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财经大学货币金融学(殷孟波版)习题(11)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9-03-27

2.生活费用指数与消费物价指数的区别是什么?

3.按照促退论的观点,适度的或低度的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刺激作用取决于什么条件?

4.为什么说,在通货膨胀的过程中,政府往往是最大的受益者?           

5.在治理通货紧缩的过程中,使用宽松的财政政策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六)论述题

1.为什么促进论者会认为:适度的通货膨胀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增长?而其效果在发展中国家表现得尤为明显?                                      

2.试分析通货紧缩的成因。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C       3.C       4.B       5.C        6.D       7.B

8.D      9.A       10.C      11.B       12.D

(二) 多项选择题

1.DE      2.ABC      3.BCDE      4.AE      5.ACD      6.BCE   

7.BCD      8.ABC      9.ABC    10.ABDE

(三)名词解释

1.通货膨胀是商品和劳务的货币价格总水平持续明显上涨的过程。

2.一要素论:国内外学者较普遍地把通货紧缩定义为价格水平普遍的、持续的下降。双要素论:认为通货紧缩包括价格水平的持续下降和货币供应量的持续下降。三要素论:认为通货紧缩是物价水平、货币供应量和经济增长率三者同时持续下降的经济现象。物价水平下降是通货紧缩最基本、最显著的特征。

3.隐蔽型通货膨胀是指在市场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的前提下,表面上货币工资没有下降,物价总水平也未提高,但是居民的实际消费水准却下降的现象。  

4.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是指由于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从而引起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  

5.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是指由于产品成本的提高而推动着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 

6.自然失业率是弗里德曼对菲利普斯曲线发展的一种观点。他将长期的均衡失业率称为“自然失业率”,它可以和任何通货膨胀率水平相对应,且不受其影响。

(四)是非判断题

1.错     2.错      3.错     4.错     5.错     6.对

7.错     8.对      9.错     10.对

(五)简答题

1.对于通货膨胀的经济现象,我国经济学界与西方经济学界存在的争论焦点具体表现:①通货膨胀是否一定表现为物价上涨?②是否凡是物价总水平上涨的经济现象都可称为通货膨胀?③通货膨胀是否一定是货币供求失衡的结果?   

2.生活费用指数与消费物价指数的主要区别是:①生活费用指数的统计对象不仅包括商品和服务,而且还包括所有的应纳税赋。②在对商品和服务进行选择时,生活费用指数只选择有代表性的生活必需品,而消费物价指数则尽可能地涵盖全部种类的消费品。                                                

3.按照促退论的观点,适度或低度的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刺激作用只能存在于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并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存在闲置的社会资源,呈现供大于求的状态;二是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小于实际通货膨胀,即使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刺激作用也是十分短暂的。

4.在通货膨胀中,政府往往是最大的受益者。这是因为政府可以通过“通货膨胀税”的方式来获取大量的资源。所谓“通货膨胀税” ,是指政府通过创造货币而增加的收入,这被视为一种隐性的税收。当政府通过增发货币来对赤字融资时,实际上就是凭空发行钞票来支付政府所购买的商品和服务。这将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并使公众原有的货币贬值,公众因此而损失的购买力即为政府的通货膨胀税收入。              

5.宽松的财政政策主要包括减税和增加财政支出两种方法。减税涉及到税法和税收制度的改变,不是一种经常性的调控手段。在采用减税手段时应注意:(1)税收杠杆在本国是否灵敏?(2)减税政策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没有必要一刀切。增加财政支出可以直接增加总需求,还可能通过投资的乘数效应带动私人投资的增加。运用财政支出手段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是资金来源问题。解决此问题的方法一是财政向中央银行借款或直接透支,二是发行国债。普遍采用的做法是发行国债。当然国债的发行也应有一定的限度。运用财政支出的手段还应警惕“挤出效应”。因此,在对付通货紧缩时,通常都会将财政政策工具和货币政策工具配合使用。

(六)论述题

1.答题要点:

促进论者会认为,适度的通货膨胀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增长,而其效果在发展中国家表现得尤为明显。原因是:(1)发展中国家政府税收不足,可以通过财政向中央银行借款的方式扩大财政投资,并采取措施保证私人部门的投资不会减少。此种措施可能导致通货膨胀,但同时也会因实际投资增加而促进经济增长。(2)通货膨胀是一种有利于富裕阶层的收入再分配,而富裕阶层的储蓄倾向较高,因此,通货膨胀会通过提高储蓄率而促进经济增长。(3)在通货膨胀初期,物价已经上涨,但名义工资尚未调整过来,这时企业利润会提高,从而刺激私人投资,促进经济增长。

