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心理学重要实验设计讲义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9-04-03

第一讲  导论:心理实验研究的哲学基础

一、笛卡尔(1596-1650)和艾宾浩斯(1850-1909)

1.笛卡尔“身心二元论”:“我思故我在”,我的全部本性在于思维作用,认识外界事物必须靠心灵。心灵与形体彼此独立。

        “身心交感论”:除了天赋观念、意志以及思维仍由心灵认识外,感觉、爱、恨、恐惧等是这一相互作用的结果。

2.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

艾宾浩斯成功的关键在于他对可能会对结果产生影响的额外变量的控制上。以无意义音节作为词语学习的实验材料──如“DIQ”、“KOP”等。采用这些材料可以达到几个目的:(1) 控制难易度;(2) 控制熟悉度;(3) 控制单元间的联结强度。(4)使用德文字母组合了约2300个无意义音节,解决了词语材料可能重复的问题。

采用序列学习法:把学习材料的各个单元项目排成序列,形成一个词单,在学习时,每个项目都按词单中固定的顺序依次一一呈现给被试,词单呈现完毕,被试开始回忆每个单元项目及其序列位置。例如,第一单元项目是“DIQ”,第二个是“VIF”,中间的记不清了,最后一个项目是“KOP”,如此等等。如果被试不能正确回忆所有的单元项目,或达到预期的学习标准,就必须继续接受另一次学习回忆期,如此等等,直到被试达到预定的学习标准。

以节省百分数为因变量,研究了间隔时间与遗忘的关系,采用了6个不同水平的学习和回忆的间隔时间:20分钟、1小时、8小时、24小时、2天、6天以及31天。

结论:开始一段时间遗忘较快,随着间隔时间的增加,遗忘速度减慢。

 

二、科学研究的实证原则:为什么艾宾浩斯的研究富有生命力?

1.什么是科学

科学与形而上学的分界(Karl R. Popper):可证伪性、可验证性(可重复性)

科学的研究程序:问题假设→实验研究→理论→新的假设……

胡适:“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观察、实验、归纳、推理、直觉)

2.什么是科学的心理学

科学的心理学旨在寻找心理行为过程的规律,揭示心理行为过程中各变量间的因果关系。

 

三、为什么要强调方法的重要性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人(或人的心理)十分复杂

2.心理学存在着分裂的可能性?既有“作为自然科学的心理学”,又有“作为社会科学的心理学”

3.到目前为止,心理学之所以尚没有出现一个公认的、能解释各种心理现象的理论体系,其根本原因何在?

按照库恩 (T. S. Kuhn) 的所谓“范式”(Paradigm) 理论,目前的心理学仍处于尚未成熟的前范式阶段,还不是一门规范科学(normal science)。一个处于前范式阶段的学科要成为一门规范科学,资料的收集与积累将是一不可缺少的过程。

4.在心理学尚无统一范式的情况下,研究方法十分重要:方法已成为资料获取的准确性、丰富性以及资料概括和提炼的直接制约因素。

 

四、心理研究的多种途径(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

解释学(或释义学、诠释学)方法:通过对心理现象的解释来达到对隐藏在心理现象背后的意义的理解(弗洛伊德对梦的解释)。例如,访谈法。

现象学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整体描述,即面向现实中的事物本身(格式塔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二者均强调从精神的和社会文化方面研究人的心理。例如,观察法。

实证方法:强调心理研究的客观性,它要尽可能排除影响研究对象的任何主观因素

问卷法:一种相关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探讨变量间的相关,用于预测和估计

测验法:

实验法(狭义的实证研究):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揭示心理行为过程中各变量间的因果关系。

现场实验研究(准实验法)

 

 

第二讲  如何建立变量间的因果关系

一、心理实验研究中的变量

变量:在质或量上能产生变化的事物的属性

刺激变量

反应变量

机体变量

建立这些变量间的关系,最好是因果关系

Y = f(X1, X2, ……, Xn)

实验中实验者所操纵的对被试反应产生影响的变量称为自变量(independent variable),由操纵自变量而引起的被试的某种特定反应称为因变量(dependent variable)。

但是,除了自变量之外,还会有其它许多因素会影响因变量的变化,凡是对因变量产生影响的变量都可称为有关变量(relevant variable),对因变量不产生影响的变量都可称为无关变量(irrelevant variable),在有关变量中,实验者拟研究的变量称为自变量,不打算研究的那些有关变量称为额外的有关变量(extraneous relevant variable),简称为额外变量(extraneous variable),由于实验中必须要控制这些额外变量,故额外变量也被称为控制变量(controlled variable)。

