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802经济学综合考研辅导班-政治经济学辅导班讲义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8-03-22

中国人民大学802经济学综合考研辅导班-政治经济学辅导班讲义
政治经济学
部 分

目录
第一章 商品与价值规律    108
第一节 商品    108
第二节 价值规律    111
第二章 资本与剩余价值    111
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    111
第二节 资本主义所有制与雇佣劳动    112
第三节 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    113
第四节 资本主义的工资    115
第三章 资本的积累过程    116
第一节 资本主义再生产与资本积累    116
第二节 资本积累与垄断    117
第三节 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与社会后果    119
第四节 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    120
第四章 资本的循环和周转    121
第一节 资本的循环    122
第二节 资本的周转    124
第五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各种形式    127
第一节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127
第二节 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    130
第三节 资本主义信用    132
第四节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35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136
第一节 生产资料所有制与产权    136
第二节 生产资料公有制及其实现形式    137
第三节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非公有制形式    140
第四节 混合所有制    142
第五节 国有企业改革    143
第七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结构    145
第一节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    145
第二节 两种分配形式的冲突及收入分配的调节    149
第八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51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转变    151
第二节 市场机制和市场体系    154
第三节 适应市场运行的宏观调控体系    156
第九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优化    158
第一节 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变    158
第二节 产业结构及其优化    160

 
第一章 商品与价值规律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学习的中心内容是劳动价值论。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是商品学说、货币学说和价值规律学说的有机统一。学习重点包括:商品价值实体、价值量、价值形式的理论,商品内在矛盾的理论;货币的起源、货币的本质、货币的职能、货币流通规律和货币形式的发展的理论;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作用机制、作用后果的理论等。
通过学习要全面掌握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理,掌握商品经济一般的各个基本范畴及其相互间的联系与转化,初步领会政治经济学通过对一定生产方式下物的分析揭示该种生产方式中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思想方法。劳动价值论的学习为理解剩余价值理论奠定理论基础。
【学习内容提要】
第一节 商品
一、商品的二因素
(一)分析现代市场经济要从对商品的分析开始
对商品的分析是对整个经济体系分析的起点,这是基于以下原因:1、商品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社会财富的最普遍形式。在前资本主义的各种社会形态下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中,劳动产品或社会财富都是以直接的自然形态存在的,以直接消费为目的,只有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劳动产品或社会财富才普遍以商品的形式存在,成为这个社会最显著的特征。商品关系成为资本主义社会最普遍的经济关系。2、商品是资本主义社会财富的最基本、最简单的形式。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乃至现代市场经济中社会财富有多种形式,譬如,货币、资本、证券、地产等,但是从这些形式追溯下去,都要追溯到商品上。因为,这些财富形式都是一定量价值的体现,要回答价值是什么就必然要追溯到对商品的分析。3、商品所包含的矛盾是资本主义一切矛盾的胚芽。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物质生产活动的一种社会形式。在这种形式下存在着多种矛盾,这些矛盾中最根本的是资本与雇佣劳动的矛盾,但是资本与雇佣劳动的矛盾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并且是借助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过程的矛盾表现出来的,因此,不了解商品所包含的矛盾,就不能全面了解呈现在资本主义社会表面的各种矛盾形式及其原因。因此,从对商品的分析开始,使政治经济学解剖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及市场经济有了一种科学、合理的起点。
(二)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1.商品的简单概念。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体现着生产者在分工条件下相互交换劳动的社会生产关系。商品是由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构成的。
2.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指物的有用性或效用,即物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与任何一般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一样,它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一般物品的使用价值相比的特点是:它的使用价值具有社会属性,它必须要满足别人的需要,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3.交换价值和价值。商品的交换价值是一种商品与其它商品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决定交换价值的基础是价值。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它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着商品生产者在私有制和分工条件下互相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或内容,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4.使用价值和价值构成了商品内部矛盾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关系。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统一性表现在:两者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缺一不可,即作为商品必须具有使用价值,否则就不能用于交换;只有使用价值但没有人类劳动凝结在里面,就不构成劳动产品,因而也就没有价值;具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虽然也包含着人类劳动,但如果不进入交换就不是商品,生产中耗费的劳动也就不形成价值。对立性表现在:商品虽然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但是,它只能直接表现为使用价值,却不能把自己表现为价值,生产者要获得商品的价值就必须放弃商品的使用价值。所以,二者是互相排斥的,它们不能同时存在于卖者或买者手中。
