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中文系比较文学概论笔记(2)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9-03-25



文化过滤表明的是一种文化依据自身的价值标准对另一种文化进行的选择性解释。

文化传播过程中,阐释并不是对原著的对应复述,也不是照阐释者的观点对原著进行随心所欲的论述,而是既有一致之处,又有不同之处,阐释的结果是一个既不同于原著又不同于阐释者的观点的新的作品。

4、文化利用对中西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文化利用是把世界各种文化作为人类共有的资源,不管其中种种文化之间的差异如何,在这种总体文化背景之下,各种文化对之加以利用,以发展自身的文化。文化利用与文化对话是相伴而行的,也经历着从自觉到不自觉的过程。文化的对话与利用,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一旦对话者双方有了积极的态度,这种态度就会像某种观念一样,驱使并引导对话者不断寻找一切机会,做出一切努力,去参与对话。

欧洲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利用:在相当长时间内,是一种随意、想象的情况,特别是在一些文学作品中;文艺复兴时欧洲各国的哲学家、思想家对中国文化的利用,应被视为自觉地对中国文化的利用。利马窦是较早地自觉地意识到为西方文化提供关于中国文化的第一手资料的人,也是向西方文化提供如何利用中国文化资源的策略的人。

古代中国文化对印度文化的利用:佛教对中国文化的渗透与建构。

第三节 比较视域中的跨学科研究

1、混生—交叉互渗与分类—多维意义链

比较文学的学科交叉研究表现为交叉互渗、边缘整合及整体观照三种形态,并以此形成了以文学为中心的与其他相关学科相连接的多维意义链。

东西方古代的不同阶段,虽然文学、哲学、宗教、历史、艺术等这些表述社会行为的话语在某种相对意义上已分立使用,但是,作为学科的独立系统还远远没有走向自觉,所以基本上是混生未分类的,相互之间有着原始互渗及多维意义链的交叉关系。这个为“原始”思维所特有的支配这些关联和前关联的原则叫做“互渗律”。原始思维的互渗律也成为支撑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的有效学术理论。

2、文学与哲学的互渗:

与哲学的理性化与抽象化特点不同的是,文学具有形象化与感性化的特点,文学描述的世界比哲学抽象的世界更贴近现实生活。

柏拉图把理念设定为宇宙的本体,认为理念世界才是真实的,而现象界是对理念世界的摹仿,艺术又是对现象界的摹仿,因而艺术世界也理念世界隔了三层,是“摹仿的摹仿”,是不真实的。

亚里士多德反对柏拉图的理念说,认为我们感知到的现实世界才是真实的,因而对文学持一种肯定的态度,认为文学产生于人们摹仿的本能对摹仿的作品感到的快感。

我们可以把比较文学和比较诗学跨学科研究中的文学与哲学的交叉互渗一直追寻到古希腊哲人那里,在那里哲学与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是混生互渗的。

在东方中国汉语文化景观下,中国哲学与文学的交叉互渗也是密不可分的。在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许多哲学文本既是文学读本又是文学批评的读本,如《论语》、《孟子》、《老子》和《庄子》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道、释是芸芸众生与知识分子生存的三种方式,儒、道、释在哲学思想中提出观念不仅深深地融入历代文学创作中,并且儒、释、道在哲学思想中所提出的许多范畴也转换为古代诗学所操用的术语。这种哲学与文学混生未分类的交叉互渗比较文学与比较诗学的跨学科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学术背景及汇通性研究的可能性。

3、文学与宗教的互渗:

希腊精神原型与希伯莱精神原型两者一前一后共同构成了西方文明生成发展的两大源头,希腊精神是哲人的思考,希伯莱精神则是宗教的信仰。欧洲中世纪的哲学就是宗教神学,所以在基督教神学这里,宗教把哲学与文学统一在自身的信仰下发展,宗教、哲学与文学是共生的。在文艺复兴时期,一些作家与批评家仍然摆脱不了宗教的影响。教会认为神学是真理,诗是说谎,应该排斥诗;人文主义者在辩护中提出,神本身也就是诗,诗也就是神学,所以不应该为神学而排斥诗,人文主义者还把宗教作为文学的护身符,文学虽然在创作上已经走向表现尘世反抗宗教的旅途,但在意识形态上仍然难以摆脱宗教统治的影响。文学与宗教既相互联系又相互悖立,呈现为差异中的混生状态。一方面,许多作品深受基督教的影响,以其故事及教义为内容;另一方面,许多作品的主题又是宗教之外的内容甚至是反宗教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在西方文学发展上文学对宗教无论是接受还是拒斥,这种交互的关系一直延续到现代。

