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对外汉语教学引论笔记(6)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8-04-03
B受特定物质生活条件制约的词语—馒头 旗袍 四合院 炕
C受特定社会和经济制度制约的词语—科举 支书 下放 农转非
D受特定精神文化生活制约的词汇—虚岁 黄道吉日 红娘 阿Q
E更多的则是某一事物或概念虽在不同的语言中有相对应词语,但词义却存在很大差别——农民、肥(词的内涵义有差别)、狗、龙(褒贬义)、松竹梅(引申义、比喻义)
3、语用文化(p136)
A称呼
B问候和道别
C道歉和道谢
D敬语与谦称
E褒奖与辞让
F宴请与送礼
G隐私与禁忌
三 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原则
1、要为语言教学服务,与语言教学的阶段相适应
与学生语言水平和实际需要相适应,由浅入深、由远及近、由简到繁、循序渐进;适度
2、要有针对性—— 针对外国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障碍和困难。
3、要有代表性—— 主流文化、国家文化,或者说是中国人共通的文化;有一定教养人身上反映的文化
4、要有发展变化的观点—— 在年轻人身上所反映的习俗文化已经有很大变化
5、要把文化知识转化为交际能力
四 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方法
1、通过注释法直接阐述文化知识
2、文化内容融汇到课文中去
3、通过语言实践培养交际能力
第五章 语言习得理论
第一节 语言学习与习得
一 学习与一般的学习理论
1、什么是学习
作为心理学的概念,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获得经验而产生行为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2、学习理论的两大流派
A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受经验主义哲学影响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人和动物受环境支配、获得经验而被动形成的行为的改变。在这一过程中,完全排斥人的主观思想或思维活动,建立在刺激——反应学习理论基础上。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E.L.Thorndike)于19世纪末的饿猫“迷箱实验”提出联结试误说。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20世纪30年代以后提出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早在19世纪20年代巴甫洛夫提出“条件反射”说。
所谓操作是指主动作用于环境,不与任何特定刺激相联系的有机体的自发反应。斯金纳通过白鼠在“斯金纳箱”里的主动操作获得食物而建立了操作学习理论。认为如果一个操作行为完成后伴随强化的刺激,那么这一操作行为发生的概率就多,从而养成习惯,反之则逐渐减少甚至消失。学习是一种反映概率的变化,强化可以增强反映概率。强化又可分为正强化(得到奖赏)和负强化(逃避或回避不愉快情景的出现)很多行为只作为强化的结果而习得的。经典条件作用强调用来控制反映前的刺激,公式为“刺激——反应”,那么操作性条件作用强调的是对反应结果的强化,也就是反应后的刺激,公式为“反应——刺激”。
该派只研究有机体外部行为的变化过程,而对有机体的内部思维活动则从不研究。
B认知学习理论
受哲学上的理性主义的影响,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对环境和客观事物主动的认识和行为的主动的改变,是主体的认知过程,而不是在外界环境支配下被动地进行刺激——反应的联结和行为习惯的改变。强调学习中认知机制所起的作用,着重探讨学习者内部心理结构的形成和改变。
⑴完形说(珂勒)(P148)
德国格式塔心理学家柯勒于20世纪初的“黑猩猩够香蕉”实验,认为顿悟是成功的关键。顿悟:是指突然觉察到决绝问题的办法,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对整个问题的情境进行知觉,了解构成要素之间的各种关系。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有机体获得的每种经验都是一个有机组织的整体,也就是完形。学习就是个体内部通过知觉重组主动构造完形的过程,也是实现顿悟的过程。
⑵认知——发现说(布鲁纳)(P149)
布鲁纳强调学生学习的目的在于掌握知识结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主动探索知识结构;学习应是主动发现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
综上,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基础是刺激——反应理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建立直接联结并由于强化的结果而形成习惯,习惯形成后在遇到类似的刺激情境时就会有自动的反应。
行为主义强调环境的支配作用,把学习看做是渐进的过程,着重研究外显行为;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顿悟和理解的认知过程,强调个体作用于环境,把学习看成是遗传和环境的交互作用,学习是突变,着重研究内部心理过程。
