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浦劬《政治学基础》笔记详细版4(2)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9-03-23

政治革命的目的是通过变更政治权力,变革社会利益关系和权利关系,从而实现革命力量的利益要求,因此,政治革命的归宿是革命力量的利益要求的实现。由此可见,利益在政治革命过程中具有根本性和目标性的功能,从而成为政治革命的本质特征。

2.政治革命是政治力量的对抗和角逐

政治革命是政治力量的对抗,政治革命是在利益对立的基础上发生的,同时,政治革命关系到政治权力的归属,因此,政治革命呈现政治力量对比关系中的对抗状态。

从政治革命的过程来看,政治革命中政治力量的对抗性体现为各政治力量的角逐行为

3.政治革命是政治权力的变更和夺取

通过政治力量对比的变化,实现革命力量向着政治权力的转变,是政治革命的根本内容,所以,政治权力的变易成为政治革命的标志。

政治革命以政治权力的变易为标志,意味着政治权力是否变易是衡量政治革命是否成功的标志,同时也意味着政治革命通常以政治权力的变易为限度,因政治权力的变易带来的社会关系和经济关系的变革,是社会革命和经济革命的内容。

政治革命不仅意味着政治权力主体的变更,而且意味着与旧有的政治权力相联系的一切政治组织、政治机构、政治制度和文化观念的更新。

4.政治革命有人民群众的参与和加入

政治革命是一种大规模的群众性运动,考察历次政治革命,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是政治革命的强大的社会动力。政治革命的这一特征决定了他与少数人参加的政治密谋和政治恐怖活动的根本不同

5.政治革命是一种短暂而急剧的变革。

政治革命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质的飞跃,是社会发展的剧烈震荡,因此是一种短促而急剧的变革。在这个短暂的过程中,政治发展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发展速度都是超常的。政治革命这一特征也决定了他与一般意义上的社会革命的不同,一般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是一个时期相对较长而缓慢的过程

第二节  政治革命的类型和方略

一、政治革命的类型

西方学者对政治革命的研究,形成了四种具有代表性的划分标准。

1.根据革命的主体和规模的不同,把革命分为国民大革命、政变、宫廷革命、叛乱和系统叛乱五种。这其实是对政治变迁的划分,特别是后三种就不是政治革命

2.根据指导政治革命的意识形态理论和政治思想的不同,分为自由民主主义革命、集权主义革命、第三世界革命三种类型。这种分类没有体现政治革命的本质,带有严重的以意识形态分类的倾向,不科学

3.根据以革命对现有政治制度的破坏、对新集团的动员和对新制度的创立三个革命程序在革命过程中的先后性为标准,分为西欧型革命,东方型革命两种,这种分类制反映了政治革命的外在表现形式,而没有反应政治革命的实质性内容

4.根据革命的目的,分为市民革命、民族革命和不成熟的革命三种类型。这种划分实际上包含了两个标准,即革命的对象和革命的成败

马克思主义历来认为,社会基本矛盾及其发展,是决定社会政治革命必然趋势的一般根据。据此政治革命分类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类型,是按照革命的性质划分,可以划分为奴隶革命、农民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革命。

1.奴隶革命。

奴隶革命是奴隶社会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政治革命最早的表现形式。奴隶起义是奴隶阶级反抗

奴隶主阶级统治的暴力行动,他震动了奴隶主的统治基础。

但是奴隶阶级本身不是先进生产关系的代表,不能创造出新的生产方式,因而,奴隶革命不是被奴隶主阶级镇压,就是和奴隶主阶级同归于尽。

 

 

    2.农民革命。

农民革命是封建社会中农民阶级反对地主阶级统治的暴力行动。农民革命无论在数量、规模和组织的程度上都大大的超过了奴隶革命的水平。

但是农民革命具有极大的自发性,表现:

其一,农民革命自发的要求和夺取土地,反对封建剥削,但却不能自觉地把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作为革命的目标。

其二,农民革命反对某个荒地,但却不反对整个封建专制主义统治,在武装起义反对封建皇帝的同时,摆脱不了皇权主义思想的影响。

其三,农民革命反对地主压迫,但却将这种压迫归结为特定皇帝的昏庸残暴和特定权臣的奸疟和贪婪,没有认识到在封建政治经济体系中占统治地位的地主阶级的阶级特性,因而,没有把地主作为一个阶级来反对。

农民革命的上述特点是由农民阶级的阶级特性所决定的。由于各个小农彼此间只存在地域的联系,他们的利益的同一性并不使他们彼此间形成任何的共同关系,形成任何的全国性联系,形成任何组织。正是这些阶级局限性决定了他们不是陷于失败,就是在革命中或革命后被地主和贵族所利用,成为他们改朝换代的工具