在东方中国,佛教以佛佗所说为“教”,称佛教教义的不同流传为“宗”,两者合称为“宗教”。严格地讲,儒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思想,并没有在信仰上构想出一个来世,以此设立一个具有位格的上帝,而是据守于现世的道德理性,主张主功、立德、立言。但是我们认为儒家有着从哲学思想中透露出来的相当的宗教性,所以也把儒家思想认同为宗教。儒、道、释除了释放他们的哲学思想外,作为三种宗教文化形态已经在最大的外延上涵盖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创作与批评两个方面,反思一下中国古代文学及中国古代文论的发展历程,有许多文学作品、文学思潮、文学运动、文学流派、作家、批评家及所操用的术语都深受儒、道、释在哲学宗教层面上的影响。从整体的视域来分析,儒、道、释不仅具有哲学因素、又构成了东方中国传统文化上的三大宗教形态。

从学理上讲,一位比较文学研究者如果把自己的研究视域在文学与哲学之间,力图在两者的差异中透视双方的共通性,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也等于把自己的研究视域跨在文学与宗教之间,或也等于把自己的研究视域跨在文学、哲学与宗教三者之间。

4、文学与心理学的互渗

柏拉图:“迷狂说”和“神灵凭附说”

亚里士多德:“净化说”

孔子:“性习论”

孟子:“性善论”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认为作家由于与生俱来的本能要求得不到满足,于是把在幻想中放纵的情欲和愿望通过写作转换为现实,因此诗人都是为社会所认可的白日梦者,可以公开发表自己的幻想。精神分析理论不仅解释了作家创作的心理动因,而且影响了作家的创作活动,潜意识也被运用于文学批评中。

荣格:集体无意识,即积淀并封闭起来的一个民族的以往的记忆,甚至是史前人类的记忆。原型是人类经验那里积淀而来的基本形式,是从远古时代就已存在的原始意象,这种原型作为无意识进入作家的创作过程中,外化为艺术形象,并不断地以本原的形式反复显现在文学艺术的文本中,如“母亲”、“再生”、“精灵”等。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对文学艺术的影响表现为原型批评理论。它不仅避免了把文学艺术创作看作为满足个人欲望的替代行为,也将文学艺术与整个社会、人类历史联系起来,为比较文学加深和拓宽了研究视域。荣格把艺术阐释为一种天赋的动力,认为艺术抓住一个人,使他成为它的工具,艺术家不拥有个人自由意志,不是一位寻求实现其个人目的的人,而是一个允许艺术通过自己实现艺术目的的人。

霍兰德把个人反应当作精神分析的主要对象,因而他主要从读者接受的角度切入心理学与文学的关系,认为放纵欲望的幻想既存在于作者的潜意识中,也存在于读者的潜意识中,而批评家更应该关注读者的心理。

5、文学与艺术的互渗:

比较文学是把文学放在与艺术同等的学科地位上,使用的狭义的“文学”概念。首先,从某种角度讲,比较文学的跨学科研究是在文学与艺术的差异性中寻找共同的“文心”与“诗心”。(文学的表现载体为语言文字,这与其它艺术不同,但在主题内容上,它们都可以共同歌颂人类个体的生命力,赞美人世间的真善美,反抗世俗的假丑恶;在审美价值上,都追求内容与形式的自然和谐及独特新颖,不同门类艺术所达到的自身表现的完美境地都会产生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给人以美的享受。)

第二,从历史的反思来看,文学与其他门类艺术之间的关系在它们产生的初期就已经存在。(文学与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影视等门类艺术的跨学科研究。)

6、 科际整合与比较规限(151)

