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中文系比较文学概论笔记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9-03-25

比较文学概论讲义

孙 丹

第一章 发展论

第一节 全球化与比较文学多元化语境

1、广为流行的全球化概念着重描述的是一个历史过程,在些过程中各种社会因素和关系在空间上不断扩展,人的行为方式、思想观念以及社会力量的作用表现出洲际(或区域之间)的特点。全球化的特征在于其共时性,具体而言就是空间上的世界压缩和地域联结。

2、比较文学将从一种国际的视域研究所有的文学,在研究中有意识地把一切文学创作与经验作为一个整体。在这种观念中,这种文学就与独立于语言学、人种学和政治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完全相等(雷纳•韦勒克)。

3、文化全球化的论题涉及到文化帝国主义与民族主义(即全球化与本土化),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文化同质与文化多元等关切到文化自身的讨论。

4、大众文化:特指进入到后工业社会时兴起于城市的,以全球化的现代(电子)传媒为介质,大批量生产的,能复制的,以市场消费为导向的,引导大众潜藏的思想意识的当代文化形态。

5、多元文化主义强调的是种族上、文化上有差异的族群的独特品质,其观点的基础是文化相对主义和历史主义。全球地方化:即所有全球范围的思想和产品都必须适应当地环境的方式,而那种洞悉全球与本土的辩证关系的思想遂被称作全球地方主义。

第二节 西方比较文学发展史的渊源

1、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于19世纪70年代的欧洲,其标志是学科理论和方法的逐渐确立,学术团体和一批专业研究队伍的涌现,以及专业学术著作和专业刊物的出版。

线索:古罗马文学模仿古希腊文学——中世纪欧洲的文化共同体以及后期各民族文学差异的对比,晚期文艺复兴运动——近代法国启蒙运动使各民族之间的接触更加活跃:伏尔泰、莱辛——格林兄弟(童话、神话)——斯达尔夫人《论德国》——歌德“世界文学”——1866英波斯奈特《比较文学》;1877德科赫《比较文学杂志》;1895法戴克斯特《让•雅克•卢梭和文学世界主义之起源》;1897比较文学常设讲座“文艺复兴以来法国文学对日耳曼文学的影响”等。

2、学科发展历程:早期,法巴尔登斯伯格、梵•第根(《比较文学论》)、伽列,注重影响研究。

1954年“国际比较文学协会”(ICIA)诞生。

1955年第一届国际比较文学大会在威尼斯召开。

1958年第二届国际比较文学大会在美国教堂山召开。标志比较文学的研究中心从欧洲转移到美国。

耶鲁大学教授雷纳•韦勒克《比较文学的危机》,指出未明确课题与方法。

(法)艾田伯《比较不是理由》;(美)勃洛克《比较文学的新动向》,强调“人文主义”。

(美)亨利•雷马克《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能》(1961),确立了平行研究和跨学科研究在比较文学中的地位。

(荷)佛克马《比较文学和新范式》(1981),反驳雷马克,强调方法论。

( )韦斯坦因《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向哪里去?》

(美)伯恩海默《跨世纪的比较文学》:一是放弃欧洲中心论,二是研究重心由文学转向其他话语形式。

(法)艾田伯《比较不是理由》、《中国之欧洲》。

第三节 中国比较文学发展史溯源

1、中国古代的比较文学研究:与外来文化相接触和具备通识的眼光是中国古代学术研究的先天优势。包括《史记•大宛列传》、晋代佛经翻译、历代文论,诗与画的比较研究、诗与禅的比较研究等。内容十分丰富,但专业意识极为淡薄。

2、中国比较文学的建立:与西方学术大量传入以及深受西方学术影响的专门人才大量出现有密切的关系。梁启超“政治小说”、林纾翻译小说;王国维利用叔本华系统分析《红楼梦》;鲁迅中西诗歌比较研究;胡适、冰心、许地山中西戏剧研究;茅盾中外神话比较研究;严复、苏曼殊译介学研究。

