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史每章节高频考点(6)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8-01-28


(1)581年,杨坚建隋。589年,隋灭陈,重新统一全国,结束了东汉自董卓之乱以来近四百年的分裂局面,为南北经济的发展交流创造了条件。隋朝在中国古代史上,它变汉魏而启唐宋,是一个承先启后的重要朝代。为了巩固统一,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都制定了各项政策和措施,如确立三省六部制,创立科举制,推行兵农合一的府兵制,制定《开皇律》,开通大运河,统一度量衡,很多一直为后代沿用和发展,奠定了中国古代后期制度体系的基本格局,对后世尤其是唐影响深远。隋朝灭于杨广之手,由于他的暴政,导致了强大的隋王朝二世而亡。实际上,隋炀帝既是一个暴君,也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作出过贡献,如营建洛阳,开通运河,创立进士科,经营西域等。  
(2)李渊建国到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唐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上沿着上升的路线,出现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繁荣局面。当时唐王朝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国力强盛。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开元时期,唐玄宗任贤使能,励精图治,把唐王朝的繁荣推向了极盛的顶点;他的统治后期,安于现状,溺于声色,加速了朝政腐败,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酿成安史之乱,唐帝国由极盛的顶峰趺落低谷,从此一蹶不振。唐后期,政治腐败,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使唐王朝的统治江河日下。在经济上,南方经济持续发展,逐渐确立对北方的优势,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刘晏主持江淮财政改革,为中唐经济的起色奠定基础;扬炎在建中年间推行两税法,在中国赋役制度史上具有承先启后,转折过渡的意义,唐朝是我国多民族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时期。当时周边的少数民族,北方有突厥、薛延陀、回纥,西南有吐蕃、南诏,东北有棘辐、契丹等。唐朝前期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了周边各民族的拥护,唐天子被拥护为“天可汗”。安史之乱后唐朝边防内收,与少数民族时战时和,不过和平友好仍是主流。唐王朝是亚洲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许多外国的使节、商人、僧侣、学者源源不断来到中国交流、求学、贸易;唐到国外的商人、僧侣也是很多。唐朝的丝绸、瓷器、茶叶等物品源源不断地输往国外,造纸术、炼丹术通过阿拉伯传往欧洲。天竺的佛学,医学、历法,中亚的音乐、舞蹈,西亚的摩尼教、袄教、景教、伊斯兰教一起涌向唐朝,中外文化的交流盛极一时。中国文化史上,唐朝是一个百花竞放的黄金时代,当时的诗歌、音乐、舞蹈、绘画、雕塑、书法、科技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唐文化树立了不朽的丰碑,达到中国文化史上难以企及的高峰。
(3)五代十国(907~960年)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分裂时期,是唐王朝藩镇割据的继续。唐王朝灭亡后,北方先后出现了粱、唐、晋、汉、周五个割据政权,南方出现了九个小的割据政权,加上北方的北汉,合称“十国”。北周世宗柴荣时期进行改革,发展经济,实现了中原的再度统一,为北宋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经济方面,北方因战乱而凋敝,南方相对繁荣,长江下游和四川地区经济发展最为迅速。吴越修治钱塘江堤防,开发西湖。金陵和成都是全国著名印刷业中心,扬州、越州、蜀是造纸基地。文化方面,词在五代时期取代了诗,成为中国文学的主流。战乱使北方许多文人南迁,云集西蜀、南唐等地,促进了当地文化的发展。复习建议 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史上高度发展的时期,是古代史上最重要的阶段之一,当然也是历年命题的重点。
