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作品选》阅读指导(文学考研资料)(10)

本站小编 辅仁网/2017-12-30


从“玩偶”走向觉醒,娜拉的性格经历了深刻的变化过程。娜拉善良、富有同情心,对丈夫感情诚挚无私,戏剧初始娜拉还是不谙世故,天真浪漫。海尔茂的形象与娜拉有鲜明对比,他自私、虚伪、庸俗,当安娜意识到丈夫的真正本性后,安娜身上坚毅的本性和自我的独立人格使她毅然绝然离开。
小说同时体现剧作者对当时社会的深刻反思和批判:道德观念的伪善、法律的不公正和宗教的虚伪本质。
《玩偶之家》被奉为促进女权主义运动的杰作。易卜生清醒认识到妇女在现实社会中的地位和命运,小说成功启发了人们对妇女问题的关注与思索,被看成是“妇女独立的宣言书”。
《玩偶之家》艺术成就突出。第一,社会问题剧表现了易卜生对戏剧艺术的革新精神,深化了戏剧的现实主义精神。《玩偶之家》在世界戏剧史上第一次把家庭问题作为社会问题搬上舞台,引发了一场戏剧史上内容与戏剧美学的深刻变革。
第二,“讨论”是《玩偶之家》重要的戏剧成分。男女主人公围绕问题展开讨论,成为情节发展的线索,引领剧情步入高潮。《玩偶之家》的讨论主要集中于娜拉的出走。主人公对社会问题的讨论,启发观众积极思索。
第三,剧情简明,戏剧冲突集中,结构紧凑。
 
第十四篇 德伯家的苔丝
托马斯·哈代(1840-1928),19世纪末英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哈代出生于英格兰南部多塞特郡的石匠家庭,初从事建筑行业,后转向文学创作。
哈代一生创作了14部长篇小说,4部短篇小说集,8部诗集和史诗剧《列王》3部。他把自己的小说分为“罗曼史与幻想”、“爱情与阴谋”及“性格与环境”三类,其中以第三类成就最高。
哈代本质上是一个乡土作家,在“性格与环境”类小说中,他以多塞特郡及周边地区的历史、风俗、自然环境为原型,创造了“威塞克斯”地区,笔下的人物活动于其间,形成了一个命运共同体,因而又被称为“威塞克斯小说”,具有独特的历史厚重感和乡土诗意美。
处于历史的转型期,哈代的作品反映了资本主义入侵英国农村后所引起的社会经济、政治、道德、风俗等方面的变化和破产农民的悲惨命运,揭示在“维多利亚盛世”帷幕掩饰下英国社会的深刻危机,表现了乡土生活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悲剧性命运。哈代的思想中有浓重的宿命论和悲观主义色彩,从宇宙之上的神秘力量寻求悲剧命运的解释。 
其威塞克斯小说从优雅的田园牧歌风开场,以暗淡绝望的悲剧结束,正是哈代思想的深刻体现。《绿荫下》是一部带有田园牧歌情调的作品。《远离尘嚣》已透露出悲剧性主题,《还乡》进一步展开悲剧性主题,爱敦荒原具有极强的象征意味。《卡斯特桥市长》强调了命运对人的冷酷无情。
哈代为乡土的诗意表达提供了一种经典意绪,确立了不朽的范式。
《德伯家的苔丝》是哈代的代表作。苔丝去德伯家认亲时被地主少爷侮辱,怀了身孕,不得已回到家乡。孩子夭折后苔丝到一家牛奶厂当挤奶工,认识了安玑·克莱,两人产生了爱情。新婚之夜,苔丝向丈夫坦白了往事,不被克莱原谅。苔丝只好重返娘家,在棱窟槐做苦工,后与亚雷重新相遇,并迫于家庭绝境做了亚雷的情妇。克莱在巴西经营事业失败,突然归来。苔丝在悔恨中刺死亚雷,与克莱逃跑,被捕后判处绞刑。
小说成功塑造了苔丝这一人物形象。小说的副题是“一个纯洁的女人”,表达作者同情女主人公的人道主义立场,同时也是对资产阶级道德的大胆挑战。苔丝美丽、善良,在她身上聚集了乡土诗性和自然美。坚强、勤劳而富于反抗性是她性格的主要特征,贵族的家族渊源也使她身上有独特的自尊心和高贵气质。苔丝的身上也有哈代悲观宿命论的深刻印记,她自认为失身是无辜的,但在命运面前有罪,应该受到惩罚。
苔丝的悲剧根本由于英国传统乡土社会和小农经济在资本主义冲击下逐渐解体,个体农民走向破产和贫困造成的。此外,新兴资产阶级分子亚雷和克莱在肉体上的侵占,精神上的伤害也是悲剧原因。亚雷代表城市资产阶级粗鄙、浅薄、败坏的一面,本质上是动用财富的力量对乡土社会进行粗暴的掠夺破坏。克莱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代表,但他的软弱、虚伪和自私更加深了苔丝的悲剧。再者,现代资产阶级道德观对苔丝的命运亦造成影响。
《苔丝》的艺术成就突出。哈代注重自然描写,自然是乡土的重要组成部分,充满了灵性、人性和神性,小说中四季的更替暗示了人物命运的变化。巧合和偶然事件在小说情节和人物性格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哈代将此看成命运呈现和发挥影响的主要形式。
结构上,全书紧绕苔丝的命运展开故事,除主线索之外没有错综复杂的辅线枝蔓,脉络清晰、明快。
 
