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简明教育史 圣才考研复试笔记(非常详细)(14)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8-02-01
(2)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的基本内涵
杜威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教育家之一。“教育即生活”是杜威关于教育的本质的认识之一。其基本内涵是:①教育是生活的过程,学校生活也是生活的一种形式。②学校生活应与儿童自己的生活相契合,满足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使儿童在现实的学校生活中得到乐趣。③学校生活应与学校以外的社会生活相契合,适应现代社会变化的趋势并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3)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和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的异同
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和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有着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前者在后者的基础上“翻了半个筋斗”,两者既有相同点,又有相异之处,具体分析如下:
①两者相同点:二者都承认教育和生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反对将教育与生活分离;认为生活含有重要的教育意义,教育对生活的改造也起着重要作用。
②两者相异之处:
第一,理论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不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形成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这一时期,许多教育家为推进和巩固“五四”以来新教育所取得的成果,做了大量的工作,教育改革也进一步深化,重点从城市转移到农村,形成了规模空前的乡村教育运动,各种教育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其中就包括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杜威的教育理论形成于19世纪90年代,而这一时期正是美国社会变革的分水岭。这一时期在美国,资本主义创造了物质和技术的进步,却使社会精神文化的发展相对滞后,导致了社会生活的失调,物质力量不仅没能为社会服务反倒成为社会进步的异化物。杜威的教育思想就是建立在丰厚的文化成果和对现代问题的关切之上的。
第二,对“生活”的理解不同。陶行知强调的是现实社会生活,他认为生活含有对人的教育作用。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杜威强调的是体现社会精神的学校生活和儿童生活,他认为学校生活应与儿童自己的生活相契合,满足儿童的需要和兴趣;同时学校生活也要与学校以外的社会生活相契合,适应现代社会变化的趋势并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第三,对教育的理解不同。陶行知强调的是社会意义上的教育,他认为教育不只是限于学校教育,整个社会就是教育的大场所。教育随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发展。社会生活无时不变,教育也随之发展,教育不是静止的、一成不变的;杜威强调的是学校教育,他认为教育要合乎儿童需要亦要符合社会需要,学校教育应成为儿童生活的一部分,对于不合时宜的学校教育和学校生活要加以改造,使之更富活力,更有乐趣,更具实效,更有益于儿童发展和社会改造。
2.请以下述材料为背景,叙述晏阳初和梁漱溟所提出的乡村教育方案,并比较他们乡村教育理论的异同。[全国统考2008研]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兴起了以改革农村和农民现状为宗旨的乡村教育运动,不少学者纷纷提出自己的主张。晏阳初认为:中国乡村存在四大基本问题,即愚、穷、弱、私。“愚”指人民绝大多数是文盲;“穷”指人民生活的极度贫困;“弱”指缺乏医疗保障,人民健康水平低下;“私”指人民缺乏合作精神和公民意识。梁漱溟则认为:上述问题只是中国社会的表面现象,其深层原因是文化失调。中国文化的根在乡村,解决中国问题必须从乡村建设入手,从中国旧文化里转变出一个新文化来,以创造新文化来救活旧乡村。
