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乐史
1 ·147 西方音乐文化之源为什么要追溯到古希腊?
2 ·148 格里高利圣咏是一种怎样的音乐?
3 ·149 中世纪世俗音乐文化有何发展?
4 ·150 复调音乐早期发展情况是怎样的?
5 ·151 中世纪音乐采用什么样的乐谱和记谱法?
6 ·152 “新艺术”新在何处?
——————————————————————————————————
7 ·153 音乐史上的文艺复兴是旨在复兴古代文化吗?
8 ·154 勃良第乐派和佛兰德乐派创作的是什么样的音乐?
9 ·155 宗教改革与反宗教改革对音乐有何影响?
10·156 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歌谣曲和意大利牧歌是怎样的?
11·157 威尼斯乐派与威尼斯画派是否具有某些相似的艺术倾向?
12·158 文艺复兴时期已有哪些乐器和器乐音乐?
——————————————————————————————————
13·159 为什么用“巴罗克”一词来冠以一个音乐历史时期?巴罗克时期音乐发展的基本面貌是怎样的?
14·160 意大利歌剧是怎样产生的?
15·161 意大利歌剧是怎样发展成在欧洲占主导地位的音乐戏剧的?
16·162 法国歌剧为何能独立发展?英国和德国歌剧发展状况怎样?
17·163 什么是清唱剧?什么是康塔塔?
18·164 巴罗克时期意大利提琴音乐发展状况是怎样的?
19·165 巴罗克管风琴和古钢琴在哪些国家获得发展?
20·166 巴赫在巴罗克时期的地位怎样?
21·167 亨德尔是怎么成为一位“英国音乐家”的?
——————————————————————————————————
22·168 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生活和音乐风格发生了什么变化?
23·169 喜歌剧给歌剧艺术的发展带来了哪些对新的气息?
24·170 格鲁克为什么要进行歌剧的改革?
25·171 古典主义时期最重要的器乐形式和体裁是什么?
26·172 古典主义早期的器乐音乐有何发展?
27·173 海顿的历史贡献是什么?
28·174 莫扎特音乐的艺术特征是什么?
29·175 为什么把贝多芬称为时代的音乐巨人?
——————————————————————————————————
30·176 浪漫主义时期音乐有哪些主要特征?
31·177 浪漫主义最初在哪两位作曲家的音乐中表现出来?
32·178 门德尔松和舒曼的音乐艺术有什么浪漫主义特性?
33·179 肖邦和李斯特对19世纪浪漫主义钢琴音乐做出了什么贡献?
34·180 标题交响乐与柏辽兹、李斯特的创作有何关系?
35·181 瓦格纳追求的综合艺术是怎样的?
36·182 勃拉姆斯是浪漫主义潮流中的传统主义者吗?
37·183 19世纪法国歌剧的状况怎样?
38·184 从罗西尼到威尔第意大利歌剧有何发展?
39·185 什么是真实主义歌剧?普契尼的歌剧是怎样的?
40·186 斯美塔那和德沃夏克是怎样以音乐焕发出民族精神的?
41·l 87 北欧格里格的作品有什么独特气质?
42·188 俄罗斯民族乐派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
43·189 晚期浪漫乐派的主要代表是谁?
44·l 90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东欧、北欧有哪些重要作曲家?
——————————————————————————————————
45·191 印象派作曲家所关注的是什么?
46·192 何谓表现主义音乐?
47·l 93 20世纪民族主义倾向的音乐有何新的特征?
48·194 20世纪的新古典主义是要恢复古典主义传统吗?
49·195 什么是微分音音乐、噪音音乐?
50·196 1945年以后西方音乐有那些发展倾向?
西方音乐史
1 ·147 西方音乐文化之源为什么要追溯到古希腊?
