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简明教育史 圣才考研复试笔记(非常详细)(7)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8-02-01
1.简述宋朝官学制度的特点。
答:宋朝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学教育体制,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备。不仅在中央设立国子监,管理中央官学,而且在诸路设置提举学事司,它的设立,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创新意义。从此,从中央到地方建立起了专门的教育行政管理机构。
(2)官学类型多样化。宋朝中央官学除设置儒学(包括国子学、太学、四门学等)、律学、医学、算学、书学之外,还创立武学和画学。在地方官学中,除儒学之外,也分别设置武学、医学和道学。在中央设立武学和画学,在州县建立武学与道学,这是唐朝官学中所没有的,它将自唐朝开始的突破儒学一统的格局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在中国古代学制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3)中央官学的等级限制放宽。书学甚至取消了限制,这是学校教育的一大进步。
(4)学田制度的确立。五代时已有关于学田的记载,但学田作为一种制度被确定下来,实始于宋朝。在这以后,宋朝地方学校一般均有学田,作为学校经费的主要来源。这一制度为后来的元、明、清三朝所长期沿用。
2.简述辽、金、元学校教育制度的特点。
答:为了巩固政权,维护统治,辽、金、元统治者都大力推行“汉化”政策,为了培养本民族人才,金、元两朝还专门设立民族学校,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民族教育体系,推动了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辽、金、元学校教育制度的特点包括:
(1)建立起中央到地方的官学体制。依据以往汉族统治的经验,推行“汉化”政策,建立起一套自上而下的教育体制,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2)各级学校以儒家学说为主要学习内容。崇尚儒经,用儒家思想来治理教育事业,起到稳固国家统治和民众治理的作用。
(3)将学校教育体制和科举制度结合在一起。将学校养士和科举取士结合在一起,对人才培养和政权的稳固起到关键作用。
(4)建立起了较为完整的本民族教育体系。在正规的教育体制之外,从中央到地方建立起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本民族教育体系,使本民族人才的培养教育工作走上了较为正规的发展道路。
(5)学生入学资格的规定更为严格,重新以法定的形式保证了上层官僚子弟享有文化教育的特权。这是民族政权在其社会性质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过程中,封建性不断加强的一种反映。
四、论述题
1.评述王安石对科举制度和学校制度的改革。[华中科技大学2005研]
答:(1)王安石对科举制度和学校制度的改革
王安石在宋神宗熙宁年间发动了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一系列改革。其对科举制度和学校制度的改革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其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扩增太学校舍。王安石于熙宁四年(1071年)扩增太学校舍,基本保证了教学以及师生工作、生活用房。
第二,充实和整顿太学师资。规定除主管官员之外,增设太学直讲至10人,每两人负责讲授一经,为了保证质量,增设的直讲必须由中书亲自遴选,或由主管官员奏举。对于“教导有方”者,予以提升;而对“职事不修”者,则坚决贬黜。
第三,创立“三舍法”。这是王安石改革太学最重要的措施,其主要内容为:将太学分为外舍、内舍和上舍三个程度不同、依次递升的等级,太学生相应分为三部分,初入太学者为外舍生,外舍升内舍,内舍升上舍。外舍生每年公试一次,成绩列入一、二等的学生,升入内舍。内舍生每两年舍试一次,凡考试成绩达到优、平二等者,再参考平时的操行和学业成绩,如果合乎要求,即可升入上舍。上舍生学习两年,举行上舍考试,由朝廷委派大员主考,太学教官不得参与,一切手续与科举省试相同。评定成绩分为上中下三等,上等取旨授官,中等免礼部试,下等可免解试。
②恢复和发展州县地方学校。北宋普遍设立州县地方学校,始于“庆历兴学”,但成效不大,王安石执政后,即奏请恢复和整顿地方学校。宋神宗接受了王安石的建议,熙宁四年(1071年)“诏诸路置学官”,“使之教导”,即专司地方学校的恢复、整顿和教育教学工作。同时,又命诸州皆设学校,每州学给学田“四十顷以赡士”,并设立小学教授,为了保证教师的质量,熙宁八年(1075年),又下诏各州学官先赴学士院考试,“取优通者选差”。