2.答题要点:

通货紧缩,从根本上讲,是由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缺口造成的。通货紧缩的成因,从总体上可以分为两种:(1)总需求不足引发通货紧缩。总需求不足归根到底是由货币供给量减少或货币流通速度减慢引起的。(2)供给过剩引发通货紧缩。这里的供给过剩是指商品和服务供给的绝对过剩。供给的过剩会迫使价格下跌,引发通货紧缩。无论通货紧缩是由何种具体原因引起的,最终都要归结到总需求与总供给失衡上来

 

第十六章  金融创新

习题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在金融创新中,最突出、最直接的表现是(      )创新。

A.金融制度   B.金融观念   C.金融工具   D.金融机构

2.狭义的金融创新是指(        )的创新。

A.市场价格体系   B.银行体制  C.利率市场化  D.微观金融主体

3.交易双方同意在将来的某一特定日期,按事先规定的价格买入或售出既定数量的某种资产协议的金融工程工具,称之为(       )。

A.金融期权  B.金融期货  C.远期  D.互换

4.交易双方在未来特定日期或期限内,按事先协定的价格交割一定数量的金融商品的合约的金融工具,称之为(      )。

A.金融期权  B.金融期货  C.远期  D.互换

5.一种以提供选择权的交易合约,购买合约的人可以获得一种在指定时间内按协议价格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的证券的权力,这种金融工程工具称之为(       )。

A.金融期权   B.金融期货   C.远期外汇合约  D.远期利率协议

6.一种双方约定在未来的某日彼此交换所要支付的利息或本金的金融交易,称之为(   )。

A. 远期利率协议  B.远期外汇综合协议  C.外汇期货  D.互换业务

7.一个已存在风险暴露的经济主体,力图通过持有一种或多种与原有风险头寸相反的金融工具来消除该风险的金融技术,称之为(       )。

A .投机   B.互换   C. 套利   D.套期保值

8.一些人希望通过对市场某些特定走势的预测来对市场未来的变化进行赌博以获利的金融技术,称之为(      )。

A.互换   B.套利   C.投机   D.投资

9.利用市场不完全条件下有内在联系的金融工具之间的价格背离来获取利润的金融技术,称之为(      )。

A.套期   B.套利   C.投机   D.投资

10.对一项特定的交易或风险暴露的特征重新进行构造的金融技术,称之为(      )。

A.套利   B.投机  C.套期保值  D.构造组合

11.从发展的方向看,商业银行经营的(      )已经成为一种必然。

A.资产证券化     B.混业一体化    C.全能综合化   D.贷款投资化

12.商业银行的新型存款帐户突出了(       )。

A.流动性和低风险     B.高收益和高回报   C.个性化与人性化

D.高收益和高风险

13.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创新,彻底改变了商业银行传统的(       )。

A.资产结构    B.业务结构    C.负债结构     D.资本结构

14.凯恩的“自由——管制”的博弈是以(      )方式,不断交替、循环往复的出现、上升、发展的。

A.管制—创新—再管制—再创新     B.创新—管制—再创新—再管制

C.自由—管制—创造—更自由       D.自由—管制—创新—再管制

15.制度学派认为,金融创新是一种与(     )相互影响、相互因果的制度变革。

A.社会制度    B.经济制度、  C.金融制度    D.产业制度

(二)多项选择题

1.你能指出下列哪些学说是西方经济学家的金融创新学说吗?(           )。

A.西尔伯的约束诱致假说           B.凯恩的“自由—管制的博弈” 

C.希克斯、尼汉斯的交易成本理论   D.费雪的交易方程式 

E.制度学派的创新理论

2.世界金融创新的经济背景是(          )。

A.世界性经济大危机的爆发          B.欧洲货币市场的兴起 

C.国际货币体系的转变              D.石油危机与石油美元的回流 

E.国际债务危机

3.按创新的动因来划分,金融创新可以分为(          )等类型。

A.逃避管制的金融创新    B.规避风险的金融创新 

C.追逐规模的金融创新    D.技术推动的金融创新

E.迎合理财需求的金融创新

4.按创新的内容来划分,金融创新可以分为(          )等类型。

A.金融工具创新    B.金融观念创新    C.金融业务创新

D.金融制度创新    E.金融管制创新

5.金融创新的宏观效应主要有(          )。

A.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B.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C.对财政政策的影响

