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名词解释(共58页)(6)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6-09-19
性伪之分:荀子曰:“性者,本始材朴也;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若夫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生于人之情性者也。”“故圣人之所以同于众,其不异于众者,性也。”“凡人之性者,尧舜之与桀纣,其性一也。君子之与小人,其性一也。”“夫感而不能然,必且待事而后然者,谓之生于伪;虑积焉,能习焉,而后成谓之伪。”故先天为人之自然欲望,善性为后天人为教化之结果。
涂之人可以为禹:荀子曰:“凡禹之所以为禹者,以其为仁义法正也。然则仁义法正有可知可能之理,然而涂之人也,皆有可以知仁义法正之质,皆有可以能仁义法正之具。然则其可以为禹明矣。”在此成德过程之中,后天环境与积习非常重要,“可以为尧禹,可以为桀跖,可以为工匠,可以为农贾,在势注错习俗之说积耳。”
形具神生:《荀子•天论》:“形具而神生,好恶喜怒哀乐臧焉,夫是之谓天情。”认为人的形体具备之后就会产生精魄情感。这一观点为东汉桓谭、王充、南朝齐梁时范缜所继承和发展。形神问题成为中国哲学讨论的重要问题之一。
虚一而静:《荀子•解蔽》:“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虚一而静。”荀子曰:“心未尝不臧也,然而有所谓虚……人生而有知,知而有志;志者臧也。然而有所谓虚;不以所以藏害所将受,谓之虚。”“心未尝不两也,然而有所谓一。……心生而有知,知而有异;异也者,同时兼知之;同时兼知之,两也。然而有所谓一,不以夫一害此一,谓之壹。”“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静。……心卧则梦,偷则自行,使之则谋;故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不以梦剧乱知,谓之静。”心达到虚一而静,便可达到“大清明”的状态,以至万物“莫形而不见,莫见而不论,莫论而失位。”
化性起伪:荀子用语。伪,认为。认为人生来就有“好利”、“疾恶”、“好声色”等情欲,如果纵人之性,“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需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使人“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荀子•性恶》)并强调环境和教育在“化性起伪”中的作用。“注错习俗,所以化性也”,“习俗移志,安久移质”(《儒效》),“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劝学》)。此为其王霸统一,礼法兼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约定俗成:荀子提出的制定名词的原则。《荀子•正名》:“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
虽然“名”在社会习俗和历史传统中形成,受其影响和制约,但一经“约定俗成”,就不能由个人任意变更,“经易而不拂”。强调必须通过“天官之当薄其类”和心的征知,才能给事物以正确的名称。
明分使群:荀子关于社会起源的思想和解决社会物质财富分配的方法。《荀子•富国》:“穷者患也,争者祸也。救患除祸,则莫若明分使群矣。”认为“人能群”,组成社会,故异于禽兽。“群”在于人能“分”,划分为不同等级,“分”依赖为“礼义”,“分莫大于礼”,“分何以能行?曰:义。”人利用群和礼义制度,解决欲多而物寡的问题。“故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合“群”的力量来自圣王、君主。“君者,何也?曰,能群也。”“人君者,所以管分之枢要也。”
明德慎罚:《荀子•成相》:“治之理,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明德慎罚,国家既治、四海平。”礼和刑,德和罚都是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富国》)赏必当功,罚必称罪,“德不称位,能不称官,赏不当功,罚不当罪,不祥莫大焉。”(《正论》)
征知:荀子用语。征:验证。知,知识。心所具有的验证、辨别感官认识的能力。《荀子•正名》:“心有征知。征知,则缘耳而知声可也,缘目而知形可也。”认为没有心的征知,“心不使焉,则黑白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解蔽》),但又强调指出征知对于天官(感觉器官)活动的依赖,“然而征知必将待天官之当薄其类然后可也。”(《正名》)
制天命:荀子用语。《荀子•天论》:“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要做到“天之所覆,地之所载,莫不尽其美,致其用。”…… 提出人定胜天、改造自然的思想。
韩 非:
五蠹:《韩非子》篇名。篇中把历史分为上古、中古、近古和当今几个阶段,提出“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反对“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主张法治。把学者(儒)、言谈者(纵横家)、带剑者(游侠)、患御者(逃避兵役者)、工商之民称为五蠹。主张除五蠹,“废先王之教”,实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法治。
抱法处势:韩非法治学说的重要观点。《韩非子•难势》:“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抱法,指坚持执行政策法令;处势,指君主凭借独擅的权势去实行统治。“抱法处势”即把法和势结合起来,以势来保证法令的实施,达到天下大治。
