④坚持理性的分析和超理性的思维的并重
⑤坚持内外匹配原则
⑥坚持战略与结构相统一
⑦坚持稳定与创新的统一
⑧权变原则
⑨以人为本的原则
- 答:公共部门战略管理途径地兴起是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特别是当代政府改革运动地产物,它构成由传统的公共行政范式向新公共管理主义范式转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途径或思维方式,战略管理日益受到了公共部门管理者的重视。在当代西方的政府改革背景下,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的职能、角色、地位、组织结构及其与社会的关系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公共机构经常面临重组、合并和私有化的威胁,并被置于与私人部门竞争来提供公共物品及服务的境地。公共部门管理者需要战略思想,这正是公共部门战略管理途径兴起的现实原因。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化以及政府职能的转变,我国的公共管理者与西方的公共管理者面临着某些类似的困境,我国的公共管理迫切呼唤战略思维。
第十二章 公共管理伦理
一、填空
- 公共管理是反映人们______关系和调节人们行政行为的一种社会意识和范畴。
- _______是公务员在履行行政职务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伦理意识。
- _______公共管理产生和存在的基础。
- 在组织文化中,_______是最明显的伦理角色模范。
- 政治腐败和司法腐败常常表现为_________和非法交易。
- 公共管理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______。
- 行政文化建设,要通过___________的过程,也就是学习、教育、培训的过程
- __________是公共管理伦理困境的最典型表现形式。
- 作为新的公共管理新出现的价值观的结果,一种新的理念即__________变的更为重要。
10、管理效率有两方面的基本意义:一是管理机构设置合理,管理程序科学,管理活动灵活;二是最大限度地降低________。
- 选择:(下列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答案)
1、公共管理伦理是一个有机的体系,主要包括( )三种类型
A.体制伦理 B.政策伦理 C.职业伦理 D.感情伦理
2、在各种各样的利益关系中,有两种最基本的关系形式,相应的有两种最基本的公正形式:( )
A.交换公正 B.执法公正 C.行政公正 D.分配公正
3、新公共管理运动是在传统的行政观念已无法适应全球化与知识经济时代的变化的环境下,实现从“统治理念”向( )和( )的转变。
A.民主理念 B.治理理念 C.责任理念 D.压制理念
4、在转轨时期的公共管理理论建设,个人道德品质应包括:( )
A.伦理决策技巧 B.职业道德内化 C德性. D.职业价值观体系
5、公共组织中保持负责任的行为有方法有( )。
A.内部控制 B.内部监督 C.外部控制 D.外部监督
6、责任是建构公共管理伦理的关键概念,这一概念的两个主要方面是( )
A.客观责任 B.主观责任 C.职业责任 D.社会责任
7、库珀将人们进行伦理思考的方式划分为几个区别明显的层次,包括( )。
A.情感表达层次 B.道德规范层次 C.伦理分析层次 D.后伦理层次
8、建构负责任行为的要素包括( )
A.个人道德品质 B.组织文化 C.组织制度 D.社会期待
9、简述行政责任冲突最常见的形式有( )
A.权利冲突 B.角色冲突 C.利益冲突 D.人际冲突
10、公共管理伦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具有诸多层面的要素,包括( )
A.观念形态 B.实践形态 C.准则评估形态 D.物质形态
三、解释概念:
- 伦理选择:
- 社会期待:
- 公共管理伦理:
- 广义的公共责任:
- 渎职失责:
四、简答:
- 简述公共管理伦理的功能:
- 公共责任的特征是什么:
- 现阶段公共管理伦理失范的表现是什么:
- 加强公共管理伦理建设的途径有哪些:
五、论述
- 为什么说公共管理伦理与个人伦理原则是不同的?
