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政治)考研名词解释(2)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9-03-31



沃勒斯坦 被西方学术界称为"新马克思主义"学者,从事"现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研究",其世界体系理论被称为"沃勒斯坦世界体系学派"。代表作《现代世界体系》集中体现了他的世界体系理论。在书中,他提出一个世界体系已伴随着几个世纪以来的国际关系的变化而出现,需要一种包含政治、经济因素的结构分析模式,即通过"世界体系分析"来认识现代世界。他认为自由把世界政治置于全球资本主义结构的框架之中才能使其实质和内容得以揭示。他通过"中心-半边缘-边缘"模式分析了世界各个区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尤其关心边缘区即第三世界的欠发展情况。

亚历山大•温特  贡献在于借鉴哲学和社会学理论,全面提出了基于社会互动关系的国际政治的建构主义理论。他的代表作《国际政治的社会里论》系统地提出和阐述了社会建构理论。温特致力于在国际关系研究中取理性主义和反思主义两派之长,使国际关系理论成为一种既考虑国际政治的社会建构、又坚持科学实在论的理论体系。建构主义是一种整体主义和理性主义结合地理论:在方法论上,具有明显的社会性质,强调整体对个体的作用,国际体系结构对国家的作用,在世界观上,否定纯粹的物质主义,认为国际政治的基本结构不是纯粹的物质性建构,强调社会性建构。
亨利•基辛格 美国著名的外交家、现实主义理论家。基辛格兼有学者和决策者的双重身份,崇尚现实主义权利论,重视大国外交,强调均势实现。其主要著作有:《核武器与对外政策》《选择的必要:美国队外政策展望》《重建的世界——拿破仑之后的欧洲:重新评价大西洋联盟》《动荡年代》《大外交》

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 美国著名战略专家。从20世纪60年代起,一直担任肯尼迪总统和约翰逊总统的外交决策顾问。1976年至1980年,担任卡特总统的国家安全顾问,在任时中国和美国实现了外交关系正常化。布热津斯基的主要著作有《实力与原则:1977-1981年国家安全顾问回忆录》《竞赛方案:进行美苏竞争的地缘战略纲领》《大失败:二十世纪共产主义的兴亡》《大失控与大混乱》《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布热津斯基侧重于通过地缘政治理论来研究美国的国家战略,其观点对美国的对外政策具有深远影响
也许我走的很慢,但我绝不后退....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回复 引用
报告 道具 TOP

   
白鹤
 
管理员
  
 
5#
 发表于 2007-12-12 16:51 | 只看该作者
国际关系考研红宝书购买请进3月登陆!
新自由主义 强调的是国家间的经济联系,认为这种经济联系是国际体系之内确立和维持秩序的基础。按照这一理论的假定,伴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与一体化,以及各国经济利益的日益融合,国家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会越来越深化,越来越普遍。这一现象已成为当代世界的界定性特征。正是这种日益发展的相互依存,深刻的改变子国际关系的性质,使得国际合作日益成为可能。新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是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

科学行为主义方法 国际政治学的一种研究方法。形成于50年代后期,流行于60年代。强调国际政治理论的抽象化,一般化,系统化,注重将现代科学领域的新成果,新方法引入到研究领域,强调分展研究,量化研究和计算机模拟,代表人物是卡尔多伊奇,特点是:过于强调理性而忽视人的因素对同际政治的影响,忽视非理性的因素。

苏东历史法学派 苏联东欧国家国际政治学理论最早的一个学派。主要从历史和法学的角度总结和探讨国际关系的基本规律。主观性较大,颇受西方学者的批评。但是却为苏联东欧国家推崇,曾经在苏东国家的对外决策中有重要影响。

苏东社会学派 苏东国际政治学派别之一。主要流行于60年代的苏联,从社会学,哲学角度对国际关系学进行理性分析。主观性较大,对苏联东欧国家当时的对外政策有一定影响。

多学科派 苏东国际政治学派别之一。最早出现于南斯拉夫,70年代以后成为苏东地区的主流学派。从多学科角度对国际政治进行综合的分析,是苏东地区的一个比较成熟的学派。后来受到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的沉重打击而日渐销声匿迹。

