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远历史学专业课考研笔记之三重点问题(5)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6-09-04
东汉中后期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事件主要有四次:
①和帝时期,和帝即位,年方10岁,由窦太后临朝听政。窦宪专权,开始外戚专权。92年和帝与宦官郑众定谋,迫使窦宪兄弟自杀,宦官因此得势,开始参预朝政。
②殇安时期,和帝死后,邓太后临朝听政,邓骘掌握国柄。邓太后一死,安帝乳母王圣和宦官李闰等人无情的地铲除了邓氏势力。当时朝廷的权要之事,都由宦官李闰、江京等人处理。
③少顺时期,安帝死后,皇后阎氏立幼刘懿为帝(少帝),阎显处死宦官江京,独揽大权。几个月后,宦官谋杀死阎显,诛锄阎氏。自此,在外戚在争权夺利的斗争中开始居优势。
④冲质桓帝时期,144年冲帝仅2岁,梁太后临朝,梁冀辅政。冲帝命短,梁冀立8岁刘缵为质帝。质帝少而聪慧,被梁冀毒死;复立桓帝,外戚势力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桓帝对梁氏深恶痛绝,与日常侍单超等五人成谋诛冀。如此在东汉大约持续了一百余年。
(2)党锢之祸:东汉中叶以后,外戚与宦官的争权夺利,宦官专权垄断仕途,大批太学生和儒生们上进无门,就与官僚士大夫结合,在朝野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官僚士大夫反对宦官专权的社会政治力量.他们以清流自命,视宦官为浊流,对宦官以上奏书的方式进行猛烈地抨击,揭露宦官罪恶,或利用职权直接惩治贪桩枉法的宦官及其党羽.他们"激扬名声,互相题拂,品核公卿,裁量执政",兴起"清议"之风.桓帝时,以司隶校尉李膺、太尉陈蕃、王畅为首的官僚集团,与以郭泰、贾彪为首的三万余太学生联合起来,结成朋党,抨击宦官专权的黑暗统治。宦官依靠皇权,两次向党人发动大规模和残酷迫害活动,史称“党锢之祸”。一是166年,宦官党羽张成教唆其子杀人,被李膺处死。宦官遂派人诬告李膺等,在宦官的操纵下,桓帝下令在全国范围内逮捕“党人”,赦归田里,禁锢终身,不许做官。二是发生在169年,山阳督邮张俭上书告发大宦官侯鉴依仗权势,残害百姓,强占民女,侵夺田宅,请加赤族之诛。侯览反唇相讥,再度搜捕“党人”。李膺、杜密、范滂等一百余位知名人士皆死狱中,太学生千余人被捕。凡党人父子兄弟、门生故吏,及五服以内诸亲,皆免官禁锢。经过这场浩劫,天下儒生几乎被一网打尽。“党锢之祸”是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产物。但“党人”推崇贤臣,反对宦官,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党锢之祸”的发生,标志着士大夫反对宦官斗争的失败,说明统治阶级的腐朽,已达到了不能自救的地步。
4.唐后期的政治斗争
(1)宦官专权:玄宗时,宦官数量逐渐增加,高力士尤被重用,后逐渐宦官专权的局面。①掌握兵权,掌握禁军,出任督军使,安史乱后,凡有兵马处,莫不有监军;
②控制将相,代宗以后,宦官二人充内枢密使,权势日重,任免将相;
③废立皇帝,唐朝皇帝,从肃宗起,除哀帝外,都是由宦官拥立的。
(2)牛李党争:唐后期朝官内部历时最久、斗争最为激烈的一次朋党之争。这次党争源于唐代科举和门荫取仕的两种不同途径。其中牛党首领李宗闵和牛僧孺是科举派的代表,李党的首领李德裕和郑覃则是门荫派的代表。两党斗争从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制举考试发端,直到唐宣宗大中初年结束,历时近40年。双方围绕选官制度、宦官专权和藩镇割据等关系国家大政方针的问题,各持己见,互争高下,各有曲直。但从李党首领李德裕辅佐武宗时裁抑宦官、打击藩镇和禁断佛教等为政举措来看,不失为一个颇有才干的政治家。只是由于朋党积习太深,使他的政治才能受到限制。(3)南衙北司之争:朝官和宦官的冲突与斗争,一直持续到唐王朝灭亡。
永贞革新:唐朝后期宦官专政,永贞元年,顺宗即位后,任用王叔文、王伾、柳宗元、刘禹锡等进行改革。革除官吏在正税以外的进奉,罢去宦官扰民的宫市和五坊小儿,并准备夺去宦官手中的兵权。可惜计划被视破,宦官首领俱文珍逼顺宗退位,二王被贬逐,柳宗元等被贬为边州司马,革新失败。历史上也称作“二王八司马事件”。
甘露之变:唐文帝即位后,深恶宦官专权乱政,乃以李训为宰相,以郑注为凤翔节度使,谋内外结合而除之。大和九年(835)十一月,李训、舒元舆与金吾将军韩约、河东节度使王璠、邠宁节度使郭行余、御史中丞李孝本等合谋,以左金吾仗院内石榴树上夜降甘露为名,诱使神策军中尉仇士良、鱼志弘等往视,但被宦官发觉,仇士良等人立劫文帝入宫,封闭宫门,发禁兵五百人,杀死金吾吏卒六百余人,诸司吏卒及民酤贩死者,又千余人。宰相舒元舆、王涯、李训、贾餗及王璠、郭行余、郑注等皆被执杀,妻女不死者皆被没为官婢。朝列几为之一空,宦官更为专横,文宗郁郁而死。5.明朝宦官之祸:明初鉴于前代宦官之祸,制铁牌置于宫门,规定“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防范严密,宦官无机可乘。朱棣起兵“靖难”,刺探宫中事,多以建文帝左右为耳目,许多宦官立过战功。李兴、郑和始受到重用。宦官专权主要表现在:①利用司礼监干预朝政。在宦官24衙门中,司礼监提督、掌印、秉笔、随堂等太监,权力极大,“秉笔批朱”,势焰在内阁之上;②操纵政府官员的任免,甚至左右内阁大臣的去留;③提督京营和监军统兵;④担任镇守和守备等职务;⑤操纵厂卫,实行特务统治,残害官民。
