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耳鼻喉复习总结(8)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6-01-26


一度:患者安静时无症状,活动或哭闹时出现喉鸣和鼻翼煽动,吸气时天突,缺盆及肋间等处轻度凹陷,称三凹征(甚则剑突下及上腹部软组织也可凹陷,故亦称四凹征)。
二度:安静时亦出现呼吸困难表现,活动时加重,但不影响睡眠和进食。
三度:呼吸困难明显,喉鸣较响,并因缺氧而呈烦躁不安,自汗,脉数等。三(四)凹征显著。
四度:呼吸极度困难,病人坐卧不安,唇青面黑,额汗如珠,身汗如雨,甚则四肢厥冷,脉沉微而欲绝,神昏,濒临窒息。
临床表现    吸气性呼吸困难    呼气性呼吸困难    混合性呼吸困难
呼吸特征    吸气费力    呼气费力    吸气、呼气均费力
三(四)凹征    明显    无    不定
伴发声音    吸气期喉鸣    呼气期哮鸣音    不定
常见疾病    喉阻塞    支气管肺炎、
哮喘、肺气肿    喉气管支气管炎、气管肿瘤
根据呼吸困难程度及病因确定治疗原则
病因    Ⅰ度呼吸困难    Ⅱ度呼吸困难    Ⅲ度呼吸困难    Ⅳ度呼吸困难
炎症
水肿    病


疗    病因治疗,做好气管切开准备    严密观察下病因治疗,若不能短期缓解即行气管切开    立





其它
原因        气管切开,若为异物立即取出   

证  候    风热外袭
热毒内困    热毒熏蒸
痰热壅结    风寒痰浊
凝聚咽喉
相同主证    吸气性呼吸困难
不         同点    主证    咽喉肿痛,吞咽困难,语言含糊    咽喉剧痛,喉中痰鸣,声如拽锯,痰涎壅盛    突发喉间堵塞,声嘶失音,痰声漉漉
    兼症    表热证    里热证    表寒证
    舌象    舌质红,苔黄    舌红绛,苔黄腻    舌质淡,苔白
    脉象    脉数    脉数或沉微欲绝    脉浮
治法    疏风泻热
解毒消肿    泻火解毒
祛痰开窍    疏风散寒
化痰消肿
代表方    清咽利膈汤    清瘟败毒饮    六味汤
梅核气:是指以咽部异物感如梅核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诊断要点:临床症状——以咽部异物阻塞感为主要症状。其状或如梅核,或如炙脔,咯之不出,咽之不下,不痛不痒,不碍饮食及呼吸。多于情志不舒、心情抑郁时加重。
          检查——咽喉各部无异常,纤维喉镜及食道钡餐或食道镜检查无异常。
1.肝郁气滞:疏肝理气,散结解郁。方药:逍遥散。
2.痰气互结:行气导滞,散结除痰。方药:半夏厚朴汤。
鼻咽癌:是指发生于鼻咽部的癌肿。临床上以血涕,鼻塞,耳鸣耳聋,颈部恶核及疼痛等为主要症状。
诊断要点:病史——可有家族史
          症状——1.回吸性血涕2.鼻塞3.耳鸣耳聋或堵塞感4.持续、固定的头痛5.颈部恶核6.颅神经损害症状:视物模糊、伸舌偏斜7.远处转移症状
          检查——1.鼻咽部检查:鼻咽顶后壁或咽隐窝有结节状或菜花状隆起新生物。
2.颈部检查:触及无痛性肿块,质硬,固定不移。
3.CT或MRI检查:显示肿块大小及浸润范围
4.EB病毒血清学检查:辅助VCA—IgA、EA—IgA、DNAse
5.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
治疗原则:以放疗为中心的综合治疗。
放射治疗:是治疗鼻咽癌首选的方法
证型    气血凝结    痰浊结聚    火毒困结    正虚毒滞
局部表现    涕血、鼻塞、耳鸣耳聋、颈部或有恶核、头痛
    鼻咽肿块暗红,易出血,或见血脉缠绕,或颈部淋巴结硬实    鼻咽肿物色淡或有分泌物附着,或颈部淋巴结肿大    涕血多,污秽腥臭,头痛剧烈,鼻咽肿物溃烂,或呈菜花状    鼻咽肿物隆起,色红或淡红,或血丝缠绕,或脓血涕附着
全身表现    气滞血瘀证    痰浊内困证    火毒壅盛证    肝肾阴虚证
治则    行气活血
软坚散结    清化痰浊
行气散结    泻火解毒
疏肝散结    调和营血
扶正祛邪
方药    丹栀逍遥散
加减    清气化痰丸
加减    柴胡清肝汤
加减    和荣散坚丸
放疗、化疗配合中医辨证治疗
证型    肺胃阴虚    气血亏损    脾胃失调    肾精亏损
局部表现    口干咽燥、喜饮、鼻咽及口咽黏膜干燥,鼻咽部或见痂块
    鼻咽及口咽黏膜充血,脓痰附着    口咽及鼻咽黏膜淡红    口咽及鼻咽黏膜淡红,脓涕附着    咽部黏膜潮红