 

因变量

因变量的信度:同一刺激情况下的变异程度

因变量的效度:能否真正测到因变量在不同自变量水平下的变化程度

采用公认的因变量

避免ceiling effect与floor effect

采用多项测量

变量的操作性定义:采用测量它的操作程序来测量

 

二、如何建立变量间的因果关系?穆勒五法

1843年,英国哲学家穆勒 (John S. Mill, 1806-1873) 在其名著《逻辑体系》中系统地论述了探求因果关系的五种方法,为通过实验研究揭示心理行为过程中变量间的因果关系提供了一般方法论基础。

 

契合法

若A,B,C→a,b,c

  A,B,D→a,b,d

  A,C,E→a,c,e

A是a的因

 

差异法(使用对照组)

若A,B,C→a,b,c

    B,C→b,c

A是a的因

 

契合差异并用法

若A,B,C→a,b,c

  A,D,E→a,d,e

  A,F,G→a,f,g

  B,M,N→b,m,n

  D,O,P→d,o,p

  F,Q,R→f,q,r

A是a的因

 

共变法(当有些现象无法消除从而不能使用对照组时)

A1,B,C→a1,b,c

A2,B,C→a2,b,c

A3,B,C→a3,b,c

结论:A是a的因

剩余法

A,B,C,D是a,b,c,d的因,而A是a的因,B是b的因,C是c的因,则D是d的因

 

上述方法均有一定局限性,应用是否成功的关键在于心理变量能否进行正确有效的分离

一个例子:Waugh和Norman关于短时记忆遗忘的研究

 

三、额外变量的控制

(1)排除法:将额外变量从实验中消除;

(2)恒定法:使额外变量在实验过程中保持固定不变,同一主试、同一时间、同一仪器等;

(3)匹配法:使实验组和控制组中的被试特点相等(独立组设计);

(4)抵消平衡法:通过采用综合平衡方式使额外变量的效果互相抵消(重复处理设计所产生的顺序效应);

(5)随机化法:随机抽样并把样本随机地分配到各处理组、让刺激随机呈现等(已知有额外作用但不适于上述方法;无法确定起作用的额外变量来源);

(6)统计控制法:由于条件限制不能采用上述方法时,可在实验后采用协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来控制额外变量。

 

四、心理实验中主试与被试的关系

指导语

主试的期待:实验者效应(Rosenthal, 1966) ,主试可能以某种方式(如表情、手势、语气等)有意无意地影响被试,使其反应符合主试的期望

被试的动机:霍桑效应(Hawthorne effect),由于被试对实验态度发生了变化从而导致研究的自变量发生混淆

安慰剂效应(placebo effect)

双盲控制

 

五、心理实验研究的效度:内部效度、外部效度

外部效度以内部效度为基础,没有一定的内部效度,永远不会有外部效度。

 

第三讲  心理研究的程序

 

一、发现问题,陈述问题,形成假说

生活事件观察、文献阅读

Psychological Abstracts、PsychInfo

1. Cognitive Psychology

2.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3. Intelligence

4.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5.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6.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 Cognition

7. Memory & Cognition

8. Psychonomic Bulletin & Review

9. Psychological Review

10. American Psychologist

11.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12. Quarterl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13.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4. 心理学报

15. 心理科学进展

16. 心理科学

 

以假说的形式陈述问题。如果,那么。

假说如何形成?长期的思索、意外的发现、直觉与灵感

好的假说的特点:可验证性、简洁性、概括性

 

举例:“勤奋的学生学习成绩好”,其中,勤奋应该作具体定义,学习次数或学习时数。

二、确定研究类型

自然观察法:在自然环境下观察、记录自然发生的行为,Lorenz观察动物攻击行为、印记行为等,珍尼古多尔在原始森林观察黑猩猩行为;

调查研究

档案研究

准实验研究:不能以随机方式分配被试,只能根据已经形成的群体推论因果关系

社会学研究、社会心理学研究等

实验研究:随机抽样选择被试、操纵自变量,可减少误差,对实验研究的许多批评源于对实验研究本质的不甚了解。

探索性实验与验证性实验

预备实验

三、实验研究过程

1.发现问题,陈述假说

2.界定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

3.选择仪器

4.确定实验方案:选定何种实验设计

5.选择和分配被试:

界定总体和样本:所有可能参与研究的个体为总体;从总体中抽取部分个体,组成实验受试者,为样本。样本应有代表性

取样:随机取样和分层随机取样;随机分组以获取等组被试;随机会产生波动,但仍是最好的方法。

6.数据采集与处理:计划、指导语、时间安排等

数据类型:

比例型数据:身高、体重、反应时间等,有相等单位,有绝对零点,可加减乘除

等距型数据:温度、智商、能力大小等,有相等单位,无绝对零点,可加减

等级型(顺序型)数据:喜好程度等,无相等单位,无绝对零点,不能加减乘除

类别型数据:气质类型、性格类型等,无相等单位,无绝对零点,不能加减乘除

数据处理:合理正确的统计方法极为重要,参数检验,非参数检验

7.得出结论,检验假说

8.撰写研究报告

题目  摘要  正文  前言  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讲  随机组设计

一、双随机组设计

1.一个例子:维生素C对感冒的作用

从总体中抽取60名被试,随机分为实验组与控制组。

实验组:服用维生素C

控制组:服用同样形状的淀粉颗粒

观察今后6个月内患感冒的次数

设计关键:实验前必须确定两组在各方面相等(包括要记录的因变量)

2.如何达到等组?

相对大的样本;随计化原则:随机抽样、随机分组

若为小样本,两组被试各方面容易波动,较难“相等”

大样本更容易减少两组之间的差异,但仍可能由于随机波动出现不等组。

另一例子:RNA是否与记忆有关?

3.统计分析

虚无假设:两组因变量的总体平均数之间无差异;

计算平均数

计算t值。t值反映两组平均数之间的差异程度,若差异很小(即不显著),则差异是由于随机波动而产生的,反之则是实验处理导致的;

计算自由度:df = n1 + n2 – 2;

若t(13) = 4.48 > 4.22 (此时α=0.001),可得出结论P<0.001,其含义是:两组之间的差异1000次中999次由实验处理导致,没有差异的可能性只有1次,由此而拒绝虚无假设。

P值的设定与实际要求有关,如要求高度安全,可设定得更保守(P值更小)。一般情况下设定为 0.05就够了。

被试数量应该多大?每组30人以上可算大样本,足以达到要求。

4.讨论:如何使两组有效区分开?

尽可能选择同质被试;实验程序严格标准化;减少测量误差

 

二、多随机组设计

1.单因素多水平实验设计

自变量水平越多,评估它对因变量影响的准确度就越高。多随机组显然优于两随机组

不同水平的差别尽可能大一些

如 gifted, Learning disability, normal 三组儿童的数学能力比较。

2.统计分析

为什么做两两t-test并不合理?

假定自变量设为3个水平,若显著性水平α=0.05,则正确作出推翻虚无假设的概率为95%,所有3次t-test都正确的概率为 0.953,至少有一个t-test结论不正确的概率为1-0.953,增加了拒绝虚无假设的可能性。

改进方法:提高拒绝虚无假设的标准,对于本研究,修正后的α=0.05/3才等于单个t-test中α=0.05的情况。

Bonferroni test

虚无假设:不同组间因变量的总体平均数之间无差异

计算总平方和SST、组间平方和SSB、组内平方和SSw

计算自由度:

dfT = N – 1

dfB = 组数 – 1

dfW = N – 组数= dfTdfB

计算均方

组间均方MSB = SSB / dfB

组内均方MSW = SSW / dfW

计算F值:F = MSB /MSW

F =(组均差的估价值+误差的估价值)/误差的估价值

若F =1,则不存在实验处理效应,即自变量对因变量无影响。若F显著,表示各组总体平均数间存在差异,仅表示至少有一对平均数间存在差异,要进一步明白此点可进行多重配对比较。

 

第五讲 相关实验设计

一、相关研究

当无法控制自变量的变化时,可采用相关研究,它通过计算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来衡量变量之间的联系。

1.相关研究的应用领域

变量之间的联系(如身高与体重、人口数量与教育程度)

测验的信度与效度

2.正相关、零相关、负相关

3.偏相关(部分相关)

4.相关研究的意义:预测功能

 

二、双匹配组实验设计

1.目的与意义:对于随机组设计,随机永远只是一种理想状态,为了达到实验前的两组相等的状态,可使用匹配组设计。

举例:性别对记忆是否有影响?以智力作为匹配变量

2.匹配变量的选择:(1)匹配变量应与因变量有较高的相关,相关程度越高,匹配或等组的可能性越大;(2)将因变量作为匹配变量,但可能产生顺序效应。

3.统计分析(paired t-test)

虚无假设:两组因变量的总体平均数之间无差异;

计算平均数

计算t值(相关样本的t值)。t值反映两组平均数之间的差异程度,若差异很小(即不显著),则差异是由于随机波动而产生的,反之则是实验处理导致的;

计算自由度:df = n – 1(n:配对数);

4.讨论:采用随机组设计还是匹配组设计?