海权理论 美国历史学家马汉提出的一种地缘政治学理论。20世纪以前,国际社会的联系主要通过海上航线建立的,美国海军退役军官马汉提出了海权理论,强调海权对于国际政治和国家权力地位的重要意义,认为谁控制了世界重要的海峡和海道,谁就能有效地控制海洋,就会成为世界强国。而要称霸海洋还要取决于一国的地理位置、领土结构、疆域等因素,特别是其海岸线长度和港口的质量。马汉的理论对20世纪初美国扩张海上力量,谋求世界霸权的政策产生了直接影响。

生存空间论 法西斯德国学者豪斯浩弗提出的一种地缘政治学理论。他认为:生存空间即一国的土地面积和自然资源,是国力的象征。国家间的边界应该是一条“能动的疆界”。强国拥有扩展自己生存空间的自然权力。一国应当争取在自己生存宇间之外的地区,即人口稀少的缓冲区建立疆界,把自己同强大的领国隔开。时值二战前夕,其理论无疑是在为法西斯侵略扩张服务,对希特勒策划和发动战争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豪斯法弗本人也因此在战后被纽伦堡法庭判刑,最终畏罪自杀。

《国家间政治一寻求权利与和平的斗争》 西方第一部最完整、最系统地论述国际关系理论的著作。美国汉斯摩根索于1948年出版。本书以权力和利益为核心,全面论述了国际政治理论和实践问题。包括现实主义的六原则、国际法、国际组织等方面基本理论及其相互联系,以及他们同战争和和平的关系。本书的出版,标志着国际关系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成。它也是现实主义理论的开山之作。

《国际关系理论研究》 西方第一部论述国际政治理论的形成、发展和内容、方法的著作。由美国昆西赖特于1955年出版。书中认为,国际关系是指历史上任何时前的重要集团的关系,由其指当今按领土组织起来的主要民族国家之间的关系:国际关系学的研究领域是多方面的,包括8个方面的内容和16个分支学科;在研究方法上又可分为归类法和概念法。它标志着国际政治学获国际关系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交叉性边缘学科,在社会学领域中确立了独立地位。该书也被西方誉为“国际关系理论的经典”。

马克思主义时代观的基础是对不同历史时期生产方式和由此产生的阶级关系的分析。通过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研究,马克思和思格斯考察了时代及其变迁,以生产方式的变更为依据,将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不同生产方式看作不同的社会时代,对自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基本特点作了精辟分析。列宁根据所处时代的变化,提出了生产方式与世界革命形势现结合的时代划分方法,提出了时代发展阶段性的观点,阐述了帝国主义和帝国主义时代的特征,并提出了“战争与革命”的时代主题。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世界体系理论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世界体系的分析是建立在其对国际分工、世界生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资产阶级及其历史地位的分析基础上的。资本主义的发展把整个世界联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各个国家不仅在经济上,而且再政治、文化等领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依存。列宁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世界体系进行了系统阐述。

民族殖民地理论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资本原始积累时期殖民主义的特点及其对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的作用进行了详尽论述。在论述殖民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关系的同时,科学的阐述了殖民主义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双重作用。列宁发展了这一理论,就区分压迫民族与被压迫民族的问题,殖民地对帝国主义国家的生存和发展的意义问题,民族自决权原则问题,帝国主义时代的民族战争问题进行了客观的阐述。

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 国际政治经济学是将政治经济学的方法应用于国际政治学研究,重点研究国际政治与国际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马克思和恩格斯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出发,把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对社会关系进行抽象的理论学科,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为剩余价值论为核心,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现象背后所隐含的各种政治、经济及社会关系。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从资本主义发展为垄断后的基本特征出发,论述了与国际政治经济相关的一些基本问题,得出了帝国主义战争不可避免的结论。