中国比较文学的正式兴起:在20世纪的20年代到30年代。最突出的标志是比较文学讲座与课程的开设。1924年从美国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获硕士学位的吴宓在东南大学开设了“中西诗之比较”等讲座,这是中国第一个比较文学讲座。
第二个标志是一批研究文学理论与方法的著作与论文也相继出现。1931年,傅东华翻译了法国比较文学家洛里哀的《比较文学史》这是中国第一本比较文学译著,1935年,吴康的《比较文学绪论》一文发表,这是中国学者第一篇关于比较文学理论的论文。

朱光潜《诗论》、钱钟书《谈艺录》。“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

3、中国比较文学的兴盛:

(1)建立了专门从事比较文学研究与专业培养的系所,创办了专门的比较文学刊物,成立了各级比较文学协会,并与国际比较文学研究的大潮逐渐接轨合流。
(2)产生了大量高质量的比较文学研究成果。
(3)出现了大量研究比较文学的成果,编辑了多种比较文学教材,建立“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要求日趋强烈。



第四节 比较文学在21世纪文学研究中的发展走向

1、21世纪文学研究的发展需要一种打破传统界限并具有开阔视野的研究,比较文学正是以其开放性、边缘性和综合性的特点恰逢其时地成为文学研究中的显学。所以,比较文学的发展是时代的要求与历史的必然。

2、比较文学的快速发展与当前全球文化的发展态势有关。一方面要努力从他种文化中吸取营养,另一方面,又要从他种文化的比照中,认识和克服自己的弱点,尽量将自己的特长贡献于解决人类的共同问题。因此,比较文学的跨学科研究是当前一个十分重要的学科热点(乐黛云《跨文化之桥》)。

3、世界范围内的文化碰撞、文化交流过程、都在作自觉或不自觉的比较、鉴别,而比较文学研究在这个过程中,以其自身独特的方法与思路,让人们既认识了自己——本国本民族的文学与文化,又认识了“他者”——他国他民族的文学与文化,甚至还可以在此基础上把握世界文学的共同走向与共同规律,这是国别文学或民族文学研究无法企及的。

第五节 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的关系

1、文化研究是“二战”后在英国逐步兴起,尔后扩展到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一种学术思潮知识传统。文化研究提倡跨学科、超学科、反科学的态度,没有一种明确的、属于它自己的方法论。文化研究把文化分析与其他研究方式,诸如结构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文本分析相结合,并加以批判地使用。

一般而言,文化研究并非指传统意义上的精英文化研究,而指的是当代非精英文化以及大众文化研究:基于生产、文本、活生生的文化的研究,具体如种族研究、性别研究、区域研究、大众传媒研究等,它关注边缘性的研究领域。

文化研究主要描述“文本”和“话语”(即文化实践)在人类日常生活和社会构成之内产生、插入和运作的方式,以复制、抗争乃至改造现存的权力结构。

2、对文化研究的辨析与批评:文化研究不是一种审美性的文学批评,而是重在完成其政治使命,即揭开大众文化形式和实践中意识形态的机制。开放的文化研究几乎没有什么学科的规定性和自身的一致性,这种流动性和未完成性正是它历来为人所称道的地方,可是,目前文化研究的发展越来越以新的方式被商品化和制度化,作为一个制度化的场地,它被重新刻上自己一贯反对的那些学术和学科的礼仪。对文化研究一直毁誉参半:一种充满活力、多地区生长的、多学科的场所和一种寄生现象。

3、定位与发展: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

伯恩海默报告及其支持者主张比较文学转向文化研究,但反对者认为不能放弃比较文学一向所秉持的对文学的独特关注和其精英立场,而且文化研究也应植根于对文学文本特别是经典文学的解读上。

文化研究包括对文化概念的理论探讨,对文学从文化视角的研究,以及直接指向当代大众文化现象的批判性分析等等。与比较文学相关的文化研究主要是对文学现象和其他话语关系的文化学研究,文化研究有助于比较文学在高雅的文学的传统之外把那些未曾注意、但有意义的研究对象引入研究的视野,从而将比较文学研究置于一个更为广阔的跨文化语境之下。比较文学借鉴文化研究,意味着放弃文学研究的自主性,但需以对文学性的优先考虑为出发点。文化研究的研究方法亦可借用。

