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自由与司法独立是现代化国家的两大基本标志。首先,司法系统一定要实现司法独立,这是避免外界干预的前提。其次,媒体要避免干预司法系统的正常运行,运用合理、合法的手段发布刊登新闻事件,而不能为了追求轰动效应等市场目标,而无视司法程序。
一、网红打孕妇事件反转
►事件回顾
9月9日14:32,@刺Ytt通过微博控诉,9月7日自己被宠物狗(法国斗牛犬)猛扑,还遭到狗主人殴打咒骂,@刺Ytt正处孕期32周+,此次遭遇致其出现高风险流产的征兆。据悉,狗主人系有300万+粉丝的网红@Saya一,扑人的狗当时没有系牵引绳。10月18日,有网友曝出,这件事情剧情反转,saya并没有打孕妇,同时,网友还称saya爷爷因不堪网络暴力和被网友送花圈被气的去世。
►涉及考点
反转新闻。反转新闻就是由新闻事件及其相关报道所引发的舆论,不断随着报道的继续而出现逆转的现象。反转新闻的表征:信息被模糊化处理;参与“舆情反转”的主体多元化;采用“标题党”手法,或者用文字表达立场。网红门槛较低,还导致鱼龙混杂,炫富、拜金、出轨、低俗等负面新闻层出不穷,很多网红刚成名就会被扒出一堆黑历史,“网红”这一词语也逐渐带有不少贬义。因此,当网红和普通人发生纠纷,人们第一反应就是谴责网红,甚至忽略了事件背后的真相。
后真相时代。后真相时代下的“反转新闻”往往依据情感上的接近而进行反转。事件的真相在话题中发生着一次次的颠覆重塑,情绪一浪高过一浪,公众不关注真相,只是着力于道德的审判和情绪的渲染,甚至期待反转,但一旦真相被揭开,公众却已经将事件的原委淡忘。真相未至,舆论场已“一地鸡毛”。大量舆情反转案例相似,真相到来之前,是舆论场中“羊群效应”高发的一段时间。关于舆情事件进展的任何信息,都可能被视为有效信息加以传播。“羊群效应”滚雪球式发展的结果就是:真相未至,舆论场已“一地鸡毛”。
二、央视《开学第一课》引争议
►事件回顾
2018年9月1日晚,由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公益节目《开学第一课》在央视一套播出。该节目因在预告的时间里插播十几分钟的课外辅导、培训和学习APP广告未能按时播出,以及部分嘉宾形象与节目不符等问题,引发舆论高度关注和广泛争议。
央视《开学第一课》引争议内容一方面报道内容围绕家长和学生对节目的“吐槽”,主要涉及节目播出不守时、播出广告过多、不应该邀请娱乐明星等;另一方面是节目中明星“小鲜肉”引发的“娘炮”之争发表评论文章。
►涉及考点
媒体在青少年社会化中扮演重要角色。社会化不仅指“生物人”成为“社会人”的过程,同时还包括个人适应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青少年社会化的过程是“促进其个性形成和发展,培养完美的自我观念、内化价值观念,传递社会文化,掌握生活技能,培养社会角色”的过程。大众传媒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不仅会影响人们的行为和心理等这些易于改变东西,同时也会影响人们世界观和价值观等观念层面的东西。
大众传媒公共性。大众传媒的公共性实际上就是尊重公众的知情权和媒体近用权,为公众提供一个自由表达意见的舆论平台和话语空间,使公众能够主动参与社会公共事务,以最大程度地维护和保障公共利益。大众传媒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公共利益目标指向的制约。在我国,“社会效益第一,经济效益第二,经济效益必须服从社会效益”是我们传媒业的基本原则,强调传媒组织必须为公众服务,满足公众的需求。这便要求大众传媒的活动必须遵循社会公共利益准绳,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接受公众监督,严格进行自律,真正承担起社会公器的职责。社会公器的地位也使大众传媒拥有更多的权利,包括采访权、言论权、编辑权、刊载权和舆论监督权。央视《开学第一课》身为政府和国家媒体公共制作的一个公益节目,却在开播前播放十五分钟的广告,并且因为行政命令的原因,要求学生和家长一起观看,完全没有体现出承担起社会责任的姿态。
“娘炮”现象。娘炮属形容词,意思是指男生言行举止过于阴柔,与长相好看无关,不能因为男人长得好看而将其称之为娘炮。娘炮用于形容男生的性格娘娘腔,太做作跟女人似的。与出于艺术表现考虑的“反串”“异装”不同,当下流行的“娘炮风”,是一种刻意强化并扭曲呈现的“人设”。“娘炮”不是一天养成的,它是“颜值消费”和眼球经济跑偏的结果。
