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例一规法和规一例法的结合
(一)规一例一规法
1.直接呈现概念的定义或规则的描述
2.提供概念或规则的正反例子
3.分析例子是如何说明定义的
这种方法在高年级的教学和成人的学习中经常使用,适合给予系统性,组织较强的较抽象知识,容易形成知识体系。
(二)例一规一例法
1.提供大量的正反例子
2.对学生的反应做出反馈
3.抽象出适合一切正例的共同特征或规则
4.分析例子是如何说明概念或规则的
年幼的儿童因为没有大量的初级概念,受已有知识的局限,在掌握一些具体的概念和规则时比较常用,适合于学习探索问题的方法。
五 影响概念学习的因素来源:考试大
(一)学生自身的因素
1.年龄、经验与智力
A.儿童获得概念的能力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而提高
B.儿童概念的学习与他的实际生活经验密不可分
C概念的测分与一般能力存在着复杂的相关,测分与言语智力的相关高于与非言语智力的相关。
2.学习者认知结构的特征来源:考试大
A.认知结构中没有适当的,可以与新知识挂起钩来的观念
B.原有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稳定性和清晰性
C.新学习材料与原有观念之间的可辨别性
3.认知策略
布鲁纳在人工概念形成的试验中,对概念形成的策略进行了大量研究,研究表明,在概念形成中,被试使用的策略对发现概念的关键特征有重要影响。
(二)学习任务与教学方法方面的因素
1.学习任务本身的特征
A.概念或规则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关系不同,影响概念的习得。
B.可以借助表象做支柱的概念比抽象的概念容易学习
C.概念的定义特征是否明显
2.有效教学概念和规则的方法
A.突出有关特征,控制无关特征
概念的关键特征越明显,学习越容易,无关特征越多,越明显,学习越困难
B.正例与反例的运用
运用正例可以说明概念的关键特征,运用反例可以排除无关特征的干扰
3.变式与比较
变式:是指概念的正例(肯定例证)在无关特征方面的具体变化,也就是通过保持概念的关键特征、而变化那些非关键特征,从而构成地表现形式不同的例证
变式从材料方面促进概念的理解,比较则从方法方面促进理解
知识的建构 主要内容
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新旧经验的交互作用
概念转变及教学
知识的深化和迁移
知识获得的比喻
知识的获得就像输血
知识的获得就像吃东西
这两种比喻的区别是什么?
知识建构与吃东西的比较
吃东西 知识建构
首先要有基本的生理和条件和能量 依赖于原有的知识结构、认知能力
食物和进餐工具 新信息、学习资源
消化、吸收、去粗取得 对信息的理解、明辨和转化
导致机体的生长 导致知识结构的生长
吃者决定是否吃、吃什么、怎样吃 学习的自我监控
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知识的本质来源:考试大
—根本不存在关于客观世界的直接的、无中介的知识、知识是由人创造的并受他们的价值观和文化的影响
知识的获得
—即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经验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这个作用包括同化和顺应。
先前的知识经验背景
既包括学习新知识所需要的直接的知识基础,也包括相关领域的知识以及更一般的经验背景
既包括学习者在学校学习的正式知识,也包括他们的日常直觉经验
既包括与新知识相一致的、相容的知识经验,而且也包括与新知识相冲突的经验。
既包括具体领域的知识,而且还涉及到学习者的基本信念
(1)本体论来源:考试大
(2)认识论信念
既包括直接以现实的表征方式存在于记忆中的知识经验,也包括一些潜在的观念
新经验的特征
学习材料的内容
—学习材料的意义性
—学习材料内容的具体程度
学习材料的形式
—抽象
—直观(实物、模型、言语)
同化过程
同化是学习者通过将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经验联系起来,从而获得新知识的意义、把它纳入已有认知结构的过程。
同化===进食
顺应过程
顺应就是随着新知识的同化,原有的知识经验会随着新知识的纳入而发生的调整和改组。
顺应===消化+吸收来源:考试大
概念转变的过程
揭示学生原有的错误概念
引发认知冲突
解决认知冲突
概念转变的条件
Prsner提出概念转变需要满足四个条件:
对原有概念的不满。
新概念的可理解性(Intelligibility)
新概念的合理性(Plausibility)
新概念的有效性(Fruitfulness)
概念转变对教学的启示
学习不仅意味着新知识的获得,而且还意味着原有知识的改变。
知识的学习不仅要解决“知”与“不知”,还要解决“信”与“不信”的问题
为概念转变而教
揭露(reveal)学生的先前概念来源:考试大
—创设情境,采取多种表达方式
讨论并评论先前概念
—教师做价值判断
创设概念冲突
—给出一个学生现有概念无法解释的情境
教师的任务来源:考试大
创设开放、相互接纳的课堂气氛
换一种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表达出自己的观点。
鼓励学生交流讨论
认知与建构知识观的比较
认知主义 建构主义
知识
学习
教学
知识获得的目的是什么?
知识如果不能转化为智慧,不能转化为思考力的话,就是没有价值的
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理解世界,灵活的适应世界
知识的深化与迁移
结构良好领域和结构不良领域
初级知识和高级知识获得
结构良好领域
—这些领域的知识是比较规则和确定的,解决这样的问题有明确的规则,基本可以套用相应的法则和公式。 S=vt
结构不良领域
—不能简单套用已有公式,需要在已有经验基础上重新分析,建构新的理解方式和解决方案
概念的复杂性
实例间的差异性
初级知识:某一知识主题入门性学习阶段,只要求记住基本的概念和事实,并把它们再现出来。
——结构良好领域
高级知识:把握概念的复杂性,灵活运用到具体领域中去。
——结构不良领域来源:考试大
通过知识应用促进深化和迁移
解决有关问题来深化理解
变式性问题
综合问题
实际问题
通过知识应用促进深化和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