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必需背诵部分及复习考试重点(3)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6-01-19


④科举考试的方法为帖经、墨义、口试、策问、诗赋五种;
(3)科举制与学校教育的关系
①积极作用为推动学校教育的发展;形成了全社会积极向学的风气;冲击了重文轻武、重经轻算、重成人轻儿童的错误思想
②消极影响为使学校教育成为科举制度的附庸;败坏学风、士风,腐蚀士人思想;败坏学校和社会风气,贪污受贿之风盛行;
(4)科举制度的影响
5.颜之推的教育思想
(1)颜之推与《颜氏家训》:《颜氏家训》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家庭教育著作,详细论述了儿童家庭教育和士大夫教育;
(2)论士大夫教育:从人性论方面(性三品说)论述了士大夫阶级受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强调知识教育,认为教育目标是培养治国人才,教育内容应包括德与艺两方面。主张五经是必读典籍;
(3)论家庭教育:
①及早施教
②慈与严相结合
③均爱原则
④重视语言和道德教育;
6.韩愈的教育思想
(1)“性三品说”与教育作用:性和情皆分三品,性有五德,情有七情。上品之性为善性;中品之性可善可恶、尚未定型;下品之性为恶性。性可移,但性的品级不可移。上、中品之人可受教育,下品之人只能以刑罚制之。由于人天生包含仁义礼智信的道德内容,教育就应把这种道德发扬开了,儒家经典是最好的教育内容。韩愈一方面肯定了教育在促进人性变化中的极积作用,另一方面又认为教育的作用是有限的,人性三品不可变,教育只能在品味内发挥作用,这种人性论不但为封建制度的等级性做了合理的论证,而且也为决大多数的人接受封建道德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明显的宿命论色彩;
(2)关于人才培养和选拔思想:要求整顿国学改革招生制度扩大招生范围;要求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
(3)论尊师重道:
①“学者必有师”、“学无常师”
②教师的任务“传道授业解惑”:历史上第一次全面的反映了教师的工作基本职责;
③建立合理的师生关系:“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
五、理学教育思想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1.科举制度的演变
(1)宋代:1科举地位的提高2科举取士规模的扩展3考试内容的改革(废止门生称谓及公荐制、实行殿试制度、改善考官任用制度、对与考官有亲属或其他亲近关系的考生实行别头试、对试卷实行弥封(糊名)和誊录制度);
(2)元代:确立以朱熹注解的《四书》及《五经》为科举考试的模本和答题依据;
(3)明代:确立八股取士的制度,标志着科举制度开始走向衰败;
(4)清代:增加“童试”;
2.学校沦为科举附庸;
3.宋代“兴文教”政策
(1)重视科举,重用士人
(2)“三次兴学”,广设学校
(3)尊孔崇儒,提倡佛道
4.北宋三次兴学
(1)“庆历兴学”:范仲淹在宋仁宗庆历四年主持
①令州县立学
②改革科举考试内容,去掉帖经和墨义,着重策论和经学
③第三,振兴太学,将“苏湖教法”引进太学;
(2)“熙宁兴学”:王安石在宋神宗熙宁年间主持
①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
②扩建和整顿地方官学
③恢复与创立武学、律学、医学等专门学校;
④编撰《三经新义》作为统一教材;
(3)“崇宁兴学”:蔡京在宋徽宗崇宁年间主持
①全国普遍设立地方学校
②建立县、州、太学三级相联系的学制系统
③扩建太学
④恢复设立医学,创立算学、书学、画学(中国古代唯一举办过的专门的美术学院)等专科学校
5罢科举,改由学校取士;
5.“三舍法”;
6.“苏湖教法”
胡瑷创立,主张“明体达用”,分为经义斋和治事斋,是界教育史上是最早的分科教学和学科的必修、选修制度;
7.“积分法”
元代实施,事实上是三舍法的补充;
8.“六等黜陟法”
清代在州、府、县内实施;
9.“监生历事”
明初国子监实行,可视为实习制度;
10.社学
起源于元朝,明朝使之完善,一种乡镇最基层的、以民间子弟为教育对象的地方官学;
11.书院的发展
(1)书院的萌芽:始于唐代,宋以后书院教育兴起最主要的原因为
①官学低迷不振
②私人讲学的传统源远流长
3佛教禅林讲学制度的影响
4印刷术的应用使书籍变得极为便利;
(2)书院的发展:
①宋代,作为一种教育制度已确立,促进了理学思想的发展,以显示出官学化的趋势;南宋四大书院(岳麓、白鹿洞、象山、丽泽书院);
②元代,政府对书院教育的控制增强,已经逐渐接近官学,理学思想的影响加强;
③明代:书院讲会制度的确立
④清代,书院教育的严重官学化;
(3)《白鹿洞书院揭示》及其历史意义:书院教育发展史上一个系统化的纲领性学规。内容为
①“五教之目”(“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即五伦)
②“为学之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③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改过迁善”)
④处世之要(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⑤接物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4)东林书院与书院讲会:顾宪成以《白鹿洞书院揭示》为范本制定《东林会约》。东林书院的将会制度是明朝讲会制度中的典范,其特点为
①推崇程朱理学,反对陆王心学
②讽议朝廷,裁量人物
③容纳各种实学;东林不仅是教学和学术研究中心,还是政治舆论的策源地和政治活动中心;
(5)诂经精舍和学海堂:清朝后期阮元先后办于杭州西湖和广州越秀山,其宗旨是追求汉代考据学说。其特点为
①重品学轻功名,不习科举应试之学,而以名物训诂、辩白考订为业

相关话题/中国教育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