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东北财经大学815会计学初试经验
第一部分:抒情篇
2018年4月4日下午,拟录取名单正式发布,我被拟录取了。很幸运,我们今年参加的47名同学,学校很高逼格的都收了。因为时间拖得太晚,而且我看大家成绩考的都挺好,所以学校可能综合各方面原因吧,让我们都有了一个很好地归宿。发布成绩的那时候,我正在邮局寄东西,我看到名单上有自己的名字之后很开心,这时邮局帮我打包包裹的人问我怎么回事,我说我被一志愿学校录取了,然后她给我说,恭喜你啊,我回了句谢谢之后就赶紧付钱,骑车往住的地方赶。
那天天气很冷,骑着借房东的三轮电车,冷风嗖嗖的往衣服里灌。但是心里很开心,而且手机微信在口袋里一直滴滴响。回到住的地方,我打开电脑,重新确认一下,看看是不是自己看花了眼,再三确认过之后。我就开始给爸妈打电话,给一直关心我的亲戚朋友们一个个的说,也让他们放心。之后的一两个小时,就在和大家的闲聊中度过了。
而我自己,虽然心里很开心。但是说实话,并没有那种突然中大奖的狂喜。因为,当你用尽全力去得到一件东西时,你心中的感觉只会是一个:这是我应得的。这次,无关运气,无关投机,确确实实是自己奋斗来的结果。将近两年的时光,你真的不觉得这只是运气而已。
第二部分:溺水篇
我是一名二战考生,第一年的失败,我后来总结是因为战略性失误,以及自己的轻敌。第一年,我觉得东北财经和另外几所211财经院校来比,应该会竞争压力小一点。而且它的初试专业课只有中级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门,而我一开始也自认为自己的中级财务会计学的不错,所以一直拖到9月份才开始正式学习专业课,加上学校刚开学,乱糟糟的,所以9月份的学习效果很差。后来就是因为进度赶不上,复习很粗糙,练习册的业务答题因为太耗时间没有做,书上例题也不是很熟,最后连真题都没细看,所以专业课第一年就以93分败北。
和专业课同病相连的就是我的数学,当时在学校报了一个班,每周六周日上课,使我们学校数学院的老师负责授课。高数的老师讲的很不错,概率的老师是我本科概率论老师,所以都还可以。但是线性代数老师讲的真心垃圾,好多人听了第一节就把线代的课给退了。我当时因为还在学校里担了一个学生干部的工作,虽然自己要考研,但是那边我想善始善终,而且也确实走不开,所以学习时间就会相对少一点。当时因为自己也并不觉得自己数学差,所以当时就是周六周日上课,剩下的几天我自己再把讲义看一遍,但是老师给布置的题我发现自己根本写不上来,最后也根本没有写多少。
到了暑假,为了和普罗大众保持一致,加上暑假前的数学班的课也结束了,我就开始看全书。别人都是基础打得牢牢的,我的真的属于半瓶子晃荡那种。第一年全书用的是李永乐王式安的那本红色的全书,又买了李永乐的线代讲义。暑假就把全书看了一遍,因为确实学的不好,所以书上的题更多地还是自己看看答案,完全自己独立能够写出来的就很少。
过了暑假,到了国庆节。我报的学校的那个班有一个大串讲,当时老师是按照真题的题目顺序依次讲解一下真题的大致解法。因为当时我还没有接触真题,所以至于前两三道题我听着还可以,后边听着就真的很吃力。后来课下我问了一下老师,说了一下我的情况,后来老师说那你复习的不太行啊。因为当时课下我在讲台上,所以下边一两百位同学都知道我复习的很一般了。后来老师给我建议,说让我回去之后用一两周的时间把串讲的讲义好好看一遍,结束之后赶紧开始研究真题。然后我就谨遵教导,按照老师给我的方法,满怀希望的去进行下一阶段的复习了。
后来就是做真题遇到了各种情况,我从近几年的真题开始倒叙往后做,具体是从14年还是直接从16年给忘记了,反正都差不多。但是做了一遍,基本上没有超过100分的,差的那几年,应该只有40多或者50多分。当时真的很崩溃,不过幸亏我比较坚强,而且加上我还有两个比较靠谱的研友,所以也就那样过来了。考试的时候,当时我在考场上奋笔疾书,考场状态说实话还不错,但是结果就是一个很吉利的数字就把我打到了国家线一下。2017年数三,最终结果,我考了88分。
