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作品选》阅读指导(文学考研资料)(11)

本站小编 辅仁网/2017-12-30


詹姆斯·乔伊斯(1882-1941),爱尔兰作家,意识流小说的重要代表之一。他对天主教统治下的爱尔兰深感厌恶,对异族统治者英国也充满仇恨,但对狭隘的民族主义者也深感不满。为了摆脱都柏林生活的庸俗无聊,他选择了“自愿流亡”。 1941年1月13日,病逝于苏黎世。 
乔伊斯主要的文学成就有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长篇小说《青年艺术家的肖像》、《尤利西斯》、《芬尼根的苏醒》,还有诗集《室内乐》、《每首值一文钱的诗》和剧本《流亡》等。 
乔伊斯虽然远离爱尔兰侨居欧洲,但他的作品始终贯穿着一种“爱尔兰性”。他通过文学形式,描述、反思和批判了爱尔兰,以期唤醒麻木的爱尔兰人的民族意识。 
乔伊斯在其作品中全面展现了现代小说的表现技巧。广泛使用了内心独白、自由联想、感官印象、梦境幻觉、蒙太奇、象征暗示等艺术手法,使得人的各种情绪和体验都得到了细致而真实的再现。在《尤利西斯》中,他把意识流手法发挥到了极致。同时,还经常采用不正常的拼法和不合规则、不合语法习惯的句式,甚至大段大段地取消标点符号。
小说的情节十分简单,它仅描绘了1904年6月16日早晨8点到次日凌晨2点共18个小时内三个都柏林人——布卢姆、斯蒂芬和摩莉的日常生活与精神感受。小说第一部分是对斯蒂芬·迪达勒斯活动的叙述。他住在圆形炮塔里,在学校教书心里始终充满着对母亲的内疚感,经常思考一些问题。第二部分是对布卢姆活动的叙述。布卢姆是一位匈牙利裔犹太人,一位广告推销员。他善良、有学识、有修养,但因懦弱无能而有家而不能归,只能在都柏林四处漂泊。第三部分是对摩莉意识活动的叙述。她的背叛使得丈夫有家不能归,但在内心深处,她也在渴望能有一个幸福的家。
《尤利西斯》出版于1922年2月2日乔伊斯生日这天,出版后在批评界引起了轩然大波,长时间内被英美列为禁书。长期以来,该作因内容的晦涩难懂和形式的怪异而被批评界视为“天书”。 
《尤利西斯》包含的思想意蕴非常深邃。首先,《尤利西斯》以爱尔兰首府都柏林为背景,剖析了都柏林人的精神世界,是一部影射了爱尔兰民族的命运和充满了爱尔兰人呻吟声的民族寓言。其次,乔伊斯为作品赋予了哲学的深度。不仅在标题上借用荷马史诗《奥德修记》中奥德修斯的罗马名“尤利西斯”,而且在结构安排、人物塑造等许多方面刻意与后者形成对应关系。布卢姆与英雄奥德修斯、斯蒂芬与忒勒马科斯、摩莉与佩涅罗珀分别对应。正是在这种神话与现实、英雄和反英雄的对比中,乔伊斯揭示了现代西方文明所面临的困境,彰显了现代人的卑琐、堕落和无能。 
《尤利西斯》还是一部现代人寻找自己精神家园的史诗。在作品中,布卢姆、斯蒂芬和摩莉就是现代社会中失去了精神家园的内心空虚而苦闷的人们。《尤利西斯》采用神话原型结构,用古代英雄奥德修斯回家的主题,呼应出了现代人寻找精神家园的深层意蕴。 
《尤利西斯》在创作方法和风格上可谓独树一帜。第一,乔伊斯通过借用神话结构,以《奥德修记》的英雄业绩反衬了现代人生活的堕落和庸碌,收到了借古讽今的效果。第二,乔伊斯在文体和语言上进行了大胆的实验。第三,在小说中,乔伊斯高度地发展和完善了意识流技巧,对人的内心世界做了非常真实的描述。
《尤利西斯》以其革命性和创新性奠定了在现代小说史上的经典地位。
 