第三部分
第一篇 虹
劳伦斯(1885-1930)是20世纪英国最有争议的作家,也是最有影响的现代主义作家之一。 
劳伦斯小说创作道路可分为四个时期。 
第一期(1907—1913),有《白孔雀》和《儿子与情人》等。 
第二期(1914—1919),有《虹》和《恋爱中的女人》。两部作品在西方文明危机的背景中展开叙述,试图通过调整两性关系,激活非理性心理能量,使人类在死寂的荒原上获得再生。 
第三期(1920—1925),有《阿伦的杖杆》、《羽蛇》等6部长篇小说。 
1926年后进入第四期,代表作是《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作者通过两性关系的或畸形或和谐,揭示现代西方工业文明与人类生活的悲剧性冲突,进而阐述理想的人际关系。 
劳伦斯的小说从两性关系的考察出发,揭示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与人的对立冲突,展现现代人的悲剧性生存状况,表达对充满自然精神的理想社会的追求。 
受非理性主义和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劳伦斯着力表现被本能、欲望、潜意识所驱动的非理性自我,利用非理性自我的觉醒挣脱文明的束缚以获得新生。在劳伦斯的小说中,非理性自我具有矛盾的双重职能,既是现代文明的内化形式又是生命的本质力量。 
两性关系是劳伦斯小说的焦点问题。畸形两性关系是现代文明的产物,人类应建立与大自然精神一致的理想两性关系,在肉体与灵魂上同时达到协调,这是再生的途径。 
《虹》是劳伦斯的代表作,以家族史的方式叙述布兰温家族三代人的情感经历与生活变迁。第一代汤姆·布兰温与波兰贵族后裔莉迪亚结合,婚后生活从对抗走向和谐。第二代安娜与威尔在蜜月后就有无休止的冲突,威尔在木刻中寻找寄托,安娜则在生儿育女中求精神解放,在互不理解中度过一生。第三代厄秀拉在反叛中追求自己的理想,几经挫折,最后找到希望的彩虹。 
《虹》加强了对社会现实批判的力度。在劳伦斯看来,工业文明并不是人类的福音,恰恰是人类悲剧的开始,因此他把运河和铁路的建成称为入侵。对一切现代工业文明的衍生物,如城市(诺丁汉、伦敦)、教育制度等,同样深恶痛绝。 
两性关系是小说的重点。劳伦斯认为工业文明带来的最大恶果,是破坏了健康自然的人类两性关系;要从危机中拯救人类,需要从调整两性关系入手。《虹》通过对布兰温家族三代人两性关系的描写,批判了现实世界中的畸形两性关系,探索了理想两性关系实现的途径,并由此塑造了受非理性心理驱动的新人形象。
威尔和安娜集中表现了现实世界中的畸形两性关系。两个人都试图在精神上占有和征服对方,由此造成紧张的对抗和冲突。安娜是女权运动下的产物,蔑视家庭体制,渴望支配男性。威尔是工业文明下精神阳痿者。 
《虹》对理想的两性关系进行初步探索,理想的两性关系指双方既有肉体的相互感知、性爱的高潮体验,灵魂上保持自我的独立与自由,又构成一个和谐的统一体。在此基础上塑造两个全新的自我。第一代汤姆与莉迪娅的婚姻关系只达到理想两性关系的初级形态。厄秀拉的人格成长以及建立理想两性关系的努力,是小说表现的重点,结尾的“彩虹”象征了厄秀拉的新生。 
《虹》在艺术上兼具传统和现代的特点。传统上采用了现实主义手法反映现实,批判丑陋的方式。情节结构上采取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惯用的“家族史”和“成长小说”模式展开叙事。
小说的现代主义气息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小说的整体布局套用了《圣经》故事的框架。其次,对人物的非理性心理世界进行了深入挖掘。再次,《虹》通过对意象象征的普遍应用,革新了传统小说情节动力学原则。
 
