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说明
这份电子版的逢锦聚《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课后习题答案是我根据2005年11月19日至29日文登考研学校经济学专业课辅导班笔记的政经部分整理出来的,成稿于2005年12月11日。其中删掉了一些老师认为肯定不会考的和近三年内考查过的习题,并根据老师对出题方式的预测对少数习题做了修改。有志于报考中央财金大学的同学可以根据自己对政经课程的理解对这份习题答案加以修改和完善,然后打印出来进行背诵。根据我个人05年和06年两次报考中财大金融学专业的经验,只要把课后习题答案都背熟了,在60分的政经考试中得到50分甚至55分以上是基本没问题的。把这份电子版的习题答案挂在网上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后来的同学,让他们能够用最短的时间搞定政经,从而可以把尽可能多的时间花到对西方经济学的复习上去。由于时间仓促,缺陷和不足在所难免,希望以后能有同学把更完善的答案版本挂出来供大家参考,我的这个“蹦蹦蛙版”就算是抛砖引玉吧。
第一章 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
一 解释下列名词
1 所有制
① 生产资料所有制作为经济范畴,其内部结构由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等经济关系组成。
② 所有,是一个归属问题。作为所有者,可以按自己的意志处置归自己所有的生产资料。占有,是一种有条件的归属关系,即占有者不能任意处置占有的生产资料(如不能售卖)。支配是指对生产资料的处置和管理,它由所有和占有决定。使用是指人的劳动对生产资料的直接作用,是人们运用生产资料进行的生产活动。
③ 其中所有是所有制关系的基础。
2 所有权
① 所有权作为法律用语是指对象的排他性,一个人或某个集团垄断地占有某物,从而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该物。
② 所有权作为经济用语是指人们占有某物并据此实现的经济利益关系。
③ 所有制性质决定了一个社会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而所有权是在一定所有制关系下产生出来的,且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还涉及和反映着许多派生的权利。
3 产权
① 产权是以财产所有权为主体的一系列财产权利的整合。
② 产权包括所有权及其衍生的“四权”: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和支配权。
③ 产权的基本特征有:⑴ 其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⑵ 是权利束而不是某项权利;⑶ 具有排他性、可转让性和收益性。
4 产权制度
① 产权制度是关于产权界定、保护、运营等的体制安排和法律规定的总称。
② 产权制度反映的是在财产使用过程中,所有者、使用者、经营者之间的财产利益和责任的法律及其经济的约束关系。
③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产权制度的特征是:两权分离。
5 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之间的关系)
① 在政治经济学中对经济制度有两种规定:一是反映社会性质的根本性制度。它反映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当今各国的社会经济制度,从本质上分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两类。二是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是某一社会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是支配经济单位之间可能竞争与合作的方式的一种制度安排。这两种制度都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但前一种制度与一定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直接联系,是一种深层次的生产关系;而后一种制度是一种表层次的生产关系,属于经济运行中的制度安排。
② 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经济体制以各种形式外化经济制度。在一定社会形态下,经济制度具有相对稳定性。经济体制作为形式反映经济制度,它的变化具有相对独立性,不可能像经济制度那样稳定。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实行同样的社会经济制度,其经济体制会有差异。同样的社会经济制度也会有不同的经济体制模式。经济体制的变化不一定会改变经济制度的性质。
6 制度创新
① 是创新主体为实现更高的制度效率而对制度进行的一种重新安排。
② 制度创新的动力来源于创新利润。
③ 制度创新的过程表现为:从制度均衡到制度创新,再到制度均衡,又到新的创新……
一 生产与交换、分配、消费的相互关系是什么?