人们可以通过阅读荷马史诗了解古希腊的文学,也可以从雕刻作品和古瓶画欣赏到古希腊的美术。但是在历史上的一个漫长的时期里,人们并不知道古希腊的音乐究竟是什么祥的,直至今天,人们陆续发掘出的约40件古希腊乐谱中,大多还都是些残缺的片断。因此有人认为,把中世纪作为西方音乐的开端更为合适,因为这时才有较多的音乐作品以乐谱的方式记录下来,直接传演影响后人。然而,从古至今的音乐学家们都要把西方音乐的源头追溯到古希腊、罗马。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音乐是一种文化,而不只是一种技艺。古希腊音乐作品虽然没有直接流传下来,但是古希腊音乐的文化精神却深深地影响着西方音乐的历史。
音乐与社会生活:音乐与古希腊人的社会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在希腊神话中,音乐是重要而富有魅力的。阿波罗是太阳神,也主管音乐。半神半人的底比斯国王安菲翁用琴声的魔力修筑了底比斯城堡。色雷斯的歌手奥尔菲斯以其音乐的魅力拯救出地狱中的妻子尤丽狄西,后又得而复失。缪斯是九位女神的统称,她们分别掌管历史、音乐和诗歌、喜剧、悲剧、舞蹈、抒情诗、颂歌、天文和史诗。古希腊神话中,具有人性特征的动人音乐故事,不断激发着历史上不同时代音乐家的想象力。
音乐与文字和舞蹈:古希腊的音乐与文字和舞蹈是结合为一体的。荷马史诗《伊利亚持》和《奥德赛》是由弹唱诗人在漫游途中吟唱的。阿尔卡乌斯和萨福是抒情诗人,同时也是音乐家。悲剧演出中,合唱队穿着森林之神半羊半人的服装,围绕祭坛载歌载舞。古希腊的诗人即是诗人,也是音乐家。
乐器:古希腊的里拉琴(Lyre)是西方最早的弦乐器,而阿夫洛斯管(Aulos)是管乐器。前者用于史诗弹唱,也是祭记阿波罗宗教仪式的主要乐器;后者则是祟拜酒神的宗教仪式,及后来的雅典悲剧合唱中的重要乐器。自文艺复兴以来,在西方的文学艺术中,里拉一直是音乐艺术的象征。
音乐理论:古希腊哲学家们对音乐有丰富的论述。毕达哥拉斯把音程和节奏的和谐与宇宙星际的和谐秩序相对应,把音乐纳入他的以数为中心、对世界进行抽象解释的理论之中。然而他对弦长比例与音乐和谐关系的探讨已经带有科学的萌芽。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对音乐的论述则涉及音乐的社会道德和审美作用。古希腊哲学家们的音乐思想,对西方音乐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和启发。
2 ·148 格里高利圣咏是一种怎样的音乐?
中世纪初期,欧洲教会使用几种不同的宗教仪式歌曲。拜占庭的圣咏融合了古希腊和东方音乐因素,采用人种调式的分类方法。安布罗斯圣咏则是由米兰的圣·安布罗斯(st.Ambrose374—397年间的米兰主教)编定的呈歌,他首次把叙利亚的对唱圣歌引入西欧,并编写了大众化的赞美歌。此外,还有法兰克的高卢圣咏和西班牙的莫萨拉布圣咏。
据说,公元6世纪末罗马教皇格里高利一世(Pope Greegory I. 590一604年间在位)为了统一教会仪式,将各教会所用的教仪歌曲、赞美歌等收集选编成《唱经歌集》,称为格里高利圣咏。
现存的早期格里高利圣咏有两种,一种是公元8—9世纪流传于法兰克王国,带有法兰克风格的圣咏。这是法兰克国王查里曼在他统治的广大区域里,大力推行标准的罗马弥撒仪式和圣咏而流传下来的抄本;另一种是公元11—13世纪的古罗马本,据考证,它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8世纪。
格里高利圣咏是单音音乐,拉丁文词,男声演唱,乐谱只有音高而无节拍的记录。格里高利圣咏主要是在天主教会每日祈祷的日课和弥撒仪式中使用,它具有很强的宗教观念和功能,追求超脱于现世的“彼岸”精神,回避世俗的个性情感。
格里高利圣咏的词有的取自圣经,有的是散文体的,也有诗歌体的。演唱方式有:对唱式的(antiphonaI,两组合唱交替)、应答式的(responsorial,领唱与合唱应答)和独唱或齐唱的。它有三种主要的旋律类型:音节式,歌词的一个拉丁语音节对一个音;花唱式,词的一个音节配一段拖腔;咏唱式,介于前两者之间,一个音节唱2至4或5个音。格里高利圣咏的调式有八种类型:多里亚、弗里基亚、利地亚和混合利地亚四种正格调式,以及它们分别派生出的四种变格调式。
3 ·149 中世纪世俗音乐文化有何发展?