(1)考生对于本章的内容从思想上要有足够的重视、清醒的认识,深刻地了解本章内容在中国古代史上的重要性及其意义。
(2)考生应该扎实自己的基础知识,因为基础知识的扎实与否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能否取得满意的成绩。基础知识是准确答题的前提所在,尤其是在考试改革以后,出题的重点更是强调基础。本章内容时间跨度较长、事件较多而且繁琐,制度上的创建更是前所未有的,要求考生基础必须扎实,只有这样才能对于这个阶段有一个比较准确而且全面的定位。
(3)这个时期的知识点较多,可以分朝代记忆理解。分别从隋朝和唐朝两个朝代来把握,如隋朝可以从隋的统一;隋代的制度性创建、改革;经济文化的发展;民族关系、对外交流几个角度来复习;唐朝可以从唐的建立;几个重要的统治时期;制度的继承和变化;经济的繁荣、文化的发达、对外交流的频繁;民族关系的融洽、冲突;以及唐后期出现的一系列的矛盾、社会问题等。
(4)也可以换个角度,可以从这个时期的不同的角度、领域来复习。政治制度上,隋唐两代的中央机构的运转、地方行政机构的设置之间存在的继承和改进的关系,科举制度的创建、改进;经济上,隋开凿大运河的影响、对于后世的作用,隋唐均田制和租庸调的实施,唐中后期的两税法改革,这之中的变化的规律、原因、影响;隋唐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又可以从手工业、农业、商业等角度来把握;唐中后期的统治混乱、内部矛盾尖锐,又可以和五代十国的纷争联系起来。这些就都要求考生有较强的概括综合能力,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
(5)考生要从整体上来把握这个阶段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影响。隋唐时期在中国古代史上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时代,它既是对于前代的总结和继承,更是规定和影响了以后社会发展的轨迹和方向。
核心内容 隋朝统一及其经济、政治制度改革;隋炀帝亡国;唐朝的治世时期,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以及武则天时期;唐前期的政治制度改革,三省六部制、选官制度、考课制度、监察制度、法律制度的建立完善;唐代赋役制度改革;藩镇割据的原因、影响;宦官专权、朋党之争;唐代开明的民族政策、与突厥、吐蕃等少数民族的关系;非常频繁的对外交流,主要是与日本、朝鲜、天竺等国的关系;繁荣的隋唐经济文化概况;五代十国的政治与经济。
命题预测 本章内容无疑是以往各高校命题的一个重要点,虽命题形式改革,但其重要性毋庸置疑。考生应作全面的复习。隋唐时期的经济、制度改革是每年几乎必考的题目;科举制度、两税法、宦官专权、朋党之争、藩镇割据、隋唐开明的民族政策,对外交往也都是历来命题的热点;另外,近年来对于盛世的研究、考查较多,考生应关注“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以及武则天时代。
习题
一、名词解释1.大索貌阅    2.输籍定样    3.府兵制    4.玄武门之变    5.安西四镇6.吐谷浑    7.河朔三镇   8.神策军 9.南衙北司之争  10.二王八司马11.淮西之乱    12.政事堂  13.刘晏 14.《唐律疏议》 15.公廨田16.租庸词 17.鉴真    18.昭武九姓  19.唐初八史  20.《史通》21.《通典》    22.《元和郡县志》  23.古文运动    24.玄奘   25.《唐六典》26.会昌灭佛   27.长庆会盟   28.“四贵”
简答题
  1.评价隋炀帝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而作出的努力。    2.简述你对贞观之治的历史内涵的理解。    3.如何评价武则天及其时代?     4.简述唐代均田制的内容、特点以及意义。    5.比较秦、隋速亡原因。    6.安史之乱对于唐代以及整个中古历史进程有何影响?     7.简述两税法产生的背景、内容及其评价。   8. 简述隋唐帝国与东亚国家的关系。     9.牛李党争述评。    10.简论隋唐民族关系的特点、作用。