随机分配并不一定随机;

匹配设计应保证匹配变量与因变量的高相关,否则会对研究造成损害;

不合适的匹配设计降低了能检出两组存在差异的程度;

故,若找不到合适的匹配变量,则应采用随机组设计。

 

三、重复处理设计

1.二次重复处理设计

paired t-test

2.多次重复处理设计

被试接受实验处理的顺序:随机或抵消平衡法

虚无假设:不同组间因变量的总体平均数之间无差异

计算总平方和SST、被试间平方和SSB、被试内平方和SSw

SST = SSB + SSw

SSw = 处理间平方和 + 误差平方和

由于进一步将被试内变异分解出了处理间平方和与误差平方和,从而大大降低了MSE,从而提高了能检出处理效应的程度。

 

比较:随机组设计

总平方和SST = 组间平方和SSB + 组内平方和SSw

组内平方和SSw = 误差平方和

在检出存在总体显著差异后,如有必要,仍需做多重比较。

3.重复处理设计的优缺点

优点:经济利用被试;节约实验时间;减少实验误差

缺点:容易产生顺序效应

存在这种可能:对于同一问题,重复处理设计与组间设计可能产生相互矛盾的结果。

 

 

第六讲 因子设计

一、几个例子

研究者甲:智力对学习成绩的影响不大

研究者乙:智力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很大

 

研究者丙:年龄对记忆能力有很大影响

研究者丁:年龄对记忆能力的影响不如常说的那么大

智力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可能因兴趣的不同而有差异。

不同年龄人群的记忆能力差异可能因受教育程度不同而有所不同

 

人参对人体的滋补作用在有无胡萝卜的情况下是否有不同?

 

二、几个概念

因子

因子变化的水平

各水平的结合(组数、单元数、处理单元等)

主效应:一个自变量的不同水平引起的因变量的变化程度

交互作用:一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由于其它自变量水平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时,则这两个自变量之间存在交互作用。

 

三、统计分析

虚无假设

因子A的处理效应为零

因子B的处理效应为零

A、B两因子的交互作用为零

 

总平方和SST的分解

SST = SS处理间(组间平方和)+ SS处理内(组内平方和)

SS处理间 = SSA + SSB + SSAB

自由度分析:设因子A有p个水平,因子B有q个水平,每个处理单元有n个被试,则

 

变异源

自由度

A

p-1

B

q-1

A、B交互作用

(p-1)(q-1)

单元内误差

pq(n-1)

总计

npq-1

 

计算均方

MSA = SSA / dfA

MSB = SSB / dfB

MSAB = SSAB / dfAB

MSE = MSW = SSW / dfW

 

计算因子效应(F值)

FA = MSA /MSE

FB = MSB /MSE

FAB = MSAB/MSE

 

 

四、交互作用的意义

人的心理行为通常由多种变量的交互作用所控制,仅研究一个变量的影响是十分简单的。例如一些简单的判断:“某人很聪明,在校学习成绩一定很好”。学习成绩的好坏取决于多种因素,除智力高低外,其他因素如兴趣、动机等都影响学习成绩。

 

五、因子设计的价值

可获取较多信息,增强研究结果的概括力

经济

 

六、因子设计的类型

2×2

2×3

3×3

2×2×2

被试内设计、被试间设计

完全随机实验设计

完全重复实验设计

混合实验设计

 

七、总结:选择何种实验设计?

好的实验设计所具有的特点:

1.能回答要研究的问题;

2.通过同一批被试能给出较多信息;

3.可重复性强(较高的实验内部效度);

4.结论的概括性高(较高的实验外部效度);

