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笔记
货币银行学:
①含义;②研究的核心——货币;③货币银行学的局限性:没能很好地把货币银行与金融市场联系起来。
- 货币与货币制度
问题:(1)、是否作为交换媒介的商品就是货币?为什么?(是的,货币的演进)。
(2)、货币是一般等价物,其内涵是什么?(货币是商品,有价值,商品充当交易媒介)。
(3)、“最先成为货币的商品往往是最重要的生活品或者是本地可转让财产的主要部分”与“货币天然是金银,金银天然不是货币”有无矛盾?(不矛盾,币材:①价值较高;②易于分割;③易于保存;④便于携带。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的演变,交换的发展,对四点要求越来越强。)
(4)、价值尺度的本质是什么?(货币本身是商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说,货币表现出的比例是劳动消耗的比例。)
(5)、用货币作为比较的价值的工具,最先的货币单位是使用价值单位还是价值单位?(最初货币单位同衡量货币商品使用价值的自然单位是统一的,后来价格单位与自然单位分开了。)
(6)、商品交换与商品流通是否等同?
(7)、现代货币作为贮藏手段时是否有蓄水池作用?(没有。现代货币只是价值符号,本身无价值。现代货币作为贮藏手段,并不意味着对应数量的真实价值退出流通过程静止不动。)
(8)、世界货币是否只是货币范围的扩大,是否可以不要?(是的)
(9)、货币职能中,哪些是基本的,哪些是派生的?哪些是不可少的?(基本: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派生:贮藏手段)
1、金融——货币的运动和信用的运动相互渗透而形成的范畴。
含义:“金”资金;“融”融通;“金融”社会资金融通的总称。
范围:监管意义而言,金融业包括银行、证券、保险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货币银行是金融的基础。
2、货币
- 货币的起源与本质
A、货币是价值形式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B、货币是商品发展的结果(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矛盾及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
本质:观点A、货币金属论——货币本质是金银;
观点B、货币商品论(又分为一般商品论——货币是一般商品;和特殊商品论);
观点C、货币名目论——只是一种符号,明目。
(2)货币0(m0):指流通中的现金量。最狭义的货币,度量货币最小口径;
货币1(m1):等于m0加上支票存款及转帐信用卡存款。m1反映看经济生活中的现实购买力。与商品供应量发生关系。商品供应量与m1应保持适当比例,否则经济会过热或萧条。
货币2(m2):等于加所有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m2不仅反映现实的购买力,还反映潜在的购买力。
货币定义:货币指在商品交换中被广泛接受用来作为支付手段的那种东西。
学习《货币银行学》,有些问题可以直接在书上找到答案,有些找不到答案。找到答案的往往也不是简单的肯定和否定,有些是论断有些是模型,但总的来说,是考虑问题的思路,剖析问题的方法。找不到答案的只是说没有直接答案,只要勤于思考,就会在并无直接答案的论述中领悟到独立钻研的门径。所以,学习《货币银行学》有否收获,关键要看是否掌握了探索、分析、解剖、判断这一领域中主要问题的入门钥匙。
经济对货币的需求包括流通手段和需求和支付手段的需求。
第二节 货币的职能
一、价值尺度
1、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问“用于交换的商品是货币”这句话是否正确?