中世纪,教会仇视异教文化,世俗音乐受到禁锢,而且民间的世俗音乐是口头流传,缺乏记谱整理,因而留存下来的史料不多。尽管如此,世俗音乐仍然是中世纪音乐的一个重要部分。欧洲中世纪的音乐正是在宗教音乐与世俗音乐的相互影响和渗透下向前发展的。
欧洲在公元10世纪就有流浪艺人的记载。流浪艺人或只身一人、或成班结队,在乡村和城堡间流浪卖艺,表演歌舞、杂技,也演奏乐器。流浪艺人被教会排斥在社会之外,倍受迫害,然而他们的音乐却是西欧世俗音乐的重要来源。
随着“十字军”东征(公元11—13世纪),西欧封建骑士制度盛行,反映封建贵族骑士文化的诗歌与音乐——游吟诗人歌曲,12、13世纪在法国流传起来。游吟诗人的发源地是法国南部,特别是南部文化中心的普罗旺斯,它后来发展到法国北部。南部的游吟诗人“特罗巴社尔”(trubadour)用奥克语法唱,北部的游吟诗人“特罗咸尔”(trouvere)用奥依语演唱。
游吟诗人一般来自贵族,多为骑士,也有的是国王。但是出身较低而有出色才能的艺术家也能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游吟诗人既是诗人又是音乐家,他们有的自作词曲,自已演唱,也有的委托流浪艺人演唱。歌曲的内容除战争、宗教和世俗生活等外,大量的是爱情歌曲。在这些爱情歌曲中,一度被中世纪僧侣和教会著作家视为罪恶化身的妇女却成为颂扬的对象,然而这种爱情带有神秘和祟高的色彩,以致成为一种祟拜。游吟诗人歌曲是以游吟诗体谱写的,与格里高利圣咏相比,它的旋律乐句清晰而且具有诗韵的节奏。虽然采用的是中世纪教会调式,但运用了变化音而近似于近代的大小调。
12世纪中叶,游吟诗人的艺术流传到德国,形成了恋诗歌手(Minnesinger)。14一16世纪市民行会的名歌手(Meistersinger)取代了恋诗歌手。名歌手的成员是城市的商人和手工艺者,他们以文学或音乐行会的形式进行活动,行会的成员依严格规则划分不同的等级,并举办赛歌会。瓦格纳在其歌剧《纽伦堡名歇手》中,对名歌手的生活作了生动的描述。
4 ·150 复调音乐早期发展情况是怎样的?
今天人们通过J.S.巴赫的作品可以知道,西方有高度发展的复调音乐,但是这种复调音乐是何时出现的?经历了怎样漫长的演变过程?对此可能许多人就不甚了解了。
公元12、13世纪,与体现着人类智慧与创造力的哥特式建筑,以及绘画艺术中至关重要的透视科学几乎同时获得发展的,是一种有立体空间感的音乐——复调音乐。
西方最早有记载的复调音乐出现于9世纪末,称为奥尔加农(Organum)。初期的奥尔加农是在格里高利圣咏的下方,一音对一百地附加上一个平行四或五度的声部。之后,附加的声部移至圣咏的上方,并与圣咏形成反行或斜行。12世纪初又出现了一种花唱的奥尔加农(melismatic organum),圣咏的音符拖得很长,每一个圣咏长音的上方对以几个或十几个音符,形成一个二声部的装饰性花唱歌调。其中被称为定旋律声部(tenor)的圣咏已很难辨认,引人注意的是上方的花唱歌调。
12世纪后期至l 3世纪上半叶,以巴黎大教堂为中心兴起了一种复调音乐流派——巴黎圣母院派(Notre Dame School),它在一个多世纪里影响了西欧音乐的发展。其中两位有记载的僧侣音乐家是莱奥宁(Leonin,1159一1201)和佩罗坦(Perotin,1170一1236)。这个时期出现了一种有重要意义的复调音乐风格称为狄斯康特(discantus),上方的狄斯康特声部与下方的源自圣咏的声部不仅有反向或斜向进行,而且两个声部由对应的节拍相互协调。莱奥宁创作了大量二声部的奥尔加农,其中花唱的奥尔加农段落与狄斯康特风格的克劳苏拉(clausula)段落交替出现。佩罗坦的音乐发展至三或四个声部,以狄斯康特风格为主。
孔杜克图斯(conductus)是这个时期的另一种三个声部的复调音乐,它不再以圣咏为基础,而且三个声部采用一致的节奏。
公元1250年以后经文歌(motet)成为重要的音乐体裁。经文歌起初是将二声部克劳苏拉原来哼唱的上声部填词而成,后来成为独立的音乐形式,采用世俗的音乐和内容。如法国的经文歌低声部是拉丁文的圣咏,而上两个声部却配唱法文的世俗歌词,宗教与世俗并置于一体。
5 ·151 中世纪音乐采用什么样的乐谱和记谱法?