第三部分:欣慰篇
因为第二部分没有讲政治和英语,而且当时很多人问我,那你第一年你都干啥了?哈哈,因为我把精力都放英语上了。因为从小到大我的英语一直不太好,所以对英语也一直没有自信。大学前两年,我的成绩绩点基本上都是英语给我拉下来的。英语四级过得倒是挺顺利,大一下学期过了四级。后来大二大三连着考了4回都没有过,真正过了还是考研前那个12月份考的那次,而且考了426分。
但是考研的时候,我突然爱上了英语,真的是一篇一篇的把历年的真题阅读翻译了一遍,虽然翻译的什么都不是。跟着朱伟把恋恋有词看了一遍半,第二遍没听完。所以当时学英语还是挺开心的,每次学数学学得扎心的时候我就去英语中找存在感。但是英语最后考的一般,62分,算不拉分吧。
对于政治的话,虽然我高中是文科生,但是我高中的时候政治并不太好,这是实话,因为当时我记东西记不住。后来,考研的这时候,我发现我对政治还是挺敏感的,一开始用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后来冲刺用了风中劲草背了一遍。最后就是肖8肖4,以及其他模拟卷了。最后,政治分还不错,总分78,其中我自己对答案选择题是39,所以,主观题应该也是39。这也许是我第一年最值得骄傲的事情了。
第四部分:上岸篇
初试考完第二天早上,5:59我睁开了眼,第一件事就是起床对答案。因为我不想等到成绩出来那时候再心跳加速,后来发现出成绩的时候心怦怦跳,没用。再到后来出成绩,一直到现在,我发现第二年的努力是正确的。以下按照科目分别阐述吧。(怎么感觉自己在写毕业论文?)
一、数三
第一年虽说数学考得不好,但毕竟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第二年复习起来总比第一年有些头绪。
(一)复习用书
张宇《高数十八讲》2017版
张宇《概率九讲》2017版
李永乐《线性代数辅导讲义》2018版
张宇《真题大全解》2017版
张宇《题源1000题》
李永乐《660题》
(二)视频课
张宇基础+强化
李永乐线代基础+强化
(三)具体操作流程
成绩出来之后,我返校,拖拖踏踏的在学校晃荡了一段时间,一面开始弄毕业论文的事,另外一方面就开始听张宇的基础班的视频课。因为我感觉第一年的基础没有打好。陆陆续续中间又把李永乐的线代基础班(还是直接听得强化班的课忘记了)听了一遍,并老老实实的做笔记。大概写了有三本,其中一本只有十几页,算是两本半。其实做笔记的过程就是让自己能够集中精力听,印象也会更深刻一点,所以听视频的时候一定要好好做笔记。在毕业之前,我算是把基础又过了一遍。
离校那天,我清楚的记得是2017年6月19日,然后第二天也就是6月20日,我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强化。因为我听视频课的顺序是最后听得线性代数,所以我开始强化的第一步就是直接做《1000题》线性代数的部分,将解题步骤写到A4纸上,然后在对照答案整理写错的题以及好题,因为一开始比较认真,所以光整理错题和好题就差不多写了一个笔记本。
写完线性代数1000题部分,接下来就开始准备写1000题的高数部分,但是写了一部分之后发现有点难,写不下去。然后问了一下学长,学长建议我还是先把《高数18讲》看一遍,然后配合强化班的课听一遍。按照学长的建议,我就开始接下来的学习。当时是一边听强化班的视频课,一边做《高数18讲》这次真的是一道题一道题的做,还是把步骤写在空白A4纸上,然后做一部分回过头来对答案。一开始还在笔记本上整理错题,后来发现比较浪费时间,就直接在A4纸上修改了。我记得当时暑假大部分时间都在弄数学,其次是专业课。
