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笔记 黄淑娉 龚佩华著,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5)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9-03-27
哈里斯特别批评博厄斯的追随者罗伯特•罗维,认为他是最猛烈抨击从基础结构上解释历史的折衷主义者。
4)F.伊根总结人类学百年史时指出:“人类学百年史的主要变化是资料与理论的关系。社会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依然既是概括性的学科又是历史性的学科。”
(6)博厄斯有忽视理论概括的倾向,但决不能说博厄斯完全没有理论概括。
他始终强调整体重于局部。
二、历史特殊论 P164
1、历史特殊论是博厄斯学派的重要理论观点之一,博厄斯也自认为是历史特殊论者。
(1)他认为构拟人类历史是关于人的科学的最终目的,因此,必须从研究每个族的历史开始。
(2)实际上博厄斯是反进化论、反历史主义的,他的所谓历史是文化的传播。他对文化现象作纯粹客观的描述,而并不追溯历史。
2、博厄斯的动态变化观的优点是着重横向联系,但完全排斥和否定历史的一般纵向性进化,从而得出的历史特殊论,则只能是反历史主义的。
三、反种族主义的社会政治观
1、博厄斯始终不渝地站在争取正义、争取各族人民平等,反对种族主义、沙文主义和殖民主义的一边。
关于反种族主义,他写了两本著作《原始人的心智》及《人类学和现代生活》,从理论上系统地对种族主义加以驳斥。
2、在《原始人的心智》一书中
(1)博厄斯运用实证材料,严密而科学的逻辑论证,有力地逐一驳斥了白种人生来在智力上比其他人种优越的谬论。
(2)关于种族的体质特征能随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变异,博厄斯对此作了科学的调查和测定。
(3)博厄斯还膊斥了认为落后各族智力不完整、心理素质原始的观点,比如:
1)人们认为“原始人”不能抑制或控制自己的冲动。博厄斯指出落后各族的习惯所规定的极端沉着、忍耐和镇静,说明其有坚强的控制力。
2)人们认为“原始人”没有聚精会神的注意能力。博厄斯指出,当印第安人认为这个对象重要,那他就能把自己的注意力长久地集中在它的身上,如耐心地等待猎物的出现。
3)人们认为“原始人”有某种特殊的因循心理和保守思想,没有创新的能力。博厄斯指出,新的宗教运动在落后的各族中的出现,使一部族的信仰得以形成的这些个人的心智状态与文明社会的哲学家们一模一样。他们与文明人的基本智力特征是相同的。
(4)博厄斯强调,无论种族间的差异多大,一定要认清我们的行为的特殊形式是由文化决定的。
(5)博厄斯在《原始人的心智》一书的最后一页、最后一段意味深长的、人道的、科学的结论是这样写的:人类学的研究应该使我们更能容忍与我们自己的文明不同的文明形式,异族人种以各种方式对文化进程做出贡献。
(6)博厄斯身体力行于反对种族主义。
对于美国黑人问题,他或许是第一位公开宣称黑人和白人根本上是平等的科学家。
3、与种族平等相关的文化相对主义思想则在博厄斯的《人类学和现代生活》(1928)一书中有较充分的阐说。
(1)从离现代文明之外的文化去加以考察,如中央非洲的黑人、中国人的社会理想,同我们的社会理想是如此不同,以致他们对人的行为的评价是无法比较的。
文化价值是不能以自己的文化为标准去衡量他族文化中的同样事物和活动的,即不同的文化背景,其价值和功能是不相同的。
(2)博厄斯还认为每一种文化及其组成部分能够保留下来,都有其价值或有用性。但是价值观是相对的。博厄斯认为一条极其重要的方法论规则:对社会文化的科学研究,要求研究者不受以我们的文化为基础的任何评价的束缚。
(3)这就是博厄斯的种族平等和文化相对主义思想,也即一切道德标准都是相对的,各族文化珍品都是不能比较的观点。“文化相对主义”也是反种族主义的理论。
1)文化相对主义思想先进的一面是放弃了传统的欧洲中心主义观点,能平等地看待各族的文化,缺点是否认历史进步的客观标准。
(4)在《人类学和现代生活》一书中,博厄斯还应用人类学知识对于种族主义、民族主义、人种改良、犯罪和教育等问题作了精辟的阐述。
4、博厄斯反种族主义的社会政治观还表现在他对自己的祖国德国被希特勒统治后的一些思想和活动中
博厄斯反种族主义的战斗精神,表现了一个科学家的科学态度和勇敢精神。
5、博厄斯也反对地理条件决定论和经济条件决定论。
四、在体质人类学、考古学、语言学上的贡献 P171
1、博厄斯的研究工作也扩展到了民族学、体质人类学、语言学及考古学诸方面,且在他的影响下,在美国建立起与民族学、体质人类学、语言学、考古学四个分支学科密切联系的系科机构和相关的训练。博厄斯阐说的种族、语言和文化,三者各有独立的历史。因此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2、博厄斯在体质人类学方面的贡献,还在于与他的一般科学观点的紧密联系。