最后,文化研究不一定是比较性质的,文化研究不等同于比较文学,比较文学也不会被文化研究吞没。

第二章 本体论

第一节 关于“比较”与“文学”这两个概念的语言分析

1、比较:汉语字面上对“比较”产生误读:症结之一,字面上容易理解成“比较的文学”,是个“有缺陷的词”;症结之二是字面上存在误读可能性:对文学比较。

(法)巴尔登斯伯格《比较文学:名称与实质》:仅仅对两个不同的对象同时看上一眼就作比较,仅仅靠记忆和印象的拼凑,靠一些主观臆想把可能游移不定的东西扯在一起来找类似点,这样的比较决不可能产生论证的明晰性。

印欧语系下对“比较”产生误读:“文学的比较”

2、文学:

第一,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是在两个相关的层面上成立自身的学理意义的,即文学研究层面、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的交叉层面。

孔子《论语•先进》中,文学指兴办教育分列的四门学科之一,后指“文章博学”。

韦勒克《比较文学的名称和实质》:阅读和写作的知识、铭文或字母表本身、学问、文化的修养等。

“大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史的流变中作为一个能指,涵盖过文章博学、学科门类、儒家学说、文献典籍、学术性著作、文学作品种种非审美与审美的文化形态。

欧洲文学发展历程中,litetrature作为能指涵盖过知识、文献、小说、戏剧、传记、诗歌、民间传说、艺术、科学及社会事件之资料内涵,也是具有大文化背景的非常宽泛的概念。

在东西方文化发展的深层结构中,文学共同经历了一个从大文学(广义的文学)到纯文学(狭义的文学)之专业化的蜕变历程。

第二,准确地讲,比较文学的“文学”既不是指宽泛的“大文学”,也不是指“纯文学”,是指文学研究。

第二节 比较文学生要概念的介绍及其定义分析

1、法国学派:梵•第根《比较文学论》:把尽可能多的来源不同的事实采纳在一起,以便充分地把每一个事实加以解释;是扩大认识的基础,以便找到尽可能多的种种结果的原因——强调科学涵义,摆脱美学涵义,把没有事实联系的纯粹美学评价排斥在比较文学研究之外;跨语言研究是他把比较文学区别于国别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关键。

伽列:比较文学是文学史的一支(文学研究在学理上含文学史、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三个层面。)

国际精神关系:指不同语境下作家跨语言、跨民族、跨文化与跨国界的文学交流关系。

基亚:比较文学就是国际文学的关系史。

法国学派的局限性:

第一,法国学派把比较文学定义为国际文学关系史,一方面强调了比较文学不同于民族文学或国别文学,其学科的特点在于跨语言、跨民族、跨文化与跨国界的开放性,另一方面在强调比较文学是国际文学关系史的表述下,潜藏着一种以法国为中心的文化沙文主义倾向。

第二,从一方面讲,拒绝美学可以表现严谨的学术风格,但也缩小了比较文学的研究视域,否定了从美学高度对两种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下没有事实关系的作家、作品进行汇通性价值批评的可能性。

2、美国学派:韦勒克《比较文学的危机》,挑战法国学派。

雷马克《比较文学的定义与功用》: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

第一,雷马克认为比较文学是文学研究。法国学派把比较文学定义到文学研究的文学史层面上,在方法论上崇尚文献学与考据学;而美国学派把比较文学定义到文学研究的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层面上,在方法论上崇尚美学与文学批评。

第二,雷马克认为比较文学研究是跨越两种国家文学以上而完成的,因为比较文学“超出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

第三,雷马克明确地把比较文学研究的界限延展到其他相关的学科中去,认为比较文学研究文学与其他知识与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拓宽了比较文学的研究视域。

法国学派与美国学派在比较文学定义方面的争议(P69)