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商品是劳动过程生产出来的,商品之所以具有二因素,是因为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二重属性。
(一)具体劳动
具体劳动是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由劳动的目的、对象、工具、方法、结果决定。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具体劳动反映人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永恒条件。各种不同形态的具体劳动是形成人类劳动分工的基础。
(二)抽象劳动
抽象劳动是撇开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经济特有的范畴。
(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对立统一关系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两重属性,它们是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但不是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不论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都是同时进行,不可分离的。
(四)劳动二重性原理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1. 劳动二重性理论为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 劳动二重性理论为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
3. 劳动二重性理论还为其它一系列理论提供了理论基础。
三、商品的价值量
(一)商品价值量的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但不是由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同类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竞争自发形成的,对商品生产者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商品价值量的比较:以简单劳动为尺度
简单劳动是指不需要经过专门培养和训练的一般劳动者能从事的劳动。复杂劳动是指需要经过专门培养和训练,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才能从事的劳动。
简单与复杂劳动的区分不是由自然或生理条件决定的,而是由社会条件,主要是由社会分工和科技发展水平的差距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程度决定的。因而这种区分具有相对性。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复杂劳动相当于倍加的简单劳动,其折合比例是长期交换中自发形成的。作为商品价值量的决定标准,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指的是不同的独立商品生产者之间劳动量的对比关系,而不是同一生产单位内部分工的生产者之间的劳动量对比关系。在同一生产单位内部,不同劳动者之间不以独立商品生产者身份互相对待,所以不存在复杂劳动折合成简单劳动的关系。
(三)商品价值量的变化: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劳动生产率是衡量劳动者生产某种产品的效率或能力的指标。一般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也可以用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
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取决于多种因素,主要有:①劳动者的平均劳动熟练程度;②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和它在生产上的应用程度;③生产组织形式;④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⑤自然条件等。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而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单位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反比关系是劳动二重性在劳动生产率变化中的表现形式。
四、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一)商品经济及其产生的条件
1.商品经济。商品经济是直接以市场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它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它的发展经历了简单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等阶段。
2.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的前提条件;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
(二)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1.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含义。私人劳动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私人性质,商品生产者为实现私人利益而自己进行的劳动。商品生产劳动的私人性质是由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或局部独立经济利益决定的。社会劳动是指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具有社会性质,在社会分工体系下作为社会总劳动的组成部分,为他人或社会需要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商品生产劳动的社会性质是社会分工所赋予的。
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由于生产商品的劳动是在分工条件下进行的,所以它们实际上是社会劳动,但是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或商品生产者独立的经济利益使这种社会劳动直接表现为互不相干的私人劳动,这就是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私人劳动要转化为社会劳动,就必须通过商品交换,把商品由使用价值形式转化为价值形式。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产品转化为商品和生产商品的劳动表现为价值的原因。
商品交换能够成功,就表明生产者生产的产品为社会所需要,他的私人劳动也就转化为社会劳动。但是当劳动的私人性质却使生产的商品不能从质上或量上与社会需要相一致时,私人劳动也不能顺利地转化为社会劳动,这就使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激化起来。
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各种内在矛盾的根源。
(2)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3)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私有制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
第二节 价值规律
一、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客观要求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必须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交换,即实行等价交换。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中生产者之间相互关系的实现形式。
二、价值规律表现形式和作用机制
受供求等因素的影响,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商品价格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这并不违反价值规律。因为:①从较长时期来看,价格的上涨部分和下跌部分可以相互抵消,价格总额与价值总额是相等的。②商品的价格无论怎样波动,都是以各自的价值为基础变动的。
价值规律是通过供求机制、竞争机制等的作用实现价格与价值趋于一致。
三、价值规律作用的社会后果
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按比例地分配。第二,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第二章 资本与剩余价值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学习的中心内容是剩余价值理论。它是马克思资本主义经济理论的核心。
