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考研思想政治理论精选实用教程 - 李海洋 第6集(6)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8-01-09


(3)1950年4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婚姻法》规定:废除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1950年至1951年的镇压反革命运动,肃清了国民党遗留大陆的反动势力。
2.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没收官僚资本,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基本内容和必然结果。从1950年开始,在官僚企业内部开展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建立起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领导地位,为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巩固和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
为了战胜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通货膨胀和财政经济上的其他困难,打退投机资本在市场上向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疯狂进攻,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坚定有效的措施。首先是积极恢复和发展工农业生产;其次是加强金融管理和市场管理,依靠国营经济力量,运用政权的威力,坚决打退资产阶级的猖狂进攻;再次是统一全国财政经济工作,控制通货膨胀,稳定市场物价等。经过三年的努力,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发展。
3.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
新中国废除了帝国主义在中国享有的一切特权;收回了外国列强在中国的兵营,驻扎在中国领土上的一切外国军队被迫撤走;收回了海关的治权,中国人民重新掌握了国门的钥匙。
1949年上半年,毛泽东先后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三条外交方针。这是根据中国的历史、现实以及当时的国际环境作出的重大决策。
缔结《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是新中国成立后采取的重大外交行动,对当时的国际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1950年,美国侵略军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中国政府毅然作出抗美援朝的决策。经过近三年艰苦作战和谈判斗争,迫使美国代表在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打破了美国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保卫了朝鲜的独立和中国的安全,维护了世界和平。全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新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也为我国新民主主义改革和建设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4.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1950年和1951年,中共中央在全党范围开展整风、整党运动,批判居功自傲等错误思想,进行共产党员标准八项条件等教育。1951年12月,中央决定在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中开展一场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
随着“三反”运动的深入,揭露出许多资本家的行贿、偷税等严重违法行为。于是,在私营工商业者中开展了一场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偷工减料、反对盗骗国家财产、反对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
 四、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单选、多选)
(一)没收官僚资本,确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
没收官僚资本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之一。但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没收官僚资本具有两重性:就没收与帝国主义相联系的买办资本而言属于民主革命性质;就没收大资本而言具有社会主义革命性质。
官僚资本是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主体。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并在企业内部进行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主体部分被改造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了。确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领导地位,为全面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二)开始将资本主义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
新中国在利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过程中,已经开始对它进行适当的限制,并把其中的大部分引上了初级形式国家资本主义的道路。1952年,私营工业产值的56%已属于加工、订货、统购、包销部分。私营经济中不利于国计民生的部分被削弱以至淘汰。私营经济在数量上是明显上升的,但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却下降了。
(三)引导个体农民在土地改革后逐步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
为了发展农村生产力,人民政府在土改以后“趁热打铁”,积极引导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到1952年,全国已有40%的农户参加了互助组,少数农户还参加了半社会主义或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生产合作社。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具有过渡性的社会形态,本身处在很深刻的变动之中。因此,不能把新民主主义社会当作一种独立的社会形态,主张“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确立新民主主义秩序”,是不符合实际的。
第二节 选择社会主义道路
 一、工业化的任务和发展道路
(一)第二项历史任务提上日程(一般了解)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第一项历史任务的基本完成。随着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完成和国民经济的恢复,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即为实现第二项历史任务而奋斗,被突出地提上了党和国家的议事日程。
(二)工业化任务与工业化道路(一般了解)
1.提出国家工业化的任务
进行经济建设,首先要把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国。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富强的客观要求和必要条件。发展工业,改变中国作为农业国的贫穷落后的面貌,这是全国人民的共同要求,也是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严重任务。
2.选择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实现国家工业化,主要有两条道路:一条是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一条是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在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条件下,中国实现工业化,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由于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促进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的优越性,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来说,通过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国家工业化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选择题命制重点)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明确指出:在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的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一)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原因
1.国内形势的变化
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彻底完成,使国内的阶级关系和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的变化。1952年6月,毛泽东指出:在打倒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以后,中国内部的主要矛盾即是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故不应再将民族资产阶级称为中间阶级。此时,明确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任务已经十分必要。
2.社会主义经济成分比例增大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使中国社会的经济成分发生了重要变化。这种变化在公私比例上集中表现出来,正如周恩来所说:社会主义成分的比重一天一天增加,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一天一天加强。这说明,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在实际上已经开始了。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明确表述
1953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正式讨论和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根本大法的形式,把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作为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确定下来。
 三、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和条件(单选、多选)
(一)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基础
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建立后,与私营工业相比,国营工业规模大,技术设备先进,不仅有轻工业,而且有重工业。在劳动生产率等方面,国营企业也优于私营企业。全国财政经济统一后,国家掌握了一笔相当可观的资金,可以用来投资搞建设。从1953年开始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的大型工业建设项目,基本上是由国营经济来承担的。工业建设的发展,首先就意味着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的发展和它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比重的增加。这是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因素。
(二)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础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主要是轻纺工业和食品工业,缺少重工业的基础。它们大多规模小,资金不足,技术设备差,劳动生产率不高,因此,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十分有限。在依靠国家和国营经济帮助解决困难、发展生产的过程中,逐步被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这是生产发展本身的需要。在帝国主义对华封锁的情况下,民族资本向外发展的渠道被阻断,加重了它对国家和国营经济的依赖性。