民族国家及其特征  “民族国家”首先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出现的民族主义的核心概念,是一种理想的国家形式,是可能性意义上的国家。中世纪的欧洲,既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民族,更没有民族国家。已经形成的民族不仅在政治上处于某一帝国的统治之下,精神上处于国际性的罗马教廷的统治之下,民族也***成为大小不等的王国。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建立统一国内市场的要求驱动下,在西欧形成了以建立民族国家为核心的民族主义的要求。现实中的民族国家与理想的民族国家并不一致,它们之间始终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现实的民族国家基本上都不是单一民族建立的,民族的界线与国家的界线总是存在着程度不同的不一致,即使是被看作民族国家之典型的英国和FaGuo,在民族构成上也不是单一的和同质的,因此,在确定民族国家的含义时。不能仅仅从概念出发,而应该从现实出发,将国家的民族构成和国家的本质内涵既国家政权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更合理的确定民族国家的本质。民族国家的基本特征主要把一些共性的特点,它们是:(1)国家主权的独立性;2)国家领土的统一性;(3)国家权力的世俗性;(4)国家民族单一性。民族国家并不是~成不变的,在现实的政治进程中,民族国家可以转变为多民族家,多民族国家也可以分化为多个民族国家。

民族主义与当代国际政治  民族主义的定义是多种多样的,无论如何界定,民族主义总是各种各样的社会要求的产物,诸如政治要求、文化要求、宗教要求等。在这些要求中,最根本的是政治要求。在政治层面上,民族主义可以说是一个具有认同感的人类群体所表现出来的休戚与共,这些人有民族地位意识,谋求给予这种共同体一个政治实体,要么是建立独立的国家,要么则实现自治。作为一种政治运动,我们可以把民族主义的本质属性概括为三点:(1)民族成员首先应忠诚于他们自己的民族共同体;(2)这种民族共同体希望成为独立的国家;(3)这个国家只应由一个民族组成。当代的民族主义运动就清楚地反映出了这种特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性民族主义浪潮的兴起引起了世界政治局势的激烈动荡,出现了许多热点地区。大体上包括四部分:(l)前苏联、东欧地区发生剧变后出现的民族分离主义浪潮;(2)非洲国家频繁出现的部族、民族冲突;(3)西方国家以新法西斯主义、白人至上主义为表现形式的种族主义浪潮;(4)继续对抗的旧的民族矛盾。前三种情况属于冷战结束后兴起的比较“新”的民族主义冲突,最后一种则是从冷战时期延续下来的一直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诸如塞浦路斯的希土冲突、斯里兰卡的种族冲突等。

国家利益及其特征 国家利益是指一个国家内有利于其绝大多数居民的共同生存与进一步发展的诸因素的综合。根据国家利益的不同组成部分的重要程度,可将其分为主要利益和次要利益;根据国家利益的时效性,可将其分为长远利益和近期利益;根据国家利益的适用程度,可将其分为普遍利益和特殊利益。目前比较常用的方法是从国家的安全、经济、政治、文化利益四个方面来界定。()安全利益。安全利益是一国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最核心的利益。(2)经济利益。经济是一国的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力量。国家的经济利益,是国家利益的基本内容,也是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方面。(3)政治利益。国家的政治利益是国家利益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是维护国家现有的社会制度和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并力争使其影响扩大到更大的范围。(4)文化利益。文化与利益虽然不属于同样的范畴,但是文化利益确是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利益包括:意识形态的维护,历史文化传统的保持,民族认同感的确立和维系,与安全、经济、政治密切相关的各种文化现象等等。国家利益的基本特征有(1)客观性和抽象性;(2)客观性与主观性;()全民性和阶级性。

国家利益与国家权力 权力即强力是西方政治现实主义的传统概念。国家在国际社会中追求利益,主要通过权力的运作来实现。具体表现为运用权力关系来实现相互影响。施加影响可以是暴力的,也可以是和平的。接受影响的方式也不是单一的,可以是被迫的,也可以是主动的或自愿的。权力作为一种政治概念和政治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国际政治中的权力主要是指,在国际政治互动关系中,一个国家影响或改变其他国家行为的能力。这一定义包含四层含义:(1)由于权力主要是一个政治的或政治学的概念,因而我们强调这是一种影响国际政治关系,或国家间政治关系的因素。(2)作为一个关系范畴或互动范畴,权力只有在相互作用的条件下才能发挥作用,对权力的双方或各方均形成一定的制约。()权力体现的是一种能力,即我能够对你施加影响。要具备这种能力,一定的物质实力是必须的。(4)权力关系是一种政治关系,表面上体现的是一种单向的施行过程,即一方影响或改变另一方的行为。但是实际上,这种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三、综合国力及其判定国家的实力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既包括有形的构成,如地理条件、人口、自然资源、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科技实力;也包含无形的构成,如社会制度、政治体制、政治局势等,它是两者的结合。在估价一个国家的实力时,必须将两者综合起来加以分析,即“综合国力”。国家的实力是一个相对性的概念,它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国家实力的不同构成所发挥的作用也是不同的,在国家的实力构成中,物质构成起着决定性作用。在一般情况下,物质力越强大的国家,实力地位就强,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的作用就大。但是在有的情况下,小国、弱国同样可以取得较强的实力地位,发挥较大的作用。美国学者克莱因提出的国力估价方程试图从有形和无形相结合的角度来对一个国家的实力进行综合评估,其基本方法是可取的,但是其所采用的指标体系具有很大的局限;一些中国学者运用系统论等方法,提出了综合国力动态方程,即把综合国力看做是一个动态的系统、一个个开放的系统和一个非线性的系统,无疑弥补了西方学者的理论和方法论缺陷。