法术势:法术两者,“不可一无,皆帝王之具也。”
“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赏存乎慎法,而罚加乎奸令者也。”
法须严厉而公正,“明王峭其法,而严其刑,”
用术则知人善任,“使智者尽其虑,贤者敕其才”,且须论功行赏……
讲法用术则靠势,“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势者,“人主之所独擅也,非人臣之所以得操也”,故人主必须“处制人之势”。
参验:参考验证。《庄子•天下》:“以参为验。”《楚辞•九章》:“参验考实。”韩非教多地作了论述:“循名实而定是非,因参验而审言辞。”主张遵循名实相符的原则,通过参考验证以判断言辞的是非真伪,强调以实际功用为参验的标准,“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认为“无参验而必之者,愚也”。
其他法家:
世异事异:时势变化,事情也随之变化。商鞅曾有“世事变而行道异”(《商君书•开塞》)的观点,韩非继而提出“世异则事异”(《韩非子•五蠹》),认为措施、办法应随时代变化而变化,以主张变法改革……
归心于壹:《商君书•壹言》:“圣王之治也,慎为察务,归心于壹而已矣。”壹,高亨《商君书注释》:“即专务农战。”商鞅认为“善为国者,其教民也,皆作壹而得官爵”(《农战》),提出“国作壹一岁,十岁强。”(《去强》)
执一:1.“一”指道,事物之根本。《老子》:“圣人执一,以为天下牧”(引自帛书,通行本作“圣人抱一为天下式”)。《管子•心术下》:“执一而不失,能君万物。”法家不仅以“一”为道,而且指法和统一的权势。《韩非子•扬权》:“圣人执一以静,使名自命,令事自定。”《吕氏春秋•执一》:“王者执一而为万物正……执一,所以专之也。一则治,两则乱。”2.固执一义,不知变通。《孟子•尽心上》:“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3.专心一意。《荀子•尧问》:“执一无失,行微无怠。”
静因之道:战国时齐国稷下学士提出的认识原则。《管子•心术上》:“是故有道之君,其处也若无知。其应物也若偶之。静因之道也。”“因也者,舍己而以物为法者也。”认为正确的认识应该排除主观成见,完全遵循客观事物,为法术哲学提供了哲学基础。《韩非子•扬权》:“圣人之道,去智去巧……因天之道,反形之理,督参鞠之,终则有始,虚以静后,未尝用己。”
势治:战国时期法家的政治主张,强调君主的权势为治国之本
明法:指治国要建立严明的法令制度。《韩非子
——汉代:
谶纬:说文:“谶者,验也。”谶是一种“诡为隐语,预决吉凶”的预言,又名符谶,符命,有的有图有文字,名图谶。说文:“纬,织横丝也”,相对经而言,是以巫师、方士的迷信方术附会儒家的经义,假托天意圣教来言符箓瑞应。谶纬大体以《易经》中河图、洛书的传说和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为理论根据,编造影射性的图谶符命,也含有某些天文、历法、地理、音律、医学方面的内容。
七纬:指汉代以谶纬之学附会儒家经义的书。《诗》、《书》、《礼》、《乐》《易》、《春秋》和《孝经》七经的纬书的总称。如《诗纬含神雾》、《书纬帝命验》、《礼纬含文嘉》、《乐纬动声仪》、《易纬乾凿度》、《春秋纬元命苞》《孝经纬援神契》等。
春秋三世说:即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董仲舒《春秋繁露•楚庄王》:“春秋分十二世以为三等:有见,有闻,有传闻。”东汉何休等托为三世之说:“于所传闻之世,内其国而外诸夏”,即据乱世;“于所闻之世,内诸夏而外夷狄”,即升平世;“至所见之世,天下远近大小若一”,即太平世。康有为以三世比为君主制、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并认为三世不能越级进化,认为当时中国属于据乱世,主张维新变法来进入升平世(小康)、最终实现太平世(大同)。
性善恶混论:杨雄主张的人性学说。《法言•修身》:“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气也者,所以适善恶之马也与。”认为人性兼含善恶,提出修性:“学者,所以修性也。”
董仲舒:
春秋大一统:“大一统”一词,源出于《公羊传•隐公元年》。在《春秋》中记载:“元年,春,王正月。”公羊传解释道:“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曷谓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在这里,大,即重视、尊重之意,一统,指天下诸侯一统于周天子。“大一统”的重新提出,是在汉武帝时期,提出者为董仲舒。《汉书》记载的“天人三策”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宜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大一统为宇宙天下基本原则,社会政治也应依据天道实行大一统。一切人事伦常统一于天,即“以人随君,以君随天,”“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为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
三统说:亦称三正说。董仲舒等的历史观。三正,谓三代之正朔,正指一岁之首,即农历正月,朔指一月之始,即初一日。正朔有黑白赤三统。如夏朝为黑统,,,商朝为白统,,,周朝为赤统,以子月(农历十一月)为正月,以夜半为朔。如此循环不已,每一朝代之始,均应循例“改正朔,易服色”,“所以明乎天统之义也”。(《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三统说后来在《白虎通义》中得到更为详尽的发挥。
相关话题/哲学
宗教哲学重点名词解释