3、学习的分类、阶段和目标(P159)
美国心理学家加涅按学习的复杂程度,由低级到高级把学习分为八类:
A信号学习,如人看到红灯就止步
B刺激——反应学习,如老师的表扬
C连锁学习,如体操动作的学习
D言语联想学习,如将单音节联合成复合音节、将单词组成句子
E多重辨别学习,如近义词辨析
F概念学习,加涅把概念分为具体概念(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和定义概念(抽象的,通过定义学到的概念,如温度、质量等)。
G原理学习,对各种定理、定律或规则的学习
H解决问题的学习,利用已学的知识构想解决问题的办法
(以上八类学习,前五种属于行为主义,后三种属于认知学派。)
加涅认为学习行为分为八个阶段:
A动机B领会C获得D保持E回忆F概括G作业H反馈
加涅还归纳了学习应达的五种结果,也就是教育所要实现的目标
A智力技能B认知策略C言语信息D动作技能E态度
二 语言学习与习得的区分
1、学习与习得的定义
习得(acguisition):是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通过旨在沟通意义的言语交际活动,不知不觉地获得一种语言,如儿童获得第一语言。
学习(learning):则是指在课堂环境下有专门的教师指导,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课本,通过讲解、练习、记忆等活动,有计划、有系统、也是有意识地对语言规则的掌握,如成人在学校学习第二语言。
一般用法是,广义的学习包括习得和狭义的学习。
学习与习得这两种获得语言的途径,并非完全隔绝或相互排斥,而是相互交叉、相辅相成的。无论是儿童或成人获得语言的过程中,都同时存在两种途径,只是主次不同。儿童获得母语是以自然习得为主,同时伴随有意识的家长辅导;成人第二语言学习是以有意识的课堂学习为主,但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过会话、听广播等也常常不知不觉地学到了很多东西。
学习与习得不仅相互交叉,而且体现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西方语言学者认为,成人第二语言的获得是从有意识的学习逐渐发展为对语言的自然习得。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语言水平的提高,成人第二语言学习中习得的成分越来越大,而学习的成分就相对地变小了;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意识的学习成分越来越大。
2、习得与学习的不同
A习得,特别是儿童第一语言习得,是从本能的要求开始,与其生理和心里的自然发育、成熟同步进行,儿童是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第一语言的。成人的习得也是一种潜意识行为;学习则是为了掌握一种新交际工具所进行的目的性非常明确的活动,伴随督促、考试、竞争等外部因素的作用,是一种有意识行为。
B习得一般是在使用该目的语环境中进行的,学习主要在课堂环境下进行。
C习得时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语言的功能和意义方面,集中在语言如何有效地表达思想以及语言所表达的信息上(语言的内容),而不是语言的形式,语言形式的掌握、知识的获得往往是潜意识的;学习特别是传统教学法的影响下,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语言形式方面,有意识地、系统地掌握语音、词汇、语法等,甚至在很大程度忽视了语言的意义。
D习得的方法,主要靠在自然语言环境中的语言交际活动,没有教学大纲和课本和真正意义上的教师;学习则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大量的模仿和练习来理解,掌握和运用语法规则。
E习得需要大量的时间,效果也比较好;学习相对来说花的时间较少,但效果不确定。
简言之,习得是潜意识的自然的获得;学习是有意识的规则的掌握。
苏俄学者关于这两种类型的学习的概念:
A直觉掌握:指在使用语言时,意识所控制的是话语所表达的内容而不是它的语言形式。
直觉学习:单纯模仿,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B自觉掌握:指在使用语言时,意识所控制的是话语的语言形式而不是它所表达的内容。
自觉学习:在理解的基础上模仿。
学习第二语言最好的途径是从直觉到自觉。
对习得与学习的区分,中外学者不同的看法:
A有意识与潜意识、无意识的学习没有明显的界限,实际上难以区分
B第一语言习得是儿童生长发育时期的某一特定阶段的现象,随着发育完成一去不返,在成人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不可能再重现。
第二节 第一语言习得及其主要理论和假说
一 儿童第一语言的习得过程
1、喃语阶段(半岁至一岁)
2、独词句阶段(一岁左右)
3、双词句阶段(一岁半以后)
4、电报句阶段(两岁至两岁半)
5、成人句阶段(两岁半到五岁)
二 儿童第一语言习得的主要理论
1、刺激——反应论(p159)
这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盛行于20世纪40、50年代,代表人物是斯金纳。
行为主义者认为语言不是先天所有而是后天习得的,强调外部条件在第一语言习得过程中的作用。这种行为跟人类其他行为一样,是通过刺激——反应——强化的模式养成习惯而学会的。