学生通过学习要重点掌握:1、剩余价值的产生的经济条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其形成、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动机);2、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3.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基本形式和变化趋势。
【学习内容提要】
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
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之所以能够带来剩余价值,关键在于雇佣劳动。资本是一种社会生产关系,它是一个历史范畴。货币是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它不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际中都是资本的始点。所以我们本章从货币转化为资本开始。
一、作为货币的货币和作为资本的货币
货币本身并不是资本。作为货币的货币与作为资本的货币有本质的区别。作为货币的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只是表现各种商品的价值,并不能够带来剩余价值。作为资本的货币则不同,它借助于商品的买和卖发生增殖。
我们用字母W表示商品,用字母G表示货币,商品流通公式是:W — G — W。资本的流通公式是:G — W — Gˊ。前者反映了G作为货币的性质;而后者表现了G作为资本的性质。这两个公式都包含着商品与货币相对立的买卖两个阶段,说明二者间存在着某种内在联系。虽然商品流通和资本流通都借助于商品和货币进行,但是对比之下至少有以下区别:1、运动形式不同:前者先卖后买,公式的起点和终点都是商品,货币起着媒介作用,反映了商品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过程。后者是先买后卖,起点和终点都是货币,商品成了媒介,反映了货币借助于商品的运动。2、运动主体不同:前者两边都是使用价值,运动的主体是商品,反映了商品的流通。后者两边都是价值,运动的主体是货币,反映了价值的运动。3、运动目的不同:前者是不同质使用价值相交换以满足消费。而后者是为了同质货币量的增殖,这个货币增殖额就是剩余价值。3、运动限度不同:以最终满足消费为目的商品交换是一种有限度的运动。以价值增殖为目的运动是一种无止境的价值增殖过程。
二、资本的总公式及其矛盾
资本的流通公式G — W — Gˊ中包含着商品等价交换与价值增值的矛盾。
按照商品、价值、货币的性质和交换规律,商品在流通中是以等价交换实现其价值,改变的只是价值存在形式,不可能发生价值增殖;货币在流通中作为一般等价物只是表现商品的价值,也不能发生增殖。但是货币作为资本在流通中的却实现了增殖。
事实上,剩余价值不是在流通领域发生的。无论是商品流通还是货币流通,无论是商品所有者是等价交换还是不等价交换,都不可能在流通领域产生剩余价值。即使商品所有者能够做到贱买贵卖,结果也只能使其他人的价值减少,并不能改变流通中商品的价值总量。换言之,从流通中的商品总量来看,不等价交换的结果只能改变价值分配,不能增加价值总量。在流通领域以外,商品生产者在生产领域只是和自己的商品发生关系。商品的生产者在生产中用一定量的劳动创造一定量的价值,劳动量和价值量相等,不能解释剩余价值。
价值的增值过程经过商品的流通过程,也经过商品的生产过程。如果不是孤立地看这两个过程,而是把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统一起来看,我们就会发现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这里的奥秘在于作为资本所有者在流通中买到的是什么商品?如果这种商品的使用价值能够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出大于自己价值的商品来,那么价值增殖就可能发生。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就得到了解决。劳动力成为商品是问题的关键。

第二节 资本主义所有制与雇佣劳动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
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它存在于人体之中,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即劳动是价值的源泉。在任何社会里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都成为生产力的决定因素。但是只有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劳动力作为商品出卖,才能与生产资料结合。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一定社会条件下的产物。劳动力成为商品社会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1.劳动力的所有者必须有人身自由。劳动者有权“自由地”出卖自己的劳动力。2.劳动者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以外,没有任何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来源,只能靠出卖劳动力作为谋生的手段。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特征之一,劳动力是归劳动者所有的一种商品的形式,劳动因而具有雇佣劳动的形式。
劳动力作为商品和其他商品一样,也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二重属性。劳动力的价值是维持和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它的大小由生产和再生产这些生活资料所必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劳动者从事劳动的能力,它是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源泉,因为劳动能够在使用过程中创造新价值,它不仅能够创造出相当于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而且还能够创造出比劳动力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劳动力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在消费过程中它的价值不是像其他商品那样逐渐消失,而是重新被创造出来,并且劳动力能够创造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演变
1.所有制就是生产资料的占有制。它是指社会生产活动中生产的主体对生产的客观条件和产品的一种排他性的占有、支配和使用的社会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经济活动组织形式的基础。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凭借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支配、使用和处置生产资料,并决定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结合方式,从而形成生产活动和其他经济活动的经营管理模式。
2.资本主义所有制就是以资本所有者占有生产资料,并以此剥削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资本主义所有制的主要特征是:(1)生产资料由资本所有者私人占有,并采取资本的存在形式;劳动力作为商品出卖给资本所有者,采取雇佣劳动的存在形式。通过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这种结合方式,资本所有者无偿占有雇佣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2)资本主义所有制是与发达商品经济相联系、并以价值存在和价值增殖运动为形式的一种私有制。(3)资本主义所有制形式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步社会化。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资本主义私有制形式由单个资本家的私有制转变为集体资本家乃至国家总资本家的私有制。(4)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一种依靠资本积累和积聚不断扩大和发展的私有制。
第三节 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
一、资本主义生产过程