第四节 比较文学与国外汉学的异同性

1、国外汉学是个综合学科,包括关于中国哲学、历史、语言、文学、科学、艺术等知识范畴的研究。

国学:指我国自己传统的学太研究。

汉学:狭义指关于汉语文献以及相关文物遗存、文化活动的研究;广义是关于整个中华民族文献典籍、文化遗存和文化活动的研究。



2、国外汉学的历史蕴涵(157)

3、国外汉学的学术蕴涵(158):译介学、鉴赏与评价、影响研究、平行研究、方法论的创新。

国外汉学研究与国内文学研究相比,有以下特点(160)

4、比较文学如何借鉴和利用国外汉学

我们作为中国的比较文学研究者,自然以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的比较为重心,而国外汉学在专攻中国文学的同时也做中外比较,因此它所提供的借鉴是多方面的,下面仅谈几点:
第一, 梳理中外文化交流史。当今国际间文化与文学交流日益频繁,我们置身其间,理应向世界人民介绍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中华文明。这就需要了解中国文学外播史,而国外汉学本身就蕴涵着大量有关中国文学外播史的原始资料,以及与这一客体有关的文化信息。
第二, 向国外译介中国文学。向外国读者译介中国文学,是在全世界弘扬中华文明的必由之路。外向传播,自然离不开翻译。回顾中国文学外播史,我们不难看到国外汉学家代代耕耘,其译介之功不可磨灭。借鉴西方汉学家的做法——如何翻译传统术语,如何确定翻译方法,乃至如何深化译介学等,会给我们许多启发。
第三, 不断更新文学研究方法。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译介西方理论演为高潮,为自己的文学研究提供借鉴。西方汉学家得风气之先,率先做了些移植西方文论用来研究中国文学的尝试,在“洋为中用”方面提供了不少范例。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第四, 积极开展中西比较诗学研究。这项研究不仅有利于所谓“阐发研究”的深化,也有利于我国传统文论研究的深化。比较诗学的深入开展,可以昭示惟洋是从的谬误,截长补短的途径以及激活传统的方策。

第四章 学派论

第一节 法国学派与影响研究

1、法学学派的形成与主要理论主张

法国学派又称“影响研究学派”,戴克斯特第一次使用实证主义的方法科学地论述文学史上的重大问题,为此后的法国学派树立了榜样。在20世纪20年代,法国学者的研究方法和学术观点上升成为系统的理论,同时,他们的研究工作在国际上得到了普遍承认。

巴尔登斯伯格的学术成就为他赢得了世界声誉,也为法国学派赢得了世界声誉。

第一个系统阐述法国学派观点的是梵•第根,《比较文学论》一书中,详细探讨了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围、内容和方法,总结比较文学发展的历史和理论。(P165)

继承和发展了梵•第根的理论,确定法国学派体系的是伽列和基亚。

在孔德的实证主义哲学背景下,法国的比较文学学者一开始就强调影响研究,他们从渊源、借代、模仿、改编等方面去考察作家作品之间的联系,并力图用实际材料证明这种关系是确实存在的事实联系。

法国学派的局限:首先,没有走出“欧洲中心论”的藩篱,研究范围局限在欧洲文学内部,同时,对影响的强调也在另一个层面上局限了法国学派的视野——没有渊源关系的作家作品被排除在学者们的考察范围之外。其次,法国学派强调事实联系,但这种联系并不总是能够获取的,影响也并不是总能够明确把握的,法国学派有时会陷入烦琐考证的泥淖。

2、影响研究的理论依据和主要内容:

法国学派所提倡的影响研究是比较文学最早的研究方法,后来则成为最主要的研究方法之一。它的理论依据在于,各国文学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的。一个完整的影响研究就应该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第一, 誉舆学。誉舆学是从影响的发送角度所进行的研究,它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集团对集团的影响。指一国文学对另一国文学的影响。
二是集团对个体的影响。指一国文学对异国作家的影响。
三是个体对集团的影响。指一个作家对一国众多作家的影响。
四是个体对个体的影响。指个别作家作品之间的影响。