宗教哲学重点名词解释 ★ 神正论: 奥古斯丁提出,即神和正义在面临着恶的存在而显示出上帝的正义。 1、什么是恶的问题:物理的恶(自然灾害、生病)认识的恶(指真理和谬误确定和不确定的认识次序的颠倒)。伦理的恶(是邪恶在于内部意志的缺陷)罪恶产生与人类意志的缺陷。 2、意志自由说:人类意志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9-12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考研复习笔记
复习讲课 第一讲基本框架和复习思路(1) 第二讲古代哲学史早期希腊自然哲学(一)(4) 第三讲古代哲学史早期希腊自然哲学(二)(7) 第四讲古代哲学史智者运动、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哲学(11) 第五讲古代哲学史亚里士多德哲学 ...文学中文行政哲学笔记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9-032017考研择校:哲学门类院校排行榜
排 序 学校名称 得 分 星 级 1 中国人民大学 100.00 5★ 2 中山大学 89.50 5★ 3 北京大学 89.04 5★ 4 武汉大学 83.71 5★ 5 南京大学 8 ...考研报考信息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7-272017考研择校:中国哲学专业高校排名TOP20
2017考研备考复习已经进行到一半,但很多考研人对于考研专业院校的选择尚未确定,在各个学科之下有哪些考研专业,对应的考研专业有哪些考研院校是排名靠前的呢?本文为广大2017考研学子整理出哲学考研方向中国哲学,国内前20名考研院校,供大家参考。 ...考研报考信息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7-272017考研择校:科学技术哲学专业高校排名TOP20
2017考研备考复习已经进行到一半,但很多考研人对于考研专业院校的选择尚未确定,在各个学科之下有哪些考研专业,对应的考研专业有哪些考研院校是排名靠前的呢?本文为广大2017考研学子整理出哲学考研方向科学技术哲学,国内前20名考研院校,供大家参考 ...考研报考信息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7-272017考研专业代码:哲学
考研所报考的专业都有一个专业代码,不同的代码代表着不同的学科门类。与此相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国家复试分数线是按专业代码来进行分类,因此报考交叉学科的考生就必须清楚专业代码的含义,尤其是考研成绩与国家线接近的考生更需关注,因为有些考生正是因为不懂解码而影响了考研的成败。对考 ...考研报考信息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7-272017考研政治:不容错过的政治哲学原理
1.哲学世界观的理论形态,或者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2.世界观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看法、根本观点。3.方法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方法论与世界观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4.哲学基本问题存在和思维、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有两个方面, ...政治指导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7-272017考研政治:哲学知识点之认识论(一)
在前两期中,小编为小伙伴们介绍了辩证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的内容,哲学部分的前一半内容我们已经带着小伙伴们简单的过了一遍了。虽然说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内容非常重要,但是认识论和唯物史观也不容小伙伴们忽视,下面就先跟着小编一起走近认识论吧!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一、实践活动中的主题、客体与中介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 ...政治指导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7-27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专业介绍:科学技术哲学
本硕士点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2人,自2002年开始招生,现有毕业研究生20余人,在校研究生30余人。设有科学技术的社会研究、科学技术的历史与文化研究、科技道德与社会发展等研究方向。本硕士点在科学技术的相关研究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科学研究成果,在相关技术的社会研究方面具有一定的特色。 ...考研专业介绍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7-27复旦大学研究生专业介绍:科学技术哲学
本 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点。现有教授6人,副教授4人。主要研究方向:①科学、技术与社会 ②马克思主义与科学技术 ③科学哲学与科学史 ④自然辩证法理论 ⑤科学与文化 ⑥科学、技术与大众传媒 ⑦科技决策与科技管理 ⑧创新与发展研究本专业在基础与应用研究、培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人才等方面取得显著的成绩 ...考研专业介绍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