①从商品交换过程看,最先的物物交换是不确定的,依赖于个人的偏好、欲望等,所以“用于交换的商品是货币”是不正确的。
②最早成为共同交换媒介的物品有什么特征,使用价值是很重要的,在交换过程中,出现了共同的交换媒介,就成为货币(原始的),只有满足普遍的需求成为共同交换媒介的商品才是货币,所以黄金是原始货币中的一员,但还没有占统治地位。
从①②点看,满足原始货币定义的商品有多种。
2、一般等价物:可以直接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的商品(或价值物)。
一种商品可以和一切商品相交换的等价物的性质,是其他商品赋予的(因为人们对所有不同的需要不同,但没有一种商品能满足所有需要。为了满足普遍需要,需要一种商品更好地满足人们需要,为人人所需要,能和别的商品相交换)。
3、价值尺度的实质
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即作为所有商品的价值表现,解决了商品之间进行价值比较的难题,这正是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意义所在。
4、相对价格与绝对价格(货币如何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①相对价格:形成了商品价格的体系。是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本质。货币作为价值尺度的职能,主要是相对价格,是价值比较的结果。
相对价格=(一种商品的价值/另一种商品价值);绝对价格=(商品价值/单位货币价值)
②相对价格与绝对价格之间的关系:A、概念;B、联系;C、区别。
③货币如何执行价值尺度的?=货币是如何把所有商品表现为同名的量?是通过客观交换过程实现的。
④价格体系的自我调整。
⑤相对价格体系是如何形成的。
5、货币单位的名称
最初:是使用价值的名称;由于历史原因,脱离;现在,货币单位是价值符号,约定俗成。
A、最初的货币单位同衡量货币商品的使用价值的自然单位是统一。B、后来价格单位与自然单位相分离了(货币单位采取了另外的名称;货币单位的名称仍是重量名称,但由于种种原因,实际重量与名称完全不符;名称中货币金属及其重量都被抽象掉了)。
6、价值尺度的特点是观念的,不是现实的,不需要现实的货币。
因为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过程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过程。
7、价格:一般包括价值和供求两个因素
- 价格的倒数是货币购买力。货币购买力变动趋势和幅度是物价指数变动幅度的倒数。比如:物价指数上升25%,那么货币购买力下降1-(100/125)=20%
- 经济目标之一的稳定就是指物价指数波动不大,从而货币购买力变动甚小的情况。
二、流通手段
1、商品流通。商品交换不等于商品流通,商品交换外延大于商品流通,商品流通大体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的过程。
商品流通和简单物质交换有何本质区别?商品流通是一个体系,是一个整体。简单交换,两者不相关,买卖相连,而商品流通,两者相关连,会导致买卖分离。
为什么商品流通包含危机的可能性?
2、货币流通
①什么叫货币流通?②货币流通有什么规律?
3、为什么说货币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即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无先后之分。
4、货币需求。P:价格;Q:商品数量;V:流通速度。
对货币的需求:PQ/V; 描述客观货币流通的恒等式:PQ=MV
5、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商品要求自己的价值表现出来,需要一个共同的,一般的尺度;商品要求实际转化为与自己价值相等的另一种商品,需要一个社会所公认的媒介。当这两个最基本的要求有一种商品来满足时,这种商品就取得货币的资格。
三、贮藏手段
- 此手段产生原因
问题:①金属货币贮藏手段是怎样的?②货币贮藏手段是具有实贮价值的货币,不能是价值符号。要退出流通领域。
③贮藏手段的货币是通过什么机制退出和进入流通领域?答:通过价格机制起作用。当市场中货币增多,商品价格上涨,当货币价值不变时,人们偏向于把黄金的商品作用用来取代其货币作用。于是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当货币减少,商品价格下降,人们偏向于把黄金用作货币,而不用作商品,货币进入流通领域。
- 作用
- 现代货币的价值储藏
现代货币是否也有蓄水池的作用?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作用在现代货币条件下是怎样起作用的?
四、支付手段
支付手段与信用货币的关系。信用货币是直接从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过程中产生出来的。
五、世界货币
问:世界货币是不是一种若有若无的职能?现代世界货币有哪些职能?或成为世界货币有哪些条件?
第三节 货币形式
按经济形态划分
一、实物货币(本身有价值,足值或不足值)
1、原始货币:本身使用价值很重要。
马克思:①重要的外来物品;②本地可转让价值的重要部分。某种商品成为货币,其本身使用价值已淡化了。
2、①要成为原始货币必须具有普遍需要这一特性。(货币必须具备的特征?)
②黄金成为货币的特征?