答:
一 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1 生产与消费是同一的。一方面,生产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消费(生产性消费);另一方面,消费品的消费又是再生产劳动力的生产。
2 生产和消费具有相互决定的关系:
① 生产决定消费,表现在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和方式。
② 消费也决定着生产。一方面,只有通过消费才能使产品成为现实的产品;另一方面,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消费又创造出现实的生产。
二 生产与交换的关系:
1 生产决定交换,表现在:
① 生产的性质决定交换的性质,商品生产对应商品交换,非商品生产对应非商品交换。
② 生产的发展程度决定交换的发展程度,交换的广度和深度是由生产过程中分工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决定的。
2 交换决定着生产,表现在:
① 在生产进行之前,首先要进行生产资料、劳动力等要素的交换。
② 在生产出某种产品后,需要进行产品交换或商品交换。
三 生产与分配的关系:
1 分配有两种:产品的分配和资源的分配。这两种分配与生产的关系是不一样的。
2 在产品分配上,生产决定分配。表现在:
① 分配的对象是生产的产品。
② 分配的方式也是由生产决定的,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决定了其在分配过程中的地位。
3 生产资料和社会成员在生产过程中的分配(资源的分配)决定着生产。
4 产品分配对生产也具有决定作用。分配不仅仅是被动的生产结果的分配,它对效率具有激励作用。收入分配的方式不仅会直接影响劳动的效率,也会直接影响生产要素配置的效率。
第二章 商品和价值
一 解释下列概念
1 商品
①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② 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是二者的对立统一。
③ 商品体现了一种生产关系。
2 商品经济
① 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的,包含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经济形式。
② 商品经济是在自然经济的基础上产生的,与自然经济相对应的经济形式。
3 交换价值
① 商品能够通过买卖同其他商品相交换的属性,是商品的交换价值。
② 交换价值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关系。
③ 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4 价值
① 价值是人类抽象劳动的凝结。
② 价值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经济关系。
③ 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是一个历史范畴。
5 抽象劳动
① 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称为抽象劳动。
② 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
③ 抽象劳动是一个历史范畴,体现了商品经济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6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是在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7 劳动生产率
① 是指劳动者在一定时间内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效率。
② 劳动生产率可以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也可以用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用公式表示为:劳动生产率 = 产品量 / 劳动时间
③ 劳动生产率同商品的使用价值成正比,同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
8 价值规律
①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依据商品的价值来进行,实行等价交换。价值规律既支配商品生产,又支配商品流通,因此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② 价值规律具有三大作用:
⑴ 调节作用。指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分配。
⑵ 刺激作用。指刺激商品生产者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加强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在竞争中努力降低商品价格。
⑶ 分化作用。指价值规律作用导致优胜劣汰,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
③ 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9 市场经济
① 市场机制是通过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② 市场经济是在商品经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
10 资源配置
① 所谓资源配置,是指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各种现实的生产性资源在不同部门之间的分配和不同方向上的使用。
② 在任何社会中,都存在着生产资源的相对稀缺性与需要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因此,如何合理、有效的分配使用各种有限的资源就成为了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二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及其理论意义是什么?
答:
1 劳动的二重性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二重性质。
① 其中具体劳动是从劳动的具体形态来考察的劳动,它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是从劳动的抽象形态考察的劳动,它撇开了劳动的具体形式,是同质的、无差别的、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
②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在时间上、空间上都是不可分割的。
③ 具体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体现了劳动的自然属性,是一个永恒的范畴;抽象劳动则体现了劳动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生产所特有的范畴,商品生产的历史性决定了抽象劳动的历史性。
④ 只有在商品经济中,具体劳动才需要还原为抽象劳动,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才形成价值;在不存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人类的劳动就只表现为具体劳动。
2 理论意义:劳动二重性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① 它阐明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商品价值形成中的不同作用,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基础。
② 它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为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③ 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等政治经济学的一系列重要理论的创立也都同劳动二重性学说有关。
三 怎样理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种含义及其相互关系?(重点!)
答:
1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定义:是在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2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一种含义是在生产同种商品的不同生产者之间形成的,它涉及的是同种商品生产上的劳动耗费。
3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二种含义是指在生产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形成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它涉及的是社会总劳动时间在各种商品上的分配,其作用的是不同商品的价值量被社会接受的程度。不同商品的供求状况会直接影响或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生产条件:如果供过于求,优等生产条件就会成为平均生产条件,引起商品价值下降,结果平均生产条件将向上移动;反之如果供不应求,……。可见供求关系对价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生产条件实现的,而决定价值的仍然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4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种含义具有相关性,共同决定商品的价值。如果说第一种含义是指价值的决定,那么第二种含义则是指价值的实现。不过两种含义在分析角度上又各有区别:第一种角度是从社会生产条件的角度来说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二种含义则是从社会需要的角度来说明的;第一种含义决定的是单位商品的价值,第二种含义决定的是部门总商品的价值;第一种含义涉及劳动消耗,第二种含义则涉及社会规模的使用价值。经济调节的目标就是,社会总劳动时间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配置到各个部门。
四 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重点!)