国际政治秩序与国际政治格局   国际格局与国际秩序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的历史范畴。国际格局是指一定时段内国际主要战略力量的实力对比和力量组合而形成的基本结构;其基本特征是一是具有整体性,它体现为一种世界权力体系,而不是地区范围的权力结构。二是具有客观性,它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世界权力结构,而不是一种主观设定。三是具有相对确定性,它一经形成就会在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内保持体系的相对稳定。四是具有均衡性,体系内的各种战略力量相互作用、牵制,使该体系在一定时期内能维持均势结构。国际秩序,包括国际政治秩序和国际经济秩序,则指的是国际社会主要战略力量之间围绕某种目标和依据一定规则相互作用运行的机制,它是大国和国家集团的利益、实力和对外政策相互作用的统一产简言之,国际秩序就是指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准则和行为规范。特定的国际秩序总是同特定的国际格局相对应,国际秩序总是受着国际格局的影响和制约。国际秩序也有三个特点:一是具有相对稳定性,它表现出国家、国家集团在国际社会中的位置和顺序,稳定而有序。二是具有一定时效性,它的机制只是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才有效。三是具有协调作用性,它体现为对国际主要战略力量相互关系和相和相互利益的协调作用,对不同类型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及排序有很大影响。

各国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  90年代,世界格局的转型与演进,为各国,特别是世界大国与未来世界大国改变其国际地位,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各国都想设计某种方案,为自己在未来世界格局中谋求一个有利的位置,并且展开了一场争夺建立国际新秩序主导权的斗争。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国际新秩序的理论有(1)美国。雅尔塔体系瓦解以后,美日就有建立美国领导的“世界新秩序”的打算。海湾战争为美国提出其主张提供了极好时机。布什利用海湾战争的胜利来证明:美国是当今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超级大国”、“全能冠军”,以此构筑“单极世界”。(2)西欧。西欧主张未来新秩序应是“美欧日三极体系”,不赞成美国的“单极世界”。欧洲多数国家不接受美国领导的新秩序,但在政治目标上与美国保持一致。()日本认为冷战后是建立新秩序的“难得的良机”,日本将利用其强大的经济实力,扩大影响,努力参与新秩序的建立。日本主张与西欧类似,即组成美欧日“三极世界”,日在其中起“主导作用”,日本认为美国“是未来新秩序中最重要的因素”。主张实现西方民主自由的价值观与政治多元化。(4)中国。中国主张多极化世界,大小国家本质上一律平等,建立具有公正合理的全新意义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自然环境对国际政治的影响和作用不仅表现在对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及其对外决策与对外行为的制约作用上,而且还表现在国家之间的相互行为与相互作用方面。自然环境对国家间相互行为和相互关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由于自然环境对一国综合国力的影响,自然环境在全球范围内分布的基本状况也就影响了一定时期内各国之间的实力对比关系,从而对整个世界格局的发展与演变产生制约作用。(2)由于地理位置对国家行为能力和国家利益的重要制约作用,大凡地处海峡、海道以及陆上战略通道等战略要地的国家与地区,因其扼守着大国谋求世界霸权的咽喉,往往成为国际政治争夺的热点地区。(3)对自然资源全面争夺是国际政治的一个重要内容。(4)由于战后科技革命的发展与应用,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今国际政治的重要内容,成为全球所面临的共同性问题。