3、在考古学方面,博厄斯具有丰富的考古学知识,曾亲自进行过发掘工作。
4、在语言方面,博厄斯不仅是人类学家,也是位语言学家,他的民族学观点和著作,是和他的语言学研究分不开的。博厄斯在这个领域的贡献极其巨大,他是首批认真而系统地研究美洲印第安人语言的学者之一。他特别重视通过语言研究人类文化。
五、方法论上的贡献
(一)反对演绎法、重视归纳法
博厄斯的治学方法主要是归纳法,即重视实验、实证,强调个性和相对性,注重实地调查。
与一般理论家、哲学家的演绎法相对立。由于忽视理论概括,而陷入“不可知论”境地。
(二)重视田野调查及其科学性
博厄斯像一位自然科学家那样开始研究人类学,他是把人类和民族作为世界自然现象的一部分来进行研究的。
1、参与观察法。
博厄斯认为民族学既要分析研究社会文化的最小单位,又要将一种民族文化作整体研究。为此,必须重视具体的实地田野调查。且调查者一定要参加到被调查对象的生活中去,这就是人类学和民族学的重要方法论——参与观察法。
2、多学科结合法。
3、民族学方法。
博厄斯在他的《民族学方法》(1920)、《进化还是传播》(1924)等论著中,对进化主义方法和传播主义方法进行比较并加以批评。
(1)他认为在不同国家的各族中发现了相同点和平行形式的时候,或者对比各种形式确定哪种形式产生较早等问题时都要慎重。
(2)新方法的知识认为对文化变迁的影响,行为和思想是重要的因素,而空间关系只给了接触的机会,这个进程是文化的而不应是地理的。
(3)博厄斯认为,经济条件是文化生活的部分形式,但它不仅是有决定力的而且是决定的因素。不同层次的心理态度也是有决定力的。
(4)早期人类学的谬误在于过分强调历史的重建,而反对一种有见识的研究,即为了透彻地研究个人就必须着重研究人们生活于其中的文化。
(5)博厄斯认为有一种方法比起一般的比较法更有把握,即在某部落全部文化关系的实际中,详细研究风俗习惯,及调查研究某部落与邻居部落间的地理分布。
这种方法能提供一种正确的历史原因,它导致风俗习惯的形式和心理学上的进程,它至少可以做到:1)揭示环境条件;2)可能理清心理学上的因素;3)可能实现历史的连接。
(6)在《民族学的方法》一文中,博厄斯赞同不同地区文化平行发展的重要性。
(7)博厄斯的民族学方法强调了各民族历史的独特进程,反对人类历史的一般进程,也就是反对进化论,但这种抑扬的结果,显然有偏颇。
(8)博厄斯对人类学理论方法的贡献是巨大的。
(9)博厄斯还是个杰出的教育家,特别在培养女民族学家方面,他的卓越贡献更为人称道。他认为,纯由男性从事民族学的调查,会造成一些领域的空白,为了对整体文化的了解,必须培养女民族学家。
博厄斯本人被尊为美国人类学之父。
六、博厄斯的学生们 P178
1、20世纪20年代,博厄斯学派处于鼎盛时期,博厄斯及其学生们控制了美国大部分的人类学中心。
理论不但对于解释资料而且对于搜集资料都是必要的。从而扭转了长期以来认为民族志资料的搜集可以脱离理论指导的看法。
从20世纪20年代,博厄斯的学生们开始探求新的领域,各自发展了博厄斯观点的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
2、博厄斯在《社会科学方法论的一些问题》一文中已预见上述情况。
他说,为了透彻地研究个人就必须着重研究人们生活于其中的文化。正是博厄斯及其学生们使“文化人类学”成为有影响的学科。
(一)克罗伯(Alfred L.Kroeber)
1、克罗伯对自然历史的痴迷,使他很快领悟到博厄斯的人类学分类法。
2、1901年后,他的博士论文是关于阿拉帕霍人的装饰象征的。
他的声誉仅次于博厄斯,在美国人类学界中有显要地位。
3、克罗伯可能是博厄斯学生中年纪最大、寿命最长、著作最多的一个。
主要著作有:《祖尼氏族与部落》(1917);《加里福尼亚印第安人手册》(1925)等。
4、克罗伯视野宽广,他是用比较研究民族志的办法分析复杂的现代文明社会的高级文化的首批人类学家之一。
5、克罗伯是从语言研究进入人类学的
(1)他想通过对语言的研究更好地研究文化的其他方面
1)他为人语言的第一个特征是“非个人的”,因此,他着重在语言的结构而非人们怎样讲;
2)语言是“历史上自然发生的”。因此,他把语言当作一种历史现象来研究,先找特征,再分类。
(2)克罗伯对语言的五个评判标准是:
1)语言——非个人的;2)历史的;3)着重模式、结构的相互关系,与所谓“功能”的解释不同;4)指责认为语言有心理学和生物学的特性的看法;5)“价值意义”。
克罗伯移上述语言的评判标准于文化,他考虑文化有两种混合成分,其一叫作真正的文化;另一种叫作价值文化。
克罗伯死后出版的《文明与文化的登记簿》(1962)中,正式提出了“价值文化”,他说,价值是文化自己产生的结果。他在《文化科学的概念》一文中指出:文化是非人格性的。
6、克罗伯从博厄斯那里继承文化概念并将之作为一个独立的领域,但不用种族、地理学或心理学去做解释,而发展成文化决定论。他否定环境对文化的影响。他的历史观点也与博厄斯有所不同,他比博厄斯更具史实和典据。
