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最后,一些初级群体已经名存实亡。农村中的村落已经有解体的趋势,城市中的邻居成了纯粹地理上的概念。
从初级群体日趋衰落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来看,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一面,表现在:
1)积极作用:有可能提供更多的个人自由,有可能促进更大范围的社会整合,标志着人们更多地依靠正式分工及规章制度等次级关系来处理问题,从而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组织目标。这是一个社会走向合理化的表现。
2)消极作用:它削弱了非正式控制手段的影响力,增加了社会控制的难度,并带来人际关系的疏远、冷漠,导致一些不利于人的发展的社会问题。
总之,在社会转型期,初级群体的衰落与次级群体的发展并非一种简单的替代过程。特定情况下,初级群体可能通过转换其结构与功能而适应社会发展。与此同时,次级群体的发展也可能导致对初级群体的新的需求。
30.(美)默多克:划分家庭类型的概念:“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
核心家庭,又称夫妇家庭,就是只有父母与未婚子女共同居住和生活。有三种具体形式:仅仅由夫妻组成、夫妻加未婚子女(含领养子女)、仅有父或母与子女(单亲家庭)。
主干家庭,指父母(或一方)与一对已婚子女(或再加其他亲属)共同居住生活。
联合家庭,指父母(或一方)与多对已婚子女(或再加其他亲属)共同居住生活,包括子女已成家却不分家。主干家庭与联合家庭又合称扩展家庭。
31.“女权主义”:
女权主义,这一术语在19世纪80年代首次出现在英文当中,指那些支持男女平等的法律合政治权利的思想或者主张。它的最为宽泛的一般意义,是用来指称这样的理论或理论家:他们认为性别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是一方压制另一方,一方服从另一方的。他们认为这是一个政治权力的问题,而不是一种自然的事实,并且认为这一问题对于政治理论及实践是至关重要的。
32.“社会性别”:
社会性别专指作为社会与文化的构成,通过社会化而学习到的、与两种生物性别相关的、对于一整套规范的期望,以及落实了的行为。
33.“性别角色”:
社会性别来源于社会学中的社会角色理论。它是指社会针对具有不同生物性别的人所制定的、足以确定其身份与地位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表现的模式。
第三编 社会运行的宏观分析
1.社会组织(广义、狭义):
广义的社会组织泛指一切人类共同活动的群体,包括家庭、家族、村社等初级群体;另一种是狭义的社会组织,即相对于初级群体的次级组织形式,也可称之为正式社会组织,指人们为了实现某种共同目标,将其行为彼此协调与联合起来所形成的社会团体。
2.测定目标实现程度及绩效的标准:
1)有效性。指组织实现各种目标的能力,它意味着组织能以最终实现全部目标的方式来安排和使用它的资源。
2)效率。指组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消耗的资源与产出的结果之间的比例关系,资源的消耗应当带来相应的正面的结果。
3)人道主义或人文关怀。指组织应最大限度地发展个人才能,而不仅追求效率。
3.“非正式群体”定义,其正功能与负功能是什么?