答:(1)晏阳初和梁漱溟所提出的乡村教育方案
①晏阳初提出“四大教育”和“三大方式”。
a.“四大教育”。晏阳初认为,中国乡村存在四大基本问题,即愚、穷、弱、私。这些问题如不得以解决,任何建设事业都将谈不上。而要根本解决此四大问题,必须从事“四大教育”,即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
第一,以文艺教育攻愚,培养知识力。要解决愚的问题,具体做法是“从文字及艺术教育着手,使人民认识基本文字,得到求知识的工具,以为接受一切建设事务的准备”。凡关于文字研究,开办学校,教材的编写,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以及乡村教育制度的确立都包括在内。其首要工作是除净青年文盲,将农村优秀青年组成同学会,使他们成为农村建设的中坚分子。
第二,以生计教育攻穷,培养生产力。它从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农村工业各方面着手,以达到农村建设的目标。在农业生产方面,注意到选种、园艺、畜牧各部分工作,应用农业科学,提高生产,使农民在农事方面,能接受最低程度的农业科学;在农村经济方面,利用合作方式教育农民,组织合作社、自助社等,使农民在破产的农村经济状况下,能得到相当的补救方法;在农村工作方面,除改良农民手工业外,还提倡其他副业,以充裕其经济生产力。
第三,以卫生教育攻弱,培养强健力。它注重大众卫生和健康及科学医药的设施。使农民在他们现有的经济状况下,能得到科学治疗的机会,以保证他们最低程度的健康。具体措施是要创建农村医药卫生保健制度,由村到县组成一个有系统的,整个县单位的保健体系:县设保健院,区设保健所,每村设一个保健员,由平民学校的毕业生经过短期训练后担任,负责全村的医疗保健工作,使每一个农民都有得到科学医药治疗的机会。
第四,以公民教育攻私,培养团结力。它是要“激起人民的道德观念,施以良好的公民训练,使它们有公共心、团结力,有最低限度的公民常识,政治道德,以立地方自治的基础。
b.“三大方式”。针对过去教育与社会相脱节,与生活实际相背离的弊端,在强调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作用时,晏阳初提出了在农村推行“四大教育”的“三大方式”。
第一,学校式教育:以青少年为对象设置初级、高级平民学校和生计巡回学校。
第二,社会式教育:以一般群众和农民团体为对象开展读书、演讲等活动。
第三,家庭式教育:以家庭中各成员为对象的生活、生产常识教育。
②梁漱溟提出建立行政系统与教育机构合一的乡农学校。
a.学校由学众、教员、学董、学长组成。学长和学董是“乡村领袖”,是乡农学校的领导;由众学董组成学董会,由乡村中推选有资格德望者三五人至十人组成,为乡村的办事机构;学董会推举“老成厚重”、“品学最尊”者为学长,作为一村一乡民众的师长;教员是在乡村建设研究院受过专门训练的乡村建设者,是乡农学校的教师和乡村建设的指导者;学众则是乡村中的一切人,主要是成年农民。
b.学校按自然村落和行政级别分村学与乡学两级;实行“政教养卫合一”,“以教统政”,将学校式教育与社会式教育合一。从教育程度上分,文盲和半文盲入村学,识字的成年农民入乡学;从行政功能上分,村学是乡学的基础组织,乡学是村学的上层机构。乡农学校的组织结构,按农村自然村落及其行政级别形成。其组织原则是:其一,“政教养卫合一”,“以教统政”,即乡农学校是教育机构和行政机构的合一,以村学代村公所,乡学代乡公所,乡村建设的政治、经济措施都通过乡农学校、借助教育的力量来实施。其二,学校式的教育与社会式教育“融合归一”。在乡农学校中成立儿童部、成人部、妇女部和高级部。儿童部以实施学校式的普通教育为主;成人部、妇女部则主要是社会式的教育,多在农闲进行;高级部是为了培养乡村建设的骨干人才。其中,尤其注重成人的社会教育。
c.学校课程分两类,其一为以知识教育和“精神讲话”为内容的共有课程,其二为各校根据自身生活环境而设的个别课程。
(2)晏阳初和梁漱溟乡村教育理论的异同
①相同点:
晏阳初与梁漱溟均注重乡村教育在乡村建设中的作用,并将教育与乡村经济、文化、道德等方面结合起来共同建设,在方式上均注意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结合。
②不同点:
第一,对中国问题的认识不同。晏阳初对中国农村问题的分析更多的是对中国“社会病”具体表象的归结;梁漱溟着力从中国文化寻找中国乡村问题的病因。
第二,乡村教育的理论和方案设计的指导思想不同。晏阳初更注重乡村具体问题的解决,并引进现代民主意识和西方社会治理模式;梁漱溟则主要借鉴中国古代乡约制度并加以改造,更注重弘扬传统道德。
14.2 课后思考题详解
1.清末到民国时期政府对教会学校分别采取的政策如何?
答:参见本章复习笔记。
2.如何认识和评价收回教育权运动?