相关话题/中医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1991-2013考研中医综合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1991 年考研中医综合真题 一、A型题 1.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主要说明阴阳之间存在着 A. 对立制约 B. 互根互用 C. 互为消长 D. 平衡协调 E. 互相转化 2. 与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关系最密切的是 A. 心主血脉的生理功能 B. 肝主疏泄的生理功能 C. 脾主运化的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1-09
  • 2014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研究生复试真题
    2014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研究生复试真题 一、名词解释 1、脏毒2、提壶揭盖法3、衄血4、支饮5肾着 二、简答 1、治泻九法2、治痿独取阳明3、阳虚发热的病机症状及方药 三、论述 1、从痰论述不同的咳喘应如何辩证2、血动之由惟火惟气耳 四、病例分析 1、哮病2、中风中经络 注意:需要写出中医诊断病名、证型、症候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12-20
  • 2015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考研复试真题
    2015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考研复试真题 一、名词解释 1、积2、健忘3、嘈杂4、喉痹5、气虚感冒 二、简答 1、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的辨证要点 2、石淋和血淋的病机治法有何不同 3、心痛和胃痛的鉴别 三、论述 1、水肿的基本治疗原则(至少五条) 2、说出痹症的五种证型及其主要临床表现 四、病例分析 1、头痛:肝阳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12-20
  • 2015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内科复试真题
    2015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内科复试真题 一、名词解释 1、痞满2、真心痛3、溢饮4、肺痿 二、简答 1、积聚的主要症状特点 2、结合内经谈水肿的治疗原则 3、三阳经引经药 4、胸痹寒凝经脉主症特点与主方 5、水肿肾阳衰微的表现治法与主方 6、喘证上实下虚证的治法主方 三、论述 1、补中益气汤在脾胃,肾系疾病中的应用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12-20
  • 北京中医药大学内经考试重点
    内经考试 一、名词解释 1.因势利导:因势利导的本意是顺应事物发展的自然趋势,而加以疏利引导的意思。具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根据邪正斗争盛衰趋势择时治疗。二是根据邪气性质和部位而采取措施,使邪气以便捷的途径、最快的速度排出体外,以免病邪深入而过分损伤正气。三是根据人体正气抗邪的趋势、正气作用的生理趋势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12-20
  • 1991-2013年考研中医综合历年真题及答案
    1991年真题 二、B型题:每一道考题下面都有A、B、C、D、E 5个备选答案,如果该题只与答案A有关请将A写在答题纸上,以次类推,每 个答案可以选择一次或者一次以上 三、C.型题:每一道考题下面都有A、B、C、D 4个备选答案,如果该题只与答案A有关,则请将A写在答题纸上,如果该题 和答案A、B都有关,请将C.写在答题纸上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12-06
  • 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药综一真题回忆版
    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药综一真题回忆版 分析部分: 一、单选,15道,每道2分 二、填空,20空,每空2分 三、名词解释,五道,每道4分 四、简答,三道,两道6分,一道,8分: 1、简述复合电极在使用前应浸在什么溶液中?为什么? 2、简述荧光分光光度计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异同点? 3、简述重量分析法中对沉淀形式的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12-04
  • 中医基础学考研重点
    中医基础学考研重点 第一章 《中医学基础》 一、中医学基础问答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 2.如何理解整体观念? 中医学整体观念包括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以及人与自然、社会的统一性。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由多层次结构构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11-07
  • 2016考研中医综合复习计划(分科目详解版)
    2016年考研中医综合新大纲刚刚发布,与2015年大纲相比并无太大变化,只是新增《针灸学-经络腧穴各论》中常用经穴的定位、主治及刺灸方法中新增照海这一穴位。下面新东方在线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研究中心中医综合教研室针对考研中医综合的特点,对大家未来三个月的学习进行一下各科的针对性指导!希望对大家有所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11-04
  • 2016年考研大纲综述:中医综合
     一、2016年考研中医综合大纲变化综述  2016年中医考研大纲与2015年相比,六科目均没有变化。  二、2016年考研中医综合学科考试要求及题型分析  中医综合考试范围为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和针灸学六部分。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中医药学的基础理论知 识,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能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