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不勒斯乐派初期重要的代表人物是A·斯卡拉蒂(A1essandro Scarlatti,1660一1725)。他是—位多产的作曲家,写有115部歌剧、150部清唱剧和600多首康塔塔。重要歌剧是《仙草灵药》、《蒂格拉内》和《格里塞尔达》等。他的成熟作品已经表现出日趋定型的意大利歌剧的许多特征。
那不勒斯乐派时期,意大利歌剧形式已初步成熟。歌剧音乐由有明显区别的宣叙调(recitativo)和咏叹调(aria)组成。宣叙调也称朗诵调,节奏自由半说半唱,用来叙述情节,可分为拨弦古钢琴演奏,数字低音伴奏的清宣叙调和用于紧张戏剧场景的乐队伴奏宣叙调。咏叹调在歌剧中最为重要,它既是戏剧中的抒情部分,又是展示人声旋律美的重要段落,一般固定采用返始咏叹调(da capo aria)的形式。歌剧序曲确立起快、慢、快三部分的形式,当时称为“交响曲”(Sinfonia)。
18世纪,意大利美声唱法(belcanto)兴起,它成为意大利歌剧的演唱风格,主要的歌手成为歌剧院的中心人物,女歌手和阉人歌手的精湛歌唱技巧更是歌剧引人注目的重要因素。
18世纪上半叶,意大利歌剧己明显地分为正歌剧(Opera seria)和喜歌剧(Opera buffa)。那不勒斯的正歌剧以神话传说中的悲剧或历史剧为题树,排除早期歌剧的喜剧性因素,整体风格严肃、庄重。正歌剧形式结构的定型与意大利诗人、剧作家梅塔斯塔齐奥(pietro Metastasio,1698—1782)的歌剧脚本创作密切相关。他继泽诺之后,进一步将正歌剧确定为三幕布局。在每幕中,宣叙调与咏叹调以一定的固定形式交替安排,他的27部歌剧脚本千余次被各国作曲家谱写成歌剧。意大利喜歌剧是后来古典主义时期富有活力的音乐戏剧形式。
至此,意大利歌剧已经发展为欧洲占据主导地位的音乐戏剧形式。
16·162 法国歌剧为何能独立发展?英国和德国歌剧发展状况怎样?
意大利歌剧对欧洲各国音乐文化发展影响很大,它传到各国贵族宫廷后很快成为时髦的艺术形式,许多王公贵族纷纷邀请意大利作曲家和歌剧团去为他们创作、演出。在意大利歌剧大有称霸欧洲之势的时候,只有法国利用意大利歌剧的经验,真正创造出具有本国特点的歌剧艺术。法国歌剧所以能独树一帜是与其政治、文化、艺术传统分不开的。法国歌剧艺术风格的形成,是在路易十四的统治时期,法国的君主专制已发展到鼎盛阶段。政治的昌盛伴随着文化艺术的繁荣,路易十四宫廷中聚集培植了大批优秀的文学艺术家。宫廷中上演了歌颂王权、祟尚理性的高乃依和抗辛的古典悲剧和能满足法国人感官享受的豪华的宫廷芭蕾舞。法国歌剧的诞生正是以这些独特的舞台艺术形式为基础的。
第一位法国歌剧的作曲家是吕利(Jean-Baptiste Lully,1632—1687)。这位佛罗伦萨人14岁时被一位贵族带到巴黎,后进入宫廷,因其出众的音乐和舞蹈才能,成为路易十四的宠臣。他于1672年取得在巴黎创作演出歌剧的专利权,此后创作出16部具有法国特点的歌剧,代表作品有:《阿尔切斯特》、《阿尔米德和勒诺》等。