资本主义经济与政府、国营经济和社会的矛盾及其发展,特别是1952年上半年的“五反”运动,更使人们开始认识到,资本主义工商业需要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逐步改造为社会主义。
(三)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
土地改革后,个体农户耕地很少,生产工具严重不足,资金十分短缺。在这种情况下,农民要兴修水利、开垦荒地困难都很大,更缺少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许多农户不仅无力进行扩大再生产,就连简单再生产也难以维持。随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始,国家工业化对商品粮和工业用农产品原料的需要连年增长,而主要农作物一般产量增长缓慢。因此,通过实行农业合作化以推动解决粮食和其他农产品增产的任务,是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因素。
(四)当时的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
由于长期受到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严密封锁和遏制,中国不但不可能从资本主义大国得到什么援助,而且连进行普通的贸易和交往都很困难。当时只有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独立而斗争的国家同情中国。只有苏联能够援助中国。
第三节 有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一般了解)
(一)社会主义总路线的要求
一方面要求把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作为全党、全国人民面前的基本任务,另一方面又要求通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以利于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情况
1953年新中国开始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一五”期间,在苏联的援助下,中国着重建设了一大批基础性的重点工程。这些建设成就极大地加强和壮大了国营经济的领导力量,为顺利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奠定了强大的物质基础。
(三)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推进
社会主义改造是围绕着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任务进行的。因此,不仅没有引起激烈的社会动荡和经济破坏,而且使生产逐年增加,成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直接的推动力量。
 二、农业、手工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
(一)农业合作化任务的提出(单选、多选)
1.农业合作化任务提出的原因
一方面,土地改革后,农村的生产迅速发展,农民的生活也有了明显改善;另一方面,农村中的贫富分化也开始了。据此,中共中央决定,不待农民在土改中激发出来的政治热情冷却,不待农村发生剧烈的贫富两极分化,就采取积极领导的方针,教育、推动和帮助农民走互助合作的道路。
2.农业合作化任务的要求
农民在土改基础上所发扬起来的生产积极性集中地表现为两方面,即个体经济的积极性和劳动互助的积极性。党要按照自愿和互利的原则,发展农民劳动互助的积极性。
3.统购统销政策的实行
1953年国家对粮食、棉花、油料作物实行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统购统销),基本取消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自由市场,限制农村的商业投机;大力发展供销合作,削弱城市资本主义和农村小资产阶级自发势力的联系;大力发展信用合作,缩小农村中高利贷活动的地盘。这样,既保证了人民对粮食、棉花、油料等的需要,又为全面推进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二)农业合作化的基本方针(选择题命制重点)
1.过渡性经济组织形式
中共中央在总结互助合作运动的经验的基础上,概括提出引导农民走向社会主义的几种过渡性经济组织形式,即:具有社会主义萌芽的互助组;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合作社;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合作社。
2.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基本原则和方针
在中国的条件下,可以走先合作化、后机械化的道路。在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后,及时将“组织起来”作为农村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充分利用和发挥土改后农民的两种生产积极性,通过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这种由低到高的互助合作的组织形式,实行积极发展、稳步前进、逐步过渡的方针;农业互助合作的发展,要坚持自愿和互利的原则,采取典型示范、逐步推广的方法,发展一批,巩固一批;要始终把是否增产作为衡量合作社是否办好的标准;要把社会改造同技术改造相结合。在实现农业合作化以后,国家应努力用先进的技术和装备发展农业经济。
(三)农业合作化的发展和基本完成(一般了解)
1.农业合作化的发展和取得的成绩
在党的上述方针的指引下,农村的互助合作积极、稳步地向前推进。1955年夏季以后,农业合作化运动加速发展,出现了农业合作化高潮。到1956年底,农业合作化基本完成。
在农业合作化运动期间,农业生产力不断发展,全国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4.8%。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进步。
2.毛泽东对农业合作化的总结
1955年7月,毛泽东作《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报告对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基本经验作了比较全面的总结,是一篇指导农业合作化的重要文献。
3.手工业合作化基本完成
在推进手工业合作化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采取的是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其组织形式是,由手工业生产合作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到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其步骤是从供销入手,由小到大,由低到高,逐步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和生产改造。到1956年底,手工业的合作化也基本完成了。
 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政策的实施(选择题命制重点)
(一)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采取赎买形式
民族资产阶级既有剥削工人取得利润的一面,又有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对资本主义工商企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就是要把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成为社会主义性质的企业,并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赎买政策。这样,既可以在一定时期利用资本主义工商业在增加产品供应、扩大商品流通、维持工人就业、为国家提供税收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又有利于争取民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并减少他们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阻力。
(二)国家资本主义是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主要形式
1953年6月,中央两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进行讨论,确定经过国家资本主义改造资本主义工业的方针。
国家资本主义,就是在国家直接控制和支配下的资本主义经济。国家资本主义有初级形式和高级形式之分。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有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等,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就是公私合营。
1953年以前,以加工订货、统购包销为主的初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在私营企业中已有较大发展。1954年1月以后,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起来。加工订货,主要是国家同资本家在企业外部的合作。公私合营,是社会主义成分同资本主义成分在企业内部的合作,公方占有相当股权,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这两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利润都实行“四马分肥”,即分为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资方红利四个部分,资方红利大体占1/4,企业利润大部分归国家和工人,基本上是为国计民生服务的。这就使这些企业具有不同程度的社会主义性质。
对资产阶级实行赎买,这是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设想,中国共产党把这种设想付诸实施并取得成功。
 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及其意义(分析题命制重点)
(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已经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得到了全面确立。
到1956年,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和基本上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公私合营经济合计占到了国民收入的绝大多数。中国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也建立起来了。这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最主要的标志。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改造是生产关系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一场伟大的变革,直接促进了它对生产力发展。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这就使社会生产力从旧的生产关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取得比资本主义更快更好的现代化发展速度铺平了道路。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为中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基础。
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只用了七年的时间就基本完成了,由于进展急促,工作中也有缺点和偏差。但正如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的确是伟大的历史性胜利。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几千年来阶级关系的最根本变革。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社会和生产资料的主人。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本章不是命题重点章。通常选择题和分析题考查的概率都不高。本章的重点在第一节。本章涉及了两个历史时期。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第一节);从1966年5月到1976年粉碎“四人帮”,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第二节)。从应试角度看,第二节内容不在命题范围内,因此复习时可以忽略。第三节中除“探索中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重要原则”以外,其他内容只做一般了解即可。
我们要把握考试出题的规律,就是:关于我们党历史上的失误和曲折,一般不考。这不是讳言失误,而是要沿着历史脉络,着眼发展,着眼未来,没有必要过度停留于失误与曲折上。

