及私门谢恩等等名利贪贿之风就公开泛滥起来,这严重地毒害了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败坏了学校和社会的风气。
(2)清末科举制的弊端
清末科举制日益空疏、腐败,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导致各种矛盾加深,流弊百出。
①清末科举制度摧残人才,很难选拔到真才实学之人。清末科举制度订立了一整套非常繁琐的考试步骤和程序,广大出生贫寒的知识分子要想做官,就必须沿着这条道路向上爬。复杂而周密的考试方法使想要以此作为进身之阶的知识分子把一生的宝贵时光都投入到准备和参加科考之中,他们被囿于科考这个狭小的圈子里。
科举考试的内容是八股取士,而且命题越发不合理,这使广大士子只能以应付这些形形色色的题目为务,不仅经世致用之学不能顾及,就是四书五经经义及文史书籍也不能基本弄懂。即使考中科举者,也多无真才实学。
而科举制度的腐败营私舞弊,又使一些家境优越但却不学无术的人通过金钱交易或凭借门第出身取得功名,这进一步阻碍了有用人才的选拔工作。
②清末科举制度使学校教育完全沦为科举的附庸,科举考什么,学校教育也跟着注重什么,这使学校教育完全屈从于科举的要求,在学校完全成为科举的预备机关的情况下,科举制度本身的种种缺点和弊端,也就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科举考试的内容局限于儒家的几部经典章句,考试方法又注重死记硬背。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学校的教学工作也就重文辞少实学,重记诵不求义理,充满了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的恶习。这阻碍了近代自然科学知识和新的教育教学形式的引进,阻碍了中国学校教育的近代化过程。
同时科举考试把读书、应考和做官三件事紧密联系起来,科举成了封建知识分子进入官场的阶梯,成为他们取得高官厚禄权势的最好门路。这种人生哲学支配了学校教育,严重影响着一般知识分子的思想。
③清末科举制度败坏了社会风气,科举考试的最终取舍权是由封建统治阶级所决定的,录取标准又多少以权势门第为转移,这使科举制度在其最初产生之时就为营私舞弊、贪污受贿打开了大门,而到了清末这种情况愈演愈烈,严重败坏了整个社会的风气。广大士子为了能够被录取,想尽一切办法去打通关节、抄袭作弊,这使得科举考试、整个官场和全社会都弥漫着这样一种贪污腐化之分,对社会的发展极为不利。
2.请用你的观点评价一下洋务运动后期“中体西用”思想对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影响。[上海交大2004研,复旦大学2001研]
答:“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简称“中体西用”,也称“旧学为体,新学为用”,是清末洋务派重要代表人物之一的张之洞的基本教育思想。这一思想集中反映在他的《劝学篇》中。这一思想,是洋务教育的中心,以后又成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制度的纲领。
(1)“中体西用”思想的基本内容
“中体西用”的基本思想是教育首先要传授经史之学,这是一切学问的基础,要放在率先的地位,然后再学习西学中有用的东西,以补充中学的不足。张之洞把中学的内容概括为经史子集。其中他尤其强调“明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重要意义。这是针对当时已经进入高潮的资产阶级维新运动中维新派提倡民权,反对君权,主张男女平等等思想而提出的。西学包括西史、西艺和西政。西史即西方各国历史;西艺包括西方的一些自然科学知识技能;西政则指西方的学校、通商办法、赋税管理等方面的制度。他还主张,小学堂应先学西艺,再学西政;大学堂则要先学西政,再学西艺,并且学习西艺的时间还要长于西政。
(2)“中体西用”思想的主要影响
张之洞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思想是一种调和“中学”与“西学”、旧学与新学的文化观、教育观,就其内涵来看充满矛盾的“二重思想”。
