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心理发展与教育
认知发展/社会性发展
建构主义的发展观来源:考试大
①发展是一种建构过程,儿童心理的发展起源于主体的动作(先天成熟-后天经验),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适应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一种内部结构的积极的建构过程。(适应)
②图式(认知结构):动作的结构或组织反射性图式-感觉运动图式-心理性图式
③同化: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量变(知识的类推应用)
④顺应:内部图式的改变,以适应现实。-质变(认知结构的发展)
⑤平衡:图式-同化-平衡-不能同化-失衡-顺应-新的图式(状态/过程)
⑥自我调节:同化﹥顺应,加强顺应,抑制同化来源:考试大
顺应﹥同化来源:考试大
影响发展的因素来源:考试大
生理成熟(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成长):提供发展的可能性
物理环境(儿童对客观环境的作用):物理经验(动作元素-物体本身);数理逻辑经验(动作系统-主观见之于客观)
社会环境(社会生活、文化教育、语言等):促进或延缓个体的发展
平衡过程:不断成熟的内部组织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平衡是动态的,具有自我调节作用。
发展的阶段论来源:考试大
感觉运动阶段(0-2岁):依赖感觉与运动来认识事物:本能性的发射发展到目的性的活动:出现客体恒存性
前运算阶段(2-7岁):能使用语言表达概念,但有自我中心倾向;能使用符合代表实物,能进行形象思维(由所见而知);能思维但不合逻辑,不能全面考虑问题。(缺乏守恒性:不可逆性;自我中心主义)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能在具体情景中或根据熟悉的经验来解决问题(由所知而知);理解可逆性;理解守恒;理解规则,但较刻板
形式运算阶段(11岁- ):抽象思维:假设检验,形式逻辑;理解规则的相对性;自我反思
J.Piaget理论的简要评价
理论的贡献来源:考试大
确认儿童认知发展的内发性与主动性
确认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性与普遍性
确认儿童认知发展阶段成长速度不一
理论的不足来源:考试大
知识认知-社会认知
学习适应发展-学习促进发展
低估儿童,高估青少年
J.Piaget理论的教育含义来源:考试大
按照儿童认知发展的年龄特点进行知识教学
注重儿童认知能力发展,培养自主求知能力
强调学习是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重视活动(动作)的作用
(理论上的启发性—方法上的应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