第三节 比较文学的学科特征

1、比较文学学科身份的成立在于主体定位(主体的介入对双方学理关系的追寻,有着重要的决定性意义),这是比较文这的学科特征之一,而民族文学或国别文学学科身份的成立在于客体定位。

民族文学从是一个民族共同的血缘观念来成立其学科身份的。

国别文学是从一个国家共同的政治地域观念来成立其学科身份的。

文学研究包含研究主体与研究客体两个方面。研究主体是指从事学术研究的学者;研究客体指从事学术研究的学者所研究的对象。

2、比较文学的研究客体

梵•第根:比较文学的对象是本质地研究各国文学作品的相互关系。

伽列:比较文学的研究客体是国际间作家作品的精神与事实关系。

基亚:比较文学就是国际文学关系史。

雷马克:跨学科

韦勒克:平行研究的美学价值关系。

日尔蒙斯基:国际联系与国际关系。

三种学理关系:材料事实关系、美学价值关系、学科交叉关系。

从这三种学理关系来理解比较文学的学科性质、学科界限与学科视域是非常重要的。这三种关系可以转换为三种不同的研究方法:以材料事实关系为研究客体,方法论上与其配套是文献学与考据学;以美学价值关系为研究客体,在方法论上与其配套的是理论与批评;以学科交叉关系为研究客体,在方法论上与其配套的是科际整合。

3、四个跨越: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

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的三个规限
首先、与文学做比较研究的这个领域必须是一个与文学相关的独立的学科,并且这个学科有着自己的系统性。
其次,跨学科研究必须是把双向知识汇通后,在比较研究的视域与思考中形成一个融会贯通的自恰体系,这个自恰的体系最终呈现在研究成果中。
再次,在一个民族范围内,没有跨语言、跨文化、跨国界,文学与相关学科的比较研究也属于比较文学。(举例可参考第三章《视域论》的第三节《比较视域中的跨学科研究》的内容)。
在“四个跨越”中跨民族与跨学科是最为重要的。

第四节 五种相关学科的概念界分及比较文学的定义

1、 民族文学与国别文学的界分:(P85)

2、 总体文学及其两个层面意义的整合:

总体文学是以三种以上的民族文学或国别文学为研究客体。并且这一研究客体在历史短期的共时性上表现为多种民族与多种国家所形成的共同文学思潮与共同文学流派,这些共同的文学思潮与共同的文学流派随着在空间上的伸展、在地理上的扩张,已从纯粹的文学作品层面整合,升华到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与美学的高度被研究,这就是总体文学。

3、 世界文学及其四个层面的理论分析

(1) 总量上的世界文学

(2) 欧洲中心主义的世界文学

(3) 世界名著的世界文学

(4) 歌德理想中世界文学

4、比较文学的定义

比较文学是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与跨学科为比较视域而展开的文学研究,在学科的成立上以研究主体的比较视域为安身立命的本体,因此强调研究主体的定位,同时比较文学把学科的研究客体定位于民族文学之间与文学及其他学科之间的三种关系:材料事实关系、美学价值关系与学科交叉关系,并在开放与多元的文学研究中追寻体系化的汇通。

第五节 比较文学的本体论与方法论

1、 本体:万物的本源

本体论:为万物本源、为哲人的精神寻找安身立命基点的设问与回答。
比较文学的本体:比较视域

比较文学的本体论:设问与回答比较文学的本体,即设问与回答比较文学学科成立所安身立命的基点是什么,对此本源做终级意义上本体论追问。

2、 比较视域:

视域在比较文学这里指一种多元观察的、多视点透视的研究视野。

比:(1)亲近、齐同、并列、相连接。这个意义引申的意义链契合“视域”的内在透视。

(2)比较。从这个意义上容易产生对比较文学的误读。

钱钟书:事实上,比较不仅在求其同,也在存其异,即所谓“对比文学”。正是在明辨异同的过程中,我们可能认识中西文学传统各自的特点。

比较视域是比较文学在学科成立上安身立命的本体,是比较文学研究主体在两种文学关系之间或文学与其他相关学科关系之间的内在透视,这种透视是跨越两种及两种以上民族文化知识的内在汇通,也是跨越文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内在汇通。因此,“四个跨越”必然成为比较视域的基本内涵,而跨民族与跨学科是比较视域中的两个基本要素,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由于比较视域的展开,使“三种关系”成为比较文学研究的客体。

