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导 言 个体的自由选择与社会设定
一、什么是社会学?
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客观、综合地对人类社会和社会互动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
◆研究方式(科学性)
实证主义、非实证主义、科学与人文的融合
◆案例:迪尔凯姆关于自杀的社会学分析 “社会事实”
迪尔凯姆概括的四种自杀类型
利己式自杀 沮丧、忧郁
利他式自杀 责任感、羞耻感与负疚感
宿命式自杀 恐惧、听天由命
越轨式自杀 不安全、失望
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
◆社会学与经济学
经济行为的社会基础与社会行为的经济基础,如炒房、高速路上的哄抢现象
◆社会学与政治科学
政治行为以及政治制度与其他社会制度的关系
◆社会学与历史学
◆社会学与心理学
心理学关注个人经历
社会学关注社会群体
社会心理学(人格、行为如何受到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学与人类学
二、社会学的历史及其发展
◆诞生的背景:
1、14-17世纪西欧自然科学的发展潮流
2、西欧社会经验研究及其资料的积累 社会统计、对社会问题的专题调查
3、欧洲前社会学的理论
4、工业革命
◆经典人物
奥古斯特·孔德(1798-1857):实证哲学
赫伯特·斯宾塞(1820-1903):“社会达尔文主义”
卡尔·马克思(1818-1883):社会冲突
埃米尔·迪尔凯姆(1858-1917):以社会事实解释社会事实;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强调社会团结
马克斯·韦伯(1864-1920):对科层制和资本主义的研究;价值中立
◆美国社会学的发展
一战与美国社会变迁的背景
芝加哥学派 罗伯特·帕克
二战后转移到哈佛和哥伦比亚大学 帕森斯、默顿
三、社会学在中国
1891年康有为在广州“万木草堂”以“群学”之名开讲社会学
1903年严复译《群学肄言》(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出版
30年代即提出社会学中国化
建国后的情况是从停顿到复苏
原清华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系的文化人类学家
四、社会学的理论范式
◆功能主义的视角
孔德、斯宾塞、迪尔凯姆
“显在的” 和 “潜在的”功能
适合研究稳定的、小规模的社会
对社会变迁的解释(外力影响)
◆冲突论的视角
马克思
人们因有限的资源、权力和声望而发生的斗争是永恒的社会现象,也是社会变迁的主要源泉。社会秩序是存在的,但秩序不过是冲突的一种结果。
◆互动论视角
乔治·米德
关注微观层面的社会互动和作为社会存在的个人
日常生活交往行为和意义
日常的社会化对自我的塑造
性别层面上的玩具
“瑶老古”
小群体研究
五、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调查研究
问卷调查
访问法和个案史
◆实验 (霍桑效应)
◆观察
实验室、实地、参与观察法与非参与观察
文化持有者与他者/主位与客位(照相)
◆其他
六、研究中的道德问题
◆自愿参加
◆对参加者无害
◆匿名和保密
◆研究者的身份
◆分析和报告
七、什么是社会?
◆概念
社会是指人类生活共同体。
社会唯实派 迪尔凯姆
社会唯名派 吉丁斯
◆社会的几个特点(参见教材P53-54)
◆社会的几种功能(参见教材P54)
第二讲 文化
一、什么是文化?