三、刘强东涉嫌性侵留学生
►事件回顾
9月2日,在美国明尼苏达州亨内平县郡县治安官办公室官网查询到的记录显示,当地时间8月31日23时32分,一名叫“LiuQiangDong”的人士因“涉嫌性犯罪”行为被该州警方逮捕,并在9月1日16时05分释放。9月2日下午,京东发言人回应称,刘强东先生在美国商务活动期间,遭遇到了失实指控,经过当地警方调查,未发现有任何不当行为,他将按照原计划继续其行程。
►涉及考点
网络暴力。从被曝疑似性侵引起全网讨论与调侃到官微发博间接“证实”、负责案件警方接受采访,刘强东的名字与“性侵”这个并不光彩的词一起上了热搜。虽然事件的舆论风向并没有“一边倒”,微博上不乏“定罪了!”“我就知道他不是什么好人”等声音。还有一部分网民“攻陷”了“奶茶妹妹”章泽天的微博,嘲讽章泽天“奶茶妹妹”变“抹茶妹妹”。
网络暴力不同于现实生活中拳脚相加血肉相搏的暴力行为,而是借助网络的虚拟空间用语言文字对人进行伤害与诬蔑。这些恶语相向的言论、图片、视频的发表者,往往是一定规模数量的网民们,因网络上发布的一些违背人类公共道德和传统价值观念以及触及人类道德底线的言论。这些语言、文字、图片、视频都具有恶毒、尖酸刻薄、残忍凶暴等基本特点,已经超出了对于这些事件正常的评论范围,不但对事件当事人进行人身攻击,恶意诋毁,更将这种伤害行为从虚拟网络转移到现实社会中。
公众人物。所谓“公众人物”除了指社会知名人士(完全公众人物)外,还包括那些自愿跻身于重要的公众辩论中希望影响舆论的人(志愿公众人物)。公众官员和各类公众人物总称为“公众人士”。刘强东涉嫌性侵留学生能够引起社会的巨大反响,是因为刘强东作为京东的“创始人”和“代言人”,公众人物的其一言一行时时收到关注。尤其涉及名人性侵、出轨、家暴等话题,受到的关注更甚。当企业刻意建立起的“企业家人设”被放大,一旦“人设”出现一些捕风捉影的负面消息,便可能引起公众的情绪反弹。所以企业家这个“光环”并不好戴,在享受蜚声在外的荣誉的同时,也不得不接受来自外在的监督。不仅要求企业家洁身自好,珍惜自己的羽翼和荣誉,严谨处事,更要求企业拿产品和服务说话。一是媒体追求发行量、点击量的利益刺激;二是受众对公众人物窥测、隐私消费的强大需求。二者的背后,则归结于“注意力”。心理学者苏晓波曾说:“只要人格还没有成熟,人们就还会热衷于窥探别人的隐私;只要还有欲望被深深压抑的人,就会有人挖空心思地揭露别人隐私,借着别人的隐私,宣泄自身的欲望;只要人性还存在着缺陷,窥探隐私的喜好,就永远不会结束。”
四、河南鲁山未成年强奸案
►事件回顾
2018年9月,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人民检察院通过官方微博发表一篇题为《鲁山一初中生一时冲动犯错检察官介入下双方冰释前嫌》的文章,由于文中涉及一起强奸未成年少女案件,而引发社会广泛关注。2018年9月21日晚上,“冰释前嫌”这个词突然上了热搜。9月25日,河南检方回应鲁山“冰释前嫌”少年强奸案和“握手言和”杀人案,其表示系地方检察院在宣传报道过程中,“释法说理不充分造成舆论事件”,接下来将加强教育培训,并考虑启动问责程序。10月9日,鲁山县人民检察院依法将被告人赵某强奸一案向鲁山县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涉及考点
“媒介审判”是指新闻媒介超越司法程序,抢先对涉案人员做出定性、定罪、定刑以及胜诉或败诉等结论。“媒介审判”是对法院的审判权和犯罪嫌疑人的公民权利的双重侵犯。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出现,一些司法机关的自媒体站到了舆论一线,将本单位的业务新闻发在自己的自媒体平台上,但这却可能产生一些新问题。鲁山县检察机关作出的通稿,却已经对案件做了很多倾向性的描述和定性。比如,将强奸行为称为未成年人“犯错”,将强奸的主观动机定性为“一时冲动”,而且先声夺人地称受害人已经“冰释前嫌”。鲁山县检察院把“自媒体”变成了“自我表扬”的小黑板,偏离了“媒体”二字应有的中立、客观和担当。本该由法院来定罪量刑,鲁山县检察机关却是要急于将这个案件作为“正面新闻”,这也变成了一种“舆论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