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1)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重要条件:第一,劳动者有人身自由。第二,劳动者一无所有。
劳动力成为商品,标志着简单商品生产发展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新阶段。
(2)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①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它包括三个部分:
a.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b.劳动者繁衍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c.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②劳动力的价值的构成包含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劳动力价值的最低界限是由不可缺少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
③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劳动,它是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源泉;
④货币所有者购买到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能够获得剩余价值,货币也就转化为资本。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购买的是雇佣工人的劳动力而不是劳动。
2、资本主义所有制
(1)所有制和所有权
①资本家之所以能够购买工人的劳动力,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②所有制与所有权既有区别也有联系。所有制是所有权的基础,所有制的性质和特点只能从现实的生产关系的实际运动中去把握和理解。所有制决定所有权,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态,它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意志关系,这种意志关系的性质在根本上是由经济关系本身决定的。
(2)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
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
3、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
①生产过程的两重性:资本主义生产以获取剩余价值为目的。其生产过程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和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②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有两个特点:
a.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他们的劳动隶属于资本家;
b.劳动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
③价值增殖过程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这个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
(2)剩余价值的实质
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所创造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本质上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3)资本的本质
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一定历史社会形态下的生产关系。
(4)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及其意义;剩余价值率
①根据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不同,资本可以区分为不变资本c和可变资本v;
a.不变资本: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转移自己的物质形态,不发生价值增殖;
b.可变资本: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中不仅创造出劳动力价值,而且还实现了价值增殖。
②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
a.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表明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
b.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c.为理解资本有机构成,平均利润分配等理论奠定了基础。
③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m'=m/v,反映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④剩余价值率还可以=剩余劳动/必要劳动=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5)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
①绝对剩余价值是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在必要劳动时间既定的条件下,工作日延长或提高劳动强度都会增加剩余价值;
②相对剩余价值是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以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条件;
③超额剩余价值是商品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差额,由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获得。
4、资本积累
资本积累:剩余价值资本化,叫做资本积累。
(1)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①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②资本家将获得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资本,使生产在扩大规模上重复进行,这就是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2)资本积累的本质、源泉和后果
①资本积累的本质,就是资本家不断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②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有:
a.对工人的剥削程度;(高,多)
b.劳动生产率水平的高低;(高,多)
c.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大,多)
d.资本家垫付资本的大小。(大,多)
③随着资本的积累,必然加剧社会的两极分化,即一极是财富越来越集中于少数人手中,另一极是多数人只拥有社会财富的较小部分。资本积累不但是社会财富占有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而且是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现象产生的根源。
(3)资本有机构成
①由生产技术水平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量的比例,叫资本的技术构成;
②从价值形式上看,资本构成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比例,叫资本的价值构成;
③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的价值构成,叫资本的有机构成。
(4)相对过剩人口
①资本有机构成呈现不断提高趋势,这是由资本无限追逐剩余价值的本性决定的;
②资本家通过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扩大生产规模,使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这导致:
a.可变资本相对量减少;
b.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相对地减少;
c.形成相对过剩人口。
③相对过剩人口就是劳动力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求形成的过剩人口。有三种形式:
a.流动的过剩人口;
b.潜伏的过剩人口;
c.停滞的过剩人口。
(5)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
①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胜利;
②生产的社会性和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的矛盾加剧,是资本主义被取代的根本原因。
5、资本的循环周转与再生产
(1)资本循环及其职能形式,产业资本正常循环的条件
①产业资本循环是指产业资本依次地经过三个阶段,采取三种职能形式,执行三种职能,实现了价值的增殖,并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全部运动过程。产业资本运动依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相应地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
a.货币资本的职能是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为剩余价值生产准备条件;—准备
b.生产资本的职能是使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结合,生产剩余价值;—决定意义
c.商品资本的职能是通过商品的出售,收回预付资本价值和实现剩余价值。—销售实现
②产业资本循环要保持连续性,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a.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同时并存;
b.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在时间上相互继起。
(2)资本周转及其速度
①资本是在运动中增殖的,资本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的循环,就叫资本的周转;
②影响资本周转快慢的关键的因素有两个:
a.资本周转时间;
b.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
③要加快资本周转速度,获更多剩余价值,就要缩短资本周转时间,加快流动资本周转速度。
(3)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社会生产是连续进行的,这种连续不断重复的生产就是再生产。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
6、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分配
(1)平均利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分割
①当剩余价值看做是全部垫付资本的产物或增加额时,剩余价值便取得了利润的形态;
②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当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时,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关系便被掩盖了;
③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
a.在质方面,剩余价值率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利润率表示全部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
b.在量方面,利润率总是小于剩余价值率,从而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程度。p'=m/(c+v)
1、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有两个:一是社会分工的出现;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2、商品的二因素
(1)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2)使用价值是指商品的有用性,通过交换满足他人需要,体现商品的自然属性;是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使用价值是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3)交换价值是一种使用价值同另—种使用价值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决定商品交换比例的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价值。商品能按一定比例相交换,就是因为他们都有价值。
(4)价值: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本质上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
(5)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互相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价值的存在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没有价值的物品可以有使用价值,但这只是普通的使用物品,而不是商品。
3、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1)商品的二因素由劳动二重性决定。劳动二重性不是两次劳动,而是同一劳动过程两方面。
(2)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是具体劳动,形成使用价值,另一方面是抽象劳动,创造价值。
(3)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①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商品生产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②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而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它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4、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1)商品的价值不仅有质的规定性,而且还有量的规定性。
(2)商品价值的质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3)商品价值的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而劳动量则是按劳动时间来计量的。
(4)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它是在同类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竞争中实现的。
(5)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包括:
①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
②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③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
④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
(6)商品价值量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计量的,复杂劳动等于自乘的或多倍的简单劳动。