7、克罗博认为民族学(人类学)的主要对象是人类文化,是人类各集团的文化。
他常把人类文化的整个领域分为两个范畴:无文字的各族文化和有文字的各族文化。认为民族学研究前一种文化,而历史科学则研究后一种文化。
8、克罗伯关于文化的特点还有如下阐说:
(1)文化是敞开的,是承上启下的。文化是保守的,通常在比较安定的社会里,会一代一代传下去,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会有急剧的变革。
(2)对外来文化,只要效用大且有可接受的条件,就会很快传播。
(3)文化是一个整体,但也可划分层次。
(4)克罗伯在《北美土著民的文化区域和自然区域》(1939)一书中,非常重视与自然环境差异相对而表现出的文化特征差异。
欲从植被变迁的类比中去理解文化变迁的过程。
是否后来斯图尔德的文化生态学理论方法的形成,与之有一定关系。
克罗伯的文化区域以某地域的文化起源、发展、稳定、衰落为研究对象。由威斯勒和克罗伯等创立的文化区域研究,是美国人类学派所获得的最有效的文化地域研究方法之一。
(5)克罗伯在《文化成长的形貌》一书中阐述了文化的“超生物性”或“超有机体性”概念。他把此书看作自己的最好和最根本的贡献,特别把语言学的非个人标准引入人类学的超有机体概念中。
克罗伯认为,文化是人类所独有的。
认为只有文化才能决定一切,这就是“文化决定论”。
(6)克罗伯还将文化分成各种类型,如独立型与依附型。
但他的分类标准不够科学,有些混乱,主观性较强。
9、我们认为克罗伯自始至终应用自然科学的实证主义人类学的研究,成果是显然的,但缺乏人文科学对人的主观能动性,诸如创造力和生存竞争能力等的应有的重视。
(二)罗维(R.H.Lowio)
罗维原先学古文字和自然科学。
1、罗维的特点是,对各种广泛的历史民族学理论(尤其是进化主义理论)抱有极端的怀疑主义态度。反进化主义是他学术观点的根本特征。他的主要观点是文化发展非规律论。
2、罗维反进化主义,特别是反摩尔根倾向很突出。
在《初民社会》一书中,他处处驳斥进化论。
他认为,传播作用是丝毫无所创造的,然而一切其他动力见了它就像小巫见大巫。
3、罗维认为物质文化可以有高下的区分,但社会学上的或者说精神方面的只能是主观的,是不能作科学的比较的。
4、罗维认为一般历史规律的存在根本没有得到证明,原始社会史学家不应当预先做出他们的假设。
罗维力图证明:第一,摩尔根的解释是不正确的;第二,各族类似现象的相同点,丝毫不说明存在什么规律。
5、罗维在《文明和野蛮》一书中再三强调传播的作用。
6、罗维不承认进化。
他除了对早期的进化主义公式提出严厉的批判性意见外,他自己也作了一些没有根据的、轻率的结论,这里主要是为了驳倒摩尔根。
(三)威斯勒(C.Wissler) P188
威斯勒是学心理学的。
1、威斯勒在大家的研究基础上进行归纳,并将文化区域和与之相关的年代区域上升为一种研究方法。
2、威斯勒认为,文化是社会集团或部落所表现的特质复合的总体。他提倡研究这种文化特质复合的分布,并把部落文化作为很多复合体的组合来理解。
3、威斯勒在设定文化区域时,把部落作为构成文化区域的基本单位。
而共有较多重要文化特质的几个部落文化则可以看作一个集团或文化类型。
威斯勒认为,是由于迁移和传播带来的文化影响的结果;自然环境并不产生文化,而是稳定文化的因素;赋予文化地域特性的因素是经济形态尤其是食物的获取手段。
4、威斯勒认为文化是由各个层次的单元所组成的一种完整的结构。这种文化结构包括多种层次。
(1)威斯勒把文化的最小单元叫作“文化特质”,比“文化特质”高一层的单元,叫作“文化丛”。
(2)调查一个文化,是要调查高一层的“文化丛”。
(3)比“文化丛”更高一层的单元,威斯勒称之为“文化型”。
(4)同丛、同型的文化特质占着一定的空间,这个空间地域称作“文化带”。
(5)在同一“文化区”内存在着一系列基本相同的、在生产和生活上最关重要的“文化丛”。“文化区”有一个中心,那里特点最典型,特点数也最多,向外扩展时典型性和数量会逐渐递减。
(6)威斯勒对这些层次分析得很清楚。他还注意到一个“文化区”内的上层建筑,是与该区的物质文化联系在一起,结合成一个从体存在的。
(7)其实文化区的划分,最初是以物质文化为根据的,与语言及其他上层建筑并不一致,威斯勒将之扩大,是否符合实际,还要具体分析。
5、关于威斯勒的年代—区域关系(Age and Area)概念。威斯勒将文化类似性看作文化相互影响的结果,由此产生了从文化区域概念向年代区域概念的转变。
(1)研究文化既要考虑到时间因素,又要考虑到空间因素,文化是时与空的交叉。威斯勒得出一个规律:时代越古,散播的距离越远。
(2)这种文化上的时、距关系的现象在生物学、语言学界、习俗的散播等也存在同样规律。
威斯勒的上述原则有可取之处,但文化现象是极复杂的,难于概括。具体情况得具体分析。
(3)在形成时代区域概念的基础研究中,包含着以萨皮尔(E.Sapir)为首所进行的对平原印第安人的太阳舞研究成果。
认为含有多数最重要文化特质的部落就是礼仪的起源中心,文化从这一中心以同心圆的形式传播开去。