吕利的歌剧题材一般选自历史、神话,内容多表现忠君爱国的天职与个人情感的冲突矛盾。序曲为慢、快、慢三部分,其中慢板带有附点节奏,庄严、华贵。他受法国古典悲剧朗诵音调的启发,将意大利歌剧宣叙调进行调整,使它适合于法国的语言和诗歌的音韵,他创作的宣叙调带有歌唱性,而咏叹调则带有朗诵性。他重视合唱及管弦乐队的作用,并在歌剧中插入表现幻境的芭蕾舞场面。
拉莫(Jean Philippe Rameau,1683一1784)是吕利之后非常有成就的法国作曲家。他继承了吕利歌剧的传统,歌剧音乐更加丰富细腻。他创作的曲调比吕利更具有旋律性,和声清晰、新颖,乐队富于色彩性。拉莫一生都对作曲理论十分感兴趣,他于1722年出版的《和声基本原理》为现代和声理论奠定了基础。
英国是—个具有音乐文化传统的国度。英国的音乐家曾对欧洲中世纪、文艺复兴的音乐发展作出重大贡献。17世纪的英国,正值资产阶级革命的年代,动荡的政治妨碍着艺术的发展。在宗教斗争中,传统的音乐设施和资料遭到清教徒严重的破坏。宫廷里迷恋的是意大利、法国的艺术。然而这个时期出现了一位英国作曲家,他的音乐在欧洲历史上闪耀出不可磨灭的光芒。
珀塞尔(Herry Purcell,1659—1695)曾担任过宫廷的歌手、管风琴师和作曲家等不同的职务。他创作有赞美涛合唱、颂歌、爱国歌曲和戏剧的配乐。他为一所女子寄宿学校演出而创作的小型歌剧《狄朵与埃涅阿斯》显示了他的艺术创造性,成为久演不衰的英国歌剧杰作。这部歌剧吸取了意、法歌剧的经验,采用了—些带有英国民族特征的处理手法,融入了民族风格的音调,具有质朴深刻的抒情气质。剧尾狄朵与世诀别的咏叹调《当我命归黄泉》在乐队固定低音的烘托下,表现出震撼人心的悲剧力量。
珀塞尔之后,英国乐坛经历了近200年的沉寂,直到20世纪才重新崛起。因而珀塞尔一直被作为英国音乐的象征。
德国17世纪上半叶灾难性的30年战争,大大削弱了本来就落后的音乐文化。然而通过战后几代人的努力,明显地出现了音乐复苏的局面。马丁·路德的新教音乐传统和音乐教育体制焕发出活力,日耳曼人的理性思维的才智开始在音乐艺术中显露出来。
17世纪德国重要的作曲家是许茨(Heinrich Schutz,1585—1672)。他把意大利的音乐成果带到德国,创作了第一部德国歌剧《达芙妮》(已遗失),但是他更重要的创作领域是清唱剧和康塔塔。17世纪后半叶,德国汉堡成为歌剧发展的中心。凯泽尔(Reinhardkeiser,1674—1739)从1695年起担任汉堡歌剧院的首席作曲家,他创作了100多部歌剧,试图把德国文化因素和意大利歌剧传统融合起来。他的歌剧咏叹调有的比意大利歌剧更绚烂瑰丽,有的则更严肃、深刻,而且注重管弦乐队在歌剧中的作用。
17·163 什么是清唱剧?什么是康塔塔?