明代宦官之祸迭起,可以划分为四个时期:即成化以前的王振专权;成化年间的汪直专权;武宗时期的刘瑾专权;熹宗时期的魏忠贤专权。
21.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
⒈封建官方哲学-理学和心学相继占统治地位 →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和文化专制
⒉产生早期民主启蒙思想
⑴原因:①君主专制空前加强,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
②商品经济继续繁荣,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⑵表现:
1)李贽(明末)——反封建的思想先驱
①主张——A、否定儒家经典和孔子权威;B、批判程朱理学,揭露封建道学家虚伪
②评价——A、思想先驱;B、他的反传统、反教条精神和个性解放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具有民主色彩
2)黄宗羲(明末清初)——抨击君主专制
①主张——A、抨击封建专制制度;B、提倡“法治”,反对“人治”;C、提出“工商皆本”,反对重农抑商②主要著作——《明夷待访录》
③评价——A、反映资本主义萌芽;B、震动学术界;C、影响晚清民主思潮
3)顾炎武(明末清初)——提倡“经世致用”
①主张——A、强调“经世致用”学风;B、反对君主专制;C、爱国思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②主要著作——《天下郡国利病书》和《日知录》
③评价——脚踏实地的学风影响大
4)王夫之(明末清初)——唯物主义思想家
①主张——A、唯物思想(“气者,理之依也”,天下唯器);
B、朴素辩证法(“静即含动,动不舍静”);C、发展史观(趋时更新)
②评价——杰出唯物思想家、革新光芒
22.明清赋税制度的变革
(1)适应封建经济的发展和政治需要,明清对赋税制度进行了改革。明中期,张居正实行一条鞭法。一条鞭法是我国赋税史上的重大改革,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同时表明农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农民人身地位提高;另外,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货币地租的发展,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2)清初,取消了明末各种加派,重新恢复了万历时张居正的一条鞭法。但限于当时客观条件,一条鞭法实行的并不彻底,康熙帝在康熙五十年先进行小幅度改革,固定人丁数,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帝继位后,实行地丁银制,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地丁银制的推行,一定程度上废除了汉唐以来的人头税,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松弛,农民人身地位提高。按田亩纳税,使无地农民在法律上不再纳税,赋役不均的现象有所缓和,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安定。另外,隐蔽人口的现象减少,人口统计相对客观、真实,这也是乾隆时我国人口骤增的因素之一。总之,地丁银制对我国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24、前清民族政策与民族关系
1.前期清朝统治者都是以铁腕政策征服异民族的 ,面对辽阔的疆域和众多的民族,首先是采取歧视防范、怀柔安抚并重的统治策略,其目的是确保本民族在全国的统治地位。其次是清朝对边疆少数民族采取的政策是“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也就是保持各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根据各地不同的清况,采取措施,加强统治和管理。第三是设立专门机构。中央层面,特设立与六部平行的理藩院,主管边疆民族事务。地方层面,在加强中央集权、保证政令统一的前提下,采用大量适于本地诸民族的行政体制,而不强求划一。第四是为笼络安抚少数民族上层,清廷广布“恩泽”,于封爵、给俸、年班朝觐、联姻等方面十分慷慨,实行减轻赋税等优惠政策,并鼓励屯垦,发展贸易,促进经济文化交。终于将经常成为心腹大患的北方游牧民族变为中原王朝坚固的屏藩。第五是清前期还用了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建造承德避暑山庄,以达到“合内外之心,成巩固之业”的目的。自平定准噶尔部贵族叛乱之后,北方各族一直比较安定,各族经济文化联系进一步加强,中央政府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促进了边疆地区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了空前巩固和发展。