由于用刺激与反应直接联结的模式来解释语言习得过于简单,美国心理学家奥斯古德提出“中介说“:在外显的刺激和外显的反应中间增加了因联想而引起的隐含的刺激和隐含的反应的中介因素。
评价:A人们平时所听所说的每句话几乎都是新的,儿童不可能通过模仿来学会每一句话。
B刺激——反映论不能解释儿童言语行为中的创造性
C成人并不总是对儿童说出的化语进行强化,即使有也是对其内容而不是对其形式和结构。
D单靠刺激——反应,即使能学到一些语言的外部形式,也培养不出语言的交际能力。
2、先天论(P161)
又称“内在论”,代表人物是乔姆斯基,以其于80年代提出的“普遍语法”理论为基础。
乔氏认为语言不是“习惯的总和”,而是由抽象规则构成的复杂体系。人们习得语言也不是单纯的模仿记忆,而是要把这些复杂的规则“内化”,达到自动运用的程度,成为理解和产生言语的基础。乔氏认为人类大脑中先天有一种受遗传因素决定的“语言习得机制”(LAD),它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以待定参数形式出现的,人类语言所普遍具有的语言原则,又称为“普遍语法”。普遍语法反映了人类语言的共性,它不是指那些具体的语言规则或某种语言的语言,而是存在于人类所有语言的深层结构中的语言中最本质的东西。注意:核心部分、外围部分。儿童先获得与核心部分有关的结构,而这些普遍原则是以参数形式出现的,参数值未定,处于开放状态。LAD的第二部分是评价语言信息的能力,也就是对实际接触到的语言核心部分进行参数的定值。语言习得的过程是假设——验证的过程。
争议:A究竟有没有LAD很难通过实验来证明。
B语言习得机制如果指人类具有的语言习得能力,不会有争议,但是指普遍语法,就产生了疑问。人类
语言千差万别,即使能找到普遍特征,但未必能为人类天生所有
C乔氏把语言习得机制与其他功能分开,与智力、认知无联系甚至先于他们而发展
D先天论对环境的作用估计不够。
3、认知论(P164)
认知论的基础是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生认知论。
皮指出,人有遗传的心理功能,它决定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并向环境学习。与环境学习的结果就形成并发展了儿童的认知结构。认知结构的组成部分又称为图式。人脑中储存着各种各样的图式。图式是心理活动的结构,也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础,是人类向环境学习的产物,同时对新事物的理解和吸收又取决于头脑中已有的图式。图式随着认知的发展而发展。认知受到同化、顺应、平衡三个基本过程的影响。
同化:儿童遇到新事物、新经验,总希望把它结合到原有图式中,使其成为自身一部分。
平衡:同化成功后,使认识与外界趋于一致,达到暂时的平衡。
顺应:如果不能纳入原有的图式,儿童就要调整原有的图式或创立新的图式以适应环境、同化新事物。
图式是通过同化和顺应不断发展的。同化是个体对环境的作用,顺应是环境对个体的作用。平衡总是动态的,由较低到较高水平。
评价:认知论与刺激——反应论也是针锋相对的,认知论强调语言是规则系统,语言学习也是一种创造性的、受规则支配的内在过程,而不是简单的刺激反应,也认为语言能力的发展不能先于认知能力的发展,更不能决定认知能力的发展。
不足:A这一学说不是专门解释儿童语言习得问题的,因此语言习得中许多问题并未解决。
B语言发展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只强调认知一面不全面。
C只强调认知能力对语言能力的影响,忽略了语言能力的发展对认知能力发展的影响。
4、语言功能论(p166)
代表人物是英国语言学家韩礼德,从语言交际功能角度研究儿童语言的发展。儿童习得母语的过程,应看成是逐步探索并掌握用语言来表示功能的各种方式的过程。
评价:功能论触及到语言的核心——语言的交际功能。影响到功能派教学法的形成,但对语言结构的发展则论数不多。
5、 综合各家观点:
A儿童第一语言习得是先天语言能力和后天环境作用的结果,既需要语言规则的内化,又需要通过模仿、操练养成语言习惯。
B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是其整个认知能力发展的一部分,是与儿童的成长发育过程相适应的C儿童第一语言习得,既包括语言结构,特别是语法体系的习得,也包括语言功能以及与语 言运用相关的文化知识的习得,这几方面是同步进行的。
D儿童第一语言习得是在交际活动中实现的。
第三节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假说
一 第二语言习得的主要理论和假说
1、对比分析假说
这是由拉多于50年代中期,行为主义鼎盛时期提出的假说。
认为第二语言的获得也是通过刺激——反应——强化形成习惯的结果。在习得第二语言时,存在第一语言的迁移问题。
迁移是心理学的概念,指在学习过程中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态度等对学习新知识、技能的影响,有正迁移(促进、积极作用)和负迁移(阻碍,也叫干扰)之分。
拉多认为两种语言结构特征相同之处产生正迁移,差异导致负迁移。
负迁移造成第二语言习得的困难和学生的错误,这就是对比分析假说。这一假说认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的主要障碍来自第一语言(母语)的干扰,需要通过对比两种语言结构的异同来预测第二语言习得的南端和易产生的错误,以便在教学中采取强化手段突出难点和重点,克服母语干扰建立新习惯。这一理论以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强化理论为基础,成为听说法、视听法和句型替换操练的理论基础。