D.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E.对产业政策的影响

6.金融创新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在于(           )。

A.降低货币供给总量、改变广义货币结构    B.降低货币供给稳定性

C.扩大货币供给总体      D.增强金融机构货币创造能力

E.使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增加

7.金融创新对微观金融主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A.为金融机构拓展生存空间      B.扩大货币供应量  

C.使投资者增强抗风险的能力    D.降低货币需求的稳定性  

E.使金融机构经营风险加大

8.金融工程学研究的范围应该包括(          )。

A.数量分析与组合设计          B.新型金融工具的研究与开发 

C.设计新的风险管理技术与策略  D.构筑更完善的金融体系 

E.实现金融业的混业经营  

9.金融工程学的特点是(          )。

A.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        B.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 

C.是金融的数量化与组合化      D.是金融的产品化与工程化 

E.是金融创新的规范化与系统化

10.金融工程技术的应用,可以概括为以下(          )几方面。

A.期权     B.投机    C.套利    D.套期保值    E.构造组合

(三)名词解释

1.金融创新

2.约束诱致假说

3.交易成本理论

4.金融工程

5.远期

6.期货

7.套利

8.期权

9.互换

10、套期保值

(四)判断分析题

1.金融创新的出现,致使微观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大大降低,从而极大拓展了其生存与发展的空间。但对投资者来说,市场的变数增大。

2.金融创新使货币供给的外生性增加。

3.金融创新增强了货币需求的稳定性。

4.金融创新的出现,使得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更加明晰,大大提高了货币政策工具的效力。不足的是,使货币政策的时滞效应延长。

5.金融工程技术就是运用金融工程工具解决某种金融问题,特别是对金融创新的管理。

(五)简答题

1.为什么说,金融创新是一个历史范畴?

2.如何理解金融创新的广义概念与狭义概念?  

3.国际债务危机与金融创新之间的关系?

4.为什么说金融创新使投资者增强了抗风险的能力?

5.金融创新为什么能拓展金融机构的生存空间?

(六)论述题

1.试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金融创新的主要内容与特点。

2.为什么说金融创新降低了货币政策工具的效应?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D  3.C  4.B  5.A  6.D  7.D  8.C  9.B  10.D

11.C   12.C    13.B     14.B     15.B  

(二)多项选择题

1.ABCE    2.BCDE    3.ABDE    4.ACD     5.ABD

6.CDE     7.ACE      8.BCD     9.ADE    10.BCDE

(三)名词解释

1.金融创新:金融创新就是在金融领域内各种要素实行新的组合。具体来讲,就是指金融机构和金融管理当局出于对微观和宏观利益的考虑而在金融机构、金融制度、金融业务、金融工具以及金融市场等方面所进行的创新性变革和开发性活动。

2.约束诱致假说:美国经济学家W • 西尔伯于1983年提出,该假说认为:金融创新是微观金融组织为了寻求利润的最大化,减轻外部对其造成的金融压制而采取的自卫行为,是在努力消除和减轻施加给微观金融企业的经营约束中,来实现金融工具和金融交易的创新。

3.交易成本理论:J•R•希克斯和J•尼汉斯于1976年提出,该理论认为:金融创新的支配因素是降低交易成本。该命题包含两层含义:一个方面是降低交易成本是金融创新的首要动机,交易成本的大小决定了金融业务和金融工具是否具有存在的实际价值;二个方面是金融创新实际上是对科技进步导致交易成本改变的直接反应。

4.金融工程:金融工程是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的一门工程型新学科。它将工程思维引入金融领域,综合地采用各种工程技术方法(主要有数学建模、数值计算、网络图解、仿真模拟等),来设计、开发和实施新型的金融。

5.远期:远期金融工具是一种远期合约,是指交易双方同意在将来的某一确定的日期,按事先规定的价格买入或出售既定数量的某种资产的一种协议。常用的两类远期金融工具是:远期利率协议和远期外汇综合协议。

6.期货:金融期货是一种交易双方在未来特定日期或期限内按事先协定的价格交割一定数量的金融商品的合约。金融期货是一种标准化的、可转让的、具有杠杆性的延期交割合约。

7.套利:套利是指利用市场不完全条件下有内在联系的金融工具之间的价格背离来获取利润的金融技术。

8.期权:期权是指一种提供选择权的交易合约,购买期权合约的人可以获得一种在指定时间内按协定价格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的证券的权力。期权合约可以分为三类:看涨期权、看跌期权和组合期权。

9.互换:互换是一种双方约定在未来的某日彼此交换所要支付的利息或本金的金融交易,互换业务主要包括利率互换和货币互换。

10.套期保值:套期保值是指一个已存在风险暴露的经济主体,力图通过持有一种或多种与原有风险头寸相反的套期保值工具来消除该风险的金融技术。

(四)判断分析题

1.错误。当然,首先应该肯定,金融创新的确拓展了金融机构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对投资者的市场变数增大。