答:
1 先论述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含义及其矛盾:
① 私人劳动是指生产资料归不同利益主体所有。
② 社会劳动是指社会分工决定了劳动具有社会性质。
③ 二者的矛盾表现为直接的私人劳动和间接的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
④ 二者矛盾的解决要依靠商品交换的实现。
2 再论述为什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因为:
①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内在各种矛盾的根源,如使用价值和价值矛盾的根源。
②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了商品经济发展的全过程。
③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了商品生产者的命运。即:若私人劳动成功转化为社会劳动,则再生产顺利进行;若私人劳动无法转化为社会劳动,商品生产者会破产。
五 论述市场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及其形式。(送分题!)
答:按照一中价值规律的名词解释回答就可以了。
六 怎样理解科学技术和管理在商品价值创造中的作用?(重点!)
答:
1 在现代经济中,技术、管理在经济增长、价值创造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重要。
2 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也是生产劳动者,他们和普通工人的具体劳动共同创造了使用价值,他们和普通工人的抽象劳动共同形成了价值。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劳动大多是复杂劳动。复杂劳动是倍增的简单劳动,能比普通劳动创造更多的价值,所以也该获得更多的报酬。在现代社会中,复杂劳动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大。
3 科技人员的劳动创造价值不等于科技本身创造价值。科技人员的劳动是一种活劳动的形式,科技则是一种物化劳动的形式。商品的价值只能由活劳动创造,而物化劳动形式的科技本身不创造价值。科技在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时,分别作用于生产力中物的因素和人的因素。一方面,科技在生产上的应用使劳动对象的范围更广、性能更好;另一方面,科技可以培养出素质更高的工人、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高素质的人的因素和高效能的物的因素的结合形成了新的生产力,从而使得社会平均劳动的性质出现了新的变化,最终体现在商品的价值创造上。
第三章 货币与货币流通量
一 解释下列概念:
1 货币
① 货币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② 货币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随商品交换过程的发展而发展的。
③ 货币具有5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最基本的职能。
2 价值形式(很少出,但可能出选择题)
① 价值形式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5种价值形式中可能单考其中一种或几种,最重要的是简单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
② 简单价值形式可以表现为: 一种商品 = 另一种商品
等式左边是“相对价值形式”,右边是“等价形式”。相对价值形式表现自己的价值,等价形式不表现自己的价值,而用自身的使用价值表现相对价值形式的价值。
③ 等价形式的3个特征:
⑴ 使用价值成为它的对立物价值的表现形式。
⑵ 具体劳动成为它的对立物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
⑶ 私人劳动成为它的对立物社会劳动的表现形式。
3 价格(出的可能性很小)
①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
② 价格的变动主要有两个原因:商品价值的变动和货币价值的变动。
4 价值尺度
① 是指以一定量的货币来衡量和表示商品的价值。
② 货币具有价值尺度职能是因为货币本身也是商品,也有价值。
③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可以是观念中的货币。
5 流通手段
① 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②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③ 纸币一类的价值符号可以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手段。
6 贮藏手段
① 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当作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贮藏起来的职能。
② 货币具有贮藏手段职能是因为货币是一般等价物,因而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
③ 货币执行贮藏手段职能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
④ 货币贮藏具有自发调节流通中货币量的“蓄水池功能”。
7 支付手段
① 是指货币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利息、工资等的职能。
② 支付手段是随着商品交换过程中赊帐买卖的出现而产生的。
③ 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一方面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又扩大了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
8 世界货币
① 是指货币在世界市场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
② 货币执行世界货币职能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
③ 世界货币是货币在国内职能的延伸,首先是充当支付手段,用来支付国际收支差额;其次作为购买手段,用于单方面向国外购买商品;再次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在国与国之间转移。
9 货币流通
① 是指货币作为购买手段在买者、卖者之间不断交换位置。
② 货币流通以商品流通为基础,并为商品流通服务。
③ 货币流通量必须满足商品流通的需要。
10 通货膨胀
① 是指由于货币符号发行失去控制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货币现象。
② 通货膨胀是与纸币流通有密切联系的经济现象,只有在纸币流通条件下才有可能出现。
11 通货紧缩
① 是一种与通货膨胀相反的经济现象,表现为社会需求不足,物价水平疲软或下跌。
② 从本质上说,通货紧缩是流通中货币相对不足而引发的一种货币现象。
二 货币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本质和职能是什么?
答:
1 货币的产生:货币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随着商品交换过程的发展而自发形成的,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探求货币的起源,必须考察价值形式的发展历史。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最后发展为货币形式。
2 货币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一般等价物。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具有5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最基本的职能。
三 货币流通量是怎样决定的?纸币流通量又是怎样决定的?