◆文化的定义
文化是人类群体或社会的共享成果,它不仅包括价值观、语言、知识等非物质对象,而且包括物质对象。
◆文化的特性
超生理性和超个人性/复合性/象征性(深描)/传递性/变迁性与文化堕距
◆文化的区分
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
主文化与亚文化(包括反文化)/节日问题
评比性文化(优劣之分)与非评比性文化
※大传统与小传统
口头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种反文化:嬉皮士的主要价值观
1、世俗社会中的物质主义和竞争是一个陷阱或骗局,必须予以避免。
2、人们不应该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别人身上;你应该自由地做“自己的事情”。
3、消灭所有形式的暴力。
4、毒品提供了进入自觉的新世界和更高层次现实的途径。它们应被用于启蒙中,而不应用于过瘾或逃避。
5、性是自由的、公开的和自发的。
☆中国人传统价值观举例
长命富贵 多子多孙 务实的现实态度 脸/面子
二、文化的构成
◆符号
被群体所认可的任何能够有意义地表达其自身之外的事物的东西。符号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现实并进行交流。
符号不仅代表了某种其他事物,而且同时也暗示了对象征事物的态度(高夫曼)。
◆语言。
语言间的区别不仅反映了言语者的需要和环境的影响,而且它们自身还会对言说者看待世界的方式产生影响。
一个比较极端的观点:由于群体的语言习惯已经一定地预设了我们理解世界的方式,所以现实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是在群体语言习惯基础上无意识地建构而成的。
如亲属称谓。
◆价值观
一个社会中人们所共同持有的关于是非、善恶、意愿的观念。
行为与价值观之间的关系
※价值观决定行动
※行动决定价值观,即价值观是一种事后的解释
◆规范
人们在特定环境下被要求的行动、思考、体验的期望和准则。
正式规范与非正式规范
价值观是一般的,并经常被视为判断规范的标准;规范则是特殊、具体的,它受到具体情况的限制。
规范的类别:法律、习俗、道德、宗教、行政
◆物质文化
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物质形态
一个社会的物质文化的实质是技术水平、可开发资源和人类需求的集合体。
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关系
☆文化级层的一种分类
文化特质
文化丛
文化模式(普适的与地方的)
三、文化分析的视角
◆功能主义视角
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的存在是由于其履行了某种重要的社会功能。
该视角强调文化的各个组成部分对文化整体所做的贡献,既包括正向的贡献,也包括反向的贡献。
拉德克利夫·布朗对安达曼岛居民孩子出生习俗(称呼与禁食)的解释(局内:魔力;局外:角色意识强化)
◆冲突论的视角
文化之所以存在是由于它保护或促进了某一社会集团的利益。
基本的假设:一个社会可能存在着相互冲突的文化要素,不同的文化要素代表着不同利益群体或社会阶级的利益。
冲突论视角的核心概念是意识形态——指某一阶级、群体在与其他群体争夺利益的斗争中,为使自己的利益合法化或正当化的一套文化信念。
盖伊·斯旺森的《宗教和政体》
◆生态学的视角
文化特性由资源及周围环境的限制所决定,并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朱利安·斯图尔特的假设:社会文化将随着狩猎对象的变化而变化。
生存环境与人类差异
伯格曼定律(Bergman’s rule):生物物种个体小或瘦长的话,利于散热,因而更适应热带气候。
艾伦定律(Allen’s rule):寒冷地区的动物物种肢体比炎热地区的动物肢体粗壮,因而更适应严寒气候。
这两个定律也适用于人。
文化生态研究的三个假设
1、人类谋生手段和技术同自然环境必然有密切关系,其表现是人们为了生计而展开的对自然资源的利用。
2、人类谋生手段和技术必然同一定的行为格局有密切关系,其表现是人们谋生的具体方式(包括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3、与人类谋生方式有关的行为格局必然同许多文化因素有着密切关系,其表现是人们对谋生手段和方式的 看法、态度和解释。
- 文化中心主义 文化相对主义
- 五、文化震惊 文化边际
第三讲 社会化
一、影响社会化的主要因素
1、生理遗传
生理条件是人格的最初步基础。社会生物学家相信个人人格有些来自生理遗传。但社会学家认为生理遗传虽可能影响人格,却非人格成长的最主要因素。生理遗传是潜在的人格因子,社会文化的影响既能将其发扬光大,也能将其压抑下去。
适应与生存
个体的(存活时间)
繁衍的(生育的数量与质量)
基因的(拥有相同基因者的继续存在)
※生物学术语中的适应与生存
例如:
利他主义行为(文化行为)与“丛林法则”(生物行为)
关于奴性的一种生物学说法
2、地理环境和自然生态条件
3、个人际遇
4、文化
人格是经由社会互动而养成的,而社会互动所牵涉到的社会规范、价值、角色等等均是文化的一部分。
二、 看待社会化的三个角度及社会化的含义
1、文化的角度(文化人类学背景)
关注文化的传递和延续
认为社会化过程就是接受世代积累的文化遗产,保持社会文化的传递和社会生活的延续。