- 论述构成善治的基本要素。
答案
一、填空:
1、政治关系
2、行政良心
3、公共责任
4、组织领导
5、权利的滥用
6、责任
7、政治社会化
8、责任冲突
9、变化而不是成长
10、管理成本
二、选择:
- ABC
- AD
- BC
- ABCD
- AC
- AB
- ABCD
- ABCD
- ABC
10、ABC
- 解释概念:
- 伦理选择:指行政主体在一定伦理意识的支配下,根据某一伦理标准,在不同的价值或善恶冲突之间作出的自觉自愿的抉择,是指存在几种行为方案时,确定采取何种行为方案以实现伦理目标的过程。
- 社会期待:指人们在不同的方面对于那些在政府中工作的人员所寄予的希望。
- 公共管理伦理:公共管理伦理是特殊领域中的角色伦理,公共管理伦理或以公共管理系统为主体,或以公共管理者为主体,是针对公共管理行为和行政活动的社会化角色的伦理原则和规范。
- 广义的公共责任:指国家公共管理部门的行政人员,在工作中必须对国家权力主体负责,必须提高自身职责的履行,来为国为民谋利益。
- 渎职失责:渎职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滥用职权或者不尽责任;失责,是拥有一定权力的人对自身应负的责任和义务的一种无视和糟蹋。
- 简答:
1、答:公共管理伦理的功能有:
1、引导功能。公共管理伦理使行政系统中的群体有明确的正义目标,大家同心同德为这一目标努力奋斗;公共管理伦理为理论与实践、理想与现实相结合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具体形式。
2、规范功能。公共管理伦理是以一定的概念、范畴和一系列的伦理规范反映并作用于行政过程和行政行为而存在的。
3、维系功能。公共管理伦理是赢得民心和民意的重要砝码,从某种程度上它直接影响着统治的稳固和国家的治乱兴衰。
4、选择功能。在发生行政行为之前,总是要从某种动机出发,进行行政选择;并依据公共责任的伦理要求,对行政行为动机进行检查。
2、答:公共责任的特征有:
1、公共责任是一种义务。作为政府机制构成的行政系统和行政人员,承担行政责任的过程,就是一个承担为国民尽义务的过程,承担起为起服务对象尽责效力、谋取利益的义务。
2、公共责任是一种任务。行政管理在承担义务的基础上,还必须通过认真履行自己的义务和职责的方式,对国家权利主体负责。
3、公共责任是一种监督、控制和制裁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公共责任是一种以外在的约束力为支撑力的个体或群体行为。
3、答:现阶段公共管理伦理失范的表现是:
- 权利交易。权利交易是权利再分配过程中的以权换权,即谋求权力的最大华。
- 渎职失责。渎职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滥用职权或者不尽责任;失责,是拥有一定权力的人对自身应负的责任和义务的一种无视和糟蹋。
- 权钱交易。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处于形成和发育时期。由于体制的不完善,经济腐败寻租行为的存在,严重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和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
4、答:加强公共管理伦理建设的途径有:
- 加强公共管理伦理教育。良好的公共管理伦理,有赖于正确的行政价值观的确立,行政意识、行政理论、行政认知、行政情感、行政态度等行政文化的诸多要素构成了行政模式取向,直接决定着公共管理伦理的状况。
- 强调公共管理伦理立法。公共管理伦理立法,是把伦理行为上升为法律行为,使伦理具有与上层建筑的政治、法律同等地位的监督、执法权力的法律效力和作用。
- 发展公民社会对行政活动的干预和监督。在民主政治中,行政人员的公务活动是公共责任的行为,应当面向整个公民社会而不是一部分与自己“有关系”的人们,发展这种公共政治传统是消除公共生活中私人化倾向和无契约、无承诺、无准则行为倾向的基本方法。社会监督反映整个社会对人们行为的一种监督,具有明显的行为约束的优势。
- 论述
1、答:公共管理伦理与个人伦理原则是不同的,因为:
- 主体不同。一为公共管理系统和公共管理者,一为个人;公共管理系统虽是人建立的,公共管理者也是人,但本身确是非人格化,它代表的不是个人的意志动机,公共管理伦理的动机是糅合了多种人的动机,是“多种合力”的产物。
- 影响不同。个人伦理是某一个人和其他人、与社会发生关系,实际受其行为影响的只是少数人;而公共管理伦理与所有人、或社会的所有成员发生关系,它的一举一动与整个社会所有人都关系甚大。
- 约束方式、依靠力量不同。个人伦理主要是通过良知和舆论起作用;而公共管理伦理除了舆论和内心信念的作用外,制度的约束作用也是必不可少的。
- 评价标准不同。公共管理伦理与个人伦理处在不同的领域,对公共管理伦理的评价,主要是看这一公共管理系统的实际功能和作用,看它实际指向什么基本价值,遵循什么正义原则,实际上在禁止什么,提倡什么,保护什么。
2、答:构成善治的基本要素有:
1、合法性,即社会秩序和权威应当最大限度地被公民自觉认可和服从。
2、透明性,即政治信息的公开性,每一个公民都有权获得与自己的利益相关的政府政策的信息。
3、责任性,即人们应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4、法治,法律是公共政治管理的最高准则,政府官员和公民都必须依法行事,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5、回应,即公共管理人员个管理机构必须对公民的要求作出及时的和负责的反应,在必要时还应当定期地主动地想公民征询意见、解释政策和回答问题。
6、效率,即管理的效率,它有两方面的基本意义,一是管理机构设置合理,管理程序科学,管理活动灵活;二是最大限度地降低管理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