 11.简述周世宗改革。
答案解释  
1.大索貌阅:隋初,为了更好地控制劳动人手和征收赋税,对户籍进行的整顿和重新编制。南北朝以来,户口隐漏日趋严重,国家所能直接掌握的劳动力减少,而地方豪强地主占有的人口增多,严重削弱了中央政府的力量。开皇五年,隋文帝下令在全国各州县大索貌阏,核点户口。所谓“大索”就是清点户口,并登记姓名、出生年月和相貌;所谓“貌阅”,则是将百姓与户籍上描述的外貌一一核对。隋文帝规定,凡出现户口不实的情况,地方官吏里正、保长、党长要被处以流刑。又开“相纠之科”,鼓励人们检举告发。同时又规定,凡堂兄弟以下亲属同族而居的,必须分立户口。此次检查新增户口164万多,大大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壮大了隋朝的国力。  
2.输籍定样:隋开皇五年,隋文帝根据宰相高额的建议,实行了“输籍之法”。即由国家制定“输籍定样”,发到各州县,每年正月五日,县令派人到农村,依定样划分户等,作为征调赋税、力役的依据,使百姓负担合理,“奸无所容”。由于国家规定的赋税、力役数量低于豪强地主对佃农的剥削量,许多原来依附豪强地主的农民纷纷脱离地主,向官府申报户口,纳税服役,成为国家的编户。封建国家和地方豪强之间在对人口的控制方面存在着尖锐的矛盾。隋朝政府积极实行“大索貌阅”和“输籍定样”的措施,从豪强士族手中把大批户口收归政府控制,打击了大地主阶级的兼并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国家的力量。 

 
3.府兵制:起于西魏,行于北周和隋,兴于唐初的一种兵制。宇文泰掌握西魏政权时所创立其制为:置六军合为百府分属二十四军开府选拔体力强者充府兵,另立户籍。隋代府兵户籍改属州县。唐初整顿成为兵农合一的军事制度。府兵终身服役,征发时自备兵器资粮,定期宿卫京师戍守边境。自唐高宗时起,因府兵负担过重等原因渐见其弊至天宝八年折冲府(唐代府兵制军府的总称)无兵可交,府兵制已名存实亡。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古代兵制制度。府兵制是中国古代兵制史上重要的一项制度,是研究兵制制度必须要掌握的基本知识。  
4.玄武门之变:系唐高祖李渊的三个儿子太子建成、秦王世民、齐王元吉,固权力斗争而引发的兄弟相残事件。李建成向李渊建议由李元吉做统帅出征突厥,借此要把握住秦王的兵权,然后趁机除掉李世民。李世民在危急时刻决定背水一战,先发制人。唐高祖武德九年(626年)六月,秦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兄弟二人被杀。不久,李渊退住,李世民继位,是为唐太宗,改年号为贞观。    【解析】本题是对唐朝初年一个比较重要的事件的考查。在回答本题时要注意它的性质、起因、经过、结果或者影响,这也是回答名词解释的一个基本方法。答题时一定要照顾到全面,不然容易失分。  
 5.安西四镇:中国唐代前期在西北地区设置、由安西都护府统辖的四个军镇。贞观十四年八月唐灭高昌国,九月置安西都护府于西州交河城,管理西域地区军政事务。二十二年,唐军进驻龟兹国以后,便将安西都护府移至龟兹国都城,同时在龟兹、焉耆、于阗、疏勒四城修筑城堡,建置军镇,由安西都护兼统,故简称“安西四镇”。贞观以后,安西四镇时置时罢,军镇也有所变动。安史之乱后,安西、北庭以度河西、陇右驻军大部内调,吐蕃乘虚陆续占领陇右、河西诸州,安西四镇与朝廷的通道中断,然而,四镇留守军队仍坚守各镇。不久,北庭及安西四镇相继陷于吐蕃。9世纪中叶,回鹘据有天山南北及安西四镇。唐安西四镇在历史上存在了一个半世纪,它对于唐朝政府抚慰西突厥,保护中西陆上交通要道,巩固唐的西北边防,都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    【解析】安西四镇是边防和中西陆路交通的战略要地。唐朝建立了以安西四镇为核心的西域统治体系,这是一个新的尝试,在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这也可以说是唐太宗的文治武功之一。  