《高数18讲》做了一部分之后我又把《1000题》的高数部分加进来,对于一些重要的章节除了做完《18讲》上的例题之后,我又会把《1000题》对应章节的题做一下。所以当时并不是严格按照顺序写的《1000题》,在把东西弄得差不多了之后,收尾的时候看了一下有哪些章节漏了,又会补上去,因为有一点点的强迫症,所以总希望把这一部分的东西弄完。
但是《1000题》概率部分的题我是没有做的,只把概率9讲上面的例题一题一题的做完了,照样还是在A4纸上写详细步骤。一是因为当时我确实时间还是有一点不太够用,另一方面因为我觉得概率部分题的套路还是比较一致的,所以当时我配套张宇的视频做了《概率9讲》,也就结束了概率部分的复习。
接下来,就是新一轮的重头戏,就是《真题大全解》,我是从87年开始做的,因为网上的经验贴不一致,所以有的建议从头做,有的建议只做近十年的。我的建议是:看你个人复习进度和时间。就像我第一年其实做到了97年还是98年来着,第二年因为确实想要把数学提上去,所以就觉得从头做也无妨,自己做一下看看到底前些年的有用没用。其实做完了前一部分的题之后,你会发现确实题型不太一样,概率部分尤其如此,但是九几年的有几套题还是挺难的,我做的也不太好。但是其实你做完之后还是心里有一点谱的,所以前几年的题做不做看个人,时间特别充足可以做一下看看,没时间的可以追求效率最大化,只做近些年参考价值比较大的。
第二年做真题你会发现,真题做着比第一年顺手了一些,大部分也都是100多分,也有简单年份没有扣几分的。但是自己心里清楚,自己第一年做了一遍,后来全书又做了一遍,肯定好多题都见过了。但是我还是老老实实的在A4纸上写步骤。一般我都把数学固定在上午,按照考试时间段来做。当做的成绩好了一点了,我就会很开心,毕竟数学这东西,你心里有自信了,不怕它了,才能学的更游刃有余一点。
做真题的时候,我个人感觉整理真题还是挺重要的,我从87年整理到最近的2017年真题错题和好题,又整理了一个半笔记本。因为整理的时候还可以加入自己的想法,还可以在题下边把全书上对应的知识点抄过来。而且在整理过程中你会发现哪一年的哪一道题和另一年的题有些相似。这些都是我在整理真题的时候发现的。
做完真题,基本上也都快考试了,我就买了李永乐的《6+2》但是只做了前三套,后来考完听说第四套有一道题和真题比较类似,但是自己并没有做,也就错过了。这种事,随缘就好。
其实考试之前,我对数学还挺信心满满的,觉得数学肯定能考的不错,但是考完数学之后的那天中午,真的让我怀疑人生。但是,因为下午还有专业课,只能硬着头皮上。那接下来就谈谈专业课。
二、专业课
专业课和数三是一对难兄难弟,也必然是我第二年复习的重点。
(一)复习用书
《中级财务会计》第五版 教材+习题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管理会计》第三版 教材+习题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管理会计》第四版 教材+习题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网上买的辅导资料+真题
(二)视频课
我自己没有听视频,但是对于一些比较难理解的章节,比如金融资产,长投还有投资性房地产。有时间的听听视频也挺好的,有助于更好地理解。
(三)具体操作流程
七月中旬我正式开始了专业课的复习,同样,第一年虽然复习的一般,但是总还是对教材比较熟悉了一些。另外,说一句,我本科中级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教材是我们学校自己编的,不是用的东财的课本。
第一遍,还是老老实实看书。但是我自己一开始的打算就是要整理一份笔记,帮助自己把知识框架架起来。本来想着一边看书一边整理笔记,发现这样效率比较低,而且很容易跑神,我发现自己一心不能二用,于是就先抛开笔记,第一遍先看书。看书的过程其实挺享受的,特别是看进去的时候,看书我一般就是放在下午。