军事因素与国家对外决策 军事因素制约国际政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一个国家的军事力量和军事战略必然对其对外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产生影响,并对其对外决策的目标和行为方式产生直接的影响,进而制约着国家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与作用。(1)军事力量是构成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内容。(2)军事因素导致对外决策的调整。(3)军事战略是国家对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军事因素与当代国际政治关系  军事因素制约国际政治的作用不仅表现在对一国的综合国力,对外行为和对外决策的影响,而且还通过一系列具体的形式对国际政治体系的运行产生制约作用。  (1)军事因素改变国际政治的力量对比,促使国家政治格局发展演变。()军事因素是制约国家间政治关系的手段,直接关系到国际政治目标的实现与否,进而影响国际政治关系的发展状况。()战后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科技革命的发展,使国际政治中出现了相互依存的趋势,军事因素在国际政治中出现作用弱化的现象。

文化因素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所谓文化,从广义上说,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说,则专指社会意识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即政治、法律、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国际政治中所研究和分析的文化,主要是指狭义上的文化。(l)文化因素是构成国家综合国力的基本要素之一。国家综合实力的构成,除了经济、军事等可见的物质要素以外,还包括民族特征、民族性格、国民土气和民族凝聚力等精神要素。而这些都与民族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2)文化上的差异和矛盾是导致国际政治冲突的重要原因。由于各民族文化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各自特点,各民族国家之间必然存在着文化上的差异和矛盾,这种差异和矛盾造成了对相同问题的不同观点和价值观,这种世世代代遗留下来的歧异是很难改变,在特定内条件下,往往会产生隔阂并导致尖锐的对立和冲突。(3)文化关系是实现国际对外政治经济目的的手段和工具。一方面,文化上的交流和沟通是国家间政治联系的重要渠道;另一方面,通过文化交流和文化渗透可以控制和干涉别国的内政,文化功能政治化。

宗教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宗教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表现形式。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拥有如此众多的教徒和相当严密的组织机构,必然会对国际关系产生影响。(1)宗教本身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形式,同样具有动员和团结本国人民的作用。特别是在一个教徒众多、政教会一的国家里,宗教的这种作用则表现得更为强烈。”而且因其具有精神上的麻醉性,其煽动性也比一般意识形态更强,因此,宗教便成为统治阶级麻痹和控制民众的重要手段。(2)宗教和教派争端乃至战争是造成相当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内乱与经济落后的主要根源。在许多发展中国家里,宗教和教派林立,由于历史上的宗教纠纷和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宗教与教派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也往往表现得十分尖锐,以致酿成长期的内乱和战争。(3)宗教矛盾和冲突是导致国家间冲突和战争的一个重要原因。

意识形态与国际政治  意识形态是报关于某一社会制度或生活方式的一系列根本的政治、经济及社会的价值观念,是文化因素的一部分。在国际政治体系中政治文化的功能主要表现在  (l)意识形态导致国际政治力量的分化组合,对国际政治格局产生巨大影响。作为政治思想体系的意识形态,产生于各国对自身利益的认识并与阶级利益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2)意识形态影响着国家对外政策的制定。在对外决策过程中,重要的~环是决策理论与决策方法。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反映了一国统治阶级对本国利益的系统认识,对国家对外政策目标的判断和评价起着重要的思想指导作用。  门)意识形态是国际政治斗争的手段。可以作为一种政治信念统一和团结本国人民;可以通过宣传DIZHI和削弱地对意识形态的渗透:可以为本国的对外政策进行解释等。