非正式群体指由一定数量的个人(通常规模比较小)经过长期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社会群体。非正式群体内部有确定的结构,它们通常有自己的领导、有一系列群体目标、有一套用以规范群体成员行动的价值和规范,但这种行为的开始和延续初期并没有自觉的目标或方向。从范围上说,非正式群体是组织的中下级职员联合体,而且一般是在组织规则不严密的地方产生的。
正功能:非正式群体是工业技术和工业科层制的一种派生和一种反作用。
对工人来说:
第一、减轻单调、厌烦和疲劳;
第二、获得非正式地位的机会(可以满足工人对地位的需求,以弥补在正式结构中的地位渴望);
第三、情绪反映的充分表露(缓和了工人角色中情感中立和普遍主义原则所带来的紧张)
第四、提供独立的机会。
对管理工作本身:
第一、有助于完成工作任务;
第二、减轻管理者的工作负担;
第三、提高工作满意感。
负功能:抵制变革、目标冲突、遵从行为问题、谣言问题。
4.马科斯.韦伯:“科层制”含义、特征,“科层制管理”:
“科层制”:是一种以正式规则为主体的管理方式,这种组织具有细密的分工和复杂的规章制度体系。
科层制是现代社会组织管理的典型方式,其特征包括:
第一、明确的分工;
第二、明确的职权等级;
第三、明确的规章制度体系;
第四、私人关系和公务关系的分离;
第五、量才用人;
第六、管理权力依附于职位,而不依附于个人。有职则有权,无职则无权。
“科层制管理”:马克斯.韦伯的科层制管理是指通过“公职”或职位而不是通过个人或“世袭”进行管理。其所论述的科层制只是一种“纯理型”的组织,合法与合理的职权观点是韦伯科层制的基本观点。
5.组织权变理论:
权变,就是随机应变,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强调各分系统之间相互关系模式及其特殊性。
权变学派一个基本命题是:一个组织与其他组织的关系,以及与总环境的关系依赖于具体情境。权变学派认为组织系统是由各分系统构成的,需要研究的是组织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各分系统内与各分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权变理论强调组织的多变量性,并试图了解组织在变化的条件下和在特殊环境中运行的情况。权变学派最终目的在于提出适宜具体情况的组织设计和管理行动。
6.科斯:“交易费用”概念:
科斯提出了交易费用概念:通过形成一个组织并让某种权力(企业家)赖支配资源,部分市场费用便可以节省。在这个意义上,企业最明显的特长是作为交易费用的代替物。因此,实际上有两种制度协调和配置资源,在企业外部,由价格机制指挥生产,通过一系列市场交易实现资源的配置;企业内部,市场交易的复杂结构由企业内部的协调人际合作和指挥生产的管理来替代。
7.威廉姆森:“交易费用”理论对组织研究的应用分析三个层面:
威廉姆森指出:“交易费用”理论研究经济组织是将交易作为分析单位,认为对节省交易费用的理解是组织研究的中心问题。当产品或服务从一个技术上分离的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交易便形成了。
威廉姆森指出交易费用理论对组织的研究可以应用在三个分析层面上:
1.第一个层次是是企业整体的组织结构,把企业作为既定的研究范围探讨运作的各个部分如何相互关联;
2.第二个层次或中间层次的焦点是各个部分的运作,探讨哪些部分将在企业内实施,哪些行动将在企业外实施,这是发展和定义“效率”、“边界”的尺度;
3.第三个层次是人力财产的组织方式,目标是根据群体工作的性质,以不同的方式配置内在的管理结构。
8.社会分层:
依据一定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成员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社会分层体现着社会不平等。
9.社会经济地位(SES):