除了歌剧之外,巴罗克时期的两种重要声乐音乐体裁是清唱剧和康塔塔,它们与歌剧有共同之处,又有明显的区别。
清唱剧(oratorio)一词源于教堂的祈祷室。它的起源可追溯到中世纪的神迹戏,文艺复兴戏剧性的歌唱祈祷。l 6世纪下半叶,内里(St.philip Neri,1515—1595)在瓦利切拉的教堂中建立起了在祈祷室中演出带有音乐的神剧的制度。
第一位真正的清唱剧的作曲家是罗马的卡里西米(Giacomo carissimi,l605—1674),代表作品有《即弗他》、《所罗门的审判》等。清唱剧题材取自宗教或史诗,用拉丁语或意大利语演唱,在教堂中或在音乐厅中演出。它一般没有服装、布景和舞台表演,叙述情节的任务常由一个叙述者担任。在演唱方式上,清唱剧与歌剧相似,有宣叙调、咏叹调、重唱等,并由乐队伴奏。与歌剧不同的是它突出合唱的作用。在意大利,后来清唱剧与歌剧并行不悖地发展,创作清唱剧的作曲家(如A.斯卡拉蒂和达尔达拉)往往是以歌剧创作为主的,许多清唱剧的歌词也是由歌剧剧本作家(如泽诺和梅塔斯塔西奥)撰写。在德国,许茨创造了一种德国式的清唱剧。他的《欢乐和胜利的复活故事》(1623)的风格,后来被路德教派作曲家继承发展为受难曲(Passion),为J.S.巴赫的受难曲奠定了基础。
康塔塔(cantata)是17世纪初产生于意大利的另一种声乐体裁。以抒情性或戏剧性叙事诗为基础,比清唱剧短且通俗,由宣叙调、咏叹调和重唱等段落组成,有乐队伴奏,内容分为宗教性的和世俗的两类。后来德国作曲家创作了大量宗教内容的康塔塔,并把众赞歌合唱加入其中。
18·164 巴罗克时期意大利提琴音乐发展状况是怎样的?
意大利不仅是歌剧的故乡,也是最接近人声的器乐音乐——提琴音乐的发源地。
17世纪,西方近代提琴族的乐器逐渐取代了Viol)。意大利提琴制造业出现了空前的发展,著名的提琴制作家尼·阿玛蒂(N.Amati,1596一1684)、瓜尔内里(Giuseppe Guarneni,1698—1744)和斯特拉底瓦里(Antonio Stradivari,1644—1737)设计制定了制琴工艺,制作出许多古典式样的音响出色的名琴,少数流传至今者更是稀世之宝。乐器制造的发展促进了提琴音乐创作水平和演奏技术的提高。
这一时期涌现出一批小提琴音乐家,他们既是提琴演奏家又是作曲家,影响较大的是波伦亚乐派。同时提琴音乐体裁形式也不断出现。
巴罗克开始出现的提琴音乐是小型室内重奏性的奏鸣曲,17世纪下半叶奏鸣曲分为两类:室内奏鸣曲(sonata da camera)和教堂奏鸣曲(sonata da chiesa)。前者是由几首风格化的舞曲组成,是古组曲的前身;后者较为严肃,不采用舞曲节奏,几个乐章在速度、情感上有对比,后演变成古典主义概念的奏鸣曲。
在演奏形式上,这两类奏鸣曲起初都采用三个声部,两把小提琴演奏两个上声部,大提琴羽管键琴演奏数字低音,被称为“三重奏鸣曲”(trio sonata)。18世纪,又出现了带数字低音伴奏的独奏小提琴奏鸣曲和无伴奏的小提琴奏鸣曲。
对波伦亚乐派风格影响最大的是小提琴家、作曲家科莱里(Arcangelo Corelli,l653—17l 3)。他就学于波伦亚,30岁以后的大部分生涯是在罗马度过的。他的三重奏鸣曲和独奏奏鸣曲发展了小提琴的演奏技术和抒情性的能力,在教堂奏鸣曲慢一快一慢一快的四个乐章之间,他运用调式、调性对比的原则,标志着器乐音乐形式思维的发展。
巴罗克时期较大型的器乐体裁是协奏曲。17世纪末出现的大协奏曲(concerto grosso)是以独奏乐器组(主奏部)与乐队的全奏交替演奏形成对比。独奏组可能是一个弦乐三重奏组加数字低音,也可能加入管乐器。18世纪初已出现了独奏协奏曲,最受人们喜爱的是小提琴独奏协奏曲。
意大利作曲家、小提琴家托雷利(Giuseppe Torelli,1658一1695)把大协奏曲精练为快、慢、快三个乐章。维瓦尔迪(Antonio vivaldi,1678—1741)的协奏曲更为成熟,他的454首协奏曲中,三分之二是独奏协奏曲。他的协奏曲形式清晰,织体丰富,节奏富有动力性,独奏与全奏的竞奏已具有戏剧性。他的op.8总称“谐和与创意的试验”,共包括12首小提琴协奏曲,其中前4首分别以春、夏、秋、冬为题被统称为《四季》。
19·165 巴罗克管风琴和古钢琴在哪些国家获得发展?