5.经济可行


相关话题/心理学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实验心理学笔记 孟庆茂、常建华编著
    教材:《实验心理学》(孟庆茂、常建华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年5月第一版 第一章 绪论--心理学怎样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第一节 心理学的科学性 一、什么是科学? 科学就是通过客观的观察和严密的论证来获取知识。 人们获得知识的途径:权威、逻辑推理、经验或直觉、科学。 就一个人来说,科学研究是获得正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4-02
  • 郭秀艳实验心理学练习题及答案
    练 习 题 一、填空 1. 现代心理学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学科体系,包含有许多心理学分支,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等等。 2. 额外变量是使实验结果发生混淆的主要根源。对额外变量的控制,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____________、_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31
  • 社会心理学复习笔记
    《社会心理学》复习笔记 第一章 社会化 社会化是社会心理学的中心课题,也是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的问题。 第一节 社会化概述 一、社会化的定义及其分析 1、定义 社会化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个体形成适应于该环境的人格,掌握该社会所认可的行为方式。它是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是逐步内化的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8
  • 社会心理学笔记
    第一章 社会心理学导论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基础分支之一。按照著名心理学家杨国枢先生的观点,当今世界的心理学可分为两大领域:一是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二是实验与认知心理学,人格、社会、实验、认知也因此成为了心理学的四个支柱。其它的心理学分支都是在这四个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人格心理学从人本身出发,探讨个体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8
  • 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2019年考研调剂公告
    一、学院简介心理学院于2008年9月正式成立并独立运行,其办学历史始于1941年国立中正大学社会教育系。历经70余年的风雨历炼,一代又一代心理学工作者,秉持静思笃行、持中秉正之校训,坚守质量立院、人才兴院、创新强院、文化铸院、和谐荣院之理念,薪 ...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9-03-28
  • 中国传媒大学大众传播心理学复习笔记
    第一章 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对象和现状 1,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学科定位 大众传播心理学是由大众传播学与心理学构成的多级交叉学科,它既术语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又可 归入传播学中的大众传播理论的一个次级学科。 2,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对象 研究对象有两种视域:一是传播渠道;二是认知主体 1)内向传播是大众传播心理学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7
  •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笔记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对象、范围和意义 一、教育心理学的对象和范围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简言之,就是研究学生如何学习,教师如何学习,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学习的科学。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属于应用心理学的范围。 理解教育心理学的对象,要注意四个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7
  • 实验心理学(朱滢版)超详细知识点及重点笔记
    第一章 实验方法 第一节 各种变量 主试就是实验者即主持实验的人,他发出刺激给被试,通过实验收集心理学的资料。 被试就是实验对象,接受主试发出的刺激并作出反应。 一、自变量即刺激变量,它是由主试选择,控制的变量,它决定着行为或心理的变化。 自变量的种类: 1 、 刺激特点自变量:刺激的不同特性会引起被试不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5
  • 心理学考研心理学问答题笔记
    32、情绪理论 1.早期的情绪理论 『詹姆斯-兰格外周情绪理论』 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和丹麦生理学家兰格 主要观点:他们强调情绪的产生是植物性神经活动的产物。后人称它为情绪的外周理论。即情绪刺激引起身体的生理反应,而生理反应进一步导致情绪体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5
  • 心理学导论(第二版)黄希庭 练习题
    第一章 绪论 一、填空题 1. 从个体心理的动态-稳态维度,人的复杂心理系统可以区分出 、 和 。 2. 心理学研究的行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 ,如写字、看电视等,称为 ;另一类是 如知觉、注意、欲望、意愿等。 3. 心理学的科学性表现在 , , 三个基本特征上。 4. 心理学的科学研究在探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4
  • 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课堂笔记叶浩生主编
    《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课堂笔记《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叶浩生主编心理学有一个长期的过去,但只有一个短暂的历史。 ----艾宾浩斯《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课堂笔记... 1第一章 西方心理学的起源与建立... 31.1 西方心理学的哲学起源... 31.2西方心理学的科学起源... 41 .3实验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4
  • 实验心理学(孟庆茂版)超详细知识点及重点笔记
    教材:《实验心理学》(孟庆茂、常建华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年5月第一版 第一章 绪论--心理学怎样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第一节 心理学的科学性 一、什么是科学? 科学就是通过客观的观察和严密的论证来获取知识。 人们获得知识的途径:权威、逻辑推理、经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3
  • 社会心理学考研笔记
    第一章 社会化 社会化是社心的中心课题,也是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的问题。 第一节 社会化概述 一、社会化的定义及其分析 1、定义 社会化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个体形成适应于该环境的人格,掌握该社会所认可的行为方式。它是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是逐步内化的过程。l 个体在社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3
  • 华师大心理学系实验心理学授课详细知识点笔记
    第一章 绪论1.观察与实验一、实验的意义以精密的控制获得正确的结果eg:下落物体的重量与下落时间的关系。 物体高度,初速 大小,重量,形状 质地,etc 时间为因变量,其他均为控制变量 二、心理学研究涉及的变量1. 自变量 可操纵(对一个事物),选择(男女,被试年龄。。。)刺激变量(一般都可操纵)被试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3
  •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心理学笔记
    广告心理学复试笔记 第一章 绪论1,广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研究对象A广告心理学史探索参加广告传播活动的人在广告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存在的心理现象的一门学科。B其研究对象使参加广告传播活动的人在广告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存在的心理规律。广告心理学的具体研究包括广告受众(即消费者)在广告活动中心理现象发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