第二, 渊源学。渊源学是从“接受者”出发,去追索“发送者”。渊源按其表现形态可分为三种。
印象的渊源:指作家旅居国外时所得到的感受。
口头的渊源:是一种不见诸文字的渊源。
书面的渊源:借助于作家的生平、日记、回忆、书信等外部佐证的渊源研究。
第三, 媒介学。可分为三种:
个人媒介又可分为三种:“接受者”国家中的个人媒介者、“放送者”国家中的个人媒介者和第三国中的个人媒介者。这些媒介者都致力于将一国的文学翻译介绍到另一国去。
环境媒介则指文学社团、文学沙龙、国际会议、官方的机构以及开放的城市等,他们在各国的文学交流中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媒介作用。
文字媒介史媒介学的研究重点。它主要是指译文。



第二节 美国学派与平行研究

1、美国学派的形成及基本主张:

美国学派及平行研究强调把没有明确的渊源关系的文学、文化现象之间的研究,它突出了对文学的本位意识和审美价值的关注,拓宽了比较文学的领域,但同时也容易导致研究泛化倾向,带上研究者主观印象色彩。

作为一个学科,比较文学在20世纪初叶在美国建立起来,但真正的繁荣是在40年代末。1960年,美国比较文学协会成立。美国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韦勒克、雷马克、奥尔德里奇、列文等。他们在批评法国学派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

韦勒克《比较文学的概念》、《比较文学的危机》,他认为:艺术品绝不仅仅是来源和影响的总和,它们是一个整体。只有把文学史、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综合在一起,比较文学研究才会像艺术本身一样,成为人类最高价值的保存者和创造者。

雷马克《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用》为比较文学定义(P174),它包含两层意思:第一,比较文学是超出国界的文学研究;第二,比较文学是跨越学科门类的文学研究,这是

美国学派和法国学派的根本区别所在。

美国历史的特殊性和文化的多元性是该学派得发建立的现实前提,短暂的历史使得美国文学很难具有像欧洲文学那样巨大的影响,因此美国学者对平行比较的兴趣自然会超过对影响研究的兴趣;美国文化虽然广受欧洲文化的影响,但它同时又是多元的、兼容并蓄的,因此也更能够在理论层面上平等地关注“欧洲中心”之外的文化。法国学派是实证主义和唯科学主义影响下的产物,而美国学派则基本上是以新批评作为自己的理论武器的。美国学派实质性的主张在于,使文学研究得以合理地存在的主要依据是文学作品,所有的研究都必须导致对那个作品的更好的理解,而法国学派关注的只是文学的边缘性问题,是对文学文本的忽视。

美国学派的跨学科研究始终以文学为中心,而法国学派关注作品与政治、宗教等门类的外部联系是把文学消融在其他学科中了。

2、跨学科研究的主要内涵、理论根据和具体方法:
内容:平行研究是指将那些没有明确直接的影响关系的两个或多个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学现象进行类比或对比,研究其异同,以加深对研究对象的认识和理解,归纳文学的通则或模式。平行研究还包括对文学与其他学科如哲学、宗教、心理学等之间的比较研究。

平行研究的理论前提是不同的国家、民族、时代的文学存在着共同的文学规律,这使文学具有了“可比性”。人类社会虽然千差万别,但人类的基本生活需求、情感、心理和思维结构等等却有着许多共通之处,这就使得反映与表现它们的文学具有了超越时空的相似性。

“平行回现论”:人类存在着“共同想象”,它超越时空,使得毫无借贷关系的文学现象有着相似之处,因此无需在事实联系之上强行寻找根据(日尔蒙斯基)。
平行研究可以是主题、题材、情节、人物、文体风格、艺术手法及其他形式问题的比较研究,也可以是作家作品、文学类型、思潮流派等的比较研究(举例见177—179页)。
3、平行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明确契入点,限定问题范围。

第二,透过表面现象,深入辨析同异。
第三,突破认知“模子”,实现超越与汇通。

第四,坚持文学本位,明确学科界限。

第三节 俄国学派与历史诗学研究

1、民族性的种种诉求:俄国比较文学发展历程

通过比较文学的叙述表达民族性诉求,强烈的民族主义意识和用比较视野判断文学问题的传统,最终促成了比较文学在俄国的形成.