③恢复和创设武学、律学和医学。熙宁五年(1072年),在京师武成王庙旧址恢复了已废近30年的武学,熙宁六年,在朝集院创立律学,并规定了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同一时期,又对医学进行了整顿。
④编撰《三经新义》作为统一教材。为了统一思想,改变“谈经者人人殊”的局面,宋神宗下诏设置经义局,训释儒家三部经书:《诗经》、《尚书》和《周礼》,命王安石主持。熙宁八年六月书成,“遂颁于学官,号曰《三经新义》”。自此在“熙宁兴学”期间,《三经新义》不仅成为士子必须学习的官定统一教材,而且也是科举考试的基本内容和标准答案。
此外,王安石还主持了对科举考试制度的改革,根据他的建议,熙宁四年二月,正式下令废除明经诸科,进士科考试罢诗赋、帖经、墨义,试以经义、论、策。
(2)对王安石改革的评价
王安石被列宁称为是“中国11世纪时的改革家”,他不避流俗,在熙宁年间对教育所作的一系列改革,不仅使北宋的教育出现了转机,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同时,也使他自己以一个无可争辩的教育改革家的形象,出现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他的改革举措,对北宋及后来的封建王朝教育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①在主持“熙宁兴学”中,他创立的“三舍法”是在太学内部建立起严格的升舍考试制度,对学生的考察和选拔力求做到将平时行艺与考试成绩相结合,学行优劣与对他们的任职使用相结合,这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太学教学质量。同时又把上舍考试与科举考试结合起来,融养士与取士于太学,无疑提高了太学的地位。“三舍法”是中国古代大学管理制度上的一项创新,它不仅对宋朝的学校教育产生了积极作用,而且对后来元、明、清的教育也有深远影响。
②通过一系列恢复和整顿措施,在“庆历兴学”以后沉寂了一个时期的北宋地方学校,又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尤其是学官制和学田制的设立,对北宋及此后封建王朝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
③通过恢复和创设武学、律学和医学,使北宋的专科学校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试述书院的特色及其对当代创办“研究型大学”的借鉴意义。
答:书院是中国自北宋到清代的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它在这一历史时期中,在政治和教育上都有其重要的地位,起过重大的作用。
(1)书院的特色
①书院是教学机构,同时又是学术研究机构,教学活动和学术研究紧密结合,互相促进;
②书院允许不同学派学者来书院讲学,重视学术交流,开展争辩,特别是南宋以后书院盛行“讲会”制度,成为书院的重要教学形式;
③书院讲学可自由听讲,不受地域限制,学生来去自由,师生之间自由交流;
④书院教学以学生个人读书钻研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书院教学多采取问难辩论式,注意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能力;
⑤书院内师生关系比较融洽,师生间的感情相当深厚。
(2)书院对当代办理研究型大学的借鉴意义
研究型大学是以创新性的知识传播、生产和应用为中心,以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培养高层次精英人才为目标,在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科技进步、文化繁荣、国家安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大学,书院这一古代的教育形式对当代研究型大学的办理仍有巨大的借鉴意义。
①中国古代的书院是教育教学单位和学术研究机构的结合体,当代研究型大学的建立发展也要继承这一传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大学日益走向社会生活的中心位置,大学不仅仅是传播文化知识的地方,而且要能直接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中来,研究社会生活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为社会生产生活服务。
②中国古代的书院允许不同学派的学者自由讲学交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百家争鸣”的精神,这也是建设研究型大学所不可忽视的方面,研究型大学应该是开放的,不断走向国际化的。
一国研究型大学的形成与发展既是该国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及教育自身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是国际借鉴与交流、合作的产物。在知识、信息的传输与交流日趋高速、频繁的现代,一所大学要想成为真正的研究型大学,必须走国际化的道路。