缺点:只强调学习者通过刺激反应被动地养成一定的语言习惯,否认学习者语言习得的认知过程,忽视人的能动性和创造力,是行为主义理论根本的缺陷。不能全面解释第一和第二语言习得。
2、中介语假说
美国语言学家塞林克于1969年提出中介语的概念。1972年发表的《中介语》是试图探索第二语言习得者在习得过程中的语言系统和习得规律的假说。此前,科德与1971年提出“个人特异方言”和后来的“学习者的语言”。美国语言学家奈姆瑟于1971年提出“近似系统”等。
中介语是指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通过一定的学习策略,在目的语输入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既不同于其第一语言也不同于目的语,伴随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逐渐过度的动态语言系统。
中介语特点:
A中介语在其发展过程中的任何一个阶段都是学习者创造的一种介于第一语言和目的语之间的独特的语言系统。
B中介语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语言系统,呈现一定阶段性。
C塞林克把中介语产生的原因归纳为语言迁移、目的语规则的过度概括、训练造成的迁移、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等五个方面。也就是说中介语是学习者对目的语的规律尚未完全掌握,所做的不全面归纳与推论而产生的语言系统。中介语中存在一定偏误,但并非都是错误的,正确成分随着学习的进展不断扩大。
D中介语的偏误有反复性。
E中介语的偏误有顽固性,产生“僵化”或“化石化”现象。
产生原因:可能是第一语言影响无法消除;学习者意识到该偏误不妨碍交际;甚至可能也得到过积极的反馈,满足于已取得的进步而停滞不前;对目的语的某些方面形成偏见无法接受等。
中介语假说以普遍语法理论和先天论的母语习得理论为基础,把第二语言获得看做是逐渐积累、逐步完善的连续过程,也看做是学习者不断通过假设——验证主动发现规律,调整所获得的规律,对原有知识结构进行重组并逐渐创建目的语的过程。
3、内在大纲和习得顺序假说
科德于1967年在其《学习者言语错误的重要意义》一文中提出,第二语言学习者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有自己的内在大纲,而学习者的种种偏误正是内在大纲的反映。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服从于教师的教学安排,接受所教的语言知识,而是有其自身的规律和顺序。这一顺序也并非完全按照语言形式的难易。内在大纲实际上是人类掌握语言的客观、普遍规律,教师只能在有限范围内控制教学过程,无法完全控制学习者对输入的语言的内化过程。这方面,70年代的“儿童英语语素习得顺序”研究给以了证明。
4、输入假说
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1985年在其《输入假说:理论与启示》中正式归纳为:习得与学习假说、自然顺序假说、监控假说、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总称输入假说理论。
A习得与学习假说
克拉申区分习得(潜在的、日常的、暗含的学习)与学习(有意识的、明确的、正规的),并认为习得是首要的,学习是辅助的,通过学习获得的语言无法成为目的语习得的基础,也不能用来自然地表达思想,在交际中流利地运用第二语言只能靠习得。
B自然顺序假说
克拉申赞同科德的内在大纲假说,认为人们习得语言规则有一个可以预测的共同顺序,有的先习得,有的后习得。
C监控假说
克拉申认为,人脑中有两个独立的系统,一个是潜意识的系统,一个是有意识的系统。流利地运用第二语言靠习得,交际中使用输出的话语是由潜意识的习得系统引起或“驱动”的。通过学习获得的有意思的系统语言知识,并不能使学习者表达更流利。有意识的系统在言语行为中只起到监控作用(编辑、监督、检查、控制等)。克拉申强调这种监控只是很小的纠正,是微调,对交际不是很重要。
实现监控的条件是:①要有时间 ②注重形式(做语法练习、谈话) ③性格的影响 ④要知道规则
实现上述条件而实现监控的情况并不多。
D输入假说
第一,克拉申认为,人类获得语言的唯一方式是对信息的理解,通过吸收可理解的输入习得语言知识。注意力集中在语言本身而非语言形式。当理解了输入的信息,并让输入多少包括一点超过他们能力的语言时,语言结构也就习得了。语言结构也是在交际过程中习得的。
第二,输入的语言信息既不要过难也不要过易,克拉申用i+1表示。
第三,克拉申强调听力活动对语言习得最为重要,语言习得是通过听力理解来实现的,而不是通过说获得的。
E情感过滤假说
也称屏蔽效应假说。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输入的语言信息并不都被吸收。第二语言课堂学习也总是输入大于吸收。人类头脑中这种对语言的堵塞现象,是由于情感对输入的信息起到了过滤作用,成为“情感过滤”。
造成的因素是:心理因素,如学习的动力,对所学语言的态度,自信心,是否紧张焦虑,是否处于防卫状态,怕出丑甚至精神和身体状况不佳等。
F 总结
克拉申认为第二语言习得的实现,主要决定于两个方面:一是习得者必须听懂可理解的输入,二是习得者在情感上必须对输入采取开放、接受的态度。
5、普遍语法假说
有实验证明,在第二语言习得中普遍语法仍起作用,人们对所接触到的第二语言的语言参数可以再定值。学习初体现第一语言参数规则及偏误,之后逐渐把第一语言参数进行调整或重建。也有研究证明,语言参数不能二次定值。成人学习第二语言不是先天语言功能体系起作用,而是大脑中的推理思维功能体系起作用。
6、文化适应假说
