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理学重点整理考研资料(2)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9-12-24



第四章:

36.乡村-城市间的四种转型

人口结构、经济结构、地域空间、生活方式的转型。

弗里德曼:城市化︱:人口和非农活动在规模不同的城市环境中的地域集中过程、非城市型景观转化为城市景观的地域推进过程。物化了的实体性的过程。城市化‖:城市文化、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地域的扩展。抽象的、精神上的过程。

37.农业对城市发展的贡献:产品、市场、要素、外汇贡献。剩余粮食生产能力是城市生存的必要前提条件。农业剩余劳动力是城市兴起和成长的第二前提。

38.斯科特 (工业向城市集中) 他称整个生产系统的核心是劳动过程,在不同劳动过程中存在各种连接方式,可能是在独立的生产单位中进行的,也可能是在一家公司内进行的,前者成为竖向分离,后者成为竖向结合。

39.奥沙利文:

地方化经济:某行业的企业生产成本随行业总产量的提高而降低。原因:中间投入品生产的规模经济、劳动力市场共享和知识溢出。

城市化经济:单个企业的生产成本随城市地区总产量的上升而下降。

区别:城市化经济源于整个城市经济的规模,不单单是某一行业的规模。城市化经济为城市中的所有企业带来利益,并非只针对某一行业的企业。

40.伯格:从宏观上分析了影响人口迁移的经济原因。提出了“推拉”假说。认为人口迁移是其原住地的推力和迁入地的拉力两种力的共同作用结果。

41.李:影响迁移的因素:与迁入地有关因素,与迁出地有关因素,各种中间障碍及个人因素。

42.经济学派代表人舒尔茨:迁移行为是个人的一种经济投资过程。

43.斯塔克和布罗姆:移民是由家庭集体决策的结果。

44.阶级斗争和国家干预是城市空间发展的重要决定性因素。

45.mabogunje model:乡村人口迁移的原因不仅在于移民本身,更重要的在于城市农村的控制性次系统及整个社会经济文化的调节机制,他们是控制移民数量的机制。

农村控制性次系统主要通过农村各种组织机构、家庭和家族来实现。

城市…………            寻找住房和职业的难易来实现。

社会经济文化的调节机能:A农民进城需要一个适应过程重新学习求职之道社会规范建立新的社交网络。B城市自身需要调节,多建房屋和创造就业机会,扩大人口容量应付新居民。C农村也需要调节,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变生产结构适应劳动力的新情况。

正负反馈和信息流动。

46.新的理论和指标的特点:A由于城市建成环境是城市化的物质体现和结果,通过对城市固定资产投资额的分析,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的转换。B在绝大多数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中,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衡量的城市化水平总是不断上升的,但如果用投资等指标计算,却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特点。C若干发达国家已经完成城市化的进程,当前处于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的阶段。

47.劳动过程的互相依赖性使得企业间的横向联系增强,导致更为复杂的生产网络的出现。为了降低厂家间联系的空间成本,企业在区位选择时有着向中心企业汇集的倾向,结果就会出现生产积聚的景观。

48.费景汉和拉尼斯认为刘易斯的二元结构没有看到农业在促进工业增长中的作用,事实上农业生产率提高而出现剩余产品是劳动力流向城市的先决条件。

49.哈维、卡斯特尔斯:城市是资本累积的工具。城市-空间经济中的交叉点是来自大量剩余价值的转移提取和在空间上集中的建成环境。

哈维提出“三次循环”的概念,资本的第一次循环包括在生产中,在劳动率不变的情况下,经过价值和剩余价值的生产,一部分以奢侈品方式满足资产阶级的奢侈消费需要,另一部分以工资货物的形式保证劳动者的再生产条件。第二次循环包括固定资本投资和消费资金两方面。一部分包含在生产过程中,另一部分起着为生产服务的功能,称为生产性建成环境。消费资金也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直接包含在消费过程中,另一部分起着为消费服务的作用。

资本的第三次循环指在科研和技术及各种社会消费方面的投资。

50.建成环境:由无数不同要素——道路运河港口码头工厂等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的商品,其中每一种要素都是在不同条件下按不同规律进行生产的,而某些要素如交通网络既起着生产性简称环境的功能,又起着消费性建成环境的功能。

51.新的理论指标:

由于城市建成环境是城市化的物质体现和结果,通过对城市固定资产投资额的分析,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的转换。

在绝大多数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中,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衡量的城市化水平总是不断上升的,用投资等指标计算,有明显的周期性特点。

若干发达国家处于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的阶段。

52.城市化的类型:  向心型与离心型、外延型与飞地型、景观型和职能型、积极型和消极型、自上而下型和自下而上型城市化。

53.   ↓自上而下型城市化指的是国家投资于城市经济部门,随着经济发展产生的劳动力需求而引起的城市化,具体的表现为原有城市发展和新兴工矿业城市产生两方面。

自下而上型城市化指农村地区通过自筹资金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非农业生产活动,首先实现农村人口职业转化,进而通过发展小城市(集)镇,实现人口居住地的空间转化。从主体上看:城市化发动主体来自下,投资主体以自有自筹资金为主。从地域上看:城市化发展的地域在广大农村,城市化人口来源来自农村。从层次上看:城市化发生的等级系统属于乡镇。