3、 比较文学不是文学比较

(1) 文学比较仅从表面的皮毛对两种文学或其他相关学科进行类比,容易生拉硬扯、牵强附会、其结论过于生硬而简单,并且会产生一些学术结论上的笑话。

(2) 文学比较不可能把比较视域作为研究工作安身立命的本体,因此无法追寻到东西方文学结构内部的共同规律,因此所推出的结论没有普遍性,缺少说服力,并且文学比较也缺少比较视域对东西方文学进行内在汇通的体系化,表现为一种结论上的武断与零散。

(3) 由于文学比较缺少学理上的科学性,它的随意性太大,不仅没有研究的学术价值,而且也扰乱了比较文学研究的正常视域。

4、 比较文学的内质:

(1)“一个本体”与“两个学贯”

(2)“三个关系”与“四个跨越”

(3)“汇通性”与“体系化”

(4)可比性原则及其要求的相对性

5、 可比性原则

(1) 要衡量研究主体是否拥有比较视域,是否可能把比较视域作为研究展开的本体(一个本体原则)。

(2) 研究主体围绕着他所选定的比较文学研究命题,是否尽可能地拥有相关的古今中外学术知识的积累(两个学贯原则)。

(3) 研究主体能否在自己的知识结构内部把握事实材料关系、美学价值关系与学科交叉关系,而不是把“三个关系”流于表面的比附与拼凑(三个关系原则)。

(4) 主体的研究视域能否在自己的知识结构内部完成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与跨学科,也不是把“四个跨越”流于表面的类比与拼凑(四个跨越原则)。

(5) 研究主体能否在自己的研究视域中把围绕命题所积累的东西方知识进行咀嚼、消化、汇通与重组(汇通性原则)。

(6) 在研究主体比较视域中汇通的东西方知识形成研究文本后,能否在学术思想上相对体系化,从而构建自己的一个自恰的新的学术观点(体系化原则)。

6、可比性原则的相对性:第一,可比性原则是从那些优秀的比较文学研究者的学术视域、知识结构及研究成果中总结出来的,对于初涉比较文学研究者和普通比较文学研究者来说,不可能要求他们完全满足可比性原则的六个方面。第二,由于比较文学是一门具有国际性的主流学科,因此对于不同民族语境下和不同学术文化背景下推出的比较文学研究成果,可比性原则也表现出衡量标准的相对性。

7、比较文学属于本体论而不属于方法论:比较文学的比较确应该是一种汇通的学术视域而不是一种外在的类比方法,但不是说比较文学研究中没有方法论,只是在比较文学研究中,方法论从属于本体论。

人文学科研究的四大论为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方法论。

第三章 视域论

第一节 比较视域的多元性及开放性特征

1、地理大发现也是世界文化的大发现,文化的大发现使欧洲人有可能在自身文化之外找到一种参照,从而使更多的文学事实通过种种方式而获得了某种联系。

比较文学的学科史使我们确信比较文学研究视域的流动性与联系性,这一特点使它不断打破自身的局限,拓展自身的领域。

2、比较视域的多元性及开放性

第一,比较文学研究一开始就超出了民族文学或国别文学的限域。

第二,比较视域不仅要求在不同民族及不同国家的文学之间对文学现象进行解释与说明,而且运用特定时期的一切可能的知识来对文学进行研究,这体现了特定时代及其研究者的知识结构和知识兴趣。这是比较文学开放性的重要体现。