答:
1 货币流通量是由货币流通规律决定的。其基本规律是:流通中的货币量必须满足商品流通的需要。在不考虑支付手段职能的条件下,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 = 流通中的商品价格总额 / 同一货币单位的平均流通速度(次数)
在进一步考虑支付手段职能的条件下,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 = (流通中商品的价格总额 - 赊售商品价格总额 +到期支付总额 - 互相抵消的支付总额)/ 同一货币单位的平均流通速度(次数)
2 纸币流通量也是由货币流通规律决定的,但其作用形式发生了变化。表现在:不管纸币发行了多少,流通纸币总量必须同它所代表的流通金量相等。即:单位纸币所能代表的货币金属量应该是:
单位纸币所代表的货币金属量 = 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金属量 / 流通中的纸币总额
所以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必须以货币流通规律为基础,发行并调节纸币的流通量,以保证宏观经济的顺利运转。
第四章 资本和资本运动
一 解释下列概念
1 资本
① 资本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② 资本是一种运动,不是物体,它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③ 资本是一个历史的范畴。
2 无形资产
① 是指市场主体所占有和使用的以知识形态存在的特有经济资源。它可以较长期的为该主体提供一定的特殊权利,或有助于该主体取得一定的收益,通常包括: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版权等。
② 无形资产的主要特点是:
⑴ 具有非实物形态。
⑵ 它的存在使占有者或使用者借以取得单凭有形资产无法获得的收益。
⑶ 可有偿转让,某些无形资产还可以无限次向多个使用者重复转让使用权。
③ 无形资产的估价主要依据其潜在的获利能力。随着市场的扩大和竞争的加剧,围绕无形资产开展的经营和竞争显得越发重要。
3 剩余劳动
① 是指一定时期内劳动者的劳动中超出必要劳动的部分,它会受工作日长短和劳动生产率变化的影响。
② 剩余劳动是劳动生产率提高的产物,是社会进步的重要物质基础。
③ 在资本所有权和劳动力所有权相分离且劳动力进入市场的情况下,剩余劳动采取了剩余价值的形式。
4 生产成本
① 就是为生产商品和实现资本的价值增殖而发生的资本耗费。
② 生产成本的范畴对于企业经营具有重要意义:
⑴ 生产成本构成了企业产品出售价格的最低界限,也是衡量企业盈亏的界限,对于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有重要影响。
⑵ 生产成本是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⑶ 生产成本也影响着企业持续发展的潜力。
⑷ 此外,生产成本的回收状况,也关系到企业对原有正常生产规模的维持能力。
5 资本积累(重点!)
① 在扩大再生产需要增加投资的情况下,把剩余价值即利润转化为资本,使资本规模得以扩大的过程,叫做资本积累。
② 资本积累是资本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剩余价值或利润是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
③ 资本积累的动因是资本增殖和市场竞争。
④ 资本积累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利润率、预付资本的大小、生产要素效率的提高、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积累率等等。
6 资本积聚
① 资本积累引起了资本积聚。
② 资本积聚是指单个资本依靠自身的积累来使实际资本在价值形态和生产要素形态上实现量的扩大。
③ 资本积累是资本积聚的前提和基础,资本积聚则能通过资本规模的扩大来增强资本积累的能力。
7 资本集中
① 是指把若干个已有的、规模相对较小的资本合并重组为规模较大的资本。
② 资本集中的主要途径有:并购、联合和发行股票债券等。
逢锦聚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课后习题答案(内部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9-03-20
相关话题/政治经济学
西安交通大学831政治经济学考研真题_重点节选
一、 西安交通大学831政治经济学考研真题 1. 题目一 2.题目二 二、 西安交通大学831政治经济学考研真题考察重点知识节选 1.知识点一 大卫李嘉图(1772-1823年)出身于犹太族的资产阶级家庭,他是英国金融界知名人士、社会活动家、古典经济学的完成者。他的代表作是《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该书的中心是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6逄锦聚《政治经济学》(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目录封面内容简介目录 导论 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任务 0.1 复习笔记 0.2 课后习题详解 0.3 考研真题详解第一篇 政治经济学一般理论 第1章 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 1.1 复习笔记 1.2 课后习题详解 1.3 考研真题详解 第2章 商品和价值 2.1 复习笔记 2.2 ...辅导考试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4逄锦聚《政治经济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目录封面内容简介目录 导论 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任务 0.1 复习笔记 0.2 课后习题详解 0.3 考研真题详解第一篇 政治经济学一般理论 第一章 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 1.1 复习笔记 1.2 课后习题详解 1.3 考研真题详解 第二章 商品和价值 2.1 复习笔记 2.2 ...辅导考试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4逄锦聚《政治经济学》(第6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章节题库(含名校考研真题)+模拟试题】
目录封面内容简介目录第一部分 课后习题 导论 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任务 第一篇 政治经济学一般理论 第1章 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 第2章 商品和价值 第3章 货币与货币流通量 第4章 资本及其循环和周转 第5章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市场实现 第6章 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 第7章 竞争 ...辅导考试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4宋涛《政治经济学教程》(第12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章节题库(含名校考研真题)+模拟试题】
目录封面内容简介目录第一部分 课后习题 第1章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第2章 商品和货币 第3章 市场经济 第4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 第5章 资本积累及其历史趋势 第6章 资本的循环和周转及社会资本再生产 第7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 第8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其发展 第9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 ...辅导考试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4宋涛《政治经济学教程》(第12版)课后习题详解