1959年,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会“各民族文学的间相互联系和互相影响”:一方面对韦勒克的《比较文学的危机》和美国的平行研究进行意识形态式和解读,但不是完全拒绝了解西方比较文学进展;另一方面把俄国比较文学实证性的诗学研究传统进一步缩减为文学关系研究。(两位重要人物:康拉德,阿列克谢耶夫)

需要说明的是,苏联比较文学发展历程在相当程度上还是继承了民族学术遗产。

因为学术传统之深厚的影响力,民族身份辨认问题在后冷战时代变得更为重要,因而俄国比较文学在20与21世纪之交超越了经济萧条和政治动荡的局势而持续发展、繁荣。

2、以历史诗学研究表达民族性诉求:俄国比较文学特征

首先,试图通过文学研究确立俄罗斯文化在境内的权威性和作为帝国主体文化的合法性,是俄国文学研究中的重要目的和开拓性领域所在。俄国打破了比较文学一定要跨国界的限制,而且这种突破不是学者的兴趣所为,而是基于俄国文化生成过程的复杂地理因素和文明结构。

研究俄国(苏联)文学(文化)与斯拉夫各民族国家文学之间的关系,成为俄国比较文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选题。俄国文学与西方文学之间的关系问题是俄国比较文学研究中又一重要问题,即使是冷战时期这种研究也没有停止过。特别是,还扩展了研究范围,不限于文学联系,而是扩展到俄国与西方之间的文化影响与借用,在俄国文化与古希腊罗马文化、拜占廷和东正教、德国文化(包括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主义和尼采)等重大问题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俄国比较文学切切实实打破了研究空间上的欧洲中心论、研究价值观上的西方中心主义之藩篱,很切实地把东方文学纳入其中,一方面是因为俄国文明的构成跨欧亚大陆,文化身份兼东西方所致;另一方面为了突出对抗西方文化而有意识加强对东方文化研究,外加自1960年代以来因为美国平行学派试图扩张西方价值观,导致试图成为东方阵营中心的苏联就更加注意东方文学问题,不仅如此,还强烈要求打破西方比较文学限定的时空界限。(P195)

局限:把本土民族文学纳入世界文学的范畴,放大自己民族价值观的普遍意义;民族性诉求使得该学科具有明显的现实性价值和地域性特征,并且在不少具体问题研究上卓有成就,同时也在整体上限制了其成果能够普遍被融入世界比较文学进程之中。

俄国比较文学研究的内容:

(1)俄国比较文学把18世纪以来知识分子透过比较视野印象式判断俄国与西方之间的文化关系问题具体化、学术化和理论化,从而更严谨地表达着民族性诉求;
(2)系统确定了比较文学研究体系,即对历史上彼此有共同的两种或若干种文学现象的研究、对各国文学中进行比较类型学研究、研究不同国家文学之间的关系等;
(3)构建一套极有价值的研究理论,包括确立历史诗学作为比较文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创造了与“影响”并列的“借用”概念、比较类型学作为重要方法、“文学与科学”和“文学与其他艺术”等问题。

第四节 中国学派与阐发研究

1、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特点:跨文化

和西方比较文学显著不同的是,在西方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由于比较文学是从西方传入,这使中国学者具有特殊的国际学术视域,同时,灾难深重的祖国又赋予了中国学者以强烈的民族文学意识,因而中国比较文学从一开始就跨越了中西文化的辽阔地域和复杂多样的文化内涵,在异质文化之间的剧烈冲突与相互交融中展开。

中国在历史上与其他文化的相互影响,使中国学者的比较文学研究带有另一个鲜明的地缘性特点,即重视东方各国之间的比较研究。

2、中国学派的折衷精神

中国比较文学研究学派的两个特点:一是采取不偏不倚的态度,不独承认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的优点,并且加以吸收和利用。第二,它不是强调而是淡化世界比较文学研究中的学派差异,使之具有广泛的包容性,自觉意识到各种方法和学派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一般说来,在研究直接受西方影响而发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国现当代文学领域,由于事实上的联系已经发生,所以中国学者更多的是使用了法国学派的影响研究法。在涉及中西古典文学比较研究领域,由于事实上的联系并没有发生,所以基本上是使用美国学派的平行研究方法。

