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考研思想政治理论精选实用教程 - 李海洋 第6集(7)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8-01-09


3.《论十大关系》强调的问题
毛泽东强调,建设社会主义首先必须充分调动工农群众的积极性,因为社会主义是人民群众的事业,工农群众是人民的主体;同时,必须巩固各民族的团结,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要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加强统一战线工作。还要尽可能地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这些思想的提出,为中共八大的召开作了理论准备。
(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主要内容
1957年2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这个讲话的背景是社会上出现了一些罢工罢课的情况以及国际上的波匈事件,人们对此缺乏思想准备。毛泽东的讲话创造性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学说, 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发展,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1.论述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毛泽东首次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概念。他指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会主义社会充满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他进一步强调,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但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它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
2.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
(1)要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毛泽东指出,在我国社会中有两类社会矛盾,这就是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这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类矛盾。必须区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2)解决不同性质矛盾应采取不同的方法。
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这两类矛盾的性质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简单地说起来,前者是分清敌我的问题,后者是分清是非的问题。解决敌我矛盾用专政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用民主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针对人民内部矛盾在具体实践中的不同表现,毛泽东提出一系列具体的方针、原则和办法。主要有:在经济工作中,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在思想领域,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对科学文化领域里的矛盾,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对于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矛盾,实行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前提下的“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3)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指导思想。
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一场新的战争——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的文化,使全体人民比较顺利地走过目前的过渡时期,巩固我们的新制度,建设我们的新国家。
(三)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
1.整风运动
(1)整风运动的内容和形式。
1957年4月27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决定在全党进行一次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主题,以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为内容的整风运动。运动采取开门整风的形式,希望“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
(2)整风运动中的一些错误言行。
随着整风运动的展开,除了诚恳的批评意见外,也有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乘机向党和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发动进攻。
2.反右派斗争
(1)反右斗争的发起。
面对右派分子的进攻,1957年6月8日,中共中央发出组织力量进行反击的党内指示。同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这是为什么?》的社论。大规模的反右派运动全面展开。
(2)反右斗争的必要性。
对极少数右派分子的进攻实行坚决反击是完全正确和必要的。对重大政治原则问题上的大是大非必须旗帜鲜明,否则会造成思想上和政治上的混乱。这个经验是有长远意义的。
3.反右派斗争被严重扩大化的负面影响
反右派斗争被严重地扩大化了。其严重后果之一,就是改变了八大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使党的指导思想开始出现“左”的偏差。
第二节 探索中的严重曲折
 一、“大跃进”及其纠正(一般了解)
(一)“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展
1.“大跃进”运动
(1)“大跃进”运动的历史背景。
1958年发动“大跃进”运动的历史背景是:①党认为反右斗争的胜利,使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大为提高;②“一五”的计划提前完成,增强了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经济建设的自信;③毛泽东以及中央和地方不少领导干部在胜利面前,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的思想准备不足。
(2)“大跃进”运动的序幕。
1957年10月,中共八届三中全会通过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并发出通知,要求组织全民讨论,开展关于农业生产建设的大辩论,掀起一个生产高潮。
1958年1月, 毛泽东在南宁会议上严厉批评了1956年的反冒进;同年3月的成都会议上,毛泽东再次严厉地批判反冒进,批判右倾保守思想。
(3)“大跃进”运动的发动和“左”倾错误的泛滥。
1958年5月,八大二次会议召开,会议正式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总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尽快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但由于它是在急于求成的思想指导下制定的,片面强调经济建设的发展速度,过分夸大人的主观意志的作用,忽视了经济建设所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