答:收回教育权运动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对这一运动的认识和评价分别如下:
(1)收回教育权运动的背景
19世纪末,基督教传教事业受到义和团运动的强烈冲击,遂于20世纪初将重心向学校教育转移。到20年代,在华外国教会已建立起了一个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并包括各种专门教育的相互衔接的庞大的教会教育系统。随着中国人民的觉醒和人们国家观念、民族意识的增强,以及科学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教会教育日益激起了人们的反对,向教会收回教育权的呼声和运动成为必然的趋势。
(2)收回教育权运动的过程
1922年蔡元培在《新教育杂志》发表《教育独立议》,极力主张教育脱离政党与宗教而独立,率先举起反基督教教育的大旗。1923年余家菊在《少年中国》月刊上发表《教会教育问题》一文,率先提出了“收回教育权”的口号,要求对教会学校“施行学校注册法”。1924年,收回教育权运动达到高潮,全国各地学生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教会学生纷纷退学,一些知名学者也振臂呐喊,声援学生运动。1925年北洋政府教育部颁布《外人捐资设立学校请求认可办法》,这个文件的颁布与执行是收回教育权运动最大的实际性成果。
(3)对收回教育权运动的评价
尽管教会学校的教育权并没有因为收回教育权运动而得到彻底的收回,但收回教育权运动使中国人民对教会学校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使教会教育的发展势头在一段时期内受到了遏制,也迫使传教士们重新思考他们所办理的学校教育事业,使教会学校的宗教色彩较以前有所淡化,而真正的教育职能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强化。可以说,收回教育权运动是日后教会教育(特别是教会大学)走向本土化和世俗化的必不可少的前奏,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3.谈谈日伪奴化教育的情况及其实质。
答:参见本章复习笔记。
4.中国人民反对日伪奴化教育的情况及其意义。
答:日本对中国的殖民侵略和奴化教育的日益加深,也不断激起各地中国人民的反抗和斗争。中国人民反对日伪奴化教育的情况及其意义分别如下:
(1)中国人民反对日伪奴化教育的情况
①1896年1月1日,以简大狮为首的台湾抵抗力量,袭击了日本在台北建立的殖民教育机构“学务部”,将其捣毁,把其部员及其军夫六人全部杀死。从1895年日本占领台湾至1945年台湾光复的五十年里,台湾人民以及教育界始终没有停止对日本殖民统治和奴化教育的抵抗。
②1907年8月23日,《外交报》发表文章《论外人谋我教育权之可危》,打出反对外国侵占中国教育权的旗帜。1922年,奉天省教育厅厅长谢荫昌首先提出收回满铁附属地教育权的要求,并着手准备收回教育权。奉天收回教育权运动兴起之后不久就因日本侵略者对地方当局施加压力而被迫终止,但是,奉天收回教育权运动对关内各地反对教会教育运动产生了一定影响。此后,东北人民反对日伪奴化教育的斗争始终没有停止,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东北人民组织各种社团和秘密抗日组织,利用文学活动、读书会、文艺演出等公开形式和散发传单,组织破坏活动,出版地下刊物等秘密活动方式,进行抗日斗争。华北、华中、华东、华南等地人民也进行了各种形式的反对日伪奴化教育的斗争。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日根据地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反对日伪奴化教育的斗争。为了对付敌人的“扫荡”和“袭击”,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干部学校都是军事编制,并配备有武器,中学也是如此。1941年起在日寇的“扫荡区”开展了大规模的“军民誓约”的运动和儿童“五不运动”,进行民族气节教育。为了粉碎敌伪奴化教育,坚持进行抗战教育,中国共产党还规定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广大师生创造了许多方式和办法。在敌占区主要是派出“武装工作队”。在游击区和近敌区的方针是:尽量建立起抗日一面小学,在情况不许可时伪装起来成立抗日两面小学;争取中间小学成为抗日小学;对敌伪小学进行破坏,使其办不起来;已办起来的敌伪小学,则争取其中的教师,改变伪小的性质。对死心蹋地的汉奸文化特务,则予以严厉的打击。在反“扫荡”中坚持教学的抗日小学教学内容主要是识字、算术和一些应用常识。在游击区和近敌区特别加强对儿童的应敌教育。为了坚持抗日教育,广大师生还克服了各种物质条件上的极大困难。
(2)中国人民反对日伪奴化教育的意义
中国各地各阶层人民所进行的反对日伪奴化教育的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愿屈服于日本殖民统治和奴化教育的爱国主义精神,甚至于不惜牺牲生命,与前线抗日军队一起,共同为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斗争的伟大胜利做出了不朽贡献。
14.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
一、选择题
1.反对教会染指中国教育的思想最早源自( )。
A.蔡元培 B.余家菊 C.孙中山 D.杨贤江
2.首次提出“收回教育权”口号的是( )。
A.蔡元培 B.余家菊 C.孙中山 D.杨贤江
3.政府对教会教育采取积极管理的态度始于( )。
A.清末新政时期
B.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C.北洋军阀时期
D.广州国民政府时期
4.日本在中国建立伪政权,对中国人民进行奴化教育最早是在( )。
A.台湾
B.辽东半岛
C.东北三省
D.南京
5.为了粉碎敌伪奴化教育,坚持进行抗战教育,中国共产党规定了一些列的方针政策,其中,在敌占区的政策是( )。
A.尽量建立起抗日一面小学,在情况不许可时伪装成立抗日两面小学
B.派出“武装工作队”
C.破坏敌伪小学