冷战结束后对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胁有(1)恐怖主义。20世纪90年代以来,重大的恐怖主义几乎年年发生,特别是2001年的“9•11”,国际恐怖主义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主要表现以下几个特点:恐怖活动范围不断扩大,随着各国政府加强对恐怖主义活动的打击力度,国际社会加强反恐合作,今后的恐怖主义活动将更加具有隐蔽性和突然性。恐怖活动手段高科技化。美国成为国际恐怖行动的主要对象。恐怖主义作为一种以伤害平民为表现形式的特殊暴力活动,对国际安全的影响是严重而突出的。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专家认为,冷战结束后.”恐怖主义成为19世纪和20世纪早期大规模战争的替代品”,是危害当代国际安全与世界和平的主要力量。( 2)大规模毁伤性武器,又称“ ABC”武器。大规模毁伤性武器的扩散是指上述武器和运载工具及其技术和材料的扩散。其中核武器的扩散~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核武器的扩散,可分两种基本形式:一是纵向扩散或垂直扩散,即核武器国家的核武库在规模上的扩大、质量上的提高和品种上的增加;二是横向扩散或水平扩散,即无核武器国家通过研制或购买拥有核武器,也就是核军备竞赛。冷战后的国际防扩散体制仍面临多种困难和挑战。(3)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冷战结束后,世界的主题依然是和平与发展,但局部战争和冲突仍此起彼伏。一个重要因素是少数国家继续坚持“冷战思维”,在国际关系中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冷战后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了些新的特点:一是千方百计地寻求联合国的同意或授权。二是绕开联合国,通过控制其他国际组织进行。三是制造合法性理由,为自己的干涉政策和行动辩护。四是动辄使用武力或以制裁来推行,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价值观、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一旦达不到目的,就在国际关系中以经济制裁或威胁使用武力来推行其外交政策。

和平维持机制及其建设 国际和平维持机制,就是在军事、政治、经济范围内对战争危险的直接抑制,对战争能力与手段的直接管制。并在其他广泛领域里积极调节和控制冲突,在广义上也可以视为消除和减少战争危险,间接地维护了和平。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军备控制与裁军。所谓军备控制,是指对各国军事装备的发展、试验、部署和使用的限制和管制。而裁军是指裁减军队和军事装备。两者目的均是使军备不要太多,以便降低对抗强度,缓和国际局势,克制冲突发展,减少战争危险。裁军是把国家军备视为武装冲突的根本原因,因此,通过削减和最终取消军备来谋求防止战争。而军备控制不反对各国保存一定的军备,它把国家间分歧与冲突视为战争根源,承认某些分歧和冲突也许是不可能解决的,因此通过减轻军事存在而不是彻底消除军备,来促进国家间关系的稳定和降低爆发战争的可能性。军备控制方法大体上分为裁军、减少现存武器、限制新武器的发展与部署以及限制武器转让等。2、强化国际法作用。国际法旨在调整国际关系,形成对国家行为和国家间相互关系有法律约束力的原则、规则和制度,为和平解决国际冲突提供基本的法律依据,以及仲裁、审判等司法程序和机构。国际法只要能得到世界各国的承认,就能对整个国际社会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国际法效力是以国家意志的协议为依据的,本质上体现了国家利益的协调。与传统国际法比较,现代国际法的巨大进展表现在,它不仅调整社会制度相同国家之间的行为规范,而且调整社会制度不同国家之间的行为规范,并且在其发展与强化进程中,充分体现了世界人民的强烈愿望和最大利益。只有确立了国家关系和国际生活共同遵循的基本原则,才能从宏观上有效地指导和规范国际社会的活动,才能从根本上抑制侵略和战争行为,才能建立起一个新的稳定、安全和繁荣的世界。