③中国古代书院都非常重视自身特有的风格、内容,当代的研究型大学在创办和发展的过程中,也要在吸收外部经验的基础上,保持自己独有的特色。
研究型大学的形成与发展要充分体现个性化的办学思想,只有当一国的众多研究型大学都形成各自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特色之后,这些研究型大学才能真正全方位地服务于国家创新体系、加快综合国力的提升。
7.2 课后思考题详解
1.简述明代文教政策的主要特点及其表现。
答:参见本章复习笔记。
2.简述明代学校制度的主要内容。
答:参见本章复习笔记。
3.简述明代书院的发展及“禁毁书院”。
答:(1)明代书院的发展
明朝的书院由于受统治阶级文教政策及其内部矛盾的影响,其发展经历了沉寂——勃兴——禁毁的曲折过程。
①沉寂。明初统治者重视学校教育,对于书院则既不提倡,也不修复。在积极发展官学的同时,统治者又大力提倡科举,并将科举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规定“科举必由学校”。因此,一方面士人为了获取功名利禄,纷纷趋向官学,书院受到冷落;另一方面,统治者既然通过官学和科举已满足了对于人才的需要,也就无意再兴办书院。此外,书院比较自由的学风,也有悖于明初的专制统治。以上种种原因,造成明初的书院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处于沉寂状态。但明初书院沉寂,并不是没有书院的设置,只是数量较少,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
②勃兴。自明朝中叶以后,书院渐渐兴起,嘉靖年间则达到极盛。其兴盛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明朝统治者已经衰败,内部矛盾激化,尤其是出现了宦官专权,排斥异己,打击反对派。于是,在野士大夫便设立书院,在讲学之余,讽议朝政,裁量人物。第二,科举腐败,官学衰落。第三,湛若水、王守仁等著名学者的倡导。
③禁毁。明中叶以后书院曾先后四次遭到当权者的禁毁。四次禁毁书院,虽然具体起因不尽相同,但均同当时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斗争紧密相关,其实质是为了加强封建专制统治。
(2)“禁毁书院”
明嘉靖书院兴盛之后,曾有四次禁书院的举动。第一次是嘉靖十六年(1537年);第二次是嘉靖十七年(1538年);第三次是万历七年(1579年);第四次是天启五年(1625年)。前两次的禁毁之举,主要是针对王、湛之学的传播。第四次禁毁则是针对东林书院。东林书院设在江苏无锡,万历年间,有被明政府革了职的户部郎中顾宪成与同好高攀龙、钱一本等讲学其中,他们经常“讽议朝政,裁量人物”,抨击当权者,得到许多在野士大夫以及一批在职官吏的“遥相呼应”,形成一股反对当朝的政治势力。经过激烈的斗争,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终于禁毁东林书院,逮捕、屠杀了一批东林党人。
明代对于书院所以会出现“官学化”和“禁毁”两种对立的情况,正是表现了明朝统治者利用书院为其服务的两手策略,能够纳入官学轨道就予以保护,不能纳入就加以禁毁,同时也是明王朝专制集权主义的表现。
4.简述明代科举考试的定制。
答:参见本章复习笔记。
5.简述明代创行八股取士的意义和影响。
答:八股文是明清科举考试所采用的一种专门文体。它有固定的格式和一系列清规戒律,有不少繁琐而苛刻的要求,专取《四书》、《五经》内容命题,内容诠释必须以程朱理学的注释为标准,不得自由发挥,每篇文章由八个部分组成,即“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等,每一部分都有两股两相比偶的文字,其文字繁简,声调缓急,都要相对成文,一反一正,一虚一实,一浅一深,都很严格。形式死板,内容空洞,陈陈相因,千篇一律。
(1)明代创行八股取士的意义
①八股取士在一定时期内满足了统治阶级选拔人才的需求,加强了国家的中央集权,也使一部分庶族子弟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士族阶层。
②八股文取士,虽主要考《五经》、《四书》,以至专重《四书》,但却不采用要求考生死记硬背之法,而是规定必须撰写文章,阐述经义,以“代圣贤立言”。通过“代圣贤立言”式的阐述经义的考试,则不但要认真读经书,而且要读书得法,在认真阅读五经、《四书》及权威注疏之后,努力体会“圣贤之意”,真正做到“明天理,灭人欲”,掌握古代统治经验。一方面防止了死记硬背,另一方面又防止了束书不读,胡乱联系历史与现实,故为新奇诡异之论的毛病。
③八股取士对文章格式有严格的要求,所谓“排比有定式”。对科举取士来说,它标准很具体,使考官对内容大体达到要求的若干考卷,容易判定高下,避免引起纠纷争论。这在考生多,录取名额少的条件下,是至关重要的。
(2)八股取士的影响
作为一套制度,从最初指导思想看,不是为了禁锢士人思想,陷士人于愚昧无知。但是在客观上,八股取士使科举考试更加形式化,束缚了士子思想,使教育内容更加空疏无用,在教育史上产生了较恶劣的影响。