3、中国学派的阐发研究

王国维是中国文学研究从古典向现代转换过程中的里程碑式的人物,他的《〈红楼梦〉评论》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一种主流样态而具有标志性的意义。(P201)

内容:是以西方文学理论来评论中国文学创作实践,这是一种简便易行、具有强烈的可操作性的方法,也是中国古典文学批评在面临“五四”以后的白话新文学已经失效时,所必然采取的一种补救方法。

4、中国学派的意义与局限

意义: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崛起具有重要意义,它带着中国文学独特的自身经验和传统跨入世界比较文学领域,使国际比较文学研究走出了过去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囿于同质的西方文化的地域圈子,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西方中心主义,使比较文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范围的比较文学,跨文化和阐发法是中国学者对世界比较文学研究范式上做出的重要贡献。
局限:首先,阐发研究实际上乃是在平行研究基础上衍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研究方法,在本质上仍然没有超越美国学派所倡导的平行研究的范围。
其次,一个学派是否能够真正成其为学派,不是可以自封的,而是需要学界的广泛公认。中国派尚未得到国外公认。
再次,国内外学界还存在着这种观点,即认为现在已进入全球化阶段,各国之间的文学互动性显著增强,中国已经错过了建立学派的历史阶段,现在提倡建立自己的学派是历史的错位,因而很难再建立自己的学派。



第五章 类型论

第一节 文类学与“形式”

1、比较文学的文类学概述

文类学相关意思:文学艺术的种类、体裁;风格、态度;趣味、口味。在文艺理论中,一般把“文类”概念置放在文学的“形式”要素之中。

比较文学的文类学强调各国文学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或相互反照的关系,打破了文类问题的孤立和封闭局面,它要求研究者在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和跨学科的视域中去考察各种文类的特征、文类的划分标准、文类的流传演变等问题。

2、比较文学的文类学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比较文学的文类学一方面是指在平行研究层面对文类的各种问题(包括“缺类”现象)进行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甚至跨学科的理论整合,以寻求不同文类之间的相通性和相异性;另一方面是指在影响研究层面对某些文类的跨国界流传、变异以及文类之间的相互影响事实进行追溯的清理考辨。这些研究主要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第一、对于文学分类及其分类标准的比较研究(三分法、四分法)。第二、对于各种文类自身特点的比较研究。第三、对于文类风格的研究。此外,还有对某一体裁形式的跨国界演变的研究,对中西文类观的单向或双向阐发的研究。