第四篇 城堡
弗兰兹·卡夫卡(1883-1924),20世纪德语作家,最具代表性的表现主义小说家,现代派文学的鼻祖。自幼酷爱文学,也受到了丹麦哲学家基尔凯戈尔,作家歌德、福楼拜和中国老庄哲学的影响。他体弱多病,沉默寡言,举止呆板。卡夫卡的扭曲性格主要是他的家庭造成的,他一生都生活在强大的父亲的阴影中,生活在不幸与孤独中。 
卡夫卡是一位用德语写作的业余作家。他从1904年开始发表作品,但生前出版的作品有限。他的作品主要有中篇小说《变形记》;短篇小说《判决》、《在流放地》、《致科学院的报告》、《中国长城建造时》、《地洞》、《饥饿艺术家》等;短篇小说集《观察》和《乡村医生》;死后出版了长篇小说《美国》、《审判》和《城堡》,以及大量的日记、书信、散文、寓言等。 
从总体上看,卡夫卡的小说通过平淡和严肃的故事的冷峻讲述,对人类的生存状况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挖掘,描绘了现代人的恐惧、孤独、变态和绝望的生存状态,深刻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背景下人的异化现实,弥漫着浓郁的悲观主义色彩。卡夫卡的小说擅用荒诞变形、象征寓意、自相矛盾、黑色幽默等表现手段。 
小说的主要内容是:K是一名其貌不扬、年龄大约30岁左右的汉子,他因受聘为城堡的土地测量员,而前来城堡报到。但是却受到了百般荒诞的阻碍,始终没能进入城堡履行职责。他是土地测量员,却没有得到城堡发放的许可证;他与城堡方面联系,可城堡却回答说K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来;他要见部长克拉姆而不得,但却收到克拉姆的一封信,对他的土地测量工作大表赞许;他与克拉姆的情妇弗丽达过着恩爱的生活,但弗丽达却与K的助手私奔……小说只写到二十章,没有结尾。(据好友说,结局是:K在死的时候才得到答复:可以在村子住下,但不准进入城堡。) 
《城堡》是一部具有多重意蕴的现代寓言小说,也可以说是卡夫卡式小说的典范。这部作品自问世以来一直被认为晦涩难解。但无论人们怎样解释《城堡》,都不会忽略其中的两个要素:一是K本人的追求,二是K在追求过程中所遇到的阻挠。 
K既是一个追求者、一个寻梦者,也是一个无望的抗争者和一个失去了生存基础的现代小人物形象。与其说他面对的是个人理想是否能够实现的问题,不如说他面对的是生存基础即将被抽空和如何才能避免被抽空的问题。 
与K作对的,无疑是一种荒诞和暴力性的环境,是城堡本身。城堡不仅对K进行了严厉的控制,而且给他、也给城堡的居民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城堡仿佛是一个非理性的、荒诞的迷宫,任意左右着小人物的命运。它不仅无法解决普通人的生存问题,而且批量地印制文件,对异乡人和下属村民实行无休止的资格审查和严格控制。 
《城堡》既是小人物和弱者的悲剧,也是一个现代寓言。在现实层面上,作品通过赋予城堡以暴力性特征,揭示了官僚机构的腐败无能和黑暗,表现了在强大势力控制下小人物的孤独悲惨的人生命运。在寓言层面上,作品揭示了现代人普遍遭遇的一个困境:现代人无家可归、孤独迷茫、丧失了自我价值和生存的合法依据的精神困境,表现了卡夫卡难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人生出路的迷宫意识和精神痛苦。
在艺术上,《城堡》注重传达作者或人物对于现代世界的主观体验与迷宫感受,具有较强的虚拟性、抽象性、变形性、表现性和神秘莫测、如梦似幻的效果,因此,《城堡》可以说是一部典型的表现主义小说。《城堡》的伟大还奠基在它的题材的日常性和所描写的人生经验的真实性的基础上,“在故作平淡无奇的日常形式中表达出反常的内容”。另外,《城堡》的语言朴素、平淡、严谨而冷漠,为作品平添上一种大智若愚的文体风范。
 