巴罗克时期管风琴已发展到鼎盛阶段,出现了著名的管风琴制造师西尔伯曼(Gottfried Silbermann,1683—1753)。那时的管风琴式样令人不应该陌生,因为现代的大型管风琴大都是模仿巴罗克风格制造的。
管风琴是欧洲有悠久历史的乐器,管风琴音乐一直与宗教仪式有着直接的联系。但随着教堂中演奏会的出现,键盘乐艺术的发展,管风琴挣脱了纯宗教仪式的桎梏(zhigu),吸取了世俗音乐的因素和成果。17世纪末、l 8世纪初管风琴音乐的发展在德国进入了黄金时代,德国的大中城市教堂中都有受过严格训练的出色的管风琴师,他们深受市民的尊重。
阿姆斯特丹的管风琴家斯韦林克(Jan Pieterszoon Sweelinck,1562一1621)继承佛兰德的复调音乐传统,被认为是北德管风琴的宗师。他的“幻想曲”是单一主题曲,对“赋格曲”的形成有很大意义。北德管风琴音乐家主要有:沙伊德(Samuel Scheidt,1587一1654)、伯姆(Georg Böhm,1661—1733)和布克斯特胡德(Diefrich Buxtehude,1637一1707)等。中德的有库瑙(Johann Kuhnau,1660—1722)和伯赫贝尔(Johann Pachelbel,1653—1706)等。意大利罗马圣·彼得教堂的管风琴家弗雷斯科巴尔迪(Girolamo frescobaldi,1583一1643)既是一位理智的学者又是幻想型的艺术家。南德的弗罗贝格尔(Johann Froberger,1616—1667)是他的著名弟子。北德的管风琴作品以托卡塔、赋格曲和众赞歌改编曲为主;而南德则以利切尔卡、康佐涅、托卡塔和组曲为主。
古钢琴音乐的独立发展晚于管风琴。16、17世纪之交,英国的维吉那乐派涌现出一代作曲家。17世纪羽管键琴(又称拨弦古钢琴,英;Harpsichord,法:Clavecin)在法国宫廷中兴起,尚博尼埃(Jacques Chambonnières,1620—1672)是第一位重要的作曲家。在随后出现的库普兰家族中,弗朗索瓦·库普兰(Francois Couperin,1668—1733)是法国羽管键琴学派的最重要的代表。他把法国学派的典雅风格发展到炉火纯青的境地,他的作品纤巧、细腻、装饰音繁琐,成为洛可可(Rococo)艺术风格在音乐领域的代表。他创作的组曲是法国式的松散的组合,少可3首,多达20多首组合在一起,有舞曲性的,也有带有引人联想的标题的,如:《莫尼克小姐》、《收割者》、《蝴蝶》等。
l7世纪,德国的古钢琴作品并没有标明是为拨弦古钢琴或为击弦古钢琴创作的。德国古钢琴的组曲更讲求组台的精练、完美。弗罗贝格尔的20多首组曲大部分已采用4首舞曲的固定组合方式,形成古组曲:阿勒芒德舞曲(allemande)、库朗特舞曲(courante)、萨拉班德舞曲(sarabande)和吉格舞曲(gigue)。在慢速的萨拉班德和快速的吉格舞曲之间,可插入如:小步舞曲(minuet)、布列舞曲(bourrée)或加沃特(gavotte)舞曲等。
20·166 巴赫在巴罗克时期的地位怎样?