3、铸币
①概念;②作用。
二、代用货币:本身没有价值,但代表一定的贵金属量。
三、纸币与信用货币
1、国家纸币
①概念;②国家纸币与信用货币的区别: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产生信用货币;而国家货币是由流通中产生的。
③纸币与国家纸币的区别
- 国家纸币:概念,产生。
- 纸币是纸做的货币,而未进一步表明它的性质。是一种代用货币。国家纸币是否一定意味着通胀。
财政发行货币是一种国家货币。我国货币是通过信用渠道产生出来的。
国家纸币与信用货币关系:马克思认为国家纸币不属于信用货币,国家纸币是强制的,基于政治关系的。
信用货币:本身没有价值,不代表贵金属,但义发行者的信用为基础。基于经济关系的信用。
按币材划分
- 朴素商品阶段
特点:A、本身有价值,是劳动产品;B、使用价值能直接满足人们某方面的需要;C、不需要加工铸造;D、自身有抵押性。
局限性:A、难以长期保存;B、难以分割;C、不便于携带;D、使用范围有限。
二、金属货币阶段
特点:A、需要加工铸造;B、需要鉴定成色及重量(由此产生商业银行),称量货币—〉铸币;C、价值量很大,需要贱金属作辅币。
局限性:A、成色鉴别称量困难,麻烦;B、生产加工货币耗费劳动力大;C、金属产量有限。
三、银行货币
特点:A、生产耗费劳动力少;B、币材供给充足;C、可以调控其数量。
局限性:A、依赖发行者信用,价值可能不稳定;B、在某些情况下,没有普遍接受性;C、其数量可能被人为控制
四、电子货币:
定义:与传统货币在价值尺度上保持固定关系,通过网络和电子设备媒介交易的便利支付方式。
特点:A、发行主体多元化;B、以发行者的信用为基础;C、非法定货币;D、容易打破地域限制。
信用卡发展起来的原因:支票清算所造成的负担使银行难以承受。
问:哪些因素制约信用卡在中国的发展?
电子货币:涉及电子支付系统,通过电子信号进行。借记卡叫电子支票货币,电子时代的产物。
现代货币自我调节作用?
信用卡与借记卡的区别:①信用卡概念,使用程序;②借记卡概念,使用程序;③信用卡不能笼统说是货币。但借记卡就可以归入货币范畴,借记卡可以与储蓄账户,支票帐户相挂钩的,其资金就是存款货币量。电子货币通过电子信号来完成的货币支付系统。卡不能单独说是电子货币。④信用卡产生:商家——〉A不愿意接受支票,因为对人的信用不完全信任;B、银行接受,支票清算太贵,太麻烦。⑤对银行而言,最大的成本是雇员工资。ATM相对于工资而言较便宜,可以降低成本(因为外国的ATM可以存钱,可以取钱,也可以转帐)⑥卡本身不是货币。也有卡就是货币的,如IC卡就是电子现金(A、电子现金IC卡不能离开系统,使现款是储存在卡内的;B、而借记卡是利用磁卡与存款账户相连的,款不存在卡中;C、电子现金制造成本高于借记卡)。
货币很大部分是以存款形式存在的;而存款由是以某种载体存在(以前是用钢笔写在纸上,现在是用硬盘存款),其运算方式发生了改变。
问题:电子货币作为一种形式,其分类和其他货币有何区别?电子货币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何影响?电子货币在我国广泛应用有何条件?
相对于金属货币,现代货币有价值储藏手段,是否具有蓄水池作用。
①现代货币是如何产生的
M1=C+Dd M=M1+DT+DS
(A)、C——〉人民银行造出来,但人行是如何将其投入流通的——〉兑换外汇、收购金银、贷款。
(B)、Dd商业银行创造存款,用存款交换现金。(商业银行创造存款的主要途径:贷款)
(C)、归还贷款的过程是贷款货币消减的过程,还贷是用存款归还贷款,两边负债消减。
(D)、经济扩张——信用扩张——〉货币扩张(银行也起到了矿山作用,信用货币是可以消减的,但国家纸币是不会消减的。)
(E)如果不能归还形成呆账,呆账越多,信用货币不稳定。呆账如何消化——〉进行核销——〉核销就是冲减银行利润(可以从会计做账来进行分析)。呆账消化是否由此会形成通货膨胀?