5、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1)商品的价值形式经历了四个阶段: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以及货币形式。货币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完成形式。
(2)商品的交换是以货币为媒介的,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有五种基本职能,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3)货币的出现,有利于解决商品交换的困难,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但是货币的出现并没有也不可能解决商品经济的矛盾。它使商品世界分为商品和货币两极,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就表现为商品和货币的矛盾。因此,马克思把商品转换成货币称为“商品的惊险的跳跃”。
6、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1)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它的基本内容和客观要求是:
①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②商品的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自发波动。
(3)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
①价值规律自发配置社会经济资源;
②价值规律自发地刺激生产力发展;
③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分配。
(4)价值规律在对经济活动进行自发调节时,必然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后果:
①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进步;
②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一部分生产者积累大量的财富,另一部分可能亏损;
③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生产各个部门的配置,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状况。
7、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在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具有两重性:既是具有社会性质的社会劳动,又是具有私人性质的私人劳动。只有商品变为货币私人劳动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
(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因为
①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
②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
③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3)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世界的拜物教性质的产生具有必然性:
①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产品只有采取商品的形式才能进行交换;
②劳动量只有采取价值量这一物的形式才能进行计算和比较;
③生产者劳动关系的社会性质只有采取了商品之间的物物交换才能表现出来。
(4)商品世界拜物教性质掩盖了商品经济关系的本质,妨碍认识商品、价值、货币的实质。
(5)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进一步发展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不断运动使得资本主义最终被社会主义代替。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①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
②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线,也是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这两对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社会发展动力是社会历史前进的推动力量和源泉。
马克思主义认为,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的有多种因素和力量,依照这些因素作用的性质、范围和形式,可以把它们区分为根本动力和直接动力、基本动力和非基本动力、主要动力和次要动力等。
其中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生产方式的内部矛盾中,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关系和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它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时就能促进它的发展,反之就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阻碍。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①社会存在属于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以及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②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③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④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具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
a.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
b.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
(2)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生产方式就是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结合的特殊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它集中地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1)生产力的含义和结构
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包括:
①劳动资料,它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
②劳动对象,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合称生产资料;
③劳动者,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2)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的重要因素(新增考点)
1)科学技术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即一般生产力,它能够应用于生产过程、渗透在生产力诸基本要素之中而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
1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会引起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素质的深刻改革和巨大进步;
2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的组织管理,能够大幅度提高管理效率;
3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可以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
2)在现代,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生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
(3)生产关系的含义和内容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4)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②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内涵
①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经济基础的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
②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分为:
a.意识形态又称观念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思想观点;
b.政治上层建筑,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和行政制度;国家政权机构、政党、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政治组织形态和设施。
(2)国家的实质
国家的实质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
(3)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具体表现在:
a.经济基础的需要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
b.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c.经济基础的变化发展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及其方向。
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取决于它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1、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1)真理的客观性:有两层含义:
①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中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②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客观的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对于特定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
(3)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
①真理的绝对性有三层含义:
a.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包含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
b.世界是可知的,每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向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
c.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②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的正确认识是有限度的:
a.从广度上说,它只是对客观世界的一定范围的正确认识,有待于扩展;
b.从深度上说,它只是对特定事物的一定程度的近似正确认识,有待于深化;
c.从进程上说,它只是对事物的一定发展阶段的正确认识,有待于发展。
③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重属性。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
a.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依存、相互包含的;
(4)真理和谬误
①真理发展的过程,不仅是相对不断趋近绝对的过程,而且还是不断同谬误作斗争并战胜谬误的过程。真理和谬误是相伴而生的,人类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难免发生谬误。真理和谬误决定于认识的内容是否如实地反映了客观事物,他们是性质对立的两种认识;
②真理和谬误又是统一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③在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正确的认识往往会导致成功的实践,而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实践活动也会达不到自身所期待的结果,导致失败。只要人们分析失败的原因,化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就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变失败为成功。
2、真理的检验标准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2)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①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此外再无别的标准;
b.凡经过实践证明了的一切认识都是客观真理,都具有不可推翻的性质;
c.实践能够检验一切认识,即使当前实践还不能加以判定,最终也会被以后的实践作出裁决。
②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指:社会实践总会受历史条件的限制。
a.一定历史阶段的具体实践具有局限性,往往不能充分证明或驳倒某一认识的真理性;
b.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次完成的;
c.已被实践检验过的真理还要继续经受实践的检验。
3、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1)价值及其特性
①"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价值由两方面构成,一是主体的需要和利益;二是客体的某种属性或性能,价值是在两者的关系中形成的。
②价值的特征:a.客观性;b.主体性;c.社会历史性;d.多维性。
b.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
c.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是同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辩证统一相一致的;
d.承认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就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一切真理。
1、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其本质含义和基本特征有三:
①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②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的能动性;
③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2)实践的基本形式有:
①物质生产实践;
②社会政治实践;
③科学文化实践。
(3)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的主体、客体与中介
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①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②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③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