在西方音乐史上,巴赫去世的1750年恰好是巴罗克时期的结束之年,他是巴罗克后期的伟大音乐家之一。那么他与巴罗克音乐有何关系?他在同时代的作曲家中处于何种地位呢?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生于德国的爱森那赫,是延续了几百年的巴赫音乐家族中的第五代。巴赫10岁时双亲先后去世,后跟随其兄约翰·克里斯托弗·巴赫(Johann Christoph Bach,1642一1703,管风琴音乐家)学习音乐,15岁参加北德吕奈堡童声合唱团独自谋生。l703—1708年,先后在阿思施塔持、米尔豪森任管风琴师。1708一L717年在魏玛任宫廷小教堂的管风琴师,后任乐长。这时巴赫已是一位知名的管风琴演奏家、鉴定家和教师,已经创作了大部分管风琴作品。1717—1723年,在柯滕的利奥波德亲王宫廷任乐长,亲王信奉加尔文教,礼拜很少用音乐,可是亲王喜爱室内乐,巴赫这期间创作了许多古钢琴曲、管弦乐组曲、协奏曲等。1723年被任命为莱比锡托马斯教堂乐监和莱比锡市音乐指导的重要职位,除组织、训练唱诗班,为教会写宗教音乐,还兼任两个教堂的管风琴师。在莱比锡的27年中他写出了大量声乐作品。
巴赫与德国的音乐艺术传统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德国的管风琴艺术、路德新教的众赞歌是他艺术创作的基础,赋格曲、受难曲成为他最重要的创作领域。与当时许多在宗教中寻求慰藉的德国人一样,巴赫也是新教教徒,他的大量宗教作品不仅是教义的内容,也包含有德国人民的道德、情感和人文精神。巴赫一生末离开德国,却在艺术创造上吸收融合了意、法等国的各种体裁风格的艺术成就。他很早就养成了妙语抄谱学习的习惯,通过抄谱或改编来学习不同国家、作曲家的风格,这种既简单而又有效的学习方式使他受益匪浅。
管风琴音乐是巴赫创作的基础与核心。他以新教众赞歌的曲调,改编创作了约170首管风琴的《众赞歌前奏曲》,反映了他对新教音乐传统的热爱。在前奏曲或托卡塔、幻想曲与复调音乐最重要的赋格曲相组合的形式中,巴赫努力锤炼自己的独特音乐语言风格,在一些作品中所展示的宏伟壮丽与戏剧性风格是前所未有的。《g小调幻想曲与赋格》、《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和《帕萨卡里亚》是他的代表性作品。
古钢琴音乐中《平均律钢琴曲集》占有重要地位。两册共48首乐曲,每首都采用前奏曲与赋格的组合形式,并以大小调和半音的顺序排列。巴赫第一次以作品的实践证明,在一个采用平均律调音的古钢琴键盘上演奏24个大小调的可能性(巴赫的时代平均律制还没有广泛采用)。他在法国古钢琴传统的基础上,融合意大利、德国的音乐素材写了6首《法国组曲》、6首《英国组曲》、6首《帕蒂塔》。模仿维瓦尔迪小提琴协奏曲,为古钢琴写了《意
大利协奏曲》。他的晚年作品《赋格的艺术》对复调进行了全面的总结。此外,还有《半音阶幻想曲与赋格》和《戈尔德堡变奏曲》等作品。
巴赫的室内乐包括6首小提琴独奏奏呜曲、6首大提琴独奏组曲和几首长笛奏鸣曲及《音乐的奉献》等。管弦乐作品有4首组曲、2首小提琴协奏曲、1首双小提琴协奏曲。他的6首《勃兰登堡协奏曲》大多采用意大利大协奏曲的形式,对不同乐器组合形式进行了探索。