但是不做笔记我总觉得空落落的,总觉得看完书过了几天就又忘了。所以当时还在网上找应该如何正确的做专业课笔记的帖子,后来我发现一个好方法,就是先把这一节的书看完,看完之后再做笔记,这样就会有一个宏观的把握。所以当时我就是,一边看书,比如今天看完了第一节和第二节,然后第二天就开始整理笔记,就这样按照碾车轮的方法来。但是,看书总是比做好笔记速度更快一点,加上我还一直按照时间进度给自己做了大致的规划。所以我记得当时中级财务会计书看完了,笔记还有小一半没整。后来看完书,就重新回过来整理笔记。管理会计也是这样,这样也就相当于复习了两遍。
这样一直到十月中下旬我才把笔记整理完,后来有学妹问我,我才开始把笔记找出来,后来统计了一下,中级财务会计笔记有104页,管理会计有72页。整理的时候确实很费功夫,但是整理完就会觉得心里有点谱了。笔记整理完我就开始背书了,因为中级里边很多细节以及相似的知识点,一不小心就搞混了。我自己整理笔记的时候,也会把那些知识点用图表或者简单的文字区分一下。背书的时候,就是课本和笔记交替来用。先背笔记整理大框架,然后再背书上的重要细节。然后反复看书上的习题,尽量把知识点和例题结合起来。当时背书也是按照碾车轮的方法,比如今天背完了第一章,第二天就先用笔记把今天背的快速过一遍,因为笔记的东西重点更加突出一点。然后再开始背新的内容,笔记课本交叉用,一个负责框架重点,一个负责细节知识点和例题。就这样,又把两本书扎扎实实的过了一遍。
这里说一下,第二年我的习题册上的业务题还是没有怎么做,但是单选多选还有判断我又过了一遍,把做错的题会在课本上的对应知识点标记出来。书上的例题确实认认真真过了一遍,有的会在A4纸上写一写,有的就是反反复复看。背书的时候背到相关知识点,就会附带着再把例题过一遍。
把书背完之后,就开始做真题了。真题照例还是在A4纸上写答案,然后整理答案,整理真题。我自己整理真题的方法就是,对着答案把自己做错的题修改一遍。然后会把真题在教材上找到对应的知识点,用红笔标记出来,这样就会在看书翻书的时候着重再看一遍。而且整理完真题,我会对着真题标记出来的知识点再去翻课本再背一遍书,不过这次就比较快了。
最终的结果虽然和大神横向比较还是一般,但是对于我第一年的成绩纵向比较来说,我已经很满意了。比第一年高了将近30分,虽然很大原因是因为第一年基数太低。
三、英语一
前边也已经讲过,英语第一年我下的功夫比较大,但是分数并没有很高。所以在第二年,战略重点就避开了英语。
(一)复习用书
- 张剑黄皮书
- 朱伟《恋恋有词》2017版
- 王江涛作文
- 考虫《单词的秘密》
(二)视频课
第二年没有看视频,但是第一年看了朱伟恋恋有词。详见:“第三部分:欣慰篇”
(三)具体操作流程
从暑假开始,早上用恋恋有词背单词,每天一个单元。晚上就开始做阅读,这次为了节省时间就没再翻译。而是做完一年的题之后,接下来的几天,每天抽时间分析阅读。第一年的时候一边翻译阅读一边还整理了真题里的生词,所以有时候恋恋有词和整理的单词笔记本交替使用。
然后背作文用的王江涛,但是我发现可能是我自己基础有点差,我总觉得他的作文有点难,对我个人来说实用性不强,可能也是自己背的不熟。但是没办法,我对于英语作文背诵真的不太敏感。后来临近考试,我总觉得自己作文上场之后写不好,于是我就开始结合作文书,整理自己的模板。能用简单的词就不用复杂的,然后最后两周我就基本上背自己整理的模板。因为我对英语要求也不高,所以模板这东西我感觉还挺好的。最后在场上作文起码没有太拉分,小作文确实背到的类似的,所以还是挺感谢老王的。
其实说一句,王江涛的作文理念很好,就是要扎扎实实的背诵、默写、仿写。这也是我所认同的,所以一直跟着他。另外第一年的时候我还专门跟着唐静的视频课练过一段翻译,也挺有用的。
英语就这样吧,只是说一下自己的学习经历,不算经验。英语大家还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不必盲目崇拜哪个经验帖或者老师。我当时也是会看很多不同的经验,然后慢慢找到适合自己的。
四、政治