2.人民公社化运动
(1)从“小社并大社”到全国范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8年8月,中共中央北戴河会议通过了《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人民公社化运动最初是由小社并大社引起的,这本来是出于兴修水利、搞农田基本建设的需要,但在“大跃进”的背景下,却演变成不顾客观条件、争相向所谓更高级形式过渡的一场普遍的群众性运动。
(2)人民公社的特点和后果。
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的体制,它的基本特点被概括为“一大二公”。所谓“大”,就是规模大;所谓“公”,就是公有化程度高。大办人民公社的过程,实际上是大刮以“一平二调”为主要特点的“共产”风的过程,使农村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
(二)国民经济的调整
1.国民经济面临严重困难
一方面,农业生产急剧下降,粮食极度缺乏。另一方面,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最后,通货膨胀,市场供应紧张,人民生活极为困难。
2.八字方针的制定与贯彻
(1)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
严重的困难,使全党上下决心认真调查研究,纠正错误,调整政策。1960年11月中央发出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要求全党用最大的努力来坚决纠正各种“左”的偏差。1961年,八届九中全会正式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这两件事表明,“大跃进”运动实际上已被停止,国民经济开始转入调整的新轨道。
(2)强调调查研究。
八届九中全会上,毛泽东强调要恢复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号召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毛泽东于1961年3月主持起草《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简称“农业六十条”)。推动国民经济转入1962年至1965年的三年调整时期。
3.“七千人大会”
(1)会议的情况和内容。
1962年,党中央在北京召开扩大的工作会议(七千人大会),这次会议对纠正“左”倾错误,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刘少奇在会上的讲话中谈到造成经济困难的原因时指出,一方面是由于自然灾害;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工作中的错误,有的地方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
(2)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经过1962年到1965年的调整,国民经济得到比较顺利的恢复和发展:农轻重的比例关系实现了在新的基础上的协调发展;国民经济中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基本恢复正常;财政收支平衡,市场稳定,人民生活有所改善。
当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的时候,周恩来在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宣布:我国国民经济即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今后发展国民经济的主要任务是要把我国逐步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这是第一次提出“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3)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八届十中全会后,在部分农村和城市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这次运动虽然对于解决干部作风和经济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起了一定作用,但由于把各种不同性质的问题都认为是阶级斗争或者是阶级斗争在党内的反映,使不少干部受到不应有的冲击。
 二、“文化大革命”及其结束(一般了解)
1966年,正当国民经济的调整基本完成,国家开始执行第三个五年计划的时候,“文化大革命”爆发了。
(一)“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
1965年11月10日,上海《文汇报》发表姚文元的文章《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揭开了“文化大革命”的序幕。
为了在全国发动“文化大革命”,1966年5月4日至26日,中央政治局召开扩大会议。会议于5月16日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简称“五一六通知”),系统地阐发了毛泽东发动这场运动的主要论点。会议决定设立“中央文化革命小组”。此后,“文化大革命”异常迅猛地发动起来。
8月1日至12日,党的八届十一中全会召开。8月5日,毛泽东写了《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8月8日,全会通过的《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简称“十六条”),成为“文化大革命”的指导方针。
(二)全面内乱的形成
1.“一月革命”
1967年1月初,在张春桥、姚文元策划下,上海市的造反派组织夺取了上海市的党政领导大权。这场夺权斗争得到充分肯定。1月中下旬,各地掀起由造反派夺取党和政府各级领导权的“一月革命”风暴。夺权狂潮一经引发便不可收拾,很快发展成“打倒一切”的全面内乱。
2.二月抗争
1967年1月19日、20日召开的中央军委碰头会上,叶剑英、徐向前、聂荣臻坚决反对江青、康生、陈伯达鼓吹军队应和地方一样搞运动的主张。2月中旬,在周恩来主持的怀仁堂碰头会上,谭震林、陈毅、叶剑英、李富春、李先念、徐向前、聂荣臻等老一辈革命家,怒斥江青、陈伯达、康生、张春桥等人乱党乱军的做法。这些老同志的抗争被江青等人诬为“二月逆流”,受到严厉批判。
3.中共九大
1968年,为党的九大作准备召开的八届扩大的十二中全会举行。这次会议是在党内生活极不正常的状况下召开的,会议宣布“把刘少奇永远开除出党,撤销其党内外的一切职务”。一年后,刘少奇含冤病逝。这是“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一起冤案。
1969年4月,党的九大使“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合法化,加强了林彪、江青等人在党中央的地位,因而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
(三)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在1970年8月党的九届二中全会上,林彪集团争夺政治权力。毛泽东觉察其宗派活动后,采取一系列措施削弱林彪集团的权势。林彪集团的骨干成员决心铤而走险,在策划武装政变失败后,于9月13日仓皇出逃,在蒙古温都尔汗机毁人亡。这一事件客观上宣告了“文化大革命”理论和实践的失败。
(四)挫败“四人帮”“组阁”图谋
1973年,中共十大召开,继续了九大的“左”倾错误方针。十大以后,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在中央政治局内结成“四人帮”,利用“批林批孔”把矛头指向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毛泽东对他们的图谋有所察觉,对“批林批孔”运动作出限制性规定,并在中央领导层提出“四人帮”的问题,建议周恩来继续担任国务院总理,由邓小平担任国务院第一副总理。江青等人的“组阁”图谋遭到挫败。