但是,应该说金融创新使经营风险增大了。因为金融创新和放松管制,银行为了获取高额利润而必将会冒更大的风险;而且,金融创新将使银行的表外业务量增加,而表外业务又可以逃避监管部门的监管视线,从而使风险加大;金融创新会使金融机构间的竞争加剧、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下降,银行经营的风险加大;金融创新使各种金融衍生工具出现,而金融衍生工具最大的特点就是可能获利丰厚,而风险也可能非常巨大,甚至可能带来灭顶之灾。

2.错误。应该是金融创新使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增加。因为金融创新一方面通过减少货币需求,充分利用闲置资金、加快货币流通速度,来改变货币供给的相对量;另一方面,通过扩大货币供给的主体、加大货币乘数,创造新型存款货币,使货币供给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中央银行的控制,而越来越多地受制于经济体系内在因素的支配。

3.错误。应该说是降低了货币需求的稳定性。金融创新对货币需求稳定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金融创新改变了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引起货币需求结构的改变;二是金融创新使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变得复杂和不稳定,各种因素的影响力及其与货币需求的关系的不确定性更为明显;三是金融创新使货币与其他金融工具之间的替代性增强,易引起资金在各类金融资产之间的大规模转移。

4.错误。应该是由于金融创新的出现,使中央银行货币控制的中间目标复杂化,货币外延的明显界限变得模糊,使得定义货币和计量货币变得日益困难;同时,金融创新降低了货币政策工具的效力;当然,货币政策的时滞效应的确是加大延长了。

5.错误。前半句话是对的,但不是对金融创新的管理,而是对金融风险的管理。所以金融工程技术也可以说是金融风险管理技术。

(五)简答题

1.因为自从现代银行业诞生那天起,无论是各种金融业务,还是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体系、国际货币制度,都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金融创新,整个金融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这种金融创新是生产力发展后,反过来对生产关系组成部分的金融结构进行调整而产生的。所以说,金融创新也是对金融体系基本功能的建设,是一个不断创新的金融体系的成长过程。

2.狭义的金融创新是指微观金融主体的金融创新,主要是指由于金融管制的放松而引发的一系列金融业务和金融工具的创新。广义的金融创新则不仅包括微观意义上的金融创新,还包括更为广泛的金融创新,包括金融发展史上曾经发生的所有的金融创新,如:金融业务、金融工具、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观念、金融体系等的金融创新。

3.20世纪70年代发生在拉美国家的巨大的债务危机,使作为债权人的西方国际商业银行陷入困境。这些银行为了摆脱危机,纷纷缩小融资规模,改革融资方式,从而导致了一大批新的融资工具和融资方式的诞生,同时,还想出了许多新的解决债务问题的好办法。

4.首先,由于金融创新创造了许多新型的金融工具,提供了多功能、多样化和高效率的金融工具和金融服务,扩大了投资者的选择空间;其次,金融创新降低了持有和保管金融工具的成本,同样也降低了发行的成本;第三,金融创新便利了金融工具的交易,使各种金融资产之间的转换更加方便,大大降低了金融工具交易的成本。

5.首先,金融创新创造了一些新型的金融机构,促进了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快速发展;其次,金融创新改变了金融中介机构的分割局面,使得金融机构日趋同质化;第三,金融创新促进了金融机构业务的创新和多元化,使金融机构摆脱困境,拓展了新的盈利空间。

(六)论述题

1.(答案要点)

我国的金融创新是一种有目的的创新行为,主要内容有:金融体制的创新、金融管理制度的创新、金融市场的创新、金融交易技术的创新、金融业务与金融工具的创新等。主要特点是: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吸纳性创新多、原创性创新少;手段单一,重数量、轻质量;负债类业务创新多、资产类业务创新少;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主要是靠外部力量推动的被动创新。(略)

2.(答案要点)

首先是导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的效率弱化;其次是使银行融资渠道多元化,存款机构非不得已不会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或再贷款;第三是推动了金融市场的发展,为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提供多样化的交易手段和场所,强化了公开市场的作用,但同时也增加了有效运用公开市场手段的难度,使货币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公开市场业务的有效性。(略)

 

第十七章  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

习题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20世纪70年代初期,由美国经济学家(      )提出了关于“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的理论。

A.马歇尔与费雪   B.麦金农—肖   C.弗里德曼   D.凯恩斯


相关话题/货币金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