舒曼提出文化适应假说,从文化与语言的关系出发,把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看作是逐步适应目的语文化的过程,把整个第二语言习得看做是文化适应的一部分,认为第二语言学习者对目的语文化的适应程度决定该目的语的掌握程度。
文化适应:是指学习者与目的语社团的社会和心理结合。因此,学习者与目的语社团的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就成了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主要因素。
缩短的社会距离和好的社会环境:平等的社会地位、被目的语同化、分享目的语国家的社会福利设施、文化上和谐等都是一些有利的积极因素。
心理距离:主要指学习者在情感方面影响到第二语言习得的因素,包括语言障碍带来的焦虑,文化震荡带来的恐惧紧张以及动机、自尊心等。
社会距离与心理距离比起主导作用。
文化适应假说优缺点:(P178)
文化适应假说强调文化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重要性,这是正确的,但把文化适应看做是第二语言习得的唯一关键因素,把语言习得过程完全等同于文化适应过程,特别是又把文化适应理解为对目的语设图的社会和心理的结合,则未必全面。文化适应的过程并没有也不能解释第二语言知识的内化过程和运用过程。
二 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的异同比较(P179)
1、相同点(反映了语言习得的普遍规律)
A两种语言的习得都必须具备一定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
主观:健全的大脑、语言器官;客观:一定的语言环境。两种语言习得都是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关话题/对外汉语
南京师范大学对外汉语笔记语言学纲要
《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版)概述 一、语言学纲要复习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复习语言学概论课程,总的要求是:弄清楚基本概念的准确含义,抓住重点,全面复习。语言学概论是语言学方面的一门基础课,重点讲授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是我们今后进一步学习本科阶段的其它语言类课程和撰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4-03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考研复习笔记
第一章 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 前言: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它是语言教育学科下第二语言教育的一个分支学科,其核心内容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或对外汉语教学。 (语言教育一一第二语言教育一一对外汉语教育一一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or对外汉语教学。) 第一节 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名称 一、语言教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25对外汉语教学之考研与就业
对外汉语教学之考研与就业 哪些人适合选择对外汉语作为自己考研的专业呢? 1、对外汉语专业的本科生,中文各专业的本科生,外语专业的本科生。其它有志于对外汉语事业的文科类本科生。 2、至少熟练掌握一门主流外语是每一位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者必备的技能。对于外语类专业的同学来说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19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笔记整理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笔记整理 一、总论 1.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任务 (1)性质:是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第二语言教学与对外汉语教学(96年解释;99、02、03年填空) (2)任务:研究 ①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原理; ②教学的全过程; ③教学体系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④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07刘珣版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笔记