第四节 货币制度
一、为什么需要货币制度
- 货币制度的概念
- 为什么需要货币制度?①方便流通;②防伪。
- 货币制度的内容:是国家做出的关于货币本身及其流通性的法律规定、确定本位币及辅币的材料,货币名称和单位、铸造和发行程序,对支付能力的规定。
- 货币制度的核心是什么?货币本位的实质是货币标准。本位货币——〉标准货币
- 本位货币的特点:无限法偿。辅币:有限法偿
二、货币制度的演变
- 形式
- 劣币驱逐良币。①劣币不是指其本身成色等的不好,而是指两种金属的比价与政府的规定比价不吻合,发生价值高估;市场是通过不平衡来求得平衡,市场是事后反映,波动往往比较激烈。②平行本位不能波动,对流通不利。因此需要政府规定一个比价。
三、金本位制
1、金币本位制(自由铸造、自由兑换、自由输出入)
特点:优点—价值稳定;缺点—供应不足。
2、金块本位制(不能自由铸造、流通,以央行发行的货币代替,纸币发行以金块为准备,纸币只能达到一定数量,才能兑换黄金,但仍可以自由输出输入)
特点:节约黄金的使用,扩大货币发行;已经限制了黄金的货币职能。
3、金汇兑本位制(虚金本位制)
国家规定本国货币以另一个实行金本位制或金块本位制国家的货币保持固定汇率,并在该国存放黄金,居民可以将本币兑换成外汇,再在联系国兑换黄金。
特点:进一步节约黄金,进一步限制黄金职能。
4、金本位制崩溃的原因
(1)、黄金非常有限,永远无法满足商品经济的需要;(2)、黄金既是货币又是商品,两种价值难以协调;(3)黄金在国际之间自由流动,使货币供应量难以控制。
四、纸币本位制——本位货币是纸币且不与黄金发生关系。
- 观点:纸币不稳定,表明它不独立。
纸产生很早,为何纸币不用来作货币呢?①现代制度相对稳定,有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②央行是独立的,央行职责是保持货币稳定;③纸币要成为独立货币需要一定的政治、经济条件;④我国央行法规定财政不能向银行透支。
为什么纸币在古时候不能作为稳定的货币形式,而现在可以?
- 活期存款
在货币形式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你认为哪些是本质性的?有哪些因素在起作用?在电子货币与纸币是否存在本质区别?为什么?
卡发展的制约因素:①经济发展水平和收入水平对人民信用状况的影响。信用卡涉及信用,收入水平较低,总信用就较低,经济发展水平对个人收入发展的影响,对个人收入水平的影响,未来收入稳定,对未来预期的影响。②网络本身的发展状况和成本问题。(注:信用卡最初没有电子化,50年代借记卡,最初是70年代电子化)成本与协调问题。安全问题。③金融及消费观念(国外的消费观念很先进,但是消费时很节约):消费观念——中国人不愿意负债,量入为出。金融观念:金融服务观念不够,中国并非以服务观念至上,工作人员素质不高。
五、电子本位制
六、人民币制度
特征:1、间接的一般等价物;2、直接的商品价值代表;3、国家的负债(人民币是一种信用货币)。
第二章 信用
- 信用
- 信用的概念
①一般意义普通的含义
②经济上的概念:在经济学中,信用专指借贷关系是以偿还、付息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运动。
A、活贷款;B、指债权债务关系,即因贷款而产生的信用关系。
现代社会,任何货币的盈余或货币的赤字都同时意味着相同金额的债权债务关系的存在。如果你手头有了支出后节余下来的货币,比如钞票,就是你贷出,也仍然提供了信用——向发行银行券的国家银行提供了信用,如果用于银行存款,那只不过是掌握着那家银行的负债。
- 信用的基本特征:(1)、信用是有条件的借贷行为;(2)信用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无对等交换是单方面的转移;(3)信用终结时,价值发生增殖;(4)价值的所有权没有转移,转移的是使用权;(5)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
二、信用的产生
1、信用的起源:源于私有制。
2、实物信用。缺点:借物还物,借和归还都较困难。区别于商业信用。
3、高利贷信用
①前资本主义的信用关系——高利贷信用占统治地位。高利贷者和农民、小资产者、领主之间的信用关系。
高利贷者主要是商人,还包括寺院等(原因:因为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商人是商品经济的代表,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占有者。而奴隶主,封建主是为了消费)。
借贷者是奴隶主、封建主,主要是挥霍才借钱。
农民、小手工业者借钱是为了生活。
②利率为什么高?A、商业利润高;B、放贷风险大;C、货币资金供给极其有限,商人作为高利贷者,高利贷利润必须赶上商业的利润,而商业利润高(商品经济越不发达,商人利润越高,商人也兼为运输业者,经商也需要担风险。)贷款人本身要但很大风险(农民借贷为了消费,还贷能力有限,放贷风险很大);D高利贷需求无弹性。农民、小手工业者非借不可;E、利率高,保证资金使用效率。
问题:农村存在高利贷的原因是什么?怎样解决?农村信用社经营状况怎样?
