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G.H.米德,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象征互动理论创始人。最早从传播的角度对人的自我意识及其形成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
2.理论内容
(1)自我可以分解为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方是作为意愿和行为主体的“主我”,另一方是作为他人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的“客我”。
(2)人的自我意识就是在这种“主我”和“客我”的辩证互动中形成、发展和变化的。“主我”是形式,“客我”是内容,“客我”可以促使“主我”发生新的变化,“主我”反过来也可以改变“客我”,两者互动不断形成新的自我。
3.评价:
这种由自我传播所形成的自我意识对人的行为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也体现了人内传播(自我传播)的社会性、双向性和互动性。这种理论说明人内传播不但具有鲜明的社会性,而且具有明确的互动机制。
二.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
1.H.布鲁默,现代象征互动理论集大成者,在1969年出版的《象征互动论》提出其理论。
2.观点
(1)人能够与自身进行互动,即自我互动。
(2)从本质上来说,“自我互动”是个人与他人的社会互动的内在化,也就是与他人的社会联系或社会关系在个人头脑中的反映。
3.评价
“自我互动”并不是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在头脑中的简单再现,而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经过这个过程不断改变原来的自我,形成新的意志和行为主体。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说明,人内传播是现实社会传播关系的反映,通过自我互动或自我传播,人能够在与社会上他人的联系中认识自己、改造自己,不断实现自我的完善和发展。
三.内省式思考(短期的、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的的自我反思活动)
1.内省是人们对自身的一种反思,也是人内传播的一种重要形式。内省可以分为两种:其一,日常的、长期的自我反思活动,目的是完善个人的修养,具有明显的长期目标性和连贯性;其二,短期的自我反思活动,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的,称为“内省式思考”。这里探讨的主要是后者。
2.理论内容
(1)根据美国社会学家G.H.米德研究,在面临新问题情况下,由于个人不知道过去的习惯做法是否合适,所以通常不会立即做出反应。在反应滯后、行为停止期间,内省式思考就会活跃起来,个人会通过已有的知识结构去分析、推测和解决问题。
(2)内省式思考并不是孤立、封闭和绝对的主观精神活动,而是一个与人的社会实践相联系的活动,因而,内省式思考既是个人知识结构运动过程,也是个人知识结构不断优化的过程(内省式思考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过程)。
四.基模理论
1、基模的概念
所谓基模,指的是人的认知行为的基本模式。当我们接触到一个新信息或新事物、遇到一个新事件或者进入一个新的场所的时候,我们过去相关的经验和知识会导引我们迅速地对新的状况做出认识、推理和判断,并及时地做出态度或行为反应。
2、基模的特点
(1)基模是人与生俱来的行为模式之一,但是随着人的成长可以发展和改造。
(2)基模是一种知识分类体系,呈层化结构,类似于一个树形图。
(3)基模是知识的集束或有机的联合。
(4)基模具有预测和决策控制功能。
五.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基于基模理论的信息处理过程模式
遇到新问题时,头脑中的基模就会激活,新信息的各项特征与基模相吻合,用旧的;新信息与基模不吻合,新旧对比,补足新信息,确定新的解释和态度。新信息的处理结果对基模会产生两种影响:处理结果与原有基模相吻合,强化原有基模;如果有矛盾,会修改原有基模,形成新的认知基模。无论是强化的基模还是新的基模,都会参与到下一个信息处理过程中去。
六.人际传播的定义
人际传播指的是作为行为主体的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
七.人际传播的动机(社会交换理论)
它的特点是借助经济学的概念,将其扩大到人际传播领域,认为人际传播所以发生,取决于传播双方或多方所能获得的报偿与付出的交往代价大小的互换。
在该理论下,人际传播的定义是“人际传播是出于一个关系之中的甲乙双方借以相互提供资源或协商交换资源的符号传递过程”。
这种交往理论强调了人际传播是为了从他人处获取回报,与他人交流要符合自我利益。它揭示了人际传播中追求回报或报偿的显在的或没有意识的动机。
这种理论不无道理,但把所有的人际传播归纳为类似商品交换的行为,也就是把人的行为商品化了,这是不对的。人不是单纯的经济动物,更是情感动物。
人际传播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播现象。
获得信息 建立与他人的社会协作关系 自我认知和相互认知
库利“镜中我”概念---认得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透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
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关于他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情感
八.人际传播与自我表达
(一)人际传播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传播
人际传播在本质上来说是个人之间相互交换精神内容(意义)的活动,精神内容交换的质量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媒体。(符号载体)
:为什么说人际传播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传播?