6.吐谷浑:中国古代西北民族及其所建国名。本为辽东鲜卑幕容部的一支。西晋末,首领吐谷浑率部西迁到枹罕。后扩展,统治了今青海、甘南和四川西北地区的羌、氐部落,建立国家。至其孙叶延,始以祖名为族名、国号,唐后期称之为吐浑。主要从事畜牧,产良马,兼营农业。居庐帐,后渐有城居,使用汉文。609年,隋取其地,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隋末复其故地。635年,唐遣军击之,立诺曷钵为可汗。663年,吐蕃破其国,诺曷钵率残部奔凉州。670年,吐蕃尽据吐谷浑地。672年,唐迁其部于灵州,置安乐州,以诺曷钵为刺史。吐蕃占据灵州后,吐谷浑更东迁朔方、河东。五代时散处蔚州等地。后世多同化于汉族或其他民族,留在青海的吐谷浑,有学者认为即今土族的先民。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对于一个古老民族的掌握,它曾是唐朝与各民族关系的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考生在回答此类名词解释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到它的族源、演变以及它在历史上的作用或者是影响。  
7.河朔三镇:唐朝后期出现在河北地区的卢龙、成德、魏博三个藩镇。河朔三镇的起初皆为安史降将,治下又是安史叛乱的根据地,民族成分也较为复杂,人多彪悍尚武,有一定胡化色彩。终唐朝后期,三镇节度使的任命朝廷基本不能干预,皆为家族相传或悍将夺位,然后奏报中央予以形式上的承认。三镇各拥强兵,自行署置官吏,赋税截留本镇不上贡,又互结婚姻以为声援,朝廷也是视同度外。由于这三镇都在唐朝的河北道,所以被称为河北三镇,又称河朔三镇。直到五代的后粱、后唐时,才比较彻底地解决了这些地区的割据问题。它对唐中后期的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解析】安史之乱之后,藩镇割据的情况加剧。对唐后期政局的影响最大的是河朔及河南地区的割据型藩镇,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河朔三镇”。全面了解“河朔三镇”的情况也就更轻易、更全面地了解唐后期的政治、经济的变化。  
8.神策军:唐代后期主要的禁军。本是陇右节度使所属驻守临洮城西的军队,安史之乱中,这支军队入援勤王。此时神策军故地已被吐蕃占领,这支军队仍沿用神策军的名号。广德元年,吐蕃进犯长安,代宗奔陕州,鱼朝恩率此军护卫代宗,遂入长安,从此成为禁军,贞元十二年又置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神策军来自陇右,曾是唐中央的劲旅。德宗、宪宗时常用以出征藩镇。由于宦官控制了神策军及其他禁军,同时也控制了长安城及整个关中地区,从而造成宦官集团长期专权的局面,它对唐后期的政治和社会有重大影响。至昭宗天复三年,朱温诛杀宦官,神策军同时被解散。  
9.南衙北司之争:唐代后期官僚集团和内廷宦官集团争夺权力的斗争。南衙,指位于宫城南的以宰相为首的政府机构,北司,指宫禁以北宦官所在的内侍省。安史之乱后,宦官又逐渐掌握了军权,德宗时设立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典禁军,与二枢密使合称“四贵”,得预机密,形成宦官专权的局面。引起皇帝和朝官及士人的不满和反对,因而唐后期多次发生两大集团的对立和斗争。顺宗即位,启用旧臣王叔文等人,实行“永贞革新”,共谋打击宦官势力,不幸失败。文宗大和八年和九年,文宗深患宦官擅权,擢用李训、郑注,谋诛宦官,事败,株连者千余人,史称“甘露之变”。唐末农民大起义后,中央的宦官和朝臣各自拉拢一部分藩镇势力以相抗争,南衙北司之争一直持续到唐王朝灭亡。   【解析】南衙北司之争一直贯穿于唐后期的政局之中,可谓影响之大。这段时期和东汉的“党锢之祸”、明中后期的宦官专政是中国古代最严重的宦官专权时期。  
10.二王八司马:唐顺宗联合朝中大臣同宦官作的斗争。贞元二十一年正月,顺宗继住后启用东宫旧臣王叔文、王伾为翰林学士,和宰相韦执谊及韩晔、韩泰、陈谏、柳宗元、刘禹锡、凌准、程异等八人共谋打击宦官势力,罢宫市和五房小儿,罢免贪官京兆尹陈实,启用范希朝夺宦官兵权的计划失败。宦官俱文珍发动政变,顺宗被迫让位于太子。王伾贬为开州司马后病死,王叔文贬为渝州司马后赐死,韦执谊等八人先后贬为边远州司马。此即“二王八司马事件”,因顺宗曾预定当年改元永贞,所以又称“永贞革新”。【解析】  南衙北司之争中一次大规模的冲突,以外朝臣僚的失败而告终。 
11.准西之乱:唐宪宗元和九年(814),准西节度使吴少阳死,其子吴元济自称留后,并派兵四处抢掠。唐宪宗在宰相武元衡和大臣裴度的支持下,发兵进讨。由于统兵将帅拥兵自重,军令不一,加之淮西和河北同时用兵,战线过长,故战事拖延了三年,毫无进展。后来,名将李晟之子李愬被任为西线统帅,宰相裴度又亲临北线督战,战事才出现转机。元和十四年,李愬于雪夜攻入蔡州,一举俘获了吴元济,遂取得了准西之役的全面胜利。  