D.改变敌伪小学的性质
参考答案:
1.A 2.B 3.C 4.A 5.B
二、名词解释
《教育独立议》[华中师大2003研]
答:《教育独立议》是我国著名资产阶级民主教育家蔡元培论述教育问题的一篇文章,写于1922年。他认为“教育事业当完全交与教育家,保有独立的资格,毫不受各派政党或各派教会的影响。”教育事业须超然于各派政党、各派教会之外。为实行超然教育,他提出下列办法:①“分全国为若干个大学区,每区立一大学”,凡区内各项教育都由大学办理;②“大学的事务,都由大学教授所组织的教育委员会主持,大学校长也由委员会举出”,“由各大学校长,组织高等教育会议,办理各大学区互相关系的事务”。教育部“不得干涉各大学区事务”,“教育总长必经高等教育会议承认,不受政党内阁更迭的影响”;③大学不设神学科。“各学校中,均不得有宣传教义的课程,不得举行祈祷式”,“以传教为业的人,不必参与教育事业”。
这些观点成为1927年一度试行“大学区”制的思想依据,蔡元培关于教育脱离政治、脱离政党的主张,是一种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但反映了他反对军阀分子控制教育,希望按照教育规律办好教育事业的美好愿望,教育脱离宗教的主张更含有反对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革命意义。
15.2 课后思考题详解
1.试述中国共产党在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教育方针和政策。
答:参见本章复习笔记。
2.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教育建设及主要经验。
答:(1)农村革命根据地教育建设的基本情况
参见本章复习笔记。
(2)农村革命根据地教育建设的主要经验
①教育为政治服务。革命根据地的教育做到了与革命任务的紧密结合,以满足当时政治和革命任务的需要为目的,表现在以下方面:
a.从教育对象而言,特别注意在特定环境下的轻重缓急,保证当时最迫切的需要;
b.在教育内容上,以革命战争所需要的内容为主,和正常情况下要求以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为主不同;
c.在教育形式上也是灵活多样,基本上以非制度化的教育为主。
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主要体现在:
a.教育内容紧密联系当时、当地的生产和生活实际,进行劳动习惯和观点、劳动知识和技能的教育;
b.教育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时间安排注意适应生产需要;
c.要求学生参加实际生产劳动。
③依靠群众办学。一方面由于根据地的经济基础薄弱,民主政府的物力、人力有限;另一方面由于翻身的群众受教育的愿望强烈,因此根据地主要依靠群众的力量办学,以满足群众的受教育要求。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a.成人群众教育由群众自己办,民主政府只是给予指导,以保证教育方针政策的落实;
b.普通教育依靠群众的力量,普通小学由群众自己办或采取民办公助的方式,乡村出场地、设施和部分经费,政府资助一定的经费等;
c.办学尽量考虑群众工作的实际需要。依靠群众还包括尊重群众的办学建议,根据群众的意愿办学等。
总之,革命根据地教育是一种新型的革命教育,它的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性质,为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服务的目的,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新型教育体制,多种形式的办学途径,注重联系实际、讲究实效的学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是别具一格的。在当时严酷的斗争环境下,革命根据地教育的政策、理论、措施、方法已经被历史证明是卓有成效的,因此,它在中国教育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3.中国共产党关于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是什么?
答:在《新民主主义论》里,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新民主主义”的概念,提出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方针,即民族的、科学的和大众的文化教育。毛泽东强调:“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这是文化的方针,也是教育的方针。
(1)所谓“民族的”,指新民主主义教育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尊严,带有民族特性的教育。它不一概排除外国教育,也不“全盘西化”,而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具有民族的形式和特点且与新民主主义的内容结合,即为新民主主义的教育。
(2)所谓“科学的”,指新民主主义教育是反对一切封建、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与实践统一。它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对中国古代和近代教育既不一概否定,也不因循守旧,而是剔除其封建性糟粕,吸取其民主性精华。
(3)所谓“大众的”,指新民主主义教育是为全民族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的,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教育,因而又是民主的。它把革命干部和群众的教育互相区别与联系,把普及和提高互相区别与联系,是人民大众的有力武器,是革命总战线中一条必要和重要的战线。
4.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教育建设及其伟大意义是什么?