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笔记 第一章 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 第一节 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名称 一、语言教学中有关语言的几个基本概念 1、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这是按人们获得语言的先后顺序来区分的两个概念。 第一语言是指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第二语言指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再学习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07暨南大学2006年考研真题-对外汉语
暨南大学考研真题 计算机专业 数据结构2006年试题数据结构:题型:判断题:1*5,选择题,1*7,填空题:1×8 简答题 算法填空题 2×10空 算法题:1*10简答题如下:1. 根据中序序列和后序序列求二叉树,并求先序序列2. 写出图的一个拓扑序列,并求最早,最晚发生时间及关键路径3. 对12个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暨南大学2006年考研真题-对外汉语
暨南大学考研历年真题专业课 对外汉语2006年试题现代汉语A一. 名词解释:齐齿呼 ,会意字, 社区词语, 紧缩句, 衔接手段 共时语言学二. 填空 (简单)1. 后响复韵母…..2. 除中国外,现在使用汉字的国家:…3. 及物动词概念………………三. 选择题(不定项)2单2双 具体题目不是很清楚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考研真题-对外汉语
05年北师大对外汉语试题感谢网友相约七七提供现代汉语与语言学 科目代码332现代汉语部分 55分一.名词解释14分1.普通话 2,四呼 3,语音四要素 4,主要元音二.简答14分1,调值,调类,调型的关系2,音素,音位,音节的关系3,方言与共同语的关系三.分析句子7分1,看踢足球比赛的…………的外国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2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考研真题-对外汉语
2004年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试卷(对外汉语)中国文学史(50分)一.议论题(10分)1.谈谈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意境二.简答体(20分)1.谈谈《水浒传》中的语言特色 2.谈谈张爱玲的思想主张,写作特色及语言特点3.为什么说“白居易是杜甫有意识的继承者” 4.谈谈新月派的主要作者及思想主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2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考研真题-文学基础(对外汉语学院)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2北京大学2005年考研真题-对外汉语
北京大学2005年对外汉语专业试题 一、名词解释 10分 1、王引之 2、释名 3、马氏文通 4、会意兼形声字(要求举例) 5、纽 二、解释加点词 10分 (实词说明词义,虚词说明词性及语法功能) 1、今京不度非制也 2、后秦稍蚕食魏 3、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4、时充国年七十余上老之 5、王其庶几召我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2暨南大学2004年考研真题-对外汉语考研试题
2004年暨南大学对外汉语考研试题一、 判断题(8分)1、音高是声音高低,是发音体振动幅度大小有关。( )2、有的音节可以没有声调。( )3、0只能和唇音和唇齿音相拼。( )4、汉字是由表音向表意发展。( )5、词义有概括性。( )6、代词可以分为代名词,代谓词和代副词。( )7、定语和中心语只有修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2四川大学2005年考研真题-对外汉语评论写作
川大对外汉语文学评论写作部分试题感谢网友幸狐、你唯一共同提供一 名词解释莎士比亚化文学阅读作者反应批评读者反应批评二 问答1 文学虚构与真实的关系2 文学批评的标准与艺术标准的关系三 评论写作评论小说《雪地里的期盼》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2北京大学2004年考研真题-对外汉语
2004年北大对外汉语专业课试题(残缺,是很正常的。唐僧师徒四人取经回来,因为忘了替老乌龟问它的寿命,被老龟覆于河中,经书也被打湿,后来在晒经石上晒之,可是有些经书粘在了石上,结果就撕破了。不过,如果有人能补全,自然更好。)现代汉语部分(共100分)一、语音、文字(33分)1、简述三声的变调规律。(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22017年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考研专业目录
2017年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考研专业目录: 招生院系 对外汉语教育学院 计划招生数 35人 拟接 ...专业目录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