 
本章共分三节。第一节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包括3个问题: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成果。
第二节是探索中的严重曲折,包括3个问题:“大跃进”及其纠正,“文化大革命”及其结束,严重的曲折和深刻的教训。
第三节是建设的成就,探索的成果,包括4个问题: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基本建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文化、医疗、科技事业的发展,国际地位的提高与国际环境的改善,探索中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重要原则。

 
本章的重要概念和内容是: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共八大,《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探索中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重要原则”。

 
 

 
第一节 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
(一)重要转变时期(一般了解)
1956年是我国历史发生重要转变的一年。
1.国际形势有所松动
20世纪50年代中期,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国际关系中缓和趋向的出现以及世界经济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中国刚刚起步的大规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2.国内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结束,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已经建立,这标志着我国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开始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二)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选择题命制重点)
1.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初步建立起来,但是中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很落后,因此,探索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一个十分艰难的过程。当时主要面临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处理好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问题;二是如何处理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规模和速度问题。
2.对苏联模式的反思和提出“第二次结合”
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的工业化高速度显示了苏联模式的威力。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没有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于是选择了苏联模式。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充分披露了苏联模式的弊端,引起了中国共产党的反思。毛泽东说,“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
在同年4月的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毛泽东指出,我认为苏共二十大对我们最重要的教益是要独立自主,调查研究,摸清本国国情,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制定我们的路线、方针、政策,探索自己的道路。毛泽东明确指出,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
 二、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选择题命制重点)
(一)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1956年9月,中共八大在北京召开,大会正确地分析了国内外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明确指出:由于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这些论述,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以后党确定正确路线的基本依据。
大会确定了经济、政治、文化和外交工作的方针。在经济建设方面,强调要从国家的财力物力的实际状况出发,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在管理体制方面,要求适当扩大地方管理权限,并调整一些经济管理体制。大会肯定了陈云提出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在政治关系方面,强调进一步扩大国家的民主生活,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在科学文化建设方面,确认“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发展科学和文化艺术的指导方针,努力创造社会主义的民族的新文化。在对外政策方面,坚持以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外交政策。大会还提出了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方针,要求更加重视发扬党的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警惕执政党脱离群众和实际;强调对党的组织和党员的监督,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发扬党内民主,反对个人崇拜。
(二)“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为补充;计划生产是主体,一定范围的自由生产为补充;国家市场是主体,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为补充。这个思想成为突破传统观念、探索适合中国特点的经济体制的重要步骤。
1956年12月,毛泽东提出“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并把这称作“新经济政策”。毛泽东的意见得到其他中央领导同志的赞同。
 三、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成果(选择题命制重点)
(一)《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1.《论十大关系》的基本方针
1956年4月毛泽东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报告。十大关系所围绕的基本方针,就是要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论十大关系》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
2.《论十大关系》的主要内容
报告的前三条对中国工业化道路作了创造性的论述。指出,在把重工业作为国内建设重点的同时,要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并处理好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第四、五条讲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涉及了经济体制的改革。后五条讲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都属于政治和文化生活中调动积极因素的问题。在中国和外国的关系上,毛泽东提出“向外国学习”的口号。在思想文化上,提出了“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的方针。

相关话题/思想政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