3.资产阶级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是新的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与旧的封建生产关系和旧的封建上层建筑产生的矛盾在政治生活领域得到反映的结果。

资本主义具有如下特点:

其一,资产阶级革命一般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形式已在封建社会内部生长和日益成熟的条件下发生的,资产阶级通过革命夺取政权只不过是为了保证和促进这种经济形式的发展。

其二,在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一方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满足人民群众的要求来发动人民群众,并利用他们的力量夺取革命的胜利;但另一方面又时时压制人民群众的革命活动,当人民群众的力量强大到威胁他们的利益时,甚至不惜向封建地主阶级妥协,以换取对人民群众的联合镇压。

资产阶级革命极大的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但是也具有明显的阶级局限性,其最根本的是:在消灭封建主义剥削关系之后,由代之以资本主义剥削关系,在推翻封建国家的压迫统治后,由代之以资本主义国家的压迫统治。

19世纪末,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为资产阶级革命注入了新的内容。在许多国家,无产阶级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主力军,甚至成为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导力量。

4.无产阶级革命

无产阶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最广泛和最彻底的革命,其任务和目标是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无产阶级革命不同于以往的任何革命,这种不同表现在:

其一,它不是以一种剥削压迫关系代替另一种剥削压迫关系,而是要消灭一切剥削和压迫关系,建立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

其二,他是在现成的社会主义经济关系没有具备或几乎没有具备时开始发生的,所以,夺取政权只是革命的开始,他还要剥夺剥夺者、完成对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极大的发展社会生产力,完成技术、文化等方面的革命任务。

其三,它不是为少数剥削者谋利益的革命,而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革命,因而是绝大多数人参加的革命。

其四,它不是把现成的国家机器据为己有以加强对劳动人民的统治,而是通过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国家政权。

 

 

 

 

 

 

 

 

 

 

二、政治革命的方略

政治革命的方略,是政治革命的战略和策略的总称。

政治革命的战略是革命力量根据社会利益状况和政治力量对比情况,确定的政治革命的目标、任务、方针和途径

政治策略是政治革命力量为了完成战略任务,根据政治形势的变化而确定的革命形式和组织形式等,他是为了实现政治革命的战略任务而采取的具体办法。策略是手段问题。

政治革命的战略与策略既是有区别的,又是一致的。区别在于:

1.从内容上看,战略是研究全局性的革命指导规律,策略是研究局部性的革命指导规律。

2.从时间上看,政治革命的战略运用于相对长的革命阶段,策略运用的时间则是比较短。

3.从作用方式看,政治革命的战略比较稳定,在一定目标阶段内较少变化,策略比较灵活,因形势变化不断变化。

4.从目的方面来看,政治革命的战略一般反映长远利益,而策略则主要反映眼前利益。

战略和策略相联系的一方面是战略和策略的区分是相对的,在一定范围内的政治革命战略任务,在另一范围内就可能成为策略任务,反之亦然;另一方面的表现是,策略是政治革命战略的一部分,他服从于政治革命战略,并为达到政治革命的战略目标服务。而政治革命的战略任务又必须通过策略来一步步实现

从实际斗争过程来看,为了实现政治革命的战略性任务,政治革命的策略常常表现为某种政治妥协。政治妥协是政治革命在对立和对抗的双方政治力量悬殊或者势均力敌的情况下,为了避免造成更大损失或两败俱伤,以不损害双方根本利益为前提,通过政治谈判、协商或默契,互相做出让步,从而暂时实现缓和矛盾,以便革命力量发展,包括以退为进和共退共进。

在人类政治革命历史上,对立双方纵横决错,政治革命的战略和策略在其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制定正确的政治革命战略和策略的要求是:

1.切实分析政治革命斗争的客观实际,研究自己所处的时代特点和历史发展趋势,把握时代特征,弄清国内国际各种政治实力及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从而保证政治革命战略策略的正确性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一个国家来讲,要考虑其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历史的等多方面的国情,考虑其民族传统和民族习惯等,也就是做到实事求是,从而保证政治革命战略策略的可行性。

3.根据政治革命斗争形势的变化,采取相对应的革命斗争形式,适时地调配革命力量,并要抓住政治革命斗争的关键环节,正确把握时机,灵活机动的采取各种革命斗争方法和斗争手段,从而保证战略策略的适应性

4.对国内外历史和现实重大的政治斗争经验与教训进行科学的总结,尤其是注意及时总结自身政治斗争的成败得失,以实践检验真理,修正错误,不断丰富自己的观点和方法,从而保证政治革命战略策略的完善性。