2、人格发展的角度(社会心理学背景)
个体的个性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内化他人的态度,按照社会上其他人的一般期待来调整自己行为的过程。
关于健全的个性
3、社会结构的角度(社会学背景)
引入角色概念,认为社会化的本质就是角色学习过程(帕森斯)和角色承担(S.萨金特)。其功能在于维持和发展社会结构。
概括:社会化的含义
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健全和完善。社会化是一个贯穿人生始终的长期过程。
三、社会化的类型
1、初始社会化(主要指儿童时期)
2、预期社会化(主要指青年时期)
3、发展社会化(主要指成年时期)
4、反向社会化
5、再社会化
四、社会化的社会主体
1、家庭
最初的拥抱意味着社会化的开始。
温暖、食物及与人类的接触:最初的满足生物需要的行为也同时响应了婴儿的情感需要。
依偎“母亲”的罗猴
母亲的宝宝与孤儿院的弃婴
15分钟的按摩(47%)
20分钟的“小灶”(45)
家庭中的其他社会化主体 如电视
情感发展的连续过程
出生 满足感 b2岁 骄傲感
惊讶 3~4岁 内疚感
厌恶 5~6岁 社会性情感: 无安全感
沮丧
6~8周 快乐 谦虚
3~4个月 生气 信任
8~9个月 悲哀 妒忌他人
害怕 青少年 罗曼蒂克激情
12~18个月 亲切感 哲学沉思
18个月 害羞
2、学校(包括幼儿园)
学业与“隐课程”
学会对非个人的规则和权威的服从
3、同辈群体
平等、独立意识
亚文化
改造环境(理想主义)与适应环境(功利主义)
4、工作单位
5、大众传媒
请同学们发表看法讨论
五、社会化的几种理论
1、自我意识和人格发展理论人格概念
◆库利的“镜中我”
“他人对我是明镜,其中反映我自身”
自我意识的三个阶段
自我在初级群体中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米德的“角色扮演”
主我(I)与宾我(me)
宾我的发展阶段:
A、模仿阶段
B、嬉戏阶段 “重要他人”
C、游戏阶段 “一般化他人”
局限:对今天的社会现实来说显得简单化。初级群体之外的社会力量的逐渐增强,如大众传媒;多元社会状况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本我(id) 快乐原则
自我(ego) 现实原则
超我(superego) 完美原则人格发展的过程:
口腔期(0~1岁)、肛门期(1~3岁)、性器期(3~6岁)、潜伏期(7岁至青春期)、两性期
局限:泛性论;对于早期社会化的观点过于教条;缺乏经验证据
◆艾里克·艾里克逊:认同危机
新弗洛伊德主义者
更关注理性的自我(ego)的世界
自我发展的八个心理阶段(人格发展终其一生,而不仅仅在儿童期;一个稳定的自我认同源自于对认同危机的积极解决):
1、信任与不信任(婴儿期) 安全感
2、自主与怀疑(儿童早期)
3、主动与内疚(学龄前)
4、勤奋与自卑感(学龄期:主要是小学阶段)
5、认同与角色混淆(青春期)
6、亲密与孤独(青年时期)
7、代际关怀与自我沉浸(中年期)
8、完美与绝望(老年期)
局限:基于中产阶级的生活经验;难以进行经验研究
◆让·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专注于人格发展中的认知部分
对于儿童在不同发展阶段是如何思考的情况予以了描述
儿童智力发展要经历的几个阶段:
1、感觉运动阶段(1~2)
2、前操作阶段(2~7)
3、具体操作阶段(7~11) 4、形式操作阶段(12~15)
六、生命历程中的社会化
◆青春期
成年角色的“预演”
模棱两可 不明朗
◆成年期
目的更明确
“制造角色”
“更年期”
◆晚年
困境与自我认同弱化
◆濒临死亡
拒绝、愤怒、讨价还价、沮丧、接受
“预期的悲哀”
第四讲 社会角色
一、社会角色概念
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1、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的动态的表现,社会地位则是角色的内在依据。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服饰与生命阶段
2、角色是人们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
中国社会目前存在的职业道德问题
3、角色是人们对处于特定地位上的人们的行为的期待
艳照门 红楼们选秀
4、角色是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的基础
◆角色集
先请同学们在心里想想自己在生活中扮演着哪些角色,你能举出十种来吗?
角色集的两种情况:内部集丛;人际交汇
二、社会角色的类型
1、先赋角色(归属角色)
自致角色(成就角色)
角色与社会流动
就业:角色获得中的封建残余
血统论
2、自觉的角色
不自觉的角色
我们所有的行为都是一种表演吗?
3、规定性角色
开放性角色
4、功利性角色
表现性角色
表性性角色的功利化倾向,如官员、传媒
三、社会角色的扮演
1、角色确定(角色认同)
角色集——角色选择
角色的有效性
2、社会角色的表现
布景与道具:象征性与实用性
衣着、仪表与言谈举止
台前、台后的表现与社会角色表现上的配合
3、社会角色的扮演过程
角色期待
角色领悟
角色实践
4、角色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