然而,关于太阳舞蹈,其后又经罗维、克罗伯、狄克逊等学者的研究,结论认为:萨皮尔、威斯勒等人最初假定的文化圈结构(文化中心)并不存在,而且,即使有传播,每个部落接受外来文化的态度也是不同的。
6、由威斯勒提倡的文化—年代区域概念,作为民族文化地域研究的方法曾得到很高的评价。后来由于大量的实证研究,以及因其公式化的缺陷而使其价值降低。直至20世纪30年代后半期,由克罗伯引入了新的生态概念,才又使文化区域得到发展。
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从博厄斯学派派生出的流派还有新心理学派,以博厄斯的学生本尼迪克特和米德为代表。她们继承博厄斯的多学科的调查研究,概括出各种文化形态,并受弗洛伊德心理分析学的影响,以个性、人格与文化变迁为研究主题,因此,又被称为“文化与人格学派”。
新心理学派首先假定各个人的人格大部分是由他们所处的社会文化的熏陶而形成的。
(四)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
1、文学学士,后获哲学博士。是美国第一位驰名国内外的女人类学家。
2、20世纪30年代,她与心理分析学家合作,首次把通常用于个人的心理分析概念和心理学概念应用于集体,并于1934年发表了她的代表作《文化模式》;《菊与刀》一书于1940年出版,《种族:科学与政治》(1945)一书,提倡诸文化间的交流、交融和互相理解。
3、影响最大、争论最多的著作要数《文化模式》(Patterns of Culture)一书。
(1)本尼迪克特的文化模式是相对于个体行为来说的。她认为,人类的行为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一种人群只能选择其中的一部分,而这一系列的选择,便结合成这一族群的文化模式。
(2)提出过反对种族主义的见解,在《文化模式》中说人性是由文化塑造的,而不是生物学的遗传。有人评论她只是口头上反对,实质并不反对种族主义。
(3)本尼迪克特以四种不同的文化为例,证明每种文化有其基本结构模式。
1)夸库特尔(Kwakiutl)印第安人,她称之为“夸大狂型”;
2)祖尼印第安人,本尼迪克特誉之为“阿波罗型”;
3)平原印第安人,她称之为“狄俄尼索斯型”;
4)多布人,她喻之为“妄想狂型”。
(4)本尼迪克特列举了上述四个族群为例,说明每一种文化有其基本结构,人们可以用文化的整体原则去描述各种文化。本尼迪克特以细致丰富的资料为依据,结合人类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知识,概括出一种文化的形态。这也是博厄斯所一贯提倡的。博厄斯认为这种对社会—心理问题的兴趣与历史方法并行不悖。
(5)本尼迪克特的“文化模式”理论是从微观考察的基础上概括出一些纲领性的概念。对文化与个性领域的研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表露出文化决定思维方式。她对不同的文化模式是有优劣之分的思想的。
4、本尼迪克特还非常强调比较文化研究,如她的《菊与刀》。
(1)洞见了日美两种文化的本质,并对大量个体和群体行为作了清晰的解剖。
(2)看到了不同文化造就不同人格、不同的国民性。《菊与刀》也是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理论中的一个成功的例子。
5、本尼迪克特对民族性的看法还认为,一个部族可以和邻居各族有很多共同,但总有一点根本不同。这一点使这一族成为它本身。这就是各族文化整合时的不同选择。
6、本尼迪克特在《文化模式》一书中,用许多篇幅阐述文化的整合。
(1)整体文化为了自己整合的目的,人们从周围地区的特性中选择其可用者,舍弃无用者。它把其他的特性改造成它需要的样子。这一发展在整个进程中从来无需有意识地进行。
(2)“文化模式”理论,强调把文化研究的突破口放在把握各种行动和思考方法的特殊性联系中所形成的整体结构上。
7、另一些学者有不同看法,如前苏联学者A.C.彼得罗娃认为
(1)把不同民族的文化看成是所谓每个民族共同体固有的特殊的精神病理学的表现,是轻率的见解。
(2)本尼迪克特的分类标准欠严谨的科学性。
8、我们认为从微观考察的基础上概括出一些纲领性的概念,这种方法有其积极的方面。
(五)米德(M. Mead)
1、博厄斯的第二位女弟子米德,
(1)也是一位蜚声美国国内外的女人类学家
(2)师承博厄斯的基本观点外,对文化心理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米德把文化因素和心理因素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作比较。
(3)民族调查中发现,男女角色的特点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由文化决定的。