①八股对仗格式,一方面整段整段地对仗,难度较大,限制了士人自由表达思想;另一方面,为了照顾排比对仗,内容又容易流于敷衍、空疏。它从内容到形式都禁锢知识分子的思想,把知识分子思想限制在程朱理学之内,使培养出来的人特别是选拔出来的官吏,成为顺从皇帝的奴仆。
②导致文风日下。读书人为了做官,拼命诵读四书五经,追求八股文死板的作文形式。
6.简述私学在封建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私学是我国封建社会与官学并存的一项重要的教育制度。私学兴起于春秋战国时期,兴盛于两汉,孔子起到开辟道路的作用。私学对于文化和学术的繁荣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在教育中也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并发挥了重要作用。具体分析如下:
(1)私学是官学的有益补充
私学是与官府分离的,它是独立的专门的学术和教育团体。在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它一直是官学的有益补充。在社会动荡的年代,统治者忙于战争,无力举办官学,私学更是承担了培养人才的主要责任。例如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学衰颓,私学就呈现繁荣局面,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封建社会后期,私学之设比比皆是,私学中培养的人才,以及为巩固封建制度所起的作用和影响,甚至为官学所不及。
(2)私学扩大了受教育对象
私学的创立,改变了“学在官府”的局面,使教育扩展到下层民众之间,使受教育的对象得以扩大。大批私学大师本着“有教无类”的原则,在各地举办私学,吸收平民入学,使知识得到广泛传播,扩大了学校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的来源,从某种程度上改善了劳动人民的受教育状况。
(3)私学丰富了教育内容
私学使学校从王宫官府中解放出来,教育的内容与社会生活发生了较密切的联系,改变了官学的死板、僵化的风气,思想解放,尊重理性,重视对真理的探求,由此推动了学术的发展,为人才的培养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4)私学在教育理论和教育经验方面有光辉的成就
在自由讲学过程中造就了一大批闪烁着智慧光芒的私学大师,大师们著书立说,为后世留下了大量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成果。这在战国时期表现得尤其明显,不仅《论语》、《墨子》、《孟子》、《荀子》、《管子》、《吕氏春秋》等典籍中保存了大量的教育资料,而且还出现了像《大学》、《学记》、《劝学》、《弟子职》等这样的教育专著。其中,《学记》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自成体系的教育学著作,奠定了中国古代教育理论的基础。
7.简述私学中蒙学和经馆的区别,各有何特点?
答:宋元明三朝的私学,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以识字和学习基本知识为主的“蒙学”,相当于“小学”;一类是在蒙学的基础上,学习儒家经典、理学著作,准备参加科举考试的“经馆”等,相当于“大学”。
(1)蒙学和经馆各自的特点
①蒙学的特点。“蒙学”或称“乡学”、“村学”、“私塾”,一般是私人设立,学生来校就读;但也有宗族设立的“义学”和富有人家设立的“家馆”,延聘教师去任教的。入学学生不受年龄限制,以相应程度为准,虽以儿童为多,但也有青年或成人。
蒙学教育以授书、背书和写字为最基本的内容,教学中,强调牢固记忆和基本训练,以及培养儿童符合封建伦常道德的品质和习惯。
②经馆的特点。经馆是经过蒙学识字教育之后,逐渐进入以应科举为目的、程度较高的私学阶段,有的以舍馆命名。经馆的教学内容主要攻读儒学经典及注疏文字,教材以“四书”、“五经”等为主,元明以后,强调学习朱熹《四书集注》,同时兼习史书选篇和历代名家散文。从中学习古文,还要诵读诗赋。此时还要求学生开始学作诗赋和八股文章,广泛涉猎“程墨”、“房稿”之类的时文,作为科举应试的预备。元代私学教育中,科技教育占有不可忽视的一席之地。
(2)蒙学和经馆的区别
①教育目的不同。蒙学以识字和学习基本知识为主,经馆已准备参加科举考试为主。
②教育内容不同。蒙学以授书、背书和写字为最基本的内容。经馆的教学内容,主要攻读儒学经典及注疏文字,教材以“四书”、“五经”等为主,元明以后,强调学习朱熹《四书集注》,同时兼习史书选篇和历代名家散文。从中学习古文,还要诵读诗赋。此时还要求学生开始学作诗赋和八股文章,广泛涉猎“程墨”、“房稿”之类的时文,作为科举应试的预备。
③教学方法不同。蒙学强调牢固记忆和基本训练,以及培养儿童符合封建伦常道德的品质和习惯。经馆是读书人通过蒙学奠基后,要以“四书”、“五经”教材,学习做诗赋和八股文章。
8.简述宋元明最普遍使用的蒙养教材。
答:参见本章复习笔记。
9.王守仁如何从心学理论出发论述教育目的、作用的?