(五)1975年整顿和“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1975年1月,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申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四届人大闭幕后,邓小平在毛泽东支持下,相继主持国务院和党中央的日常工作。受命于危难之际的邓小平,大刀阔斧地开始了整顿,形势开始明显好转。整顿工作的深入展开,势必触及“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这是毛泽东所不能容忍的,于是在1975年底发动了所谓的“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逝世,举国悲痛。清明节前后,爆发了以天安门事件为代表的悼念周总理、反对“四人帮”的运动。这场运动实质上是拥护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为后来粉碎“四人帮”奠定了伟大的群众基础。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逝世,“四人帮”加紧了夺取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的阴谋活动。10月6日晚,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中央政治局,执行党和人民的意志,对“四人帮”实行隔离审查,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三、严重的曲折和深刻的教训(一般了解)
(一)“文化大革命”的性质
“文化大革命”对我们党、国家和民族造成的危害是全面而严重的。政治上,党和国家政治生活遭到巨大破坏,党的组织和政权机构受到空前的浩劫和损失;思想上,造成人们思想的极大混乱,导致严重地混淆敌我和是非;文化上,对我国科学文化事业和民族传统文化造成极大破坏,使文化事业出现严重的倒退;经济上,使经济发展受到严重损失;党的建设上,使党组织的建设遭到了极为严重的破坏和损失。
“文化大革命”不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它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二) “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
1.“文革”发生的主要原因
第一,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不长,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更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有些已经比较清楚,更多的还有待于继续探索。我们党过去长期处于战争和激烈阶级斗争的环境中, 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并没有完全搞清楚。
第二,由于我们党的历史特点,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处理新矛盾新问题时,容易把已不属于阶级斗争的问题仍看作是阶级斗争,对新条件下的阶级斗争,又习惯沿用过去的大规模急风暴雨式群众性斗争,从而导致阶级斗争的严重扩大化。
第三,由于把马恩列斯著作中的某些设想和论点教条化,这就使我们把关于阶级斗争扩大化的迷误当成保卫马克思主义的纯洁性。
第四,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遭到严重破坏,致使党无法依靠制度的和集体的力量及时地发现并纠正错误。
2.全面、辩证地看待“文革”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没有变。在犯严重错误的时候,党的性质和宗旨都没有改变。
(2)中国共产党能够不断纠正错误。党和人民在“文化大革命”中同“左”倾错误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斗争一直没有停止。
(3)仍然取得了重要的社会主义建设成果。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32年来我们取得的成就还是主要的,忽视或否认我们的成就,同样是严重的错误。
(三)“文化大革命”的教训
第一, 必须深刻把握中国国情。认清国情是社会主义事业成败的关键。
第二,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决不能“以阶级斗争为纲。”
第三, 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保证党的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第四,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而不能实行“大民主”和“造反有理”。
第五, 必须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以最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武装全党。
第三节 建设的成就,探索的成果
 一、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基本建立(一般了解)
第一,较快的发展速度。从1952年到1978年,工农业总产值平均年增长率为8%以上,谷物和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在世界上的排名明显提升。
第二,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952年的119元增加到1976年的316元。
第三,基本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工业化中“从无到有”的问题,使中国在经济上赢得了独立,为中国以后的发展奠定了牢固的物质技术基础。
 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文化、医疗、科技事业的发展(一般了解)
第一,人民基本生活需要得到保障。我国粮食总产量大幅度提高,初步满足了占世界1/4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
第二,人民的文化素质和健康水平得以提高。新中国成立后,为发展人民教育事业,加大了对小学、中学和高等教育的投资。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文艺方针的指引下,涌现出大批优秀文艺作品,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第三,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科技成果。先后制定了两个科学技术长远发展规划,某些尖端领域正在接近世界先进水平。1964年10月,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6月,爆炸了第一颗氢弹。1970年1月,第一枚中远程导弹发射成功。同年4月,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1975年,可回收人造卫星试验成功。
 三、国际地位的提高与国际环境的改善(一般了解)
(一)“一边倒”政策
新中国在成立初期,一面奉行独立自主基础上的“一边倒”政策,积极争取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对中国国内建设与外交工作的支持、援助;一面不失时机地发展同西方国家的民间外交,同这些国家进行贸易往来,以民(间)促官(方),以经(济)促政(治)。
(二)国际环境改善
1.国际地位的提高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以及随后召开的日内瓦国际会议和万隆会议,极大地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同印度、缅甸等国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更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公认的国际准则。
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并恢复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2.双边关系的改善