三、信用的三要素
- 债权债务关系;2、时间的间隔;3、信用工具(融资工具)
保障要素是否可有可无?答案:不是。A、信用关系不是市场化,不需要保障,以人格担保;B、从法律上确立的信用关系是市场化。
三、经济功能:分配资源最基本。
西经:规模扩大、边际生产利率。货币的最大利用是最有效率的。
问题:四大经济功能之间的关系?信用作为资源分配的杠杆和其他功能的关系是怎样的?
第二节 信用形式
信用发放形式:商业信用、政府信用……、银行信用
一、商业信用
1、含义
商业信用与实物信用的区别?
实物信用是以使用价值形式提供的信用。实物是借物还物。
商业信用: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商业信用是将买卖关系与信用结合起来。
2、特点:(1)、生产流通中的信用(以商品资本的形式贷出。不以商品交易为对象的货币借贷不是信用);(2)双方都是工商企业
3、存在的原因
商业信用缺陷:①规模;②方向;③信用。
商业信用存在的原因:①生产中企业与企业的联系;②企业销售(卖方);③买方。
局限:①范围小,仅限于有直接关系的企业;②数额小;③方向性强,单向性,不可逆;④期限短,用于商业信用的资金限于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资金。
4、商业票据
①概念:在工商企业之间发生的,具有一定固定格式,载明日期、金额、到期由债务人按一定条件支付持票人一定款项的信用凭证。它是商业信用的工具,是接受或提供商业信用的凭证。
无因性:信用关系不受形成该债权债务关系的原因的影响。
要式性:票据格式有明确规定,只要票据是真实的,被接收者只能接受票据。
②种类
商业期票:由债务人向债权人发放的支付承诺书(商业本票)。
商业汇票:由债权人向债务人签发,命令债务人向指定收款人或持票人支付的票据。汇票开出后,必须经过承兑才有效(包括银行承兑和商业承兑)。
期票与汇票的区别:期票是债务人签发的(接受商业信用)。汇票是债权人开出(提供商业信用),汇票要生效,必须要债务人承兑。
融通票据:是不以真实交易为基础,投机者为向银行抵押借款而发出的——〉只为向银行套取资金(即两人联合起来欺骗银行)
商业银行:融通短期性商业性资金的银行,商业性就是短期性,即贷款不用于固定资产投资,而用于付工资、买原材料或押汇(即买商业票据进行贴现)。银行可以以商业票据为抵押贷款或贴现。以真实交易为基础,较为安全(银行以抵押或贴现贷款,而不愿信用贷款)
③票据行为
- 出票:签发票据,票据上的权利义务都因出票而产生。
- 承兑:票据的付款人在票据上签字并写上承兑,并承诺到期付款。
- 背书:票据的收款人在票据背面签名盖章,将未到期票据转让给第三人。
- 贴现:票据的持有人在到期前为取得资金,将期票据转让给银行。
- 付款:票据到期时,付款人或承兑人付款。
④商业票据能流通的原因
本身的原因:商业票据有合法条件,具备法律保障,是一笔未来的现金,具有可接受可能性;利用商业票据的不止一个企业。
⑤怎样流通?A、背书:签字、盖章、承担连带责任。
⑥商业票据的贴现
贴现公式。注意 讲到利率必须想到以多少时间为基础:A离开时间的利率毫无意义,年贴现率以必须考虑多少天为基础;B、利率必须为年利率才好比较。
⑦局限性:A、信用规模受企业资本量的限制;B、范围、期限有限;C、受企业信用能力有限性的限制;D、具有连锁性。
三、银行信用
1、银行信用的特点:(1)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信用量不受单一金融机构资本规模的限制,时间上不受单个产业循环、单个企业资金循环的影响;(2)具有广泛的接受性;(3)具有较强的可控性;(4)具有创造信用的功能。
2、投资银行:不属于存款式金融机构。英国商人银行类似于日本证券公司,美国的投资银行。
银行不包括投资银行。 存款式金融机构:A、特点:金融资产活动主要指贷款
3、银行信用存在的原因
①必要性:银行信用有存在的必然性,即商业信用的局限性需要银行信用来克服。
②可能性:社会再生产中总有一部份资金以货币形式闲置起来,说明银行作为金融机构总能筹集到资金。
③社会需要银行信用满足需要。社会经济发展中新增的货币是由银行创造出来的,随着商品流通规模的扩大,需要银行创造货币满足流通的需要。[信用创造信用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