 

 

 

 

 

 

 

 

 

 

 

 

 

 

 

 

 

 

 

 

第三节  政治革命的方式和作用

  • 政治革命的方式

政治革命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即暴力革命和非暴力革命的和平过渡。特定的政治革命取决于社会政治文化传统、革命主客观条件的成熟程度和革命与反革命的力量对比等多种因素,其中,政治力量的对比是决定性的因素。

1.暴力革命。

暴力革命就是采用战争或流血斗争的方式用武力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推翻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建立新的政治制度和政治秩序。这是政治革命的基本方式。在阶级社会中,暴力革命的方式之所以如此普遍地得到运用,是与政治革命的本质、暴力本身的特性和统治阶级的本性分不开的。

从政治革命的本质来说,他是对立阶级利益对抗的总爆发,是对立阶级生死存亡的大搏斗。在其中,暴力必然是较量双方的主要依据力量和首要的选择手段。从暴力本身的特性来看,暴力是政治力量构成要素中最有组织、最为直接、最具机动性、最具威慑力和最便于应用的力量,因此,对于政治权力的更替来说,暴力是最为强有力和便利有效的手段。从统治阶级和集团的本性来说,任何阶级和集团,都不会轻易和主动地放弃自己的利益和政治经济特权。

暴力革命的主要形式有暴动、武装起义和战争。

暴动作为暴烈性的反抗行动,是因公众对政治权力主体或政府政策不满而引起的,一般是公众诉诸武力以施展政治压力。

武装斗争是暴动的进一步升级,它不再单纯是向政治权力主体施加压力,而是以推翻政治权力主体的地位为目的,是一种组织性的行为。

战争是暴力斗争的最高形式。战争是一种暴力斗争,但并非任何暴力斗争都是战争。

2.非暴力革命

非暴力革命是指在革命形势的逼迫下,统治阶级不得不让出政权,从而实现政治权力非暴力性的新旧交替。非暴力革命的前提条件在于客观形势和力量对比大大不利于统治阶级,统治阶级和集团对维持自己的统治感到彻底绝望。

非暴力革命包含着政治革命力量进行政治革命斗争的一系列非暴力手段,主要包括议会斗争、政治示威、政治不合作与政治不服从等。

议会斗争是指社会各个阶层、政党、集团、派别及其代表在议会里所进行的斗争。

政治示威是在停止工作或学习基础上形成的表达意愿的方式。

政治不合作与政治不服从是政治革命斗争中的非暴力消极抵抗方式,是非暴力政治哲学的实际体现。

综上所述,暴力革命是政治革命的根本方式,是最有力和最彻底的手段,也是非暴力革命方式得以运用的基础。非暴力革命方式以客观形势和力量对比大大有利于革命阶级为前提,以暴力革命为后盾。

二、政治革命的作用

政治革命是社会发展和政治发展的推动力和决定性方式。政治革命对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政治革命实现革命力量的社会利益。利益关系和利益矛盾是政治斗争的动因,利益实现则是政治革命力量的目的。在绝对意义上,政治革命的结果必然是一方利益的实现和另一方利益的让与。实际上,政治革命过程中,利益实现不可能完全按照一方的意愿发展,妥协常常在所难免,所不同的只是政治妥协的程度。因此,在革命过程中,各方的力量对比及运用战略策略的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利益的实现状况和程度。

2.政治革命改变政治关系。政治革命造成利益关系的质变,首先是利益的社会内容的变化,政治革命使得经济和社会关系发生根本变化,从而使得利益的内容发生质变;其次,政治革命造成利益主体的变化,各利益主体在政治革命过程中分化组合,形成新的利益主体。政治革命的标志和核心问题是政治权力的变易,经过政治革命和政治权力的变易,政治权力关系随之变化。政治革命也造成了政治权利关系的根本变化。

3.政治革命更新政治体系。政治革命往往发生在政治体系需要更新换代之时。旧的政治体系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只有实行政治体系的彻底更新,才能为社会和政治发展开辟道路。

4.政治革命变革政治文化。特定的社会政治环境和政治体系,塑造特定的政治文化。在政治革命过程中,原有的政治价值观念、政治思想、政治道德习俗和规范都已成为不合时宜的东西而得到改造和革新,新的政治文化得到倡导和确立,因此,政治革命具有变革政治文化的作用。

5.政治革命促进社会的变革和发展。政治革命对于社会变革和发展具有强大的火车头的作用,在政治革命以后,往往伴随着社会的变革,人们以政治革命摧毁阻碍社会发展的政治统治,进而以政治权力的力量改造原有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摧毁原有的社会制度,建立和发展新的社会制度,并为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和艺术事业的发展扫清了道路,从而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第二章  政 治 改 革