2.满汉政策
(1)清军入关初为了争取汉人地主支持的政策措施
①严明军纪,争取向附。申严纪律,秋毫无犯。
②笼络汉族官僚,扩大统治基础,共同对付农民起义军。
③严禁私人报复,严禁贪污。宣布减免赋税,巩固社会基础。
④更名田,将明皇室土地分给原来地主,实质承认农民战争中土地变动现状。
(2)对汉族的压迫政策
①“剃发令”,要求汉人剃发从满,服饰衣着也从满,实行民族高压。
②“圈地”,任皇亲国戚疯狂掠夺关内土地,于康熙年间废止。
③强迫汉人“投充”做满洲贵族和八旗官员的庄丁(家奴),并严申“逃人法”。
④屠城,对坚决抵抗清军的城市攻下后实行屠城政策,如扬州十日,嘉定三屠。
⑤文字狱,严格控制汉人反满思想,如庄氏明史案。
清兵人关后推行的一系列弊政,激起了广大汉族人民的强烈反抗,社会矛盾转化,民族矛盾在全国范围急剧上升为主要矛盾。
3.边疆政策
(1)西南
①平"三藩"之乱:清朝初年,平西王吴三桂镇守云南,靖南王耿精忠镇守福建,平南王尚可喜镇守广东,是为"三藩",形成割据势力。康熙十二年(1673年),吴、耿、尚因反对清中央撤藩令,先后发动叛乱。康熙二十年(1681年),最终平定了"三藩"之乱,巩固了多民族的统一国家,同时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②改土归流:雍正四年至九年(1726年~1731),清政府任命鄂尔泰为云、贵、桂三省总督,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进一步实行"改土归流"政策,将很多世袭的土司改设为流官。乾隆时期,清政府又在四川西北部推行改土归流措施。在此期间,大小金川土司发动叛乱,以武力抗衡。清朝经过长期的用兵,才平定了叛乱,废除了大小金川的土司制度。改土归流措施的实行,有利于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密切了各族间经济、文化的联系。
(2)西北:
①粉碎准噶尔部叛乱:清初,蒙古准噶尔部势力逐渐强盛。噶尔丹自立为汗后,不仅占领了天山南北,势力达到青藏地区,而且与沙俄勾结,企图占据更多的地区。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康熙皇帝曾先后三次亲征噶尔丹叛军。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康熙皇帝第三次亲征,噶尔丹败死。清政府在科布多和乌里雅苏台等重镇设官驻军,加强了对喀尔喀蒙古地区的管理。乾隆时期,清政府还先后平定了准部贵族达瓦齐、阿睦尔撒纳发动的叛乱。清中央设立伊犁将军、参赞大臣、领队大臣等,率兵分驻要地,加强了对天山北路的统治。
相关话题/历史
各大高校历史学2001-2014年考研试题(全)及考试范围分析
2014考研湘潭大学703中国史试题(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8X15分) 长平之战、度田、《大唐西域记》、军机处、《马关条约》、谭嗣同、七千人大会 二、史料分析(20分) 关于禁烟的,大概是鸦片按药材进入市场,只能以货易货,禁止官员子弟百姓吸食,重罚。 加标点 问题1、材料禁烟是是哪派主张?2、评价这个主张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9-042017年历史学考研大纲高清打印版
2017年历史学考研大纲高清打印版 ...历史学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8-31历史考研(中国古代史)专题汇总考研复习资料
一﹑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 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建立的措施: 1、政治上:在中央: ①. 皇帝制 ②. 三公九卿制,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负责协助皇帝处理全国的事务,太尉掌军事,御史大夫掌监察,三公之下设九卿,负责处理具体事务; 在地方:郡县制,将战国后期实行的郡县制推行至全国,郡下设县,大县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8-19建筑理论与历史考研复习笔记整理