第二篇 荒原
托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1888-1965),英国诗人,后期象征派大师,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之一。 
艾略特受法国哲学家柏格森和早期象征主义诗人波德莱尔、魏尔伦、兰波、马拉美等人影响较深,1914年于伦敦结识庞德,对他一生的创作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诗歌有《普鲁弗洛克的情歌》、《荒原》、《空心人》、《四个四重奏》等。戏剧作品有《大教堂凶杀案》、《鸡尾酒会》等。诗学论文有《基督教社会的理想》、《什么是经典作品?》等。 
早期诗歌表现了现代文明人精神生活的苦闷、痛苦和幻灭感。晚期试图在宗教中为面临危机的西方人找到一条出路,作品的宗教色彩愈益浓厚。 
“非个性化”理论是艾略特的著名诗论,诗歌创作不是个人感情的自发流露,而是一种智性活动。由此诗人提出,“用艺术形式表现情感的最好方式是寻找一个‘客观对应物’”。同时,艾略特诗歌创作还使用隐喻、象征、暗示、典故等艺术手法,真实地表现了现代人的精神状态,改变了一代人的诗歌欣赏趣味和诗歌鉴赏标准。 
《荒原》全诗共分五章,四百余行。第一章“死者葬仪”,暗指生活于现代社会的人们与死人无异,葬仪的意义在于使死者的灵魂得救。第二章“对弈”,分为两个场景,一是细致描写了一位贵妇的卧房,翡绿眉拉的雕刻暗示了题旨一是下等酒馆里丽尔和女伴酗酒,商量如何打胎欺骗退伍回来的丈夫。变现了现代人的空虚、堕落以及对待性的游戏态度。第三章“火诫”,写泰晤士河畔的今昔,伦敦各种人物及其萎缩无聊的生活。这里的“火“既是情欲之火又是炼狱之火。第四章“水里的死亡”主要写腓尼基水手弗莱巴斯死后的情形,水指泛滥的情欲之水。第五章“雷霆的话”,只有皈依宗教,现代世界的荒原人才可能获得拯救。 
《荒原》是艾略特最有影响的一首长诗,被认为是“西方现代派诗歌的里程碑”。据艾略特的注解,《荒原》的创作受到魏士登女士《从祭仪到神话》和弗雷泽《金枝》两书的启发,汲取了“寻找圣杯”和“死而再生”两个神话原型,通过神话故事中荒原的荒芜、救治和复苏的象征链条来结构作品。 
《荒原》借助神话传说,以诗歌形式反映了一战后整个西方社会的颓败景象,揭示了现代文明人精神生活的空虚与痛苦,表现了一战后西方人的精神危机。诗歌中大量死寂的“荒原式意象”暗示失去了精神信仰的道德堕落而麻木的现代世界,而各色的现代人都是精神空虚颓废、道德沦丧堕落、没有激情、没有目标、没有信仰和有欲无情的空心人。 
诗人致力于对荒原的拯救,末章“雷霆的话”引用佛经的说教“舍予、同情、克制”来劝诫现代人,表明皈依宗教是荒原世界获得拯救的唯一出路。
《荒原》有极强的艺术创新色彩。第一,借用神话框架来结构作品,将古代和现代并列呈现,揭示对现实的困惑和无奈。全诗围绕荒原的荒芜、荒芜的原因和如何拯救这一象征性的神话结构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思考。第二,使用新奇的意象和丰富的象征等各种“客观对应物”表达诗歌意蕴。如残忍的四月、独眼的腓尼基商人等意象并置形成“荒原意象群”,表达现代人精神世界的贫乏。第三,戏剧化手法的使用。艾略特在《荒原》中实践了他的诗歌戏剧化理论,通过视角转换、反讽、古今并置等戏剧化艺术手法,达到了解构主体、模糊个性的“非个性化”效果。第四,旁征博引是
《荒原》的一大特色。第五,使用了多语种、多语体的、色调斑驳的诗歌语言。
 
第三篇 尤利西斯

相关话题/外国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