第一节  政治改革的含义

一、政治改革的定义

改革、改良和革命是人们经常使用且又容易混淆的概念。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讲,改革、改良和革命是表征社会进化与变革的同一系列,但又程度不同的三个概念。

政治改革就是指政治关系的调整和完善,换言之,也就是统治阶级中的政治领导集团根据社会利益关系中共同利益的要求、利益矛盾状况,根据社会成员对于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的旨在改进政治体系,调节政治关系,以巩固和完善其政治统治的政治过程。

政治改革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它来自于社会普遍而强烈的变革要求,而社会的变革要求则来自于一个社会内在的和外在的矛盾运动。

就其内部来说,政治改革主要根源于利益关系中的共同利益的要求和不同利益之间的矛盾性。

就其外部来说,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对外关系的变动、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国家利益矛盾的发展以及政治秩序的变化等,也会对一个国家的政治关系发生影响,使政治改革得以发生。

就其特点来说,社会共同利益的变化和利益矛盾的运动并未达到激化和对抗的程度,他们仍然处于政治统治者控制的范围之内。

就其实质而言,政治改革是统治集团对政治关系的调整

政治改革往往要落实为政治体系的变动,政治改革也涉及人们的政治行为模式和政治文化方面,这方面的改革往往是伴随着政治关系的变革和政治体制的改革而展开的。政治改革也是政治发展的一种方式、途径和表现形态。

二、政治改革的特征

1.政治改革基于社会利益关系中的利益矛盾。

政治改革的发生原因是社会利益关系中的利益矛盾性。一方面,利益关系中的纵向矛盾和横向矛盾,都会反映到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层面,从而要求政治权力关系和政治权利关系的调整,并且进而发展为对于政治生活其他方面的调整。另一方面,政治改革通常只发生在社会利益关系的利益矛盾处于可协调和可调整范围之内。

政治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利益关系中的利益矛盾的调整。

2.政治改革是对于政治权力关系和政治权利关系的调整。

社会利益关系中利益矛盾的协调解决,在政治生活中,必然要求政治权力关系和政治权利关系的调整,这种调整构成了社会政治改革的基本内容。

需要指出的是,政治改革对于政治权力关系和政治权利关系的调整是有限度的,其限度在于不破坏既有政治统治的根本基础和原则。

3.政治改革由政治权力主体发起和领导。

政治改革是政治权力主体所推行的政治革新运动。改革的内容与方式、深度与广度、进程和步骤,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政治领导层对社会利益要求和社会利益矛盾的认识、进行改革的意向以及推动改革的能力。

4.政治改革是有计划有步骤地政治变革

政治改革是由政治领导层自上而下地有意识的推进的政治变革的活动,整个变革的进程一般都被置于较为严密的计划和组织之下。在改革过程中,改革者有计划地选择改革时机,确定改革目标,制定改革策略,有步骤地推进改革进程,并随时调控改革的规模和速度,力求避免任何突发的和不可控的事件和行为。

5.政治改革是渐进而缓慢的进程。

政治改革是量变的过程。政治改革是政治领导集团进行的一种有计划的尝试,它需要在不断的实验和调适的过程中进行;在这个过程中,改革者总是在不危及其政治统治的前提下,循序渐进地完成改革的任务。

6.政治改革以和平的方式进行。

政治改革是政治权力主体对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关系的有计划的调试,这种调试基本上是以非暴力的和平方式展开的。这与政治革命不同,政治改革是按照统治者的计划有步骤、分阶段的进行,以具体的和局部的改革作为自己发展的阶梯,因此,他从根本上排斥大规模的政治暴力。

 

 

 

 

第二节  政治改革的目标和方式

一、政治改革的目标

政治改革的目标就是改革所要完成的任务和达到的目的。政治改革是对现有政治关系和政治体系进行调整和革新的复杂过程。政治改革目标对于政治改革的成功与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政治改革目标的确定和实施必须贯彻三项基本原则:合理性原则、可行性原则、过程性原则。

1.合理性原则。合理性原则是政治改革所要完成的任务和达到的目的是否能够有效地解决社会政治生活中的矛盾,是否能够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是否能够提高政治权力体系的效能和作用,是否能够维护政治统治的利益要求。确定合理的政治改革目标必须以社会政治发展的客观现实状况为依据。

2.可行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政治改革的目标应该与客观实际相符合;二是政治改革目标应具有实际可操作性


相关话题/政治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