巴赫的声乐作品有留存下来的200多首康塔塔,其中除23首是世俗内容外,其余都是宗教的。巴赫没有写过歌剧,但宗教的受难曲充分展示了他的音乐戏剧才能。《马太受难曲》实际上是一部具有深刻情感的壮丽的史诗般的戏剧。《约翰受难曲》和《b小调弥撒》也是他的代表性作品。巴赫的宗教声乐作品一方面体现了他虔诚的新教信仰,另一方面也包含着从世俗人性观念出发对宗教的解释,其中所揭示的心理情感的深刻性是同时代音乐家所不及的。
巴赫是巴罗克时期音乐艺术的集大成者。他的创作囊括了这个时期的几乎所有音乐体裁,许多作品成为同类作品的典范。他的复调音乐是延续了几个世纪的欧洲复调音乐艺术的最后概括与升华,他把巴罗克最重要的复调体裁形式——赋格曲发展到无法超越的完美境地,其中复杂的多声部获得高度逻辑性的纯熟处理,令后世音乐家叹服。同时,巴赫的复调音乐中所蕴含着的富有个性、精练的主题,逻辑性的和声与转调等新的因素又预示了新时代的音乐语言。
21·167 亨德尔是怎么成为一位“英国音乐家”的?
亨德尔(George Frideric Handel,1685—1759)一个德国人,死后被安葬于英国名人墓地——伦敦西敏寺的诗人之角,他对英国音乐的影响长达一个多世纪。罗曼·罗兰曾说:“亨德尔的心是随着英格兰的心而跳动的,他成为了一位英国音乐家。”那么亨德尔在英国是怎样从一个专门创作意大利歌剧的外来艺术宣扬者,转而成为英国音乐代言人的呢2
亨德尔生于德国的哈雷,父亲为理发师和外科医生。尽管从小学习音乐,但却遵从父亲的愿望,进入哈雷大学学习法律。父亲去世后即退学投身音乐事业,立志从事歌剧创作,并于1703年前往德国歌剧最发达的汉堡市。为了真正掌握歌剧艺术,1706年转赴意大利,先后结识柯莱里、斯卡拉蒂父子,熟悉了意大利歌剧、清唱剧、协奏曲、室内乐的创作风格。他的歌剧在意大利颇得好评,《罗德里戈》在梅弟奇的资助下于佛罗伦萨上演,《阿格罗皮那》是由那不勒斯总督、红衣主教撰写脚本。后来他回德国任汉诺威选侯宫廷乐长。两次访英,第二次定居伦敦。
亨德尔以勃勃的雄心和冒险家的气魄在英国从事意大利歌剧事业。他曾担任皇家音乐院(由国王和富有的贵族们股份支持的旨在上演意大利歌剧的机构)音乐指导这—重要职位,并为其创作了许多歌剧。后来皇家音乐院陷入财政困难,亨德尔与合作者接管了剧院,身兼作曲家与经营者。亨德尔的努力并没有阻止意大利歌剧在英国的颓势,宫廷派系斗争、对手的竞争、剧院明星制造成的混乱,以及英国进步思想家对这位外来艺术宣扬者的批评,使他屡遭挫拆。1728年,一部讽刺政治时弊、英语对白配以流行曲调的《乞丐歌剧》的成功,加速了意大利歌剧市场的衰落。亨德尔共创作有46部歌剧,许多是仓促之作,可是其中也不乏大师的手笔,重要作品有《奥托内》、《朱利叶斯·凯撒》等。
亨德尔对社会环境的敏锐的适应性,使他在意大利歌剧在英国日趋衰落之时转向清唱剧创作。他的26部英语清唱剧的创作过程,是他逐渐在英国蒸蒸日上的中产阶级中寻找到新的观众的过程,也是他应和着时代的脉搏开辟新的艺术天地的探索历程。《扫罗王》(1738)、《以色列人在埃及》(1738)、《弥赛亚》(1741)、《参孙》(1742)、《犹大·马加比》(1747)、《耶弗他》(1752)等优秀作品的题材多取自新教的、英国公众熟悉的《旧约圣经》,其中那些有关民族兴亡和英雄的故事,使正处于革命动荡中的英国公众产生强烈的共鸣。
亨德尔的清唱剧与歌剧一样,由宣叙调、咏叹调、重唱、合唱组成。与意大利的音乐戏剧观念不同的是亨德尔把合唱——人民的象征——作为戏剧表现的中心。合唱也担任解说,有时思考剧情,有时是主角,有时又是观众,其中既有新题的叙述性、描绘象征性的合唱,又有宏伟史诗性的合唱。他的合唱中,赋格式与主调和声式的段落并置,音乐手法清晰、简洁,然而效果却是壮丽宏伟。著名的合唱段落有“哈利路亚”,“看,英雄得胜凯旋归”等。