第三,比较视域的多元性还表现在它走出了欧洲中心的时代,进入了一种在多元文化中进行文学研究,在多元文化的语境下相互参照,相互解释的时代。

4、 比较视域的自觉性

第一、一般文学研究中对比较视域的运用,通常是作为一种文学研究的方法出现的,而比较文学研究中的比较视域则是作为这一学科安身立命的基本——本体出现的。

第二、比较视域的自觉性除了为文学研究提供多种角度和立场外,它还重视对自身的审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对可比性机制的检视,通过这种检视,比较视域有力地排除了人们对它的误解和滥用。

第二,比较视域的自觉性还体现在它并不固守文学研究。

5、 比较视域对于当今文学研究的重要性

首先,比较视域在今天的文学研究中越来越成为一种基本的文学研究立场。

其次,有鉴于第一点,今天的任何一种文学研究深感有必要从比较视域去理解作为一个整体的世界文学,以便在世界文学的整体背景下正确地评估本民族的文学,也以此更有效地推动本民族文学的发展。

再次,比较文学的研究成果向人们说明了世界各国文学间相互借鉴与相互利用的历史事实。

第二节 比较视域中的文学对话

1、对话平台:文学对话得以进行的某种空间或方式,在日常对话中,对话的平台就是指人们对话的共同话题。

平行研究、跨学科研究及文化研究都包含着不同文化之间的互识、互证、互补,都是一种文学及文化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另一种文学及文化资源来为自身服务。比较视域中的文学研究就在这些共同的平台上进行。

2、对话模式研究:互识、互证与互补

互识有相互认识和自我认识两种含义,其中自我认识是指通过对象而认识自身,比较文学研究一开始就包含着相互认识的意义。

文学的对话既发生在同一文化内部,也发生在异质文化之间。

通过对话中不同文学及文化之间的关系可能实现互补,文化间的共存及相互利用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到,特别是文化相对主义的提出,更加明确了这种趋势。

3、对话过程:模仿—过滤—文化阐释—新文化样式的创造

文化的相遇通过战争、宗教活动、商业活动以及正式文化交往,两种文化相遇后,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进行模仿或文化间的互相模仿表明对异己文化的认同,并且希望将异己文化纳入自身,也可以说是接受异己文化。