2、米德的《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一书中
(1)描写了三个群体
1)阿拉佩什人(Arapesh)2)蒙杜古马人(Mungdugumar)3)查姆布利人(Thamburi)
(2)通过对上述新几内亚和伊里安岛人的调查,米德认为性格不是天生的,而是从小养成的。男女们的性格可以随着不同的文化影响而有所改变。
(3)不同文化成员间的差异,可以完全归于作用不同的社会条件。而该作用又是文化机制所决定的。
3、她在《萨摩亚人的成年》(1928)一书中,申述她的论点,她的结论是青春期的情绪是文化造成的,认为青春发动期与心理变化有不可避免的关系,但仍受文化所制约。
4、米德调查、对比了原始社会和文明社会青少年成长过程的不同
(1)认为社会集体文化的制约是决定性的。
米德认为凡具有自我保护能力的物种中的每个成员,每一种差异都值得珍视和应该受到保护。
(2)我们认为米德的因材施教和人性解放是精辟之论,但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因为米德既然认为人格是后天塑造的,该作用又是文化机制所决定的,因此任何天赋都不会逃脱他他所在的文化机制的模塑。但米德为人类学研究开拓了新的领域。
5、20世纪30年代美国兴起的接近心理学、精神分析学的各种倾向和方法中,博厄斯的两位女弟子在文化与人格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就。
她们得出的结论:
(1)婴儿幼儿时期各种各样的养育方式对形成不同的人格和国民性有重要的作用;
(2)人的可塑性和社会文化模式的力量;
(3)不同文化塑造的性别气质差异可能是截然相反的。
性别、气质、人格、国民性等的文化制约性是她们的精辟之论。
6、各派学者受到批评是正常现象。
(1)米德的《萨摩亚人的青春期》一书,出版半个多世纪后受到德里克•弗里曼的《米德与萨摩亚人的青春期》一书的强烈指责,弗里曼说米德年轻,米德调查的资料是不真实的,米德是抱着“文化决定论”的框框对待萨摩亚人提供的资料,受到萨摩亚人“戏弄”而不自知。
(2)对此提出几点疑惑:
1)米德是否早有框框,或过分自信而丧失对伪资料的警惕性和被“戏弄的”辨别能力。
2)米德1925年对东萨摩亚的调查,与弗里曼1940年、1967年对西萨摩亚的调查,直至1981年完稿成书,时间上相隔半个世纪左右。萨摩亚人的思想观念可能有变化。
3)格伯说“20世纪70年代初”,考克斯说的“数年前”估计也是70年代,它们都离米德调查的1925年相隔近半个世纪。
4)特罗布里恩德群岛、萨摩亚群岛两者的纬度也相接近,所以,马林诺夫斯基对特罗布里恩德的调查材料可与米德的萨摩亚调查材料相比较和印证。
对米德与弗里曼的是非,是一大悬案。
(六)P208
1、默多克(G. P. Murdock)在《民族志图册》(1967)以及《世界文化图册》(1981)两本书中,收集了563个社会的人类学材料,并将之分析和分类,制作检索目录,并写出了《社会结构》(1949)一书,论述了家庭和社会内部的亲戚关系。
2、雷德菲尔德(Robert Redfield),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研究农民或民俗社会,并发展了一种进化的次序——乡村都市连续。雷德菲尔德的发展图式主要是在观念上,作为一种观点的连续的变化,而不是作为阶段的或同高水平的变迁。
1956年提出了文化的大传统和小传统概念。
(七)赫斯科维茨(Melville J. Herskovits) P209
1、赫斯科维茨是主张文化相对论的主要和最著名的代表。
2、博厄斯从早期起就强调的历史特殊论的观点,成为后来的文化相对论的理论依据。
既然各个民族和文化都有独特的历史,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特色,就不应该用某一种道德标准去衡量另一种文化类型的民族。一切道德标准都是相对的,没有普遍的、绝对的标准。
克罗伯也认为每个文化都有独特的历史过程,把各个文化比较,得不到任何结果。
相关话题/文化
中国文化要略复习纲要
中国文化要略复习提纲 目录 第一章简论 .................................................................1 第二章地理概况 .............................................................1 第三章历史发展 .............................................................2 第四章姓氏和名、字、号 .......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6中国文化要略复习笔记(修改错误+新内容+标注+标点调整)