相关话题/国际关系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2019年北大人大复旦政治学国际政治国际关系最新真题
    北京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 专业课一:政治学概论 一、名词解释 宗法制 搭便车效应 法国大革命中的国民公会 伙伴关系 军备竞赛 软实力 二、简答题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遴选方法与任期特点 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 美国提出印太地区概念的战略意图 文化因素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三、论述题(其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4
  • 国际关系史袁明课后答案
    第一章: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与17.18世纪欧洲国际关系 (1)威斯特伐体系性质、特点及其对国际关系和国际法的意义 答:(1)1644年威斯特伐利亚和会在德意志的威斯特伐利亚的两个城市召开。经过争论,各国代表达成了协议,于1648年10月24日签订了《威斯特伐利亚条约》,主要内容是:(1)每一个德意志诸侯国都享有主权,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4
  • 2019年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考研调剂信息
    2019年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考研调剂信息公布,内容如下: ...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9-03-20
  • 国际关系学院2019年考研调剂信息
    我校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以下专业各有若干名额接受调剂。现将调剂信息公告如下,欢迎满足条件的考生积极报名。一、接受调剂专业1.政治经济学(学术型)2.世界经济(学术型)3.国际公共采购学(学术型)4.英语语言文学(学术型)5.日语语言文学(学术型)6.国际关系与国际法(学术型)7.网络空间安全( ...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9-03-20
  •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概论考研复习笔记
    北京大学一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概论笔记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基概念、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国际政治学基本概念与学科范畴 国际政治学是政治学的一个分支,是揭示国际社会中各种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之间 的政治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得一门新兴学科。它不同与国际关系学,侧重 于研究国家间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0
  • 2019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公共管理硕士专业调剂信息
    2019年我院公共管理硕士(125200)专业现接受校内相关专业考生的调剂申请,申请者需满足以下条件:一、报考本校公共管理硕士(125200)专业,且分数达到学校复试基本分数线(综合120分、外语55分;总分200分)。二、参加3月16日北京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并获得通过。该考试由北大研招办组织安排 ...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9-03-20
  • 2019年国际关系学院考研预调剂信息
    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已经公布,我校参考近年国家复试分数线,对各专业考试情况进行了评估,初步预测我校以下专业接受考生调剂:一、接受调剂专业1.政治经济学(学术型)2.世界经济(学术型)3.国际公共采购学(学术型)4.英语语言文学(学术型)5.日语语言文学(学术型)6.国际关系与国际法( ...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9-03-20
  • 国际关系真题和部分笔记整理合集
    08年暨南大学国际关系试题 一. 简述题(7选6) 1.拿破仑大陆封锁政策的内容及影响 2.乔治.凯南长电报与美国遏制战略的形成 3.欧盟形成的历史背景和欧盟的宗旨 4.1939英德秘密谈判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5.日本如何从16世纪到19世纪由闭关锁国走向被迫开国 6.评价巴勒斯坦民族解放组织主席阿拉法特 7.万隆会议召开的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9
  • 国际关系史(王绳祖)笔记
    第一编 近代国际关系 (十七世纪中叶--一八七一年) 十七世纪中叶--一八七一年) 一八七一年 第一章 17 世纪中叶到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的 欧洲国际关系 第一节 欧洲国际关系体系的形成 三十年战争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时间:1618 年1648 年 导火线:哈布斯王室压迫捷克新教徒,剥夺他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7
  • 国际关系史试题精粹国际关系史(1618-2004)试题精粹
    国际关系史试题精粹 国际关系史试题精粹国际关系史(1618-2004)试题精粹 名词专题部分 战 争: 1.三十年战争、2.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3.北方大战、4.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5.七年战争、6.美国独立战争、7.克里米亚战争、8.普丹战争、9.普奥战争、10.普法战争、11.中日甲午战争、12.美西战争、13.英布战争、14.日俄战争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4
  •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考研复习全攻略
    2011年人大国际关系学院考研复习全攻略 1,我的09年人大考研经历 2,人大国关的考研比例问题 3,2010年人大国关学院考研题目分析与2011年考试准备对策 4,你可以考虑的资料 5,复习前期应该注意的问题 6,复习后期应该注意的两个问题 7,复试是什么样子以及如何准备复试 1,我的09年人大考研经历 这篇文章很长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3
  • 北京大学战后国际关系和新中国外交2009(回忆版)年考研试题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1-02
  • 2018年东北师范大学国际政治国际关系专业真题回忆
    2018国政报录比据说是41进9。 好吧,前人田土后人收。趁着我还能记住,分享一下攒人品。 政治学原理(687) 简答 1政治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功能 2政治表达的渠道 3我国政党制度与西方资本主义多党制的本质区别 4如何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教材外的时政内容) 5政治权力的强制性及其对政治生活的影响 6政治评价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2-22
  • 国际关系学院2019年841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综合考研大纲
    国际关系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841考试科目名称: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综合一、考核目标考查考生对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历史脉络的掌握,对各个时期重要流派、作家及其主要代表作品的了解;考查考生运用相关的文学理论知识对文学作品(包括诗歌)进行分析的能力;考查考生的语言能力、写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
  • 国际关系学院2019年考研自命题大纲
    国际关系学院2019年硕士生招生专业和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调整的通知各位考生:我校2019年硕士生招生的专业和部分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有调整。现将这些变化通知如下:1、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自2019年起停止招生,新增设信息内容安全专业(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下设的专业),并于2019年开始招收硕士生,该专业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