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人不能停止消费,因而就不能停止生产。在任何社会生产过程都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下,通过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结合生产物质资料的过程。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则是:在资本主义所有制下,以资本与雇用劳动相结合的方式生产物质资料的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最突出的特点是:不仅是生产物质资料的劳动过程,还是资本的增殖过程。
(一)资本主义劳动过程
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也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它包括三个基本要素:有目的的劳动、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劳动过程就是劳动者使用劳动资料对劳动对象加工的过程,它的目的性在于通过劳动改变自然界的物质形态,创造出某种人类需要的使用价值的过程。但是和一般人类劳动过程不同,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由两个特点:1、由于劳动者作为雇佣劳动出卖给资本所有者,所以劳动必须在资本所有者支配和监督下进行。2、由于生产资料归资本所有者占有,所以劳动产品归资本所有者所有。
(二)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本质特征是使用价值的生产、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中生产的使用价值作为商品出卖,以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衡量交换所依据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耗费劳动创造了这些新价值。如果新价值量相当于能够补偿劳动力的价值,那么生产过程就是价值形成过程。因为劳动过程中劳动者在生产产品时把生产资料的旧价值转移到了新产品中,同时创造出补偿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其结果全部投入的资本价值被重新创造出来。如果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新价值超过了这个量,其差额就是剩余价值,那么生产过程就成了价值增殖过程。
事实上,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由劳动过程的两个特点和生产目的决定,劳动力创造的价值总是尽可能多地大于补偿劳动力的价值。从量的计算上看,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劳动力补偿这个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在这一定点上,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超过了这个点就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前者是一般商品生产过程;后者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马克思说:“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过程;作为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的资本主义形式。”
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剩余价值率
(一)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资本是依靠剥削雇佣劳动而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它本质上不是物,而是一种社会生产关系,即资本家剥削雇佣劳动的经济关系。
资本在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具体的生产要素形式。在生产剩余价值的过程中这两种具体形式起着不同的作用,从而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执行着不同的职能。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资本被称为不变资本。因为在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被改变成新产品,这部分价值只是被转移到新产品中,是原有价值的一种再现,不会增多。用于购买劳动力的资本是可变资本。因为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不仅能够创造出补偿购买劳动力的价值,还能够创造出剩余价值来。
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是马克思对经济学的重要贡献。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解释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是至关重要的。它说明了剩余价值不是由投入生产的全部资本带来的,而是由可变资本产生。从而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是雇用工人的剩余劳动。
(二)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值量
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就是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率反映资本所有者对雇用工人的剥削程度,因而也被称之为剥削率。用字母mˊ表示剩余价值、m表示剩余价值、v表示可变资本,则剩余价值率的公式是:mˊ= m/v。它表示:剩余价值率 = 剩余劳动/必要劳动,或者剩余价值率 = 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剩余价值量是资本所有者获得的剩余价值绝对量,反映资本投入的收益。剩余价值量的多少取决于剩余价值率和投入的可变资本数量,即剥削程度和被剥削的人数。其计算公式是:M =mˊv,表示:剩余价值量 = 剩余价值率 ×可变资本量。
三、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
资本主义生产实质上是剩余价值的生产。为了获得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家依靠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一)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剩余价值是雇用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出来的。工人的工作日包括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在必要劳动时间范围内,工人的劳动创造了补偿一切消耗的生产投入价值,因此是价值形成过程;超过这个范围,是价值增殖过程。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只要延长工人的工作时间,就能够增加剩余劳动时间。用这种方法增加剩余价值的方法就是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构成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一般基础。在资本主义早期阶段,资本家主要采取这种方法来增加剩余价值。因为在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的时候,生产补偿劳动力价值的必要劳动时间不容易改变。
但是工作日的延长是有限度的。限制工作日延长的因素有两个:一是劳动者的生理界限。二是社会道德的界限。虽然工作日的最高界限有很大的弹性,但是资本家受这两个界限的限制不能无限地延长工人的工作时间。


相关话题/经济学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中国人民大学版杨河清劳动经济学复试题型及答案汇总
    人大 杨河清版 劳动经济学题型及答案汇总 1.我国所有的经济资源都是稀缺的,但( B )是相对过剩的。 A.土地资源; B.劳动力资源; C.矿产资源。 2.由于追逐他自己的利润,他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是描述( B )。 A.供给创造需求理论; B.看不见的手的理论; C.利润最大化理论。 3.劳动经济学是( A )现象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3-22
  • 中国人民大学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包括微观和宏观部分)笔记讲义(精装版)
    人大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包括微观和宏观部分)笔记讲义(精装版) 这份资料是2年前上过人大专业课考研辅导班的一个朋友的笔记。历经千心万苦才整理出电子版来,基础不太好的同学希望好好利用一下这些资料! 西方经济学笔记第一章 第一节稀缺性与选择(一)稀缺性和经济问题稀缺性的含义生产资源的相对有限性资源的稀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3-22