答:(1)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教育建设概况
参见本章复习笔记。
(2)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教育建设的伟大意义
①提高了根据地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文化水平和思想素质。抗日民主根据地在贯彻执行教育中的统一战线和知识分子政策的同时,特别注重在思想上教育和改造广大知识分子。在新型的教学实践中,广大知识分子转变了旧有的落后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逐步形成了民族的科学的教育观念,树立了教育为工农服务的思想。正是由于广大知识分子的辛勤劳动,才能使根据地在物质条件极端困难和战争环境动荡不安的情况下,培养了许多抗战建设人才。根据地创办的各类学校,提高了根据地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文化水平和思想素质。
②推动了根据地新文化事业的发展。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教育,推动了新文化事业的发展。在开展新文化运动方面,教育培养的抗战文化战士,组织和动员群众,深入到农村、工厂、机关和学校,开展了唱歌、演戏、读报、写标语,办墙报、办识字班等形式多样的文化宣传活动,把戏台,读报室、群众俱乐部及学校等文化场所,作为宣传阵地,不仅提高了人们的政治思想觉悟和文化水平,而且促进了根据地社会文化教育事业的繁荣。
③促进了根据地财经、扩军等项工作的开展。在财经方面,根据地为了培养大批财经干部,举办了多期财会训练班,结业后分配到各地做财经工作。这些财经人员深入到广大农村发动组织农民群众,开展“减租减息”的斗争,并为民主政府开展各种税收工作,扩大了新四军的政治影响,解决了军需民食问题,增加了抗日民主政府的公共积累,为争取抗战的胜利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在扩军方面,由于群众教育的开展,人民群众的觉悟普遍提高,又由于根据地党政军的亲民、爱民政策,使军民关系、政民关系和党群关系极为融洽,亲如手足,鱼水相依。广大群众纷纷参军、壮大了抗日的力量。
④加快了根据地社会意识的变迁。抗日民主根据地群众教育的开展,使广大民众挣脱出思想的羁绊和枷锁,提高了民族意识,促使他们在行动上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伟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积极参军,保家卫国。教育还加快了根据地风俗习惯的移易,使根据地的一些封建习俗和观念发生了重大的改变。
5.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及各解放区关于教育问题的方针、政策、措施有哪些?
答:参见本章复习笔记。
6.解放战争时期各解放区对教育的整顿、建设对新中国教育有什么影响?
答:参见本章复习笔记。
15.2 课后思考题详解
1.试述中国共产党在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教育方针和政策。
答:参见本章复习笔记。
2.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教育建设及主要经验。
答:(1)农村革命根据地教育建设的基本情况
参见本章复习笔记。
(2)农村革命根据地教育建设的主要经验
①教育为政治服务。革命根据地的教育做到了与革命任务的紧密结合,以满足当时政治和革命任务的需要为目的,表现在以下方面:
a.从教育对象而言,特别注意在特定环境下的轻重缓急,保证当时最迫切的需要;
b.在教育内容上,以革命战争所需要的内容为主,和正常情况下要求以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为主不同;
c.在教育形式上也是灵活多样,基本上以非制度化的教育为主。
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主要体现在:
a.教育内容紧密联系当时、当地的生产和生活实际,进行劳动习惯和观点、劳动知识和技能的教育;
b.教育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时间安排注意适应生产需要;
c.要求学生参加实际生产劳动。
③依靠群众办学。一方面由于根据地的经济基础薄弱,民主政府的物力、人力有限;另一方面由于翻身的群众受教育的愿望强烈,因此根据地主要依靠群众的力量办学,以满足群众的受教育要求。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a.成人群众教育由群众自己办,民主政府只是给予指导,以保证教育方针政策的落实;
b.普通教育依靠群众的力量,普通小学由群众自己办或采取民办公助的方式,乡村出场地、设施和部分经费,政府资助一定的经费等;
c.办学尽量考虑群众工作的实际需要。依靠群众还包括尊重群众的办学建议,根据群众的意愿办学等。
总之,革命根据地教育是一种新型的革命教育,它的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性质,为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服务的目的,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新型教育体制,多种形式的办学途径,注重联系实际、讲究实效的学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是别具一格的。在当时严酷的斗争环境下,革命根据地教育的政策、理论、措施、方法已经被历史证明是卓有成效的,因此,它在中国教育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3.中国共产党关于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是什么?
答:在《新民主主义论》里,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新民主主义”的概念,提出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方针,即民族的、科学的和大众的文化教育。毛泽东强调:“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这是文化的方针,也是教育的方针。
(1)所谓“民族的”,指新民主主义教育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尊严,带有民族特性的教育。它不一概排除外国教育,也不“全盘西化”,而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具有民族的形式和特点且与新民主主义的内容结合,即为新民主主义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