目录封面内容简介目录第一篇 导 论 第1章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第2章 商品和货币 第3章 市场经济第二篇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第4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 第5章 资本积累及其历史趋势 第6章 资本的循环和周转及社会资本再生产 第7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 第8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其发展 第9章 ...辅导考试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4宋涛《政治经济学教程》(第1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目录封面内容简介目录第一篇 导 论 第1章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1 复习笔记 1.2 课后习题详解 第2章 商品和货币 2.1 复习笔记 2.2 课后习题详解 第3章 市场经济 3.1 复习笔记 3.2 课后习题详解第二篇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第4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 4.1 复习笔 ...辅导考试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4中国人民大学考研经济学综合之逄锦聚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复习要点 导论 [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政治经济学,首先要弄清楚它是怎样一门科学。通过本章学习,应当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对象、任务、方法,以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性质,明确学习的意义,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重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3中国人民大学2011年考研政治经济学总结经典35题
考了两年人大802经济学,根据很多资料和历年真题提炼出来的35个题目,涵盖政经的重要题目,都是必须掌握的~作为理解和背记都很合适! ps.政经的知识点相对比较死,的考题翻来覆去都是那些,把核心题目吃透了也就把这一科吃透了。 一贯风格 for free!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上传下载区 版 一、 简述生产与分配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3中央财经大学801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考研复习总结
《政治经济学》经典总结 第一章 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 一 解释下列名词 1 所有制 ① 生产资料所有制作为经济范畴,其内部结构由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等经济关系组成。 ② 所有,是一个归属问题。作为所有者,可以按自己的意志处置归自己所有的生产资料。占有,是一种有条件的归属关系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32019年浙江大学801经济学综合(含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考前冲刺最后三套卷
目录封面内容简介目录浙江大学801经济学综合(含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考前冲刺最后三套卷(一)浙江大学801经济学综合(含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考前冲刺最后三套卷及详解(一)浙江大学801经济学综合(含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考前冲刺最后三套卷(二)浙江大学8 ...辅导考试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30逄锦聚《政治经济学》(第6版)复习全书【核心讲义+模拟试题详解】
目录封面内容简介目录第一部分 核心讲义 导 论 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任务 第一篇 政治经济学一般理论 第一章 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 第二章 商品和价值 第三章 货币与货币流通量 第四章 资本及其循环和周转 第五章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市场实现 第六章 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 第七章 竞争与垄断 第二篇 ...辅导考试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30逄锦聚《政治经济学》(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
目录封面内容简介目录 导论 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任务第一篇 政治经济学一般理论 第1章 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 第2章 商品和价值 第3章 货币与货币流通量 第4章 资本及其循环和周转 第5章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市场实现 第6章 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 第7章 竞争与垄断第二篇 资本主义经济 第8章 ...辅导考试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30四川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原理(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目录封面内容简介目录2001年四川大学经济学院409经济学原理(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2002年四川大学经济学院409经济学原理(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2004年四川大学经济学院406经济学原理(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及答案2005年四川大学经济学院403经济学原理(政 ...辅导考试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30逄锦聚《政治经济学》(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目录封面内容简介目录 导论 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任务 0.1 复习笔记 0.2 课后习题详解 0.3 考研真题详解第一篇 政治经济学一般理论 第1章 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 1.1 复习笔记 1.2 课后习题详解 1.3 考研真题详解 第2章 商品和价值 2.1 复习笔记 2.2 ...辅导考试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