第五篇 静静的顿河
米哈伊尔·亚历山大罗维奇·肖洛霍夫(1905-1984),一方面,他堪称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典范作家;另一方面,他的作品因出色地表现了人的命运,获得1965年诺贝尔文学奖。 
1926年肖洛霍夫发表了的两个短篇故事集《顿河故事》和《浅蓝色的原野》。作品取材于国内战争时期,写顿河哥萨克的阶级对立和尖锐残酷的阶级斗争。1928年,开始发表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至1940年,最后一部完成。1932年,《被开垦的处女地》第一部问世,1960年又发表了小说的第二部。短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又译《人的命运》)(1957)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作品。它打破了20世纪40-50年代上半期盛行的关于战争的“史诗式”的传统写法,而是写普普通通的苏联公民在卫国战争中的遭遇。从道德角度反思战争,表达了对战争中个人命运的深切同情,具有深刻的人道主义精神,“拟定了从思想上和艺术上处理战争题材的新路线”。 
《静静的顿河》共4部8卷,描写了20世纪初顿河地区的重大社会生活:第一次世界大战、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和顿河地区内战的全面爆发等。展示了“卷进1914年至1921年间发生的各种事件的强烈旋涡中的个别人的悲剧命运”。小说以麦列霍夫一家人的生活为中心,展现了顿河地区革命与反革命斗争的严酷的真实:一方面,红军进入顿河草原,建立了苏维埃政权。一大批坚强的红军将士作战英勇,不怕牺牲,表现出大无畏的英雄主义。另一方面,敌对力量非常强大反动势力气焰嚣张。主人公葛利高里是一个悲剧人物。作品描写了葛利高里在婚姻爱情上的彷徨无定、在政治道路上的左右摇摆。 
肖洛霍夫表现了一种虽然残酷,但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和潮流。作品中的人物都置身于急遽多变的历史事件中,在纷繁复杂的矛盾冲突中选择自己的生活道路。值得关注的是,小说没有把共产党员概念化,而是作为一个人来塑造,既写了他们在历史转折关头的领导作用,也表现了他们内心的不安、爱情的苦恼以及个性的缺陷。 
小说集中描写了主人公葛利高里的生活和性格。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哥萨克的美德:勤劳、淳朴,正直、善良,刚毅、勇敢、酷爱自由,勇于追求真理。另一方面,又集中体现了哥萨克盲目的优越感和等级偏见。 
葛利高里的悲剧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和个人主观因素。从社会历史根源上看,葛利高里具有哥萨克中农的两面性。劳动者的一面使他追求平等;哥萨克盲目的等级偏见又使他们自以为高人一等,排斥外乡人。从个人主观因素上看,利高里的徘徊不定以及由此造成的个人价值的丧失,是个别的、不代表时代主潮,部分是其性格方面的原因所致。葛利高里的悲剧实质上是人的精神悲剧,其震撼人心之处,就在于葛利高里的艰难抉择。他的每一次抉择都源于理性的思考,而结果却是在现实的残酷中一次次的自我怀疑以至自我否定。这部作品便在关于“真理”和关于“人的魅力”的双重话语结构中,完成了叙述者和欣赏者对主人公的深切同情。 
小说中还刻画了一系列栩栩如生、富有魅力的俄罗斯妇女形象。如葛利高里的母亲伊莉伊奇娜以及阿克西尼娅和娜塔莉亚。 
《静静的顿河》在艺术上取得了重大成就。第一是强烈的时代特征,迅速反映当代的、正在发生的重大社会生活,使大量真实的历史人物进入作品。第二是深刻的悲剧意识;第三是浓郁的民族风格。长篇小说以哥萨克古歌开篇,其间有大量民谣穿插,增强了地域色彩和民族风情。
 
第六篇 喧哗与骚动
威廉·福克纳(1897-1962)是最杰出的美国小说家之一。作为美国现代主义文学和美国南方文艺复兴的代表作家,他深刻地体现了时代精神。他于1897年出生在密西西比州纽爱尔巴尼镇。5岁时搬到拉法耶迪县的县城奥克斯福,小说中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界也是以这个县为蓝本虚构的。他一生创作了19部长篇和近100个短篇,其中14部长篇和大多数短篇都是关于约克纳帕塔法县的。1950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沙多里斯》是福克纳的第一部关于南方庄园主家族没落史的小说。随后他又创作出《喧哗与骚动》、《押沙龙,押沙龙!》、《下去,摩西》等代表作品,深刻探索了大家族没落的根源;种族问题一直是福克纳关注的重点,特别突出的有《八月之光》和《坟墓的闯入者》;他在大部分作品里都直接或间接地批判了清教主义;同时,拜金主义也是福克纳一生最严厉批判的对象,如《圣殿》里的斯诺普斯就是代表;他对资本主义工商势力的批判最主要表现在斯诺普斯家族的长短篇小说中。福克纳对种族主义、清教主义和工商主义的批判都是根源于他的人道主义思想。 
福克纳穷毕生精力对小说形式和技巧进行实验和探索。他把各种传统手法,包括南方文学中的许多手法,同最激进的实验结合在一起,创造出独具特色的福克纳风格。 
《喧哗与骚动》由四个主要部分外加“附录”组成。小说分别讲述了1928年4月7日(班吉叙述)、1910年6月2日(昆丁叙述)、1928年4月6日(杰生叙述)和1928年4月8日(第三人称叙述者叙述)这4天中发生的事情,他们的意识都是围绕这个家族的女孩凯蒂而展开的,然而却极不连贯,只不过是康普生家三弟兄“意识流”中的大量碎片。它实际上是这个大家族从1898年到1928年这30年中每况愈下的没落史。在“附录”里,作者简介了康普生家族“辉煌”的历史并分别交代了书中人物的最终命运。昆丁在哈佛自杀、班吉被送到疯人院、凯蒂被抛弃、凯蒂的女儿小昆丁受到杰生虐待,最后她偷走了杰生的钱。 

相关话题/外国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