1. 人际传播实质是个人之间相互交换精神内容的活动,精神内容交换的质量如何,很大的程度上来说取决于他的媒体,即任何能够传递信息的手段和渠道,人际传播是一种高质量的传播活动的理由就是他的传播的手段多、渠道广、方法灵活。
2.传播方式的多样性,如谈话、书信往来、打电话等,而且这种传播具有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频度高的特点。
3.除语言符号外,面部表情、姿势、手势、空间等非语言符号非常丰富。
(二)姿态的传播功能
(1)强调语言 (2)补充语言 (3)代替语言
(4)控制语言 (5)表达超语言的意义
(三)外观形象与自我表达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外观形象。
● 外观既包括身高、体型、脸型、发型等身体特征,也包括通过服装、饰物、随身携带品的使用等形成的氛围特征。
● 外观形象是自我表达的重要手段,它所传达的信息形成人际传播中的第一印象。
● 任何一种外观特征都具有其特定的意义。
(四)自我表达和社会价值规范
● 自我表达是以他人为对象和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里进行的,如果不顾及他人和社会价值与规范,一味以自我为中心,那么这种表达不但不会收到好的效果,相反会招致误解和造成个人的社会孤立。
● 自我表达并不是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与他人和一定的社会价值或行为规范相联系的,应该符合一个社会普遍认可的真善美价值尺度。
第六章 群体传播、集合行为、组织传播
一.群体
1. 日本社会学家岩原勉认为,所谓群体,指的是“具有特定的共同目标和共同归属感、存在着互动关系的复数个人的集合体”。
2. 群体的本质特征:
(1)目标取向具有共同性
(2)具有以“我们”意识为代表的主体性特征
3. 群体的类型
● 美国社会学家库利根据群体在个人社会化过程中所起作用的直接和间接程度,将群体分为“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
● 德国社会学家M.韦伯将群体中是否存在管理主体或机构作为分类标准,把拥有管理组织系统的群体称为“团体”,其他则属于“一般群体”。
● 德国社会学家L.威瑟依据组织性的强弱,将群体分为两类,一类是组织群体,另一类是非组织群体。
二.群体传播与群体意识
(一)在群体传播中构建群体意识
群体传播就是将共同目标和协作意愿加以连接和实现的过程。群体传播是群体生存和发展的一条基本的生命线。
所谓群体意识,就是参加群体的成员所共有的意识。
● 群体意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关于群体目标和群体规范的合意。
群体感情------群体成员主观境界的融合所产生的“我们”感情。
群体归属意识
这几个要素越具备,群体意识就越强,越欠缺则群体意识越薄弱。
(二)群体规范在群体传播中的作用
● 群体意识的核心内容是群体规范。
● 群体规范指的是成员个人在群体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规则,在广义上也包括群体价值,即群体成员关于是非好坏的判断标准。
● 在群体传播中,群体规范的主要作用在于排除偏离性的意见,将群体内的意见分歧和争论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以保证群体决策和群体活动的效率。
● 群体规范不仅对群体内的传播活动起着制约作用,而且对来自群体外的信息或宣传活动的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
三.群体压力
1.定义
群体中的多数意见对成员中的个人意见或少数意见所产生的压力。
2.“个人服从集体,少数服从多数”,是群体活动的一个基本原则。
3.对多数意见的服从决定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基于理性判断作出的。在不少场合,群体压力也会带来错误判断,形成对多数意见的盲目服从。
4.原因
信息压力——一般人在通常情况下会认为多数人提供的信息,其正确性概率要大于多数人,基于这种信念,个人对多数意见会持较信任的态度。
趋同心理——个人希望与群体中多数意见保持一致,避免因孤立而遭受群体制裁的心理。
5.多数意见的支配地位并非在任何场合都是绝对的,群体中少数意见的中坚人物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四.集合行为
一.定义
1)集合行为,指的是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社会聚集现象。
2)集合行为多以群集、恐慌、流言、种族冲突、物价上涨的流言引起的抢购风潮等。
3)一般认为,集合现象的发生需要三个基本条件:
结构性压力
突发性事件
正常的社会传播系统功能减弱,非常态的传播机制活跃化。
二.集合行为中的特殊传播机制(非理性)
(一)群体暗示与群体感染。
集合行为中的传播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信息本身的传播,二是与此相伴随的情绪或感情的传播,这两种传播都摆脱不了暗示与感染机制的支配。
群体感染指的是某种观念、情绪或行为在暗示机制的作用下以异常的速度在人群中蔓延开来的过程。
群体暗示指的是一种传播方式,即不是通过直接的说服或强制,而是通过间接的示意使人接受某种观点或从事某种行为。