亨德尔的器乐作品虽然不如声乐作品重要,但也十分丰富,有为露天演出而作的两首管弦乐曲《水上音乐》、《焰火音乐》及管风琴协奏曲、大协奏曲、奏鸣曲、三重奏呜曲和钢琴曲等。
22·168 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生活和音乐风格发生了什么变化?
西方音乐史中的古典主义时期,通常指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20年代的一段时期(1750一1820)。经历了前古典时期的酝酿之后,维也纳出现了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三位古典主义大师,他们杰出的音乐作品和风格被公认为近代欧洲音乐艺术的“经典”。
古典主义时期是欧洲音乐发生了巨大飞跃的重要发展时期,这个时期的音乐及与其相关的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18世纪的欧洲发生了一场哲学和思想革命运动——启蒙运动,它源于法国,但对整个欧洲产生了重大影响。它是以反对教会神权和封建专制的文化运动的面貌出现的,然而影响却远远超出文化领域,涉及到经济、政治、法律、哲学、科学、文学、艺术乃至社会风尚等方面。启蒙思想家们反对传统的宗教观念与教会制度,提倡自然神论与实际道德,反对形而上学,提倡应用科学;反对拘泥形式,提倡自然;反对专制的权威和特权,提倡个性自由、权力平等和普遍教育。他们把理性推祟为思想和行为的基础。伏尔泰、孟德斯鸦、狄德罗、卢梭等启蒙主义者,身体力行地要以先进的哲学文化知识的光辉照亮黑暗愚昧的社会。启蒙
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舆论准备。
18世纪下半叶的音乐艺术,像其他艺术一样受到启蒙运动的深刻影响。随着文学艺术面向资产阶级和市民阶层的社会潮流,音乐更多地走出了宫廷和教堂,公共音乐生活开始活跃起来。新型的歌剧院、公开售票的大型音乐会不断增加,乐谱出版和乐器制造业的繁荣反映出音乐在更广泛的市民阶层中受到欢迎。
18世纪是欧洲封建音乐保护体制的最后阶段,音乐家仍然在经济上依赖于宫廷、贵族和教会。然而启蒙思想的启迪和个性意识的觉醒,使他们愈来愈不满足于“艺仆”的地位,向往成为自尊的自由艺术家。
喜歌剧是古典主义时期颇受欢迎的体裁形式,其中市民的角色、大众日常生活的场景和生动的音乐为歌剧艺术带来了新鲜的活力。音乐家力求通过音乐作品与听众交流思想情感,因而音乐的易解性、愉悦性及情感的动人性等成为音乐美的准则。主调音乐风格取代了被认为“深奥”的复调音乐风格而占据了统治地位。启蒙时期流行的文学文体是富于理智的散文,优秀散文的清晰、生动、得体、匀称和优美的品质也成为许多器乐音乐创作的准则。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三位大师对于交响曲、奏鸣曲、室内乐四重奏等富于理性和逻辑的音乐结构形式,和主调和声风格的音乐语言体系的完善作出了重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