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传统大众媒介的管理一般有哪几种形式?媒介融合对媒介管理提出了什么挑战?
我对这个题理解不到位,也分不清媒管形式和媒管模式有什么不同,看到的书上也没有直接讲到大众媒介管理形式的,应该是麦奎尔的三种媒介管制模式。这个就不多评了。
4、现代大众传媒是公共领域的重要机构。请简述现代传媒的公共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大众传媒与公共领域的话题,应该是不难答,根据自己的理解答答就可以了。我当时答的,先谈的公共领域,然后谈及到哈贝马斯提出的公共领域的转型,电视作为现代媒介其公共性已削弱,随着互联网这一新媒介出现,其强大公共性的再度体现出来,具体体现在舆论监督、,民生议政等方面,答的一般吧。看过胡老师的《众声喧哗》对该题的回答应该有很大帮助。
5、你认为政府应该立法规定实行网络实名制吗,为什么?
实名制炒的很热的,考到算是意料之中吧,我认为这个题没有特定的答案,说出自己的观点,支持也好反对也罢,只要能言之有理自圆其说即可。我答的包括有网民非理性、有碍个人隐私、利于监管等方面,好像还写了“堵不如疏”,与其要求实名制控制言论不如广开言路或是增强执政能力等,最后答上了一句考前前一天晚上看到的很不错的一句“前台匿名,后台实名”。
三、论述题(四选三,每题25分)
1、互联网时代报业是否遭受危机?如果有,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举例说明。
考到报业危机也算预料之中,因为之前这一年电子书的出现,对纸媒尤其是报纸的冲击很大,再加之金融危机对报业广告业的剧烈冲击,很多大的报业公司倒闭或被兼并,还有就是互联网的免费模式,我认为报业面临了危机。当然,向南周这样有良心的媒体,时不时开个天窗,始终会有一群忠实fans的。考前一段时间,百度李彦宏和谷歌施密特都发表过关于互联网对报业冲击的相关言论。举例子,就写写《伦敦报》的停刊,“首家倒闭的中央级媒体”《中华新闻报》的停刊,还有那个《远东经济评论》的停刊。
2、分析2009年的“绿坝”事件。
考后我前边我那个男生问我那个那个软件叫什么护航,我脱口就答“花季护航”,哦这才想起原来这东西是有学名的,我做题时我是一点也没想起来,,没办法,题目写的就是“绿坝”。
北大考这个题,我认为它还是有些风骨的,没让人失望,这才像北大。至于答案,谢新洲陈力丹老师接受人民网舆情频道访问时说了“侵犯公民表达自由权”,“强奸民意”。
3、2009年的影片《建国大业》有170多位明星加盟,谈谈你对主旋律影片商业化的看法。
估计是因为大众传播方向后边那个(含广播影视),最近每年都会出道电影相关的题目。我从来不看电影,这方面也没准备,所以这个题没选做。至于选题,大家注意下考前最新电影的上映日期,11月12月的都可能考到的,至于角度,就靠自己去灵悟了。
4、关于《实话实说》停播谈谈你的观点。
曾经多么辉煌的节目,最终免不了停播的命运,估计崔时代的结束早已预示了最终结果,和晶的主持实在是难以出彩。和晶的主持不是导致停播的原因,关键是实话实说不再说实话,虽然“别拿收视率说事”但收视率的下降已经说明问题。当然,一句“亲爹不要、后娘不疼”也道出了电视新闻人的些许无奈,说到底《实话实说》这一节目作为社会公器的时代已经结束,丢掉了曾经舆论监督的的功能。
2014年北京大学传播学综合知识(613)考研真题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
1.大数据
2.法兰克福学派
3.情感结构structure of feeling
4.发展传播学
5.健康传播
二、简答题
1.定量研究,用于研究哪些问题
2.罗杰斯《传播学史》的内容及评价
3.托马斯的一句话,人们对真实的认识会作用于真实本身......(大致这个意思),结合这个观点谈媒体与社会的关系
4.危机公关的原则
三、论述题
1.大众传播学发展的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主要代表理论
2.新媒体环境数字鸿沟没有超越有限效果的范畴......谈谈你对数字鸿沟的理解
2015北京大学新闻传播硕士MJC专业课真题
专业一: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四选三)
1、结合微博与微信的传播方式,论述社会化媒体对于建构社会关系方面的异同;
2、谈谈对互联网治理的认识;
3、谈谈对互联网思维的理解;
4、大数据相关
专业二: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一、简答:
1、什么是用户体验?有哪些用户研究的方法?
2、把关人理论在新媒体语境下的适用性与发展;
3、什么是弱连接?谈谈弱连接对社会化媒体研究的最大贡献;
4、配额抽样与分层抽样的区别与相同之处
二、论述:
1、对媒介融合的认识;
2、提出一个关于新媒体的研究议题
2012年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