其主旨在于维护清王朝的封建政治制度和儒家纲常名教的至尊地位,学习西学的主张是为了适应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需要而提出的,并不是要建立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上的反动性是显而易见的。张之洞在维新变法前夕再次强调“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目的在于强化封建君主专制、反对政治改革。因而这一主张具有明显的保守性、反动性。但是,这一教育主张在客观上也促进了近代教育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它从理论上论证了西学的有用,为近代西学名正言顺地进入中国创造了依据。“中体西用”思想重视了知识分子的作用,肯定了科技知识是救时富强之实政;扩大了学习西学的范围,主张在更大规模上学习和引进资本主义教育制度。在封建旧文化根深蒂固的封建时代,如果没有维护“中体”的名义,要引进西学是根本不可能的。“中体西用”思潮的流行,给封闭僵化的封建文化打开了一个缺口,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争得了一定的合法地位,从而为中国近代社会的变革注入了新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
②把学校列为西政的首位,有利于学习引进西方的学校制度和教育理论。清末教育改革以“中体西用”为指导,废除了科举制度,建立了新的学制系统,制定了统一的教育宗旨,开办了大批新式学堂,推动了近代教育的发展。
③有选择性地向西方学习,有助于维护民族自尊心。“中体西用”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批判了传统教育,强调了“中学”的“经世致用”的成分。“中体西用”强调中学是一切学问的基础,强调只有在学好中学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掌握学习西学。其同时指出不能全盘吸收接纳西学,要有选择性地进行学习。其强调以中学为本,选择性地学习西学,有助于中华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维护。
总之,在当时中国封建主义的儒学占绝对统治地位的时代,能把“西学为用”作为办学宗旨,是一个不小的进步,是中西文化在当时的一种特殊的结合方式,虽然其根仍为中学,但毕竟给僵化的封建传统文化打开了一个缺口,在客观上对封建制度的解体又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3.评述早期教会学校的特点和影响。
答:19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势力的进一步扩展,海外传教事业也随之兴盛。当时的中国,海禁未开,西人传教仍被严厉禁止,但也有为数不少的西方传教士受不同宗教组织的派遣秘密地来中国沿海一带进行传教活动,形成了早期的教会学校。
(1)早期教会学校的特点
早期教会学校发展较为缓慢,且数量较少,但是具有一些鲜明的特点,具体表现在:
①早期的教会学校集中在五个开放通商的沿海城市和香港;
②大多附设于教堂,规模小,开始时一般不满10人,有的只有两三个学生;
③程度低,绝大多数是相当小学程度的学塾;
④办学目的是为“传播福音开辟门路”,在中国人中培植一批传教助手,从而扩展传教的范围,加快宗教影响的速度;
⑤招生对象以贫苦人家的孩子为主,有些学生父母已经信教成了教徒,还有一些无家可归的难童;
⑥为吸引学生,早期教会学校多免收学费和膳食费,甚至还提供衣服和路费等;
⑦早期教会女学堪称是近代中国女子教育的先声;
⑧早期教会学校程度虽浅,但一般都设有数学、天文、地理等课程,在教学方法上也有别于传统蒙学,有的学校还开设外语课程。
(2)早期教会学校的影响
早期教会学校对我国各方面都产生了一些影响,可以说是一个西学东渐的过程,其影响主要表现如下:
①教会学校创办的本质目的是兴办学校,传播西学,传教士藉以扩大基督教的影响,向中国兜售其教会思想和西方的价值理念,妄图控制人们的思想,并进一步达到传教目的的重要手段。
②客观上以丰富的西学课程充实了在此求学的中国青年,开阔了他们的知识视野,形成了他们的近代社会观念的基础。有些人从此出发,更进一步成为近代中国不可多得的高层次西学人才。在当时中国官办新式学堂尚未设立的情况下,他们毕竟多少弥补了西学方面人才的空缺。
③此外早期教会女学堪称是近代中国女子教育的先声,开创了中国的女子教育。
10.2 课后思考题详解
1.简述维新派在变法运动中的教育活动。
答:参见本章复习笔记。
2.试述“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及其评价。
答:参见本章复习笔记。
3.简述癸卯学制的基本构架,试分析其性质、意义。
答:参见本章复习笔记。
4.科举制度是怎样废除的?有何意义?