建筑理论与历史笔记整理 主讲:常青 ◆建筑史观(第一讲、第二讲):这门课的意义 ◆建筑意匠(第三讲~第六讲): 从中国传统木构建筑延续性的基本特征追究成因(地理、文化) ◆建筑演变(第七讲~第十一讲) ◆演变的现象(第七讲):延续中的变异 ◆演变的成因(第八讲~第十一讲): ◆丝绸之路:魏晋南北朝(第 ...其他考研笔记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8-192007-2015历史统考考研真题及答案
2015年历史学考研统考真题详细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1~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国语》载,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同志的基础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 C.结盟国 D.联姻国 2.西汉时,主张文治,反对ldqu ...历史学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8-17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学历年考研真题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学历年考研真题(20012016年) 目录 (按Ctrl点蓝色字体可快速链接蓝色字体位置) 1.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中国通史考研真题 2.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历史地理考研真题 3.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中国通史考研真题 4.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史地理试卷 5.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中国通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8-161997-2006年各大高校历史学考研真题荟萃
2014 年以前的统考真题及各自主经典真题荟萃 其他学校 世界通史 北大世界史通论 迄今为止,农业文明占据人类文明史的时间最长,试分析农业文明的主要特点及其历史作用。 1998 年世界通史 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试从亚洲史、欧洲史、 非洲史各举一例,署名这是一天永恒 ...历史学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8-16中国传媒大学2004-1999传播学理论与历史考研试题
北京广播学院1999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传播学基础理论论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大众传播 2.反馈 3.传播者 4.控制实验法 5.编码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简述创新扩散论的基本内容 2.简释传播选择的或然率公式 三、论述题 1.传播学研究的对象包括哪些方面?可以分为哪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8-152011年考研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理论与历史真题
2011年考研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理论与历史真题 一、名词解释: 1。沉默的螺旋 2。知识沟假说 3。新闻专业理念 4。时务体 5。每周评论 6。中国报学史 7。洋旗报 二,简答 1。宣传的七种策略 2。大众媒介的受众分类 3。1927年******新闻统制的主要措施,其核心是什么?? 4。简述邹韬奋的六刊一报 三,论述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8-152007同济大学中外建筑历史考研初试真题
同济大学建筑考研试卷07年回忆: 同济大学建筑考研试卷内容: 第一部分:中国建筑史(75分) 一选择(151=15分) 1华夏意匠中的核心观点主要参考了以下那本书?( ) A 中国的科学与文明 B中国古代建筑史 C图象中国建筑史 D中国建筑类型及结构 2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生起侧脚主要见于哪个时期? ( ) A汉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