不仅指经济地位,而是涵盖了个人的教育程度、收入水平以及职业声望的内容,并计算上述三方面的综合值来反映一个人综合社会地位的高低。通常,社会经济地位相同的人在获得社会资源方面的机会也大体相同。
10.社会分化之:“水平分化”、“垂直分化”:
水平分化:指的是依据某种社会属性或特征,将社会成员分为不同类型的地位群体,这些群体从公认的社会价值序列看不存在高低差别,即他们的生活境况、互动影响力大体相等。
垂直分化:指的是依据某种社会属性或特征,将社会成员分为不同层次的地位群体,这些地位群体从公认的社会价值序列看存在着高低差别,即他们的生活境况、互动影响力各不相同。由垂直分化所造成的社会差别叫做社会不平等。
11.社会不平等:
对垂直分化所产生的各阶级、各阶层之间关系的集中概括,指各阶级、阶层对相对稀缺的社会价值物在占有量、获取机会和满足需求程度上存在着差异性。
12.马科斯.韦伯:“三位一体”分层模式:
主张从经济、声誉、权力(名、利、权)三个角度综合考察一个社会的经济、文化和政治三大领域中的不平等。
韦伯将根据经济因素划分的地位群体叫做阶级,认为阶级是指一批在经济状态和变化方面相同或相似的人群。
声誉地位是由社会公认的评价体系确定的,社会的评价从肯定到否定构成了高低有序的阶梯,声誉地位即指人们在这一阶梯中所处的位置。
权力地位则是依据人们是否拥有权力以及权力的大小确定的。所谓权力,在韦伯那里,意味着为实现自身意志,无视他人意愿而支配他人的能力。权力分层反映了政治领域的不平等。
三个标准之间,虽在一定条件下,可能相互强化,存在密切联系,但在理论分析层次上,它们之间并不必然的存在因果决定关系;另一方面,虽则各自独立,也并不意味任何社会情势下这三个分层属性都同等重要,特定社会情势往往把某一个属性推到突出地位上。
13.帕累托:“精英理论”:
帕累托认为,社会分层结构的存在是普遍的和永恒的,但并不意味着,社会上层成员和下层成员的社会地位是凝固不变的。
“精英”指那些具有特殊才能、在某一方面或某一活动领域具有杰出能力的成员。每一个以社会地位划分的集团中都有一定数量的精英,各个集团社会成员能力和才干的平均值决定着该集团在社会分层阶梯中所处的位置。
到工业社会,阶级的稳定性被一种称为精英循环的社会流动所冲破,稳定性不平等被暂时性不平等所取代。精英在原则上是不能世袭的。
帕累托指出,社会平衡的基本条件就是保持循环路线的畅通,以使执政阶层中总能保持一定数量的精英。一旦流动缓慢,将造成执政阶级中蜕化分子激增,同时非执政阶级中精英不断增长,社会随之失去平衡和稳定,而征服或革命将使新的精英掌权并建立起新的平衡。
14.帕累托“精英理论”与马克思“阶级理论”的区别?
精英理论与马克思阶级理论区别明显:
1.阶级是由人们在所有制中所处的地位决定的,是基于社会差别的不平等;精英则以天赋的自然差别为基础;
2.阶级论认为,阶级关系是一种稳定性不平等,个别成员的社会流动不足以从总体上改变稳定的阶级格局;而精英论则把个人天赋能力当作社会流动的动力,认为流动可以改变阶级格局,变稳定性不平等为暂时性不平等;
3.阶级论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个人的努力很难弥补人们在竞争七点上的差距,各阶级间业已存在的壁垒构成了它们相互流动的障碍;精英论则认为,个人能力可以缩小乃至弥合竞争起点上的差距,精英循环足以打破阶级壁垒;
4.阶级论把阶级之间关系的对立性质视为社会冲突的根源;而精英论则认为,冲突和革命的根源主要是精英循环的通道不畅。
15.结构弹性分析之:“刚性结构”、“弹性结构”:
1.刚性结构:指社会成员在社会空间的分布具有很强的地位相关性,社会成员在多元化分层空间的分布呈现集束状态。一个刚性结构的社会,其社会不平等被称为累积性不平等。
特点:
1)如果各个分层地位高度相关,且之间又具有某种时间顺序,则暗示它们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因果关系。其中起决定作用的分层属性是该社会的分层中轴。
2)刚性结构同时意味着多元分层标准高度重合,即用其中任何一个对社会成员进行社会分层,其结果同运用其他标准大体上一致。