答:废除科举制度是清末“新政”时期最重要的教育改革制度之一。
(1)科举制度废除的过程
科举制度从改革到废除共经历了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步是改革科举内容:废八股,改策论,废武试。早在光绪十三年(1887年)就曾按江南道监察御史陈绣莹的奏请,于每届乡试会试时酌取算学人才,但其他如故。l898年戊戌变法期间,清朝政府曾明令凡乡、会试和童生岁科一律废八股、诗赋、小楷取士制度,改试策论。戊戌政变后,八股又曾一度复活。1901年,在“新政”推行下,再次下令废八股,改策论,废武试。
第二步是递减科举中额。1901年以后清政府的官僚大臣们纷纷要求开办学校,改革科举。1903年,张百熙、荣庆、张之洞合写《奏请递减科举注重学堂折》,建议“从下届丙午科起,每科递减中额三分之一,暂行试办”。按他们计算,这种递减的方法,到减尽时,需要十年。
第三步是科举制度完全废止。科举考试改革了内容,减少了中额,但该制度依旧存在,它已经成为兴办学校的障碍。直隶总督袁世凯、盛京将军赵尔巽、两湖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周馥、两广总督岑春煊、湖南巡抚端方联合奏请立停科举,认为“欲补救时艰,必自推广学校始。而欲推广学校,必自先停科举始”。于是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八月,清政府被大势所趋,下诏“立停科举以广学校”,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也立即停止。至此,在封建社会实行了1300年的科举制度终告废除。
(2)科举制度废除的意义
①使儒家学说的独尊地位被打破,促进了思想解放。科举考试以儒学为基本内容,废科举加速了儒学的解体,使儒学地位日益降低,最终使儒家失去了基本的信仰群体。人们的思想因挣脱了制度文本的约束而获得了极大的解放。
②大大推进了20世纪初中国科技文化的繁荣与发展。首先,科举的废除使四书五经失去独尊地位并导致经学衰微,这使以经学为主导的传统学术格局逐渐解体,各门学科的分化与独立从可能变为现实,于是分支学科相继独立,为科技文化在20世纪初的独立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其次,科举的废除改变了过去人们所习惯的思想活动路径,造就和壮大了现代科技知识分子队伍,吸引了大批有志人士登入科技文化殿堂,促进了科技文化的普及与推广。
③建立了具有近代意义的教育制度。科举制度废除后,近代新教育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机会,新学堂大规模兴办,各级各类学堂配套成体系,这表明资产阶级性质的现代教育体系基本确立。它使教育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各方面人才的培养结合起来,体现了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
④促进了中国新型知识分子队伍的壮大和中国社会的变革。随着科举的废除和新学堂的创办,近代新知识分子队伍迅速壮大,推进了中国的社会变革。
⑤促进了仕学分途,瓦解了封建专制统治的阶级基础。科举的废除使中国知识分子摆脱了对政治与王朝的人身依附,摆脱了长期以来挥之不去的“读书做官”思想的束缚,开始关注学术的独立品格,认识到“治学与做官是两途而不是一途”,主张“为学问而学问”。士人阶层作为一个群体在社会上的消亡,意味着封建制度赖以生存的阶级基础不复存在。
总之,科举制度的废除,在中国教育的发展史上是一件大事。它标志着长期封建时代的旧教育在形式上宣告结束,一个新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教育制度在逐步形成。
5.简述书院改学堂、私塾变小学。
答:参见本章复习笔记。
6.为什么会出现留日热潮?有何特点?
答:参见本章复习笔记。
7.试评留美热潮。
答:1908年以后,随着留日热潮的消退,留学教育进入第三个时期,即以留美为主流的留学欧美的新阶段。
(1)留美热潮的概况
参见本章复习笔记之“留美热潮的兴起”。
(2)对留美热潮的评价
①留美学生对中国教育近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引进西方进步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开展有关的实验和改革。留美学生归国后极力宣传欧美的新教育,除积极撰文外,还邀请国外的教育家来华讲学,介绍经验,传播新的教育理论。留美学生在引进西方先进教育思想,努力构建中国近代教育理论的同时,也致力于介绍、宣传和实际运用西方教育科学的研究方法,以促进中国教育的近代化。20年代前后,留美毕业生还开展了各种教学实验与改革。如陶行知、廖世承、陈鹤琴等人的教育实验。他们的努力对改革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构筑崭新的教育体系有着积极的意义。
b.改革旧学制,建立新学制。“新文化运动”爆发后,西方教育思潮迅速涌入,加之一批在国外接受先进教育的留学生回国后对西方教育的颂扬和宣传,教育界人士纷纷要求改革旧学制,建立新学制。最终促成了1922年“新学制”的建立。“新学制”是中国教育界借鉴美国学制,结合本国实际情况的结果,在“新学制”的确立过程中,留美生发挥了重要作用。
