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考研713语言综合讲义现代汉语部分(根据考纲整理)(6)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5-11-16


相对反义词是反对关系,意义对立,但存在中间状态。它的特点是“非A≠B”。如“高——矮”、“先进——落后”等。
反义词的要求是:词性一致、音节一致、结构一致、语素尽量相反。

2、反义词的配合关系
(1)多义词的几个义项可以有不同的反义词,如“开——关、落、闭、谢”;
(2)一组同义词可以有共同的反义词,如“自动、自觉、主动——被动”;
(3)一组同义词可以有不同的反义词,如“骄傲——谦虚”、“自豪——自卑”。

3、反义词的不平衡现象
      在语言运用中,反义词中总是有一个词用得多些,能够出现的语言场合更多一些,这叫做反义词的不平衡现象。如“大小——”中,“大”用得多,“你多大?”、“房间多大?”。
第五节 现代汉语词汇的组成
一、词汇的含义
    词汇是一个集合概念,指一种语言里所有词语的总和。词汇具有层次性,如汉语词汇、现代汉语词汇、鲁迅的词汇等。
    词汇既包括词,也包括语,如成语、惯用语、歇后语等。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是语言的三要素之一。
    词汇反映一种语言的发达程度,反映语言的表达力;词汇量也反映一个人掌握一种语言的程度。
    词汇的学习有两个目的:一是了解和掌握现代汉语的词汇系统;二是通过学习,丰富我们的词汇。

二、词汇的构成
(一)基本词汇
      基本词汇是词汇中的主要部分,其包括的词叫做基本词。
基本词汇的特点:
    1、全民性。基本词汇中的基本词所表示的都是全体社会成员在日常生活里所使用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概念或关系。不分阶层、不分职业、不分文化程度。
    2、稳固性。基本词汇中的词所反映的事物或现象都是人们生活中最必需、最重要、长期存在的,因而表示这些事物或现象的基本词汇也就随之长期存在,具有稳固性。但稳固性是相对而言的,基本词汇也有变化。
    3、能产性。基本词具有比较强的构词能力,是构成新词的基础。如“大”,由“大”构成的词就将近400个。但也有一些基本词构词能力不强。
基本词汇中的基本词也处在变动之中,不过变动比较缓慢罢了。

根词和词根是不同性质的概念
根词,是词。是就这些词与词汇系统的关系说的,与基本词及一般词相对而言。根词是基本词汇的核心部分。
     词根,是语素。只是就合成词的内部构造说的,与词缀相对而言。词根是合成词中的核心部分。
(二)一般词汇
      语言中基本词汇以外的词构成一般词汇。
      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
      一般词汇按照构成成分的不同来源,主要分为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新造词和专业语词等。
1、古语词
    古语词是产生于古代汉语,在古代汉语里用过,在现代一般不常使用,只有在一定场合、一定要求下才使用的词语。
古语词的种类:
古语词包括文言词和历史词两种。文言词是现代汉语词取代了的古语词,它所表示的事物、现象或概念在现实生活中还存在,但已为新产生的词所取代;历史词是表示历史上曾经存在过,而如今已经消亡了的事物的词。
(1)历史词语
     表示本民族历史上出现过但现实生活中已经消失了的、或神话传说中的事物现象的名称。如:尚书、可汗、丞相、鼎、井田、宰相、夸父等。
到了现代,历史词语一般只在说明历史现象和事物时使用,多见于历史学著作。也有的用作比喻、借代等,如人们把新时期以来的独生子女称作“中国的小皇帝”。
(2)文言词语
      有一些词语古汉语中用过,它表示的事物、现象、观念在现实生活中还存在,但现代汉语已不再使用它来指称,现代汉语已经有词语去代替它。如“尚、民、父、谓、乃、之、乎、者、也……”。

2、方言词
     方言词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方言词指各种方言里的词,狭义的方言词指从方言里吸收进普通话的词。
   
3、外来词
外来词是从外族的语言词汇中吸收进普通话词汇中的词。
外来词进入汉语以后要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进行改造,如语音方面有了声调,语法方面失去了形态标志等。

4、新造词
新造词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创造出来的新词。
新造词构成的途径:
(1)利用既有的基本词或语素,按照汉语的构词法直接构成;
(2)由短语减缩而成。
新造词和生造词不同。