因为第一年政治考的不错,我也不是太担心它,就准备按照第一年的来。但是因为政治具有时效性,所以还是建议大家买新版教材。特别是2019年的政治变动这么大,所以重点强调新教材。具体的大家可以去肖秀荣老师的公众号看,另外下边我会单独把我所关注的一些微信公众号推荐给大家。
(一)复习用书
肖秀荣系列《精讲精练》《1000题》《真题》《知识点提要》《形策》《肖八》《肖四》
风中劲草
蒋中挺的模拟卷
米鹏三套卷
石磊的模拟卷
其他模拟卷
(二)视频课
第一年的时候听过任燕翔关于马哲那一块的两节课,第二年的冲刺阶段听了米鹏的一两节课,但是听得比较少,感觉太费时间。
(三)具体操作流程
前期自然是跟着肖老师的精讲精练和1000题,具体的使用方法他在微博上和公众号都有讲过,我基本上就是跟着他复习了第一遍。因为政治不是我的复习重点,所以我开始的也比较晚。这个看个人情况,如果基础差的可以早开始。
第二遍的时候就是用风中劲草,我只用了核心考点,没有用他的配套习题。因为我觉得肖老师的1000题就足够了。
最后的时候我发现米鹏的资料也挺好的,买了他的模拟卷,比较难。但是听了他的一两节冲刺课,感觉还不错,但是因为时间问题也没有听完。其他老师的模拟卷,大家看情况做就行。
最后冲刺还是跟《肖八》《肖四》,我是觉得背了挺管用的,很多人说全变成题干了什么的,我觉得其实还行。最后政治考的还行,主观题应该是36分左右。其实相比于考研圈的各位老师来说,我很喜欢肖秀荣,因为感觉老师很踏实,而且也不是那么物质化。其他老师也很棒,但是肖老师是一定要跟的。
第五部分:推荐篇
一、APP推荐
- 知乎
- 考研帮
- Forest(IOS系统好像只有收费版的)
- 思维导图
- 扇贝单词
- 扇贝阅读
- 网易有道词典
- 喜马拉雅
- 网易云音乐
二、公众号推荐
(一)英语类
- 开言英语
- 每日双语经济学人
- 早安英文
- BBC英语听力
- 中国日报双语新闻
(二)其他类
- 肖秀荣教授
- 考研人
- 梦之家考研
- 老生研路
- 51考研网
- 考研宝
- 考研派之家
- 学生精灵
- 李永乐线代
三、网站推荐
- 研招网
- 目标院校官网
- 目标专业院系官网
大致就推荐这么多吧,其实考研信息很重要,大家一定要学会自己搜罗信息。
第六部分:研友篇
一个好的研友会在你复习的过程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因为人毕竟是社会性动物。我们无法脱离社会而存在,只有有了朋友的陪伴,你复习的时候才能够静下心来复习。我很佩服那种完全一个人最后成功上岸的大神,但是我总是觉得,有研友的相互支持,会更有益于大家复习。
第七部分:感想篇
其实前两天有学妹问我,我才开始静下心来写了这篇经验,其实更多地是自己这两年的心路历程,所以废话也比较多。学妹说为什么我给她说的时候云淡风轻,我说是因为我已经走过来了,而且不愿意把自己的经历说的那么苦大仇深。因为我们总是会不太愿意回想起自己最窘迫的那段时光,总是以戏谑的口吻调侃自己。不愿回忆,其实也是自己一直拖着不愿写经验的原因之一。
但是因为回想自己两年的备考时光,我找到的经验贴,特别是东财会计学的经验真的不算多。当时我记得我一直收藏的帖子还是一个15级的学姐写的初试经验贴。但是确实也帮了自己很多,让我觉得,原来大家都是努力过的,都是辛辛苦苦的赢得了一张进入大连,进入东财,进入会计学院,进入会计学研究生大门的门票。所以,大家真的需要踏踏实实的努力,上天会眷顾大家的,但前提是,你得获得让上天眷顾的资格不是?
所以,兼顾生活的同时,努力去拼。考研没有你想像的那么轻松,但也远远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可怕。最后,再说两句文气邹邹的话:因为坚持,我最终望见了星海;你的未来,值得所有人的期待。改编一句最火的歌词作为收尾:
确认过眼神,你将是幸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