  •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考研辅导-宏观经济学资料
    人大经济学考研辅导-宏观经济学资料 第一章 总论:宏观经济指标1. 国民生产总值2. 物价水平第二章 经济波动理论1. 总需求分析(1) 产品市场均衡IS曲线(收入支出模型)(2) 货币市场均衡LM曲线(3)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ISLM模型)(4)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3-22
  •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考研辅导班-宏观经济学资料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考研经济学综合辅导讲义 宏观经济学部分第〇讲 宏观经济学的发展脉络把握宏观经济学的钥匙宏观经济理论总是对现实的解释并为着经济政策的实践服务的。西方经济学宏观理论及其政策虽然多变,但变来变去总不外是国家干预和经济自由两大思潮的交替和反复的演进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3-22
  •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考研专业课辅导班-资料讲义
    人大经济学考研专业课辅导班-资料讲义 政治经济学 1.怎样理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两种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答:(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一种含义是:在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这一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生产同种商品的不同生产者之间形成的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3-22
  • 中国民航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18年硕士研究生产业经济学调剂指南
    中国民航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18年硕士研究生产业经济学调剂指南一、调剂科目:020205产业经济学(学术学位)二、调剂条件 1.考生初试单科、总分数均达到国家2018年复试分数线(以教育部规定为准)。2.以招生目录为依据,报考专业与调剂专业须相同或相近。3.初试考试科目须与调剂专业的初试考试科目相 ...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3-21
  •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考研辅导班笔记
    2005年经济学辅导班笔记 第一部分 政治经济学部分 导论 一、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政治经济学的出发点:生产资料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劳动者:人的因素 构成要素: 劳动对象 物的因素:生产资料 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劳动资料 (科学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3-21
  •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辅导班考研笔记
    题型:简答题、辨析题、论述题。 参考用书: 1、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用刘诗白主编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2003年第一版)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社会主义部分用刘诗白主编的《政治经济学》(98年第四次修订版)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 2、西方经济学使用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和杨泊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3-21
  • 西南财经大学宏观经济学考研重点
    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国民收入核算 国民收入决定(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国民收入决定) 失业与通货膨胀 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 第一章 国民收入核算 (此部分辅导班老师花了比较多的时间讲解,估计命题可能性比较大) 一 GDP的概念 知识点:GDP的概念,怎么样理解GDP(参考教材,包含6方面的意思),区分名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3-21
  • 中央财经大学812经济学考研辅导资料-宏观部分
    中央财经大学812经济学考研辅导班讲义资料宏观经济学部分资料 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的科学属于非重要章节,也未出现过考试题。 第二章 宏观经济学的数据1.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经济体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的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2.消费者物价指数:也称零售物价指数和生活费用指数,是反映消费品价格水平变动状况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3-21
  • 中央财经大学812经济学考研辅导班-微观部分讲义
    中央财经大学812经济学考研辅导班-模拟试题及答案-微观部分微观经济学第一章 市场1.保留价格:某人愿意接受的,购买有关商品的最高价格。换句话说,一个从的保留价格是他或她对于买与不买有关商并不在乎的价格。(若第一个人的保留价格是500,第二个人的保留价格是490,依次类推,那么当价格是490-500时,需求数量为1,当价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3-21
  • 2018年吉林大学经济学院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金融、国际商务、税务)调剂公告
    我院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金融、国际商务、税务)现接收校外、校内、院内调剂考生,具体办法如下:一、拟调剂至我院非全日制金融、国际商务、税务硕士的考生,需满足2018年吉林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基本要求及我校调剂要求(请登陆吉林大学招生网查看),当年报考第一志愿专业须为经济类专业,且初试统考科目为英 ...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3-18
  • 2018年吉林大学经济学院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考研调剂信息
    我院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金融、国际商务、税务)现接收校外、校内、院内调剂考生,具体办法如下:一、拟调剂至我院非全日制金融、国际商务、税务硕士的考生,需满足2018年吉林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基本要求及我校调剂要求(请登陆吉林大学招生网查看),当年报考第一志愿专业须为经济类专业,且初试统考科目为英 ...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3-18
  • 2014年东北财经大学802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一、概念题(每题4分,共40分) 3.价格领导模型 答:价格领导模型是指产业内一家企业先变动价格,然后其他企业就跟着定价的竞争格局。 价格领导模型的假设是:一个行业中由某一家厂商即领导者率先制定价格,然后其他厂商即追随者将领导者的价格作为既定价格接受(在均衡状态,追随者一定总是确定与领导者相同的价格,这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3-18
  • 2014年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908经济学理论考研真题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