5、专业词语
专业词语是指各个行业和科学技术上应用的词语,分为行业语和专门术语。
专业词语可能产生引申义,运用到社会生活中,成为通用词。

第六节  熟 语
     熟语是语言中定型的词组和句子,一般指成语、惯用语、歇后语、谚语、格言等。也叫固定结构、固定词组。
     熟语虽然不是词、内部构造比词复杂、一般是词组或句子的结构,但它们具有格式和构成成分的固定性、意义的整体性、使用的现成性等特点,作用和功能相当于词,是词的等价物,是结构上大于词的整体性的造句部件,一般也被人们作为语言的建筑材料来使用。因此,熟语也是词汇性单位,是词汇成分的一种。也就是说,词汇系统中,除了可以独立运用的各种词,还包括词的等价物——熟语。
下面介绍熟语的几种类型。
一、成  语
(一)成语的特点
1. 长期习用,结构定型,具有凝固性。
2. 意义具有整体性、确定性,是一个完整的意义单位。表义凝练。
3.使用上和色彩上具有历史性和民族性和书面语色彩。
    
二、惯用语
(一)什么是惯用语
     “惯用语”这一概念,原来并无专指,后用来专门指称熟语中有别于成语、谚语、歇后语等的一类。是表达一种习惯含义的固定词组。
 开小差  开夜车  拍马屁  喝西北风  钻牛角尖  坐冷板凳  门外汉
意义是整体化了的。一般不用其字面义,通常是其比喻义的固定使用,它已经从字面意义转化为一种更深刻的抽象的含义。如:
翘尾巴  比喻骄傲自大。
和稀泥  比喻无原则地调解或折中。
打小算盘  比喻为个人或局部利益打算。

三、歇后语
(一)什么是歇后语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半部分是具体的形象的表达,后半部分解释它的含义,前后构成引注关系(前为“引子”,后为注释说明),结构相对固定,来自民间,具有口语特色,形象、风趣。
(二)歇后语的语义
      歇后语的前后两部分构成一个统一的语义单位。两部分在表义上的作用不是等同的,前半部分只起辅助作用,表示某种色彩等附加意义,后半部分是表义的重点,表示整个歇后语的基本意义。因此,歇后语的语义,是由前半部分所表示的附加意义和后半部分所表示的基本意义两者有机地构成的。
1、歇后语后半部分表示其基本意义,主要有如下几种情况:
(1)后半部分的解释,直接表示这个歇后语的含义。这个歇后语只有一个本义。如:
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
狗咬耗子——多管闲事。
大热天穿棉袄——不是时候。

(2)后半部分的解释,通过比喻、双关等手法,产生新的意义,成为歇后语的实际意义,这实际意义一般是在运用中得到明确显示,大多已约定俗成,成为该歇后语的固定意义。
A、比喻手法
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  比喻夹在中间受到两方面的批评或埋怨。
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  比喻有能力但表现不出来,或有知识但表达不出来。
B、双关手法
四两棉花——弹不上  实际意义是“谈不上”。这是谐音双关。
孔夫子搬家——净是书  实际意义是“净是输”。这也是谐音双关。
脑门上长瘤子——额外负担  这是语义双关,利用了同音同形异义字“额”。

(3)后半部分字面上有意搭配成一个词或词组的形式,使之与现有的成语、惯用语之类固定结构在字面上相巧合,使意义发生转换,使其同时表达已有的词或语的固定义(多为引申义)。如:
脚后跟拴绳子——拉倒  后半部分是对前半部分的总结,是实指,“拉”指用绳子拉,“倒”指身子倒下。但合起来构成的形式,正好与词汇系统中一个已有的词相合。这个已有的词的常用义项是引申义:“算了,作罢”。
灶王爷放屁——神气  后半部分是对前半部分的概括,是实指,“神”指神灵,“气”是气体。合起来构成一个词的形式,也正好与一个已有的词相合。这个已有的词的常用义有:①神情;②精神饱满;③自以为优越而表现出得意或傲慢的样子。
老鼠掉进书箱里——咬文嚼字  后半部分恰巧与一个成语在字面相合,于是用该成语的常用义。

(三)歇后语的构成材料
1、日常习见的事物现象,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兔子的尾巴——长不了
2、历史故事、传说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3、虚构形象
猪鼻子插大葱——装象
阎王爷贴告示——鬼话连篇
阎王爷审案子——全是鬼事
四、谚语
(一)什么是谚语
     谚语是一种“现成话”,表现为韵语或短句的形式,在人民中间多年流传广泛沿用,反映实际生活经验或感受,通俗、形象、简练、深刻。如:
天上鲤鱼斑,明日晒谷不用翻。
十层单不如一层棉。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二)谚语的特点
1、流传在群众口头上,具有广泛的群众性、鲜明的口语性。如:
火要空心,人要真心。
看人吃豆腐牙齿快。