12.政事堂:唐代宰相的议事处。政事堂会议是常设的、协助皇帝统治全国的最高决策机构。唐初,设政事堂于门下省,三省长官共行宰相之职,在此共同参议国政。其后,由皇帝指定入政事堂议事,并以本官加带“参知政事”、“参预朝政”、“同中书门下三品”等名(后逐渐统一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亦为宰相。弘道元年十二月,中宗即位,裴炎由侍中迁中书令,遂奏请移政事堂于中书省,表明中枢决策重心已由门下省转至中书省。玄宗开元十一年中书令张说奏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同时,又创置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于政事堂正厅之后,分理众务,在政事堂(中书门下)办公的数位宰相中,设秉笔宰相一名,谓之“执政笔”,在处理中书门下日常事务方面具有相当的职权。    【解析】政事堂是唐前期对制度进行改革创建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在中国古代制度史中可以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是研究生考试出题的一个重点。  
13刘晏:刘晏,字士安,曹州南华人。累官殿中侍御史,迁度支郎中,杭、陇、华三州刺史。宝应二年,迁吏部尚书平章事,领度支盐铁转运租庸使。晏以转运为己任,开三门渠津遗迹,岁运米数百万石,以济关中。安史之乱使漕运受到严重破坏。广德元年,平息了叛乱后,次年代宗命第五琦与刘晏疏浚汴渠,并以刘晏专领粮食盐铁转运事宜。在刘晏的主持下,一方面,参照裴耀卿分段漕运的办法,加强了对各水路交汇处的转运仓的建设;并在各运输段上分别使用适应本段水情的漕卒和漕船,从而提高了运营效率,保证了漕路的畅通,运至关中的漕米每年也恢复到110万石,保证了京师地带的粮食供应。780年7月,刘晏被诬陷致死。    【解析】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加剧,中央财政依靠江南,这种财政形式和财政重心的转移促使储备转运系统也要相应进行调整,而刘晏的调整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进行的,这也是本题考查的重点所在。  
14.《唐律疏议》:中国唐代刑律及其疏注的合编,中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封建刑事法典,共30卷。永徽元年,唐高宗命长孙无忌等修《永微律》,翌年颁行。三年,又令长孙无忌等对《永徽律》的精神实质和律文连条逐句进行疏证解释,以阐明律条文义,并通过问答形式,剖析内涵,说明疑义,撰成《律疏》30卷,永徽四年颁行。《律疏》与《律》合为一体,统称《永徽律疏》,明末清初始名《唐律疏议》。《律》和《疏》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唐律疏议》的律文和疏文反映了唐代社会各阶级、各阶层的法律地位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某些政治经济制度,是研究唐代历史的重要文献。《唐律疏议》总结以往各王朝的立法经验及其司法实践,折中损益,使之系统化和周密化。为以后历代刑律的蓝本。《唐律疏议》对古代亚洲各国法典亦产生重大影响,古代日本、朝鲜、越南等国的立法,大都摹仿《唐律》。【解析】国际法制史学者将《唐律疏议》与欧洲的《罗马法》相提并论,并视之为古代中国(华)法系的代表著作,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考生务必掌握。  
15.公廨田:隋唐时期收租以供公用的官田。由各级官府经营管理。隋开皇十四年诏省、府、州、县皆给公廨田以供公用。唐初,在京诸司、州县度其他政府机构都给有数量不等的公廨田。唐朝官府经营公廨田的方式与职田相同,采用租佃制。农民佃种,公廨田、职田,经常是被强制抑配,而不是自愿的。唐朝政府管理公廨田和职田,置有白簿和黄籍。白簿是品官职田和官府公廨田实际情况的记录。白簿每年州县勘造一次,六月三十日前申报尚书省复查核实,至十月三十日据簿征收,给付本官。黄籍则是职田、公廨田的正式簿籍,每三年勘造一次。但后来官府多不认真执行,并不每年向尚书省申报白薄。自天宝九载以后,黄籍更是多年不造。代宗大历十四年重申旧令,实际效果恐也很少。  