c.促进了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20世纪二、三十年代,活跃在大学里的众多归国留美学生,不少参与了大学的领导工作,担任院长、副校长、校长的人不计其数。这些在大学领导阶层中的留美学生,对大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d.开展教育实践,探索适合近代中国国情的教育模式。广大归国留学人员,为探索适合中国的教育出路,富有创造性地开展了各种教育改革和教育实践,其中重要的有平民教育运动、科学教育运动和职业教育运动。这些全国性教育运动的开展,对中国近代教育的民主化、科学化、实用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②留美热潮也导致了一些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教育发展中比例失调。这主要体现在:第一,教育体系不完整,片面重视高等教育;第二,文理科比例失调,留美生中学习工程学的占了很大部分。
b.停留于模仿期。留美热潮中,由于许多留美学生在留学前没有接收系统的中国文化、历史的教育,留学期间也是接收西方的教育,导致他们中的很多人对中国的国情认识不清,回国服务于社会时,他们所制定的施政方针、法令多以外国为蓝本,脱离中国实际,办事情易流于“模仿”。
c.过于依赖留美教育。自从美国首先退还庚款以后,留美生的比重便日渐增大。留美热潮导致过分依赖留美教育,一方面使后来国民政府受美国的政治、军事和外交所左右,另一方面从专业上讲,留学一国也不甚合理。
8.19世纪70年代以后,帝国主义对华文化教育侵略活动扩大加深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参见本章笔记之“教会教育的新阶段”。
9.试评教会中学与大学。
答:19世纪70年代以后,帝国主义更加看重在华兴办中等以上的教育,以适应他们“以华治华”政策的需要。他们希望以基督教和科学来教育这些未来的代理人,便开始在中国大力筹办中学和大学,并且吸引留学生。
(1)教会中学
教会中学,是中国最早建立的普通中学。教会中学发展很快,有的是直接设立,有的是在教会小学基础上,提高学生素质,拓宽课程,将学校升格为中学。对教会中学的评价如下:
①教会中学注重严格招生,提高学生素质。早期教会学校,因招不到学生,招生无法有素质要求,甚至还不收学费、供应食宿等,生源多为贫寒子弟。教会中学举办后,这种情况大为转变。中国风气已开,教会学校已经巩固,影响不断提高,教会学校入学条件、对象都与早期大不相同,开始面向当地有地位、有影响的官宦权贵和知识分子家庭的子弟。
②重视外语教学和宗教教育。除广泛学习英语外,有的教会中学学习其他语种;同时,教会学校都十分重视宗教教育,占有相当的分量。
③授西学,存中学。教会中学把西方科学引进教学的同时,也保留了某些中国传统的儒学内容。因为他们这时办教会学校的目的,已不仅是传教,培养教徒了,而且还要培养高级人才,这些人才必须胜过中国传统的士大夫,士大夫不具备的西学知识,他们要有;士大夫原有的儒学学问他们也要有,这样的人才,才能居于领袖的地位,成为他们的代理人。
④严格管理,活动多样。教会中学一般都有较严格的管理制度,对学生的升学、考核、选课、请假、休学、奖惩,乃至服装等均有明确规定,一般女校管理更加严格。
(2)教会大学
从19世纪70年代起,帝国主义在中国开始筹办大学。其中最积极的是美帝国主义。至20世纪20年代中期,教会大学有16所,其中13所属于美国的基督教教会系统。主要的教会大学不但已基本成型,而且开始进入鼎盛时期。教会大学出现以后,完整的教会学校体系形成。对教会学校的评价应把握以下几点:
①教会大学的开办目的是培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高级代理人才,其本质是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产物。
②教会大学也是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它的发展变化是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是培养社会精英的高等教育机构,青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学业基础乃至初步的工作能力,大多在这里滋育形成。因此,教会大学校园内连绵不绝的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会,便属于中西文化交流较高与较深的层次。
③教会大学在中国教育近代化过程中起着某种程度的示范与导向作用。因为,它在体制、机构、计划、课程、方法乃至规章制度诸多方面,更为直接地引进西方近代教育模式,从而在教育界和社会上产生颇为深刻的影响,既包括积极的影响也包括消极的影响。由此可见,教会大学史又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不可缺少的重要篇章。中国教会大学尽管一般规模不大,但大多办得有自己的特色,特别是在农学、医学、女子高等教育方面具有领先地位与较大贡献。
④教会大学是我国女子接受现代高等教育的发祥地,教会大学为近代中国培养了第一批接收过高等教育的女知识分子。
西方传教士在华大办教会学校,本意是力图用宗教影响中国,教会学校又是东西文化的一种碰撞的产物,向中国输入了很多近代科学和近代教育模式。学校的举办者是希望把学生培养成教徒和治华代理人,但事实上在教会学校就学的广大学生中,有不少人成为民主革命时期的优秀人才。所以教会学校又不可避免地具有二重性和矛盾性。
10.述评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关于变科举、废八股、兴学校的主张。
答:参见本章复习笔记。
11.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是怎样勾画理想的教育体系的?
答:《大同书》是康有为体现其教育思想的的代表作。在书中,康有为攻击了社会不平等现象,指出它的根源是私有财产,从而主张废除私有制,废除等级制,提出去国、去家,实行男女平等的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