第一章 简论1. 泰勒的文化定义: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2. 文化结构的四个层次: (1)物态文化层:指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实在的事物,如人们的衣、食、住、行等。 (2)制度文化层:指人们在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4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9年考研接受高质量生源调剂生通知
为深入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提高生源质量,改善生源结构,我校拟接收少量高质量生源调剂生。高质量生源计划单列,用于接收第一志愿未报考我校的高质量生源调剂生。一、申请调剂的基本条件1.高质量生源调剂生指本科以普通全日制的学习形式毕业于高水平大学且报考高水平大学的考生。2.符合调 ...考研调剂信息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9-03-202019年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考研调剂信息
032汉语文化学院专业学位类调剂方案2019年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珠海)调剂方案一.基本条件调剂考生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第一志愿为报考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北京)和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的考生。2、初试成绩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A类线和我校复 ...考研调剂信息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9-03-202019年山东大学文化传播学院考研调剂信息
各相关考生:一、调剂专业及人数为优化生源结构,我院拟接收部分调剂考生,调剂专业与人数(包括校内调剂和校外调剂)如下: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考研调剂信息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9-03-20山东大学(威海)文化传播学院2019年研究生调剂信息
各相关考生:一、调剂专业及人数为优化生源结构,我院拟接收部分调剂考生,调剂专业与人数(包括校内调剂和校外调剂)如下: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人数 050108 ...考研调剂信息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9-03-202019年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旅游学院)院内调剂公告
我院2019年会展与节事管理专业(科学学位)、酒店管理学专业(科学学位)、文物与博物馆专业(非全日制专业学位)、旅游管理(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可接收院内调剂。一、调剂专业、名额和要求 调剂专业 ...考研调剂信息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9-03-202019年信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考研调剂信息
一、学院简介信阳师范学院历史学专业招生始于1988年,时为政法系(现政法学院)一专业,2004年历史学专业从政法系析出,独立建制为历史文化学系,2005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河南首家),2006年招收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生,2008年撤系设院,为历史文化学院。自2010年,文化产业管理 ...考研调剂信息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9-03-202019年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考研调剂公告