答:参见本章复习笔记。
10.简述王守仁关于教育内容和教学原则方法的主张。
答:参见本章复习笔记。
11.简述王守仁关于儿童教育的基本思想及其意义。
答:参见本章复习笔记。
7.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
一、选择题
1.“八股取士”的考试形式,在哪个朝代确定?( )
A.宋代 B.元代 C.明代 D.清代
2.在明代众多书院中,名声最大、影响最广的是( )。
A.岳麓书院 B.学海堂 C.漳南书院 D.东林书院
3.“四毁书院”发生在( )。
A.汉朝 B.北宋 C.南宋 D.明朝
4.明朝科举考试中,在京师举行,由礼部主持的是( )。
A.乡试 B.礼部试 C.会试 D.殿试
5.明朝科举考试中,所采用的文体被称之为( )。
A.时文 B.八股文 C.策论文 D.诗赋
6.明朝东林书院在学术讨论上形成了一套完备的什么制度?( )
A.会讲 B.研讨 C.讲会 D.评讲
7.王守仁在儿童教育上提出的原则是( )。
A.因材施教 B.知行合一 C.贵于改过 D.随人分限所及
8.王守仁和朱熹的教育思想不同点在于( )。
A.理是宇宙的本体 B.存天理,灭人欲
C.致良知 D.明人伦
9.明朝官学体制中,属于小学性质的是( )。
A.府学 B.社学 C.宗学 D.州学
10.明代教育家王守仁认为,读书求学的目的在于( )。
A.去除人欲 B.获取天理 C.博通百家 D.求得功名
11.王守仁的思想体现了明显的( )特点。
A.辩证唯物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客观唯心主义 D.机械唯物主义
12.“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描述的是( )。
A.岳麓书院 B.学海堂
C.漳南书院 D.东林书院
13.下列蒙学教材中,不适合于儿童识字教学的是( )。
A.《三字经》 B. 《训蒙篇》 C.《百家姓》 D.《千字文》
14.下列传统蒙学教材中,重在培养儿童道德行为习惯的是( )。
A.《蒙求》 B.《名物蒙求》 C.《童蒙须知》 D.《三字经》
参考答案:
1.C 2.D 3.D 4.C 5.B 6.C 7.D 8.C 9.B 10.A 11.B 12.D 13.B 14.C
二、名词解释
1.八股文[南京大学2004研,华中科技大学2003研]
答:八股文是明清科举考试所采用的一种专门文体,又称“制艺”、“制义”、“时艺”、“时文”、“八比文”,始于明成化以后。其特点是:题目一律采用《四书》、《五经》中的原文;内容诠释必须以程朱理学家的注释为准,不能丝毫阐发己意;采用固定格式的排偶文体,每篇文章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明初规定乡试、会试《五经》义一道,限五百字;《四书》义一道,限三百字。清以后逐渐增至五百五十字、六百五十字、七百字,试文要求点句、勾股(即标明段落),书法端正,添删、涂改的字数于文末以大字注明。文中避庙讳(死去皇帝名)、御名(当今皇帝名)、圣讳(孔孟名)。不合规定格式的试卷作废。士人为应科举试,废经、史、时务、科学技术,专攻八股,科举考试更加形式化。八股文束缚思想,造成教育空疏,产生了恶劣影响。
2.历事制度[浙江师大2011研;南京大学2005研]
答:历事制度是明朝教学制度的重要环节,即在国子监内,选拔国子监生到京都各衙门历练政事。明统治者为了让这些人熟悉各个机关部门的政事,分派他们去干一些实际的工作,称为“历事”或“习史事”,在历事部门取得的资格或资历就是“实历”。历事生白天在各司练习政务,晚上回监读书休息,将读书学习和做官实践结合起来。换言之,历事制度就是国子监学生在各部门的实习、见习,它是明初制定的重要人事制度之一,监生“历事”的成绩又往往与被分配官职的高低有直接的关系。
监生历事制可以算是中国最早的教育实习制度,一方面可补明初官吏之不足,另一方面缩短了监生从学校到任职之间的距离,使监生在入仕之前,基本上具备了处理庶务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尽早发现人才,便于将其中学优才异者遴选进政权机构中去,这就在科举仕进之外,另辟了一条选官任职的途径。通过历事来选拔人才的做法,虽属封建典制,其方法亦有可借鉴之处。
3.社学[南京大学2005研]
答:社学是元、明、清三代设立于城乡的地方学校,有官立、私立等多种形式,以进行封建伦理道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元制五十家为一社,每社设学校一所,择通晓经书者为师,农闲时令民子弟入学,以学习《孝经》、《论语》、《孟子》等为内容。明承元制,于洪武八年即1375年下令广为设置,以15岁以下儿童为对象,内容增《御制大诰》、明朝律令及冠、婚、丧、祭等礼节。清初亦令各直省府州县广设,每乡一所,以通晓文义,品行谨厚者充任社师。
三、简答题
1.简述王守仁“知行合一”学说的主要内容。[华中师大2003研]
答:王守仁是我国明代中叶的一位主观唯心主义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与陆九渊一样,更重“尊德性”,重视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提出了“知行合一”的道德教育论。所谓“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行关系是指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王守仁的“知行合一”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