中世纪时,乐谱都是手抄的,而且是抄写在价格昂贵的羊皮纸上。抄谱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心缮写歌词和音符,还要把歌词的第一个字母写成漂亮的美术字体,以求美观。乐谱的抄本要不断地复抄后,作品才能传播开来。15世纪,金属活字排版出现以后,人们才初次萌发印刷乐谱的想法。16世纪初期,意大利首次出现了活字印制成的乐谱,从而取代了手抄乐谱。
中世纪的乐谱称为“纽姆谱”。中世纪初期,记谱者在格里高利圣咏拉丁文的歌词上方加注简单的“纽姆符”,表示音调上行或下行的大致走向。后来“纽姆谱”上相继出现了一根代表f的红线和代表c1的黄线或绿线,纽姆符围绕着线记录下来。公元11世纪阿莱佐的僧侣圭多(Guido)采用了四线谱,谱上的纽姆符号便能更准确地记录下音高了。为了教学的方便,圭多用ut、re、mi、fa、so1、1a(圣·约翰赞美歌六句诗开头的拉丁词的音节)来教唱C、D、E、F、G、A的六音列,于是唱名就出现了。后人只是把ut改唱do,为唱七声音阶在la上方加入si或ti。
13世纪,复调音乐的发展推动了记谱法的改进。科洛尼亚的弗朗科在他《有量音乐艺术》(1250)一书中,总结了一种实用的有量记谱体系,成为西方节奏记写法发展的依据。
6 ·152 “新艺术”新在何处?
“新艺术”(Ars Nora)一词,在西方音乐史上,可广义地泛指14世纪的音乐,与13世纪的“旧艺术”相对比,它更准确的含义是指14世纪前半叶的法国音乐。此词借用法国音乐理论家、作曲家维特里(Philippe de Virty,129l—1361)一篇论文的篇名,被当时的人们用来意指音乐出现的新变化。那么新艺术时期的音乐新在何处呢?
13世纪基督教在欧洲统治的鼎盛时期,集中控制教权的罗马教皇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14世纪,由于教会上层的腐败、内部分裂和国家王权的兴起,连年不断的教皇与国王之间的权力斗争,这些都大大削弱了宗教的统治。宗教虽然还约束着人们的信仰,然而在其他领域里人们更多地依赖于国家。中世纪在迅速地衰落,而新的时代已显露出曙光。
音乐艺术的世俗化可以说是这一时期的新的重要倾向。维特利的《新艺术》一文虽然主要阐明的是一种新的记谱和作曲的方法,然而这些方法与新的音乐表现有直接的关系。法国新艺术时期的主要代表马肖(Guillanme de Machaut,约1300—1377)先后担任神职和廷臣。他既创作宗教音乐作品,也创作了大量的世俗音乐作品。他不仅是有才能的作曲家,也是出色的诗人。他把艺术作为是情感的一种表达,认为;真正的歌和诗只能出自于心灵。马肖的经文歌更加世俗化,他把宗教音乐中的复调技巧用于世俗体裁的维勒莱(virelai)、回旋歌(rondeaux)和叙事歌(ba11ade)。他还是最早创作完整弥撒曲的作曲家之一。
14世纪的意大利音乐(trecento)与法国不同。意大利没有经历法国那样的复调发展阶段,记谱的方法也落后于法国。在以佛罗伦萨为中心兴起的城市人文主义文学的影响下,意大利音乐没有法国式的学究刻板,而充溢着世俗生活情趣,如世俗体裁的牧歌(madriga1)、猎歌(caccia)相叙事歌(ballata)。兰迪尼(1andini,1325一1397)是代表性音乐家之一,他虽然双目失明,但在音乐创作和演奏方面部显示出卓越才能。他没有写过宗教音乐作品,主要创作世俗的叙事歌。他许多作品的收束是在上声部音阶七级音与主音之间插入六级音,被称为“兰迪尼终止式”。
7 ·153 音乐史上的文艺复兴是旨在复兴古代文化吗?
从14世纪开始,中世纪的封建主义制度和理想,教皇统治的权威都逐渐走向衰落,哥特艺术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15、16世纪国王的君主统治取代了分散的封建政体。社会和经济生活的中心不再是封建贵族的城堡和采邑,而是城市。城市中手工业生产获得发展,商业贸易日趋发达,资本主义因素正在萌芽。这是一个新的文明时代,改称为文艺复兴(约1300—1600),而音乐的文艺复兴时期要迟于文学或美术100多年(约1430一1600)。
文艺复兴一词原意为再生,通常是指人们突然对古希腊、罗马的文化发生兴趣。从公元1393年君士坦丁堡的著名学者曼组尔·克莱索洛拉斯出使咸尼斯,他的古希腊文化学识令人惊奇而受到称颂,到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土耳其人攻占,大批希腊学者逃往意大利,西方对古典文化的兴趣日益增长。然而应该指出,文艺复兴对古典文化的热情并非突然产生。早在中世纪后期,西塞罗、维吉尔、塞内加和亚里斯多德就已是大教堂的学校和寺院学校中人们崇敬的对象。文艺复兴很大程度上是对古典文化长期向往而达到的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