2019年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招生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调剂公告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目前接受调剂请有意调剂的考生点击此链接(https://www.wjx.top/jq/34719407.aspx)填写个人信息。最终调剂名额以本单位公布的复试 ...考研调剂信息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9-03-20欧洲文化入门串讲资料
《欧洲文化入门》串讲资料 1、There are many elements constituting(组成) European Culture. 2、There are two major elements: Greco-Roman element and Judeo-Christian element. 3、The richness(丰富性) of European Culture was created by Greco-Roman element and Judeo-Christian element. 第一章 1、T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9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外国文化常识集萃
目录封面内容简介目录第1章 原始文化第2章 古代两河流域文化第3章 古代尼罗河流域文化第4章 古希伯来文化第5章 古代印度河流域文化第6章 爱琴海文化第7章 古罗马文化第8章 中古欧洲文化第9章 中古阿拉伯文化第10章 中古东亚和南亚文化第11章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文化第12章 17、18世纪欧洲文化 ...辅导考试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4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中国文化常识集萃
目录封面内容简介目录第1章 中国文化简论第2章 地理概况第3章 历史发展第4章 姓氏与名、字、号第5章 汉 字第6章 学术思想第7章 宗教信仰第8章 古代教育第9章 科举制度第10章 典籍藏书第11章 科技成就第12章 传统建筑第13章 古典文学第14章 各类艺术第15章 精美器物第16章 风俗习惯 ...辅导考试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4朱永涛《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第3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章节题库(含名校考研真题)+模拟试题】
目录封面内容简介目录模块一 课后习题 第一部分 英国、爱尔兰、澳大利亚 第1章 英国简介(1) 第2章 英国简介(2) 第3章 英国政府 第4章 政治、阶级和社会 第5章 英国经济 第6章 英国文学 第7章 英国教育体系 第8章 英国的外交关系 第9章 英国媒体 第10章 英国的 ...辅导考试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42020年长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851中国通史[专业硕士]考研全套资料
目录说明:本全套资料免费下载,共包括16种电子书。使用全套资料密码激活后,全套资料里的所有电子书、所有题库均可使用。1.考研真题[电子书]全国名校中国史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免费下载]说明:不能提供本校真题。2.指定教材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电子书]李侃《中国近代史》(第4版)笔记和典型题(含考 ...辅导考试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4中国文化要略程裕祯考研复习笔记
第一章 简论 1. 泰勒的文化定义: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辞海》的解释:文化就是在历史上一定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的社会精神生活形式的总和。 2. 文化结构的四个层次: 1)物态文化层:指人的物质生产活动 ...文学中文行政哲学笔记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