1960年1月到1963年3月,中国先后同缅甸、尼泊尔、蒙古、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国妥善地解决了边界问题。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会见毛泽东,并与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双方在上海签订《中美联合公报》,结束了中美20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中美关系的缓和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发展。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签订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协定。
1972年,在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许多国家纷纷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这样就打破了从50年代起美国孤立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打开了我国外交的新局面。
 四、探索中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重要原则(选择题命题重点)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阐明的建设社会主义若干原则,为党继续进行探索并系统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第一,两阶段论。关于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阶段可能比前一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
第二,战略目标和基本步骤。毛泽东强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是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强国。为此,应当采取“两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中国的经济走在世界前列。
第三,正确处理农、轻、重的关系。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毛泽东提出,要实行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方针,正确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
第四,积极形成“六又局面”。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方面,毛泽东提出,要把“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作为努力的目标;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坚持人民民主,尽可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巩固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保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保护社会生产力。
第五,坚持双百方针。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面,毛泽东提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对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实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强调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第六,强调军队建设的现代化、正规化。在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方面,毛泽东提出必须加强国防、建设现代化、正规化国防军和发展现代化国防技术的重要指导思想等。
第七,高度重视党的自身建设。在执政条件下加强共产党自身建设,警惕党在执政以后可能产生的种种消极现象。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本章是命题的重点章,尤其是分析题的命制分量很重,分值有时会接近10分。命题的角度有两类,第一类,如2014年的36题,其第一问题“1980年,邓小平为什么强调天安门上的毛主席像永远要保留下去?”,在考试大纲上对应的考点是“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第二问是“如何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个不能否定’的深刻内涵及其意义?”,考试大纲的对应考点是“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的相互联系和重大区别”。这类题目,即使本身的内容很难,对考生来说也比较容易准备。只要按图索骥,踏踏实实地复习到位就不会有问题。第二类是综合型的,如2013年36题的第二问“为什么说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再如2012年36题的第二问“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开创的革命事业‘最忠实的继承者’?”教材上没有与这类题目直接对应的现成大段文字,需要考生对课程的脉络达到真正的理解,而且能够瞻前顾后。因此,对本章内容的复习,既要有对具体考点的针对性,又要有对总体内容的综合性。要以时间为线索,牢记重大事件、重要会议中的重要内容,重要提法,理解其含义。此外,复习本章时应注意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的最新提法,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五位一体”的总布局等。

 
本章共分五节。第一节是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和改革开放的起步,包括5个问题: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转折;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提出;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第二节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展开,包括5个问题:中共十二大制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纲领;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
第三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跨世纪发展,包括6个问题: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中共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提出跨世纪发展战略;推动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第四节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5个问题:中共十六大制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行动纲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中共十七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
第五节是坚定不移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包括6个问题:中共十八大制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其根本原因和主要经验;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的相互联系和重大区别;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相关话题/思想政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