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刺划重点——中外教育史【背诵版】(3)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8-11-27

三、儒学独尊与读书做官教育模式的初步形成

(一)汉代的学校

1、太学

(1)太学的教师和学生。汉代太学的正式教师是博士博士通常推一德高望重者为首领,博士首领在西汉称仆射,东汉则称为博士祭酒。太学的学生称为博士弟子"“诸生”“太学生等。

(2)太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太学实际上是一所儒学专门学校,所传授的知识是单一的儒家经典。

(3)太学的考试制度。太学里没有严格的授课和年级制度,考试作为督促检查学生学习的手段尤受重视。太学内部的考试基本上采用“设科射策”的形式。“策是指教师(主)所出的试题。”射”是以射箭的过程来形象描写学生对试题的理解和回答过程。“科”即是教师(主考)用以评定学生成绩的等级标记,从优到劣依次分为甲科、乙科、丙科。学生所取得的等级是授官的依据。

2、鸿都门学

鸿都门学是一种研究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首先,它打破了儒学独尊的具有传统,以社会生活所需要的诗、赋、书画作为具体内容,这是教育的一大变革。其次,鸿都门学是一种专门学校,作为一种办学的新型形式,为后代专门学校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同时,它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学艺术专门学校。

(二)董仲舒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1、《对贤良策》与三大文教政策

汉武帝统治时,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三条建议:独尊儒术兴太学以养土,建议中央建立太学,直接掌控教育大权;③重视选举,任贤使能,实行“量才而授官,录德而定位”。这三项建议成为汉代的三大基本文教政策,其中“独尊儒术”是其核心。这三大文教政策,也是董仲舒社会政治思想在文化教育领域的体现。

2、论道德教育

(1)道德教育的作用。德教是立政之本。在董仲舒的社会政治思想中,虽主张教化与刑罚并用但强调以道德教化为本为主,刑罚为末为辅。所谓“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

(2)道德教育内容。董仲舒主张道德教育以“三纲五常”为核心“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智、信。“三纲”是道德的基本准则,“五常则是与个体的道德认知、情感、实践等相关的观念。“三纲”与“五常结合的纲常体系成为此后中国封建社会道德教育的中心内容。

(3)道德修养的原则与方法。董仲舒提出确立重义轻利的人生理想,“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以仁安人,以义正我”,“仁”体现的是对个体生命价值和权利的尊重,“义”凸显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与义务:“必仁且智”,道德教育必须做到“仁”与“智”的统一,强调道德修养中情感与认知的统一。

(三)王充的教育思想

1、对谶纬神学的批判

(1)天道自然。王充认为,天、地都是自然的物质实体,有意志。人不能用自己的行动来感动天,天也不能用自己的意志来支配人,天与人之间不存在精神上的联系。

(2)万物自生。天地万物都是自然生成的,而且万物都由元气构成,元气不生不灭,是组成万物的基础,人也是由元气构成的。

(3)人死神灭。王充认为,当人的身体强健时人的精神就饱满;当人的身体有疾病时,人的精神就比较衰弱;人死了,形体失去了活力,人的精神也就消散了。

2、关于教育的作用与培养目标

(1)教育的作用。王充指出,首先可以通过胎教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其次,人出生之后先天禀赋虽然已有差异,有优劣之分,但仍然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得到弥补。教育不仅可以改造人性,更是人类实现自身价值的必然途径,是人区别于其他物种的标志。因此教育是使人实现其天赋价值,使人成为真正人的手段。

王充重视道德和知识的力量,它是教育和学习的结果。统治者应该重视教育,发挥教育在治国化民中的重要作用。教育在发挥教育作用时表现出的是隐效性和间接性教育是那些直接产生社会效益的事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培养目标:“鸿儒”。王充将人才分5个级别:文吏儒生通人文人鸿儒。鸿儒是最高级别的人才。他们不仅系统地掌握了各种知识,还能精思著文“兴论立,即具有创造性的理论思维能力;文人的知识渊博,并能够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对实际政治加以评论和提出自己的建议,他们能够成为称职的行政人员通人虽能博览古今,但不能把书本知识和社会实际结合起来,缺乏理论思维能力;儒生只能精通儒家经书中的一种,虽以教学为职责,但知识面极其狭窄文吏受过识字教育,“无篇章之诵,不闻仁义之语”,起用这种人不利于国家实行德治的政策。教育的目标是文人和鸿儒,尤其是后者。他明确地将培养创造性的学术理论人才作为教育的最高理想。

3、论学习

(1)学知与闻见。王充认为知识是在学习和积累的基础上才有的。“圣人”的“独见之明,独听之聪”在于他积累了比常人更为丰富的经验和知识。“闻见”是圣人积累经验知识的一个基本手段,他们一方面留心周围的事物,注意生活经验积累,另一方面通过书本或其他间接途径吸收他人的生活经验、他人的思想。

(2)思考与求是。许多书本中的知识是经过夸张歪曲虚伪失实的。王充认为,分辨知识真伪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坚持“效验”“有证”的原则。要使立论成立不仅要有雄辩的推理,更要有事实的根据,有实践的检验。

(3)“问难”与“距师”。“问难”与“距师主要体现了对权威、对书本的怀疑和批判精神。王充认为,要获得真正的知识,必须打破唯师是从、唯书是从的心理。“学问之法,不唯无才,难于距师,核道实义,证定是非也。“难孔子,何伤于义。”对于明显的错误,要敢于否定,敢于批判。为了使学生深入透彻地理解学习内容,师生双方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创造可以充分激发思维的学习情境。“距师”即与师保持距离不能完全附和老师,要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相关话题/中外教育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