相关话题/中文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语言学概论习题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语言教研室
    序论 【练习与思考】 练习与思考】 一、填空题 1、研究语言的结构,主要是研究 ( ) ( ) ( ) ( )四大部分。 2、我国传统的语文学即小学指的是( ) ( ) ( )三大部门。 3、 ( ) ( ) ( )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4、 ( )是在 19 世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4
  • 北京大学中文系考研填空笔记总结
    北大中文系考研大综合真题 1朱自清提出(诗言志辩)是中国诗歌的开山纲领 2车尔尼雪夫斯基称美即(生活) 31949年7月(第一届文代会)作为当代文学的起点; 4茅盾《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 5鲁迅在(彷徨)的扉页上写下了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2
  • 北京大学中文系考研复习资料汇编
    北大中文系考研专业课复习秘籍 下面是我给大家收集的一些北大中文考研心得。所有内容仅供参考。毕竟别人的经验也需要结合大家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吸取。 目 录 北大中文系古文献专业书目及复习提要(一) 北大中文系古文献专业书目及复习提要(二) 北大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书目及复习提要 北大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题型与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2
  • 外国文学史复习笔记中文版
    外国文学史笔记 希腊神话的主要特征: 1 鲜明的人本色彩,命运观念。 从诸神的恣情纵欲,到盗火者的狂热殉情;从阿喀琉斯多愤怒,到美狄亚的残忍复仇。一切都是世俗,活生生的。绝无宗教恐怖的压抑和彼岸天国的诱惑。 2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并存。 古希腊文学的许多篇章从不同程度,不同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为后人提供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2
  • 北京大学中文系考研复习参考汇编
    北大中文系考研复习参考汇编 目录 北大中文系古文献专业书目及复习提要(一) 3 北大中文系古文献专业书目及复习提要(二) 4 北大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书目及复习提要 6 北大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题型与复习参考 8 北大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考研获胜宝典 9 北大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基础复习参考 10 北大中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7
  • 南京大学中文系2003-2009考研真题分科整理之现代汉语
    03 现代汉语部分(45分) 一 判断题,打对号,或错号 共10分 1 风和風是两个语素() 2 花儿是复合词() 3 敲竹杠,背黑锅,粗布衣,绝缘体都是惯用语() 4 定语是名词的修饰语() 5 术语就是技术词语() 6 病从口入,无病呻吟都是成语() 7 从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4
  • 山东大学考研中文考研历年真题试题(1999-2014)(经典15份)
    2014年山东大学中文考研真题 (617)文学史 一、简答(107分) 1、庄子《寓言》的特点 2、评析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3、辛弃疾咏史怀古诗的艺术特色4、关汉卿悲剧的特色 5、清代词的全面复兴,怎样理解6、《女神》浪漫主义特色7、先锋小说的艺术特征 二、论述(204) 1、曹植后期诗歌的内容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4
  • 复旦大学中文系历年考研试题(真题+一些考生的回忆)
    目 录 复旦1996年中国古代文学史考研试题 复旦1998年中国古代文学史考研试题 复旦1999年中国古代文学史考研试题 1999年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试题 1999年中国古代与现代文学考研试题 复旦2000年中国古代与现代文学考研试题 复旦2001年中国古代与现代文学考研试题 复旦2002年中国古代与现代文学考研试题 复旦2003年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4
  • 中文系现代文学三十年考研重点笔记
    《现代文学三十年》考研重点笔记及相关试题 第一章 1917-1949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 双簧戏: 1、 1918年钱玄同和刘半农的双簧戏,正式拉开了这场文学革命、封建复古主义思潮斗争的序幕。 2、钱玄同把社会上的各种反对意见归纳起来,化名王敬轩写给《新青年》编者一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3
  • 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现代汉语》(增订本)课后习题详解
    目录封面内容简介目录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汉语和汉字 第二节 现代汉语的历史渊源 第三节 现代汉语民族共同语的规范化 第四节 现代汉语方言第二章 语 音 第一节 语音概述 第二节 语音的性质 第三节 元音和辅音 第四节 声 母 第五节 韵 母 第六节 声 调 第七节 普通话的音节结构 第八节 儿化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2-22
  • 四川外国语大学中文系欧美文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目录封面内容简介目录2005年四川外国语大学中文系欧美文学考研真题2006年四川外国语大学中文系欧美文学考研真题2007年四川外国语大学中文系欧美文学考研真题2014年四川外国语大学中文系欧美文学考研真题2015年四川外国语大学中文系欧美文学考研真题内容简介本书收录了四川外国语大学中文系&ldquo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2-22
  • 韩国庆熙大学中文MBA专业介绍
      庆熙大学是韩国三大私立名校之一,已跨入世界名校行列。2017/2018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韩国综合大学第5名;2017/2018年QS亚洲大学排名中位列第37名;2017/2018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第256名。目前,与51个国家193所大学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该校拥有近50所研究院,科研力量强大,成绩突出,韩医研究在全国名列前茅。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2-21
  • 2019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19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考研招生简章什么时候公布?根据历年招生简章发布时间推算,预计香港中文大学(深圳)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八九月公布。届时,中国考研网将在第一时间更新本页面,请收藏本页,及时关注!为方便同学们更好的备战2019考研,大家可进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对香港中文大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
  • 2019香港中文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19年香港中文大学考研招生简章什么时候公布?根据历年招生简章发布时间推算,预计香港中文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八九月公布。届时,中国考研网将在第一时间更新本页面,请收藏本页,及时关注!为方便同学们更好的备战2019考研,大家可进入香港中文大学研究生院,对香港中文大学往年的报考条件、招生人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
  • 2019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2019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考研招生专业目录什么时候公布?根据历年招生简章发布时间推算,预计香港中文大学(深圳)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八九月公布。届时,中国考研网将在第一时间更新本页面,请收藏本页,及时关注!为方便同学们更好的备战2019考研,大家可进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对香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