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运动的衡量尺度。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有条件性。运动与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②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时间是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空间是运动物质的伸张性、广延性,特点是三维性。
③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3)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①意识的起源: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形成经历三个发展阶段:
a.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b.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c.人类意识。
②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历史的产物。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劳动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客观的需要,语言促进了意识的发展。
④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特有的积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
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b.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c.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d.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4)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认识和把握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反作用,必须处理好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①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②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③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
4、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世界本质问题的一个基本原理。原理的内容包括:
(1)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
(2)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3)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
1、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和发展性。
①其科学性是指马克思主义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
②其革命性是指马克思主义集中表现了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
③其实践性是指马克思主义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并随实践而不断发展的学说。
④其人民性是指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一起奋斗都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⑤其发展性是指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学说,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2、习近平指出:
①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②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们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
③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们改造世界的行动;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1、含义:马克思主义包括三个部分: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
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③科学社会主义。
2、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成分,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3、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1)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