相关话题/中文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语言学概论习题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语言教研室
    序论 【练习与思考】 练习与思考】 一、填空题 1、研究语言的结构,主要是研究 ( ) ( ) ( ) ( )四大部分。 2、我国传统的语文学即小学指的是( ) ( ) ( )三大部门。 3、 ( ) ( ) ( )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4、 ( )是在 19 世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4
  • 北京大学中文系考研填空笔记总结
    北大中文系考研大综合真题 1朱自清提出(诗言志辩)是中国诗歌的开山纲领 2车尔尼雪夫斯基称美即(生活) 31949年7月(第一届文代会)作为当代文学的起点; 4茅盾《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 5鲁迅在(彷徨)的扉页上写下了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2
  • 北京大学中文系考研复习资料汇编
    北大中文系考研专业课复习秘籍 下面是我给大家收集的一些北大中文考研心得。所有内容仅供参考。毕竟别人的经验也需要结合大家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吸取。 目 录 北大中文系古文献专业书目及复习提要(一) 北大中文系古文献专业书目及复习提要(二) 北大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书目及复习提要 北大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题型与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2
  • 外国文学史复习笔记中文版
    外国文学史笔记 希腊神话的主要特征: 1 鲜明的人本色彩,命运观念。 从诸神的恣情纵欲,到盗火者的狂热殉情;从阿喀琉斯多愤怒,到美狄亚的残忍复仇。一切都是世俗,活生生的。绝无宗教恐怖的压抑和彼岸天国的诱惑。 2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并存。 古希腊文学的许多篇章从不同程度,不同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为后人提供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2
  • 北京大学中文系考研复习参考汇编
    北大中文系考研复习参考汇编 目录 北大中文系古文献专业书目及复习提要(一) 3 北大中文系古文献专业书目及复习提要(二) 4 北大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书目及复习提要 6 北大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题型与复习参考 8 北大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考研获胜宝典 9 北大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基础复习参考 10 北大中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7
  • 南京大学中文系2003-2009考研真题分科整理之现代汉语
    03 现代汉语部分(45分) 一 判断题,打对号,或错号 共10分 1 风和風是两个语素() 2 花儿是复合词() 3 敲竹杠,背黑锅,粗布衣,绝缘体都是惯用语() 4 定语是名词的修饰语() 5 术语就是技术词语() 6 病从口入,无病呻吟都是成语() 7 从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4
  • 山东大学考研中文考研历年真题试题(1999-2014)(经典15份)
    2014年山东大学中文考研真题 (617)文学史 一、简答(107分) 1、庄子《寓言》的特点 2、评析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3、辛弃疾咏史怀古诗的艺术特色4、关汉卿悲剧的特色 5、清代词的全面复兴,怎样理解6、《女神》浪漫主义特色7、先锋小说的艺术特征 二、论述(204) 1、曹植后期诗歌的内容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4
  • 复旦大学中文系历年考研试题(真题+一些考生的回忆)
    目 录 复旦1996年中国古代文学史考研试题 复旦1998年中国古代文学史考研试题 复旦1999年中国古代文学史考研试题 1999年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试题 1999年中国古代与现代文学考研试题 复旦2000年中国古代与现代文学考研试题 复旦2001年中国古代与现代文学考研试题 复旦2002年中国古代与现代文学考研试题 复旦2003年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4
  • 中文系现代文学三十年考研重点笔记
    《现代文学三十年》考研重点笔记及相关试题 第一章 1917-1949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 双簧戏: 1、 1918年钱玄同和刘半农的双簧戏,正式拉开了这场文学革命、封建复古主义思潮斗争的序幕。 2、钱玄同把社会上的各种反对意见归纳起来,化名王敬轩写给《新青年》编者一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3
  • 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现代汉语》(增订本)课后习题详解
    目录封面内容简介目录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汉语和汉字 第二节 现代汉语的历史渊源 第三节 现代汉语民族共同语的规范化 第四节 现代汉语方言第二章 语 音 第一节 语音概述 第二节 语音的性质 第三节 元音和辅音 第四节 声 母 第五节 韵 母 第六节 声 调 第七节 普通话的音节结构 第八节 儿化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2-22
  • 四川外国语大学中文系欧美文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目录封面内容简介目录2005年四川外国语大学中文系欧美文学考研真题2006年四川外国语大学中文系欧美文学考研真题2007年四川外国语大学中文系欧美文学考研真题2014年四川外国语大学中文系欧美文学考研真题2015年四川外国语大学中文系欧美文学考研真题内容简介本书收录了四川外国语大学中文系&ldquo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2-22
  • 韩国庆熙大学中文MBA专业介绍
      庆熙大学是韩国三大私立名校之一,已跨入世界名校行列。2017/2018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韩国综合大学第5名;2017/2018年QS亚洲大学排名中位列第37名;2017/2018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第256名。目前,与51个国家193所大学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该校拥有近50所研究院,科研力量强大,成绩突出,韩医研究在全国名列前茅。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2-21
  • 2019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19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考研招生简章什么时候公布?根据历年招生简章发布时间推算,预计香港中文大学(深圳)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八九月公布。届时,中国考研网将在第一时间更新本页面,请收藏本页,及时关注!为方便同学们更好的备战2019考研,大家可进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对香港中文大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
  • 2019香港中文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19年香港中文大学考研招生简章什么时候公布?根据历年招生简章发布时间推算,预计香港中文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八九月公布。届时,中国考研网将在第一时间更新本页面,请收藏本页,及时关注!为方便同学们更好的备战2019考研,大家可进入香港中文大学研究生院,对香港中文大学往年的报考条件、招生人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
  • 2019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2019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考研招生专业目录什么时候公布?根据历年招生简章发布时间推算,预计香港中文大学(深圳)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八九月公布。届时,中国考研网将在第一时间更新本页面,请收藏本页,及时关注!为方便同学们更好的备战2019考研,大家可进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对香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