54.我国城市化水平的量度有三:市镇人口/非农业人口/市镇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55.城市化近域推进的主要动力:对外交通设施的延伸、工业扩张、住宅扩散。

56.与在城市化相关的一个概念,绅士化:(格拉斯)肯尼迪:在一个街区中,较高收入的家庭取代较低收入居民的过程,期间,整个街区的本质和文化品味也发生了改变。

57.城市顺序规模发展规律:贝里:大城市发展,大小城市共存,中等城市发展,成熟的城市体系。说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体系的发展有一定的相关性。

58.制度将农村剩余劳动力禁锢在农村,制度的变迁对城市化影响巨大。

城市化的时空演进:

从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过程可以看出,城市化具有明显的时间和空间表现特征。

从时间上来看,伴随着由工业革命开始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西方国家近现代城市化揭开了序幕。

城市化刺激了经济发展,城市的发展刺激了产业的分工与合作以及新的产业部门的出现,而不断更新的新兴产业又为城市化的发展提供了持续的推动力,进一步发达的经济能力又为解决城市化瓶颈、持续提高城市化水平扫平了道路。

虽然在主导产业不断更替的情况下,有些以某种产业为主导的城市衰落了下去,进而引发了新的城市问题。

但无庸置疑的是,大多数城市经受了各种考验,不断发展强大,城市规模持续上升。

从空间上看,城市化的发展促使单个城市地域面积不断扩大,由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超大城市发展,城市之间的距离日益缩小,形成城市群、城市带、城市地带。

从城市内部结构而言,城市化使城市由原来的单中心向多中心分布,CBD逐渐形成、成熟,城市功能分区日益复杂、完善。

从城市功能上看,城市化促使城市以某种职能为主向各种功能并存的综合性城市发展,生产性城市逐渐转化为服务性城市。

城市化的模型:

一.差异城市化理论模型(theory of  differential  urbanization)

§         由盖伊尔(H.S.Geyer)和康图利( T.M.Kontuly)于1993年提出,他们将这个模型作为解释世界上所有地区人口变化的演化模式的基础。

§         模型将城市分为三种类型: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市,

§         并认为大、中、小城市的净迁移量的大小随时间变化,进而根据这种变化将城市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①大城市阶段,也叫“城市化阶段”,大城市的净迁移量最大,大多数移民往大城市集中,大城市增长最快;

②过渡阶段,即“极化逆转”(Polarization Reversal)阶段,中等城市由迁移引起的人口增长率超过了大城市;

③“逆城市化”阶段,小城市的迁移增长又超过了中等城市。

结合当前西方世界比较流行的发展周期的观点,盖伊尔和康图利又进一步提出,“逆城市化”阶段结束以后,紧接着又是城市发展的第二个周期,第二个城市发展周期又开始于“城市化”阶段,迁移人口再一次往大城市集中。

二.“城市发展阶段”模型(stage of urban development)

§         最初由霍尔(P.Hall)于1971年提出, 1981年克拉森等人对此模型进行了修改。

§         该模型认为,城市是具有生命周期的,在这个生命周期中,一个城市从“年青的”增长阶段发展到“年老的”稳定或衰弱阶段,然后再进入一个新的发展周期。

§         将一个城市划分为中心城区和中心城区周围的地区两个部分,并对这两个地区的人口增长进行模拟。

§         根据整个城市地区的人口数量是上升还是下降以及是中心城区还是周围地区人口增长得更快或下降得更快,而将城市发展划分为城市化、郊区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四个大阶段。

§         根据中心城区和周围地区在人口增长率的上升和下降之间的转折点,将这四个大阶段中的每一阶段再一分为二,从而划分出八个小阶段。

§         作为一个预见性的模型,预示了当前发达地区城市发展趋势,仍具有很强的解释作用。

无论是“差异城市化理论”模型,还是“城市发展阶段”模型,都说明了一个城市的发展可能具有周期性,

第六章:

59.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与非基本部分:

基本活动部分:为本城市以外的需要服务的从城市以外为城市创造收入的部分,是城市得以存在发展的经济基础。分为离心型(工业产品报刊向外销售)、向心型基本活动(外地人来旅游购物就医)。

非基本活动部分:满足内部需求的随基本服务发展而发展。包括满足本市基本部分的生产所派生的需要和满足本市居民正常生活所派生的需要。

60.上题的划分方法:普查法、残差法、区位商法(假设全国经济的部门结构是满足全国人口需要的结构,各个城市必须有类似的劳动力结构才能满足当地需要。低于这一比重的部门需从外地输入产品或取得服务。大于的则认为该部门满足本市需要外还存在基本活动部分。大于全国比重的差额即该部门基本活动部分的比重,把各个部门和全国平均比重的正差额累加,就是城市总的基本部分。)、正常城市法、最小需要法。

61.影响城市基本非基本比率的因素:城市人口规模的增大、专业化程度的不同、城市生产生活体系的完善程度、城市人口的年龄性别收入水平的差别。

62.乘数效应:城市基本部分的每一次的投资,收入和职工的增加,最后在城市所产生的连锁反应的结果总是数倍于原来投资、收入、和职工的增加。是由城市基本活动所引起的。

相关话题/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