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理学(小抄)第二版复习讲义(15)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6-01-05


3.等张肌力检测通常包括最大等张肌力、肌耐力和肌肉功率检测三种不同类型。最大等张肌力常用的检测形式包括卧推、蹬腿、屈臂和负重蹲起等,而其大小通常以能够一次成功完成的最大重量。
4.肌耐力检测一般以一定百分比(通常为70%)的1-RM为负荷重量,然后让受试者重复完成规定的练习,记录练习次数,用以表示肌肉耐力水平。也可采用常用的俯卧撑、仰卧起坐和单杠引体向上等练习,了解不同部位肌群活动的肌耐力水平。
5.肌肉功率检测通常是指最大肌肉功率检测,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立定跳远、纵跳摸高、小球掷远等。等张肌力检测的优点是方便、省时、不需昂贵设备且测定过程和结果与动态肌肉活动有较好的兼容性。但其不足之处是测量过程中较易造成肌肉损伤,此外,测定结果并不能全部反映肌肉收缩的张力-时间关系特征和爆发力特征。
5.论述肌肉力量训练的原则?
1.超负荷原则,超负荷试肌肉力量训练的一个基本原则,超负荷不是指超过本人的最大负荷能力,而是指力量训练的负荷应不断超过平时采用的负荷,其中包括负荷强度、负荷量和力量训练的频率。超负荷力量训练能够不断对肌肉产生较大的刺激,从而使其产生相应的生理学适应,导致肌肉力量增加,而采用低于平时的负荷则不能够有效的促进肌肉力量的增加。
2.特异性原则,力量训练的特异性或者专门化是指被训练肌肉对不同代谢性质、收缩类型和练习模式的力量训练产生特定反应或者适应的生理学现象,是影响力量训练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力量训练过程中的肌肉活动的性质和模式与所从事的运动专项特点不一致,对神经系统协调能力以及局部肌肉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也不同 ,因此,发展肌肉力量的抗阻练习,应包括直接用来完成某一技术动作的全部肌群,并尽可能使肌肉活动的类型、能量代谢类型、肌肉收缩速度、力量练习的动作结构以及时间-动作关系与专项力量和专项技术的要求相一致。
3.安排练习原则,它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表述,第一:练习顺序,一般情况下,在一次力量训练课当中,大肌肉群在先,小肌肉群在后,多关节运动在前,单关节运动在后。此外,在训练单一肌群时,大强度练习在前,小强度练习在后。第二:训练节奏,力量训练的强度、运动量和训练频率应符合训练计划和比赛要求。在年度周期计划中,力量性运动项目准备期的力量训练量较大,训练强度较低,以刺激肌肉体积增加;而在随后的力量和比赛期力量训练量减小,训练强度增大,以提高肌肉力量或爆发力。此外,力量训练的频率应符合力量增长规律的要求,下一次力量训练应尽可能安排在前一次训练引起的肌肉力量增长高峰期进行。
6.试比较和分析不同力量训练手段的异同?
1.等长练习:肌肉收缩长度不变的对抗阻力的力量训练方法。
它的优点是肌肉能够承受的运动负荷重量较大,因此是发展最大肌肉力量的常用方法。
2.等张练习:肌肉进行收缩缩短和放松交替进行力量训练方法。
它的优点是肌肉运动形式与多数比赛项目的运动特点相一致。缺点是力量练习中肌肉张力具有“关节角度效应”。
3.离心练习:肌肉缩短产生张力,同时被拉长的力量训练。
该力量训练方法能够对肌肉造成更大的刺激,从而更有利于发展肌肉横断面积和肌肉力量。
4.等速练习:它又称等动练习,它是一种利用专门等速力量训练器进行的训练方法。
它是发展动态肌肉力量较好的训练方法之一。
5.超等长练习:肌肉在离心收缩后紧接着进行向心收缩。
它主要用于爆发力的训练。
6.电刺激:通过电刺激,代替由大脑发放的神经冲动,使肌肉收缩。
它可以保持和增加肌纤维横断面,减少脂肪,提高肌肉力量。但不足之处是其所引起的肌肉可以干扰和破坏机体自身的感受器自动调节和保护功能,对协调性产生不良影响,同时大量使用还会导致肌肉过度疲劳和容易造成细微损伤。
7.震动:通过给人施加一定的频率和强度的机械震动来保持提高肌肉力量的训练方法。
它通常与一般的力量训练同步进行,作为一种附加训练手段来发挥作用。
补充:
1.影响肌肉力量训练效果的若干负荷因素有哪些?
1.最大负荷百分比。
最大负荷百分比是表示力量联系强度大小的指标,通常以“最多重复次数”(RM)多少来表示,也可以用最大肌力的百分比表示。RM为1,代表此时的负荷重量只能被完成1次,为本人的最大负荷重量;而RM为20,代表此时的负荷重量可以被完成20次,是一个相对较小的负荷重量。由于每个人的不同RM的重量不同,因此以RM来确定力量练习的强度比采用绝对力量更加科学合理。采用不同的RM,可使不同类型的肌肉力量得到优先发展。例如:5RM的负荷能使肌纤维增粗,力量和动作速度增加,适合举重和投掷等运;6-10RM的负荷能使肌纤维增粗,力量速度提高,但耐力增长不明显,适合100米跑、跳跃等项目;10-15RM负荷的训练使肌纤维增粗不明显,力量速度和耐力均有所增加,适合400-800米跑等项目;而30RM的负荷训练效果则是使肌肉毛细血管增多,耐力提高,但对力量和速度的作用不明显,适合长跑运动员。此外,以不同RM百分比负荷训练肌肉,对不同类型肌纤维的动员也不相同。
2.每两组练习间的间隔。
是指每两组力量练习之间的休息,其长短会影响力量练习时的肌肉代谢、激素和心血管反应。对于各级水平的训练者而言,进行大肌群或主要运动肌、高强度和多关节肌肉的力量训练时候,组间休息时间至少2-3分钟;而进行辅助运动肌力量训练时,组间休息时间可以减少到1-2分钟。
3.一组练习的重复次数。
是指一组力量训练中不间断完成的力量练习次数。重复次数R的多少与力量练习的强度有关,力量训练过程中,选择适当的R与P组合,可以用于提高肌肉力量、爆发力和增大肌肉体积等多种不同的训练目的。
4.完成重复练习的时间。
是指力量训练过程中练习者完成每组力量练习时的总时间,反映动作速度的快慢。T可以影响力量训练中神经控制、肌肉肥大和能量代谢等多种生理反应。一般情况下,对于提高肌肉力量而言,初练习者可以采用低速和中速进行训练,而优秀运动员采用中速和高速训练更加有效。

相关话题/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