2、概括性强,表达一个整体意义。从语义的角度看,谚语有如下三种类型:
(1)谚语的字面意义就是其实际意义,如“名师出高徒”、“百闻不如一见”。
(2)实际意义和字面意义不一致,字面意义已不被人们使用。如“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3)有两个实际意义:字面意义和派生意义。如“新官上任三把火”,既可指新上任的官员办几件事情抖抖威风,也可用来比喻一般人刚刚负责某岗位时总要努力办好几件事情,以显示自己的本领和工作热情。

3、结构固定,句式整齐,富有音乐美,易于传诵记忆。
有不少谚语使用对称结构,或宽对或严对,而且上下句押韵,如“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也有的是顶真句、回环句等,如:“响水不开,开水不响。这是宽式回环。

4、内容上,概括生产知识和生活经验,反映社会现实和深刻的哲理,富有知识性和教育意义。
“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形容贵州旧时自然环境。
“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强调东北的三种特产。
“吃过端午酒,扇子不离手。”江西在端午节后,天气日趋炎热。

相关话题/现代汉语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现代汉语 精品练习题
    现代汉语 精品练习题 绪论部分练习题 本章要点和难点: 要点:1.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2.汉语发展的基本脉络:古代汉语近代汉语现代汉语。3.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普通话的内涵。4.现代汉语的主要方言及分布。5.现代以语的特点。6.现代汉语规范化的内容和标准。 难点:现代汉语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11-03
  • 现代汉语全本笔记
    现代汉语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现代汉语概论 一、语言 (一)语言的特征 1.本质特征: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2.功能特征:思维工具,交际工具; 3.结构特征: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二)语言的构成 语言的构成要素有三:语音、词汇、语法。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也是词汇、语法的表现形式。词汇是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10-13
  • 2013年南开大学文学院考研 848现代汉语和概论真题
    2013年南开文学院848现汉和概论 概论部分: 一:名词解释 直接组成成分 语法范畴 语系 亲属语言(记不清了,但是挺简单的。名词解释一般而言把书上划线的名词解释记住就行了) 二:判断并说明 三:举例说明 四:国际音标 现汉部分: 一:分析 造字法、词性、同义词辨析、分析两组词组在语法意义和语法结构上的差异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9-28
  • 2014南开大学文学院考研真题 现代汉语和概论
    名词解释 聚合关系 变体(忘了条件还是自由了) 内部屈折 词汇意义 (啥) 语言 简答 结合符号与声音的关系谈一下语言与世界上的事物之间的间接关系(表述可能不那么准确) 社会对语言发展的影响 名词解释 互补 音位 人称代词 舌头音 简答 疑问代词的非疑问用法 马建忠(古汉也考了马氏文通) 甲骨文 判断 名词不能用作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9-28
  • 南京师范大学2013现代汉语611考研真题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9-18
  • 2013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考研真题现代汉语答案
    2013现代汉语 一、常识填空题 流星制作 1.口腔的开合 舌头的伸缩 唇形的圆展 2.略,本题参考邵版P80笔顺易错字表 3.马建忠 《马氏文通》 (邵版P171) 4.赵元任 5.索绪尔 《普通语言学教程》 (邵版P170) 二、术语解释 1.清浊:所谓清,指声母全是清辅音;所谓浊,是指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9-18
  • 2012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考研真题现代汉语答案
    2012现代汉语 一、术语解释 流星制作 1.音素:从音色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 (参考邵版P22) 2.四定:规定现代汉语用字的数量,规定现行汉字的字形,确定现代汉字的规范读音,规定现代汉字的排列顺序,简称四定。 (参考邵版P95,这个考过很多次,需熟记。) 3.连绵词:从古代汉语中流传下来,单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9-18
  • 上海师范大学2005现代汉语考研真题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9-05
  • 北京语言大学2015-2001初试真题(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15-00真题 2015现代汉语 1.用严式音标给下面的句子注音(声调标本调),并根据普通话辅音的发音方法对句中的声母归类。 困苦永远是成功之母。 2.普通话中哪些音节可以读作轻声?举例说明。 3.辨析词语 爱喜爱、喜欢爱好 4.分析下面几组词语,并回答问题 第一组:老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8-05
  • 上海师范大学2004-2010年现代汉语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考研真题
    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专业名称 汉语言文字学(050103)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50102)、 考试科目 现 代 汉 语(323) (注意:答案必须写在统一印制的答题纸上,否则不给分) 一、改错题(找出下列错句,在答题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