3)刚性结构还意味着各分层地位之间具有相互加强、相互转化的极大可能性。
4)刚性结构在无形中极大地限制着人们的层间交往。
5)刚性结构极有可能形成社会断裂带,并引发强烈的社会冲突。
总之,刚性结构是一种极具脆性的冲突性结构,各层次之间的社会整合度较低。刚性结构的社会必然经常处于不稳定的运行状态。
2.弹性结构:指社会成员在社会空间的分布状态中各地位之间的相关性很弱,社会成员在多元分层空间的分布呈现弥漫状态。一个弹性社会,其社会不平等被称为扩散性不平等。
特点:
1)各个分层地位间低度相关,即之间不存在因果决定关系,因此不存在明显的分层中轴。
2)“不相关状态”使不同标准对社会成员进行分层,所得到的结构各不相同。
3)弹性结构中的“相对劣势”,即社会成员在某种地位层面上所处的劣势可以由其他层面的优势加以弥补。
4)弹性结构对社会成员的层间交往起着促进作用。
5)弹性结构社会具有高于刚性结构社会的整合度。
16.代际流动之:“结构性流动”、“自由流动(非结构性流动)”:
代际流动:是通过同上一代人进行比较而确定的地位变化状态,代际流动的参照基点是父亲(母亲)在同一年龄时的职业或其他地位。
结构性流动:指由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了原有的社会结构而造成的人们社会地位的变化。结构性流动是由外在原因推动的,不反映个人对这种流动所抱的种种态度。
自由流动:是由于个人原因所造成的地位变化,又叫非结构性流动。
17.“先赋条件”与“自获条件”:
1.先赋条件:指个人生而具有的或自然得到的属性。
2.自获条件:指个人由于自己的行为或经过自己的努力而得到的一些属性。
3.传统社会中,先赋条件往往起决定性作用;现代社会,以自获条件作为职业录用标准是机会平等原则的体现。
4.先赋条件往往形成封闭分层体系;自货条件则有助于促进自由流动,形成开放型分层体系。
5.虽然先赋条件对自获条件并不是毫无影响的,但是,只要坚持以自获条件为职业录用标准,就会减小先赋条件的影响程度,同时随着垂直流动速率的增大,整个社会中先赋条件的集中优势也将不断受到削减,出现先赋优势扩散化趋势,从而使社会从一种代代相袭的凝固式分层结构转变为代际对流的动态分层结构。这种社会职业层次经常不断地重新分配的做法,能够有效地减少社会不平等可能造成的冲突和摩擦,以及由此而给社会运行带来的恶性影响。
18.“本原的社会设置”与“派生的社会设置”:
本原的社会设置:是在人类与环境交往、争取生存与延续的过程中产生的,同时,它又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其他社会设置产生的母体。
派生的社会设置:是从本原的社会设置中生长、演化和发展出来的社会生活的系统模式。
前者满足人类生存与延续的需要,后者满足人类发展和社会秩序的需要。
19.社会设置:
社会设置:是在特定的社会活动领域中所创设和形成的一整套持续而稳定的规范体系,它是社会行动所发生的重要的结构框架。社会学研究的社会设置,既不是某个单一的规则或办事程序,也不是针对全社会总体的社会根本制度,而是特定的社会活动、经济生活等具体领域中,支配人们行动的规范系统。社会设置的基本成分是社会规范体系,而社会价值观、维护设置的权威、社会设置的实际承载体系等,也与之密不可分。
20.“社区”的含义:
社区:是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一般包括四层含义:一定的地域,一定的人群,共同的行为规范、生活方式以及社区意识,以及社区中人们的各种社会活动和互动关系。
21.“社区”与“社会”的联系与区别:
1.从社区定义的外延看,社区是社会的具体化,是一个特定的地域聚落。
2.从社区概念的内涵看,区别明显:
1)社会中各种关系纷繁复杂,并不强调“共同”;而社区则十分强调共同的亚文化和共同的社区意识等。
2)社会不注重地域的概念;社区空间则不同,它是社会空间与地理空间两者的结合,提供了组织空间网和地理活动领域。
3)社区中各种关系比社会的关系更紧密。在此意义上,“共生”程度的差异可以说是社火去联系较社会更紧密的重要原因之一。