16.租庸调:唐朝前期实行的赋税制度。均田制下实行的赋役制度,它以丁为单位征纳。每年租二石,调绢二丈及绵三两。服正役20日,可按每日折三尺纳绢代替,是为庸。庸的作用是替代正役,纳庸即不服正役,服正役不纳庸。北魏在实行均田制的同时,即制定了与之相适应的租调制度,到了唐朝更加完备。这方面的规定保证了农民的基本生产时间,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由于均田制的不稳定,按丁缴纳的租庸调制也就无法保证,到了唐后期租庸调制也就完全瓦解了,取而代之的是两税法。  【解析】租庸调制与均田制是这一时期经济制度的核心。考生要注意到租庸调制和均田制的关系,可以说租庸调制随着均田制的产生而产生、灭亡而灭亡,一定要将两者联系起来,在比较中来掌握它们。  
17.鉴真:唐代赴日传法名僧。俗姓淳于,扬州江阳县人。753年,鉴真赴日本传授佛教戒律,在经历了五次失败后,终于在第六次东渡成功,对于佛学在日本的弘扬,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他不仅是日本密宗的开山祖师,而且还为传播中国的佛教建筑知识和医药学知识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后卒于日本。日本奈良时代的著名文学家淡海三船写出《唐大和尚东征传》,记述了鉴真东渡弘法的事迹。   【解析】鉴真是隋唐时期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的人物,对于促进中日交流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7世纪下半叶出现白凤文化,佛教在中日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鉴真正是这一时期重要人物。  
18.昭武九姓:南北朝、隋、唐时期对从中亚粟特地区来到中原的粟特人或其后裔的泛称。汉文史籍称其原住祁连山北昭武城,被匈奴击走,西迁中亚河中地区,有康、安、曹、石、米、史、何、穆等九姓,皆氏昭武,故称昭武九姓。唐破西突厥,曾在此设立羁縻府州,后为大食所征服,逐渐伊斯兰化。昭武地区的粟特人以善于经商闻名,他们长期控制着丝路上的国家贸易,是古代欧亚内陆地区重要的国际商人。昭武丸姓胡的活动特点使他们在东西方文化交流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安吏之乱的头目安禄山、史思明为营州杂胡,也是昭武九姓胡后裔。祆教、摩尼教、中亚音乐、舞蹈、历法之传入中原,中国丝绸、造纸技术之传到西方,昭武九姓胡无疑是重要的媒介。他们还在中原四周的游牧汗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起很大作用,特别是把粟特文字带入突厥、回鹘汗国。    【解析】昭武九姓对于有的考生可能比较陌生,但是不代表它就不重要,我们一定要看到它在当时唐朝历史上,乃至以后产生的重要的影响以及它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所起的独特的作用。
19.唐初八史:唐朝初年官方主持撰修的八部正史,故名。唐朝官方主持编修了《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重修了《晋书》,再加上私修而经官府批准颁行的《南史》和《北史》,故有八部正史是唐代修撰的。唐初在不长的时间内在后来所谓的二十四史中占了三分之一,超过了任何一个朝代编修正史的数量,表明唐王朝对史学的借鉴、资治功能的认识比以前更加深刻了。六部前代史分政权修撰,却不分正统和非正统,没有歧视少数民族政权的观念。李延寿父子修的《南史》和《北史》意在贯通,视南北一体,胡汉一家,都反映了唐代大一统王朝的气度。    【解析】这是对于基本的历史文献知识的考查。这也是治史者所应掌握的基本能力之一。  
20.《史通》:中国古代第一部系统的史学评论著作,二十卷。唐代著名史学家刘知几撰,成书于中宗景龙四年。《史通》包括内篇三十九篇、外篇十三篇,全书今存四十九篇。内篇为全书的主体,着重讲史书的体裁体例、史料采集、表述要点和作史原则,而以评论史书体裁为主;外篇论述史官制度、史籍源流并杂评史家得失。关于作史原则,《史通》鲜明地提出坚持直书,反对曲笔。刘知几第一次提出了史学家必须具备才、学、识“三长”的论点。《史通》是中国史学史上最早的从理论上和方法上着重阐述史书编纂体裁体例的专书,是对中国唐初以前的史学编纂的概括和总结。《史通》也是有缺点的,它对史书体裁的看法,仅但局限于对过往的总结,未能提出新的设想。    【解析】《史通》作为中国古代第一部系统的史学评论著作,它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地位可以说是极其重要的,也是考生所必须复习到的核心内容。  

相关话题/古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