4)社区的功能与社会相比具有更为明确和专门化的特征。从社会结构上看,社区总是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存在的中观体系,社会中的人总是生活在一种甚至几种相互交织的社区中。
22.从文化特质上比较城市和乡村:
城市和乡村从文化特质上比较,最显著的区别:一是科层制化,二是世俗化,三是理性化。科层化主要表现为城市中较多的科层组织和规章制度。世俗化是指一种文化逐渐脱离神学与宗教控制的过程,世俗化导致人们在实际生活中更加追求实用、实际利益和现实主义。理性化是指人们在处事交往中更多地运用理性原则而不是感情,凡事更讲究效率和目的,因而也淡化了血缘和人际关系。
23.“虚拟社区”:
是指由网民在电子网络空间进行频繁的社会互动形成的具有文化认同的共同体及其活动场所。
24.城市化(都市化):
城市化亦称都市化,通常是指伴随人口集中,农村地区不断转化为城市地区的过程。这一过程促使城市数目增多,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农村人口比重下降是城市化的一个显著标志。城市化亦包含城市文明不断向农村传播的过程。城市化的实质是消灭城乡差别,实现社会转型。
25.社会生活的组织方式:“礼俗社会”、“法理社会”:
见【德】滕尼斯1887《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又译作《共同体与社会》)
社会生活的组织形式分为两种不同类型,即以乡村为特征的礼俗社会,和以城市为特征的法理社会,并从社会关系的角度做了对比分析。
礼俗社会具有强烈的内聚性,人们彼此关心,团结一致,亲密午间。这种关系为共同的语言和传统所维系,其基础是共同的利益、目标、价值和规范,亲属关系、邻里关系和朋友关系是它的基本形式,它们支配了礼俗社会的一切。
法理社会中,亲属关系、邻里关系和朋友关系日渐衰微,人们很少有共同的价值和规范,他们关心的只是自己的私利。因此城市生活的特点就是惟我独尊,分崩离析,肆无忌惮的个人主义和自私自利,甚至互相敌对。在这种环境中所形成的人与人的关系,其性质与礼俗社会明显不同。
26.城市的社会文化特征概述:
1.城市人口规模大、密度高。
2.城市人口异质性强。
3.城市社会分工复杂,专业化程度高。
4.城市社会关系具有匿名性与非人情性。
5.城市社会活动科层化。
6.城市社会阶层结构趋向开放,社会流动性高。
7.城市文化世俗化。
8.城市生活方式现代化。
9.城市社会控制以正式手段为主,社会整合度低。
27.社会学家对城市问题的解释:城市决定论、人口构成论、亚文化论
城市决定论:以齐美尔及其学生、芝加哥学派的著名学生沃思为代表。认为,人口的高度集中及高人口异质性等城市特征,会造成一种社会解组现象,社会控制力因此减弱,个人对社会的疏离感增加,由此而引致人格分裂、精神病、自杀、冷淡猜疑的人际关系、犯罪及其他异常行为如同性恋、娼妓、赌博、盗窃与抢劫等现象的发生。
人口构成论:代表人物有奥斯卡.刘易斯(O.Lewis)和赫伯特.甘斯(H.Gans)。他们认为,城市问题与组成城市的某些人口群体自身所具有的性质有关。甘斯认为,在分析城市、郊区或乡村在社会问题上的差别时,重点应放在居住于这些不同社区居民的性质,如种族、社会阶级、家庭组合、年龄等上面。甘斯进一步认为,城市问题在乡村、郊区社区中比较少见的原因,乃是移居郊区的居民大体上有一种共同特点,即所谓的“家庭中心主义”(并非由于郊区人口密度低与人口同质性的关系,而是由于居住在郊区的居民本身注重家庭教育、富有教养所致,亦即郊区居民与城市居民在人口类型上有异)。
亚文化论:哈佛大学费希尔(C.Fischer)创立。亚文化论取上两者之长、避二者之短。费希尔认为,人际关系上的相互依赖性,尤其在那些具有异常行为的人们身上表现的最为突出。只有大城市的众多人口,才可能保证有足够数量或“关键数”的同类人的存在。而小城镇人口少、数目上难以达到“关键数”,以供异常行为者在人际关系上相互依赖、支持。
28.社会变迁的“进化的均衡”理论:
社会变迁是一种历史的进化进程,主要表现为社会系统适应环境的能力不断增强。社会变迁的主要动力是由于社会必须不断地从外界环境中获取新的资源,由此导致社会系统新的分化,并在此基础上产生新的整合,达到更高水平的均衡。
29.社会现代化:
指这样一种特殊的社会转型过程,即社会在日益分化的基础上,进入一个能够自我维持增长和自我创新,以满足整个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的全面发展过程。
30.城市文化“世俗化”:
“世俗化”是指一种文化、价值观脱离神学(传统社会思想体系)的束缚,转变为平民文化、价值观的过程,也是城市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世俗化使城市居民凡事讲求实效,产生一系列重要结果:一是使城市社会表现出巨大的创造力,二是使城市居民在社会评价上摒弃了传统的道德标准,而往往以人们的实际能力与工作效果作为标准,三是使城市居民具有选择性的价值观念,造成疏离感。
31.现代化进程中“社会结构分化”的三个方面:
1.个人角色分化:指个人所扮演或承担的社会角色的分离——其一,个人在不同的活动场合往往承担不同的社会角色;其二,人们之间的社会互动,越来越多的是特定角色基础上的互动,而不再是同整个人格的互动。个人角色分化造成个人有效地承担角色,同时造成个人之间的角色互动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
2.社会组织分化:表现为,承担多种功能的单一组织向承担单一功能的多种组织的转化。这种功能单一化的组织的结构特点是现代科层制。
3.社会地位的分化:多元化的社会分层体系有助于各种社会角色的发展,社会成员可以通过各自的专门角色获得不同的社会地位,社会资源的分配途径和获得也日益多元化。社会地位的分化有助于促进各种社会活动的发展和理性化,从而推动各种社会创新活动的成长,刺激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的调动与有效使用,同时形成了更加紧密的相互依赖关系。
32.理性化(理性):
理性:是指采取分析的态度,按照对象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对象世界,验证对象世界。具体的讲,是指人们在确定行动目标和采取社会行动时,为了实现更高的效率,对目标和所需手段(工具)进行的选择,这些工具和手段具有较高的效率,使目标实现的更快、更容易。
理性主义的要点:
1.明确意识到行动目的,把所追求的具体目标做价值上的排列,并根据价值的大小对它们进行比较;
2.预测并计算后果来权衡行动必要性,考虑目的与效果之间关系,对效果负责。
3.根据目的选择手段,比较选择手段,以付出最小而收益最大为选择标准。
4.在行动过程中表现出严格的首尾一贯性。
33.(美)A.英克尔斯:人的现代化理论:
体现在两个方面,即人的主观态度和客观行为方面。
所谓人的现代性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具有与宿命论相对立的效能感,乐于接受社会变迁,愿意接受新的生活经历(具开放性),尊重并愿意考虑各种不同意见,积极获取并关心新的知识和信息,具有较强的时间观念,趋向于计划性,基于对理性的信赖而对周围的人给予信赖,重视专门技术和公正的分配,有较高的受教育和职业期望,具有普遍主义的取向,不因特殊的个人特征而给予不同对待,对生活采取分析态度,倾向于更积极地解决问题而不是回避问题等。
34.(英)戴维.赫尔德:“全球化”:
一个(或一组)体现了社会关系和交易的空间组织变革的过程——可以根据它的广度、强度、速度以及影响来加以衡量——产生了跨大陆或者区域间的流动以及活动、交往以及权力实施的网络。在这里,流动是指物质产品、人口、标志、符号以及信息的跨空间和时间的运动,网络是指独立能动者有规则的或者模式化的交往、活动的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